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流量换话费与话费问题

您好,欢迎来到江南时报网!
手机上网流量没用就被“偷”走了? 江苏联通自称没错,却退还话费
前来投诉的市民提醒:“您每个月核对流量了吗?不是我一个人出现了这个问题!”
时间: 23:26 来源:江南时报
编辑:varg 点击: 次
各种流量套餐相加多达近8G的联通手机,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就不明不白地被全扣光了。当客户找到联通公司对他们的计费系统表示质疑的时候,工作人员始终不予正面答复,在多次交涉下,最终联通公司以安慰客户……
各种流量套餐相加多达近8G的联通手机,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就不明不白地被全扣光了。当客户找到联通公司对他们的计费系统表示质疑的时候,工作人员始终不予正面答复,在多次交涉下,最终联通公司以安慰客户为由,采用&挤牙膏&的方式,退还该客户700元流量费用。
计费系统没有问题,联通公司为何要退费?昨天,江苏联通公司有关负责人就此表示,他们这样做就是在意客户的满意度!
江南时报记者 张旭 实习生 袁清
几天时间联通手机流量被扣完
据市民姚先生反映,他是联通的忠实用户,从iPhone4上市以来,他就在无锡办理了联通推出的286元/月的套餐,套餐里包含1.1G的上网流量。为了上网方便,他又开通了30元包500M流量的业务和15个月包6G的搜狐视频。这些套餐叠加在一起近8G,一直沿用至今。
2013年11月,姚先生因为工作忙没有使用流量,没有想到一个星期不到,流量就全部没有了。&我根本没有使用流量,怎么会在几天时间将我一个月用的流量全部给扣了?&带着这个疑问,姚先生拨打联通公司的客服电话反映了这一反常情况,工作人员称联通的计费系统没有问题,责任由姚先生自己承担。
对于联通公司的解释,姚先生非常气愤,多次致电客服,要求对方给出详细的消费记录,但是对方没有答应。11月7日上午,联通客服主动致电姚先生,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表示将退还姚先生20元钱。
姚先生说,联通乱扣费不承认,竟想用20元来打发,这显然是敷衍,因此他当场予以拒绝。当天中午,联通客服再次打来电话,称愿意退还姚先生5号和6号两天共700M的流量。对此姚先生还是没有答应,并表示要彻底查询近三个月的流量明细。
当天晚上,联通公司的客服人员第三次致电姚先生,态度也很好,称经过查询,最近累计多扣了姚先生1600M左右的流量,将按0.3元/M返还话费给他。
同样问题联通不解释退还700元费用
一天三个电话,联通公司像&挤牙膏&一样退还多扣的手机流量,这让姚先生很不理解,同时也更加确信联通公司计费系统有问题。&这一次是扣费太快才知道,如果他们继续慢慢地扣费,我们的损失根本就觉察不了,联通这样太坑人了。以往手机流量一直不够用,估计与这有很大的关系。不仅是我的手机,估计其他手机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只是大家没有察觉而已。&
对于这样的情况,姚先生想起自己的妻子使用的也是联通的号码,不同的是,妻子是在苏州办理的号码。于是,姚先生立即告诉妻子看看手机扣费有没有问题。这一查还真的查出了问题,妻子的联通手机这个月也被莫名其妙多扣了200多元!
姚先生非常愤慨,并致电10010,要求他们立即查询妻子手机流量问题,并及时回复,否则他将致电国家工信部。上周一,联通回复姚先生的妻子说将返还80元左右表示补偿。姚先生没有同意,并要求联通翻查近三个月的流量。当天下午联通回电表示返还200多元话费,并声称并不是他们乱扣费,是为了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才返还了这么多话费。
就在当天,联通公司也对姚先生的手机流量问题给出了最后的解决办法:退还700元被扣的手机流量费用。
联通称没错,退钱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
事情虽然了结了,但是姚先生觉得联通公司的这种做法很荒诞。他说,联通公司工作人员在帮用户复核流量时,为什么会一再而再改结果?是技术力量不行,还是已经查到结果了,在试探消费者的智商?&一点点地给你,要就给,不要就当联通的利润了?非要投诉到国家工信部,他们才认真!&
&说有问题导致了多扣消费者流量,那你们为什么不及时在网上公布漏洞,并通知消费者暂停使用?我是发现了,投诉了,你们才像挤牙膏一样的处理,那其他未发现问题的消费者,流量是不是被你们白吃了?&提到联通扣费问题,姚先生还是很气愤。
联通公司一直强调计费系统没有问题,那为什么又主动退费呢?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江苏联通一名负责对外宣传的陈姓负责人。
该负责人说,联通的计费系统是先进的,绝对不存在乱扣费或是计费不准的问题,联通的收费标准也是通过物价部门核准的。总之,联通公司不存在收费系统问题。对于姚先生夫妻手机流量问题,应该是与客户使用的软件有关。在这种情况下,退还了姚先生的手机流量费用,并不是联通错了,而是联通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
是不是每个客户提出这样的问题,联通公司都会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呢?对此,该负责人没有做过多解释。
一笔糊涂账何时能说清
今年以来,关于手机上网流量造成的扣费纠纷层出不穷,最为关键的原因是运营商根本拿不出乱扣费的理由和依据。以姚先生为例,被扣的不明不白,补偿的也是不明不白,用一句歌词奉献给联通的客户,那就是&糊涂的爱&。
