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第帕夏汗大学怎么样之乱是怎么回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社区广播台
12 / 22 页
奥巴马称美军已击毙本·拉登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 && &专家惊爆:美国暗藏巨大阴谋 本拉登是替罪羊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民调显示64%美民众支持不公布拉登被击毙照片
转播到腾讯微博
  5月2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画面,显示了本·拉登被击毙时其藏身住所内部情况。该处住所位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市。转播到腾讯微博
  5月2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画面,显示了本·拉登被击毙时其藏身住所内部情况。该处住所位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市。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将于当地时间8日晚正式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高达64%的美国民众支持总统奥巴马决定不公布本.拉登遭美军击毙的照片,其中52%表示强烈支持。
  另有2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公布本.拉登(Osama binLaden)的照片。
  白宫4日表示,公布照片有挑起动乱及被基地恐怖组织用来当做宣传工具的风险。而且无论照片公布与否,都有一群人会认为照片是合成的。不过基地组织已于6日证实拉登死亡。
  这项民调是于5日至7日在全国电话抽样访问800位成年公民,抽样误差正负3.5个百分点。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奥巴马称拉登在巴基斯坦有支持网络 敦促调查
转播到腾讯微博
  当地时间5月2日,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本·拉登被击毙时的藏身处曝光。当天早些时候,美军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发起针对本·拉丹的“定点”行动并将其击毙。转播到腾讯微博
  当地时间5月2日,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本·拉登被击毙时的藏身处曝光。当天早些时候,美军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发起针对本·拉丹的“定点”行动并将其击毙。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肯定在巴基斯坦“有某种支持网络”,但称不知道这个网络是否包括巴基斯坦政府官员。这是拉登被击毙后,奥巴马首次公开谈到巴基斯坦。
  奥巴马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栏目采访时说:“我们不知道在(巴基斯坦)政府内部、外部是否有人(支持拉登),我们必须对此进行调查,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政府必须进行调查。”
  这次专访是上星期三(4日)进行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当地时间8日晚播出。
  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呼吁减少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而有些人要求对此采取谨慎态度,警告称巴基斯坦核武器有落入激进分子手中的危险。
  巴基斯坦驻美国大使哈卡尼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访问时辩解称,巴基斯坦没有保护拉登。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美国表示希望对拉登的三名妻子进行询问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汤姆.多尼伦(Tom Donilon)上周日(5月8日)说,巴基斯坦当局需要向美国提供击毙本.拉登时从其藏匿处收集到的情报,并希望对拉登的三名妻子进行询问。
  在美军击毙拉登后,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很快接管了其在阿伯塔巴德的处所,并扣押了拉登的三名妻子和他的孩子。自日基地组织袭击美国后,拉登一直四处藏身。
  报道指出,巴基斯坦官方已确认了拉登一名妻子的身份——也门籍的阿迈勒.艾哈迈德.阿布德法塔(Amal Ahmed Abdullfattah)。她在袭击中腿部中弹后被送往医院治疗。美国官方称她当时对进行突袭的美国海豹突击队采取了“威胁性举动”。
  巴基斯坦安全官员表示,阿布德法塔告诉审讯者,她和拉登在位于阿伯塔巴德的住所住了五年,从没有离开过。此前,他们在附近一个叫杰格.沙阿.穆罕默德( Chak Shah Mohammad)的小村落住了两年半——不过,很多当地居民称他们从未见过拉登。
  报道还指出,巴基斯坦官方表示想遣返拉登的家人,送他们回到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等原籍国。但是现在还不清楚这些国家是否愿意接收他们。
  此外,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Yousuf Raza Gilani)计划于9日向国会介绍美军的突袭行动。巴基斯坦方面此前表示事前不知道拉登的行踪,并声称不会再接受美国军队在没有许可情况下的“侵犯”。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美称从拉登住处获取大量情报 如小型大学图书馆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9日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唐尼隆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说,美国海豹部队从本.拉登豪宅内取得大量情报,有如一间小型大学图书馆,是有史以来从单一恐怖分子处取得的最大量情报。
  他在接受国家广播电台(NBC)和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说,中情局估算,这次在拉登豪宅里取得的情报,数量和一间小型大学图书馆差不多。
