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危机3帧数不稳定 970m显卡 帧数不稳 40到100来回变怎么稳定下来

扎实的GTX970M 机械师M710C游戏本评测
 作者: M710C 编辑:
  【IT168 评测】机械师系列以前经常是14英寸和15英寸的屏幕居多,这种的比较适合GTX 850M和 860M的设计,空间不大,散热要求没那么多事儿。到了M710C这个阶段,也就是本次给朋友们说说的这台,GTX 970M太摆谱儿了,没个17英寸的身子骨儿是请不动这佛爷的~  此前,机械师系列的M510/520/410这些和本次测试的主角 M710C一比就都逊爆了,先别说体验怎么样吧,就这块儿头能把前面那几个吓死~ 所以,真正的玩家级别的游戏本从来都不是“”,而是变相的“家用”...  跟兄弟频道学的,测试之前先摆一通官话:  优势:好模具啊赞,手感还有灯效看着也忒厉害了吧,游戏体验在使用这个卡的本里面还可以,风扇噪音还小吧... 带有驱动光盘哦,不会装驱动的同学有福气喽!  劣势:机身表面温度“虚高”,额,啥是虚高呢? 只有一个位,要么HDD、要么SSD,苦逼一样的选项... 那个,屏幕不是IPS的,而且升级挡板的拆装稍显麻烦了啊,不喜欢多拧俩螺丝~  1、老规矩,游戏本先看游戏什么效果!  和上一次测试G170P一样,这回选择的单机也是这五个:《孤岛危机 3》、《地铁2033 最后曙光》、《看门狗》、《孤岛惊魂 4》、《使命召唤 11-高级战争》。GTX 970M这卡,全部画质都选最高标准。(所有游戏测试都关闭VS即“垂直同步”,测试标准是流畅度,单位是帧数/每秒即“FPS”,这里取值平均帧数,一般30 FPS或者以上就是不错的了)  PS:看过之前的G170P的测试的朋友,你完全可以参考那台机器的表现来看待这次的M710C的游戏体验,因为这两台电脑的显卡是一模一样的,游戏配置也非常接近。  《孤岛危机3》  该环节测试一共开了5个高档,看下表:  第一档的FPS浮动范围在“33 Min- 43 Max”,第二档在“31 Min- 50 Max”,第三档在“22 Min- 32 Max”,第四档在“32 Min- 51 Max”,第五档在“40 Min- 50 Max”。▲第五档时的截图,瞬时帧数45 FPS  《地铁2033 最后曙光》  该环节一共开了4个高档,看下表:  第一档的FPS浮动范围在“42 Min- 85 Max”,第二档在“19 Min- 38 Max”,第三档在“25 Min- 50 Max”,第四档在“16 Min- 24 Max”。▲第四档时的截图,瞬时帧数19 FPS  《看门狗》方面  一共开了3个高档,看下表:  第一档的FPS浮动范围在“36 Min- 74 Max”,第二档在“30 Min- 51 Max”,第三档在“22 Min- 38 Max”。▲第二档时的截图,瞬时帧数35 FPS  《使命召唤 11-高级战争》  该环节一共开了2个高档,看下表:  第一档的FPS浮动范围在“61 Min- 95 Max”,第二档在“56 Min- 113 Max”。▲在第二档时的画面截图,瞬时帧数90 FPS  《孤岛惊魂 4》  该环节一共开了3个高档,看下表:  第一档的FPS浮动范围在“31 Min- 68 Max”,第二档在“17 Min- 173 Max”,第三档在“25 Min- 45 Max”。▲第三档时的截图,瞬时帧数35 FPS  总结:  经过5个游戏的考验,M170C在目前测试过的使用GTX970M的游戏本里面不算突出,因为除了《使命召唤11 高级战争》,每个游戏的最高强度画质设定都将将或者没法突破30 FPS这道关口。和此前同样使用GTX 970M的G170P比较,在顶级画质下若干桥段会有4 - 5 FPS的差异也是随机性很大的表现,不足为怪。当然了,这是超冰冷的数据意义上的考究,其实要以主观体验来衡量的话,还是挺流畅的,也可以说,这块移动端次顶级的游戏显卡在M710C身上的表现确实很扎实。  如果都以次顶级的画质跑的话,那这台电脑可以很好地胜任一切挑战。对了,绝对要提醒一下:这可是在机械盘下面玩儿的,因为那块SSD对游戏来说真不够大,除去系统40GB,基本上只能再装一个游戏了。那为啥不把游戏装SSD里,反正一个也是装,那不更快么?额,其实行的,就是比起机械盘,SSD有读写次数限制,一般用看不出来,游戏存/读取进度档的很频繁。  (下一页是基准性能测试部分,数据控的可以一看~)  2、接下来看看M710C的基准测试数据吧:  这组的基准测试数据是在单通道下面跑出来的,因为M710C标配的是单条8GB DDR3~  感觉怎么样? 其实没啥大的变化,基本上用这款的游戏本都和这组数据相仿。  完了是测试,M710C一个是机械盘,一个是SSD,机械盘的数据表现是稳定性良好,就是速度慢,这是和SSD比较出来的,在HDD里面都这个味儿其实。▲SATA 5400RPM的硬盘平均读取104MB/s,要是写入的话会更低一些~▲mSATA SSD发挥正常,平均200MB/s的读取样子,稳定感良好  除了i7自身的HD 4600核显,GTX 970M是M710C的主要GPU,游戏全靠它的。基准测试除了3DMARK,还加入了对3DMARK 11的P和X档的测试。  3DMARK 11的这组数据比较正常,没有给GTX 970M这块卡丢脸。下面是3DMARK的数据:▲没掉架儿,只要是16000以上的就算发挥正常了▲不掉3000都算正常  没有双通道,没有SATA的SSD,整体表现就全凭CPU和GPU还有半吊子的mSATA SSD来hold全场了~,看一下PCMARK 7的数据吧:▲没有超过5000大关,一是内存非双通道,二是主要不是全SSD的存储~▲参考数据1,这是PCMARK8下多比较专业的媒体处理的测试截图▲参考数据2,这是PCMARK8下家用处理的测试截图  这可不是什么电脑、2 in1 电脑,游戏本都异常耗电,来看一下M710C的表现:▲5200mAh的拆卸,容量是17英寸游戏本的常规设计▲PCMARK8测试数据,关闭背光的续航是2小时35分钟▲PCMARK8测试数据,打开键盘背光的续航是2小时9分钟~  挺好了已经,这组数据是通过PCMARK8下媒体处理应用得到的,这个测试方式比较接近真实的游戏使用时间。虽然也有接近3小时的游戏本,不过不同牌子、不同代工,那体质肯定不一样,知足吧!  温度是游戏本的大敌,一是考验稳定性,二是考察舒适性,来看一下:▲开壳!左边是GPU散热,右边是CPU散热,GPU太狠所以加强了3热管▲第三根热管是给GTX970M的显存预备的,还加了额外的铝挤加速热量传递▲CPU的风扇▲GPU的风扇叶片是强化过的,注意所有热管都没有采取黑化处理  接近一小时的AIDA64稳定测试没有出现任何崩溃,超稳定,通过fluke检测到的温度分布是这样的:▲掌托很舒适,键盘和上方温度稍高,平均高出正常体温1-2°C▲底座接近两个风扇排风的位置,平均42°C,这可不低啊!▲底座下方明显好了许多,平均38°C  散热整体上是成功的,只是底座位置局部稍微高了点儿,C面就是掌托位置非常棒,游戏时很舒适,不会觉得热。而键盘位置,由于有了尾部双出风设计,淡化了键盘的辅助降温措施,虽然键盘还是比掌托要热乎一点儿,但还属于舒适的范畴。大部分热量都排挤到底座上了,还有就是尾部排风口和键盘上方区域,这几个地方只要不是放身上、放床上,根本不怎么碰,那这个就是开头所说的“虚高”~  除了散热,游戏中的噪音不能忽视,M710C双风扇在白天的办公环境下还是比较安静的,但在夜深人静家中使用的时候还是很明显的。  3、那这台电脑的升级空间有多大吗?好不好弄呢?  特别悲哀,M710C只能选择把原来的机械盘换成SSD,就是说只有一个硬盘位,这么大的壳体设计显得和有点不合适~ 的倒还好了,就是....▲打开底盖除了几个常规的螺丝,还得把出风口的两个螺丝干掉才行哦~▲另外,这个螺丝很隐蔽,换件时记得搞定,不然就坏了~▲拆下来的升级挡板,你看连着尾部的风扇格栅呢!▲镁光的单条DDR3 8GB,支持双通道升级▲西数的1TB机械盘,5400RPM的,要换SSD啥的就只能换掉它了▲mSATA上的金胜SSD,半高的,这个换不换的没多大意思,已经到头儿了  另外,拆底座的时候,有一个挡板挺唬人的,那是DVD的,起初还以为是第二硬盘位~ 这里也不建议把它当做硬盘位使唤,因为那不是拆升级挡板的问题了,是要把整个底座都掀掉的工程,手艺不好的直接挂掉....  总结:  从主要的基准测试数据不难看出,M710C的本事没有超出意料,在采用这个配置的电脑里面不算突出,就是一切都稳稳当当的。按理说,这样子玩儿游戏就行了,不过,你要记住:和前面的游戏测试一样,这基本都是再跑机械盘和单通道,要是能换个双通道和全SSD,整体的测试数据都会再高出一截。  (最后一页是颜值参考,“买灯送电脑”什么的都在那儿啦!)  