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强宝珠多少的红外线 对眼睛照射大约2小时 无明显伤害?

红外线治疗对身体有没有伤害?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红外线治疗对身体有没有伤害?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红外线,波长比可见光长的电磁波,波长在1毫米到770纳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外侧。具有很强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俗称红外光。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1]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2]。
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1]。也有人认为波长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它作用于人体水分子时可对人体内老化了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在老化的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水的比重上升,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水分子增加,增强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由于渗透细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活性加强,因此增强了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使杀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此外,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线。紫外线主要引起光化学反应和光免疫学反应, 而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反应是由于分子振动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其辐射量的25%~65% 能到达表皮和真皮, 8%~17% 能到达皮下组织。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 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 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详情请见 参考资料:希望采纳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红外线对人体有什么伤害】_红外线_弊端_坏处_不良影响-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红外线对人体有什么伤害呢
红外线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一般情况下,红外线对于人体是没有严重的影响的,很多可见光里都含有红外线。适当的采用红外线照射还能够帮助我们促进血液循环,红外线在医疗上所起的作用也是很大的。那么红外线对人体到底都会有什么伤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介绍。
除绝对温度近0度和天体黑洞外,其它物体都会发射红外线,而红外线是对一段频谱光的总称,具有光的一般性质,但它对人休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弱,对人的伤害主要表现在表面灼伤,伤害程度与光强、受光时间成正比。
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其辐射量的25%~65% 能到达表皮和真皮, 8%~17% 能到达皮下组织。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 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 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
看过上面介绍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红外线对皮肤最主要的伤害就在于皮肤的灼伤,而这种灼伤的程度跟红外线的强度以及照射的时间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红外线是一种常见光,但是在接受了大量的红外线照射之后对我们的皮肤和眼睛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700阅读4134阅读3157阅读3066阅读3115阅读3488阅读3589阅读
4145阅读3794阅读4972阅读3242阅读3361阅读3806阅读4022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知识点梳理
光的干涉:若干个光波(成员波)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不等于由各个成员波单独造成的光强分布之和,而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例如在杨氏双孔干涉(见杨氏干涉实验)中,由每一小孔H1或H2(图1)出来的子波就是一个成员波,当孔甚小时,由孔H1出来的成员波单独造成的光强分布 {{I}_{1}}\left( x \right)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大致是均匀的;单由从孔H2出来的成员波造成的光强分布{{I}_{2}}\left( x \right)亦如此。二者之和仍为大致均匀的分布。而由两个成员波共同造成的光强分布I\left( x \right),则明暗随位置x的变化十分显著,显然不等于I┡(x)。   每个成员波单独造成大致均匀的光强分布,这相当于要求各成员波本身皆没有明显的衍射,因为衍射也会造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见)。所以,当若干成员波在空间某一区域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应该是指在该区域中可以不考虑每个成员波的衍射。
  通常表现为光强在空间作相当稳定的明暗相间条纹分布;有时则表现为,当干涉装置的某一参量随时间改变时,在某一固定点处接收到的光强按一定规律作强弱交替的变化。   产生相干光波的方法可分为两种:分波面法和分振幅法。   干涉条纹  在各种干涉条纹中,等倾干涉条纹和等厚干涉条纹是比较典型的两种。以上假定发出的是单色光(或者用滤光片从光源所发的许多波长的光中取出某一单色光)。当光源发出的许多波长的光皆发生干涉时,会形成彩色干涉条纹(见白光条纹)。   光的干涉应用: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可以进行长度的精密计量。例如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校准块规的长度。其方法如下,用单色性很好的激光束(波长为 λ)作为光源,并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可动镜臂上装有精密的触头,先使触头接触块规的一端,然后撤去块规,令可动镜移动。这时,每移动λ/2,两臂中光路的光程差就增加λ,从而置于干涉视场中心的检测器就输出一次强弱变化,使记数器的数字增加 1。直到触头接触基面(块规的另一端面原来放在基面上)为止。若记数器总共增加的数为n,则测得块规的长度为精密的装置可以把n精确到±0.1以下,于是测量长度的误差不超过±λ/20。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氩弧焊产生的紫外线(UVR)和红外线(IFR)对眼及皮肤的损...”,相似的试题还有:
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6,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7.5×1014Hz.则该紫外线在薄膜材料中的波长为_____m;要减少紫外线进入人眼,该种眼镜上的镀膜的最少厚度为_____m.
