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5自动升降尾翼的汽车尾翼咋搞?车换好了,但就是这个尾翼不会玩

汽车 永远的奔驰,永恒的经典
跳转页面到:
显示结果从 1 到 20 共计 32 条
永远的奔驰,永恒的经典
戈特利普 戴姆勒先生生平()
戈特利普 戴姆勒先生于工作间中(1898年)
1834年 3月17日,出生于德国的硕恩道夫(Schorndorf)。
1848 – 1852年 在枪支制造商的作坊里当学徒。
1853 – 1857年 在法国的阿尔萨斯接受机械工程的实习培训。
1857 – 1859年 在德国斯图加特的工程学校中学习机械工程。
1859年 重返法国阿尔萨斯的工作岗位。
1861 – 1863年 游历英国。在德国盖斯林根市(Geislingen)的一架机械工程公司“Messrs. Straub”公司工作。
1863年底 在“罗特林根兄弟之家”(Reutlingen House of Brothers)担任机械工程技术经理。
1867年 与艾玛o库尔茨(Emma Kurtz)结婚。
1868年12月 担任卡尔斯鲁厄(Carlsruhe)机械工程公司的工厂经理。
1872年 担任道兹燃气发动机厂的技术主管。
1881年9月至12月 代表道兹前往俄国考察。
1882年 离开道兹燃气发动机厂,搬至自己在堪施达特(Cannstatt)的温室工作间开始独立的轻型高速燃油发动机研发工作。
1883年 戴姆勒的第一台高速发动机研发成功,此发动机采用了“炽热管点火器”和“控制阀”两项革新技术,转速达到了600转/分。
1885年 戴姆勒的第二台名为“立钟”(grandfather clock)的发动机研制成功,质量仅为60公斤,转速达到了700转/分,并申请了专利。
1887年 在Seelberg的工厂扩大发动机生产规模以满足需求量的增加。
1889年 戴姆勒的V型双缸发动机研制成功,该发动机在600转/分的转时功率达到了1.47千瓦(2马力),并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妻子艾玛o戴姆勒去世。
1890年 戴姆勒发动机公司(DMG)成立。
年 担任DMG董事会董事。
1892年 资助威廉o迈巴赫在Hermann旅馆进行皮带传动的汽车研发工作。
1893年 与第二任妻子丽娜o哈特曼(Lina Hartmann)结婚。
1894年 因与公司管理层产生分歧而离开DMG。
1895年 以董事会主席的身份重返DMG。
1900年 3月8日于德国堪施达特去世,享年66岁。
100多年来,梅赛德斯品牌一直是汽车技术创新的先驱者。自日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公司向其客户献上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梅赛德斯(Mercedes)为品牌的轿车开始,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就成为汽车工业的楷模,并于20世纪末,成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如今,梅赛德斯-奔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档汽车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术水平、过硬的质量标准、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轿跑车款式,如300 SL鸥翼车型,都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豪华气派。梅赛德斯三叉星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及品牌标志之一。
今年,梅赛德斯-奔驰三叉星徽迎来了其前身三叉星商标及Benz商标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在一百年前的夏天,戴姆勒公司与奔驰公司分别注册了三叉星商标及Benz商标,这为今天的三叉星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成为梅赛德斯-奔驰逾120年汽车制造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为此,梅赛德斯-奔驰在盛事之际,特别推出一款CL 500 特别版跑车,作为对商标注册百年庆典的尊崇礼献。
梅赛德斯-奔驰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悠久历史可追溯至1886年,两位汽车行业的创始先驱在汽车发明方面各自取得了显著成就:卡尔奔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戈特利普戴姆勒亦首次把改进后的发动机装在一辆四轮汽车上。而到1909年,当时还是竞争对手的戴姆勒公司与奔驰公司又分别启用了代表在陆、海、空三个领域实现机动化宿愿的三叉星商标及月桂树花环Benz商标。在1926年,奔驰公司和戴姆勒公司正式合并为戴姆勒-奔驰公司,两个已闻名遐迩的商标也因此进行整合。自此“Mercedes-Benz”文字与月桂树花环一起将三叉星环绕,,沿用至今。
1909年戴姆勒公司注册的三叉星商标
1909年奔驰公司注册的奔驰商标
经过历代沿革,三叉星徽始终实践着梅赛德斯-奔驰两位先驱在汽车制造方面的美好愿景,亦承载了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大胆创新的优秀传统及其对领先科技的不懈追求。经过百年风雨历练,梅赛德斯-奔驰始终引领全球豪华汽车的发展,同时三叉星徽亦成为创新科技、卓越品质及舒适安全的象征,在每一辆梅赛德斯-奔驰车上熠熠生辉。
此次梅赛德斯-奔驰特地推出CL 500 特别版,并在其中控台嵌入百年前注册的两个商标,表达了对三叉星及Benz商标一百年纪念的致敬。CL级跑车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自身的卓绝品质成为梅赛德斯-奔驰最顶级豪华跑车的典型代表, 此次推出的特别版跑车典雅的漆面外观、全新AMG运动套件及顶级的皮革则再次凸显了梅赛德斯-奔驰对完美汽车工艺的不懈追求,它的问世亦为激情、动感的奔驰跑车阵营增添了新鲜个性,令三叉星徽的产品阵营更加光耀夺目。
“we do not need to invent a good story - we write history since 1886.” “我们不需要去编造一个动听的故事-自从1886年我们就书写了历史”
100年前,一辆机动马车和一辆独特的三轮车揭开了人类汽车史的序幕。如果没有戴姆勒机动马车和奔驰专利三轮车的话,当今人类如今繁荣的汽车业无从想象。
1986年,就在汽车迎来它的100岁生日时,戴姆勒——奔驰公司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贺电和贺信,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对人类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的景仰和感激。
同时,这家最古老的汽车制造公司在德国和全世界的范围内举办了延续一整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位于乌特曲尔科海姆的戴姆勒——奔驰博物馆进行了 扩建,整个展区焕然一新,在1986年2月重新开放。
汽车100年大庆之际,还有一个50年大庆活动:1936年2月戴姆勒——奔驰公司在柏林汽车展上展出的260D柴油汽车系列,这是全世界首次进入批量生产的柴油机轿车。
奔驰汽车,一个几乎全世界无人不知的汽车品牌。从汽车诞生直到今天,奔驰汽车的发展史不仅仅是一个传奇,更是代表了人类汽车工业的发展史。现在,奔驰汽车已过百岁寿辰,然而它的名字和公司的口号一样,依然叫得响亮。
1886年,本茨发明的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三轮车被授予专利,与此同时,戴姆勒也发明出了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同年他还取得了船用发动机专利。从此,人类汽车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这100年间中,戴姆勒——奔驰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法和创新,扩大车型产品,创造出无论从动力性能还是舒适性上都独一无二的发明,并用到公司旗下的各款产品中,为人类汽车史的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今,奔驰汽车公司已成为了德国第一大汽车公司,目前拥有12个系列,百余种车型,年产量达到了近百万辆。虽然大众汽车公司不断努力,仍然超不过奔驰汽车公司,屈居第二。在欧洲一百家大企业中,奔驰公司名列第四(大众第五,菲亚特第六)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球五百家最大工业公司中,奔驰公司名列第十,在全球最大汽车工业公司中,奔驰公司仅次于美国的通用、福特和日本的丰田而居第四位,这一串的数字说明奔驰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实力和地位,尤其是其经过了百年的风雨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更是叫人惊叹不已。
从车的诞生直到今天,“奔驰”以它无限生命力,不仅创造了汽车史上无数个第一,也在不断地为汽车历史书写着辉煌的乐章。今天,奔驰汽车已是高质量高档次高地位的象征。它不仅已成为社会名流必备的道具,甚至许多国家都采用奔驰汽车作为外交用车的标准车辆,“奔驰”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名牌。
E代风采,1000万销量车型的55年
在奔驰家族中,每一个简单的字母背后都蕴藏着一段经典传奇。“S”代表了无与伦比的尊贵,“C”代表了年轻时尚的闯劲,相比之下,“E”似乎少了点儿鲜活出挑的个性。而实际上,奔驰E级对该级别车型却具有标杆性意义。它和S级一样,足可显示奔驰汽车精湛、严谨的造车工艺;同时,E级也与C级一起,成为了当今奔驰最重要的主力销售车型。品鉴一款经典车型,必须从它的历史看起。就让时光倒转55年,让我们来重新亲历奔驰E级的风采吧!