  他说,美国虽不能认为已打败基地组织,但已抵达打垮这个组织的重要里程碑,拉登左右手扎瓦赫里的影响力比拉登差远了。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拉登最后警告:若巴勒斯坦不安全 美亦永无宁日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作为基地组织(Al-Qaeda)通信管道的网站Shamikh1.net8日报道,基地首脑本.拉登在遭美军突击队狙杀前录制的最后录音带中警告,巴勒斯坦若没有安全,美国也别想有安全可言。
  拉登(Osama bin Laden)向美国总统奥巴马喊话说:“在我们能够于巴勒斯坦安全生活之前,美国别梦想有安全。您生活于平静中,我们在加沙的兄弟却没有安稳生活可言,这很不公平。”
  拉登在Shamikh1.net张贴的信息中警告,“基于此,以及真主的示意,只要您持续给以色列撑腰,我们就会继续对你们攻击。”
  拉登指出,他曾试图透过尼日利亚内裤炸弹客阿布杜穆塔拉布(Abdul Farouk Abdulmutallab)向美国传达信息。
  阿布杜穆塔拉布图谋于2009年圣诞节当天,引爆爆炸物,炸毁1架飞抵底特律的西北航空班机。
  拉登说:“如果能够经由文字的方式传达信息给您,我们就不必透过飞机传达信息。”
  据悉,这卷录音带只录制了1分钟多。
  另外,美国总统奥巴马在8日播出的访谈中表示,拉登可能在巴基斯坦境内拥有“某种”支持网络,此网络的性质尚不清楚,他要求巴基斯坦调查此事。
  奥巴马表示,“我们不知道其中是否有来自巴基斯坦政府的人士,或巴政府以外的人士,这是我们必须查明的事情,也是巴政府须查明的事情。”
  奥巴马指出,巴政府曾表示有“很大的兴趣,要查明拉登拥有何种支持网络”。
  不过奥巴马政府8日也稍微松口说,尚无证据显示,巴当局知道拉登就藏匿在距其首都伊斯兰堡不远处。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拉登复仇者欲袭击哈里王子 称其为“王室纳粹”
转播到腾讯微博
视频显示哈里王子在阿富汗战争中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个名为“反十字军穆斯林”(Muslims Against Crusades)的极端团体4月29日在YouTube网站上发布的3分钟视频近日被曝光。该视频威胁英国哈里王子的人身安全,并指其为“王室纳粹”。
  现年26岁的哈里王子是英国王位第三顺序继承人。报道认为,哈里王子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是为了报复美国突袭杀死“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
  哈里王子曾在2007年和2008年作为英国军人参与了阿富汗对塔利班的战争,并且在2005年的一次化装舞会上身穿纳粹服装出场,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
  视频显示了哈里王子在阿富汗、身穿纳粹服装等画面,周围是一圈黑框,好像从电视中观看一样。视频的开头是阴森的“反十字军穆斯林”名称。
  视频似乎收到了预期中的引发仇恨的效果。YouTube 网站下面的跟帖中不乏诅咒愤恨之语。有人写道:“愿主安拉诅咒他,毁灭他吧。” 有人说:“让他下地狱去!”
  与此同时,威廉王子也收到了极端组织的死亡威胁,让他“盯着点自己的背后”。
  “反十字军穆斯林”的一名发言人承认发布视频的目的是为了激起穆斯林对英国王室成员参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仇恨,并称制作视频是为了鼓动威廉大婚时的抗议活动,后来这些计划宣告失败。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美报称本-拉登影响21世纪美国文化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日美国公布部分缴获的本-拉登录像资料这是美国国防部5月7日公布的本·拉丹的录像截图。美联社\\新华社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3日文章】题:独角戏:本·拉丹是如何影响21世纪美国文化的(作者该报文化评论员菲利普·肯尼科特)
要说对21世纪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没有哪个人能超过本·拉丹了。人们如今很难回想起本·拉丹最初表现出的那股令人毛骨悚然的精明劲儿了。他所表现出的正是美国企业界所渴望的那种聪明才智:想问题时不拘一格、从不甘于小打小闹、深谙发挥团队力量之道、在发挥领导作用时着眼全局但又注重细节。
他不仅运用了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和铁器时代的战斗词藻,还掌握了计算机网络世界里的个人造神术。他知道当代的公关规则。令人震惊的是,他公布的视频既显示出理性,又变幻莫测。9· 11袭击事件发生几个月后,本·拉丹在一段视频中担任了主角。他的口吻就像一名工程师:“我们提前计算了敌人的伤亡情况,从(双子)塔的状况看,他们是死路一条。”
9·11事件两周年之际,本·拉丹叉出现在视频中。每当进入选举期,本·拉丹又会继续上演他的独角戏,就连自我陶醉的美国政客们也会黯然失色。
本·拉丹释放出的恐惧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此改变了城市设计和建筑,还迫使我们放弃走最具地标意义的公共建筑的正门,而更愿走侧门。机场已彻底变了样,由于西班牙和伦敦随后也发生了爆炸事件,火车站和汽车站也彻底变了样。我们只能任凭他在公共场所神出鬼没。
本·拉丹还在暗地里主导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几乎在一夜间,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完成了大变脸。本·拉丹给古老历史中的妖魔鬼怪重新赋予了生命。
有些变化可用数字表示。据现代语言协会说,1998年至2009年间,学习阿拉伯语的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据该协会会长罗斯玛丽· 费亚尔说,9·11事件后,不仅阿拉伯语专业入学人数大幅增加,希伯来语和古希腊语专业的入学人数也有所增加。人们当时需要回去找寻基本经文,因为那些经文是一些人当时所称的“文明冲突”的根源。
本·拉丹随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找不到本·拉丹对政客们来说是奇耻大辱,他们由此不再看重是杀死他还是活捉他。
美军派出了无人机和特工,本·拉丹无奈之下只得消失。就连他的销声匿迹都有些不寻常之处。他或许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我的工作做完了,从而以榜样的身份惩戒了所有那些赖着不走的政客名流。
最终,本·拉丹还是被不知名的特工们消灭了。在这场不对称的博弈中,更有实力的一方最终还是将他压垮。
奥巴马总统的一名批评者指出,应由在当夜值守、无明显部门特征的最低级别官员宣布本·拉丹的死讯。奥巴马总统为何要在白宫的东厅宣布本·拉丹的死讯,让一个杀人狂的惨死变得有尊严呢?