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光速为c.该紫外线的频率f,那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为()
A.\frac{c}{2f}
B.\frac{c}{4f}
C.\frac{c}{4nf}
D.\frac{c}{2nf}
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伤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γ=8.1×1014Hz.(1)他设计的这种“增反膜”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2)这种“增反膜”的厚度是_____.(3)请判断以下有关薄膜干涉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薄膜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如果薄膜的厚度不同,产生的干涉条纹一定不平行C.干涉条纹一定是彩色的D.利用薄膜干涉也可以“增透”荧光剂对皮肤的危害 【范文十篇】
荧光剂对皮肤的危害
范文一:荧光剂的危害
荧光剂不像一般化学成分那样容易被分解,而是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许多有害的作用,大大削减人体免疫力;荧光剂与伤口外的蛋白质结合,还会阻碍伤口的愈合;荧光剂能使人体细胞出现变异性倾向,其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造成血液系统受损:化学物质容易污染人体血液,虽然血液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微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其中,会被稀释、分解、吸附和排出,但长期、大量的有毒物质倾注而入,必致其发生质的变化;进入血液循环,会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引起溶血现象。
2013年2月,检测发现北京市面上的6种作业本中,有5种含有荧光剂。专家称这种荧光剂有一定的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专家表示,几乎所有白色的纸张中都含有荧光剂。不仅如此,我们的衣服、唇膏等一些生活用品中也都含有这种“增白神器”,荧光剂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通过这样的实验,即把作业本放到紫外线分析仪中,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原本闻不到摸不着的荧光增白剂就会自动现形,纸张呈现出蓝色。蓝色越深,表示荧光剂含量越多,反之就越少,如果没有蓝色就表示纸张不含荧光剂可以判定纸张中有没有含荧光剂以及含量的多少。
通过实验得知,部分唇膏、洗衣粉、卫生巾、衣服、塑料饭盒中都含有荧光剂。 “荧光剂的用途非常广,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荧光增白剂。比如说我们的衣服里面,一般的纺织品里都添加荧光增白剂。”孙柏旺教授说,其实纸张中的荧光剂含量相对来说算较少的,通常情况下不超过0.5%,极限是1%。这是因为荧光剂粉末本身是黄色,过量放入纸浆后制作出来的纸不但不会变白反而会发黄,“衣服中的荧光剂含量相对比纸张多一些。”
2016年,荧光剂更是如影随形,家家户户都用来洗衣服的洗中衣液也是满满的荧光剂,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化学剂真的对人体没有伤害吗?
你家还在用荧光剂的毒化学洗涤剂吗?我家都不用了,想知道为什么? +V:Dkf_424
范文二:“荧光棒棒糖”
对人体的危害 近日,有不少同学从小店购买一种带荧光粉的棒棒糖,在校园、车站边走边食用,还发光,觉得很有意思,争相模仿。其实,这些同学的做法非常错误!他们除了有爱吃零食不讲卫生的不良习惯外,还无视老师教育,存在无知与盲目从众心理。 经过了解,荧光粉使用不当具有极大的危害,不像一般化学成分那样容易被分解,而是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许多有害的作用,大大削减人体免疫力;荧光剂与伤口外的蛋白质结合,还会阻碍伤口的愈合;荧光剂能使人体细胞出现变异性倾向,其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造成血液系统受损。若是衣服没有清洗干净,还留有残余的荧光剂成分,身体一流汗,即会将衣服上残留的荧光剂溶解,而使皮肤接触到荧光剂,此时皮肤表面含有蛋白质的角质就会跟荧光剂结合,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引发过敏及发痒,增加了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会。至于随食物直接吃入荧光剂对人体的危害,则更为严重。
如果你知道以上危害,你还喜欢这种有损健康的“荧光棒棒糖”吗?
