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摆地摊写数字游戏的规则 谭恩美说明??

就拿马云来说,程序员花了10年去钻研如何编好程序,&br&马云花10年研究什么电子商务模式适合中国,&br&所以程序员替马云打工,&br&但是如果你让马云去学编程,他可能三年就能达到程序员10年的功力,&br&这就是天赋的问题,&br&不是说他会不会,&br&而是他有没有去学。&br&&br&--------------------------------------&br&这应该是我知乎的第一个回答了,&br&能有赞同,我很嗨心!&br&继续补充几点吧,&br&继续那马云说吧~&br&我们知道,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们把阿里巴巴变成了一个帝国,&br&当然,马云的小伙伴的功劳可是很大的哦~&br&回到问题,马云,一个学外语专业的,&br&把阿里巴巴变成一个商业帝国,就说明,他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方面有着过人的地方,&br&这就说明,马云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知道我也不会跟你们说的~~&br&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方法就像一把万能钥匙一样,能够解决绝大部分问题,&br&虽然具体方法肯定各有不同,但是主题思想都是一样的,&br&这个东西很虚,很玄,被包装之后就变成大家所看到的各种成功学。&br&成功学那么多,那世上又有几个马云呢?答案很简单啊,唯一的。&br&这就说明,这个钥匙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的。&br&&br&但是有这么一部分像马云这种人,&br&他们拿到了这个钥匙,&br&但是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br&所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大神,&br&你说让这些大神去换另一个工作,他能做好么?&br&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有信心,他可以,&br&因为我们知道,&br&他有那把钥匙。&br&&br&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来了!&br&他们还比你努力!&br&他们能沉下心学习,研究他们不懂的,&br&技术也好,概念也罢,&br&他们有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法,&br&他们还很努力的去解决问题,&br&所以,他们有没有技术都无所谓。&br&&br&最后还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句话,1%的灵感+99%的努力&br&但是别忘了后面还有,没有1%的灵感,99%的努力也白扯~~哈哈,玩笑。&br&&br&后记:可能有点偏题,而且也有点像成功学了,但是还是希望有人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让你有所思考。如果你有所感悟,那我感激不尽。我感觉我也可以出本成功学了&br&&br&
不擅长码字的有理
就拿马云来说,程序员花了10年去钻研如何编好程序,马云花10年研究什么电子商务模式适合中国,所以程序员替马云打工,但是如果你让马云去学编程,他可能三年就能达到程序员10年的功力,这就是天赋的问题,不是说他会不会,而是他有没有去学。--------------…
请参看一实习生的阿里印象(09年的时候),真实性请自行判断:&br&&br&在阿里实习了两个月了吧,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这两个月在阿里学到的阿里文化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br&&br&1、阿里的价值观:&br&首先我来说下,因为我刚到阿里时阿里就对我们上了阿里的价值观这课,阿里巴巴非常重视价值观,对员工的考核价值观占50%,业绩占50%。每个月阿里都要对每个员工进行一次考核,对我们实习生的考核主要有:1.对action的完成情况(action是每天组长给我们归定下来的任务任务可以是:比如让你每天中午去找人聊天,早上开一次早会,当着众人大声唱一首歌),对action考核很多都是看细节方面,不要忽视每一个细节,哪怕是很小的一个action都要认真的完成!2.平时业务讨论的发言情况(每天团队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业务讨论,大家为了一个问题的细节讨论的面红耳赤,如果你在会上不发言的话,那么你就惨了,就要遭遇扣分的危险)3.溶入团队的情况,在阿里必须和你所在的团队打成一片,这样你才能被他们所认可。4.业绩的完成情况,每个月都有不固定的kpi但这完全是我们自己定的!并不是主管给我们下达的任务。&br&&br& 
