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示范校投票示范投票

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和优秀乡镇及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名单揭晓_湖北日报_多媒体报
&第15版 文化征程
第1版 : 要闻第10版 : 时评第11版 : 时政要闻第12版 : 广告第13版 : 大武汉第14版 : 特别报道第15版 : 文化征程第16版 : 民生关注第17版 : 专题第18版 : 公益广告第19版 : 荆楚各地第2版 : 时政要闻第20版 : 开放视野/时事第21版 : 开放视野/国内国际第22版 : 体育第23版 : 公告第24版 : 专题第3版 : 时政要闻第4版 : 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第5版 : 特别报道第6版 : 聚焦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第8版 : 时政要闻第9版 : 精彩十二五 辉煌支点路
?史志“老兵”杨希杰获全国表彰?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结集出版?图文:襄阳画家刘庸之创造多项世?图文:桂瓣纷纷,香飘海峡两岸?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200台精彩大戏助兴元旦?童话剧《生命的呵护》走进黄陂
引领安全文化 示范安全生产 保障生命安全 铸造平安湖北
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和优秀乡镇及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名单揭晓
&&&&湖北日报讯&评选“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活动,是我省自2013年来,相继开展“寻找湖北省首届十佳最美基层安全卫士”、评选“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企业”活动之后,举办的又一个安全生产大型公益活动。三个“十佳”系列评选活动,是我省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弘扬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今年6月以来,湖北省安监局、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煤监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组织开展了评选“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大型公益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乡镇的积极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经过基层推荐、评审组初审、社会投票、专家组投票和评审组投票等多个环节,历时近半年,评选出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等10家“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和武汉市~口区六角亭街道办事处等19家“湖北省首届安全生产优秀乡镇”。&&&&同时,经该活动组委会研究,决定授予武汉市安监局等2家单位“最佳组织单位”称号,授予荆州市安监局等6家单位“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13年以来,在省安监局、省总工会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的三个“十佳”系列评选活动中,黄石、宜昌、襄阳市连续三年均有单位和个人入选“十佳”。为及时总结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该活动组委会决定对黄石、宜昌和襄阳市安监局3家单位授予“特别组织奖”。&&&&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10家)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黄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办事处黄冈市蕲春县刘河镇十堰市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孝感市安陆市孛畈镇恩施州恩施市新塘乡神农架林区木鱼镇襄阳市宜城市小河镇宜昌市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湖北省首届安全生产优秀乡镇(19家)武汉市~口区六角亭街道办事处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办事处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荆州市沙市区胜利街街道办事处武汉市蔡甸经济开发区沌口办事处潜江经济开发区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荆门市钟祥市郢中街道办事处宜昌市远安县茅坪场镇鄂州市鄂城区新庙镇荆门市沙洋县马良镇随州市曾都区南郊办事处恩施州咸丰县清坪镇咸宁市崇阳县路口镇孝感市孝南区书院街道办事处咸宁市赤壁市车埠镇仙桃工业园十堰市茅箭区二堰街道办事处&&&&评选“湖北省首届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活动先进组织单位最佳组织奖:武汉市安监局黄冈市安监局优秀组织奖:荆州市安监局孝感市安监局黄石市安监局十堰市安监局恩施州安监局神农架林区安监局&&&&年度湖北省安全生产大型系列公益活动特别组织奖单位黄石市安监局宜昌市安监局襄阳市安监局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测评文件 &
小餐饮、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问题--市食药监局承诺整改工作自查报告
字体显示: &&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201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承诺内容,以依靠政府抓协调、明确责任抓合力、完善本底抓基础、疏堵结合抓整改、规范管理抓长效、营造氛围抓宣传、天天&归零&抓反复等&七抓&为抓手,深入推进小餐饮、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根据市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开展&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自查工作的通知》,我局研究制定了小餐饮、小作坊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自查方案,对照承诺内容全面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小餐饮整治承诺整改工作完成情况。