范文三:洗涤产品中的荧光剂有危害吗
近日,日用品行业的著名品牌蓝月亮被“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以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在蓝月亮洗衣液中检出了荧光剂,部分消费者使用后出现了异常反应。该新闻一经传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目前认为,荧光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只要不超过一定标准,是允许在一些产品中添加的。但如果过量的与它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成为潜在致癌因素之一。前段时间,由于爆米花桶荧光剂超标问题曾一度令电影院中的爆米花生意惨淡。然而,爆米花可以不吃,衣服却不能不洗。蓝月亮成为被告后,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表示,荧光增白剂已经获得大量研究报告和权威报告的安全性认可,我国的法律法规也认可它在衣物洗涤剂中的应用。
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包括洗衣粉和洗衣液在内的洗涤产品都添加了荧光剂,但几乎没有哪家厂商会在自己产品外包装上注明是否使用了荧光剂,更不会说明使用的量是多少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然而,与此相对应的,专门针对婴儿衣物的洗衣液一般都会特别标明“不含荧光剂”。蓝月亮事件发生后,某专家还表示含有荧光剂的衣物只要不接触破损皮肤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问题是,难免会有皮肤破损的百姓还在使用含有荧光剂的洗涤剂,这样说来,清洗衣物所带来的荧光剂残留势必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而这一点厂商也从未说明。
针对洗涤剂中的荧光剂的危害在社会上争议颇多,至今没有权威部门给予说法。而仅仅以代表行业利益的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的说明为依据似乎难以服众。笔者认为:
1、既然争议已经产生,有关检测部门还是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早日公布荧光剂的实际危害程度。同时要对现行的行业标准是否不够科学,是否标准过低的问题进行审查。
2、媒体对于这类问题的报道既不能因为个别消费者出现皮肤过敏而彻底否定荧光剂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简单附和有关厂商声称的荧光剂没有任何危害。可以配合有关检测机构对洗涤产品中的荧光剂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客观评价,也可提醒消费者在使用含有荧光剂的洗涤产品时要多加漂洗,尽量减少残留物质。
3、洗涤用品生产厂商应在产品配方中明确标示出是否含有荧光剂以及含量
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样,让消费者有了知情权也好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而鉴于荧光剂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有关厂商应当进行产品升级,选用更加安全环保的配方代替荧光剂,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安心。
范文四:365nm紫光手电筒作用 鉴别荧光剂识别危害
365nm紫光手电筒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它能识别对人体的危害,荧光剂对人有什么危害,紫光手电筒怎么鉴定识别这荧光剂的,现在跟tank007一起来学习吧!
荧光剂有什么危害?
荧光剂不像一般化学成分那样容易被分解,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许多有害的作用,大大削减人体免疫力;荧光剂与伤口外的蛋白质结合,会阻碍伤口的愈合;荧光剂能使人体细胞出现变异性倾向,其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造成血液系统受损:化学物质容易污染人体血液,会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引起溶血现象。
怎么检测杜防荧光剂?
使用紫光手电筒能检测出什么东西是有添加荧光剂的,只要将手电筒照射在物品上就可以了,能通过紫光手电筒看到一个我们不曾看到的光的世界,在众多紫光手电筒中,选择365nm的紫光手电筒才是最好的。
365nm紫光手电筒为什么好?
合格的紫光手电 = 准确的365nm + 足够的紫外光强度 + 足够好的汇聚
365nm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眼是无法看到的。由于制造工艺的问题,LED发出 的紫外线是一个波峰状,主要集中在365波长,也会有少量超过400nm的可见光产生,所以紫光手电也会发出比较弱的可见光,并不是纯粹的紫外线
好的紫光手电还要有良好的汇聚能力,可以把尽量多的紫外线向同一个方向照射出去,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紫外线强度,
我们了解到了荧光剂的危害,那么我们要防微杜渐,就必须要必备一款365nm紫外光手电筒来保护我们的安全。
范文五:【摘要】纸质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危害与监管应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该类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危害和管理现状分析,围绕危害毒理研究、源头监管、风险评估机制、后市场监督、检验监管处置体系等5个方面对纸质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有效监管提出了建议,阐述了尽早深入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卫生用品;荧光增白剂;危害;监管   荧光增白剂[1](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属于一类具有很高量子效率的化合物,也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能够吸收波长340nm-380nm左右的紫外光,发射出波长400-450nm的蓝紫光,弥补蓝光缺损形成的泛黄从而达到增强白度和亮度的目的。此类物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棉纺印染、洗涤剂、塑料等行业,以洗涤剂、棉纺等行业为例,确实为改善产品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助剂。