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方法处吕漠的方法

吾乡吕徽之先生……阅读及答案_阅读训练_漠阳资源网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吾乡吕徽之先生……阅读及答案
&&&&&&&&&&★★★
吾乡吕徽之先生……阅读及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4:56: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徐至庭前  徐:缓慢  B.安可厕诸君子间  厕:置身
& C.惠之谷   惠:赠送  D.刺船而去     刺:乘坐
【答案】D。【解析】刺,划,撑。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欲一见而不能    吾尝终日而思矣
& B.先生岂其人邪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C.试问徽之先生何在  君何以知燕王
& D.告以特来候谢之意  掭以尖草,不出
【答案】D。【解析】A.表转折,却/表修饰;B.那,那个/一定,表祈使语气;C.哪里/什么;D.用。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 C.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办法。
&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
【答案】B【解析】“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错。
14.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 ⑴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3分)
& 【答案】我一个农民,哪里知道吕处士是怎样一个人?(“安知”“为”“何如人”各1分)
& ⑵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3分)
& 【答案】主人高兴地说道:“吕先生原本也是我平常想要一见的人啊。”(“是”“固”“所愿见”各1分)
【参考译文】我的同乡吕徽之先生,家在仙居万山之中,博学多才,能诗能文,问他问题没有他不知道的,但他却总是隐匿姓名,耕地打渔来养活自己。有一天,他拿着钱到一个富人家里买谷种,正赶上天降大雪,他站在人家门口,人没有理睬他的。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听到东阁里有人分韵做咏雪诗,一个人分到了“滕”字,苦苦吟咏没有完成。吕徽之不由得笑出了声。阁子里的那些有钱人的子弟听到外面有笑声,就派遣左右的人来诘问他。先生最初不说话,这些公子哥们更加疑惑,亲自出来见他,只见先生光着头穿着粗布衣服,布袜草鞋,就侮辱他,责问他笑的原因。先生不得已就说:“我的意思是就选滕王蛱蝶的事罢了。”众人才叹服,邀请先生入座。先生说:“我如此形象,如何能置身于你们这些公子之间?”众人坚持着邀请,先生于是进入房中。众人用“藤”“滕”二字请先生补足诗作。先生提笔写道:“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又请他粘“昙”字押韵作诗,先生又随笔写完,就出去了。众人挽留他,留不住。问他姓名,也不回答。众人都惊讶地说:“曾听说过吕处士的名字,想见他一面却不能,先生难道就是这个人吗?”先生回答说:“我一个农民,怎么能知道吕处士是怎样一个人。”众人优惠地送给他谷种,先生愤怒地说:“我怎么能收取不义之财!一定要用钱来买它!”撑着船离开了,众人派人远远地跟随在他的后面,道理偏僻遥远,派去的人记住了他的住所就返了回来。雪停了,前往拜访他,只看见一间茅草屋,家徒四壁。忽然发现装米的桶里有人,原来是先生的妻子。因为天气寒冷,因此坐在里面。众人试探着问吕徽之先生在什么地方,他的妻子回答说:“在溪上捕鱼呢。”众人才知道他真的就是吕徽之先生。到了那里,果然见到了他,把特地来问候答谢的事告诉给了他。先生隔着溪水对他们说:“诸位公子先到家里,我捕到鱼后,一定换来钱买酒请你们喝。”不多时,先生带着鱼和酒回来了,众人尽情欢饮后才散去。走到半道,天已黑了,不方便赶路,就暂时在一个露天的棚子里休憩,正赶上主人从外面回来,竟然曾见过面,问他们从哪里回来,他们就把缘故告诉给了他。主人高兴地说道:“吕先生原本也是我平常想要一见的人啊。”那人就让他们留下住宿,第二天早上,客人们道别。主人根据客人的踪迹来到吕先生的住处,可是先生已经搬走了。又一天,先生跟治中陈建中在路上相遇,治中赶着跛驴,当时还是一个布衣,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拔,就问道:“莫非是吕徽之先生吧?”回答说:“是的。您不是陈建中吗?”回答说:“是的。”两个人握着手,就像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欢欣,一起谈起驴的故事,吕先生问一件事,治中就回答一事,互相答问四十几件事,治中才中止。先生说:“我还记得某人写了某书,某人写了某传。”又说了三十几件事,治中非常敬重他。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文章特吕格韦·哈韦尔漠与其《经济计量学的概率论方法》--《外国经济与管理》1990年05期
特吕格韦·哈韦尔漠与其《经济计量学的概率论方法》
【摘要】:正 现年78岁的挪威人特吕格韦·哈韦尔漠,因在战后计量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8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把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来研究经济变量的关系,从而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弗里希、丁伯根、阿罗、库普曼斯、克莱因、德布鲁也曾因为在这方面的贡献分别获得、1975、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现年78岁的挪威人特吕格韦·哈韦尔漠,因在战后计量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8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把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来研究经济变量的关系,从而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弗里希、丁伯根、阿罗、库普曼斯、克莱因、德布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朵;;[J];经济研究;1987年11期
秦朵;;[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年06期
程祖瑞,王献生;[J];中州学刊;1990年04期
盖贤坤;[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0年05期
李裕奇;[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7年03期
李天铎;[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4期
柴振荣;[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10期
