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加成加成收入可以为负数吗

药品不加成调查:手术费诊疗费涨 患者就医负担略降
发布时间: 14:47 |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药品不加成调查:手术费诊疗费涨 患者就医负担略降)
云南二百一十一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启动综合改革
药品不加成,能否缓解看病贵(走转改?一线调查)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截至日,云南省116个县市(不含昆明)、211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启动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这一改革为县级公立医院带来了哪些改变、又有哪些难题待解?记者近日在云南一家县级公立医院进行了实地采访。
药品不加成效果如何
药费检查费降了,手术费诊疗费涨了,患者就医负担略有下降
“药费、X光和CT检查费降低了,能够体现医生劳动的医疗技术服务的手术费、诊疗费、输液费等费用涨了些。”云南沾益县人民医院内科医生崔永仙,如此总结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费用的变化。
崔永仙告诉记者,改革后病人负担有所减轻,对长期大量用药的患者是好事。“原来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了省钱不及时吃药或者减少用药剂量的情况少了,有助于提高疗效。”崔永仙说。
记者询问的多位患者都表示看病费用是否少了并不清楚。患者马彩香告诉记者,相对于药费降低,医保报销让她有了更多“获得感”。
沾益县人民医院院长李来富表示,由于药品收入在该院总收入占比仅为32%左右,而取消药品加成后又相应提高了医疗服务费用,真正让利的仅是全部药费32%中的20%,折合下来仅占到看病总费用的6%左右,大多数患者不会有明显感受。
根据测算,取消药品加成后沾益县人民医院一年大概减少收入约440万元,而按照其中政府补助10%、医院负担10%计算,群众可获利80万元左右。
“原来诊疗费2.5元,调整后上升至3.5元。”李来富表示,诊疗费的提高能够更好反映医疗技术和医生劳动的价值,对医生而言多少有些心理安慰。
“不过医生工资收入没有变化,因为按照规定,医生收入和药费并未挂钩。”李来富说。
在“以药养医”体制下,15%加成容易导致医院趋向采购高价药,药价基数大,加成绝对值就大,医院赚取的利润就更多。由于加成产生的费用最终分摊到患者,就出现了药价虚高和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性问题。
“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将不再从销售药品方面获得任何盈利。”李来富认为,取消药品加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县级公立医院“以药养医院”问题。
因此,相对于减轻患者就医费用,取消药品加成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破除以药补医的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医院运营收入如何补
80%左右靠医疗服务费弥补,财政补贴10%,医院自行消化10%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规划,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80%左右将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弥补,10%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另10%通过医院优化管理自行消化,该项措施对优化医疗价格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之前,药品加成收入是医院业务净收入的重要部分,是医院工作人员工资、奖金和维持医院正常运行费用的重要来源。而改革后,医院收入来源的三大渠道:药品提成、政府补助、医疗服务费,改变为政府补助、医疗服务费两条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政策和管理系教授、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告诉记者,医改的目标就是用新机制取代旧机制,但改革不能伤及患者、医院和医务人员任何一方。
沾益县卫计局局长杨航介绍,为推进改革,曲靖市县两级以沾益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药品加成收入440万元为补助基数,其中的10%按照市级补助3%、县级补助7%的标准做配套补助,沾益县级财政将补助30万元,目前市县两级补助资金已全部到位。
据李来富介绍,为了避免出现个别医疗项目收费畸高,造成少数疾病患者看病负担过大,调整的医疗收费项目多选取了常见医疗项目。“整个过程都有物价部门进行全程监督。”李来富说。
“相关等级医院认证对医院管理流程有着严格的标准化要求,因此想要继续节省运营成本压力极大。如果按照标准,医院实际上还有不少项目需要完善,人员还要增加,但现在只能暂缓。”李来富表示,目前为了节省相关费用,只能在水电费节约、提高设备利用率及使用寿命等领域着手,但收效并不大。
深层难题未来如何破
斩断药企和医生之间不当利益输送、推进上游药品生产领域改革成为关键
沾益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顺道认为,此番取消药品加成,只是解决了以药养医院的问题。“传统上看病支出分两块:一是‘医费’,二是药费。实际上,基层‘医费’目前还无法和医生付出的劳动相匹配,但解决药费价格畸高问题不能仅仅靠取消药品加成。”
“同样成分的药品改个名、换个商标包装,再去做广告,价格就翻番;几块钱的低价药药厂干脆不生产,医院想进药却发现买不到,无奈只能买几十块钱的高价药。”王顺道认为,医疗改革不能只对医院动刀,上游药品生产领域同样应该进行改革。
王虎峰教授说,针对这一问题,2016年开始,“十三五”期间将对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做系统性的改革。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斩断药品加成和医院之间的利益关联后,斩断药企和医生之间的不正当利益输送同样关键。
王顺道认为,取消药品加成后,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进一步凸显,但县级公立医院下一步的发展也要兼顾。“目前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补助,医院属于亏损运营,而医院改善医疗条件、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等均需要增加投入,必然需要基层财政增加这方面投入。”这意味着公立医院财政投入体制也要进行配套改革,对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更高。