但是,在提升产品性能、改善产品美观的同时,使用荧光增白剂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于事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的行业产品,尤其值得关注。纸质卫生用品,包括餐巾纸、卫生巾(护垫)、纸尿裤、卫生纸等,作为人们日常需要的一类人体直接接触、经常性使用的纸质卫生产品,针对性的充分开展防范此类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危害风险,同时系统完善监管对策,对于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1.危害分析与管理现状   纸质卫生用品行业的产品中能够检测到的荧光增白剂实际是在造成过程中加入的。国内目前卫生用品所用浆料部分国外进口,部分国内提供。但是,对于造纸厂而言,所生产纸质材料的等级不一,专业化仍然不高,基本为食品级、非食品级、卫生级、非卫生级同时生产,并且相互间的分界未形成科学严格的统一管理链条。据统计,市场上荧光增白剂约有40多种基本结构类型,200多种化合物,1000多种商品。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对荧光增白剂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多种荧光增白剂对小鼠等生物体具有光毒和光敏作业,难以通过正常代谢排出体外,易削弱生物体的免疫力及伤口愈合能力并会增强致癌肿瘤的形成[2-5]。而在我国此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在毒理学研究方面,基础投入和研究广度、深度都远远不及国外研究机构。   目前,对于出口或进口的纸质卫生用品的检验监管要求中,多主要体现微生物指标,没有将荧光增白剂要求列入;对于国内市场流通的此类产品,生产企业和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对于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技术而言,参照在食品接触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目前主要依靠定性判别的方法,系统准确的定量分析标准技术应用仍然不够成熟,这对后期鉴别区分不同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危害研究带来困难。   2.监管对策   2.1强化荧光增白剂的危害毒理研究   如前文所述,荧光增白剂种类很多,应用范围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其针对性的毒害程度和危害机制研究总体不够深入,并且说法各异。通过梳理荧光增白剂的化学危险分类鉴定,加大对荧光增白剂的危害毒理理论研究,特别是通过化学物迁移试验的机制和规律研究,辅之迁移模型的应用,完善纸质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迁移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研究体系,这将直接有效的支撑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2.2引导源头材料差异化监管   对于纸质卫生用品的造纸浆料,政府可采取分类机制,引导根据用途流向的源头材料差异化监管机制,通过政策性扶持等手段,鼓励造纸厂家发展专业化用途的材料生产企业。引导建立源头材料的管理至关重要,国家《一次性生活用纸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整治规定》中明确要求,生产纸巾纸,不得使用回收纸、纸张印刷品、纸制品及其他回收纤维状物质作原料。同时,一是针对使用厂家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建立严格的进料监督监管机制,强化原料自检监督和批次抽查。二是从造纸厂家入手,针对纸质卫生产品用纸的生产过程中,基于风险评估研究,严格规范和控制荧光增白剂的使用。三是建议对于餐巾纸等餐用卫生用纸应健全标准,并纳入QS生产管理范畴,对于涉及人们生活健康安全的类别应提高准入门槛。   2.3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纸质卫生用品的安全管理特点,建议建立包括企业诚信、企业资质、企业管理水平评估、技术法规、荧光增白剂风险分级、检测技术、荧光增白剂监测可行性评估结果分类等环节在内的基础准则作为参照,并依此建立基本风险评估框架。一是引导建立卫生用品荧光增白剂风险信息搜集网络,渠道涵盖后市场监督抽查、进出口监管不合格、境外通报召回信息、出口退运、政府通报、伤害案例、技术法规标准信息、媒体舆情、企业报告、消费者投诉等系统信息平台。二是按照科学方法,根据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风险危害发生的概率、范围、产生及产生后果的危害程度等要素形成预测评估文件。三是借鉴国外经验做法,系统性的整合规范风险评估递交材料,包括化学、毒理学、环境安全学资料等部分[6]。   2.4注重后市场监督机制建设   目前,纸质卫生用品行业状况需要有力的后市场监督作为维护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由于进出口地纸质卫生用品目前对于荧光增白剂的检测要求没有体现,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市场流通的琳琅满目的各种品牌,有的甚至存在没有任何标识、来源不明的情况。因此,无论是从国内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的角度,还是为了防止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对于卫生用品随时可能采取荧光增白剂监管的贸易技术壁垒,形成有效监管、秩序良好的后市场监督机制,并且严格规范的做好落实,非常关键。在后市场监督机制中,结合企业诚信,一是可以采取宽进严出的基本原则,注重企业端的后期随机监督抽查处置体制;二是加强纸质卫生用品的标识溯源管理;三是,脱离企业采取完全市场化的监督抽查质量通报机制,并纳入企业诚信、市场准入、检验监管处置体系。   2.5健全检验监管处置体系   适时采取基于上述基础的检验监管处置措施,从而健全系统完善的检验监管处置体系,是做好纸质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监管的重要一环。采取措施应该考虑到行业扶持推动和监管刚性原则的把握。针对性的检验监管措施应分级分档,充分考虑影响和实际效果,具体可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内部发布卫生用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通报。对于产品风险属性发生变化情况,主管部门还需要对产品风险进行重新评估。二是向生产企业或相关行业组织发布风险警示通报,提醒消费者及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三是更广范围发布警示公告,并采取风险和危害的强制性处置措施。