2、阿里的“Fun文化”:&br&在阿里巴巴有句口号是“work with fun”,因为阿里巴巴以年轻人为主,大家都比较有活力无时不刻都想搞些新鲜的东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刚入职的时个在我们部门有一个规定就是要给新人来个破冰仪式-_-!!,什么是破冰呢就是团队的每个人把你围成一圈,然后一个一个地问你一些问题,问你的恋爱史,你的家庭,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这些都是次要的,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你的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对于还是一个学生的我来说他们问的我都觉得有点过了,但是没办法,这是规矩,每个新人都得这样,就这样阿里的“fun文化”又称为“骚文化”,据说每年的年终员工大会都要评选4大名骚和四大闷骚(连马云(阿里巴巴创吏人)的卫哲{(阿里巴巴中文站)我们的老大的老大}也不放过。此外不同的部门还有其他的文化。在有的部门还有“裸奔文化”就是当全部门的员工努力达到目标时,该部门的主管要脱的只剩内衣在公司各楼之间“裸奔”-_-!!,不过我并没有见过;在公司见到最多的颜色就是橙色,这也许和阿里骚文化有关吧!阿里的新公司每个地方都用武侠小说的地名命名,比如有桃花岛,枫林晚等等,很多阿里人喜欢在阿里工作的秘密因为阿里的天空特别明亮,阿里的世界是自由的世界在这家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6岁,30岁已经是“老人”的公司里,为何年轻的员工都由衷地爱她、喜欢她——甚至象喜欢恋人一样地喜欢自己的公司。其中有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不在阿里巴巴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和体会的。在阿里有很多传统管理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譬如在工作时间公司的办公室,
GGMM们在肆无忌惮地吃零食,聊天,甚至有人聊一些黄色笑话,但这些主管都不会管的或者一群人在大声喧哗,去楼下的超市买东西,甚至有人干脆去休闲吧休息一下,找人聊聊天, 这简直 “一点组织纪律性都没有!这哪象在上班?”但是令人惊奇的是:阿里的员工工作效率出奇的高,工作的积极性不可思议,工作业绩如神州火箭一样在穿升!每天晚上都有员工自动加班至深夜,却没有想到会要一分加班工资!多少人禁不住在哭是因为公司业绩到了一个新水平而抑制不住激动!多少员工都在为公司的发展而思考观察努力着这一切的一切,如此缤纷多彩、变化无穷,却又如此严谨致密、整洁有序总之公司的用意就是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能有更多的欢笑。对阿里来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优秀,不要看他是不是哈佛、是不是斯坦福毕业的,马云说阿里不缺人才,缺的是看这帮人干活是不是像发疯一样干,看他们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回家。” 阿里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原则可见阿里对员工是多么的好,在阿里巴巴,员工可以穿旱冰鞋上班,也可以随时来去马云卫哲的办公室,总之阿里一定要让员工感觉爽。”&br&&br&3、阿里注重个人发展:&br&在阿里巴巴有很多业务可供人发展包括销售、客服、后台研发等,你如果不满意你当前的部门完全可以向 你的hr申请去你自己想去的部门。只要你在当前岗位上工作满一年考评合格就有资格参加内部招聘。这里的内部招聘包括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阿里巴巴等各个子公司的部门。由于我是在阿里巴巴商情发展部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部门,我可以为大家多介绍一下。阿里巴巴技术部包括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三个子公司的技术部门以及阿里巴巴中文站、阿里巴巴国际站、阿里软件、阿里研究院、数据库运维部等。业务上有贸易通开发、淘宝旺旺开发、搜索引擎、框架研究、网站设计、数据库设计、安全应对等等。