与取消药品加成相对应的是,基层医院留不住人的局面仍然未得到扭转。“好医生都去了上级医院,患者也跑到大医院,分级诊疗的改革目的就难以实现。”王顺道说,医改后就诊人员相应增多,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医护人员待遇,从而实现基层医院留住人才,仍需进一步探索。
■记者手记
找准痛点 瞄准难点
政府补助80万,人均受益也仅两元。推进医改不易,因此不能否定这一小步的意义: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与其说是为了减轻患者负担,不如说是为了破除以药养医院。然而,医改成败关键是能否找准痛点、瞄准难点,有效化解看病难、看病贵,通俗说就是患者的获得感。
一边是药价畸高,一边是基层医生合法收入不高,如何破解“药贵医贱”的局面,仍需深化改革,让该降的降下来,让该高的高上去。
如果说药品换个名称就涨价大家已习以为常,医院也买不到便宜药则给记者更多触动。医改不能只改医院、医保,上游医药领域改革同样需要配套。取消药品加成只是降低了药品的“流通费”,怎么挤掉药价本身的“水分”更为关键。
另外,大多数医护人员合法收入并不能体现其价值,也就难保有人不动歪心思。让医生有个体面的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是社会之福,也应是医改的题中之义。
司法部主管 法制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   法制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在线咨询QQ:   邮箱: 技术支持:名镇文化传播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ICP备号-1就怕诊疗费提高了,药品加成没取消-加成,诊疗费,药品,看病,公立,医生,医改,收入,医院,患者,-东方评论-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就怕诊疗费提高了,药品加成没取消
  国新办今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表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后,首先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主要是提升能够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主要是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等。(5月22日人民网)  提高诊疗费等技术性服务费用,让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体现价值,把医生个人的收入与技术和服务直接挂钩,改变医生个人收入与药品收入挂钩的弊端,医生就失去了开大处方的动因,可以缓解过度用药、用贵药等“看病贵”的“症状”,甚至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就此而言,患者对此是完全赞成的。  同时,提高诊疗费等技术性服务费用,体现了服务价值,并按服务等级收费,使医院及医生真正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原则,有助于推动医院及医生改善服务,也有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理想状态,提高诊疗费等具有一石二鸟的效果。  但就怕诊疗费提高了,而药品加成没有取消,结果,改革不但没有降低看病费用,还增加了患者的看病负担,致使改革肥了医院及医生,患者并没有得实惠,甚至叫苦不迭,那么再要下降诊疗费,反而显得困难,导致改革损害了患者的利益,无疑是最大的失败。  当下药品加成收入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医生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医生而言,既有明的收入损失,又暗的收入损失,所以,药品加成收入取消以后,明里的收入由多方解决,其中包括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的补助、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等,但这种“补差”能否填满药品加成收入缺口,是个问题,一旦医院运转出现困难,医生又纠结暗中收入的减少,可能会站出来反对取消药品加成的做法,或者无孔不入,采取其他变通手段捞钱,恐怕防不胜防。  因此,取消药品加成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一要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二要防止搞变能,导致药品加成问题以新的形式反弹,而监管部门却被蒙在鼓里。这不仅事关改革能否成功,也事关公共利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不只是医改不成功,公众也会有怨言,医改的公信力严重受挫。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就怕诊疗费提高了,药品加成没取消
日 09:55 来源:东方网
  国新办今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表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后,首先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主要是提升能够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主要是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等。(5月22日人民网)  提高诊疗费等技术性服务费用,让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体现价值,把医生个人的收入与技术和服务直接挂钩,改变医生个人收入与药品收入挂钩的弊端,医生就失去了开大处方的动因,可以缓解过度用药、用贵药等“看病贵”的“症状”,甚至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就此而言,患者对此是完全赞成的。  同时,提高诊疗费等技术性服务费用,体现了服务价值,并按服务等级收费,使医院及医生真正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原则,有助于推动医院及医生改善服务,也有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理想状态,提高诊疗费等具有一石二鸟的效果。  但就怕诊疗费提高了,而药品加成没有取消,结果,改革不但没有降低看病费用,还增加了患者的看病负担,致使改革肥了医院及医生,患者并没有得实惠,甚至叫苦不迭,那么再要下降诊疗费,反而显得困难,导致改革损害了患者的利益,无疑是最大的失败。  