葛宝山,赵英才;[J];科学学研究;1998年02期
陈光潮;[J];统计与决策;1998年07期
何鹏,陈明军;[J];南昌高专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安晶刚;郭朝晖;;[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安晶刚;郭朝晖;;[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GUSTAF ?STBERG;石红波;莫莉;;[A];第二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国际学术论坛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理;[D];湖南大学;2002年
倪文清;[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王广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孟繁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申芷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王合玲;[D];新疆大学;2005年
吴凤干;[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张晓燕;[D];中国民航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吕万林_百度百科
吕万林,男,出生于农村,高中毕业后回乡当过农民、记工员、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后参加高考跳出“农”门;先当医生,后转行当干部,在底层官场工作近二十年。作家,网名柳梢清辉,昵称柳大哥,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吕万林简介
吕万林,男,出生于农村,高中毕业后回乡当过农民、记工员、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后参加高考跳出“农”门;先当医生,后转行当干部,在底层官场工作近二十年。作家,网名柳梢清辉,昵称柳大哥,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于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在《长江文艺》、《芳草》、《布谷鸟》、《湖北日报》发表文学评论,1985年被录取并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进修班深造。1995年起转入报告文学、散文创作,其中中篇报告文学《向下岗工人致敬》被《报告文学选刊》全文选载。出版有散文集《拽住时光》、《搀住落日》等。后以主要精力从事长篇小说创作。著有农村现实题材长篇小说《惊天羊洲》、底层官场生活长篇小说《资深局长》等。是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人事厅联合命名表彰的“全省作家协会系统先进工作者”。
吕万林著作
散文集《拽住时光》,吕万林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世上最受重视的是生命,最易忽视的是时光。而生命与时光如影随形须臾不可分离,珍惜时光就是珍视生命。散文集《拽住时光》的作者吕万林,是个既重视生命又珍惜时光之人。从一个回乡知青到乡镇医生,从一个普通计生委干部再到乡镇长,从企改工作组长再到卫生部门官员,无不留下他与时光竞争的轨迹。不安分的他在主业之外,还有一个枝江市作协主席的兼职,对于这种“不务正业”,他自己解释说:“用别人打麻将的时间,多读了几本闲书,瞎写了几篇拙文。”
《拽住时光》以其真情实感打动人。真情实感是对文艺作品的基本要求,然而如今的文艺作品却大多难以做到,不然,为何巴金亲自提倡“写真话”呢?该书第一节《羊角洲风情》里,狗丫根草、野菊花、银沙地、虾子沟、老牛车以及羊角洲妮子,一幕幕闪跳了出来,把我拽向宁静而又美丽的故乡,拽回苦涩而又快乐的童年。有“长江第一洲”之誉的,古朴淳厚的民风,豪爽洒脱的洲民,刚烈美丽的女子,在吕万林的笔下活龙活现,既真实生动又充满温情厚爱。从他拽住的这缕时光里,也调动起我对故乡与洲民的“那陈年高粱酒样的”深情。
《拽住时光》以其人生思考启迪人。《草芥人生》一节,是作者人生观的袒露。人生短暂,时光宝贵,生命珍贵。而多少人能正视人生的真谛?又有多少人不挥霍时光?吕万林以其“从死神嘴丫夺回了一个人生”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启示我们:人生短暂,岁月无情,难道我们就只能被动地听任所谓命运的随意摆布么?人们都说生活是过眼云烟,江河逝水,去而不返,其实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我们可以拽住时光的衣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营造……
《拽住时光》以其艺术胆略吸引人。《紧急抢救》是全书的压卷之作。该作以“市委市政府企改工作组长”的“我”的视角和经历,艺术地再现了一个有着1800多人3000多万元产值的被单厂,从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到改革解困再到破产的艰难真实历程。作者以日记形式,倾注了大量有关国企改革和如何对待国企职工的有益思考,有些是发人所未发乃至惊世骇俗的。这需要一种胆略,即为了艺术的真实而不怕触犯思想禁区的胆略。为了艺术,为了民众,吕万林做到了这一点,作为读者和朋友,我由衷地高兴。
《拽住时光》是作者灵魂与生活的结晶,向读者袒露的是一颗真实的心灵和一个真实的世界。在零距离的生活感受和濒死的生命体验之中,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直抒性灵,水乳交融着作者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1]
《搀住落日》,纪实散文集,吕万林著,北京图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这是作者2004年以来创作的纪实散文精选结集。
全书23万余字,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边缘三昧》,以作者在人生各个“场子”里的“边缘”体验及酸甜苦辣的难言滋味,“以小见大”地再现出世风日下在单个社会成员身上的“烧灼”与“投影”;第二部分《怀想老洲》,由“烧灼的疼痛”勾起作者对其青少年时代家乡人、事的美好回忆,以“春秋曲笔”委婉表达了对清澈世风的怀想和追求;第三部分《乐读浅思》,以作者阅读纸质的书、网络的书和社会的“书”、自然的“书”的“浅思”,启迪我们透过万花筒般的社会表象,去挖掘和窥探社会、人生及生命的本质和本原;第四部分《且行且吟》,作者通过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遗迹的“行吟”,在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引领我们思考当下迫在眉睫的理想信仰迷失、物欲横流、原始本能放纵、享乐至上、社会财富畸形分布、底层民众愤懑不平等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良策,以及社会成员本身的行为校正途径;第五部分《亲历惊瞬》,通过对“小姐”“卖青春”、性伦理颠覆、赌“六和彩码”盛行、官场潜规则“台面化”、“人心变硬变粗”等“惊骇瞬间”的“现场描写”,长空惊雷般地警示人们:某些司空见惯的事件和现象,实乃我们有意或无意促成的社会“变态”及“脓痈”,而这些“变态”与“脓痈”,恰恰正是导致世风日下的罪魁祸首、得力帮凶即“太阳黑洞”;第六部分《紫鸳飘零》,以作者所熟悉的紫鸳厂从兴办到兴盛到走下坡路直到被“饿蚂蚁分尸”的历程,和紫鸳人由农村进厂到成长为骨干乃至厂长再到堕落或下岗直至飘零的全镜头扫描,“解剖麻雀”般地让我们厘清了“紫鸳”的悲剧及其成因,实际上也让我们以此“一滴水”发现了“太阳黑洞”与“落日”之间的隐秘关系。第七部分《人魔较量》,以“防非前线指挥员”的视角,“过电影”般地再现了那紧张、难忘的岁月,启发我们思考人与“魔”乃至国人与“落日之魔”的关系,发人深省。