1、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小餐饮门店39302家,其中持证单位34663家,无证小餐饮门店4639家(包括实施备案管理的小餐饮单位4370家),无证的主要原因是房产权属不明、位于待拆迁区域以及涉及油烟扰民等情况,这类小餐饮因不符合办证的相关规定而无法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2、组织开展了豆制品、食用冰、儿童食品等综合执法314次,查处了位于武钢十号门、王家墩机场等生产卫生条件恶劣的无照小作坊集中生产地,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江岸区双氧水泡猪蹄案、武昌区双氧水泡牛百叶案、洪山区甲醛猪血案3起案件涉及食品安全犯罪,已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全市共出动食品执法人员49039人次,监督检查单位68850户次,立案584件,其中小餐饮整改后发证4372户,关闭和转向748家,罚没合计88.318万元;取缔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260个,查获假冒伪劣货值金额467.2万元。
3、有证小餐馆单位的&脸谱&公示牌公示率99.05%;全市小餐饮提档升级完成1731家。
4、每月通过媒体和市局外网设立曝光台,公布了20批全市所有街道近万家小餐饮暗访结果,督促有关分局整改落实;共受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1589件,全部办结并回复。
5、市食安办开展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飞行抽检) 3260批,总合格率为94.82%,其中食用菌、鸡蛋、水果、腌咸肉、咸鱼、白酒、冷冻饮品及饮料、巴氏杀菌乳及灭菌乳、植物性罐头和植物油的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全市餐饮环节共抽检餐饮环节开展抽检13252件,其中食品及原料抽检6315件,合格率90.25%;餐具共抽检7116件,组合市套装消毒餐具抽检1922件,合格率98.5%。
6、落实监管部门&首问责任制&。制定了《武汉市食品药品举报投诉管理规定》、《武汉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等制度,开通全市统一举报电话&12345&,对监管责任不落实的单位按规定追究责任。全年共接受理举报投诉2383件,均已全部办结并回复。
7、各区政府(管委会)共召开小餐饮、小作坊整治工作相关会议91次;市食安办制发了《武汉市食品安全绩效考核方案》,将小餐饮、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纳入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实行考核减分。江汉区被评为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江岸、武昌、汉阳、洪山、江夏评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市已创建餐饮服务示范街道35个、示范路段91条、示范点422个。
8、全市建立街镇食品安全工作站103个,共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330名,在各社区和行政村聘用食品安全信息员3625名。
9、推进食品安全与金融信贷管理相挂钩的监管机制,市食安办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签订合作共享协议,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等方面,给予诚信企业重点支持,对失信企业给予信贷限制。截至目前,我市纳入人行征信系统管理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203家。
(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完成情况。
1、开展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已开展食品质量抽样检测2447批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现场制售糕点、炒货、卤制品已抽检308个批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
2、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已开展了现场制售炒货、糕点、卤制品专项整治工作6次。
3、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平台。已在《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门户网站公示食品质量监测信息18次,在《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门户网站公示食品质量监测信息12次,共计公示30次。流通环节现场制售炒货、糕点质量抽样检测信息已在我局门户网站上公示2次。(12月中旬将完成信息发布工作)
4、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已于9月底出台《武汉市流通环节现场制售食品行为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准入管理、经营者责任和义务、监督管理、黑名单制度、责任追究等内容,为下一步监督规范现场制售行为打好基础。
5、加大系统内监管落实力度。已出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责任追究制&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监管、行政执法等三个方面35条追责内容。
6、落实流通环节有证有照现场制售经营户监管措施。统一样式、规格、内容、标准,制作食品流通公示牌6500块,免费发放给经营户。
7、开展豆制品、卤制品、酱腌菜生产经营者提档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在桥口、汉阳、江汉开展试点工作,已提档升级改造生产经营者47户,其中:豆制品38户、卤制品5户、酱腌菜4户。
8、在全市全面禁止销售无包装无QS标志无标签标识食用油。已出台《关于加强食用油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在全市禁止销售使用无包装无QS标志无标签标识食用油的通告》,要求日,在我市禁止销售使用无包装无QS标志无标签标识食用油。目前,我局已在舵落口、白沙洲市场督促经营者拆除大型储油罐48个,工作进展较为顺利。
(三)食品小作坊承诺整改目标完成情况。
1、强化小作坊基础管理。建立了以街道、社区为主体的小作坊排查模式,共排查小作坊1857家(已取缔关停574家),并逐户建立了小作坊监管档案及电子台账。
2、落实小作坊日常监管。建立了区域监管责任到人的监管模式,共巡查小作坊5872户次,小作坊巡查覆盖率达100%,责令整改1043户次,对整改情况回访2194户次。落实小作坊公示制度,将小作坊责任告知书、承诺书、添加剂公示书、营业执照、健康证等内容,在小作坊予以公示,有照小作坊公示率达100%。