4、最后瞧一瞧M170C的外形和其它工业设计~  老生常谈了,长相嘛,谁都有发言的资格和独立的标准,对吧!  M710C整机用的是公版的模具,就是大家花钱都用的,比如以前的未来人类就用了这个外形。虽然这个材质不是合金,不过考虑到又大又沉的,一般人不会老么搬来搬去的玩儿,所以强度没有后者那么高。▲顶盖和掌托都是表面类肤处理,手感温和▲但是太容易脏了,颜值高,是有代价的~(能看清不?)▲这个“脏的”就很明显了吧!吸汗利器啊~▲底座,最上面是内存和清灰的挡板,下面中间是硬盘的,全树脂制造▲正前方没一个接口▲左至右,尾部有DP、HDMI、迷你DP、口,两侧是大大的排风口▲左至右,这边有没啥用的火线、以太网、USB3.0×2、eSATA、SD卡槽▲左至右,这边是DVD、音频×4、USB2.0  也希望下一步机械师能出自己的私模型号,虽然贵点儿,但是现在都是颜值吃遍天下,人们对这个是相当在乎的。  连接很丰富,尤其是还有2个规格DP,能适应不同的屏幕变化,而且也提供了多屏观看的可能,这样子应该可以上3屏拓展。虽然还有个DVD,但是重点不是看片,而是方便了不会装驱动的人,自带的驱动光盘忒方便了!▲17.3英寸的full HD屏,TN技术,表面是雾面涂层的,防反光的效果很明显▲正面看,色彩还可以,这个亮度是60%,一般使用的效果▲最大倾斜角度下就不行了,颜色开始“跑路”▲侧面看要比倾斜看好得多,现在非IPS 的侧面也都挺过关。  有人一直不解:为什么硬件做到这份儿上了,就是不给个IPS 呢?这么多的游戏本测试,为啥不给个专业的测屏数据呢?咳咳,因为啊,玩儿游戏对色彩什么的要求不像啥的修片儿那么高,没必要,另外,好的效果也能通过游戏的自带来设定,毕竟娱乐要的色彩不是准确,而是生动。▲带了ONKIO喇叭,上面那排阵列小孔就是它的2.0单元▲恩,灯效来了!▲补充一下▲通过下面的soundblaster,所有音效都能通过这个变幻灯效体验到,挺炫吧!▲soundblaster有个强化声音判别功能,游戏中能知道敌人的来向....天~▲一般的,还可以设定下不同的声音环境体验▲底座下面的低音喇叭,较高的脚垫给她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其实,别看有软硬两手措施,不过真实的音效也没达到特别动人的效果,因为机身空间还是紧张,没给喇叭表现的条件,尽管如此,听着还是比一般的舒服,别忘了侧面的音频接驳,试试外接喇叭吧!▲注意M710C没有裁掉模具本身就设计好的指纹登陆功能▲键盘的手感还不错,现有的里面算是第一梯队的了▲配合自带的软件,随时调节背光效果,买“灯”送电脑~▲分区控制的键盘背光效果,帅不?还行吧~▲触摸板也能调节背光,而且是和键盘一样的随意调节色彩,这是1▲这就是2了,另外,软件能设置变幻方式,什么波动、呼吸、闪烁,非常酷!▲数字键位提供了背光开/关,软件调节开关,和亮度的调节▲开机键也能换颜色,和键盘是同步的!▲喏,这是颜色1,一堆的颜色能变幻的,这就不贴出来了~▲看一下触摸板的,支持win 7下面的滚动,win8的话应该能支持手势和缩放  在以前,这种键盘背光都是X星人、X球人的专利,MSI的高端货又有一些,这回伴随公版高端模具的使用,机械师系列也享受了一下!“帅”的是,晚上效果最赞了,“坑”的是,要是不接外置,这种缤纷的灯光闪烁相对要耗电一些~ ~  和表面材质一样,键盘和触摸板一会儿就变得油腻腻的,不过,键盘很舒服,敲击感很足,接近普通的薄膜键盘,触摸板的话规规矩矩的效果。▲3.8KG裸机▲4.8KG出行,这还是别拿出去嘚瑟了吧~  总结:  M710C完完全全100%地发挥了这个模具的全部设计功能,没看连1394都带着了。另外,背光很帅 ,真的,谁用谁知道。▲机械师M710C游戏本 采用了GTX 970M高端游戏显卡  最后总结:  哇塞,终于到最后了,手都软了....  M710C玩单机游戏完全可以,那剩下的就要看最终的上市价格,如果不过万,或者将将1万的话,那就相当牛B了,毕竟对于好多玩家来说,就冲着买灯送电脑的架势也比较值。  虽然整体性能没有超越在印象中的同配置的一些品牌和型号,没有跌份儿,扎扎实实的表现值得肯定。由于这次是公版模具,在内部设计上也可能很大程度上借助了OEM的力量,后者对于每代显卡和配置都有一套对应的完整的处理方案,这个层面上说,同配置同模具的其他牌子的型号也可能和M710C的表现接近,那M710C没有脱颖而出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见过之前的M410等的人应该能感觉到这不是机械师的实力,如果未来能拿出更好的设计和独门的方案,无疑更好咯!  (完)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责编:林光楠