在阿里巴巴工程技术部有测试工程师、C++工程师、Java工程师、DBA等很多职位,有很多方向可供选择。每个新员工入职后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导师(我们一般都叫师父),带着熟悉业务传授知识。&br&&br&4、阿里分享和倾听:&br&在阿里巴巴提倡分享和倾听,你可以同别人分享你的经验、挫折,在这阿里看不到竞争,因为大家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你如果有好的东西,就要和大家分享,完全没有必要自己保留在自己的“私囊“在公司的内网上有“畅所欲言”论坛和高管的Open信箱,我们部门每周会不定期的组织几次“百科讲坛”的分享,大家有什么才艺,爱好,工作小技巧都可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时我们分享的时间都是几个小时,但这完全和我们的工作没有冲突,因为很多分享都是和业务的联系的,在业务上面很有用。&br&&br&5、阿里的使命感:&br&在阿里,“同学”是一种统称同事与同事之间都叫“同学“,这也是一种精神事实。在阿里,我感觉,是一个老师(马云以前是一位优秀的老师,现在还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在带领一群学生,为了一个使命,一个理想,在不计得失地奋斗着,在朝着一个目标向前推进着,仿佛夸父追日一般,着实催人泪下,令人感动。马老师说,我们要创建一个世界一流的至少存在102年的公司,我们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公司里面产生多少百万富翁,而是要在中国的中小企业群体中为他们产生千千万万百万富翁!在阿里的十周年庆,记得那句卫哲喊的口号
“亲爱的我愿意!你愿意吗!”台下的同学们大声回应“我愿意”,当时的场面是多么震撼多很的感人。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创业型的团队,马云在这次十周年庆上说“我们要给创业的年轻人们提供一个创业的平台,在阿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因为我们是在创造一个历史,在创造一个事业。当前的中国企业千千万万,请问真正是为了一个理想一种使命在奋斗的企业有几个?在阿里你真的可以感受到你是阿里的一份子,你为你在阿里而骄傲,而自豪!&br&&br&来源链接:百度搜索&br&&a href=&///?target=http%3A///kaoaka/blog/item/ae516cd7cae2de.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kaoaka/blo&/span&&span class=&invisible&&g/item/ae516cd7cae2d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请参看一实习生的阿里印象(09年的时候),真实性请自行判断:在阿里实习了两个月了吧,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这两个月在阿里学到的阿里文化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阿里的价值观:首先我来说下,因为我刚到阿…
谢邀&br&&br&正如各位知友所说,不是现在这个时代才难处贵子,而是古往今来所有时代都难出贵子&br&&br&所以这个时代寒门难出贵子说法较为片面&br&&br&但关键问题不是这个,而是我觉得有这几个事儿不太正常&br&&br&1,古代寒门同样难出贵子,但这个事实不能论证现代寒门难出贵子这个现象是正常的,甚至是合情合理的&br&2,大家的生活目标仍然是极端的两极分化,始终觉得生活要么是极度赤贫,要么是一跃成为巨富,赤贫时候被人手持钢鞭打,成巨富了就手持钢鞭打别人,始终有一种上赶着一定要奴役剥削别人,或者一定要比别人优越的狂热感,简简单单的平等,自知,尊重,富足和社会责任感却罕见人提起&br&3,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古代寒门难以出人头地姑且说是因为时代原因,现代仍然保持原样,没有丝毫进步,不能说一定丢人,但起码是一种不正常。