3、是开展小作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对全市小作坊分区域、分品种开展风险监测1002批次,通过监测数据,认真分析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了散白酒、卤制品整治行动。
4、严厉打击小作坊违法生产行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将小作坊卫生条件恶劣及违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作为打击重点,江岸区双氧水泡猪蹄案、武昌区双氧水泡牛百叶案、洪山区甲醛猪血案3起案件涉及食品安全犯罪,已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5、开展无照小作坊专项整治。开展集中整治取缔行动40余次,对豆制品、白酒、卤制品等重点小作坊开展全市专项整治,共取缔关停&黑作坊&574家。
6、开展小作坊帮扶提档升级。对244家弱势群体小作坊,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直接给予资金帮扶。通过帮扶,小作坊整体生产条件得到升级改善,生产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取得营业执照和通过质量卫生安全核查小作坊数量由整治初的93家增加到823家。
7、完善投诉举报处置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新闻媒体和小作坊信息公示牌发布投诉举报电话,并保持24小时运行。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法行为举报和发现报告奖励办法》,共受理小作坊违法生产投诉举报252起,举报投诉处置率、回复率、查处率均达100%。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把握&一个根本&,进一步健全促进小餐饮、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的责任机制。
按照&政府领导、部门指导、街道为主、社区为网&的根本思路,全市13个行政区都成立了由区长任主任的区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各街(乡镇)全部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一是突出小餐饮、食品小作坊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小餐饮、小作坊规范管理工作,专题听取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提出具体要求。市委书记阮成发高度关注小餐饮整改工作,在常委会上专题听取了工作汇报。市长唐良智多次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小餐饮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汇报。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市人大副主任郑永新、市政协副主席石大鸿带领有关部门,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督察小餐饮、小作坊规范管理工作。分管副市长秦军多次主持召开全市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工作推进会、督办会、现场会,经常深入各区、街道及工作现场调研办公,有时深夜暗访小餐饮夜市,听取摊点业主意见和建议。市区政府分别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餐饮、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签订责任书,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和&一把手&负责制。市政府将小餐饮、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同时纳入&城管革命&考核体系,考核分值由6%调整到8%,由第三方实施考评,每月对全市各区、各街道进行量化考评排名,并公示、问责和兑现奖惩。市食安办对各区政府&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绩效考核,推进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制有效落实。各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都成立了区长任主任的区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共召开小餐饮、小作坊整治工作相关会议91次。全市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小餐饮、食品小作坊管理责任体系。
二是突出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政府负总责、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市政府连续以市政府令的形式出台《武汉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武汉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我局出台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调整以来,全国首部《武汉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修改完善了《武汉市食品药品举报投诉管理规定》、《武汉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小餐饮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制度。联合市教育局制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联合市环保局制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对规划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底层和内部,申请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的,一律不予受理,推动了餐饮服务许可中环境评价工作的实施。