第一代:W120 PONTON()
——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其实在二战前,奔驰就有自己的中级豪华车型——170系列。到了1953年,奔驰推出内部代号为180的后续车型取代了之前的170,自此,E级的历史也拉开了序幕。
1953年的这款E级底盘编号为W120,不过它还有个绰号:“Ponton”,也就是“平底船”。可见,W120拥有的底盘悬挂是何等平稳,其空间也非常宽敞。另外,W120采用了创新的内嵌大梁式设计,为E级缔造了非同一般的安全保障。如今,在欧美国家的街道上,依旧可以看到W120的身影。尽管那些车的里程数可能已经超过了百万公里,但是奔驰可靠的性能与品质,让这些50多岁的“老家伙”历久弥新。1955年,奔驰又推出了190车型,底盘升级为W121。到1961年停产为止,第一代奔驰E级共生产了46.3万辆。直到现在,W120都是很多汽车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
第二代:W110 Fintail ()
——广受青睐
1961年,奔驰推出了底盘编号为W110的第二代E级。为了迎合时尚,W110的车尾设计成了风靡一时的鱼鳍状。有人称W110为“Ponton B”,不过W110与W120相比拥有全面的提升,所以奔驰给了它一个新名字:Fintail。
此次,前轮碟刹、自动变速器和6缸发动机被首次运用在E级车型上,加长加宽的车身让W110更显宽敞,宽大的轮胎和全新的悬挂加强了舒适的特性。安全方面,W110增加了安全缓冲区,将仪表台上的按键制成内嵌式,以防止发生意外时对人造成伤害。另外,类似于温度计样式的仪表盘设计也显得别出心裁。W110受到了全球各地消费者的青睐,在6年半的时间里共生产了62.8万辆,占到奔驰轿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第三代:W114 Stroke-8 ()
——E级全新高度
1968年,奔驰正式推出了底盘编号为W114(包括W115)的第三代E级。简洁明快的直线设计搭配直立式一体化前大灯,构成了奔驰显著的品牌特征。
从这一代车型开始,E级的车型开始丰富起来,W114搭载大排量的6缸发动机,W115则搭载5缸或4缸排量稍小的发动机。全系车型共有15种不同的型号选择。在空间方面,W114的长度虽然比W110短了50mm,但是轴距却增加了5mm,因此舒适性和操控性都更加优秀。另外,四轮独立悬挂、独立承载式车身结构、前后碟刹、更安全的车身设计以及比上一代少300磅的整车重量,都是W114对上一代车型做出的显著改善。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在于,W114是奔驰第一款引入中控台概念的轿车。W114被称为“Stroke-8”,它的出现将E级的成就再次提升到新的高度。到1976年停产为止,第三代E-Class总共生产了超过183万辆,占到了同时代奔驰轿车总产量的77%。
第四代:W123 ()
——再次超越
1976年,有史以来最成功的E级——W123下线了。近似W116(S级)的外形和更加宽敞的内部空间都令W123可在第一时间获得人们的青睐。
这一代的E级将直立前大灯改为了水平式矩形大灯,搭配现代化的散热器格栅,立刻成为了奔驰新的品牌特征,这项经典设计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
1978年,奔驰推出了W123柴油版轿车;1978年,两款E级的Coupe车型——280CE和300CDCoupe进入市场;一年后,奔驰第一款旅行车300TD诞生;1980年,奔驰对W123进行改款升级,增加了四速自动变速器和ABS防抱死刹车装置;1981年,奔驰为E级装备了驾驶员侧气囊,这也是侧气囊首次出现在轿车上。
当然,第四代E级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燃油喷射技术。当时的280E车型装备了新型的2.8升直列6缸DOHC燃油喷射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142马力。一些高档配置也可提供选装,例如自动空调、电动车窗、定速巡航、助力转向和电加热座椅等。
直至1986年,奔驰公司总共生产了237万辆W123,其中近20万辆是旅行车。
第五代:W124 ()
——正式命名为E级
1986年,奔驰的新一代W124终于正式以“E级”命名。无论是外形或内在,W124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比起上一代,第五代E级重量更轻,操控性能更好,同时也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曾经用来选装的一系列装备诸如驾驶员侧气囊、车载报警装置、ABS、中控门锁、电动车窗、大灯清洗器等在W124上均已成为了标准配置。另外,W124的300E和300TE可选装4-Matic全时四驱系统,ASR也首次出现成为E级高端车型的选装配置。W124的顶级车型500E拥有来自500SL的V8 DOHC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326马力,该车型是在保时捷公司的密切协助下完成的限量版,性能非常出众。另外,AMG版本的300E更是拥有6.0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385马力,扭矩高达566N·m。确切的说,W124是第一代真正的E级,在9年时间里,它的总产量超过了221万辆。
第六代:W210()
——重要的畅销车型
1995年,底盘代号W210的第6代E级正式亮相。时尚、独特的四眼圆灯造型随即成为了奔驰E级的代表性标志。1996年,首先投产的车型是E240、E320和柴油版E300D。其中,E240采用2.6升V6发动机,E320搭载了3.2升DOHC直六发动机,随后E320 Coupe也投入生产。之后第六代E级不断有新车型推出。1997年,奔驰著名的机械增压车型问世,第二年,奔驰又推出了涡轮增压E级。1999年,已经成为奔驰子公司的AMG推出了装配349马力5.4升SOHC V8发动机的E55 AMG。而Brabus则对这一代E级进行了更为强悍的改装,改装后的Brabus E V12可产生640马力,0-60英里/时的加速时间仅需4.1秒,极速可达211英里/小时,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将它称作“世界上最快的四门轿车”。
在这一代E级中,最畅销的是E320,它也是同时代销量最高的奔驰轿车。到2002年,第六代E级总共生产了超过130万辆,它与C级共同成为了奔驰最重要的畅销车型。
第七代:W211 (?)