同时,为了有效阻止、控制风险,可以采取有条件生产、进出口或查封扣押销毁产品,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置和处罚,组织特定时间特定区域额的联合督查,风险产品召回等应急处置措施。   3.结束语   对于纸质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监管尚未形成系统体系的现状,政府和监管职能部门加强研究和思考,做好保障事关人们健康安全的行业引导对于未来有序的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造纸厂家、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三环相扣,方能共同促使行业良性发展。纸质卫生用品荧光增白剂危害的理论细化研究和监管思路的实践还需要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呼吁社会各方予以共同关注和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张贵民.荧光增白剂及其安全性和环保性.中国洗涤品工业[J].2011(6):43-47   [2]刘军钛.造纸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危害.中华纸业[J].2011(14):56-58   [3]李健,s孙庆贺等.食品用纸包装中荧光增白剂的危害和来源浅析.中国包装工业[J].2012(1):5-6   [4]蒋治国,吴冬梅等.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风险评估. 环节与可持续发展[J].2010(5):47-50   [5]郭惠萍,张美云等.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分析.湖南造纸[J].2007(4):43-45   [6]隋海霞,刘兆平等.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食品接触材料的风险评估.中国食品卫生[J].2011(1):36-40
范文六:生产实践Production
Impact of use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 LIU Jun-tai (Shenzhen Sanlixing Industry Co. Ltd., Shenzhen 518034, China)
造纸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危害
⊙ 刘军钛(深圳市三力星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34)
刘军钛,博士;长期
从事助留剂的研发和应用工作。
光增白剂(FWA)广泛用于纸张增白,它可以利用补色的原理,提高纸品的光学白度,改善纸品的色相,让视感更加悦目。
造纸广泛使用的荧光增白剂是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衍生物,有两磺酸、四磺酸和六磺酸三种类型。二磺酸增白剂的抗绿变性较差,对使用环境敏感,所以通常用于纸机湿部;六磺酸增白剂与纤维的亲和性最差,仅用于纸张表面处理(表面施胶或颜料涂布);四磺酸增白剂性能居中,可以在湿部或表面处理中应用[1]。
近年来,高白纸张流行。生产高白纸不仅要在纸浆中添
要: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纸张增白。由于
它的化学结构和高负电性,使用荧光增白剂不仅会造成生活污染,而且会显著增加纸浆的负电性,干扰其它阳离子助剂,尤其是助留剂的正常使用。关键词:荧光增白剂;纸浆电性;助留剂
Abstract: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FWA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aper industry for improving pa-per whiteness. Due to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 and high anionicity, FWAs applied in papermaking can not only pose a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egative charge of the stock, which can interfere with the use of other cationic additives, in particular the normal use of retention chemicals.Key words: FWA; retention chemicals
中图分类号:TS727.2; TS74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
11)14-0056-03
加大量的荧光增白剂,而且还要在表面施胶中使用高磺酸型的增白剂,吨纸用量少则几公斤,多则十几公斤。
改革开放之后,瑞士汽巴公司和科莱恩公司在国内大力推广液体增白剂,推动了纸张增白技术的发展,是国内主要的造纸增白剂供应商。
荧光增白剂的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
如图1所示,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增白剂是一种结构
中既有苯基又有磺酸基的有机化合物。
关于这类增白剂是否会污染环境,是否有致癌作用,业界还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在抄纸过程中大量添加这类化学品始终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国家并无严格限制,但是在食品包装纸及生活用纸中禁用荧光增白剂已成为社会共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检测机构将荧光性物质列为这些纸种的检测项目[2]。
对于文化用纸来说,就算纸张不和人体直接接触,但是在纸张的使用、流通和丢弃过程中,增白剂仍然会对环境形成危害。1.2
对抄纸的危害
第32卷第14期 2011年7月
Production生产实践
因为纸浆纤维呈负电性,所以阳性化一直是抄纸助剂的发展趋势。良好的湿部化学要求上网纸浆具有接近于零的电性,但是大量使用荧光增白剂会大幅增加纸浆的阳离子需求量,强烈干扰其它阳离子助剂,特别是助留剂的作用,导致这些助剂的效果变差或用量上升。
表1列出了两大跨国公司汽巴(Tinopal)和科莱恩(Leucophor)的主要荧光增白剂产品,以及它们的电性测定结果。由此可见,按有效浓度计,磺酸基愈多,荧光增白剂的负电性愈强。
取纸浆,加入荧光增白剂,然后测定纸浆负电性的变化,结果见图2。
从图2可见,在纸浆中加入荧光增白剂,纸浆的负电性显著上升。磺酸基愈多,影响愈大,其中以六磺酸的Leucophor SAC的影响最为明显。
OO=S-OH -NR
以下用实验结果说明荧光增白剂对助留剂的影响。同样取纸浆,首先加入荧光增白剂,然后再加入助留剂,采用MütekTM DFR-04全自动保留滤水测量仪(图3)测定纸浆的滤水及保留率[3],以观察不同荧光增白剂产品对助留剂功能的影响。助留系统为高聚物200g/t,有机微粒300g/t,膨润土1kg/t。结果见图4、图5。