1依旧火热的显卡业界&&&&2014年的业界虽然没有2013年那样两家芯片厂商“打”的火热,但也绝对不算瓶颈,在日,就发布了两款产品,一个是他们基于Maxwell架构的试水核心GM107,即GeForce&GTX&750Ti/750。这两款产品可以说是让外界初步了解了Maxwell的最大特点——性能功耗比。另外一个就是当所有人都以为Kepler时代要以GeForce&GTX&780&Ti结束的时候推出的一款新的单芯旗舰——GeForce&GTX&Titan&Black。&&&&在这时候AMD方面并没有立即作出动作来反击NVIDIA,相反有着相对较长的蛰伏期,终于在4月8日推出了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产品,那就是Radeon&R9&295X2,这款双芯旗舰可谓是今年的年度最强单卡了。这款双芯旗舰也是一度让在它之前高调亮相的GeForce&GTX&Titan-Z的发布跳票甚至有传言会被取消,足以看出这款显卡对于NVIDIA双芯卡皇的威胁有多大。AMD在8月底也是推出了一款面向中端主流市场的R9&285,这款基于代号为Tonga图形核心的显卡采用了改进版的GCN架构,吸取了Hawaii架构的优点,完善了HSA体系,提供了比Tahiti和Hawaii更优秀的性能功耗比。梦雨和显卡…………&&&&不过这一年真正的高潮却是在AMD发布了Tonga架构的Radeon&R9&285显卡之后的半个月,NVIDIA发布了基于他们基于28nm制造工艺的Maxwell架构GM204图形核心显卡,GeForce&GTX&980/970,在相同工艺,芯片面积缩小40%,并且功耗降低30%的情况下,获得了强于上一代旗舰GeForce&GTX&的性能。Maxwell架构主打的超高性能功耗比也是在这代的GeForce&GTX&980/970上得到了相当大的诠释,不过目前的消费者仍然更加注重于性能方面,虽然NVIDIA这次提升了显卡的性能功耗比,但想要改变玩家的关注方向可谓是任重而道远。2年度横向评测项目、评分标准年度横向评测项目、评分标准&&&&本次我们的年度横评将拆分为几篇来撰写,其中包括性能篇、规格对比篇等,这样的好处是能够让玩家针对性的了解产品的某一方面的细节。当然,如何并不仅仅只能看性能,所以我们也做出了相关的测试标准来针对各种显卡进行评分,从性能、做工到价格方面,我们都会与公版产品进行对比,最终得出相应的分数来呈现给玩家,能够让玩家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显卡的各个方面。&&&&鉴于本次各个厂商送来的产品性能以及定位跨度较大,我们没有进行同芯片产品的性能测试,而是针对不同级别产品与其相应的公版产品进行性能对比,从而能够让玩家们更加直观的进行数据的对比,但由于下半年开始AMD仅仅发布了一款基于Tonga核心的Radeon&R9&285显卡,所以大多数的显卡厂商选择送测相对较为火热的基于Maxwell架构GM204图形核心的GeForce&GTX&970/980显卡。GeForce&GTX&980&&&&由于本篇文章是纯理论测试文章,这篇文章中体现的也仅仅只是性能标准,所以我们的测试项目也锁定在了两款3DMark、两款游戏以及一个Furmark的温度测试。不过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3DMark&FireStrike已经推出了4K版本,但是对于大多数单卡玩家而言,这样的测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除了个别游戏之外,目前的单芯旗舰是无法流畅的在4K分辨率下跑起某些游戏大作的,所以我们还是采用了传统的3DMark&FireStrike&Extreme进行测试。Radeon&R9&295X2&&&&传统的评分以及排名并不会在本次的横向评测中出现,当然我们最终衡量显卡也与我们上面的标准有着一定的关联,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我们也会适当的以用户的角度去衡量一款产品各个方面的表现。