江苏联通公司给出的赔偿理由竟然是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所以采取的变通措施。作为一家自称资产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以这样的方式处理争议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众所周知,事实真相只有一个,消费者提出了流量扣费的问题,联通公司理应拿出事实依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区区几十元钱就想&花钱买平安&,无疑是掩耳盗铃的做法,这只能证明江苏联通公司完全不拿消费者的投诉当回事,或是根本拿不出自己的扣费依据。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江苏联通公司因为扣费系统账目不清,随意扣费的做法,只能说明自己的底气不足,或者说是拿一个糊涂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糊涂账目。看来,资产进入世界500强,与管理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完全是两码事。
(责任编辑:varg)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您的称呼: &&
合作登录:手机话费与流量的区别_百度知道
手机话费与流量的区别
。。。不懂。 有流量没话费能上么我是个手机笨蛋。 我想买一款手机 话费是不是扣那些打电话 而流量是扣上qq 上网等。那没有流量 有话费能上q么
是不是冲了话费就有流量了? 还是用话费开通流量?
提问者采纳
一不小心打开浏览器或者其他什么软件就会产生流量。话费这个说法狭义讲是由通话及短信所产生的费用。话费是一个总的概念,反正也不贵,但按你说的情况你是想表达费用的问题,最好都开通一个5元包月的gprs套餐,如果不搞流量套餐上网将会产生非常大的费用,你如果打电话了发短信了也会扣你话费。但是现在的卡全都默认开通了上网功能,你产生了话费不一定就是因为流量。如果你无法保证你上不上网,或者可能会上网;但是反过来,如果你的手机从来不上网是不会产生费用的,而现在的手机又都是有内置上网的一些功能的,你上了网产和了流量移动会扣你话费,但是默认的是按K算钱,这样就会产生由流量导致的话费了流量只跟上网相关
提问者评价
明白了 谢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手机话费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省钱有话费就有流量,如果经常上网上Q,就开通包月GPRS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APP偷流量致国人多付400亿 话费是这样多起来的
  让流量跑得快成APP通病,国人为“偷跑”流量一年至少多付近400亿元。
  手机套餐流量不清零政策推出不足2个月,流量莫名其妙“偷跑”事件频出。不少消费者认为,以往打电话、发短信分别由时长、条数计算,自己可以查实,可是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流量如何核实却犯了难。
  有网络安全专家称,除了个别大流量“偷跑”事件外,流量非正常消耗已成智能手机通病,每天都有大量流量在用户不知情下流失。有数据显示,国人一年为此多付出至少近400亿元。
  那么,手机流量频频“失控”到底是谁造成的?
  运营商频遭质疑 其实“偷”点流量并不易
  11月12日,武汉市的陈女士因手机被停机咨询客服,被告知自己的苹果手机一夜之间流量跑了50GB,已欠费930元。
  根据运营商上网记录数据检测、分析,发现用户前一晚发生超常流量含有windows系统发起的BT类型文件下载记录,累计消耗流量53.5GB,不排除该手机开启了“个人热点”,被电脑或其他设备接入并下载大量数据文件。然而,陈女士的丈夫毛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晚未曾开启过“个人热点”,对运营商检测人员给出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据了解,运营商只能监测手机流量使用状态,推测流量是被什么操作用掉的。湖北电信相关负责人坦言,“个人热点被哪部设备用了,怎么被用掉的,我们没有权力入户调查,无法还原具体的事实。”目前虽无最终结论,不过中国电信已减免该用户的异常流量费用。
  网络安全专家、猎豹移动安全研究员李铁军表示,近期的“3小时消耗23GB”等大流量偷跑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最终往往都是运营商减免费用息事宁人,更加引起公众质疑。
  流量究竟是如何计算的据通信专家介绍,用户使用的流量分为上行数据和下载数据,当用户需要访问某网站时,先要发送请求信号,从而产生一定的上行数据流,而该网站将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用户,从而产生下载数据,两部分相加则是用户所消耗的流量。
  手机安全软件统计的流量与运营商的统计为何有差异中国电信内部人士介绍,手机安全软件是根据检测手机网卡产生的数据流来统计用户消耗的流量,运营商是根据基站等运营商自己的系统进行统计。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属常,如果差异过大,则有可能某一方出了问题。
  近期,浙江省质监局、计量科学研究院通信参数实验室进行了通信流量检测试验,以验证运营商对流量测算的准确性:在三台多制式无线通信上网流量监测器中插入三大运营商SIM卡,下载同一文件,测试结果显示:流量检测数据偏差值为0.1%-0.15%。
  河南联通公司网络与副总经理宋凤忠表示,运营商内部有非常严密且精准的计费和财务报表体系,造假在行业里无异于自绝后路。
  实际上,国内和国际上的通信运营商目前普遍采用了等公司统一标准通信流量计量硬件设备。“国内外该类设备的技术规格是统一的,运营商想单独造假‘偷’流量从技术角度基本不可能。”华为公司一位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通信运营商的通信计费和测量是一套非常庞大且严密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偷”用户一点流量需耗费大量的经济成本去更改整个系统和设备,运营商没必要去花如此高昂的成本。