艺术风格上,《搀住落日》保持了作者原本的“直面现实、直抒性灵”写实品格,还尝试以小说手法来纪事、写人,不仅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和愉悦性,而且塑造出了“老洲人”明姐、槐哥、泰哥、冬裹子,“老丈人”、“小女婿”,“小姐”梅子、燕子、小娥,女计生干部小红、小玉,“玩小姐”的“老渣货”,“紫鸳人”刘新、李权、柴厂长、辛厂长和下岗职工李永兰、蔡老三、“油脚子”,卫生局郑局长、柳局长、胡耿之和“消杀队员”老杨等人物群象。虽然没有如长篇小说那样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但作为叙述者、思考者的“我”,却像一根或隐或显的红线串起颗颗珍珠,把上述人物和所有故事都连成了一个整体,因而做到了形散神聚、“人以载道”,大大增强了散文的思想、艺术魅力。
《惊天羊洲》,长篇小说,吕万林著。
这是我国第一部正面、直接描写以税费改革、合村并组、“海选”村官“三合一”事件为主干的农村现实生活长篇小说。位于玄洲尖端的村,爆发了一场场为争取或保护各自权益而不惜以生命作代价的斗争。这场斗争致多人自尽,因而惊动了中央。小说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人物众多且各具个性、跃然纸上,地域色彩浓郁,传统文化特色鲜明,运用大量鲜活灵动的俗言俚语来刻划人物、描绘和玄洲的农村生活,极富“炊烟”气息。
《资深局长》,长篇小说,吕万林著。
这是一个资深知名第一副局长曲折而又感人的故事。小说通过对主人公鲁顺刚的生活、心理、工作、社会交往、官场拼搏、情感经历等全方位的生动描写,既真实再现了底层官场及医疗卫生系统的现状及内幕,又精心塑造了一大批行政官员和医疗卫生管理者及医护人员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还蕴涵着作者本身作为“资深、知名副局长”从政二十多年的酸甜苦辣、人生思考与人性关怀。
吕万林作品评论
万林的时光
——吕万林散文集《拽住时光》序
生命是一种占有,占有那么一点点时光,短暂如白驹过隙。惟其短暂,才弥足珍贵,万林也才要拽住她。论年龄,我们差不太多;论生地,同是枝江市人,他在上百里,我在下百里。在经历的时空点上,我们相隔很近很近,因而他的《拽住时光》,也拽着我在逝去的时光里遨游。
我和万林相识时,万林在卫生院当医生,我在百里洲公社机关供职。他的医生当得怎么样我不得而知,但他的文章写得好我是知道的。当时,省里的一家杂志社通知他去参加笔会,单位上大约觉得这有点儿不务正业,不同意他前往。我利用“职务之便”为他说话让他去了。后来我读到了他发表在《长江文艺》上的一篇评论文章,是评当时的获奖小说《赔你一支金凤凰》的。文章写得议论风生,颇有功底;又听省城文艺界的朋友说,吕万林是很有才气很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文艺评论家,就由衷地为他高兴。
后来,我被调到邻县工作,和万林的来往就少了。不久听说他被调到县计生局工作,又作了一品必须忙得团团转的小官,就想着他的创作是要被耽搁了,也许他会彻底放弃。假如他要做,官人和文人两种角色打架,弄得不好会如家乡民谚所说:一跤摔在门槛上——两头都不落实。未成想今年初夏的一天,他把一本打印装订得规规整整的书稿摆放到了我的面前。再看他年近五十的人了,虽然头部有些“沙漠化“,脸上有了若许皱纹,但神情爽朗,说笑声里中气十足,给人一种精力旺盛、雄姿英发的感觉。
“袒露在你面前的,是一颗绝对真实的心灵,是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万林如是“广告”他的散文集《拽住时光》。在矫饰作秀、假冒伪劣无孔不入,屡屡让人上当的世道里,万林的“广告”又是否可靠呢?然而,读过了,方知道他那份感人的真实、真诚、真性情。不仅仅是真实,而且是善而又美的。
外婆、瓷咪壶、野菊花、牛车、风筝和狗芽根草组合成的《羊角洲风情》,亲切而又迷人,而他的回想和思索,也启人心智。且看万林笔下的牛车:“牛车的构造利用了一些力学原理,牛车的形态则富有谐调美、动态美……两条牛并肩入轭,一汉子手持牛缰、车把而挥鞭前行在宽展的大路上,十分威风,载起货来,前低后高,前瘦后肥,车头与车架之间一拱相连,如彩虹飞跃一峰一丘间,煞是好看。整套车呢,远远地看起来,就像一只在低头吃草的长颈鹿,那车头上的车把不正是长颈鹿斜伸的鹿角吗?”可后来,牛车被拖拉机而后又被汽车所取代。万林便有些遗憾。他衷心拥戴历史的颜面日日翻新,最为欣赏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各领风骚三五年”,却又“不知怎的,我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我深切地怀念那牛拉木轱辘车随口唱出的‘咿呀——咿呀’婉转悠扬的歌声……”。历史的尺度和审美的标准在这里打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大约也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和审美主体的一种无奈。
《草芥人生》所集纳的一组文章,以苦与乐、轻与重、洒脱与羁绊、屈辱与光荣、沉抑与奔放、知足与进取建构了一部人生的多重奏。因为有一位“老上中农”的父亲而被撤消中队长的“红领巾”的屈辱、板车陷入稀泥坑后一位中年人的帮助留给抢煤青年的温馨、鲜血涌流不止生命垂危的“死亡体验”、面对着滚滚商潮横流人欲而醉心夜读的“温馨岛”,万千滋味,万般感慨。是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人群的。
人世有许多磨难,人世有许多诱惑。人生有许多选择,人心有多种境界,难能可贵的是找准并坚守自我。或许,人生世上该做什么角色,都是上苍分派好了的。万林似乎不愿为自己的人生定位瞎操心,他更看重的人的本真价值和心之归依。《闲做“边缘人”》到《我难以……》三篇堪称他的人生宣言。他说生活于当代社会,好多人都感到特累。他说他不累,没有别的诀窍,做个边缘人吧。“对工作,尽职尽责让人无可挑剔;对官位,让别人去爬吧,我不羡慕也不在意;对名誉,我看重,对金钱,我看轻;对文学,我不能太投入,也不必太投入,快乐就成!休管出了几部书,不管文坛作何评价,都是身后身外事,太计较岂不傻?唯有在创作在读书时获得的快乐,那种感官的畅快,灵魂的惬意,精神的舒爽,才是生活给我们的丰厚回报。”他认为人“太现实了,必沾染满身铜臭气、宦场气和世俗气,那为我所不齿,而太理想了,容易变成虚无缥缈的云,失却了家园,像浮萍样没有了根基。”因而,他的选择是遨游于现实和梦幻的边缘,在现实与梦幻的交叉处寻觅宁静,寻觅郊野,寻觅朴真。在《诗意地栖居奇石中》,他写道:“如身之需房寝,心亦需栖居。身久不入寝必疲,心久不栖居必累。身疲易缓解,心疲则难医治。”“藏石之乐乐何在?乐在心有所栖也……”。这些话烁烁然闪射着哲思之光,是一种养心之道,是一种人生智慧。
《紧急抢救》算得全书的压轴之作。也许因为文如其人吧,既然万林做着边缘人,那么这篇文章从文体上说也就随之“边缘”起来了,是散文又不是散文、是小说又不是小说。他冠之于“非虚构小说”,却又声明所说人、事并非实指,仅作符号之用,“敬请读者诸君切勿对号入座”。