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助留剂的助留效果还是助滤效果,均受到荧光增白剂的影响。荧光增白剂用量较低时(<3kg/t),磺酸基愈多,影响愈大;荧光增白剂用量大于3kg/t
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增白剂的结构通式
荧光增白剂的负电性
荧光增白剂Tinopal UP
Tinopal ABPTinopal SPPLeucophor APLeucophor NSLeucophor SAC
二磺酸四磺酸六磺酸二磺酸四磺酸六磺酸
有效浓度原液PCD单位有效含量
%mmol/gPCD mmol/g25.324.514.426.819.412.5
-0.548-0.770-0.700-0.579-1.255-1.273
- 2.2 - 3.1 - 4.9 - 2.2 - 6.5-10.2
荧光增白剂对纸浆电性的影响
MütekTM DFR-04全自动保留滤水测量仪
荧光增白剂对助滤效果的影响
荧光增白剂对助留效果的影响
Jul., 2011
Vol.32, No.14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生产实践Production
过程和纸张的使用性能无任何帮助。造纸厂使用它,只是出于纸张市场竞争的需要。
用荧光增白剂增白,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又干扰造纸过程,同时还增加了造纸生产成本,有多害而仅一利。未来造纸是否还需要不断追求更高的白度,是否还需要大量使用荧光增白剂增白,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以后,由于系统中有大量荧光增白剂存在,所以不同磺酸基产品的影响趋于相似。
荧光增白剂对助留剂的影响来自它强烈的负电性。广泛使用的造纸助留剂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基础,荧光增白剂增加纸浆的阳离子需求量,消耗CPAM的阳电性,最终降低助留剂系统的助留助滤效率。
在表面施胶和颜料涂布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同样会通过损纸回抄影响湿部化学,尤其是生产高白纸张时。根据实际经验,荧光增白剂对抄纸的不良影响按以下添加方式递减:湿部添加>表面施胶>颜料涂布。
[1]刘军钛.荧光增白剂与高白纸张[J].中华纸业,):66-69.[2]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测试找出卫生又抵用的厕纸[J].选择,2009,
(392):14-21.
荧光增白剂的作用仅仅是改善纸张的视觉效果,对抄纸
[3]刘军钛.介绍两件湿部化学测量仪器[J].中华纸业,):25
[收稿日期:]
“中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十一五’辉煌”系列报道
“十一五”期间,伴随着中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82.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取得较大突破,自主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机械装备自主化政策精神,落实《造纸产业发展政策》、《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等政策规划中关于发展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的相关内容,全面总结中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果和取得的经验,正确认识外资企业在造纸产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引导造纸装备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华纸业杂志社联合相关单位计划组织开展“中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十一五’辉煌”成果系列报道。
主要内容:
(1)回顾造纸装备行业“十一五”时期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总结发展经验,尤其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并购重组和产业升级、加大节能力度、创造新的增长点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找出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
(2)围绕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造纸装备企业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造纸装备企业,介绍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宣传先进企业在科技进步、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生产制造、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国际拓展、提升核心竞
中华纸业杂志社
日争力等方面的典型经验。
(3)报道造纸装备企业近年来涌现出的领军人物及其典型事迹,揭示挖掘优秀企业家的形象魅力,探讨企业发展中的“企业家效应”。
(4)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创建、发展与壮大,以及对内资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5)集中展示报道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及其在造纸大中型项目上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在节能、节水、减排、增效方面对造纸工业发展的贡献。
(6)介绍特色造纸装备制造基地的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和成功经验。
(7)造纸企业应用新装备、新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和业绩的典型案例。
(8)探讨“十二五”时期造纸装备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展望“十二五”时期造纸装备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欢迎内资和外资造纸装备企业与造纸企业、行业组织、科研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关爱造纸产业发展的热心人士踊跃投稿!