我不管别的国家,别的社会如何,是否阶级固化,但如果在一个现代的文明社会里,公民对生活的期待仍然是呈一个非常极端的两极分化,要么认为人是极度赤贫被人打,要么是成为巨富显优越,没有自知,平等,尊重这些观念,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简单的生活富足的微小心愿,这样的社会和国家,不能说是一个特别骄傲的存在&br&&br&这是个值得每个人警醒的问题,现实很难被改变,但如果年轻人都能意识到这点,不因贫困而自卑,不因富有而优越,更能意识到社会问题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少沉迷在个人努力神话里,那么便不能说这糟糕的现实肯定不能被改变&br&&br&另外这篇文章其实写的相当鸡贼和市侩,非常肤浅和无耻,属于标准的我有一个故事型的鸡汤类故事,作者的无耻和心黑最大的表现在于,他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原因,都平均分摊到每一个倒霉的不幸的个体身上,并且认为这种现象是非常合理和理所当然的,不需要任何的改变,所以你会在文中看到大量诸如“思维决定人生”,“眼界决定能力之类”的无厘头句子&br&&br&这种把造成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平摊到每个个体头上,是一种非常缺德和脑残的做法,看完全文你会觉得,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是笨,穷人就是傻逼,穷人就是能力差,穷人就是目光短浅,穷人就是鼠目寸光,穷人的一切糟糕都是穷人自己造成的&br&&br&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就是目光狠准,富人就是能力强,富人就是眼光远大,富人的一切都是靠自己能力获得,因为家庭就是先天的素质和能力比别人强,强很多&br&&br&真正有道德有良心的做法不会是这种,在讨论“寒门是否容易出贵子”这么大的话题的时候,一定必须注意把自身个体严格刨除出去,绝对不要带入自身来讲故事,例子可以举,但不能乱下结论,尤其是不痛不痒的结论,更多的应该是调查所谓好行业每年入职的新员工毕业院校中C9一本二本各自比例,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比例,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家庭年收入的范围,这些都要一一统计,最后才能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不是为了证明,穷人的穷都是自己造成的,富人的富也是靠自己努力,而是应该思考,我们的社会哪里出问题了,哪里可以改进&br&&br&这个统计工作没有人做过,但是南方周末出过类似的文章,针对高校入学学生的数据调查&br&&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618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方周末 -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全文重数据,重家境背景的描述,完全没有针对个人能力,个人选择,个人努力这些鸡汤化的描述,事实上这是唯一有良心的做法,我很好奇为什么这篇文章没有流传开,反而是这篇理所当然的认为社会合理,把社会责任全都分摊到穷人头上,穷人一定要规避自己不足提高能力的奇怪文章会广为流传&br&&br&当讨论成功或者财富之类的字眼时,当讨论社会化现象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以艰苦努力律己,以幸福快乐祝人,但凡把这两者调换,或者仅对他人高喊努力和眼界的行为,要么是坏,要么是蠢
谢邀正如各位知友所说,不是现在这个时代才难处贵子,而是古往今来所有时代都难出贵子所以这个时代寒门难出贵子说法较为片面但关键问题不是这个,而是我觉得有这几个事儿不太正常1,古代寒门同样难出贵子,但这个事实不能论证现代寒门难出贵子这个现象是正…
在功能手机时代,中移动的动感地带卡和其上的各种套餐服务经营的最好,练就了拇指一族。&br&&br&特别是山寨机百家争鸣的时候,外出打工的年轻一代必定是要有一台功能强大的山寨手机的,听听MP3、看看网络小说、发发短信、打打免费电话,除此之外,就是去网吧上网了,其它的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br&&br&由于上班时间长,休息时间少,也是难得能去网吧玩几次,所以大多数时间还是与手机为伴的。不知不觉之中,套餐里的短信就用完了,免费电话时间也用完了,可正跟人聊的起劲呢,能断吗?当然不能,用就用吧,过会儿再去充值就是了,反正每次50块钱、100块钱的,金额看起来也不大。今天又听到一首彩铃不错,买个就2块钱,换了换了。。。一个月下来,手机费可是很可观的。&br&&br&到了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机盛行的时代,你觉得这些需求会因此而消失吗?不仅不会,而且由于有了更方便的上网途径,更丰富的内容来源,这种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短信套餐可能用的少了,但每月上网流量变的不够用了,这个可比短信、电话什么的更费钱呀。&br&&br&反观其它层次的用户,因为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不会被绑定在手机上,所以不会愿意在手机上花费太多。&br&&br&---------------&br&而且,一般都俩手机呢,打电话的时候多,每月话费可是很可观的,所以其它方面能省就省一点吧,索性用处也不大,看看网易、果壳和商业价值的新闻,简单刷个博,偶尔拍个美食,也不上网臭美,增值服务我用不到,上网流量也用不完呀。