其实,一部作品到底归入哪一类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好看不好看,是不是对人有所启迪。在这些方面,《紧急抢救》是作出了肯定的回答的。作品写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作为工作组长,与另两名组员前往特困企业被单厂解困的故事。他们进厂时,这家曾经辉煌过的厂子已是百孔千疮,风雨飘摇,事实上已近乎冰海沉船。面对着逃债逼款、停产待料、职工闹事、厂长弄权的阵阵惊涛,虽经上上下下百般努力,终以失败而告终——解困未成破了产。真有点儿“才自清明智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味儿。“我”面对着说说笑笑如节日重逢的前来领救济金的工人们,不忍多看,悄然离开现场。
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叙述一个厂子从解困到破产的经过,而且展示了自己作为个中人的心灵天平和情感历程,展示了作者的平民立场和悲悯情怀。许多细节感人至深。当作者得知某市一个三口之家,夫妻俩均为下岗职工,过年了,家无两肉。楼上掉下来一根香肠,做父亲的捡起来给幼儿吃了,但不堪忍受做了贼似的巨大心理压力而自缢。作者“夜读书,陷入深思:我们厂职工加上双职工及其家属两三千人,厂里的生产经营不能维持之后,该不会有一个或几个家庭重演这类悲剧?既然这类悲剧重演的可能极大,那么,从根子上讲,人们怎样才能摆脱社会强力所带来的苦难命运呢?假若我们暂时无法通过自身力量战胜或者抵挡苦难,我们能否像西人或我国信佛的人那样,借助于类似于宗教的神秘力量,来帮我们顺利渡过本来是可以渡过的磨难?——对于芸芸众生,尤其是处于人生坎坷中的普通人,他们特别需要的,就是让自己及其家人、亲友具有穿越苦难荆棘、魔窟、地狱的信仰和精神力量。在这方面,国人是否特别缺乏?”社会上一少女被人谋财害命,作者“想到1880多名工人失业之后,极少数人也有可能去偷去抢,一股寒气由脚底而生,全身不由一抖。”98抗洪抢险中,被单厂的段面有上10米,没钱买帐篷,便以本厂职工在堤内脚下的老屋作哨篷,轮流值班。有事情做了,工人们有说有笑,仿佛回到了企业风光时期,“我”买了袋西瓜碎给大家吃,大家直叫甜,而我心里不知有多苦!赶忙背过身,付款,离去。
读到这些,我想万林这个“边缘人”其实并不边缘,他是一个特别关注现实并且将心灵深深切入现实的人,对人、对人群怀有深厚的同情、悲悯和责任感;如果说他边缘,那就是他将自己对于他人的责任感,化着关于人的精神出路的思索,并企求着让自己的精神首先获得解放,渡已而后求渡人。
岁月有痕,不负时间的精彩
——读吕万林散文集《拽住时光》之浅见 方非
看到过一则格言,“我们无法延伸时间的长度,可是我们可以延伸它的宽度”。这个格言用简短的话语说到人们不要悲观而是要用积极的人生观对待生活、享受生活。用《拽住时光》作为文集的书名,可谓这种心态使然吧,正如书中作者的朋友陈宏灿的作序中开篇所言“生命是一种占有,占有那么一点点时光,短暂如白驹过隙。惟其短暂,才弥足珍贵,万林才要拽住她┅┅”。“万林”是这位朋友对书作者的昵称也是柳梢清辉的本名。序写得很详细,从文集作者的青年时代到现在的人到中年走过的履历,又从作者的为文之路写到本书的重要章节和精妙之处,可见序作者是一位引导并支持过柳梢清辉的为文之路的良师益友,这样的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想他们的友谊是一坛溢香的美酒,不仅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变淡消失,而且还将会更加浓烈醇厚。
本书除了序言和作者的后记以外,用传统而又独特的甲、乙、丙、丁、戊排列着五大章节的顺序,分别是羊角洲风情、草芥人生、旅思碎片、柳庐随笔、紧急抢救(工作组长日记)。
《羊角洲风情》辑是一篇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围绕着美丽的羊角洲回忆了老屋的牛车、外婆的小河、童年换取过学费的狗丫根草、在野外放自制的“八卦”风筝、还有无意中被打碎了的瓷咪壶、多才多艺的羊角洲俏妮子,难忘的挽着一篮金黄色野菊的“她”,这些深深的记忆如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在读者面前展现。
羊角洲这个地名在我眼里不是陌生的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可以在此赘述一下,早在数月前我就在柳梢清辉的一篇《拥吻老城》的帖子中看到过它了。这篇帖子是标准的写实散文,文中以父子三人腊月里逛街这个视角写了羊角洲对河的老城数十年的变迁,文字平实感人,又融入了不少作者的内心独白。因而虽说是网页快速浏览,一读之下还是品味出了作者的深厚文字功底。文中,“一位古稀之年的羊角洲老人,母鸡呵雏样地领着他的一个四十八九、一个四十挂零的两个儿子,徒步出洲涉河”。作者就是这位上有老父下有年岁相仿手足的“我”,沿着南街、十字街、东街一路走来,十分繁华、看起来琳琅满目的货物堆积,但竟找不到要买给家中年迈母亲的旧式穿着舒适的一双棉鞋。还有曾经在少年时代奉作精神食粮的书店也无影无踪。这是一个现实,于是就显露出了平日里深藏着的一个爱好书籍的并见惯繁华世事的中年人的沧桑感。
好,再回到本书中来,书中说到,羊角洲位于的尖端,因似羊角而得名,这“羊角嘴薄、肩削、腰凹、裙裾宽展,如一窈窕村姑执着地守护着形若葫芦俯卧物华天宝的百里江洲”。羊角洲是柳梢清辉的家乡,在这里有他的童年回忆,有他的青春绽放,有仍在那里生活的挚友和父母家人,这里就是他生命的根、创作的思想源泉。
都说文由心生,观察一个人的文字,可以将他的为人之道窥到十之八九。《草芥人生》辑就是这样的理性文字,读了之后不由人不为柳梢清辉的为人真诚而感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懂得人生需要好好享用和珍惜,见《捡回的人生》。孩提时家中一贫如洗但不减对书和知识的渴求,虽历经多年仍耿耿于怀,见《渴求甘霖》。初冬的“一九”中拉着一板车蜂窝煤回家路上陷在泥泞中,体力透支竟呕吐得快晕倒,万般无奈之下,遇到了一位活雷锋般的老工人慨然相助,聆听了“心气不要太盛哟,年轻人,少拉点嘛”哲人般的声音,见《濡泽细雨中》。其后的《我的温馨岛》、《我的退休梦》、《闲做“边缘人”》等篇阐述了作者的为人为文的道德底线,读来不愧是字字真言,让人受益颇多。《拽住时光》是点睛之作,切中书名,从一次同学聚会开始,针对当年意气风发的同学少年到如今的各不相同的人生境遇,感叹时光的无情催人老,“聚会的对象,组织者宣告‘都通知了’,实际上却有不显山不露水的着意选择,未能过江,至今尚在洲子上苦苦挣扎的自不必说,即便一些各将本事跳出农门,当前境况颇窘的,均轻轻地巧妙地若筛花生滤沙子般漏去了。一项民间、纯私下的活动居然如此这般┅┅”。是呀,人生虽说是一场过眼烟云,世人莫不为这些富贵浮云所蔽。七言《望女成凤歌》、五言《平心静气谣》这两则穿插在文集中的仿旧体诗,回味着养育女儿成才之路中的点点滴滴及自我调侃着人过半百得来的甘苦滋味。
《旅思碎片》辑有作者游历过的名山大川的魅力,是放松心境的闲适之作,同时也表达了对文物遗迹的保护现状的忧思。
《柳庐随笔》是《拽住时光》散文集中的一大亮点。在这一辑录中,可以看到柳梢清辉文学评论的强项,笔峰直指文坛、诗坛、影坛,有不少独到的观点和看法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其中有一则《“拖拉机”里道行深》,历数流行湖北一带的一种打扑克的规则和玩法又亦庄亦谐,“对子拖拉机”、“叫主”、“副”牌称雄、“抠底翻番”等形象的比喻,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哑然失笑。我在散文集中的随笔篇中看到有一篇《文潮涌》,从枝江近年来的赏石文化、玛瑙文化的兴起,谈到枝江文坛的文学创作,这又是文集中思想性很强的文章。“因玛瑙这个小精灵而起,由及注入了玛瑙河水的长江枝江段所哺育,由土生土长的枝江人和枝江化了的外籍枝江人所创造,以赏石艺术、文学艺术、舞台表演艺术、美术、书法艺术、根雕根艺为主要内容,以柔合曼妙、雅致精巧为风格特点的地域文化.....枝江的文学艺术也不能一味地阴柔下去,在保持其温柔曼丽的风格特点的同时,应特别注意适当输入雄性激素,以使‘玛瑙仙子’形神俱妙”,是作者作为“边缘人”应该持有的观点。《五月的聚会》是必不可少的,是作者重归文坛的里程碑。在这场1997年的枝江文艺界聚会中,作者自省近几年的“眼高手低”,感叹于不屑自己掏钱出书,虽然后来有《羊角洲风情》散文小辑问世,但佳作频传的文友们冲向了高地自己被甩在了山脚的铁的事实,在文中作者写道:我敦促自己,在血压能够承受的时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读书,精读书,勤思考,在灵感突袭的瞬间,张开臂膀拥住灵感,提起秃笔记住情感的浪花与思想的潮汐。这些质朴无华的语言简直就是一个为文者的誓言,从这里可以感觉到为了文字,作者付出了不少的艰辛。