当下药品加成收入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医生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医生而言,既有明的收入损失,又暗的收入损失,所以,药品加成收入取消以后,明里的收入由多方解决,其中包括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的补助、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等,但这种“补差”能否填满药品加成收入缺口,是个问题,一旦医院运转出现困难,医生又纠结暗中收入的减少,可能会站出来反对取消药品加成的做法,或者无孔不入,采取其他变通手段捞钱,恐怕防不胜防。  因此,取消药品加成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一要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二要防止搞变能,导致药品加成问题以新的形式反弹,而监管部门却被蒙在鼓里。这不仅事关改革能否成功,也事关公共利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不只是医改不成功,公众也会有怨言,医改的公信力严重受挫。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卫计委: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收入未受到大的影响
来源:人民网
  中新网5月22日电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今日表示,从目前改革的政策设计和已经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城市和试点医院来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医院的收入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孙志刚是在国新办今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作出以上表述,此次吹风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介绍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等有关情况。
  有媒体问及改革对医院收入影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外国的药品制造商的影响。因为现在改革将会降低处方药上的药品加成,对于医院的收入有什么影响?对于药品制造商又有什么影响?特别是对于外国的药品制造商会有什么影响?
  孙志刚表示,现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这个新的运行机制是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破除逐利机制中首先是要破除以药补医,要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药品加成肯定会影响医院药品方面的收入,取消药品加成后影响医院的收入部分将会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补助、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多方来承担。
  同时我们对医院的药品贮藏、保管、损耗等费用列入医院运行成本予以补偿。因此,从目前改革的政策设计和已经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城市和试点医院来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医院的收入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孙志刚还指出,关于对外企的影响,现在购买的外国药厂生产的药品,在医院进行改革之后仍然会购买,不会不购买,关键是怎么买药,用什么样的价格来采购,最近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的指导意见》,总结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确定了“四个有利于”的原则:
  第一,要有利于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第二,要有利于降低虚高的药价,减轻医保和患者的负担。第三,要有利于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腐败行为。第四,要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资源优化重组,健康发展。
  孙志刚说,因此,在改革中已经考虑到了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利益,不仅仅是外企的利益,包括中国在内的中国制药企业的利益,把医院药品采购分成了五类药品,实行分类采购。
  第一类是非专利药,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多家企业生产,临床用量大的药品,实行国际通用的,以省为单位集中招标采购的办法,但这个办法和过去公立医院招标采购的办法是不同的。
  主要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招生产企业,不对流通企业招标。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用数量来换取一个比较低廉的价格,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也是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采购药品的通用做法。
  第二类是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的药品实行谈判采购的办法,以省为单位进行谈判,或者省际联合起来进行谈判,全国某一个方面联合起来进行谈判,也是用采购的量来换取一个比较便宜的价格。
  “我们现在购买的专利药和独家生产药品的价格普遍都是虚高,中国需求量很大,通过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换取一个比较低的、合理的价格。这种做法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我上个月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访问的时候,他们就是国家出面,对外国药企的专利药进行谈判,然后把价格降下来。现在我们要建立一个多方参与、公开透明的谈判机制,使专利药和独家生产的药品的价格能够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孙志刚说