——今天的精英
日,第七代奔驰E级在布鲁塞尔车展上首次亮相。全新的W211延续了第六代E级的四眼圆灯的标志性设计,不过在车身线条方面,则加强了肌肉感,让新一代E级更加年轻而富有动感。
新款E级最初上市时提供三款汽油机和两款柴油发动机,分别是E220CDI、E270CDI、E240、E320和搭载V8发动机的E500。根据外观和内饰的不同又分为三种车型,分别是优雅型(Elegance)、经典型(Classic)和时尚型(Avantgrade),头灯和内饰颜色的不同成为区分三种车型的标志。配置方面,新E级增加了SBC电子式刹车、动态多重支撑电动功能座椅、全景式天窗玻璃车顶及太阳能车室降温系统、Keyless-go无钥匙进入系统等高科技装备。在安全性上, EBD、BAS、ESP、ASR、Distronic自动测距系统等都成为了W211的标配或选装配置。这一代的E级至今仍然在产。出色的市场表现,让E级系列车型在奔驰的产品线中始终保持着核心地位。
第八代:W212(2010-?)
——即将到来
尽管第七代E级仍在源源不断地销售中,但是根据已曝光的海外谍照和讯息来看,新一代E级的投产已经为期不远。
从谍照上看,未来新一代E级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前大灯由圆变方,车身线条很好地中和了S级的优雅与C级的时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有关消息透露,这款新E级不仅拥有出众的外在,它的性能与内饰也将会带给人们焕然一新的震撼感受。
据悉,这一款内部代号为W212的新车型将在明年的日内瓦车展全球首发,并在年底上市销售,与此同时,全新混合动力系统版的E级也将同步投产,而旅行版则会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推出。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梅赛德斯-奔驰以字母“E”来为这一系列命名,是取义于德文中的“Einspritzung”一词,即“喷射”的意思。E级象征着那些已经获得高收入、但仍在积极进取的中产阶层人群——他们看起来并不张扬,但从他们内心所迸发出来的力量,不仅在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更改变着整个社会。
从第一辆E级轿车诞生至今,奔驰已经在全球售出了超过1000万辆E级轿车。毫无疑问,E级就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系车型中的销售冠军。
没错,或许你更喜欢豪华的S级或是年轻的C级,但是,又有谁能忽视E级的重要性呢?从新E级的谍照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属于它的新“E”代辉煌,即将呈现。
“E级轿车”——这个梅赛德斯-奔驰车型系列的名称虽然直到1993年才正式面世,但其车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62年前。半个多世纪以来,该系列车型始终以其非凡的舒适性和可靠性,最高水准的安全性以及不断创新的科技而著称于世,成为汽车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7年,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的鼻祖170 V作为二战后诞生的首款梅赛德斯-奔驰车型投入量产,开启了梅赛德斯-奔驰中级豪华轿车发展的新纪元。
第二代E级轿车180的设计独树一帜
1953年的9月8日对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就在这天,戴姆勒-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弗里茨o昆耐克(Fritz K&necke)博士宣布了第二代E级轿车180(别名“Ponton”)正式上市。与马蹄形桌、摇滚乐和衬裙等同时代的流行宠儿相比,“Ponton(浮筒)”的设计可谓独树一帜,在20世纪30年代奔驰车的款式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无需自力支撑翼板的连续侧围构成了创新的整体式车身,与之前的车型相比显得更加宽敞也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事实上,梅赛德斯-奔驰在当时就意识到“生产汽车不只是技术进步的事情,而且同样取决于不断变化的大众品位”(弗里茨o昆耐克当时如此强调)。正是这种创新设计让 “Ponton”大获成功。
第三代E级轿车W110独特的“尾鳍”设计
在“Ponton”之后的是第三代E级轿车W110。受当时来自美国和意大利流行元素的影响,其设计的显著特征就是酷似鲨鱼尾鳍的全景风挡和后翼板,人们亲切称之为“Tail Fin(尾鳍)”。这代车型锐利而端庄的轮廓有效地突出了车身的梯形线条,车身前后还设计有防撞褶皱区,可通过形变吸收冲击力。这些设计在当时可谓引领潮流,而此后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的每次换代设计与改进,更是将时尚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
“/ 8”运用了大量的简洁明快的直线设计元素
对于“Tail Fin”之后第四代E级轿车(W114 /115),人们更习惯称它为“/ 8”。这个车型系列最初从200 D/8型发展到250/8型。与众不同的后缀“/8”最初是为了指出其面市的年份,但在不经意间成为了这个车型系列的绰号。“/8”在技术和风格方面均领先于当时的其他品牌车型。直立式的前大灯,外部线条具有地中海式风情,运用了大量的简洁明快的直线设计元素。现代的斜摆动式车桥取代了老式的横向摆动式车桥。尽管尺寸紧凑,但“/ 8”依然提供了更为宽敞的内部空间。
第五代(左)和第六代E级轿车
在“/ 8”尚未退出梅赛德斯-奔驰的产品舞台时,梅赛德斯-奔驰在1976年1月发布了第五代E级轿车W123。作为“/ 8”的后续车型,第五代E级轿车创造了惊人的销量,包括改进车型在内共售出270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车型。第六代E级轿车W124于1984年12月发布,该车型同时运用了许多创新技术,比如自动锁止式差速器、循迹控制系统、4MATIC全时四轮驱动、四缸柴油发动机等。
四个椭圆形大灯构成了第七代E级轿车动感十足的前脸
1995年7月,人们见证了第七代E级轿车(W210)的诞生。“新眼睛”成为这一代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在整个欧洲上市时的广告语。四个椭圆形大灯构成了动感十足的前脸,在当时引起了汽车业界的极大关注。除此之外,该代车型也因其拥有超过30项的技术创新而光芒四射,包括雨刷感应器、安全带拉力限制器、侧面安全气囊和电子稳定系统等。
第八代E级轿车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目前仍在销售的第八代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W211)于2002年春天投产。这款行政级豪华轿车凭借优越的舒适性和杰出的安全性能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德国,它在这个级别的豪华车市场中拥有着40%以上的份额;在西欧,该系列车型在同级细分市场上同样占据着龙头地位。
最新一代E级轿车