书中穿插着柳梢清辉精选的部分生活小照,有的凝神静思,有的倘佯在山水间,有的喜形于色。这些照片中有单人小照,有夫妻两人的相依,有父女的亲昵,也有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它们与作者的文字交相辉映,折射着他真实的生活。我看到,父亲多才多艺,母亲温柔娴淑,女儿学有所成,这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柳庐随笔》辑中用部分篇幅描述了一个为夫为父的情感世界。在《枝桠和她的影子》中,有这样一段短句“为父的,是吕氏宗族大树上的一支枝桠,为女儿的,是这枝桠的影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影子还能是枝桠的翻版么?” 曾经在女儿眼里无比崇敬的父亲忙完了工作忙写作,对于父亲的写作爱好女儿作出了“对社会有益吗”的尖锐诘问。是呀,生命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年幼的女儿长大了,有着和父亲不一样的属于她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理所当然的事。在随笔辑中也收录了数篇女儿的作品,这位北大学子的文笔也是不可小瞧的。
至于集子中的重头戏《紧急抢救!!!》,用近五十个小篇章记叙了一个厂子从解困到破产的经过,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又艺术化了的悲剧,开篇的陈宏灿作序中已作了详细的解读,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请将不如激将,柳梢清辉在徘徊于文字之外的数年中,在朋友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下重新拾起了生花妙笔,终于完成了散文集《拽住时光》的编著,是值得庆贺的事。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有了这个开端,“抓紧时间赶自己的路,若有可能,兴许再采点路边的野果呈给读者也说不定。”
读完柳梢清辉的本集作品,我知道了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从一个农家子弟到高考跳出农门,当过医生,进入政界,目前在政府某部门担任要职,同时也是宜昌市的作协理事。这一路走来,有过云卷云舒、起起落落,丰富的阅历也沉淀了不少的文学素材,两者相辅相成,才有了这想要拽住时光的一腔豪情。
浩瀚的书海,汇入的每一滴浪花都有它的精彩!
拽住时光的衣袂
——评吕万林散文集《拽住时光》
世上最受重视的是生命,最易忽视的是时光。而生命与时光如影随形须臾不可分离,珍惜时光就是珍视生命。散文集《拽住时光》的作者吕万林,是个既重视生命又珍惜时光之人。从一个回乡知青到乡镇医生,从一个普通计生委干部再到乡镇长,从企改工作组长再到县市卫生部门官员,无不留下他与时光竞争的轨迹。不安分的他在主业之外,还有一个枝江市作协主席的兼职,对于这种“不务正业”,他自己解释说:“用别人打麻将的时间,多读了几本闲书,瞎写了几篇拙文。”
《拽住时光》以其真情实感打动人。真情实感是对文艺作品的基本要求,然而如今的文艺作品却大多难以做到,不然,为何巴金亲自提倡“写真话”呢?该书第一节《羊角洲风情》里,狗丫根草、野菊花、银沙地、虾子沟、老牛车以及羊角洲妮子,一幕幕闪跳了出来,把我拽向宁静而又美丽的故乡,拽回苦涩而又快乐的童年。有“长江第一洲”之誉的百里洲,古朴淳厚的民风,豪爽洒脱的洲民,刚烈美丽的女子,在吕万林的笔下活龙活现,既真实生动又充满温情厚爱。从他拽住的这缕时光里,也调动起我对故乡与洲民的“那陈年高粱酒样的”深情。
《拽住时光》以其人生思考启迪人。《草芥人生》一节,是作者人生观的袒露。人生短暂,时光宝贵,生命珍贵。而多少人能正视人生的真谛?又有多少人不挥霍时光?吕万林以其“从死神嘴丫夺回了一个人生”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启示我们:人生短暂,岁月无情,难道我们就只能被动地听任所谓命运的随意摆布么?人们都说生活是过眼云烟,江河逝水,去而不返,其实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我们可以拽住时光的衣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营造…… 《拽住时光》以其艺术胆略吸引人。《紧急抢救》是全书的压卷之作。该作以“市委市政府企改工作组长”的“我”的视角和经历,艺术地再现了一个有着1800多人3000多万元产值的被单厂,从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到改革解困再到破产的艰难真实历程。作者以日记形式,倾注了大量有关国企改革和如何对待国企职工的有益思考,有些是发人所未发乃至惊世骇俗的。这需要一种胆略,即为了艺术的真实而不怕触犯思想禁区的胆略。为了艺术,为了民众,吕万林做到了这一点,作为读者和朋友,我由衷地高兴。
《拽住时光》是作者灵魂与生活的结晶,向读者袒露的是一颗真实的心灵和一个真实的世界。在零距离的生活感受和濒死的生命体验之中,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直抒性灵,水乳交融着作者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
在拽住的时光里漫步
——从《拽住时光》看老吕其人
我不是人,却对那江心小岛充满着渴望。二十二岁以前,始终没有机会踏上他一步,一直只能站在江边,遥望着那片神秘的土地,思想着,猜测着孤洲人是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因为她的出现,我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热土。虽然只是在下的几公里内巡回,无缘漫步百里,却已经将心中的疑惑释然。因为分离,或许无缘再踏上这小岛一步,只好将那份解读孤洲的渴望再次埋藏心底。
初识老吕,得益于枝江文坛的组建。年近五十的他虽见岁月的无情在他脸上留下几尾皱纹,头发由于明显的用脑过度而略开顶,却是面透红润,一身富态。说话中气十足,笑声响若洪钟。受老吕抬爱,得其亲笔签名送得《拽住时光》一本,爱不释手。这段时间我使跟随着老吕往昔的笔记,在吕老拽住的时光里畅游了一回江心孤洲,乐不思归。
翻开书,首先感觉到老吕是一个真诚的人。他在首页这样写到:袒露在你面前的,是一颗绝对真实的心灵,是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在当今这肉欲横流,尔尔虞我诈的世道里,有几个人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真诚?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相信别人的真诚?但是你看了《羊角洲风情》这组特殊的人文景象后,相信你对这份真诚不会再有丝毫的怀疑。这是一组由牛车,野菊,风筝和羊角洲女子组成的特殊风景。那老屋旁已经逐渐被“手扶子”和“洋驴子”代替的牛车,见证着一个时代发展的过程,真实的再现了老吕青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并向读者解读着“时过境迁”,“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定理。“却又无法忘却那木轱辘行走时的咿呀声”,述说着文者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无限怀念。还有那被采摘到喧闹城市而凋零衰颓的野菊花,那被电视逐渐取代的乡村电影,无时不在讲述一片怀旧思乡的诚心和一段用心去品味过的生活景象。无法阻止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却又无法挽回已经流逝的时光,矛盾思想应然而生。在无法两全其美的无奈中,只有用文字,将流失的光阴拽住,永远拽进心中。