市质监局制定了《武汉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方案》和《武汉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卫生安全基本条件(试行)》,明确了小作坊整治的方法、步骤和目标任务,并从人员、生产场所、生产设施和设备、生产加工卫生管理、原辅料要求以及标识标签共6个方面规定小作坊必须达到的基本质量卫生安全条件。建立了摸排整治信息周报和工作督查督办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整体推进整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8月,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后,又出台了《关于继续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的意见》,围绕承诺目标、整治重点和长效监管,找差距、抓整改、建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全面落实。
(二)突出&两条主线&,加强小餐饮、食品小作坊规范管理坚实的组织保障。
全局上下积极呼应,顺应民意,变压力为动力,化考核为责任。局长杨泽发在全局系统绩效管理暨&十个突出问题&和&十件实事&工作动员会议上亲自部署,亲自动员,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将小餐饮、小作坊规范管理作为头等大事,要从市委、市政府建设幸福武汉、宜居武汉,努力打造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的要求出发,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决策,迎难而上。市局动员会后,各区局也相继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进行再动员,再鼓劲。
一是健全组织,制定方案。在此基础上,以市政府名义制发了《武汉市小餐饮食品安全问题整治工作方案》、《武汉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方案》。我局开展&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工作突出任务落实和督查督办两条主线,成立由主要局领导任组长的小餐饮食品安全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5个工作专班,每个专班由一名局领导牵头负责,并从机关处室、基层分局和市食化所抽调专职人员,充实到工作专班。市质监局也分别成立了综合整治组、明查暗访组、纪律检查组和宣传报道组,综合整治组统筹协调,各组分工明确,围绕全市小作坊承诺整改目标任务,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统一指挥、政令畅通的整治工作机制。围绕三个重点,即围绕提档升级、集中整治、建章立制3个重点,通过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的形式,将小餐饮、小作坊整治目标内容量化分解到各区政府和职能部门。明确四个节点,即整治工作分成健全档案、全面整治、巩固提高、建立长效机制等4个阶段。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为小餐饮、小作坊规范管理的强力推进,有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广泛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市小餐饮、食品小作坊进行调查登记,摸清家底。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全市小餐饮、小作坊的数量、分布状况、业态特点,经营情况和行业现状。对全市有证、无证小餐饮和夜市等总体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同时有计划的分批安排监管执法人员到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广州等地培训、学习,认真学习他们在夜市餐饮管理、餐饮服务街区建设、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街头路边餐饮摊贩的规范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并撰写调研报告,为我市在小餐饮规范管理,特别是在如何正确处理好取缔占道经营和提供便民服务的关系上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为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我局对小餐饮、小作坊整治工作实行市局领导对口联系和分片包干责任制,每位局领导包片分管1-3个分局。局长与分管局领导签订&责任状&,分管局长与包片各分局局长签订&责任状&。市局还成立了督查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每周不少于3次到各区开展明查暗访,帮助各区发现问题,查找工作死角,协助做好整改落实。市局督查组通过媒体和局外网设立曝光台,公布了20批全市所有街道近万家小餐饮暗访结果。市食安办公布了8批小餐饮重点整治名单,督促有关区针对问题整改落实。为加强市民群众监督小餐饮、小作坊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力度,同时建立了电话、网络、信件及来访等四位一体的投诉举报体系,对外公布了2部24小时举报投诉电话,对任何一件餐饮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工作人员都按照受理、登记、交办(转办、督办)、依法调查处理、回告、办结归档工作流程认真办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确保做到举报投诉的受理及调查处理率100%。
(三)推进&三个强化&,着力完善小餐饮、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整治的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疏堵结合的管理模式。坚持&整改一批、提高一批、取缔一批&的方针,对达不到发证条件又拒不整改的无证饮食摊点坚决查处,同时按照&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引导小餐饮入市、入店经营,市政府将便民服务区的建设纳入各区政府食品安全责任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引导小餐饮入市、入店经营。汉阳区因地制宜,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利用地下防空工事的空间,建设2300平方米汉阳中防小餐饮便民服务区;汉商银座中心A、B栋连廊处,被打造成规范整治的小餐饮一条街。江汉区多措并举,打&攻坚战&建&样板点&。创新烧烤店、小吃店、中式快餐店和面馆等4种类型小餐饮的&样板间&,对江汉经济开发区鸿鹄皮毛厂13户无证小餐饮实施标准化管理。针对去年上半年电视问政曝光的政院新村周边小餐饮问题,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组织食品药监、城管等10余个部门400余人联合执法,取缔政法大学周边106家无证小餐饮和流动摊贩;对湖北二师、武汉理工大等高校周边也采取了整治行动,共清理占道经营的各类摊点及乱搭乱建的棚户共213户,同时高新管委会成立了综合整治专班常驻政院新村进行全天候守控,防止反弹。万松街牵头各职能部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68小巷&无证小餐饮开展联合执法,通过日夜守控、道路改造和立面招牌整修,有效净化了饮食消费环境。