2009年1月,梅赛德斯-奔驰最新一代E级轿车在北美车展开幕前夜揭开神秘面纱。相比上一代E级车圆润的外观,新款E级车的造型可谓棱角分明。梅赛德斯-奔驰特有的家族式进气格栅设计得更加粗犷,不论是全新的菱形双头灯,还是梯形的尾灯设计,都使得新款E级车显得更加锋利,富有运动气息。而侧面线条及后轮拱则继承了部分S级的特性,流畅直接。
纵观历史,没有任何一款豪华车能像梅赛德斯-奔驰E级车这样,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欧洲文化传统。优雅、时尚、舒适与创新始终是这一系列车型的突出特性,也成就了它的卓越品牌形象和非凡价值。自1953年以来,梅赛德斯-奔驰已经生产了超过1100万辆E级轿车,如今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E级轿车的出色表现必将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奔驰S级历代经典车型
&S-Class&的名称源于德语&Sonderklasse&,&S-Class&是缩写,而Sonderklasse的意思译成英语是&special class&。从1951年至今,奔驰S级已经成为豪华轿车的一种标准、一个定义。每一次的S-Class换代,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意味着豪华轿车又有了新的高度。而它过去的光辉,则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
奔驰S级年代表
[M]年份[/M]底盘代号
220b/Sb/SEb
250S/SE, 300SE/SEL
280S/SE/SEL, 350/450SE/SEL, 300SD
280/300SE/SEL, 420/500/560SE/SEL/SEC, 350SD/SDL
300SE/SEL, 400/500/600SEL, 500/600SEC, 300SD
S280, S320, S350, S430, S500, S600, S320 CDI, S55, S63, S65
S300(280), S350, S450, S550(500), S600, S320/S420 CDI, S63, S65
()W187 220车型
关键词:6缸发动机,安全车门锁,双活塞前轮刹车钳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
二战之后,世界各国都加速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50年代的汽车美学讲求圆润、饱满和华丽
在21世纪名声显赫的几大汽车品牌,都是从那个时代迅速发展起来的
W187 是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奔驰六缸豪华轿车产品线。在1951年第一届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220和300轿车首次亮相。220采用了当时最新的带顶置凸轮轴的六缸发动机,还有防止车门突然弹开的安全车门锁和双活塞前轮刹车钳。220轿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170 S轿车设计的。220在行驶装置和车身方面几乎完全承袭了以前的设计,只有其头灯位置发生了变化,现已被集成到专门改进过的前挡泥板中。220轿车后来被W105/W180产品线所取代。
()W180/W128
关键词:浮筒式车体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
▲ 奔驰汽车公司首次尝试了汽车碰撞、翻滚测试,而今,这种测试已被视为不可或缺
▲ 日本汽车打入美国市场,并在美国设厂造车,标志着日系车的崛起
1954年3月,奔驰推出了浮筒式车体结构的新款220。1956年3月,作为220a的后续车型,219和220S问世。1958年9月,奔驰展出了6缸220SE车型,同年11月上市。
“浮筒”轿车包括了四缸与六缸发动机,不过只有六缸版才被认为S级的前身。底盘为W180的车型有220a 和 220S,后者因为带有“S”字母,因此有时被认为是第一代S-CLASS,不过,奔驰到1972年才正式采用S-CLASS的代号。W180 是被称为“浮筒”的第一个系列,类似的车体外观也延续至此后的W128。
W128 的主要车型为220SE,特征是组合式车身框架及独立悬挂。所有车搭载2.2升铝头直列六缸发动机及顶置凸轮轴。
()W111/W112
关键词:新6缸,保护乘客安全,空气悬挂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
▲ 一种华丽的火箭尾翼成为最时髦的设计元素
▲ 汽车的线条由“圆”变“直”,车身也越来越长
1959年8月,三款全新设计的车型取代了旧的六缸轿车。这三款轿车分别是:220b, 220Sb, 220SEb。新系列车型设置了全新的被动安全性标准:首次将受Barényi 专利保护的固定乘客单元与前后缓冲区结合在一起。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应用了安全车身设计的轿车。
1961年,一款新的豪华级车型——300SE问世。除了拥有4速自动变速器和新开发的动力系统外,它还首次拥有了空气悬挂设计。运动驾乘特性和杰出的悬挂舒适性从此合二为一。
()W108/W109
关键词:动力一流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
▲ 美国汽车产量惊人,日本汽车雄心勃勃
▲ 英国汽车开始势微,同时,影响长远的英伦设计也渐行渐远
1965年8月,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由Paul Bracq操刀设计的系列车型,包括250S、250SE和300SE。1966年3月,这一车系中又加入了新成员300SEL,这款车的轴距比基本型要加长10厘米,此外,该车型还将空气悬挂系统标准配备。1968年3月,该车系的顶级车型300SEL 6.3横空出世,这款车拥有强劲的V8发动机以及自动变速器,因而使其潜在功率可与品质优良的跑车相媲美。
()W116第一代S系列
关键词:S-Class,双横臂式前悬挂,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
▲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明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汽车安全的探索由“被动”转向“主动”
▲ 70年代,燃油危机出现,汽车开始了“瘦身运动”,各汽车厂商都投入到“节能”与“新型能源”的探索中
▲ 大多数车型都进入了所谓的箱体时代——车身变短,高度拉长。方车灯成为最时髦的设计元素
这是意义非凡的一代,从1972年起,这款代号为W116的车型正式以“S-Class”命名,并取代了W108/W109系列。S-Class一个显著的技术创新,是双横臂式前悬挂以及零偏距转动和防俯冲装置,这使得S级轿车的操纵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此外在舒适性上也更加完善,首次应用了前后座头枕。1978年起,该车系成为全球首批装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车型,这项发明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W126第二代S系列