看了《草芥人生》和《旅思碎片》两辑,你会觉得老吕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和老吕一样,我也是一个被捡回来的生命。记得十岁那年,因腿弯部长一脓包后恶化,被医生诊断为“败血症”而本该失去的生命,却在一乡土游医两刀破开后奇迹般的将生命延续下来,后来逐渐学会了释然。当然我这份幼稚的释然无法和老吕成熟的思维相提并论。老吕所经历的是在拼搏中丰收喜悦,在失落中激发智慧,在欢乐中寻求真理,在世俗中寻求超脱的一生。这组由在生与死,爱与恨,喜与悲中挣扎而形成的生命交响曲中,无时无刻不是由葱郁的思维来为人生导航。他身居官场却讨厌世俗,能将思想驱驾于世俗之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所以他觉得生活并非像别人所说的那样累。所以他能将自己称作“边缘人”,他这样写到:“对工作,尽职尽责让人无可挑剔;对官位,让别人去爬吧,我不羡慕也不在意;对名声,我看重,对金钱,我看轻;对文学,我不能太投入,快乐就成!休管出了几本书,休管文坛作何评价,都是身后身外事,太计较了岂不傻?唯有在创作中在读书时获得的快乐,那种感官的畅快,灵魂的惬意,精神的舒爽,才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丰厚回报。”这正是思想的结晶,也告知读者一种“知足长乐”的情怀。
《紧急抢救》和《柳庐随笔》两辑更是彻底的展示出老吕为人的正直和责任感。老吕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处理问题本着从老百姓利益出发,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人对事,得到人们的拥护。这正是因为他有着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人说为官难,做一个好官更难,了解了老吕这种心态的朋友相信你不会再觉得有什么难吧?当然,我不是官,无法体会个中深刻的含义,但是从老吕持管的枝江市作家协会工作能看出来,老吕是很有责任心的人。从书中几篇关于文联和作协的会况实录,可以看出他对目前本土文学界处于低谷状态的忧虑,可以看出他为枝江文学界文友取得的成绩表示出的高兴。“玛瑙文化”源源流长,在经历近代低迷后目前到奇石文化支撑着整个文学界,他心中不安和不甘。但是在他这只文坛领头雁带领下的枝江文坛,出现的一批年轻文者更给文界于希望,相信吾辈文友定能和老吕一样,怀着一颗责任心将枝江文坛“玛瑙文化”推向另一个高峰,让文学事业如玛瑙一样璀璨。
闻老吕又一力作《惊天羊洲》问世,相信是一部更值得读的书。或许读后还能随笔涂鸦说上两句。
《拽住时光》拽回了我的时光
吕万林先生送给我一本他的大作《拽住时光》,在回家的路上,心想,坐车还要一个多小时才到呢,何不把那本《拽住时光》拿出来翻翻。没想到这一翻,他文章中的“滚珠果子”、“掺砣螺”、“打棒棒”和扯在夜空中的白幕布,一下子把我拖回我的童年时代,于是我几乎跟着吕先生一起走过了他四十多年的岁月。
读完之后,掩卷思考,似乎没有很不想读的篇目,而以《外婆住在小河边》、《拽住时光》和《捡回的人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
也许因为我和吕先生是同龄人的缘故吧,他的《拽住时光》真的把我的时光也给拽了回来,读着读着,我的一些同学也成了文中的不速之客,我脑海中同学的身影很快和吕先生文中的同学叠映在一起,那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我似乎听到了他们的言笑声,于是,我和吕先生都被拽回到三十多年前去。
是真地被拽回到三十多年前了吗?答案却是否定的!怎么可能呢?三十多年后的同学,彼此之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人情世故……不能不在大家间产生隔膜。你看:同学嫁姑娘,四五十人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只来了十几个?问主人,曰,都通知了。是不是都通知了呢?未必;都通知了,为什么一多半没来呢,其中的奥妙可就大了!于是,《拽住时光》在拽回时光时,也顺带拽回了些须酸甜苦辣。所以《拽住时光》似乎既可以当散文读,也可以当杂文读,它也应该是一幅社会风俗画。
再看看《捡回的人生》,文中的“我”已然到阎君那里去走了一遭,那种描述,非亲身经历不能写出来,那里有对死的恐惧,有对生的依恋,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或曰:这篇短文里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吗?我说:难道没有吗?噢,文字的确不多,好像就只一处吧:“从急救室明亮的玻璃窗上,洒入一束束温馨的、氤氲的明媚的阳光。”只这一处,已经很够了!须知这是“我”挣扎着从死神那里逃回来后看到的第一缕阳光,这缕阳光里潜伏着多少丰富的内容——啊,我终于活过来了!我终于再见到我的亲人了!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生命!所以,我读这篇文章,这“一束束温馨的、氤氲的明媚的阳光”留给我极深的印象,读者诸君千万不要把这“一束束……阳光”等闲视之,注意,在此之前,当“我”还在阎罗殿前挣扎着的时候,他那失神的双眼,“透过急救室的前窗,只见夜黑黑的,黑得腥红腥红,偌大的天穹上寻不着一颗星星,即使是一颗闪着微光的星星也没有……”若把这两段文字放在一起来读,你再来看看,那“一束束阳光”是什么样的分量!
我还要用泼墨式手法赞美吕先生书中的一壶陈年老酒,那就是他的《外婆住在小河边》,它不是茅台,不是五粮液,也不是“人头马”,它是羊角洲人在小槽坊里家酿的,被吕先生深埋在地下几十年后挖出来的,因其为家酿,因其被埋在羊角洲的小河边数十年,作者小心翼翼地开启蜡封,一股醇厚的酒香幽幽地沁入人们的心脾,只那一嗅,人便醉了!
我们先来看看外婆居住地旁边的小河,外婆“白天开门见河,瞧清粼粼的河水,瞧河面上悠悠划行的木筏子,瞧河对岸起伏的山峦和青青的山脊。”这是外婆在看河。也许是外婆的视力不及她的听力的缘故吧,外婆听河尤其精彩!请看,外婆“夜里关门上床听河,听河里‘金鳅鱼’的唧唧叫声和‘江猪子’呼噜噜的追鱼声,听汛期小河里涨水时的哗啦声和小客轮的汽笛声,听河对岸蚂蚁山里山民看家狗的唱和声和羊角洲上洲民家里公鸡的报时声。”外婆有着何等的听力啊!更有甚者,她竟然能识别小青年情侣们在她面前所说的悄悄话!仅这一段,已然把外婆写得活灵活现。
读者接着往下看,你会看到一位瘦弱的小老太,身穿对襟的青布褂,颠着一双小脚,在的屋子里迎送着来来往往的过客,无论你是谁,来了,都有水喝,都看座,即使怀里的小孩在她屋里拉了屎撒了尿,外婆从来不皱一下眉头,她那善良的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入木三分的刻画。更让人难忘的是外婆筛给“我们”的一杯杯红糖水,它是那样的甜,甜到“我们”的心里,甜到“我们”经久难忘的记忆里。那么样的一个老太太,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她把仅有的一点钱拿去买了红糖,外孙们来了就筛上一杯,那是她的一颗心啊!
