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胡夫金字塔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解析:
1.在全世界都有名。形容金字塔的名声极大。
2.示例:数量多,规模大;外观宏伟;结构精巧;想方设法,科学建造起来的;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3.示例:文章借物写人,介绍的是埃及全字塔,反映的是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受更深刻,更具体。任选方法之一,举文中例子说明即可。
4.示例:①特有的建筑物,举世闻名,是埃及的象征;一座座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用科学的方法建造起来的,体现了他们的智慧;赞美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②“赞美人民勤劳,智慧”主题,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要举具体例子。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新编家长辅导丛书 帮你学语文练习册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喜欢夜来香
  我家的大花坛里养了许多花,名贵的花栽在花盆里,一般的花就种在花坛的泥土地上。其中有百花之王牡丹,有高雅的君子兰,有娇嫩的碧玉花,还有月季、绣球、茉莉、金钱菊……在它们之中,我最喜欢的花要数那几株夜来香了!
  它,碧绿的茎长得非常粗壮,矮的有一尺多高,最高的一株要有三尺多高。狭长的绿叶交替排列。在主茎和枝杈的上部,每一个叶片的底部蹿出一个花挺,顶着一个绿里透黄的花蕾。夏天一到,夜来香开花的季节便到了。晚上大约8点来钟,只见它那鼓胀的花蕾慢慢地、慢慢地张开了,张开了。终于,它完全开放了!那四片小巧玲珑的花瓣是淡黄色的,它们犹如四姐妹紧紧地拉着手,围绕在橘黄色的花蕊四周,构成一朵朵可爱的夜来香花。
  它,外貌虽然不十分美丽,但是非常惹人喜爱。每到盛夏的晚上,我吃过饭,便来到这个花坛边乘凉。这时一股幽雅的清香迎面飘来,让人心旷神怡。闻到花香,我忽有所悟:怪不得它叫夜来香呢!原来,它在夜间开放,为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来阵阵清香,帮人们解除疲劳,令人精神振奋。这正是它的品格高尚之处啊!
  它,还有着别的花所没有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过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瞧我喜欢的夜来香。啊,我惊呆了!只见别的花都低下了头,弯下了腰,有的甚至趴在了那泥土地上,可它却还直直地站在那里。它那洁净的叶子翠绿翠绿的,在柔风中,只见夜来香的枝轻轻晃动,仿佛对我自豪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呀,夜来香的生命力多么顽强!
  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华贵,没有君子兰那样高雅,也从不在白天去争奇斗艳,但却在夜晚为人们默默做贡献;它不屈服于暴风雨的顽强精神,又是其他娇嫩花卉怎能比拟的呢?
1.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夜来香的外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喜欢夜来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早晨,聚在鲜绿的叶片上的一颗颗小露珠,晶莹透亮,像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撒在那翠绿的操场上。叶片轻轻地摇动一下,几颗小露珠调皮地躲进了草丛,再也寻不着它了。
(1)用“——”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用“  ”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用部首查字法查出“璀璨”的读音和解释。
璀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私奉献的报偿
  ①多年以前,在荷兰一个小渔村里,一个勇敢的少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全世界的人们懂得了无私奉献的报偿。
  ②由于全村的人们都以打鱼为生,而海面上瞬息万变,(  )。因此为了应对突发海难,志愿紧急救援队的建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③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巨浪掀翻了一条渔船,船员的生命(  )。他们发出了SOS的求救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报,火速召集志愿紧急救援队的成员,乘着划艇,冲入了汹涌的海浪中。(  )的村民们都聚集在海边,他们每人举着一柄提灯,为救援队照亮返回的路。
  ④一个小时之后,救援队的划艇终于冲破浓雾,乘风破浪,向岸边驶来。(  )的村民们欢呼着跑上前去迎接。他们(  )地跑到海滩后,却听到志愿救援队队长宣布:由于救援船容量的限制,无法搭载所有遇险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否则救援船就会翻覆,那样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⑤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才落下的心又悬到嗓子眼,人们又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这时,救援队队长开始组织另一队救援者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16岁的汉斯(  )地报了名。他的母亲忙抓住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汉斯,你不要去。你知道,10年前,你的父亲就是在海难中丧生的,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保罗也出了海,可是到现在连一点消息也没有。孩子,你现在是我唯一的依靠了!求求你千万不要去!”