关键词:驾驶座安全气囊,81万辆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
▲ 节能的日本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美国,美国汽车产量严重萎缩
▲ 一部以汽车为主人公的动画片问世——《变形金刚》,20年后同名电影轰动全球
▲ 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被广泛使用
▲ “收购”成为汽车企业关键词
1979年9月,奔驰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展示了代号为W126系列的新一代S-Class。新S-Class在车身的制造上运用了安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乘客舱能够经受时速55km/h的斜向碰撞。1981年,新车率先配置了驾驶座安全气囊,并在1985年的车型改进组件中增加了前排乘客安全气囊。1985年,S-Class的“心脏”重新改造为马力达272匹的5.6升8缸发动机。12年间,该系列车型共生产了818036辆,成就了它在奔驰历史上难以撼动的成功地位。
()W140第三代S系列
关键词:12缸发动机,“S”前置,ESP,BAS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
▲ 车体线条的设计再次倾向“流线”与“圆润”
▲ 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家用车型销量锐减。
1991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奔驰推出了编号为W140的S-Class后续车型。新开发的双横臂式前桥安装在副车架上,提供了更好的隔绝噪音与震动效果。此外,首次应用于轿车的双层车窗也显著提高了乘坐舒适性。而6.0升V12发动机是梅赛德斯-奔驰为轿车批量生产的第一款12缸发动机,额定功率高达300千瓦。1993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对旗下车型的名称进行了改变,将“S”放在三位数号码之前。在1994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S级轿车的外观造型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从1996年12月起,S280和S320车型开始应用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同时,另一个世界首创的技术——制动辅助系统BAS也开始投入应用。
()W220第四代S系列
关键词:自动化,安全性,PRE-SAFE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ft]
▲ 电脑的发展兴盛使得自动化程序被广泛运用到汽车中
1998年9月,全新的220系列在巴黎车展上亮相。智能巡航控制系统、无匙启动系统、PRE-SAFE系统……30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再度奠定了奔驰S-Class不可动摇的地位,也开启了奔驰自动化与超高安全性的新时代。
(2006-)W221第五代S系列
关键词:7速自动变速器,夜视辅助系统,COMAND系统[/ft]
这个时代的汽车业:
▲ 多功能车型受到普遍欢迎
▲ 智能化汽车达到新高度
▲ 第三世界国家成为潜力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也被视为最大的潜力消费市场
这是第一款通过环保认证的豪华车,可再生原材料被大量运用,同时,它的尾气排放远低于目前的欧Ⅳ标准。全新S-Class还采用了最新开发的第二代预防性安全系统(PRE- SAFE),同时在S500加长版上率先应用最新夜视辅助系统(Night View Assist),全面提升驾乘者的安全系数。它还装配了改进的空气悬挂系统(AIRMATIC),令操控更为平稳、敏捷。
新S-Class搭载了新款的V6和V8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扭矩分别提高了26%和15%,油耗却降低了9%。同时,奔驰首次为S-Class车型装配了独创7速自动变速器(7G-Tronic)。
在内部设计和功能操作上,COMAND驾驶舱管理和数据系统的诞生可谓重大突破。驾驶员可通过中控台上的圆形按钮轻松控制诸多车内功能。
(2012 ?)源自F700概念车的第六代S系列
关键词:全新人机界面,DiesOtto
那个时代的汽车业:
▲ “绿色节能”成为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
▲ 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将达到新高度
下一代的S-Class将会怎样?继续强调年轻化和科技感是否会背离S-Class的经典传统?据估计,概念车F700所描绘出的令人目瞪口呆的新概念,就将是下一代的S-Class。Diesotto技术将会把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机械结构相结合,因此这种技术的发动机既可以使用柴油也可以燃烧汽油。此外,SERVO-HMI人机界面系统也有望配备在新一代S级上。
其实,追溯S-Class的历史,也就是追溯二战后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我们不得不惊叹,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是如此迅速,从50年代至今,“汽车”这一概念已由内至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而这种对革新技术的探索仍在继续。承载着非凡使命的奔驰S-Class,始终都站在豪华车领域的最高峰,这样的荣耀是以奔驰不懈的技术探索与苛刻的造车工艺为基础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在哪个时代,S-Class的豪华传奇都将延续。
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溯源
梅赛德斯-奔驰在一百多年汽车发展史中做出的贡献不胜枚举,从最初全时四轮驱动以及四轮转向系统到最新4MATIC的奔驰四驱技术,都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最早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一身的就是梅赛德斯-奔驰SUV车型。梅赛德斯-奔驰四轮驱动历史始于1903年。从那时起,梅赛德斯-奔驰一直坚持明确的方针:如果要在条件糟糕的路面上确保能够安全有效地行驶,四轮驱动技术将是最佳的选择。
作为中国市场豪华SUV最成功的王者,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以其独步天下的越野性能、世界顶级的安全性能以及无与舒适的驾乘体验,成为游弋于都市与挑战越野极限的梦幻座驾。今天,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的G级越野车、GL级豪华越野车、GLK级中型豪华越野车和ML级多功能越野车在中国各自细分市场稳踞领先位置,让我们走进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的历史长河,领略SUV家族成功背后的辉煌。