这样的一个老太太,一辈子没离开过她在小河边的小屋,她也从来就没想到离开它,当“我”突发孝心,用小车把她接到“我们”老家去过年时,老太太几乎是一步三回头,她打开碗橱,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又去看衣柜,还去屏风后的老床上看看,磨蹭了个把时辰,“我”才半搀半拉地把她请出了门。哦,这是一个多么值得亲敬的老太太。我觉得,这位老太太可以入诗,可以入画,可以写进小说,可以搬上银屏。把她写进诗,一定是一首很美的赞美诗,把她画成画,一定不比罗中立的《父亲》逊色到哪去,如若写进小说,大约可以敷衍成一个中篇,那么,这个老太太说不定就能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那是我们中国式的传统的极具亲和力的老太太形象!
我嫉妒吕先生有这么好的一个外婆,我感叹,我从来就没见过我自己的外婆,于是不知不觉地,我就把吕先生的外婆当成了自己的外婆。
读完吕先生的《拽住时光》,我差不多是看了吕先生的一部自传,又似乎看到了一部枝江的文艺史,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值得一说的地方,比如他的文学评论,常常能鞭辟入里,比如《浪柴二题》中的那个卖红薯的憨厚的老农民,读到哨兵扑向那袋红薯,老农民的一声惊呼时,再严肃的人都会忍俊不禁;再有《紧急抢救》中,当我读到几千职工家属自发地行动起来保护厂子时,我的鼻子下意识地酸涩了。不过,假如要想吹毛求疵的话,则这本书收集的文章是不是稍稍显得有点杂,像那篇《难忘手足情》就完全可以不收进来。
但是,《拽住时光》终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文集,它很具可读性,它拽住了他们的时光,也拽住了我们的时光,让我们和吕先生一起,去分享拽回时光的快乐!
传统士子的济世情怀
——评吕万林纪实散文集《搀住落日》
为文,是一种既劳心而又寂寞的爱好,特别是业余作者。除了天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心境:能在繁杂的案牍之余,陶醉于独我的世界,对纷嚣的世事,投去一缕关爱和理智的目光。当老友吕万林20多万字的纪实散文集《搀住落日》寄到案头时,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逐字捧读。
古训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过民办老师、赤脚医生、乡镇长的他,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没有特别的潦倒,也没腾达到哪里去。但他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情怀却一如既往。
五年前,他出版过散文集《拽住时光》,那时他已升到了枝江市计生局副局长兼作协主席的位置。也许是主管人口与优生优育,他对生命的降生及生存的意义感悟得更加直接,所以他写作,勉励自己也勉励世人,珍视生命更要珍惜生命中每一寸时光。
五年后,《搀住落日》诞生之日,他早已调任市卫生局副局长,但仍兼着作协主席之职。也许是过多地出入医疗场所,看多了无助的生命与桀骜不驯的灵魂进行着无力抗争,感悟着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不公,他便以文字自警自励且匡世济人,与命运抗争,与生命赛跑。他追求以文字实现“百姓视角,直面现实,直抒性灵,现场亲历,济世抱负,人文关怀”理想,笔下多为下岗职工、普通农民与居民、小公务员、医护人员以及“小姐”等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不平等遭遇。书中多数篇章在带给我们鲜见的底层生活画面和美的享受的同时,引领我们思考当下部分人理想信念迷失、原始本能放纵及局部社会财富畸形分布、底层民众愤懑不平的成因与治理良策。
《搀住落日》艺术上也较《拽住时光》有新的进步。将思想和艺术的眼光发散开来,由以“我”为中心的“向内看”而转向芸芸众生以至天下百姓,以文字“外向干预”不良世相和堕落世风,真诚地体现出作者对民众、民族和国家的“终极关怀”。
虽属散文,却以小说手法来纪事写人,不仅增强了文集的可读性和愉悦感,还塑造出了明姐、槐哥、泰哥、冬裹子、“老丈人”与“小女婿”、“老渣货”、梅子、燕子、小娥、小红、小玉、蔡老三、“油脚子”等等一大群栩栩如生的草根人物形象。作者将自己对“搀住落日”的深沉思考,就寄寓在这些人物身上及故事叙述之中。
作为传统的读书人,作者在“修身齐家”的同时,时刻关注苍生,发问世相,体恤百姓疾苦,察写社会隐情,为我们带来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搀住落日》编后语
本书实为作者在2003年出版的散文集《拽住时光》的姊妹篇。
作者在本命之年, 感人生己匆匆逝走, 在回顾人生当中的苦与乐和思索个人所走过的人生之路的同时, 对人活着的存在价值, 作出了很尖锐而独到的批判回顾。他以传统儒家仕人的人文情怀, 对当下中国社会经济急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及及自然环境衰败现象, 深感生命存在的脆弱和时光的珍贵, 对人类存活应有的“生命环境”(不仅是物质的, 更应该是精神的)作出强烈的反思, 并在书中总结为作者的生命观、时光观及人生价值观。
搀住落日》是作者将其思考的重心, 由自身而投向社会, 抱治国平天下的人文胸怀, 以其艺术的眼光及笔触, 将当代中国存活在最底层黎民百姓的真实现状,将中国因高速经济发展纷繁表象后面的堕落腐败现象予以揭示, 本传统仕人对国家民族及人类的“终极关怀”,由, 转为外向地干预反思国家、民族、民众的命运。作品手法大胆, 直接尖锐, 映照在生命的余晖, 以迫切的心情, 指出一个国家及其人民, 在沉醉(或麻醉)在物质发展的同时, 人类相互分享、自尊自重的人文价值精神信仰,永不可迷失。社会沉沦尤像落日时那残晖的色蜕,需要我们拿出巨大的道德勇气搀扶匡正,同心同德“搀住落日”,中华民族才有真正的希望。
《搀住落日》中, 作者回顾了生命中的几个重要场境: 有回首个人成长走过之路, 他在各个“场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边缘”体验及酸甜苦辣;有追寻哺育个人成长之根, 落叶寻根, 那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土地, 作者是之子, 是他青少年时代的一切一切, 那里充满了乡土浓情, 家乡人家乡事, 段段都是那么美好的回忆;有作为群体一员, 对社会沉沦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 他不得不在人们沉醉于社会繁荣的同时,去发掘和窥探当代社会、人生及生命的本质本原;在对祖国名山大川、历史文化遗迹的“行吟”背后,不忘思考寄喻作者对当下迫在眉睫的理想信仰迷失、物欲横流、原始本能放纵、享乐至上、社会财富畸形分布、底层民众愤懑不平等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良策。作者深刻地指出: 色情, 睹博, 贪污及形形色色的纵情享乐, 就是由于我们麻醉在物质发展, 有意无意促成的社会变态及脓痈, 只有对人文价值的深刻反思, 只有以赏观山水, 以万物齐一的平等博爱胸怀, 既尊重人亦尊重物, 重整生活的信仰, 社会才会和谐有序, 人才能寻回活着的真实价值。传统儒家仕人的修己身治天下胸怀, 尽示无遗。