317款A/N显卡参测厂商及送测产品17款A/N参测厂商及送测产品&&&&本次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17家显卡厂商参加横向评测,分别为:()、()、()、()、()、()、(Colorfire)、()、()、()、()、()、()、()、()、()、万丽(Manli),感谢他们的配合以及支持我们本次横向评测(排名顺序不分先后)。参测厂商以及送测产品(按厂商英文名首字母排序)17厂商送测A/N卡数量&&&&我们本次的测试涵盖了几乎所有AMD/的显卡厂商。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品牌两家的产品都做,从我们上面的图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显卡厂商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都是送测了基于Maxwell架构的产品,足以看出目前最新Maxwell的竞争力,而在AMD一方目前的超低价位以及不俗的性能也是能够玩家选择其产品的重大理由之一。17厂商产品线比例图&&&&除了盈通R9&290、以及之外。本次的大多数测试产品均采用了非公版乃至超公版的设计,这样无疑是能够让玩家们获得更为强大的性能,获得更好的游戏以及使用体验,这些显卡与公版产品相比到底有什么样的性能优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4送测产品外观一览、投票送测产品外观一览、投票(左侧)&(右侧)R9&285(左侧)&(右侧)R9&295X2(左侧)&(右侧)(左侧)&(右侧)(左侧)&(右侧)(左侧)&(右侧)(左侧)&(右侧)R9&285(左侧)&R9&290(右侧)&&&&注:以上所有产品排名全部按照品牌英文名首字母排序。调查区域:2014年度横评——外观满意度调查(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5测试软、硬件环境平台一览测试软、硬件环境平台一览&&&&为保证测试能够发挥的最佳性能,本次测试平台由-3970X处理器、ANTEC&H1200水冷散热器、X79芯片组主板、威刚&-1600×4四通道内存、ANTEC&HCP-1300电源组建而成。详细硬件规格如下表所示:测&试&平&台&硬&件&环&境中央处理器&XEON&E3-1230&V3(4核&/&8线程&/&3.3GHz&/&8MB&L3)散热器ID-Cooling(散热器&/&选配件)内存模组ADATA&XPG&DDR3-1600&4GB&×&4(SPD:9-9-9-24-1T)主板ASROCK&Z97(Intel&Z97&Chipset)硬盘战将系列240GB(240GB&/&SSD&/&64MB缓存&/&SATA3)电源安钛克&HCP-1000&(80Plus&Gold&/&1000W)显示器DELL&Ultra&Sharp&3008WFP(30英寸LCD&/&分辨率)测试平台软件环境一览&&&&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稳定性,本次产品测试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Microsoft&Windows&7正版授权产品,除关闭自动休眠外,其余设置均保持默认,详细软件环境如下表所示。&&&&&&测&试&平&台&软&件&环&境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7&Ultimate&RTM&SP1/8/10(&/&版本号:41)主板芯片组驱动Intel&Chipset&Device&Software(WHQL&/&版本号:9.2.3.1022)显卡驱动&GeForce&GTX(版本号:344.65WHQL)桌面环境Microsoft&Windows7&Ultimate&RTM&SP1/8/10(&/&32bit&/&60Hz)&&&&在测试成绩方面,由于游戏中没有自带Benchmark所以只能利用Fraps软件记录在基本相同的场景下平均帧数的成绩来测试,得到的成绩越高越好。