在奔驰SUV家族成员中,多次获得“全球最佳越野车型”的G级越野车拥有最纯正的德国血统,在30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未改棱角分明的硬朗外观,成为奔驰SUV系列的终极代表,以至于只要提起G就会联想到奔驰越野车。ML级多功能越野车作为豪华SUV车型的先驱、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中最畅销的车型之一,于1997年投入批量生产,实现了公路行驶性能和越野性能的完美结合。奔驰SUV兄弟连中的新兵GL级豪华越野车于2006年上市,不论面对任何地形条件,该级别越野车都能为驾乘者提供无与伦比的舒适驾驶体验。而2008年问世的GLK中型越野车融都市休闲与越野纵横两种鲜明特征于一身,拥有纯正个性的潮流风格和超凡的越野性能。
奠基百年越野车史
梅赛德斯-奔驰SUV汽车产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一百多年前:1907年,世界上第一辆适用于全地形的四轮驱动乘用车从位于柏林的马里恩费尔德工厂驶出。这辆不可复制的汽车是梅赛德斯-奔驰创始人戈特利普o戴姆勒的继承人保罗o戴姆勒倾注万千心血的宝贵结晶,由当时德意志帝国驻在非洲大陆的机构使用。
世界上第一辆四轮驱动的乘用车——Dernburg-Wagen
这款名为Dernburg Wagen的越野车以当时驻在西南非洲的德意志帝国最高长官Bernhard Dernburg的姓氏Dernburg命名,人们驾驶着它在纳米比亚的温得和克(Windhoek)和斯瓦卡普蒙德(Swakopmund)行驶了共计一万多公里。“Dernburg Wagen”采用了六座旅行车的车身设计,并装配了全时四轮驱动以及四轮转向系统提高操控性和通过能力。同时,特别针对热带地区设计的冷却系统和装配在所有动力传输部件上的细粒流沙防护罩,都使“Dernburg Wagen”可以适应更恶劣的气候和地形。
这款重达3.6吨的大型越野车拥有可以转动的车体,可搭乘6位乘客,在当时的所有汽车产品中可谓空前。除了四轮驱动系统外,Dernburg Wagen甚至还可以四轮同时转向,操控性大大提高。同时,强大的动力可以驱使车辆在四处戈壁的西南非地区中游刃自如,坚固的防撞保护栏也有效确保了车辆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战争的开始,独特的Dernburg Wagen越野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最终的下落也成为了令世人难解的谜。
2007年底特律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按1/4比例复制的Dernburg Wagen越野车和GL级豪华越野车
毫无疑问,“Dernburg Wagen”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所采用的四驱技术大大地增强了汽车的路面适应性,使得汽车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自此,四驱技术开始为众多的汽车厂商所关注,并投身于对该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
越野之火 可以燎原
如果说“Dernburg Wagen”还只是火种的话,那戴姆勒-奔驰于20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研发并为乘用车打下坚实基础的G系列(并非后文所述于1979年诞生的G级越野车)及其他的轻量化四轮驱动汽车则是燎原之火。
1926年,刚刚合并成立的戴姆勒-奔驰开始制造另一款高牵引力轿车:三桥G1(W 103系列)。在G1的基础上,戴姆勒-奔驰于1928年和1929年分别开发出G3和G3a。尽管还缺乏真正的四轮驱动性能,但是这几款轿车均是通过两个后桥来提供驱动力,因此成为了非常理想的越野车。随后,更加强劲的全地形汽车G4(W 31系列)也基本上采用了同样的设计。
在1938年的伦敦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更推出了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G5(年的W 152系列),这款车被视为当今民用越野车的先驱。G5在出厂时具有不同车身的版本可供用户选择,而除了四轮驱动之外,G5也可选装四轮转向系统。
1938年推出的G5四轮驱动车型
百变金刚:非凡的乌尼莫克
真正让奔驰四驱技术广为人知的是1948年在法兰克福面市的乌尼莫克车型。“Unimog(乌尼莫克)”是德语“Universalmotorger&aumlt(通用机动工具)”的缩略语,这一名称形象地反映了四轮驱动车型的广泛应用范围。
乌尼莫克车型
戴姆勒-奔驰于1950年接管乌尼莫克,从1951年开始,加格瑙工厂批量生产该车型。乌尼莫克在出厂时提供众多的版本,能够为满足具体应用而进行定制。其中甚至也提供以生活方式为导向的娱乐版本:Fun-Mog。
乌尼莫克概念获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功,甚至成为诸多越野迷心中的“终极利器”,而他最初的许多标志性特征也一直延续至今:四个同尺寸车轮,四轮驱动和前后差速锁,能够应对艰难地形的门式车桥,以及运输货物和工具的前后轴和小平台。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适用于各种地形的乌尼莫克在农业应用、长途跋涉、市政作业和军队等领域广受欢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在商用与军用领域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不朽经典:铁血悍将奔驰G级越野车
与乌尼莫克概念的百变形象不同,梅赛德斯-奔驰于1979年推出的G级越野车,成为唯一一款自诞生伊始就再没变过样子的传奇车型。而令人讶异的是,G级的不变形象是基于所有用户的强烈要求。
第一款G级越野车于1979年2月在问世,它的强健外形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即便是当时极为挑剔的媒体记者也对它赞不绝口。在最初的概念阶段,G级是以商用车为指向来进行研发的。然而,这很快就发生了变化,G级转而为征服艰难的越野地形进行定制。作为一款具有卓越越野性能的车型,G级在横向斜坡上的方向稳定性可达54度,爬坡能力可达惊人的80度,最小离地间隙为21厘米,接近角/离去角分别为36/27度,这意味着G级能够轻松地通过最困难的越野地形。同时,精工细作的底盘也提供了安全和舒适的越野操控性。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G级越野车
得益于非同凡响的越野能力,早期的G级消费者包括许多国家的警方和军方,先后被德国、阿根廷、挪威、瑞士等国作为警察和军队的专用车辆。此外,G级也可以满足特殊用户的安全需求,为其定制具有高等级防护性能的“防弹车”版本。例如罗马教皇、俄国前总统叶利钦、东正教教皇阿列克谢二世、沙特酋长穆罕默德o勒沙o普哈列维、沙特及阿联酋的王储及酋长等宗教领袖、国家元首及政界巨擘都拥有梅赛德斯-奔驰为其特别定制的G级越野车,象征着车辆主人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罗马天主教皇和他的尊贵座驾——定制版G 500越野车