  ⑥看着母亲那日渐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汉斯心头一酸,泪水在眼中直打转,但是他强忍住没让它流下来。“妈妈,我必须去!”他坚定地答道,“妈妈,你想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只要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  )地去履行我们的义务。”汉斯张开双臂,紧紧地拥吻了一下他的母亲,然后(  )地登上了救援队的划艇,冲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⑦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1小时过去了。这1个小时,对忧心忡忡的汉斯的母亲来说,真是太漫长了。终于,救援船再次冲破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只见汉斯正站在船头向岸上眺望。救援队队长把手拢成喇叭状,向汉斯高声喊道:“汉斯,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  
& ⑧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我们找到他了,队长。请您告诉我妈妈,他就是我的哥哥——保罗!”
1.联系短文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危在旦夕义无反顾
精疲力竭忧心忡忡
危机四伏自告奋勇
竭尽全力喜出望外
2.结合对标题的理解,简要说说这个故事的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读,选择一处(用“  ”在文中画出),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故事结尾,当汉斯的母亲得知这个意外的消息时,她会怎样呢?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和动物是同乡
  “二战”中当纳粹德国疯狂轰炸英国伦敦时,有一天萧乾进行街头采访,看见一大群男女正在一片瓦砾前呼叫着抢救。萧乾走近一看,原来是他们刚刚从废墟下面救出一只跛了腿的三脚猫!萧乾当时不由地流泪感叹:“像这样的民族,是不可能被法西斯打败的!”
  地球是个小村庄,人和动物是同乡。作家海岩曾经说:“中国人都知道联合国有一个《人权公约》,可很少有人知道在联合国还有一个与《人权公约》地位完全相等的《人与动物及自然界公约》。其中心思想就是人如何对待动物不是人有没有动物性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性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对动物、对自然界不好,就是没有人性。”
  著名动物保护学者莽萍女士曾经悲怆地叹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中国的动物都那么怕人?我的回答也总是,你应该看一看中国人怎样对待动物。在中俄边境的界河乌苏里江中,鱼群总是沿着俄国一侧游弋,因为它们耐不住中国渔民的灭绝式滥捕,所以鱼群的生物习性都改变了。而在20世纪70年代,也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大批的黑熊、灰狼在冬季结冰时节逃离世代生存的栖息地——东北山林,到西伯利亚去。可以想像,多么残酷的猎捕使得这些动物嚎啕而逃!”
  善待动物,我们任重道远!
(1)萧乾为什么感叹“像这样的民族,是不可能被法西斯打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联合国还有一个与《人权公约》地位相等的公约,是哪个公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篇短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着。不远处,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看一朵朵粉红色的野花。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可爱的家乡。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第一句写的是________,第二句写的是________,第三句写的是________。
(2)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摘抄短文中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摘抄短文中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空气  一(  )白云
(  )的野花  (  )的竹林  一(  )竹林
(  )的风景  (  )的家乡  一(  )小溪
(7)在短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慢慢地——(  )   漂亮——(  )《埃及金字塔见闻》介绍了作者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 )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 )( ),表达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杰出的( )和超人的( )的由衷的赞美._百度作业帮
《埃及金字塔见闻》介绍了作者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 )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 )( ),表达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杰出的( )和超人的( )的由衷的赞美.
《埃及金字塔见闻》介绍了作者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 )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 )( ),表达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杰出的( )和超人的( )的由衷的赞美.