617款A/N显卡横评:3DMark&1117款A/N横评:3DMark&11&&&&PC游戏随Windows&7的发布进入DirectX&11时代,众多DirectX&11显卡早已摩拳擦掌上阵厮杀,却迟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基准测试软件来衡量游戏显卡DirectX&11性能的高低。终于,DirectX&11时代的3DMark&11来到大家面前。3DMark&11使用原生DirectX&11引擎,测试场景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irectX&11特性。3DMark&11&&&&可以看出采用高频设计的显卡性能均超越了相同级别的公版显卡设计,三款采用公版设计的显卡也都毫无意外的与公版产品有着相差不多的成绩,相对来说这样的频率设计更为稳定一些。717款A/N显卡横评:3DMark&FireStrike17款A/N横评:3DMark&FireStrike&&&于北京时间日推出的新3DMark,采用全新界面设计,除了测试分数,还会展现每个场景测试期间的实时曲线,全程记录帧率、CPU温度、GPU温度、CPU功耗。新3DMark取消了传统的E、P、X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负载不同所推出的三个场景,其中FireStrike专为基于DirectX&11显卡搭建的高端游戏平台,而CloudGate则支持基于DirectX&10环境的主流硬件,IceStorm则支持入门级DirectX&9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等。3DMark&FireStrike&&&&该项目的测试结果除了数值以外与3DMark&11的测试结果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显卡都是非常顺利的一次性通过我们的测试,并没有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可见各厂商对于显卡稳定性的把控还是非常到位的。817款A/N显卡横评:《孤岛危机&3》17款A/N横评:《孤岛危机&3》&&&&《孤岛危机3》是《孤岛危机》的最新续作,游戏采CryENGINE&3引擎所制作,其卓越的画面表现以及精彩的剧情相信已无需多言。作为硬件杀手的第三代,只支持DirectX&11的Crysis3&PC版再次将游戏的画面精美程度和硬件需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孤岛危机3》&&&可以看出即便是新一代旗舰显卡GeForce&GTX&980也无法完美的在2K分辨率下运行这款游戏,虽然没到不能玩的地步,但也绝对不算流畅,在主流分辨率下本次参加测试的显卡除了一款GTX&750Ti之外都可以较为流畅的运行。当然,所有产品都表现出了他们该有的测试成绩。917款A/N显卡横评:《地铁:最后的曙光》17款A/N横评:《地铁:最后的曙光》&&&&&&&《地铁:最后的曙光》讲述一场为争夺足以毁灭人类的世界末日装置的内战。人类依旧苟活在地下等死,不同派系之间的战争还在继续,晚上依旧有各种变异生物潜伏在暗处。地面依旧是各种毒气,但有传言冰层开始融化,阳光开始穿透云层。《地铁:最后的曙光》&&&&&在《地铁:最后的曙光》中,主流分辨率下显卡可以相对较为轻松的运行,各个厂商的超公版产品性能都是有着较大的提升,其中系列的显卡都是能够在这款游戏的高分辨率下为我们提供接近60帧的成绩。最强的还属目前的双芯旗舰R9&295X2,虽然因为频率原因没有超越公版产品,但也提供了70多帧的流畅帧数。1017款A/N显卡温度测试、散热器简析17款A/N温度测试、散热器简析&&&&我们依旧采用传统的Furmark软件来进行温度上的测试,我们本次也换了一个相对较为直观的表现方式来告诉大家显卡的散热性能如何。&&&&我们在这之中只能看到显卡的最终温度,但我们不能忽略这些显卡散热器的散热策略间接的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本次送测的很多显卡在低温的时候风扇并不会转动,温度到了阀值之后风扇才会启动,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绝对的,能够让用户在做一些低负载工作的时候远离显卡散热噪音的困扰。