建议作者在提供文字稿件的同时,最好有适当配图照片,图文并茂。录用稿件赠送2012年全年24期《中华纸业》,优稿优酬。
第32卷第14期 2011年7月
范文七:龙源期刊网 .cn
纸质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危害分析与监管对策
作者:潘生林 翟苏婉 刘向农 丁友超 徐鑫华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3年第16期
【摘要】纸质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危害与监管应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该类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危害和管理现状分析,围绕危害毒理研究、源头监管、风险评估机制、后市场监督、检验监管处置体系等5个方面对纸质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有效监管提出了建议,阐述了尽早深入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卫生用品;荧光增白剂;危害;监管
荧光增白剂[1](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属于一类具有很高量子效率的化合物,也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能够吸收波长340nm-380nm左右的紫外光,发射出波长400-450nm的蓝紫光,弥补蓝光缺损形成的泛黄从而达到增强白度和亮度的目的。此类物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棉纺印染、洗涤剂、塑料等行业,以洗涤剂、棉纺等行业为例,确实为改善产品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助剂。但是,在提升产品性能、改善产品美观的同时,使用荧光增白剂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于事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的行业产品,尤其值得关注。纸质卫生用品,包括餐巾纸、卫生巾(护垫)、纸尿裤、卫生纸等,作为人们日常需要的一类人体直接接触、经常性使用的纸质卫生产品,针对性的充分开展防范此类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危害风险,同时系统完善监管对策,对于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1.危害分析与管理现状
纸质卫生用品行业的产品中能够检测到的荧光增白剂实际是在造成过程中加入的。国内目前卫生用品所用浆料部分国外进口,部分国内提供。但是,对于造纸厂而言,所生产纸质材料的等级不一,专业化仍然不高,基本为食品级、非食品级、卫生级、非卫生级同时生产,并且相互间的分界未形成科学严格的统一管理链条。据统计,市场上荧光增白剂约有40多种基本结构类型,200多种化合物,1000多种商品。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对荧光增白剂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多种荧光增白剂对小鼠等生物体具有光毒和光敏作业,难以通过正常代谢排出体外,易削弱生物体的免疫力及伤口愈合能力并会增强致癌肿瘤的形成[2-5]。而在我国此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在毒理学研究方面,基础投入和研究广度、深度都远远不及国外研究机构。
目前,对于出口或进口的纸质卫生用品的检验监管要求中,多主要体现微生物指标,没有将荧光增白剂要求列入;对于国内市场流通的此类产品,生产企业和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对于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技术而言,参照在食品接触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目前主要依靠定性判别
食用菌生产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危害
阿魏菇、双孢菇、鸡腿菇、平菇等食用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抗癌物质。含量比蔬菜、水果高。是百姓喜食的菜品。但近几年来我们发现销售的食用菌颜色特别白,表面十分光滑,经调查是由于使用了荧光增白剂。在销售前违法使用荧光增白剂或含有该成分的保鲜剂,造成污染。此外,食用菌所用的包装纸(采食、栽培和运输过程中用的报纸、低级卫生纸)经增白剂处理后,造成二次污染。
1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又叫做荧光剂或荧光漂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及合成洗涤剂工业。荧光增白剂的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原理,使泛黄物质经荧光增白剂处理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转变为具有紫蓝色或青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抵消了物质原有的黄色,使之显得洁白。
2 荧光增白剂对人体的危害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精细化工产品,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它被人体吸收后,在人体内蓄积,大大削弱人体免疫力,加重肝脏负担,同时还可导致细胞畸变。如果接触过量,毒性累计在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危害人体健康。
3 荧光增白剂的检测与监控
(1)加强学习宣传和教育培训。为了提高生产者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意识,要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活动,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生产档案,完善操作规程,发挥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农户、销售商和市民的宣传培训,确保食用菌的消费安全。
(2)建立农户、企业档案,鼓励农户、企业等生产商进行自检,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抽检和监管。荧光增白剂速测仪可快速检测出食用菌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而且检测快、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农户、企业进行自检。
(3)超市、市场应该与供货商或农户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建立进销货台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杜绝含
范文九:浅议荧光增白剂的危害及非法使用现状