因为本·拉丹所危及到的正是民族国家的理念。
奥巴马总统对发动此次突袭的无名部队大加赞扬。但他也维护了总统的权威。奥巴马使用第一人称,还对“根据我的命令”这一措词加以强调。这场戏的结束方式令人称奇,可谓另一种独角戏。
为了维护秩序并重树国家权威,奥巴马不得不效仿先例、冠冕堂皇地表现一番,因为美国总统的权威就是以此为基础的。简单的故事情节就要简单收尾,而结局就是,一个伟人消灭了另一个伟人。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林达:本拉登死了 许多复杂问题仍无解
  林达 知名作家
  本·拉登被击毙,终于死了。
  假如他死在9·11之后不久,人们面对这个重大标志性事件,胜利感会更单纯,十年后,感受要复杂很多。9·11走来十年,反恐成为常态,已经没人会天真到认为这标志着恐怖战争威胁的结束。9·11标志了一个时代的本质转折,而拉登的死,只是鼓舞士气,对大局已无大的改变。恐怖战争和常规战的差别,已经越来越清晰现实。
  围绕拉登之死,就可以看到一系列问题:
  抓拉登是阿富汗战争最主要目的,而最后这个战役在巴基斯坦境内。显然,恐怖战争与常规战不同,战场在哪个国家不确定。敌军首领们和士兵都在跨国秘密流窜。但这并不影响其作战能力,拉登钻在一个地洞里,照样发动9·11。
  估计是可信的说法,美军这次出击并没有通知巴基斯坦政府,很好理解,怕走漏风声。可这当然有法理问题。一是巴基斯坦的主权被侵犯;二是攻击可能造成平民伤亡,“外军入侵”造成平民伤亡,巴基斯坦政府如何向国民交待。大家说,这是特例,因为是拉登,因为伤亡都是这栋房子内的人,国际社会含糊过去,不提。
  可接下来的问题是,假如是二号头目、三号头目、恐怖活动危险分子呢?是否对任何国家都可以随意越境袭击?假如造成很大的平民伤亡呢?
  这就引出另一个议题,炸死的是不是平民,都可能有争议。严格说,在恐怖战争本身没有定义也没有国际规范时,恐怖分子及其家属也是平民。同时,恐怖组织一直在充分利用这个身份,有意把真正的民居和无辜平民作为掩体和人肉盾牌。假如交战中发生炸毁炸伤,罪责一律踢给反恐武力。
  谈跨国反恐袭击和击毙拉登,上世纪末,克林顿就根据情报,炸毁过苏丹的毒气制造厂和阿富汗的一个训练营,后者目的就是炸死拉登。这当然是战争手段。这次对拉登的突袭也很明确,反恐主要是情报战,但情报有误的情况显然可能发生,如何对待?