  第三类是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由国家招标定点生产,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使临床必需的、用量小的低价药不因为市场因素而退出市场。对妇儿科非专利药品和常用、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和常用低价药品等,实现集中挂网,由医院自行进行采购,这个具体范围由各省区市确定。
  孙志刚还表示,对特殊药品仍然维持现有的采购办法,就是实行五类采购办法。这五类采购办法对外企和国内生产企业都是公平、平等的,我们不会单独对外企药品出一个办法,大家都平等对待,属于哪一类就参加哪一类的采购,要么竞争、要么谈判。药品采购办法的改革符合国际惯例,符合经济规律,对药品的生产企业是有利的,对促使药品流通领域秩序逐步规范起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UN654)
&&&&&&</div
数字之道:
独家策划:
社区热帖推荐
被判入狱三年……[]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当前位置:&>&&>&
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按实际减少收入补偿医院
来源:大众日报
蒋兴坤 王凯
字号 T|T|T
关键词:补偿标准;公立医院;加成率;补偿金额
[摘要]今天(30日),记者从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新增54个,总量达到84个。与此同时,医院收入缺口补偿政策出现重大变化,试点县公立医院将按照实际减少收入进行补偿,而此前的补偿基数是“15%药品加成取消后减少的收入”。
今天(30日),记者从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新增54个,总量达到84个。与此同时,医院收入缺口补偿政策出现重大变化,试点县公立医院将按照实际减少收入进行补偿,而此前的补偿基数是“15%药品加成取消后减少的收入”。
9月30日前,新增54个试点县的试点医院全部启动综合改革;10月1日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第一批30个试点县同步跟进。破除以药补医体制,医院由此实际减少的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调整后的医疗价格按一定比例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切实保证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进一步深化补偿机制的改革,落实政府责任,政府补偿标准不低于实际损失的10%,其余通过强化医院成本核算、推进精细化管理,减少跑冒滴漏,提高管理效率予以化解。
新补偿标准,比原来基于“15%加成率”的补偿标准有较大突破,预计补偿标准将有大幅提升。据悉,首批全省30个试点县的73家试点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其中27个县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得到的补偿金额达到3.95亿元,占到药品合理差价(15%加成)总额的71%,但占实际差价的比率仅为47%。
我省已放开非公立医院所有服务价格和部分公立医院的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物价部门将通过“补、调、放、改、管”等多项措施,继续调整和放开医疗服务价格。另外,我省已经取消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限制,对低价药品实行清单管理,在国家公布的533种基础上,公布了244种省管低价药品,保障药品供应。
总体上看,县级公立医院补偿将“日常运行靠服务,建设发展靠政府”。建立合理科学收费体系,经常性支出通过提供优质服务由医保和个人付费合理补偿;落实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格控制规模和标准,基础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由政府统筹安排,定向补助。财政补助政策坚持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方向相吻合,财政直接投入主要用于保证公立医院的建设发展;医院日常运转,财政一般不再直接投入,而主要通过加大医疗服务的需方以及医保的投入力度,给予间接支持。
在医院任职的政府人员面临去留选择&
进一步深化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在医院任职的政府人员,今年年底前从政府或者医院退出,不可两边任职。
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各地发展股份制医院,加强行业监管。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健全供应保障体系,适当拉开各级医院报销比例,深化分诊医疗支付的改革,深化中医药改革,鼓励群众使用中医药。
合理确定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使广大医务人员受到鼓舞。
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任制度。合理确定医疗收入水平,实行院长年薪制,适当拉开收入差距,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试点医院采购的药品要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基本药物销售额占比不得低于35%,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占比不得低于80%,高值医用耗材推行阳光采购。
构建分级诊疗新秩序&
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和设置医疗资源规模和标准。控制公立医院规模,防止无序竞争,推动形成合理分级诊疗秩序。着力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形成“首诊在基层、按需进医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诊新秩序,如期实现“90%的病人不出县”的目标。 &
加强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对县级公立医院基本检查设备购置、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支持,逐步加大省预算内配套资金的支持力度。
继续巩固和扩大医保参与率,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97%以上。深化付费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支付制度的杠杆作用,在总额控制的基础上,建立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费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管理,遏制医疗费用非正常过快增长。建立预警机制,确保参保人正常待遇。医保支付比例需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新闻热线:0 新闻邮箱:
新华微博分享
中国经济网山东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FONT COLOR="#0-7|||||||||||||||||
&>>&&&&&正文
卫计委: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收入未受到大的影响
  中新网5月22日电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今日表示,从目前改革的政策设计和已经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城市和试点医院来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医院的收入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孙志刚是在国新办今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作出以上表述,此次吹风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介绍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等有关情况。
  有媒体问及改革对医院收入影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外国的药品制造商的影响。因为现在改革将会降低处方药上的药品加成,对于医院的收入有什么影响?对于药品制造商又有什么影响?特别是对于外国的药品制造商会有什么影响?
  孙志刚表示,现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这个新的运行机制是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破除逐利机制中首先是要破除以药补医,要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药品加成肯定会影响医院药品方面的收入,取消药品加成后影响医院的收入部分将会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补助、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多方来承担。
  同时我们对医院的药品贮藏、保管、损耗等费用列入医院运行成本予以补偿。因此,从目前改革的政策设计和已经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城市和试点医院来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医院的收入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孙志刚还指出,关于对外企的影响,现在购买的外国药厂生产的药品,在医院进行改革之后仍然会购买,不会不购买,关键是怎么买药,用什么样的价格来采购,最近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的指导意见》,总结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确定了“四个有利于”的原则:
  第一,要有利于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第二,要有利于降低虚高的药价,减轻医保和患者的负担。第三,要有利于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腐败行为。第四,要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资源优化重组,健康发展。
  孙志刚说,因此,在改革中已经考虑到了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利益,不仅仅是外企的利益,包括中国在内的中国制药企业的利益,把医院药品采购分成了五类药品,实行分类采购。
  第一类是非专利药,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多家企业生产,临床用量大的药品,实行国际通用的,以省为单位集中招标采购的办法,但这个办法和过去公立医院招标采购的办法是不同的。
  主要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招生产企业,不对流通企业招标。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用数量来换取一个比较低廉的价格,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也是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采购药品的通用做法。
  第二类是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的药品实行谈判采购的办法,以省为单位进行谈判,或者省际联合起来进行谈判,全国某一个方面联合起来进行谈判,也是用采购的量来换取一个比较便宜的价格。
  “我们现在购买的专利药和独家生产药品的价格普遍都是虚高,中国需求量很大,通过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换取一个比较低的、合理的价格。这种做法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我上个月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访问的时候,他们就是国家出面,对外国药企的专利药进行谈判,然后把价格降下来。现在我们要建立一个多方参与、公开透明的谈判机制,使专利药和独家生产的药品的价格能够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孙志刚说
  第三类是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由国家招标定点生产,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使临床必需的、用量小的低价药不因为市场因素而退出市场。对妇儿科非专利药品和常用、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和常用低价药品等,实现集中挂网,由医院自行进行采购,这个具体范围由各省区市确定。
  孙志刚还表示,对特殊药品仍然维持现有的采购办法,就是实行五类采购办法。这五类采购办法对外企和国内生产企业都是公平、平等的,我们不会单独对外企药品出一个办法,大家都平等对待,属于哪一类就参加哪一类的采购,要么竞争、要么谈判。药品采购办法的改革符合国际惯例,符合经济规律,对药品的生产企业是有利的,对促使药品流通领域秩序逐步规范起来。
责任编辑:邢金根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业收入可以是负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