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斤女人斤斤计较水上玩漂移是那个电影

徐峥是个有想法的导演。X囧是个有票房的招牌。香港是个有情怀的地点。三个概念混在一起,炒制出了一锅榴莲味的大杂烩。钟情此味的人尽兴饕餮,不适此味的人败兴而归。囧(jiong三声),本义“光明”,后被网民取其象形,扩展出“尴尬、无奈、困窘”之新意。2010年上映的《人在囧途》,可以说是将囧字的新意表达得恰到好处的作品。2年后诞生的《泰囧》,虽说依然保持了“倒霉的白领+憨直的傻瓜”这样讨喜的角色组合,但故事走向和笑料设计都不如《人在囧途》那般自然,多了一些工匠设计的刻意。特地留意了一下《泰囧》的英译片名:&Lost In Thailand&。结合主角们在泰国的种种遭遇,“迷失在泰国”这个概括倒也不为过。那么当《港囧》来临时,&Lost In Hongkong&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从片头开始,《港囧》就不遗余力地使用香港元素来武装影片的外在。片名及制作人员表均采用了超粗的字体、正红与正黄的字色搭配,并一律竖式排版,无不令人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香港电影里演员表的风格。此外,每一段情节的推进,都会有一首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粤语歌曲作为插曲响起。如此高密度地引用单一方言歌曲的电影,国片观赏经历中实属罕见。音乐作为电影语言的一部分,往往能唤起观众对某种感情或某种氛围的共鸣,相信影厅里跟着旋律哼唱“偏偏喜欢你”的观众并不在少数。片中插曲的使用,有给故事加分的,也有并不出彩的,这其实是个主观性的问题,完全看观众对歌曲的认同程度而定。再者,香港演员在本片中的客串也是一大亮点。观众们随着主角的脚步,可以在后巷的剧组遇见八两金,在特种服务场所碰到车保罗,在出租车上一瞥江约诚,在观光电梯里撞上吴耀汉,在诊所内认出詹瑞文。这些演员并不常见于大陆电影中,却都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里的黄金配角。(某种意义上讲,王晶也称得上是香港电影的缩影)然而,香港元素——以及所有值得称赞的部分,也就到此为止了。好比品尝一块蛋糕,表层的奶油还算利口,点缀的水果也很香甜,但吃到蛋糕本身时,却是味同嚼蜡。这部电影实际上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徐来,“倒霉的白领”。另一个男角——本应担当起“憨直的傻瓜”重担的蔡拉拉——由于剧本设计以及包贝尔演技的局限,无法托起囧字招牌的另外半边天。《人在囧途》的挤奶工牛耿以及《泰囧》中的王宝,这两个“傻瓜”角色都有明显的动机,以偶然方式介入“白领”的旅途并始终保持和“白领”的强互动,同时保有自我的独特个性,二人共同推进故事走向结局。回头再看本片中的蔡拉拉:按照剧本设计,他也有梦想,也有踏上旅途的动机,也有一根筋的作风,然而这些都被徐来的故事线冲击得支离破碎。他在片中的行为初衷是“跟着姐夫拍摄纪录片”,但这个初衷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被否定(以下含有轻微剧透,请自行判别)——他不止一次强调“要保持拍摄对象的客观性”,却屡屡干涉徐来的行动;他希望拍出最棒的纪录片,却因为家庭和睦泡沫的破灭而怒删过往拍摄的原片。几番折腾下来,蔡拉拉逐渐降格为徐来身边的附属,连自己内心戏都没有演绎的空间,在片中的作用甚至不如手中的DV。(这么一看,他所迎来的结局根本没有逻辑可言。)于是,双主角的结构在影片中段便崩塌了。(徐来与蔡拉拉之间拉开了差距)当然,并不是说焦点只放在一个主角身上就不行。事实上,徐来的故事线确实引发了影片中绝大部分的惊险闹剧和包袱笑料。初恋的美好VS婚姻的无奈,理想的高远VS生存的残酷;无法企及时的放手,几将失去时的回头。这是一个中年男人可能陷入迷失的典型局面。(当然,这也直接导致了赵薇和杜鹃所扮演的两名女性在片中沦为再明显不过的符号角色。)问题是——标题写的是港囧啊!咯斯特因轰空啊!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旅途,放到哪里不是囧啊!