随着乘用车消费群体变得越来越重要,G级也相应推出了舒适型版本,1989年上市的463系列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重大飞跃。在G级所有的产品系列中,始终有不同功率的汽油机和柴油机车型可供选择,也包括高性能的Mercedes-AMG车型。事实上,作为一直采用直线轮廓结构的越野车,梅赛德斯-奔驰G级早已在汽车市场中树立了非凡声誉。
行者无疆 越野无界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梅赛德斯-奔驰四驱技术发展创新和广泛应用的重要里程碑时期,这也为更多梅赛德斯-奔驰SUV车型的出现打下基础,同时,为轿车装配四轮驱动的时机和条件也已成熟,这意味着可以有更多人享受到奔驰四驱技术所带来的实用与便利。
进入九十年代,梅赛德斯-奔驰在1997年推出了运动型多用途车ML级越野车(W 163系列),由此开辟了这一新兴市场。装配了4MATIC技术的ML级融合了轿车的舒适性和操控安全性,以及越野车的粗犷风格和越野性能,同时还具有宽敞的空间和最佳的适应性,这使得ML级系列获得了成功。
ML级多功能越野车曾多次被国际专业汽车杂志评为“年度越野车”、“最值得购买汽车”及“年度最佳汽车”等称号;此外,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也曾将通过无数安全测试的ML级越野车评为越野车细分市场中“最安全的车辆”。
梅赛德斯-奔驰ML级多功能越野车
GL级豪华越野车于2006年上市,该级别全尺寸豪华越野车拥有7个座位,乘坐空间宽敞舒适,综合性能极为出众。其中,GL 450豪华越野车于2007年一举击败22款同级别竞争车型,跃居美国知名汽车杂志《MOTOR TREND》年度SUV车型评选榜单中的榜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梅赛德斯-奔驰首次在SUV汽车细分市场里从众多美国竞争对手手中获得压倒性的支持与殊荣,同时也全面击败了该市场中来自日本、韩国以及德国的其他汽车品牌。这一切都得益于GL级豪华越野车出色的动力学操控和非凡的豪华轿车底盘调校,此外梅赛德斯-奔驰还敢为业界先,在GL级豪华越野车上创新装配使用了预防性安全系统(PRE-SAFE&),成为首个在该细分市场中使用这项安全科技的汽车制造商。
尊贵舒适的GL级豪华越野车
于2008年问世的GLK中型越野车融都市休闲与越野纵横两种鲜明特征于一身,衍生出一种创新而独特的越野车概念。作为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GLK中型越野车拥有个性迥异的潮流风格和超凡的越野性能,赋出色的动力和操控性能以及世界级安全水准于一体。GLK中型越野车的独特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此,这款中型越野车于2009年春季在斯图加特获得了来自T&UV测试组织的独立专家的环保认证(ISO 14062标准),从而成为了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中第一个获得该项殊荣的成员,再次兑现了梅赛德斯-奔驰对环境保护事业的真诚承诺。在此之前,梅赛德斯-奔驰产品阵营中的A级小型运动旅行车、B级运动旅行车、C级轿车以及S级轿车均得到了T&UV测试组织的认可。
个性迥异、动感鲜明的GLK级中型越野车
终极的越野性来自于Mercedes-AMG
在Mercedes-AMG的精心调校下,SUV家族成员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作为G级越野车在中国市场的唯一车型,带有AMG深深烙印的G 55 AMG越野车向人展现了自新潇洒、强劲、健硕、活力十足的鲜明个性;ML 63 AMG强劲动力版越野车超凡的爆发力和动感操控可在瞬间唤起人们心中对驾驭和探险的热情,即使纯正的跑车也难以与之抗衡。
G 55 AMG越野车(左)
ML 63 AMG越野车
在实现终极越野性的同时,梅赛德斯-奔驰更注重车辆的环保性能,并率先将节能环保的BlueTEC柴油发动机技术应用于在SUV家族成员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GL 350 BlueTEC 4MATIC和ML 350 BlueTEC 4MATIC,这两款车型将于2009年秋季登陆欧洲汽车市场,书写梅赛德斯-奔驰BlueTEC科技的环保SUV传奇。
未来,越来越多兼具高效与环保性能的梅赛德斯-奔驰SUV车型将与世人见面,它们将进一步展现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的全面与多能,让人们再次领略三叉星徽璀璨异常的光芒。
梵蒂冈教皇的御用座驾
从1930年起,奔驰便一直为梵蒂冈提供顶级豪华的轿车产品作为教皇的御用车辆,为了符合教皇的特别需求,奔驰还对其车型的内饰与安全系统进行悉心、严谨的改装,以示其最高级别的敬仰。
Nurburg 460
七十八年前的夏天,戴姆勒-奔驰公司将一辆奔驰Nurburg 460防弹轿车作为礼物送给教皇Pius十一世。从此以后,奔驰汽车便与梵蒂冈结下了近一个世纪的缘分。尽管其他汽车品牌也曾向教皇献“殷勤”,但是,奔驰始终以其产品的杰出安全性与领先技术牢牢捍卫着自己的地位。
300 d W189
在完成了四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后,Nurburg 460完成了它的使命。取代它成为新一代教皇座驾的,是S级的前身——奔驰300 d W189。这款超级豪华轿车也是当时西德总理Konrad Adenauer的座驾,在当时,它代表了轿车制造的至高点。
毫无疑问,奔驰S级轿车的问世,拉开了奔驰豪华车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也缔造了豪华汽车的一个新的高度。奔驰300 d W189四门敞篷轿车加长版,是当时车身最长、速度最快的轿车,轴距为3800mm,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18kW。最重要的是,它修长、庄重的外型非常符合教皇尊贵、神圣的身份与气质。
600 Pullman W100
1965年,奔驰600 Pullman W100成为教皇的座驾。在舒适性上,这款加长版的特制豪华轿车无可挑剔,而作为奔驰专属的防弹车系列,600 Pullman W100更能责无旁贷地为教皇提供安全的可靠保障。更尊贵、更舒适、更宽敞、更安全,这些是奔驰豪华车型的造车标准,也是成为教皇座驾的必要条件。
500 SEL V126
1985年,奔驰将自己最成功的车型送给了教皇,它就是500 SEL V126。这是梅塞德斯-奔驰正式为S级车型命名后的第二代,也是拥有非凡成就的一代。V 126系列首次配置了驾驶员安全气囊和前排乘客安全气囊,而500SEL V 126系列轿车更是加装了绝无仅有的防弹装甲。教皇Benedict十六世就是乘着这辆500SEL在2005年上任后进行了第一次的官方巡游。
S 500L V140
1993年,奔驰首次将“S”放置在数字之前。1997年,S 500L V140问世了。这款基于第三代S级的防弹豪华轿车配备V8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35kW,并拥有3140mm的超长轴距。尽管它的线条更加简练、明朗,但是独属于奔驰品牌的豪华和尊贵却未曾改变。
每一款教皇的御用奔驰汽车,可以说都是凝聚着最精致的制造技艺和最高的科技标准,每一款都充满了神秘与传奇。除了S级豪华车型外,奔驰还根据教皇本人的要求,为其定制了M系和G系的专用车辆。不过在人们心中,最能够匹配教皇身份的,依然是奔驰S级。