  假如确定无误是毒气厂,是否可以炸?这和今天击毙拉登的战斗是一样的问题。论克林顿的阿富汗训练营袭击,既然当时对阿并未宣战,放在常规战争规范的联合国框架内,当然也算违法。当时这些都含糊过去,原因之一是国际社会知道恐怖战争在逼近,知道拉登的危险性:假如那次拉登离开训练营晚几分钟,可能就没有9·11了;原因之二是国际社会知道受恐怖战争威胁的国家确无规则保护,也就放过,你们自己寻找出路。
  很巧,恰在拉登被击毙前,维基解密公布一批秘密文件:有恐怖分子宣称在某处藏有核弹,拉登一死就会引爆。虽然这次可能只是“诈弹”,却再次提醒大家,“脏弹”这样的低核武器,生、化武器,仍是恐怖战争的悬剑。
  拉登创建了恐怖组织,但它不是军队,“基地”已经越来越“别动化”。希特勒一死,德军就崩溃,而恐怖组织大小头目指挥着各色别动队,数人甚至一两人,都可以完成一个大战役,9·11攻击就只有11人参与。头目很容易被接替。可拉登又确是标志,他发动9·11,把一系列国际难题推到大家鼻子底下,国际社会再不可以说“没有看见”。
  对恐怖战争缺乏观念定义和规范,是个老问题。9·11后,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责成各国专家,组成专题小组研究,十年过去,没结果。安南是有眼光的,再不正视新局势,任受攻击和威胁的国家自找解决办法,最后,混战是必然。奥巴马曾试图以观念的倒退,缓和舆论谴责的冲击,回避现实,宣布从此再不提“反恐战争”。不提可以,战争仍在。国际社会不正视,最终将导致更大混乱,带来更大伤亡。
  消息传来,电视里,夜间的纽约时代广场和世贸中心遗址,挤满了庆祝人群,理所当然。我却不由想起自己在伊斯兰国家的经历,我可以确信,哪怕不喜欢拉登的大量伊斯兰民众,出于宗教、民族情绪和历史恩怨,他们看到这幅画面,感受会很不同,更不要说宗教狂热分子了。前景不乐观。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专家称奥巴马政府击毙拉登好处不长久
日06:46邢磊
专家称决定明年大选结果的关键仍是经济问题
本报讯 在“9·11”事件近十周年之际,美国5月1日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际事务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胡宗山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看,击毙本·拉丹是奥巴马政府的一大胜利,有利于提升奥巴马的支持率和争取明年连任。但奥巴马若想仅仅依靠拉丹之死为大选加分,这恐怕过于乐观,老布什可谓是“前车之鉴”。20年前的美国总统老布什赢得了“冷战英雄”的称号,但他最终却在1992年与克林顿的竞争中败北,可见经济问题才是决定大选结果的关键。
一项最新的民调显示,在美国击毙拉丹之后,奥巴马的支持率已由4月份的47%上升到56%。美国民众也大受鼓舞。胡宗山称,从短期看,拉丹之死对奥巴马明年的总统选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他同时指出,从长期来看,效果会存在一个递减效应。第一,现在离明年大选还有一年多时间,这种好感与支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第二,一段时间以后,民众包括学界、媒体也会明白过来,拉丹之死不能只归功于奥巴马,它实际上是美国这么多年坚持反恐的一个必然成果;第三,奥巴马上台以来,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是乏善可陈。
还要看竞争对手强大与否
因此,决定奥巴马未来能否成功连任的还是其内外政策。
另外,两年多来奥巴马虽然没有什么闪光的成绩,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失误,何况现在美国经济正在逐步好转,因此,连任还要看其竞争对手是否强大,是否提出足够吸引人的内外政策,并向民众证明自己有能力替代奥巴马,创造更好的未来。
因此,胡宗山认为,美国2012年大选真正的较量还在未来一年内。拉丹之死甚至还有可能在未来一年内形成高开低走之势,对奥巴马参选造成负面影响。
类似的事例曾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过。老布什于年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独联体成立,标志着苏联时代的彻底结束,老布什也因此赢得了“冷战英雄”的称号。但老布什在1992年与克林顿的竞争中败北。
美巴关系不会改变
本报讯 胡宗山教授指出,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不会改变,虽然巴基斯坦批评美国不经通报就直接攻击拉丹住宅是单边主义行为,但从总体上看, 这一行为也属于美巴之间反恐合作的组成部分,巴方是出于维护主权尊严才说了“下次再有类似不经通报就直接攻击的行为就中止合作”一类的硬话,但这是应付国内外压力用的,不会改变巴支持美国反恐的一贯战略,因为巴需要美国维护南亚平衡,在对印战略中形成均衡态势;另一方面,因为阿富汗局势仍然复杂,所以美国仍然需要巴基斯坦。
胡宗山表示,美国的反恐战略会继续坚持下去,当然,后拉丹时代的具体反恐策略将会有所调整。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拉登缘何选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生活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到访时的喧哗景象 本报记者牟宗琮摄本·拉登之死让巴基斯坦北部城市阿伯塔巴德一夜成名。
阿伯塔巴德主要街道两侧有军事学校和培训机构,市内随处可见军事纪念碑以及大炮、火箭模型,军队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之前有媒体报道说,本·拉登的寓所就在卡库尔军事学院对面。其实,二者之间远非“扔一块石头的距离”。