[摘 要]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在造纸、纺织、洗涤等生活用品中添加可达到增白的效果。然而,荧光增白剂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物质,违规添加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浅议了荧光增白剂的违规使用现状及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荧光增白剂;危害;非法使用
中图分类号:tq610.4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0-01
最近,中央电视台二套《真相实验室》栏目播出了一期节目“你用的餐盒安全吗?”,节目中指出了餐盒违法使用荧光增白剂的现象。随着这期节目的播出,荧光增白剂的违规使用现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1]。因此,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多个领域中。目前,很多非法商家为了使一些产品更美观,违规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1 荧光增白剂的种类[1-2]
(1)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
(2)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
范文十:近几年不断有国际知名品牌相继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某国际品牌甚至因质量问题一夜之间全部撤出中国市场,看价格?从高到低数不胜数,各说各的好,那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大家知道,传统化妆品主要的成分有:矿物油、香精、酒精、色素、杀菌剂、防腐剂、界面活性剂、各种添加剂、水等主要成分组成。有些商家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甚至选择化学添加剂来增加产品的效果。这些化学成分不但不能有效的改善肌肤,还会给肌肤带来很大的伤害。例如:
我们知道传统的化妆品离不开矿物油,因为矿物油能够滋润我们的皮肤,可矿物油对皮肤的好坏比例是1:5;它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暂时的滋润我们的皮肤。而它对皮肤的危害有以下5点:
1、油具有吸附性:
例如:在两只手其中一只的手背上涂上花生油,出门逛一圈回来,涂过油的手背一定比没涂油的手背脏。这足以说明油的吸附性,如果使用这样的化妆品,它会将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垃圾吸附在皮肤的表面,从而引发各种皮肤病变。
油的聚热性:
例如:当我们在吃一边清汤、一边红汤的鸳鸯火锅时,我们发现有油的红汤一边总是会先沸腾。这是因为油有聚热性,它会把清汤那边的热量吸收过来。所以红汤这边总是先沸腾。同样,使用含油的化妆品就会将太阳的紫外线、电脑的辐射、灯光的热量聚集在皮肤上,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色素沉着,形成斑点。
3、油具有阻断性:
例如:在一个鱼缸中倒入油,我们知道油不能溶于水而会漂浮在水的表面,当油完全覆盖水面的时候,就会阻断空气与水的接触,那么生活在鱼缸中的鱼半小时就会死掉。同样,使用含油的化妆品它会阻断氧气的进入,令皮肤无法正常呼吸,从而造成毛孔粗糙。
4、油具有堵塞性:
例如:用烟杆吸烟的人时间一长烟杆就会被烟油堵塞,家里的抽油烟机时间长了也要找人来疏通和清洗,就是因为各种油都具有堵塞性。同样,使用含油的化妆品后,因为油不能被皮肤所吸收,所以它会一直停留在皮肤的表面,造成一种假
相的滋润,时间一长就会堵塞毛孔,皮肤就会长痘。
5、 皮肤对油的依赖性:
长期使用油性成份的化妆品,会造成皮肤对油的依赖性;皮肤本身具有皮脂腺,会正常的分泌油脂,而油性化妆品的使用会让皮脂腺分泌油脂的功能降低。并渐渐褪化,久而久之造成不使用油性化妆品就觉得皮肤特别的干燥。
例如:一个正常人本身具有行走的功能,可是如果让他坐在轮椅上二十年或三十年,再让他起来走路,他也不会走了。
香精、酒精:香精和酒精只是用来增加产品的香味和稳定性,对效果没有太大的帮助,香精会和紫外线形成光合敏感反应,造成皮肤敏感、过敏。酒精会让毛细血管充血,时间长了会令毛孔变大而造成皮肤粗糙。
杀菌剂、防腐剂:是活性氧的制造工厂。人体离不开氧气,但吸入人体的氧气大约只有2%,因为化学变化成为具有氧化能力的活性氧也会进入人体,人体本身具有消除活性氧的生理酵素,同时又利用活性氧的氧化能力,消除从外界入侵的细菌,但大量多余的活性氧会对人体自身造成伤害。
最新的研究发现,随着人体的老化,肌肤出现色斑、皱纹以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成人病,动脉硬经、癌症等都与活性氧有关,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的活性氧才是伤害人体、肌肤老化的真正元凶。例如:将新鲜的苹果切开放置在空气中,苹果的切面很快就会因氧化而变色,水分也会随之流失。
界面活性剂:在水油化合物的化妆品中用来打破水、油的界面。用油做原料的化妆品是必不可少的成份。它会破坏表面皮脂膜,损伤我们皮肤的第一道天然保护屏障!
界面活性剂的危害曾有一个真实的报道:在湖南的怀化有一个女孩子,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小学没毕业就开始在发廊做洗头的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从事这个职业一直到结婚怀孕7个月。在生育的时候却生下一个畸形儿。医生从她和她爱人的家庭史、遗传学中去找原因,发现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从询问她的职业和从业时间得知她经常接触乳液等物质。在接下来的羊水化验中医生居然发现她的羊水中竟然含有大量的界面活性剂这种物质。后来医生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在人体的大腿内侧涂抹上界面活性剂;五分钟后就能从血液里化验出,两个小时能从尿液里化验出。由此得知,界面活性剂五分钟能进入血液,
二个小时能在体内循环一周。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都有很大的影响。
色素:只是改变化妆品的颜色,对改善皮肤并没有帮助作用。经常使用如果新陈代谢缓慢,会造成色素沉着,形成色斑。
各种添加剂:含有化学成分或激素的添加剂可用来增加产品的效果,如美白添加剂的成分多为铅、汞,当铅汞含量超标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体深度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例如:在广西有一家美容院曾经卖1种叫“东方魔水”的快速美白产品,美容院为增加这支产品的销售,承诺每买1支送10次护理。因为效果好很多人抢着购买,可是有顾客在使用该产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先后出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已经严重的铅汞中毒,一时间医院住满了该产品的消费者,更有严重的使用者为保住性命不得不切除一个肾。
在上海、江浙一带的女性曾经因使用国内某大品牌的安敏精华一段时间以后,脸上相继出现长毛的现象,而且一旦停用脸就会浮肿。后经医院检查这个品牌的安敏精华含有大量的激素。
目前市面上的化妆品基本可分为保养型和功效型2类。保养型产品的特点是用和不用都一样,没有明显效果;功效型产品的特点是马上用,马上好,效果明显,但对皮肤伤害很大。例如:3天美白、7天祛斑的产品,利用铅、汞重金属或强酸强碱,令皮肤脱皮脱色以达到美白祛斑的目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外线理疗灯照射阴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