作品以纪实散文形式, 以活生生的人物现况, 去探究当代社会的本质及人存活的真正价值, 以艺术的表现手法, 塑造抒情人物形象“我”,直抒“我”对时下社会的终极关怀人文情操, 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及认识社会的鲜活教材。我要求本社各员工, 须尽心尽力, 将作品打造为一册本题材的文学经典。
艰难的觉醒
——评长篇小说《惊天羊洲》
税费改革、合村并组、换届选举是近几年刚从全国各地农村走过的大气候。柳梢清辉在长篇小说《惊天羊洲》中,围绕这几件众人所知的大事,构出了数个个性不一的人物,演绎了多场让人心酸继而疼痛的闹剧。作者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中一直沿用一种传统的顺叙手法,向读者展现了让人震撼的故事情节和地方风情。文中如同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内心的剖白,可见作者有非凡的文字功底和深入生活观察思考的良苦用心。
生命意识的淡漠在很多地方特别是最边远贫困的农村一是个不争的事实。文中几个本可继续延续却悲惨早逝的生命,无疑是最好的解说。窝囊懒惰的张朝稼,不论是从表相还是骨子深处都不是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为了累年所欠几千元的上交提留,为自己找了个自认为说得过去的理由,不思劳作而一味上访,终因不能满足而自了生命,留给读者的只有一声长叹;中年丧夫的吕天葵,继而又被洪水夺去小叔子的生命,一些政客为保官帽,竟借去这样一家人的抗洪补偿金,并且是有借无还,吕天葵终因讨债无望愤而自杀。悲愤在此时偷袭了读者的心,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此时脆弱得只有选择去死,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和无助?由此可见在某些人心中,是何等无视于这些弱者的生命和感受;误饮酒精而中毒身亡的黄牛禄,让我们看出了当下很多人对于安全隐患的种种漠视;还有因还不清村里欠款胆小的吕学庚,竟然被所谓的父母官吓得喝药活活自尽,作为读者,此时偷袭我们内心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悲愤?……
虽然作者给他们设计了完全不一的个性和灵魂,让读者思量这些可怜或可悲的群体中深藏人性方面的不幸和悲哀,这是作者一方面的探讨。而从全书中通过这几人逝后村民们的议论,还用书中可能离作者立场最近的吕欢所言所思,可见作者最大的本意是提倡对生命价值权力的尊重,呼吁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呼吁主动于权力者重视弱者的生命,呼吁被动于权力者无论怎样的逆境生命都无权自戕。但这又是何其艰难而又漫长的心灵之路。
《惊天羊洲》用一些扎实的现实描写,揭开了边远农村愚味阴暗的一面。所以上面所提这些逝者,也只是阴空中更显悲哀的几声长泣。而造成读者心内一片悲凉的,则是那些农民们民主意识的完全贫乏。正因为这些贫乏,滋长了一些欺上瞒下之弄权者的胆量和野心,从而使他们游戏权力的天空更加宽广,游戏更加无忌。书中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杨正夫、鲍镇长、张朝金和虽无官职又影响极大的胡万合等,作者始终处于无私的立场,基层职权者的无奈和无耻,都在他的语言对白和故事描写中展露无疑。只从表面文字看这部作品,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也许一直会被一种叫愤怒的激情完全占有着,可是静下心来跟着作者的意图走到文字的深处,一种寻求阴暗真相的欲望就会引起我们良知的觉醒和复苏。
作者笔下那些玄洲的百姓,可以说是本性善良的群体,他们过着除了温饱以外几乎无所他求的日子。善良是一种美德,更谈不上有过错,但是善良若要用毫无立场来做基础,那这个美好的词语便成了愚昧无知的代名词。玄洲的百姓无时不透露着这种劣根,文中那种看戏不怕台高的好奇,毫无心思的“日白”等,都是表里只有自我实则连自我都不保的表现。文中用的最直接之处便是选举前后,杨正夫广请村民吃血幌子送现金的丑剧上演后,村民们那种让人又恨又怜的心态,说是知恩图报,但又不得不让读者理解成目光短浅、爱贪便宜的心态。人们一直痛恨欺上压下,以权谋私的党员干部作风,可是很多时候人们又无形中充当了这种丑恶现象的补充剂。在杨正夫的阴影下村那场由混混控制的选举闹剧,如果不是村民们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已的权力,邪还能这么轻易地压正吗?
底层农民们的民主意识从沉睡中觉醒过来,是作者文字深处最大的希望。所以他在文中安排了直接呼吁的吕欢,虽然吕欢一直被一种世俗的无奈捆紧了理想的脚步,我想这一些作者并不是想单纯表现作为一个文人的矛盾和软弱,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觉醒之艰难,从而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作为农民之觉醒者吕天模的勇气和所受的苦难。大多数百姓还甘愿于杨正夫们那些所谓“上层”的领导和愚弄时,吕天模的的眼中却看到了百姓们各种权力的沦丧。从吕天模身上,我们也更看出了作者的用心和立场,平民视角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验正。当百姓们还沉迷在好奇、“日白”、甚至后来愚昧的买码风暴中,吕天模却一直用一种在那里无异于另类的姿态行走在反抗与挑战中。我之所以用另类一词,实在是作者的文字中太多展现了吕天模无数次反抗(也就是上访)路上的孤独和艰险。但觉醒者就是觉醒者,他不会轻宜被所谓强权实则魔道的淫威所吓退,在遭受了让人发指的报复和迫害后,吕天模没有退缩,而是一直无畏的前进,甚至用牺牲生命的决心追求着自己和所有百姓的民主权力。他在市政府绝食的那一段,让人感到莫名的心痛和悲凉,可以说吕天模是那些农民中最先拥有生命意识的人,却要被逼走上这无视生命的路,可见玄洲这个小社会阴暗的程度。不管多阴暗的长空,也总有云破天开日出时候,经过吕天模和被他带动下渐渐醒来的百姓不懈的努力,吕天模终于见到了一丝曙光,因而百姓们也有了一丝曙光,这些曙光也正是来自作者的心中,因为最终作为读者的我们,心情也终于一片晴朗了。
看完整部作品,读者还会长时间沉浸在步步相连、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中,当那些浓厚地方色彩和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美感,渐渐隐到我们心灵深处后,我们脑内还要继续思考。为吕天模们以后还存在的艰难,更为这个世界更多象玄洲百姓们一样,还在生命意识与民主意识苏醒边沿徘徊的人们,为他们思考和呐喊——这就是作者隐藏在文字深处最真的心。
.湖北日报[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我保护的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