注:以上显卡排名均按照品牌英文名首字母排列,并且可点击图片查看大图。&&&&这部分显卡的温度也是略高一些,不过在使用体验上并不会出现任何的区别,在玩家使用显卡的过程中只要保持稳定,那么散热器的设计就是成功的。11测试总结:异常结果可追溯测试总结:异常结果可追溯&&&&在我们测试的17款产品中,除了4款之外,剩下的全部采用了高频率的设计,并且通过我们的测试也可以看出这些高频产品能够相当轻松的击败同芯片的公版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测试的所有显卡在测试中均一次性通过测试项目,并没有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在让显卡有更强性能的同时也保证了显卡的稳定性。温度方面能够侧面的反应出显卡的工业设计,大规模的散热器并不代表着散热性能的强大,散热器的材料也是非常的重要,在这里我们仅仅给出每款显卡在满载时候的温度差异,之后我们也会针对显卡的散热器设计进行评价。显卡频率以及成绩对比&&&&我们在测试中也是发现了一些与常理不符的现象,高频的产品应该在各项性能表现中都有着好的表现,但高频并不一定代表着高性能,不要忘记影响显卡性能的另一个重要部件是显存,给大家看一组简单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张显卡在核心频率方面有着些许的差距,但是显存频率完全相同,最终测试结果却是低频产品比高频产品成绩更好。市售显卡上常用显存品牌(从左至右依次为三星、海力士、尔必达)&&&&一开始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也是比较惊讶,虽然如此之小的性能差距是在测试的误差范围之内的,但是经过我们多次的测试发现这种情况始终存在,最终得出结论“问题”出现在显存上。目前上显卡采用的显存与我们所使用的采用的是相同的颗粒,只是显卡将显存的小参数拉的更长从而获取高频,所以才会出现我们上述的情况,这里我们所说的小参数所指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显存的延迟,也就是我们在内存上比较常见的时序参数。AMD公版产品选择海力士显存(左)本代公版产品选用三星显存(右)点击图片查看大图&&&&由此可见,显存的品质同样会影响到显卡的性能表现,厂商很可能是从产品设计以及成本控制角度出发去选择相应的显存颗粒,不同品牌的显存颗粒一定会有着性能差距,这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到的延迟。我们只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才单独拿出来为各位读者解惑,但从实际使用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性能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使用体验根本不会有区别,可以看出这两款产品在测试中都是互有胜负,所以玩家在进行选购显卡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超频等,完全没有必要去纠结显存品牌甚至是小参数的问题,并且我们也很难得到关于显存颗粒的参数。&&&&说了这么多关于测试结果的解析,我们本次的2014显卡年度横向评测性能篇就告一段落了,我们也即将为您推出17款A/N显卡的规格横评以及神秘的极限测试,敬请持续关注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
显卡类型 显卡芯片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硬件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15995¥9996¥16997¥24998¥25999¥164910¥26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联盟帧数不稳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