在小作坊整治工作中,将小作坊卫生条件恶劣、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严重违法行为作为整治重点,先后开展了卤制品、散白酒小作坊的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无照小作坊整治取缔行动40余次,取缔一批黑作坊,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在&两高&司法解释实施后2个月时间内,已移送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起。对小作坊排查情况进行了梳理分类,分别在豆制品、米粉和酱卤(肉)制品行业中建立了示范小作坊,以点带面,提供示范引导。对具备一定条件、无违法生产记录,愿意继续从事食品生产的小作坊,鼓励和引导其改善生产条件,达到小作坊质量卫生安全条件要求;对残疾人、下岗再就业等弱势群体开办的小作坊,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帮助其改善生产条件。
二是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底建设。全市按照&关口前移、重心向下&的工作思路,在中心城区大力推进以街道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今年机构改革以后,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实现整合,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达到了近2000人,各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了约100个街乡镇食品药品监督所,其中90%在基层一线监督所,人员配置基本到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努力实现全覆盖。同时,全市街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站已完成建章立制,食品安全协管员已经能对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三全&,即:全过程关注、全区域覆盖、全日制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展示展板、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和登门入户等形式,积极向居民宣传如何正确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引导放心消费,化解群众忧虑,初步建立起一支&管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监管队伍。通过基层监管网底的建设,我们将各类小餐饮、食品小作坊纳入我们的监管视野,对房产权属不明、位于待拆迁区域等无证小餐饮,采取制作&监管记录&或下达&辅导书&进行备案管理。江汉区在雪松路成立餐饮协会,带领雪松路商圈的小餐饮单位开展培训、交流、评比等活动,为全区所有的餐饮经营单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新洲区政府给15个工作站划拨专款,配备17台统一订购、印有&食品药品协管&字样的电动摩托车。东西湖区基层食品安全工作站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12个街道,全面开展&送体检上门&活动。
三是强化餐饮日常监管工作。按照&监管、规范、引导&的原则,按照&监管、规范、引导&的原则,积极推行餐饮服务业和食品小作坊的&信息公示制&,分别将餐饮单位的服务许可证、食品小作坊营业执照、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从业人员健康证、管理制度、举报投诉电话等信息集中公示,加强社会监督。江汉区在花楼街推行&职能部门统一标准、物业公司统一督进,街道社区统一协管&的&三统一&监管模式,促使佳丽广场、万达广场内的餐饮单位规范经营。全市建立了42个食品安全监测站和检测点,制定修订了《武汉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管理办法》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实施意见》。
(四)做到&四个坚持&,切实提高小餐饮、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一是坚持部门联动抓管控。市食品药监、城管、质监、工商、环保、公安等职能部门联手着力解决小餐饮监管空白、边界不清等问题,对交叉和重难点问题,建立交办机制、联合整治机制。市食安办按批次公布了小餐饮整治的重点区域和路段,并指导各区进行整治,截至目前,共公布了全市所有街道418个区域(路段)近万家小餐饮的重点整治路段。今年3月份,市食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市公安局联合查获一起洪山区青菱乡&毒豆芽&案件,经过多方努力查办,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小作坊整治将卫生条件恶劣、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严重违法行为作为整治重点,取缔黑作坊531家。在&两高&司法解释实施后2个月时间内,已移送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起。
2013年全市小餐饮、小作坊联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10月底)
联合执法次数(次)
联合执法人数(人)
监督检查(户次)
二是坚持示范创建抓标杆。全市创建了车站街、汉阳中防百城等小餐饮示范街道、示范路段、示范单位。江汉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江岸、武昌、汉阳、洪山、江夏评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全省12个区县)。江汉区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纳入年度社会综治考评内容,将食品安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餐饮无证打击等工作纳入各街道年度综治考核内容,完善横到边、纵到底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抓保障。我局除监管4.55万余户餐饮单位、1700余家食品小作坊外,还肩负着全市1.02万家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近1000家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1.2万家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今年坚持两个&两手抓&:一手抓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一手抓食品药品监管;一手抓食品药品机构体制改革,一手抓作风队伍建设。