击毙本·拉登一事发生在2日凌晨。4日,来访的外国人和媒体人士还是被警察拦在了卡库尔军事学院的街口。当地人建议本报记者穿过农田绕行至本·拉登寓所附近。记者看到,农民照常下地打药、除草,而水牛则在田边安静地吃草。绕行计划只成功了一半,第二个检查站还是靠同警察软磨硬泡才得以通过。
进入比拉尔住宅区,记者发现本·拉登寓所是座高高的三层楼(见图①),四周多为看上去比较新的二层小楼。记者采访了近十名居民,他们中间竟然很少有人相信本·拉登曾住在这里,轰动全球的新闻不过是“美国制造的阴谋”。美军直升机发动的突袭倒是令他们印象深刻。乌斯曼家的房子距本·拉登寓所不过100米,窗玻璃被震碎了一大片。
记者接触的居民多为工程师和商人,听说也有退休的军人到此安家。60多岁的退休老师萨拉胡丁的房子隔着一小排树林与本·拉登寓所相对。记者应邀来到萨拉胡丁家里喝茶。主人称在清真寺里祈祷时见过那座房子的租户,是两个阿富汗人。他介绍说,因为比拉尔住户既有旁遮普人、普什图人、哈扎拉人,还有许多阿富汗人,所以大家之间的交流并不多。萨拉胡丁解释说,普什图人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通常会把墙体建得很高, 本·拉登寓所的高墙并未引起当地人的怀疑。
阿伯塔巴德车来车往,一如去年记者到访时的喧哗景象(见图②)。在杂货店老板塔里克·马哈穆德的记忆中,打破当地人平静生活的只有两件事:一次是2010年反对把西北边境省更名为开伯尔—普什图省的骚乱,再就是本·拉登被击毙事件。而这一切都改变不了阿伯塔巴德居民平和的性情。
“正是因为阿伯塔巴德平静安宁,我才来到这里生活。”萨拉胡丁的话耐人寻味。
白宫对击毙情景“改口”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3日说,本·拉登被击毙时并未持有武器。这一表态推翻了美国官方之前的说法。不过,他随后称,这并不表明本·拉登当时准备投降。当时场面非常混乱,突击队员并不知道本·拉登等人身上是否藏有自杀性炸弹。
美国总统首席反恐顾问布伦南此前称,本·拉登临死前试图与美军进行枪战。布伦南还称,当时本·拉登试图将他的妻子作为“人体盾牌”保护自己。现在改口为被击毙的另外一名妇女在枪战中死于别处。
据悉,白宫至今仍未决定是否公布有关本·拉登死尸的照片及其他证据资料。
随着本·拉登被击毙细节的透露,美国公众已发出不少疑问。除美国官方对事发当天诸多细节说法自相矛盾外,还有不少人质疑,美国通过对在东欧“黑狱”关押的囚犯施以酷刑获得本·拉登下落的情报,这种做法是否正当?(人民日报)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戴维·皮林:消灭本·拉登是一个空洞的胜利
日06:48戴维·皮林
  暗杀成功却未见尸体有些反常。正如阿根廷第一夫人伊娃·贝隆(Eva Perón)的尸体神秘失踪16年一样,“死不见尸”令人不安。除了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话以外,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真的死了。不久之后,奥巴马将被迫公布这位被击毙的基地组织领导人的照片——无论这么做是否具有煽动性。
  当然,没有人真的怀疑本·拉登已被击毙,也没有人怀疑世界因此变得更美好。人们也不会否认让美国最憎恨的敌人血债血偿对美国的心理提振。但危险在于,这种功绩的结果最终将和不见尸体的暗杀一样空洞。奥巴马的胜利最终可能证明是得不偿失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本·拉登被认定为全球最危险的恐怖分子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各方的说法,本·拉登过去5年来一直藏身在巴基斯坦郁郁葱葱的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市,没有电话或电子邮件。与其说他是恐怖袭击的组织者,不如说他已变成一种恐怖思想。他的思想就像癌细胞一样,扩散至整个巴基斯坦,并蔓延至也门、索马里和其它地方。思想自然比人更难消灭。
  阿拉伯世界中的许多国家也发生了变化。激发整个北非和中东地区反抗的思想,与本·拉登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的摩尼教愿景没有什么关系。从埃及到利比亚,抗议者憧憬着令人向往的西方式民主。
  因此,击毙本·拉登印证了他势力下降的事实。但更具破坏性的是,它暴露出美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追捕行动的深层次缺陷。
  9/11袭击一个月后,美国就入侵了阿富汗。理由很简单。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为本·拉登提供了藏身之地,并拒绝把他交出来。对许多美国人而言,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已融为一体。但阿富汗的塔利班的目标始终比基地组织更温和。塔利班希望驱逐阿富汗的外国人,并由该组织当政。在推翻塔利班政府、并促使大多数基地组织武装分子逃往巴基斯坦之后,美军在阿富汗就面对另一个使命——重建国家。
  在巴基斯坦发现本·拉登,一举暴露出美国的使命偏离。鉴于基地组织头目已死,7月开始撤军的期限又将临近,美国国内批评阿富汗战争的人士会更有理由敦促美军完全撤离。马萨诸塞州民主党议员巴尼·弗兰克(Barney Frank)本周在CNN表示,美国“无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革每一个不良政府”,也无法“堵住世界上的每一个老鼠洞”,即从一个庇护所到另一个庇护所地追捕恐怖分子是徒劳无功的。