在功能手机时代,中移动的动感地带卡和其上的各种套餐服务经营的最好,练就了拇指一族。特别是山寨机百家争鸣的时候,外出打工的年轻一代必定是要有一台功能强大的山寨手机的,听听MP3、看看网络小说、发发短信、打打免费电话,除此之外,就是去网吧上网了…
&b&ps:经网友告知,本文章已经被公众号“江阴全攻略”抄袭。现在经过我授权转载的只有网易新闻精选。其他公众号都是抄袭。原答案如下&br&&/b&&br&-----------------------------------------------------------------------------------------------------------------------------------------&br&&b&&b&无聊 越穷的人越能忍受无聊,越穷的人越能无聊&/b&&br&&/b&&br&比如:穷人可以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的地方安静的生活,你肯定做不到。&br&&br&对的,你没看错,不信你看那些富人,他们最怕的就是无聊。因为他们一生都活在辉煌中,活在奋斗中,或者活大起大落中。总之他们肯定不无聊。即便他们精神空虚了,他们哪怕去吸毒,去嫖娼,去赌博,都是为了应付无聊。他们最怕无聊。这里说的是无聊,不是独处,很多富人善于独处,但是他们即便独处的时候也是不无聊的,他们可以养养花,学学太极,看看书,总之都不是无聊的。那些中产阶级,基本大部分也是有自己的圈子,而且有自己奋斗的事业,所以他们也是每天忙碌的,同时他们也是难以忍受无聊的,不要觉得刷知乎,看新闻,打扑克是无聊的表现,这是一种娱乐,这种现象正说明你不能忍受无聊所以才用这些打发时间。&br&&br&穷人最擅长无聊,越穷的人越能忍受无聊。不信你看那些很穷的人,他们每天的生活要么就是忙碌要么就是“无聊”。哪怕他们老了,每天在家里基本也是“无聊”,对的,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现实。不信你去村里看看,那些上岁数的大爷,可以再家门口坐一天,他们并不是在思考,就是看看过路的人,你过去了,他们会目送你过去,你回来了他肯定还在那坐着。当然如果你是白领工作太累了,放假休息坐着晒太阳这不算无聊,这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休息,放松身心,补充正能量。不要混淆概念。无聊主要在于一种”无意义感“。&br&&br&原因么,很简单。因为穷人每天解决温饱问题就够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很多时候都不能被满足,所以他们早就熟悉了这种无聊的感觉,他们早就熟悉了只满足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的状态,所以他们对无聊有很强的免疫力。他们极能忍受这种精神上得无聊。更可悲的是,他们一生都在忙碌,都在有了上顿没下顿中度过,能够无聊的呆着,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ps:经网友告知,本文章已经被公众号“江阴全攻略”抄袭。现在经过我授权转载的只有网易新闻精选。其他公众号都是抄袭。原答案如下--------------------------------------------------------------------------------------------------------------------…
我可以说是&b&知乎&/b&吗?&br&&br&就在昨天,我和几位万粉中V们在讨论进京参加盐club的事情。&br&&br&有的V们表示路费太贵,去不起;像我这种卖肾买了机票的,又在讨论住在哪里。&br&&br&这时候,高潮来了:众V们纷纷表示200快的快捷酒店住不起,想要蹭住在朋友家里,或者实在不行就睡天桥下面,再或者洗浴中心过个夜什么的。&br&&br&我当时就震惊了,要知道,在此之前,我接触到的知友们不是这样的。&br&&br&当我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时候,在知乎上认识了一些同样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开口闭口就是喜来登和万豪的用户体验如何如何、马尔代夫和巴塞罗那的顶级餐厅哪道菜好吃、江诗丹顿什么时候又出了一款限量版……&br&&br&那时的我,哇哦,觉得在知乎上发现了更大的世界:这些无名小卒们就已经让我大开眼界,那如果结识了知乎的大V们,将是一场怎样的场面啊!&br&&br&然而,如今,当我真正接触到这些V们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居然跟我一样,连200快的快捷酒店都睡不起!&br&&br&所以我说,知乎真的是给穷人玩的,而且你越穷,玩得越好。