我市机构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仍至全国的前列。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呈稳中向好趋势。完成了省市&两会&、中国畜博会、全国药交会、全国第89届糖酒会等29项重大活动以及俄罗斯、比利时、莫桑比克等访问团来汉等一系列重要外交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按照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的部署安排,从7月底开始,市、区两级质监部门原有食品生产监管职能及人员陆续划转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机构改革和职能划转过程中,我局不等、不靠,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整合监管力量,保障整治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大力开展培训,对各区相关负责人员集中讲解食品生产监管及小作坊整治的相关要求和工作安排;二是印制了《食品生产环节监管法律法规手册》;三是印发了《关于继续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的意见》,对职能划转后小作坊整治工作面临的7项承诺、5个突出问题和9项长效监管机制进行了全面阐述,力保整治工作不断档。
四是坚持营造氛围抓宣传。市食安办联合农业、质监、工商、商务、粮食、食品药监等部门开展办理政府十件实事小餐饮、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宣传咨询活动,各区设立分会场,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共设置咨询点27个,摆放食品安全宣传展板256块,接受咨询群众22700余人次,参加咨询专家和工作人员458人,发放宣传材料38万多册(份),悬挂横幅330多条。在各级新闻媒体共播发食品宣传新闻稿件40多篇。我局联合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加强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共培训人员1300余名;联合市旅游局、《武汉晚报》、市餐饮协会,开展了&武汉味道&特色小吃系列评选活动。我局举办了&食品药品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和记者直观地了解餐饮行业严格的消毒标准。由我局制作了14000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教学片》、《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教学片》,目前正陆续赠送至全市各餐饮单位业主手中。
全市通过食品安全&五进&(即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以食品安全大讲堂为平台,以小餐饮规范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监管人员、食品监管站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信息员为主要对象,开展专题师资培训,组织宣讲团(队),与街道、社区联合,开展小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民宗委合作,开展兰州拉面从业人员培训;与暂住办合作,开展外来食品从业者的培训,培训小作坊业主1600余人次,提高小作坊业主诚实守信和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印制《致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业主的公开信》,在全市街道、乡镇、社区和集贸市场张贴。我局在《武汉晚报》和《武汉晨报》开办《食品药品安全在您身边》和《食在药健康》科普周专栏;联合《武汉晚报》等单位开展&寻找武汉味道&特色小吃系列评选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广播电视台交通频道,开展&小手牵大手&食品安全进课堂、&食品安全进家庭&、&食药健康社区行&等活动,向40多万名小学生发放食品安全漫画书和卡通动漫;组织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带领市民参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形式多样的小餐饮整治等食品药品监管广告片在电视台、电台、江滩和公交、轻轨车载电视上播放。
全市2013年小餐饮、小作坊宣传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10月底)
参培人数(人)
发放资料(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餐饮、食品小作坊是现阶段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与城市化、市场化相关联,与道德、信用、饮食文化和城市管理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虽然我市在小餐饮、小作坊整治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很难根治小餐饮、小作坊&多小散&、&脏乱差&的现状,需要以发展促规范,以监管建秩序,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科学监管,持之以恒,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一)小餐饮服务网点未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小餐饮市场基本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我市小餐饮发展至今,无论是城市建设、旧城改造,还是商贸布局,既没有将餐饮服务建设纳入全市城市总体规划,也没有纳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构架,导致小餐饮市场基本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使之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当前我市小餐饮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成为顽疾。武汉的文化最鲜明的特色是&码头文化&,而&码头文化&的一个习惯就是在室外过早、宵夜,加上我市流动人口多,消费结构多元,小餐饮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在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建筑工地、老街区以及农村集镇,早点、小吃摊点、夜市烧烤等出店、占道经营现象非常普遍,且业主间相互跟风,出店、占道经营形成惯性,造成经营乱象,看起来生活很方便,实质是低端餐饮服务业遍地开花、无序竞争。这些在影响交通、污染城市环境的同时对食品安全也带来了隐患。导致小餐饮整治难度大,易反弹;规范难,取缔更难。