从教皇御用的奔驰历代豪华轿车中,我们也可以一窥这78年里奔驰豪华车的发展历程。在每个时代,S级豪华轿车足以代表汽车工业最高的造车技艺,同时也象征着奔驰品牌在豪华车中至上的地位。可想而知,梵蒂冈教皇从来不曾改变对奔驰汽车的青睐,其原因正在于此。
在碳纤维制成的车身下隐藏的是一辆626马力,车速可以达到334公里/小时的超级跑车——奔驰SLR迈凯轮。它很独特,在众多的公路跑车中很难找到恰当的对比车型。严格地说它既不像法拉利恩佐,也不像保时捷卡雷拉GT,所以说它很独特。
单从外形看,
那不成比例的前后搭配已令奔驰SLR独树一帜。长长的发动机盖如同游艇一般,尖尖的鼻锥很像一级方程式赛车,而两侧的散热孔及在前轮后就探出车外的排气管还带着50年代那部传奇SLR的原始气息。
漂亮的车身实际由价格昂贵的碳纤维合成材料(CFK)制成,其刚是度是普通的4到5倍。SLR由英国迈凯轮公司负责打造,由于迈凯轮与奔驰在F1领域是合作伙伴,所以SLR的整体工程是按照F1赛车的模式进行的。要求很严,不仅性能要达到赛车的标准,舒适程度还要体现奔驰的特色,因为它是“奔驰一迈凯轮”。
为突出赛车品质,工程师在底盘设计上放弃了豪华的装备。不配备主动弹簧或可调节的减震器,采用经典的双叉臂和传统的螺旋弹簧。同时,也把奔驰其它车型的机构借鉴过来,比如A级车的齿轮条助力转向机,SL的电动液压刹车系统(SBC),不过刹车卡钳抱住的是直径更大的刹车盘。
SLR装备的是一款由AMG提供的5.4升V8发动机(M113),带机械增压器,在6500转动时发出最大功率626马力,而达到3250转时可以提供780牛.米的超强扭炬。这款发动机与SL55AMG的相似之处仅限于结构,其余的都变了。机油润滑改为干式油底壳,用独立的油箱取代油池,增压器也加大了。但如果用挑剔的眼光来看,V8机型好象不如V12或者V10更适合超级跑车的名分。
尽管SLR属于超级跑车之列,但为了强调奔驰惯有的舒适,还是匹配了自动变速箱。而且是5挡的。同时,拥有可电动调节的座位:GPS全球卫星定位;Bose音响;电动方向盘调节;前面、侧面、头部和漆部安全气囊;左右分区的自动空调等。这些SLR所拥有的豪华装备证明了一条铁定的规律;凡是奔驰坚持的传统,奔驰还会这么做。
可是,这些豪华装备估计200公斤重,对降低整备质量当然不利。1768公斤,比卡雷拉GT重3132公斤。不过,前后轴的重量分配接近50:50,同时拥有ESP和ASR等电子辅助系统。
鸥翼式车门很帅,向上方开启,在狭窄的停车场地也不受影响,但要坐进漂亮的壳形座椅需要稍微一点力气。车内空间不是很宽敞,但洋溢着奔驰的气氛。如果熟悉SL的人,在SLR车内会有回家的感觉。座椅的后方设有一个带盖的小行李厢,可以放置一些随身物品。而大点的行李可以放到容积272升的尾部行李厢中。
该到启动机的时刻了。变速杆上端有一个小翻盖,打开盖才是启动按钮。拇指轻轻一按,从车头两侧的排气管便传来“轰隆隆…”声响。声音听起来让人愉快。SLR的特点是稍微加油即可释放强大的声音,轻踩一下加油踏板即可释放强大动力。如果油门踩得深一些,你就会感觉被钉到座椅上一样,即使资深车手对此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在关闭电子控制装置和打开自动防滑控制ASR后才能达到最高车速。踩下加油踏板可在3.8秒内将SLR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与卡雷拉GT所用的时间相同。再用7.5秒即可从时速100公里加速到时速200公里。可贵的是时速超过200公里后SLR仍可以奋力向前,声音很大,但并不显得费力。达到275公里/小时时自动变速箱换到它的最高车速。
在加速过程中,SLR仍能保持良好的路面附着力,这当然是空气动力专家的功劳。在SLT身上并没有安装明显的扰流板,只在车尾行李厢上隐藏有一个。当年速超过95公里/小时后,自动翘器起形成10。的夹角。当急刹车时扰流板又会、立即呈65。以加强稳定性。同时车尾下面的扩散器因也可其到高下压力的作用。不过刹车时应注意:如果高速减速不足以启动扰流板的话,车尾就会出现轻微的摆动。
当然。这个空气动力辅助装置也可人为设定。在中控台上有一个选择键。当选择升起时就可以其到更好的辅助作用,也可延缓驾驶者心跳的频率。
有力的刹车也是高速驾驶的基础,可以充分信赖它。但由于陶瓷刹车车盘自身的特掉,当刹车盘温度较低时,刹车感觉并不好,比较唐突。想轻踩一点,它反应轻微,再踩。又过了。只有温度高了以后,脚上感觉才比较准确。所以,这在城市道路行使时需要注意。可喜的是它的刹车测试成绩十分出色。
SLR所配备的5挡自动变速箱换挡很平顺,重要的是方向盘背面设有手动换挡按扭,左减右加,中控台上的两个旋钮还可以用来选择换挡方式时,变速箱也不会擅自换入高档。
SLR也同样存在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在狭窄多弯的路段上行使,SLR显得太长了,视野也不够开阔。长长的发动机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此外,转向机反应直接,但过于紧张。而且,当在不平整的路面改变行驶路线时,驾驶者也会感到比较困难。不过,SLR的舒适性令人满意,只在低速行驶时才会出现颠簸,车身的摇晃则基本没有。 然而,SLR真正的用武之地还是在跑道上或者有车的道路上。只有在这种地方,SLR才会发挥它的潜力。每只轮紧紧地抓住地面,像是要把柏油路撕开一样。弯道中,附着力好象还不足以应付突然增大的动力。所以方向与油门的掌控要准确。如果加油过猛,容易产生转向不足的SLR会以摆动车尾作出回答。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SLR的优点太少了呢?这完全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它。因为,完美从不属于超级跑车。超级跑车必须是激动人心和价格昂贵的,从这个角度看SLR,它完全是成功的况且奔驰—迈凯轮品牌绝对具有号召力!
SLR Stirling Moss装配一台5.5升机械增压V8高性能发动机,峰值输出达到650 hp。通过大量使用碳纤维部件进行轻量化处理,新车的整备质量更是比722版少了300千克之多。从静止加速到100 km/h仅耗时3.5秒,极速达到350 km/h,相比奔驰SLR 722快了13 km/h。此外,还换上碳纤维陶瓷制动碟和全新的排气系统。
车名中的Stirling Moss是一位英国传奇赛车手的名字,此君曾驾驶奔驰赛车获得其首次F1锦标赛冠军,同时他还驾驶经典赛车奔驰300 SLR在1955年打破Mille Miglia的赛会记录,而SLR Stirling Moss的设计正是对300 SLR的继承。
奔驰折叠自行车
梅赛德斯奔驰英国公司推出了一款绿色轻便的交通工具--奔驰折叠自行车。这款奔驰折叠自行车采用铝质车架,一共有两款颜色可以选择,&银箭&银和酷冰白。别看它小,它的配置相当丰富,配备了半自动Shimano (西玛诺)八速连续式变速器,前后独立可调节悬挂,和制动力强劲的前后碟式制动。其他配置还包括人体工程学把手,带有反光层的高品质大陆轮胎,可折叠的踏板,供日常使用的行李架以及供日常存放用的织布保护袋。当然折叠自行车除了骑行性能外,折叠便携性是其重要的特性。奔驰这款折叠自行车采用了奔驰独创的带有专利折叠机构,能够在几秒钟内将它轻松的折叠或者展开,并且提供了两种折叠方式,能够让它适应不同的储藏条件。目前这款折叠自行车可以在梅赛德斯奔驰各大专卖店购得,售价大约1,099英镑。
跳转页面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ta5尾翼升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