除开背景设定之外,片中几乎所有的故事发展,都与香港这座城市本身没有产生任何必然的联系。徐来和蔡拉拉一路的奔跑追逐,跳出剧情来看,就是两个内地游客在香港市区里的嬉戏打闹。他们只是穿梭在这座恰巧落脚的城市中,他们只是跋涉在模糊的建筑群和人流之中,去寻找唯一清晰的另一个(群)内地人而已。虽然他们就在中环的街头巷尾里跑啊跑啊,但他们却格格不入地和香港剥离开来。听着粤语歌曲长大的人们,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人们,无非在东方之珠的苍穹之下,又目睹一桩见怪不怪的荒唐事罢了。(老问题:我爱的人与爱我的人)对香港电影的致敬,对喜剧电影的创新,徐峥导演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他已然树立起了属于自身的风格,同时也能看到几分求变的努力。然而就如站在悬于高空的玻璃板上聊艺术一样,票房的虚高固然刺激快活,易碎的底子终归承受不起奢谈,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感谢阅读。想获取更多影视杂谈,欢迎点击页面顶端标题下方的“影语者”进行关注。想浏览过往的文章,请退出本文,点击右上角的人形按钮,选择“查看历史消息”进行翻阅。想给好友推荐这篇文章,可以点击右上角选择分享至好友或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建议和吐槽,发送消息来淹没我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这是一部在今年一月份上映的电影,在这渐入深冬的十二月却依然值得拿出来回味一番。坏了规矩的人,总归会被规矩制裁。然而,规矩本身已经开始崩坏,又当如何?这是一部在今年一月份上映的电影,在这渐入深冬的十二月却依然值得拿出来回味一番。当我们尚在感叹皮克斯近年来的作品缺乏新意的时候,他们却决定让我们看看自己脑子里有什么新意。清风徐来,而你与头发都已不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又来了。IMF又被国家抛弃了。伊森·亨特又从高处往低处跳了。本期简单点评一下暑期档的三部国产电影。论票房成绩和话题性,《捉妖记》或许都在这三部之上,然而笔者实在提不起劲去看它啊=_=注意!本期内容真的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你知道吗?这可能是最早设置单身女孩夜晚回家门禁时间的童话故事。这次要推荐的是两部关于音乐的电影。和许多类型电影一样,表面是讲音乐,实则还是讲人。当然,二者的原声带都很好听。大白的出现说明了两件事:1)人工智能机体的制造有了完美范本;2)胖子至少能给别人带来温暖。5月份再来回顾一部3月份上映的电影,时效性肯定就别指望了。好饭不怕晚——不是说这篇影评,而是指这部电影。万一你当时错过了,那么看到本文就别再放过它了。本期为“原著党”病例的分析篇。文章之冗长,内容之啰嗦,均为历次推送之首。向能够耐心读完的朋友致谢!这一期的《电影病人》篇幅较长,故将病例和分析分为两次推送,本次为病例篇。“冰火粉”以及《权力的游戏》爱好者谨慎进入。欢迎来到坑学概论的课堂!什么是坑学?坑学就是一门关于坑的科学。笔者没有预料到本片会被引进国内,毕竟它对宗教问题的辛辣讽刺有可能会触及一些红线。但它真的来了。思想性和娱乐性如何融合的功课,大陆电影还要努力呀。一听到《赤道》这个玄乎的名字,一看到影片的演出阵容,不少观众就在“这将是一部重塑港片雄风的电影”的虚幻预期中人类和迅猛龙一起出动去狩猎大家伙!这么燃的场景,笔者居然选择了去上厕所!talkonmovies此号以电影电视评论及赏析为主,间或穿插对多类流行文化元素(如音乐、书籍、动漫等)的杂谈。一家之砖,欢迎各方投玉。热门文章最新文章talkonmovies此号以电影电视评论及赏析为主,间或穿插对多类流行文化元素(如音乐、书籍、动漫等)的杂谈。一家之砖,欢迎各方投玉。请把问题和建议告诉我们
搜狐视频需要您的支持与呵护,请在此写下您的宝贵建议和联系方式,会随机送出小心意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40斤160身高的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