我可以说是知乎吗?就在昨天,我和几位万粉中V们在讨论进京参加盐club的事情。有的V们表示路费太贵,去不起;像我这种卖肾买了机票的,又在讨论住在哪里。这时候,高潮来了:众V们纷纷表示200快的快捷酒店住不起,想要蹭住在朋友家里,或者实在不行就睡天桥…
先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b&“我们在超市买到的纯牛奶,是不是经过了某些物质的提纯了呢?”&/b&&br&&br&&b&是的,在牛奶生产过程中,会先把乳脂和其他成分分开,然后按照配比分别混合出脱脂,1%脂肪,2%脂肪和全脂的牛奶。但对于全脂牛奶来说,各种物质的含量跟生牛奶没有区别。&/b&&br&&br&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FDA规定的牛奶标准生产过程:&br&&img src=&/df0ba8bb42d08f919f73dbc_b.jp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0& data-original=&/df0ba8bb42d08f919f73dbc_r.jpg&&&br&&br&我们看到,奶被挤出后,要先冷藏并装到集装箱内,运送到牛奶生产车间。刚挤出的生牛奶由于脂肪颗粒比较大,由于重力作用,脂肪会迅速浮上来形成一层乳脂层。&b&这时我们就要将乳脂和牛奶的其他成分分开。&/b&&br&&br&然后根据从脱脂牛奶到全脂牛奶不同的配比,将不同比例的乳脂加入牛奶中。之后有一个均质化 (Homogenization)的步骤,主要就是用极细的喷头将牛奶喷出。在这个过程中,乳脂颗粒会缩小,这样就会悬浮在牛奶中,均质化处理过的牛奶可以保存很久而不用担心乳脂会浮上来~&br&&br&&img src=&/4d337bb31a5f90c128cbe_b.jpg&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4d337bb31a5f90c128cbe_r.jpg&&&br&此生产过程剩下的乳脂可以用来制作奶油 (Cream),黄油 (Butter),奶酪 (Cheese) 等乳制品。&br&&br&之后经过&b&消毒灭菌,灌装&/b&之后,牛奶产品才会投入市场成为我们买得到的产品。&br&&br&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不同的牛奶制品,成分确实是不同的。脱脂牛奶完全除去了脂肪,而提纯了牛奶中其他的物质。而对于100%的全脂牛奶,虽然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把乳脂和其他成分分开,但接着又按照原来的配比将其混合。从总的来说,牛奶中的各种物质,和刚挤出来的生牛奶是大致没有区别的。&br&&br&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b&“在牛奶的加工过程中,会不会出现营养物质的损失?”&/b&&br&&br&&br&&b&当然会。但不是在前面提到的分离步骤中,是在消毒灭菌的步骤中。&/b&&br&&br&&br&&img src=&/8132dde789cab_b.jpg& data-rawwidth=&756&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6& data-original=&/8132dde789cab_r.jpg&&&br&现在牛奶灭菌绝大部分还是采用热处理。在热处理中,主要有&b&巴氏消毒法(62.8摄氏度,30分钟),高温巴氏消毒法(71.7度,15秒)和超高温灭菌法(138-150摄氏度,2-6秒)&/b&。要想知道用的是哪种方法,看保质期就知道。采用巴氏消毒法和高温巴氏消毒法的牛奶保质期不会多于一星期,需要冷藏保存,而那些保质期有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可以常温保存的牛奶,一定用的是超高温灭菌法。(一般来说纯牛奶不会加防腐剂)&br&&br&现在问题来了,不管是哪种灭菌方法,都会对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有或多或少地损害。比如,超高温灭菌法就会对牛奶中的维生素有相当大的损害,而某些蛋白质和酶也会在高温的影响下变性失活。