  让流量跑得快成APP通病
  网络安全专家裴智勇表示,除个别大流量“偷跑”事件外,其实流量非正常消耗已成智能手机通病,每天都有大量流量在不知情下流失。
  裴智勇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360安全团队发现过一种植入手机正常应用里的木马病毒,只要用户安装了带有该病毒的手机应用,即使是滑动解锁屏幕这个小小的动作,都会消耗一定流量。“一次解锁消耗0.76MB流量,一个手机用户如果每天解锁150次,就意味着一天额外消耗100MB流量。”
  流量偷跑问题与手机系统也有关。360手机安全专家买昭一丁表示,安卓系统对应用权限是开放的,它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即使在用户退出该程序后,该程序还有可能在后台运行并消耗流量。
  近年来,大量APP通过运营商提供服务,由运营商收取流量费,之后与其按比例分成,即用户流量消耗多少直接与APP制作商利益挂钩。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APP从业者坦言,希望流量跑得快已是行业通病。这直接导致很多正常的、非恶意APP软件在制作过程中,设计了在安装时或之后“套取”用户手机后台使用权限,尤其是安卓系统下,很多软件都会在用户不知情、关不掉的情况下,肆无忌惮地更新、下载以增加流量消费,其中不乏很多知名APP软件。
  “庞大的利益驱动着APP制作者们处心积虑在做好正常APP业务的同时也惦记着用户的流量。如今,手机APP非正常消耗流量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可能是大家觉得流量跑得快的主要原因。”裴智勇说。
  而那些“大流量偷跑”的元凶是真正的恶意程序。360安全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安卓平台新增恶意程序主要是资费消耗,占比为53.1%;其次为恶意扣费41.5%和隐私窃取3.6%。资费消耗类恶意程序主要通过私下拨打电话、发短信、频繁联网等方式耗费用户的流量和话费,是用户较难察觉的一种恶意行为。
  “恶意资费消耗软件也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有的软件制作者为了增加下载量,通过植入用户手机后台的恶意木马自动下载手机软件,造成用户流量不知不觉间大量消耗。”买昭一丁说。
  360手机安全卫士监控数据显示,平均每部智能手机每天偷跑流量约2.33M。“按照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到10月移动流量平均资费为80元/G,据此保守计算,安装了360手机安全卫士的近6亿用户,每年因流量‘偷跑’而额外付出的流量资费就将近400亿元。”买昭一丁说。
  加强APP市场监管促进信息消费更加透明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消费者普遍觉得现在流量越跑越快还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4G流量资费下降,用户资费敏感度减弱,唱数据服务,有WIFI时也懒得切换的现象增多,导致使用流量明显增加;二是随着4G网络覆盖越来越好,更多的用户更换为4G手机,原本因为页面打开速度慢而随时中止、跳转的现象减少,用户消耗流量有所增长。
  此外,新型应用铺天盖地。手机里各类APP功能在不断翻新,很多以前手机上处理不了的业务,如今动动手指即可办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智能生活体验的同时,流量消耗也在不断增长。
  对于运营商“一投诉就免单”的现象,付亮认为,表面看解决了问题,但被大家理解为“理亏”。运营商一味赔偿并不能解决问题,有必要成立专门团队,研究流量走向及流量变化,追查流量增加原因。运营商要做好流量经营,从用户角度出发为其节省流量。
  人们使用流量越来越多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突发性、大流量“偷跑”事件目前还是个别特殊现象。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应加强对恶意APP软件制作者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目前,不少“黑客”制作恶意软件,已形成有规模的黑色产业链。同时,各个安卓应用商店、平台管理依然存在漏洞,监管机制不健全。
  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委员宁家骏表示,监管部门和运营商都需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将信息领域的监管和监督公开化,使(,)的信息消费更加透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加强智能应用APP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势在必行,让流量消费更透明、顺畅,提升消费者信息消费体验。
(责任编辑:HF059)
11/25 11:5411/26 09:0411/14 08:1810/30 08:4910/08 01:0609/30 07:5809/29 08:1909/24 09:28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量换话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