  本·拉登之死,更昭示出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真相。不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在干些什么,看来都不怎么光彩。它要么未能发现世界头号通辑犯就在自己眼皮底下(有美国提供的180亿美元援助,想必它买得起一架梯子架到本 拉登家的墙上瞧瞧吧),要么一直在帮他隐匿行踪。美国中情局(CIA)局长利昂·帕内塔(Leon Panetta)表示,上周日的突袭行动没有向巴方打招呼,因为他们可能会向本·拉登通风报信。很难想象还有更能说明问题的评断了。
  印度国防专家、非巴基斯坦之友布拉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在一篇措辞尖锐的评论中写道:“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祸患,更多是源于该国啜着苏格兰威土忌的将军们,而非数着念珠的毛拉们。”若不是得到巴基斯坦的美国盟友的赞同,他的观点可能就会遭到驳斥,被当作一个典型的印度敌人的观点。美国一些议员已经要求政府中断对巴基斯坦的一切援助。“在我们再送出一角钱之前,我们必须弄明白,巴基斯坦在反恐战争中是否确实和我们站在一起。”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弗兰克·劳滕伯格(Frank Lautenberg)如此说道。
  然而,美国无法抛下巴基斯坦。奥巴马称赞巴方在追捕本 拉登过程中给予的合作,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有证据表明巴基斯坦在这件事上的作用充其量只是微乎其微。拥有核武的巴基斯坦局势太不稳,太易滋生激进主义,美国无法干脆弃之不顾。美巴双方不得不躺在一张不舒坦的床上。
  本 拉登之死暴露的第三点是,上天入地追捕他究竟花了多少钱。美国电视台估算在2万亿美元以上,这是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都算在内。这恰恰是耶鲁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在《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中所描述的“帝国过度扩张”的精髓。书中写到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们:“在反反复复的冲突过程中,他们稳步地进行了过度的扩张,军力变得庞大,而经济基础日趋衰弱。”
  在美国忙着在整个中东抓捕本·拉登,给自己留下不可持续的财政赤字之际,中国专注于其势不可挡的崛起。去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美国干掉了头号敌人,却可能迷失了大方向。
  译者/何黎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专家称“美国反恐给中国发展机会”说法错误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地处巴基斯坦境内击毙拉登的三层小楼。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面临战略重点和外交重心的调整,有观点认为,美国会把更多的战略重心转向中国,“中国因9·11而来的战略机遇期就此终结。”对此,学者朱锋认为,这种说法完全不成立,美国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中国的战略部署和应对,中美关系走向与反恐关系不大。
说“反恐给中国机会”不正确
反恐十年中,美国并没有放松过针对中国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应对,最近十年美国增加对中国的战略部署,跟反恐没什么关系。
新京报:有人说,9·11之后美国进行反恐战争的十年,给了中国十年和平发展的机会,本·拉登被击毙后,这种局面就要发生改变了。对这种说法,您是否认同?
朱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说美国反恐给了中国十年和平发展的时间,难道没有反恐,美国就会跟中国开打吗?这个假设不成立。
事实上,反恐十年中,美国并没有放松过针对中国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应对。
但是,十年前中国的军事力量,值得美国动用多大精力去应对?最近十年来,中国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美国相应地增加了战略部署,这跟反恐没什么关系。
新京报:那么具体来看,本·拉登被击毙,对中美关系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朱锋:对中美关系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
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击毙,现在,巴基斯坦受到的压力很大,巴基斯坦一贯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邻国,如果巴基斯坦未来的局势出现进一步的动荡,将对中国产生影响。
另一个影响,体现在阿富汗战争问题上。
本·拉登死后,奥巴马有足够的政治理由,安心地从阿富汗撤军,那么,接下来阿富汗局势会如何,将是中国需要考虑的问题。
阿富汗也是中国的邻国。美国十年反恐,发动阿富汗战争,巴基斯坦配合作战。这两个国家就在中国的周边,这两个国家未来的局势走向,肯定会影响中国。
中美关系不取决于“反恐”
今天的中美关系重要而复杂,这跟美国受什么影响和牵制已经关系不大了,而是跟两个国家的性质、状态,和彼此处理这种关系的手段、对策有关系。
新京报: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本·拉登被击毙后中美关系可能发生的新变化?
