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大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解析《红楼梦》之六
2008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解析《红楼梦》之六 中国论文网 /2/view-700502.htm  清朝考绩有规矩“四格八法”约束京官、外官若有明显缺点将被依事实弹劾      官吏一旦被革职仕途恐难再延续   曾有人说《红楼梦》一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的主线之一是四大家族由鼎盛而沦落,四大家族的命运与仕途经济紧紧挂钩,看贾、薛、史、王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便可描摹出一幅清代官场的生动侧影。   关于考察官吏的品行政绩的规定,是封建王朝行政法律的重要内容。而在作为全书起与终的贾雨村身上,就可以看出清代一些行政法方面的规定制度。      考绩   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这一回当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已经很明白地指出了几个清代考察官吏的要点。   清代考察官员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将群臣分为京官与外官两种,分别对待。   所谓京官,一般是指就职中央的官员,而外官自然是在京官之外的地方官,也称为外放官员。贾雨村“选入外班”,就是担任了外官。   京官考绩称为“京察”,考察周期为三年一考。   在京官员,由各部长官考察各自的下属,以守、才、政、年四项为考察内容,称为“四格”。“守”的具体标准有三个层次:清廉、谨慎和处事平允;“才”分为才华突出和才华平平两层;“政”有勤和平两层;“年”则有青年、壮年和健迈三层。   如果考察结论是清廉恪守职位、有突出才华、为政勤恳、年龄无论青壮健迈,可被列为第一等“称职”;如果考察结论是严谨守职、才华突出、政绩平平,或者为政勤恳、才华平平、年纪无论青壮健迈,都可列为二等“勤职”;如果谨慎守职、才华平凡、政绩平平,或者有突出的才华、为政勤恳、守职平允,为第三等“供职”。   外官考绩称为“大计”,时间与“京察”一样,内容却不尽相同。   地方上“大计”由藩、臬、道、府、州、县逐级考察属员,将结果申报于总督、巡抚,再由总督和巡抚为其“注考”,将该官员的业绩载明,如无加派、无滥刑、无盗案、无钱粮拖欠、无亏空仓库银米,境内民生得所,地方日有起色之类,都算是卓异的业绩。政绩突出的官员还可以受到皇帝召见。   “有无明显缺点”也是考察官员的内容之一。   当时,对缺点的认定有六条标准,称为“六法”:一是作风不严谨,二是施政措施疲软无为,三是为人浮躁,四是缺乏才能,五是年老,六是有疾病。   如果官员有上述情况,在京察和大计时要依事实予以弹劾。   作风不严谨和疲软无为的官员要被革职,浮躁的降三级调用,才力不及的降两级调用,年老和有疾病的令其退休。   在第二回当中,贾雨村被革职的原因与不遵礼、沽名钓誉、勾结地方有关,而结果是被革职。   清代要求一名官员至少要循规蹈矩、尊重传统的礼教,不务虚名而务实,而且不能在地方上营结自己的势力,这样才能算得上作风谨慎。   但贾雨村为官之初大约还保有文人的气节,不善于迎合上司同僚,因此被官僚们视为无礼、沽名钓誉之徒。   清代在原则上禁止地方官与地方势力攀援结交,做官回避原籍、禁止地方官娶当地女子为妻妾,也有这一方面的考虑。   贾雨村在任内娶了当地女子娇杏,虽然未必是什么地方势力,可难免落人口舌,终于被上司抓住短处。      都察   (赖林两家的子弟)两人让了一回,便坐下,喝着酒道:“这位雨村老爷人也能干,也会钻营,官也不小了,只是贪财,被人家参了个婪索属员的几款。如今的万岁爷是最圣明最仁慈的,独听了一个‘贪’字,或因糟蹋了百姓,或因恃势欺良,是极生气的,所以旨意便叫拿问。”   “然而若是问出来了,只怕搁不住。若是没有的事,那参的人也不便。”      清代在规定“六法”考核官员时,还规定:贪污和酷虐的官员另行参劾,不列入六法之中。这是因为清代对于官员的贪污和酷虐的处理,要比其他问题严重得多。   贾雨村的仕途起起落落,最终也是因为贪污索贿被纠举。   在清代,包括“四格”和贪、酷、“六法”在内的这一套考核程序被称为“四格八法”,用于定期考核。除此之外,平常还有作为纠察机关的都察院对官员的品行进行监督。   在官员的考核监督过程中,都察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清代对负责纠察官员的都察院十分重视。   天聪十年时,皇太极颁布上谕:凡是处理政务背理荒谬,以及贝勒大臣有骄横蔑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的,允许作为纠察机关的都察院直言不讳上报皇帝,即使报告不完全属实,也不算犯罪。如果知情不举,将按照误国来定罪。   康熙年间也曾多次鼓励都御史针对政务“从实直奏”,对皇子、诸王、内外大臣、官员的贪污酷虐、结党营私等不法行为,要不讲情面、据实检举,不可畏惧权贵,包庇隐瞒。   可见清初都察院拥有极大的权限,御史们几乎可以纠察任何官员而没有后顾之忧。   乾隆四十年颁布的上谕,提到他深深厌恶明代监察官与大臣互相攻讦、渐渐形成党派的现象,不愿当朝也出现这种状况。   因此,如果御史想要借此表明自己敢于挑战权贵,而事实上并没有他指控的罪行,那么御史将会被“交部议处”。   贾雨村的婪索案件,经过审查确凿无疑,因此他被依法判刑,后来遇到大赦,才被褫籍为民。如果当时参劾他的人没有有力证据,那么受到处罚的将是“那参的人”。   贾雨村第一次做官被革职,第二次不止革职,还有更重的处罚。那么是不是清代对官员的惩处都这样严厉,动不动就革职丢官呢?   清代对官员的处分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罚俸。