  《埃及金字塔见闻》介绍了作者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 游历和感叹 ),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 辛勤与伟大 ),表达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杰出的( 建筑艺术与才能 )和超人的( 毅力与能力 )的由衷的赞美.  附:《埃及金字塔见闻》原文  金字塔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也是历史之谜;金字塔让世人惊叹,也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这是为什么呢?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是埃及的象征.在埃及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址近80处,它们都是有四五千年历史的庞然大物,给人一种神秘感.几乎每一个访问埃及的人,都想看一看金字塔.去年6月的一天,我们带着好奇又神往的心情,来到埃及首都开罗西郊,参观金字塔.车出开罗,只见公路尽头,仿佛出现了另一个世界:繁华喧闹的街市被茫茫无际的黄沙所代替;空气像烤炉加热过一样,扑到脸上,灼热难受.  我们站在高处远眺,金字塔巨大的身影矗立在一片沙海之中,在塔的周围,依稀可见的人和骆驼,看起来只是一些移动的黑点儿.再走近看,这里共有大小不等的三座金字塔,还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最高,也称“大金字塔”,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①胡夫的陵墓,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表作.胡夫金字塔底部胡有230米见方,塔高原为146米多,经过长年剥蚀,现在底边约长227米,高度约为137米.据估算,整个塔共用了230多万块巨石,平均重约2.5吨,其中最大的石料约重160吨.它的建筑工艺水平相当高,石块之间不用任何黏合物.当我们顺着低矮得几乎要爬行的通道进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国王的墓室时,看到四壁的石块加工细致,合缝严密,甚至想插进一根针都很难.看了金字塔,再环视一下周围的不毛之地,人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远在上古时代,这样庞大的建筑物究竟是怎样建成的?现在说法不一,有的合乎情理,有的近于神话.埃及朋友说当初是利用尼罗河每年涨水时,从上游阿斯旺地区把石块运来,砌好一层后,在四周围堆上沙土,再把石块搬上去砌第二层,如此一层层一直砌到顶端.这样周围的沙土堆就是一座大山了.可以想象,单是最后把这座沙土山搬掉就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  还有一种说法是,周围堆的不是沙土而是盐和硝石,完工后,放尼罗河水把盐和硝石溶(róng)掉,塔就露出来了.不管怎么说,四五千年前,既没有汽车,又没有起重机,要把这么多、这么重的大石头开采出来,运到这里,再垒起来,那必然是要驱使数以万计的劳动者,用几十年的时间,流无数的血和汗才能办到的.为了给一个死去的帝王建造陵寝,要有多少劳动者陪葬在沙漠中啊!  金字塔是历史的见证.没有劳动者的劳动,哪里可能有什么金字塔.古埃及的帝王们想通过金字塔使自己万世不朽,但真正不朽的却是劳动者创造的金字塔.  来自自己的一个已采纳回答!希望资料能够帮的到你!有问题欢迎追问!答案:略解析:
(1)列数字 哈夫拉和门卜乌拉金字塔
(2)不行。“通常”起限制作用,去掉了范围不清,语气太绝对了。
(3)A提示:
(2)点拨:“通常”说的金字塔就是一般情况而言,不是指所有的,不能去掉。
(3)点拨:文中很明确地告知“除两只前爪外,全由整块山石雕成”。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5)题。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唯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③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却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⑧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粗词语“唯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明确而肯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你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6)题。
雍和宫——北京最华丽的寺庙
  ①北京,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有众多的寺庙,而其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当推城北安定门内的雍和宫。它那高高的红墙,巍峨的殿宇,金黄色的琉璃瓦,显示出不同凡响的皇家________。
  ②雍和宫是一座喇嘛庙,但却称之为“宫”,这其中有一段传奇般的历史变迁。雍和宫建于1694年,康熙皇帝为第四个儿子胤禛建造的居所,后称“雍亲王府”。康熙死后,继位的就是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那时的雍亲王府便成了行宫,雍正三年改称为“雍和宫”。雍正皇帝死后曾暂停灵柩于雍和宫,刚刚继位的乾隆皇帝限令工匠三日内将该宫的绿琉璃瓦全部换成黄琉璃瓦,雍和宫便有了如今的气势。据说是由于雍正好佛,公元1744年乾隆依皇太后的意愿改雍和宫为喇嘛庙,并从蒙古招来五百名喇嘛长住。其实雍和宫改喇嘛庙的主要原因是乾隆皇帝维持多民族和睦相处的政治需要。
  ③雍和宫占地六万六千四百平方米,由南向北有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五进大殿,另有三座精美的牌楼及众多的配套建筑。其建筑形式华丽宏伟,融汉、蒙、满、藏为一体,具有奇异的色彩。由于雍和宫的地位特殊,使它拥有极丰富的珍藏,宫内有大量的佛像、法器和壁画,它像一座宗教艺术的珍宝馆。雍和宫的宝物中尤以木雕制品最为有名,“五百罗汉山”“大木佛”和“金丝楠木佛龛”被称为木雕三绝。特别是万福阁内的大木佛,其高26米(地下8米,地上18米),直径8米,竟是用一整根旃檀木雕成,举世罕见。据说当年运木料用了3年,雕刻制作又用了3年。
  ④雍和宫经常举办各种宗教活动,而每年阴历正月二十九至二月初一进行的“打鬼”则是其最有特色的一种。“打鬼”时,高级喇嘛大声诵经,乐队吹吹打打,许多戴着兽面具的喇嘛追打“黑白二鬼”,并环绕各殿跳独特的布扎克舞,直到最后将用灰面做的“鬼”用刀杀掉,据说可保一年大吉。以往每逢“打鬼”观者如潮,为京城盛事之一。
  ⑤由于雍和宫名气很大,不少外国元首曾来此观览。1956年亚洲七国佛教代表团曾在这里举行过大法会。雍和宫喇嘛庙历经沧桑200年,所幸基本保存完好。只是在解放前,这里曾驻有国民党军队,文物遭受一些损失。解放后,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进行大规模修缮,使雍和宫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1)给第①段中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
A.特色B.气质C.声势D.气派
(2)文中第②段提到雍和宫的历史变迁时,涉及到几个皇帝,在下列长方格内写出他们的名号,并标出他们的世袭关系:
(3)雍和宫是一座喇嘛庙,却被称为“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出例句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画线的语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②段中“据说是由于雍正好佛,公元1744年乾隆依皇太后的意愿改雍和宫为喇嘛庙”,这句话去掉“据说是”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至3题。
&&&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A)五官即使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这至高无上的称号,应当留给大脑。在五官废寝忘食地sōují (&&& )外界信息的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它们通过横向连接和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B)它们无时无刻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大脑fùyǚ(&&& )我感官多彩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本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 1.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sōují(&&& )& fùyǚ(&&& )