朱锋:首先要明白,过去十年反恐中,美国就没有削弱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关注和战略应对,上面那种理解本身就有偏差。
不是因为不反恐了,美国就会把战略重心转到中国。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兵防和应对,在过去十年从未松懈过。
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于中国的崛起,美国很大程度上依然要确保自己的全球的霸主地位。对于中国的崛起,美国相应地战略制衡、牵制、防范、削弱,是肯定的,但如果说美国会封锁、遏制、包围中国,那是我们自己吓自己。
有中国网民担心,本·拉登死了,美国是否会削弱反恐时间、精力、军事力量,转向全力以赴遏制中国。这样一种非常复杂、微妙、有争议的看法,使得中国相当一部分网民甚至有兔死狐悲的感觉。我觉得这种看法非常不正常。
这种看法,既缺乏对今天中国本身的实力、地位和外交政策的应有的理解和自信,同时也缺乏对美国的国际局势的应有的判断。
新京报:人们会觉得,过去十年,中美可以在反恐问题上找到合作的契合点,下一步随着反恐局面的变化,这种状况是不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朱锋:中美之间没有具体反恐的合作,有的只是一些反恐信息情况的合作。
今天的中美关系重要而复杂,这跟美国受什么影响和牵制已经关系不大了,而是跟两个国家的性质、状态,和彼此处理这种关系的手段、对策有关系。
说到底,国际关系不是道德关系,国际关系永远是利益关系。美国在决定到底以什么方式对中国采取这种强硬的遏制政策的时候,它也要计算它的利益。
今天的中美利益纠葛,不是简单传统思维习惯的那样,以为美国对中国政策一刀切,要么遏制中国,要么因为恐怖事件而做某种程度的战略妥协,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正确的。
拉登之死对世界反恐作用积极
本·拉登活着,对形形色色的恐怖势力是一个精神的支柱,本·拉登被击毙,对于全球形形色色的恐怖分子来说至少在精神上是一个打击。
新京报:刚才提到,中国接下来需要认真考虑阿富汗局势的走向,因为作为邻国,它的局势将影响到中国。具体而言,本·拉登死后,美国在阿富汗的战略会发生哪些变化?
朱锋:本·拉登死后,美国不会改变阿富汗战略。
因为现在美国新的阿富汗战略的核心就是要彻底瓦解、击溃、包括最终改变阿富汗的塔利班军事力量,树立起一个相对稳定、有序的阿富汗秩序。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而且我们并不清楚本·拉登的击毙对塔利班和巴基斯坦激进的穆斯林军事组织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在本·拉登被击毙之后,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可能会有利于按照奥巴马所制订的时间表来执行。
新京报:中国身处其中的世界安全局势,尤其是受到恐怖主义威胁的安全局势,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朱锋:客观来说,世界安全局势不取决于本·拉登个人。
过去十年,美国对基地组织及其他恐怖势力进行了极大的打击和削弱,基地组织已经没有能力进行第二波恐怖袭击。同时,美国的国家能力建设、反恐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这十年是全世界共同反恐的十年,包括中国,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国。在国际社会和恐怖主义的较量中,整个国际社会的反恐意识和反恐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本·拉登之死对整个世界的反恐作用是非常积极的,本·拉登活着对形形色色的恐怖势力是一个精神的支柱,本·拉登被击毙对于全球形形色色的恐怖分子来说至少在精神上是一个打击。当然,拉登的死意味着恐怖主义的拉登时代结束,但不排除另外一个本·拉登出现。
美国避免反恐演化为文明冲突
对奥巴马来说,重要的是把拉登这一页掀过去,利用穆斯林革命,推动阿拉伯世界底层民主意识的发展,这恰恰是对恐怖主义的一种遏制。
新京报:美国有学者表示,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应该给过去十年的外交政策画上一个句号,开始一个新篇章。那么,接下来,美国的外交重心和战略重点变化,有哪些是值得关注的?