巴氏消毒法和高温巴氏消毒法对牛奶的营养物质影响较小,但比起生牛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br&&br&但是,蛋白质和酶的变性失活一般来说不算是实质性的“营养价值”的损害,因为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都会被人体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所以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发生改变。而牛奶也从来不是人类摄入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大家主要的维生素摄入还是来自于蔬果和动物内脏等,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和钙——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损失。&br&&br&有人会问:那这样为什么我们不喝生牛奶呢?很简单,里面全是细菌,喝了会生病啊...所以消毒灭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而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所以现在牛奶的生产过程&b&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尽力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b&&br&&br&&br&食品科学家们现在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研究出新型的灭菌方法,既可以保证牛奶的食品安全,又可以保证营养。像用超声波,紫外线,脉冲光等杀菌的技术都正在研究之中。&br&&br&总的来说:&b&咱们花高价在超市买到的蒙牛伊利等品牌的纯牛奶(如果理解为100%全脂牛奶),物质的含量和生牛奶大体没有区别,营养物质(主要是维生素)视灭菌方法不同可能略有破坏,但完全没有到达“破坏营养架构”的程度;此种牛奶当然可以被人体正常消化吸收,可以放心喝。&/b&&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12.16修改)&/b&今天重读了一下题主的问题,题主主要担心牛奶中营养物质被提取出来用作他用,或者掺水而导致最终的牛奶营养物质不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乳制品只有达到国家标准了,国家才会准许上市。国家标准的检测包含了对原材料(生牛乳)的检测和对最终产品的检测。对原材料(生牛乳)的检测如下(以下数据来自GB 标准):&br&&img src=&/33e455aee7d04bdf9ab4f177ecb7ba92_b.jpg& data-rawwidth=&805& data-rawheight=&2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5& data-original=&/33e455aee7d04bdf9ab4f177ecb7ba92_r.jpg&&&img src=&/6e8a4cc6791bee06cd128ec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6e8a4cc6791bee06cd128ec_r.jpg&&&img src=&/33de9bfbfa02eafbacb9fedef9a22b65_b.jpg& data-rawwidth=&784&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4& data-original=&/33de9bfbfa02eafbacb9fedef9a22b65_r.jpg&&&br&如果牛奶里掺水或其他物质,&b&冰点&/b&和&b&相对密度&/b&就会改变,这样就无法通过这个标准。&br&&br&而对最终产品(巴氏灭菌乳)的检测如下:(GB标准)&br&&img src=&/b9ed08df1cf0edff159da8_b.jpg& data-rawwidth=&867& data-rawheight=&5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7& data-original=&/b9ed08df1cf0edff159da8_r.jpg&&&img src=&/56e971ef1f07c5b8f49bd2_b.jp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7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56e971ef1f07c5b8f49bd2_r.jpg&&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提取营养物质导致最终营养物质不足,那就会在&b&理化指标&/b&上体现出来,这样最终也无法通过国家标准,也不会被准许上市。