也就是扣工资,有罚一月、二月、三月、六月、九月、一年、两年之分,这是比较轻的处罚。   二是降级。降级又分为留任和调用两种,留任的人仍可以保留现任职位,但俸禄要降一级、二级或三级;而调用的人则要离开原岗位,有降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之别--这一种处罚比第一种严厉,但被处罚的人好歹还能继续做官。   三是革职。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官是绝对当不成了,若是被革职的官员还犯有贪污等罪,则“永不叙用”,这辈子与仕途绝缘。革职官员有其他罪行的,交由刑部处理,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王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贾雨村如何由大帅哥变成“猥琐男”_博客频道_新浪四川_新浪网红楼品茗_红楼文库
&当前位置:红楼品茗-& 红楼文库-&
红楼年鉴(真事假语石​头记)
 O  O  O  O&
红楼年鉴(真事假语石​头记)
作者:柴志义 收录时间: 日 下午4:06
内容提要:
本文章是根据《红楼梦》原著编制的故事时间表,供阅读该书时聊作参考之用。笔者尽量将模糊的叙述审计清楚,将叙述的假话审计明白,并且尽量明确到年代、月份和日期。
关键词语:《红楼梦》故事,时间。
红 楼 年 鉴&
一、本年鉴根据《红楼梦》原著(前八十回庚辰本、后四十回程乙本)编制。
二、本年鉴使用红楼纪年(阅读《红楼纪年审计报告》)。
三、《红楼梦》故事时间的叙述,有的明确,有的模糊。对于作者使用“真事隐去”法、描述模糊的重要时间,或者作者使用“假语敷衍”法、描述明确的重要时间,笔者根据《清朝节气规律表》,遵循科学性、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准则,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确定。然而,《红楼梦》毕竟还是小说,不是历史教科书,所以本年鉴难以保证全部时间的真实性或虚假性,请读者予以谅解。
四、本年鉴分四部进行叙述:第一部《真事假语石头记》,从第1回至第4回,叙述红楼元年至红楼八年发生的重要事件。第二部《擅情禀貌风月鉴》,从第5回至第16回,叙述红楼九年至十一年发生的重要事件。第三部《怡红快绿金陵钗》,从第17回至第83回,叙述红楼十二年至红楼十六年发生的重要事件。第四部《悲金悼玉红楼梦》,从第84回至第120回,叙述红楼十七年至红楼十九年发生的重要事件。
第一部 真事假语石头记
本部主要叙述甄士隐和贾雨村的故事,甄士隐是“真事隐去”,贾雨村是“假语敷衍”,故名“真事假语石头记”。
红楼元年&&&
(1)甄英莲家世。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叙述甄英莲家世。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4页:“当日地陷东南”,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2)通灵石下凡(贾宝玉诞生)。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四月十九日。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一日,炎夏永昼”(P4);“烈日炎炎,芭蕉冉冉”(P6)。
《贾宝玉生日审计报告》:贾宝玉生于四月十九日(仲夏时节)芒种节气。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4页“一日,炎夏永昼”,至第7页“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3)贾雨村赴京。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八月十五日。士隐资助雨村。
“中秋佳节”(P7)。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7页“一日,早又中秋佳节”,至第8页“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八月十六日。雨村五鼓赴京。
“思昨日之事”(P8);“于十六日起身入都”(P12)。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7页:“士隐送雨村去后”,至“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红楼二年&&&&
(1)甄士隐祸难。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丢失英莲。
“元宵佳节”(P8)。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8页“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至第9页“日日请医疗治”。
三月十五日。葫芦庙火焚甄家。
“这日三月十五”(P9)。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9页:“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至“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1)甄士隐出家。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秋天。甄士隐醒悟出家。
“勉强支持了一二年”,“上年惊唬”,“这日”(P9)。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9页“他岳父名唤封肃”,至第10页“遣人各处寻访,那讨音信?”