朱锋:奥巴马上台以后,就提出不再以反恐为战略重点,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反恐跟其他全球安全局势的关注,被放在一个同等位置上。
因此,拉登之死对整个美国的外交、国内政治和整个安全战略的未来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接下来,美国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争取跟穆斯林世界的和解。
现在,中东局势动荡,奥巴马政府释放出跟穆斯林世界和解这样一个信号,很重要。从这一点来说,就比布什政府更加重视穆斯林世界,考虑得也更周到。
新京报:具体来说,美国将如何争取这个和解?
朱锋:现在,除了美国依然无法脱身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中东北非的政治风暴和政治变革远远没有结束,利比亚、叙利亚的未来会决定中东未来的政治前景。
阿拉伯世界底层民主意识的觉醒方兴未艾。在这一系列政治变革之中,伊斯兰传统的军事组织,没有实际掌控、动员和组织的能力。因此,美国希望迎合底层阿拉伯民众寻求变革、自由的呼声,全力推动这一变革。
美国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处理本·拉登之死,也是为了避免拉登效应在穆斯林世界的发酵,使得反恐行动演化为文明的冲突。
所以,现在对奥巴马来说,重要的是把拉登这一页掀过去,借力打力,利用穆斯林革命,改变游戏规则,推动阿拉伯世界底层民主意识的发展,这也恰恰是对恐怖主义的一种遏制。
本报记者 颜颖颛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日本媒体称美国应趁拉登之死修正外交政策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5月3日文章】题:本· 拉登死后的美国: 政策(作者驻伦敦撰人帕特里克·西尔)
本·拉登被击毙令美国举国欢庆,大部分西方国家同样也是欢呼雀跃。在国际强权政治的角逐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比敌方标志性人物的死亡更大快人心。然而,尽管美国人对他的死拍手称快,但这会是故事的最终结局吗?
毋庸置疑,本·拉登的死将使奥巴马的支持率获得提升。美国普通民众终于要把他看作是一位致力于确保美国安全的强势高效的三军总司令。然而,在向美国和全世界宣布这一消息时,奥巴马很谨慎,并没有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样子。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针对伊斯兰好战分子的战争单凭军事手段是赢不了的。
然而,本·拉登的死可能给奥巴马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使他可以借此机会修正美国在某些方面的外交政策。布什的全球“反恐战争”终于可以被正式宣布告一段落了。奥巴马可以宣称美国打败了“基地”组织,宣布在阿富汗停火,然后从这个战火纷飞的国家迅速撤出美国及盟国部队。
与美国及其盟国10年来一直交战的塔利班和其他好战团体曾经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来收留并保护“基地”组织成员。不过,塔利班并不是国际恐怖分子。从本质上说,他们目前是反抗外国占领的普什图部落抵抗运动。
美国应当利用本·拉登之死,争取与塔利班领导人举行紧急的和平谈判。本·拉登被击毙无疑是美国特种部队的一大成就;然而许多反恐行动,实际上或许是绝大部分反恐行动都是适得其反的,因为这些行动激起了民愤。老的恐怖分子不仅没有被驯服,新的恐怖分子却又成长了起来。
此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依然没有结果。长期以来,这一直是穆斯林和阿拉伯国家敌视美国乃至西方的一个主要原因。消灭本·拉登令奥巴马获得了新的地位和威望,这会使他获得与以色列极右翼政府打交道所必需的政治实力吗?一切事情目前都无法确定。
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浪潮不会容忍美国帮助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实行长达数十年的压迫。埃及的新领导层已经敦促美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宣布埃及将永久开放拉法赫口岸以破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无情围困。
美国要想摆脱其在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糟糕形象,就必须跟上中东地区的新趋势。本-拉登被击毙或许使美国暂时有了胜利的感觉,但美国接下来需要认真地重新思考美国的政策。只有这样,美国才会安全。(驻伦敦撰人帕特里克·西尔)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主题帖子听众
威望13622 点
铜板115747 枚
西秦金币0 个
鲜花152 朵
在线时间7878 小时
伊朗称拉登死后美国无需继续在中东驻军
中新网5月2日电 据外电报道,伊朗2日称拉登之死已为美国及其盟国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在中东地区驻军移除了“任何借口”。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称:“美国及其盟友已经没有更多借口打着反恐的旗号继续在中东驻扎军队。”
该发言人还称,击毙拉登将有助于“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建立”,并补充说伊朗“强烈谴责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
脱愚解惑靠自醒 !  识骗防诈常自警 !
12 / 22 页
团购价:9元
原   价:25元
团购价:75元
原   价:100元
团购价:38元
原   价:48元
团购价:16元
原   价:22元
团购价:47元
原   价:49元
团购价:48元
原   价:88元
团购价:98元
原   价:128元
Copyright &
(http://bbs.zg163.ne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B2- |蜀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夏古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