2.“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这句话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
3.文中划横线的A、B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A句改为:&&&&&&&&&&&&&&&&&&&&&&&&&&&&&&&&&&&&&&&&&&&&&&&&&&&&&&&&&&&&&&&&&&&&
B句改为:&&&&&&&&&&&&&&&&&&&&&&&&&&&&&&&&&&&&&&&&&&&&&&& &&&&&&&&&&&&&&&&&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至(3)题。(8分)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五官虽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因为在五官废寝(&&& &&&&)忘食地收集外界信息的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它们通过横向连接和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大脑fùyǚ(&&&
&&&&)我们感官多彩的性质和多样的本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1) 请给加点字注音及根据拼音填入恰当的词语。(4分)
废寝(&&& &&&&&&&&)&&&&&&&&&&
fùyǚ(&&& &&&&&&&&)
(2) 划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 。(2分)
&& (3) 把划横线的句子改为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应使用“&&&&&&&&
&”的关联词,语意前后才会连贯。(2分)阅读理解。金字塔之谜新说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理解。金字塔之谜新说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9:00:00
阅读理解。金字塔之谜新说  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样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实现如此艰巨的任务。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英里范围内,竟然难以找到类似的石头。  ②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  ③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非常好,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此外,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在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1英寸长的人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  ④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考古研究业已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大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但少数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说:既然开罗附近有许多花岗岩山丘,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那难以数计的石头?另外,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高乘上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等;穿过大金宇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以上这些都是巧合吗?看来,金字塔之谜并未完全“破译”,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⑤二十世纪30年代,一群科学家发现在一座金字塔塔高1/3处有一只垃圾桶,桶内有一些死猫死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这些尸体非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为“木乃伊”。后来,很多科学家都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了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不单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金字塔内尽管温度较高,但是保鲜效果很好。其内部温度的分布、空气的流动与其他建筑物不同,它有像冰箱和烘干机一样的作用,所以,在金字塔内,水蒸发的速度快,物品脱水迅速。  ⑥最初发现金字塔具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是法国人鲍比,他推测塔内可能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起作用。鲍比的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美国加州大学派出科研人员前去考察,进入塔内之后,他们发现所携带的各种电子仪器几乎都失灵了。因此,他们推测塔内某处可能藏有巨大的磁石。意大利学者还发现长时间在塔内停留,会使入神经失调、意识模糊。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1)堆砌(&&&&)  (2)混凝土(&&&&)2.文章第①段中加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木乃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卫杜维斯提出“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这一惊人见解的依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其中“这种现象”具体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学过的相关知识,对“胡夫金字塔”作一简要说明。(从形状、规模、功用等方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金字塔之谜”和“金字塔之谜新说”给了你怎样的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同步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说明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1)qì&;(2)hùn2.“实现”改为“完成”。3.指脱水变干而不腐烂变质的尸体。4.①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巨石的构造而得出的化验结果。  ②在石头中发现的一缕掉进混凝土中的人发。5.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6.示例:胡夫金字塔是埃及国王胡夫的陵墓,它的外形近似汉字的“金”字。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230万块巨石砌成,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规模巨大,气势雄伟,令人叹为观止。(意对即可)7.示例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了世界奇迹,为后人所景仰。  示例二:科学是无止境的,人类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才能揭开科学的奥秘。  (意对即可)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理解。金字塔之谜新说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说明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夫金字塔的密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