方斗笙和圆斗笙哪个好?

李立芳(鹤壁市豫剧团,河南 鹤壁 458000)
中图分类号:TS95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4-01
&&&&&&& 一、笙的形成、起源、作用、发展、变革、演奏技巧
  我们可以追随到3000多年前,初起,笙和排箫有点相似,既没有笙簧,也没有笙斗,只是用绳子或木柜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后来人们逐渐给笙增加了竹质簧片和匏质笙斗和排箫区别开来。
  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斗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
  由于笙流传的年代久远,所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式样的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乐器制造者和音乐工作者,对笙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试制出扩音笙加键笙等多种新品种,克服了音域不宽,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里,笙有时还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
  过去的笙音域不广,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独奏。在演奏乐曲遇到音不够时,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后的笙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既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调,也能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开屏》《大赛红花遍地开》等。
  笙,我国独有的一种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世本》&随作笙&,《礼记&明堂位》&女娲氏之笙簧&。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殷代的甲骨文字中就有关于笙的记载,甲骨文有&和&字,既是小笙,说明其起源之久远。
  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是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6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笙斗用葫芦制作,笙嘴为木制、圆箭形,笙苗的排列呈前方后圆之列式,竹苗十四根、竹制簧片,其形状制作和调音的方法与今日铜簧片制作完全一样,虽历2400多年,但仍清晰可见,说明制作精细,工艺讲究,发音原理是气息经过簧片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的时代到来,笙的重要发音体簧片,也逐渐由竹簧片转变为青铜簧片制作,因铜簧片弹性好,灵敏度高,又有五花石(俗称绿石)与紫铜研磨剂涂在铜簧片上,起到了正音的作用。使得笙的音色更加清脆、明亮、浑厚,再加之传统和声是笙的一次重要性技术革命,而且一直至今。
  笙的最早作用是和中国古老的其它吹奏乐器合奏,后又与中国古老的打击乐器共同组成一个小型乐班用于民间喜庆、祭祀、随着宫廷乐的出现,又合弹、拨弓弦乐器进入了宫廷,从此走进了快速发展的时代。
  由于我国地源辽阔,又随之用途之分笙的形状大小、音位、排列、音域也不相同,但主要是方斗笙、圆斗笙(或是椎圆形)指法随音位排列而定,大体有十四、十七、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七、三十四、三十六苗总之随着用途而定。
  中原地区一般用十四簧方笙用于民间吹打乐、地方戏曲伴奏,如、河南、山东、安徽一带,其它地区民间乐队、梆子剧种、地方戏曲,京、昆剧种大都用圆笙、随着社会的发展、笙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由于笙笛的增加、音域的扩展,增加了古老民族吹奏乐器的表现力,建国后,逐渐有了笙的独奏曲,这又一次超越在过去笙只能作为伴奏乐器的性能,增加了这种乐器的生命力。但是笙这种乐器是由定音插管式组合而成,因而它的独奏局限性大、音域问题指位问题又不统一,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但特色的表现力还是不错的。
  表现力除独奏外与中国民间吹奏乐器唢呐(原来是波斯(现伊朗)阿拉伯的乐器,唢呐两个字就是波斯名suona的音译,唐、宋之后传入我国)是最佳组合,唢呐的音色,高亢、明亮、表现力强。而笙的音色清脆、甜美、柔润、浑厚、衬托力好,但音量强弱变化不大。
  二、演奏技巧有、手指技巧、单音、和弦
  1.单音在传统的民间乐曲中很少用到,解放后才逐渐受到重视,凡各种音阶、琶音、旋律进行等都得到广泛应用,大都用于独奏。
  2.和弦、和弦在笙这一特殊的乐器上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用法,一种是演奏传统各音、另一种是演奏功能性的和声进行。
  3.多声处理,根据音乐的内容,适当地对旋律作和弦式的和音式的,四度的、五度的、八度的、单音的处理,增加了音响的厚度,浓度及和声色彩,又加强了它音量变化幅度。
  4.滑音、手指在一个音孔上逐渐开放和逐渐按闭的动作,结合气息的控制,可奏出小二度、大二度直到小三度的上滑音和下滑音,音越高,效果越好。
  三、口内技巧
  (一)平吹、软吐、硬吐
  1.吐气发音技巧:二、单吐、双吐、三吐等几种。
  美化音响的技巧:它除了要求吹出具有一定音高、时值、速度、音量的旋律之外,还强调旋律(音高)上的装饰(如打音、历音、滑音等)
  2.花舌:用舌尖、舌边等不同部位的颤动发出粗细不等的花舌效果(符号为&*&&&)
  3.呼舌(也叫&来回气&)鼻子呼吸的同时,舌头在嘴里来回抽动,起均匀的气流使簧 片振动,发出柔和的波状音,但音量不大,多用于抒情、慢速的旋律。
  4.揉音:利用腹部、喉头、舌头的颤动发出粗细不等的种种揉音,音响大致如二胡的揉弦音。
  5.喉音:吹奏时伴以打呼噜的声音,吸易吹难,发音柔和。
  笙的演奏技巧是是所有吹奏乐器中最为丰富的。做为簧片的鼻祖,笙技巧的影响下,不仅大大的丰富了管乐的表现力,在世界音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簧片振动原理,不但成就了笙这种乐器,盛唐时期,随佛教传到日本,而且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等地。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又将笙传到欧州,后又产生出管风琴、手风琴、口琴等西洋乐器。这一是对世界音乐的一大贡献。
  祝愿中国古老民族吹奏乐器-笙,在后人的发展、研究中发扬光大,奏出和谐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乐章。
同栏目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电子杂志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民间传统乐器.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以琛和赵默笙圆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