(1)封氏度日艰。&&&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封氏艰难度日。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0页“(封氏)无奈何,少不得依靠她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环服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红楼五年&&
(1)贾雨村升任。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春天(某1日)。贾雨村升任知府。
“这日”(P10);“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了一二年了”(P12)。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0页“这日,那甄家大丫环在门前买线”,至第12页“一宿无话”。
春天(某2日)。贾雨村迎娶娇杏。
“次日”(P12)。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0页“至次日”,至第12页“封肃回家无话”。
(2)娇杏命运济。&&&&&&&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红楼五年春天。娇杏嫁贾雨村。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0页。
红楼六年春天。娇杏喜生贵子。
“只一年”(P12)。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2页“却说娇杏这丫头,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意料不到之奇缘。谁想她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
红楼六年秋天。娇杏扶为正室。
“又半载”(P12)。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2页“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病下世,雨村便将她扶册作正室夫人了”。
红楼六年&&&&&
(1)贾雨村革职。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春天。贾雨村被参革职。
“不上一年”(P12)。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2页“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性狡猾,擅篡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无一点怨色,仍是喜笑自若。交待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2)林黛玉家世。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叙述林黛玉家世。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12页:“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至“聊解膝下无子之叹。”
(3)贾雨村任教。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冬天(11月)。贾雨村任教林府。
“偶感风寒”“将一月光景方渐愈”(P13)。
贾雨村入林府任教时间评估:“偶感风寒”评估为初冬,即孟冬时节,孟冬时节最大范围9月16日-11月13日,标准值10月1-30日,此处评估为10月,推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以后是11月。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12页“雨村正值偶感风寒”,至第13页“故十分省力。”
红楼七年&&&
(1)贾宝玉家世。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冬天(11月)。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一载光阴”(P13)。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13页“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之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欲令女学生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触犯旧疾,遂连日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散步。”
冬天(11月13日)。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叙述贾宝玉、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家世。
“这日”,“盘桓两日,待月半时也就起身了”(P14)。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14页“这日,偶至郊外,意欲鉴赏那村野风光”,至第19页“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
冬天(11月14日)。贾雨村求托林海。
“次日”(P19)。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19页“次日,面谋之如海”,至第20页“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
冬天(12月2日)。雨村随黛玉进京。
“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P20)。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20页:“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至“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1)黛玉进荣府。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正月(某1日)。林黛玉进荣国府。叙述袭人。
“残冬”(P21)。
林黛玉进荣国府时间评估:“残冬”,残余的冬天,评估为冬天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大寒节气最大范围12月1日至次年正月13日,此处结合贾兰五岁评估为正月。
第3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第21页“且说黛玉那日弃舟登岸时”,至第29页“大家又叙了一回,方才安歇。”
正月(某2日)。叙述李纨家世。
“次日”(P29)。
第3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第29页“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至第30页“除老父外,余者也都无用虑及了。”
(2)乱判葫芦案。
(A)时间描述。(B)文章结构(H回目P页次)。
正月。贾政优待雨村。
“有日”(P20)。
第3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第20页“有日到了京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相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
(3月)。雨村任应天府。
“不上两个月”(P21)。
第3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第21页“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不在话下。”
(4月)(某1日)。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下马”(P31)。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31页“如今且说雨村”,至第34页“天色已晚,别无话说。”
(4月)(某2日)。雨村徇情判决。
“次日”(P34)。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34页:“至次日坐堂”,至“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声明: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IE5.0以上&800X600分辨率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本页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站群优化的弊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