(三)小作坊流动性大、隐蔽性强、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低等问题导致小作坊发现难、监管难、整治难。在小作坊整治工作中,遇到三个方面的主要难题。一是发现难。小作坊大多隐藏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市插花地带以及民宅中,隐蔽性强。又由于其投入少、门槛低,部分被查出取缔后的小作坊,又迁址另起炉灶,重新进行生产,造成小作坊发现不及时。二是监管难。小作坊从业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对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不了解,凭经验靠传统开展生产加工,大多数以家庭生产为主导,采取家族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同时,小作坊监管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监管难的重要原因。三是整治难。小作坊从业人员大多为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再就业职工,没有其他谋生方式,依靠小作坊来维持生计,也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改造升级,对监管、整治工作,认为是故意刁难,采取一些不合作、甚至使用暴力方式阻止工作的开展。
(四)食品小作坊普遍规模小、条件差,加大了管理难度。小作坊投入小、门槛低,成为部分缺乏资金和专业能力的群众谋生和创业的途径,同时也造成食品小作坊普遍规模小、生产条件差、抗风险能力低,也没有资金和能力改造提升生产条件,难以做大做强。
(五)房屋出租户缺乏约束机制,导致无证小餐饮、食品小作坊取缔难、管理难。我市无证小餐饮、食品小作坊多与出租屋有关联,在一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插花地带&等区域,部分出租户受利益驱使致使&住改商&的现象普遍,导致噪音油烟扰民、污水肆意排放等现象屡禁不止,又为制售假劣食品提供了便利和隐蔽场所。同时对房屋出租户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导致无证小餐饮、食品小作坊取缔难,管理难,易反复。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在新体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各区政府、街道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构建市、区、街道(乡)、社区(村)四级监管网络,通过加大服务区建设,引导小餐饮入店经营;加大曝光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整改;严格小餐饮审批标准,依法审批;推进餐饮单位&五常法&管理示范普及活动;开展小餐饮示范创建工作等举措,深入推进小餐饮食品安全问题整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让市领导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强化属地责任,工作重心下移。坚持&属地管理、区为主体、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的属地领导责任,充分落实街(乡镇)和社区的相应职责,尤其是要充分发挥街(乡镇)在小餐饮整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清理不规范的小餐饮门点和社区中卫生条件差的流动摊点。
(二)加强密切配合,开展集中整治。加强城管、工商、质监、商务、公安、环保、食品药监等多个部门分工与合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联合执法,对小餐饮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充分发挥市食安办的组织协调作用,联合职能部门做好对有门店无证经营的集中整治,协调城管部门做好占道经营、流动摊群的取缔工作,协调环保部门做好油烟扰民问题的治理。将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到人,分片包干,加强执法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和减少盲点和空白点。
(三)加大整治力度,根治&五差&顽疾。一是继续巩固重点整治路段、景区和窗口地带等地区的整治成果,并以此作为带动点,全面推进专项整治。二是要对&五差&小餐饮实施限期整改或取缔。重点是对硬件设备条件差、食品安全意识差、自身规范管理差、拒绝整改态度差、实施整改结果差的&五差&单位,加大监督执法和宣传教育力度,督促其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又拒不整改或者屡改不能到位的无证小餐饮坚决依法予以取缔,显著压低无证小餐饮占有率,直至消除。三是进一步创造条件,加快饮食夜市、摊群市场规范化建设,建设必要基础设施,鼓励和引导小餐饮摊贩进店、进场经营。
(四)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整体改造。一是加强硬件改造。帮扶和动员业主加大投入,更新设备,重点对餐饮油烟设施进行完善;购置三防和消毒保洁设备,做到生熟分开,卫生规范。二是强化环境改造。协调配合城管、环保等职能部门,发动全市小餐饮开展&卫生大扫除&,特别是小餐饮操作间、就餐场所进行严格区分,清除油渍污垢,做到物见本色,窗明几净。同时,在有证小餐饮单位大力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帮促小餐饮建立餐饮服务管理体系,健全食品溯源、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不合格食品召回和应急处置等自律制度;推荐开展&五常法&管理活动,指导帮助餐饮单位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经营面貌根本性改善。
(五)加强检验检测,监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做到米、面、食用油、肉、蔬菜等主要食品、以及调味料和餐具消毒全覆盖,使食品安全风险得到严密监控,将不安全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六)加快提档升级,搞好示范创建。重点打造一批小餐饮集中的美食街区和&农家乐&食品安全示范点,积极培植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餐饮服务单位,由点到线、由线成面,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全业态的示范群体,用示范创建活动带动餐饮服务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赏务委员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百师通示范校投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