&br&&br&所以,只要公司能做到对奶源的严格把控,并通过国家标准上市,题主担心的问题基本不会发生。&br&&br&&br&&br&再顺便说一句,“特仑苏”等品牌牛奶,价格高可能最关键的还是奶源,而不是加工过程。&br&&br&(答主还在学习中,有很多东西不甚了解。如有错误及不足请指出。)&br&&br&&br&&br&-------------------------------------&br&推荐一下自己做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叫 “技术型吃货”,专门投放食品科学相关的科普。内容都是原创,干货满满哦。欢迎大家一起来关注~&br&&br&这里是二维码&br&&img src=&/76b36fad3bc6ba35eca965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当然也可以直接添加微信号:iFoodGeek。跟我一起做一名 Food Geek 吧~
先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在超市买到的纯牛奶,是不是经过了某些物质的提纯了呢?”是的,在牛奶生产过程中,会先把乳脂和其他成分分开,然后按照配比分别混合出脱脂,1%脂肪,2%脂肪和全脂的牛奶。但对于全脂牛奶来说,各种物质的含量跟生牛奶没有区…
&blockquote&《论锤子的降价——兼谈初创企业的竞争战略》&br&&p&今天一醒来,就被朋友圈疯转的锤子降价消息刷屏了。老罗不愧是一个人顶十家营销公司啊,他随便干点什么,都能引发轰动效应,随地吐口痰引来的不是居委会大妈而是防暴警察,将自己品牌的手机降个价,都能使得朋友间谈着谈着就翻脸——就我所知,除了香港占中,这是极为少有的引燃朋友决裂的“站队话题”。&/p&&br&&p&不过,同为创业者,我心中一丝丝悲凉,毕竟这次锤子大幅降价不是什么可资夸耀之事。老罗勇猛无双,单打独斗从没输过,只有他挑别人的场子,自己的场子还没被掀翻过——上次王自如黑了他一把,结果你们也知道,老罗迅速翻盘,通过视频直播再次赢得这场战役。&/p&&br&&p&但问题仿佛就出在这里:老罗没输过任何一场“战役”,但这场“战争”,怎么却越打越不顺利呢?&/p&&br&&p&我这时想起一个人,曾国藩,这位同学是另一种奇葩,一辈子亲自打仗,几乎就没赢过,搞得三番五次在绝境中玩自杀,不是已经跳水了被下属救起,就是剑都抹在脖子上了,援兵刚好赶到……后来搞得丫都迷信了,第一再不亲自带兵打仗,第二就算到了战役现场,都远远退开几十里,生怕自己有“晦气”搞得手下将领打败仗——可就这么一个人,坚毅沉着,力挽狂澜,最终打败了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几乎没打赢“战役”,却赢得整个“战争”。&/p&&br&&p&所以我认为,搞清楚“战争”背后的“战略逻辑”,比打赢一场“战役”的“战术手段”,更为重要。一城一地得失,影响心情,但不影响最终输赢。可如果把战略思想弄糊涂了,就仿佛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飞机起飞后,据说山本五十六泪流满面,因为他知道这场偷袭战役会成功,但没用的,最终,将被美国夺走整场战争的胜利,将日本彻底埋进失败的泥潭。&/p&&br&&p&回到题目,我认为,分析锤子的“竞争战略”,最方便的方法还是拿出老掉牙的“五力模型”——别小看这个迈克尔·波特在三十年前搞出来的东东,今天看来在诸多领域毫不过时(其实可能永远不会过时),主要看你理解得是否深刻而已。&/p&&br&&p&锤子所在领域,是今天竞争最为惨烈的智能手机行业,在“五力模型”中,分别受制于: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3、现存的同行竞争程度;4、新进入者威胁;5、替代品威胁;好了,为了保持雕爷良好的睡眠记录,我不打算把4、5两点展开来讲。因为第四点目前主要是雷军的小米他们想的,比如你看,黄章的魅族用1799就成功打进了小米原先的地盘,成为“新进入者威胁”,老罗盘子太小,还谈不上被威胁。至于第5点替代品,还得看我大苹果的手表之类的表现,那是安卓手机全行业的噩梦,根据“智猪博弈”理论,自然有大肥猪去焦虑和抵抗,锤子做为小猪崽,也不必过分担心。&/p&&br&&p&好了,我们主要来看前三个“力”,对锤子的影响。&/p&&br&&p&锤子首先遭到的难题,我们知道,其实就是第一个“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妈的,他们丫太强大,市场太热,他们产能都跟不上,谁会降低“起订量”来迁就锤子呢?所以你必须想清楚,要满足跑量的需求,才能顺利拿到供应商资源——而跑量,又必须和第2个“力”结合,即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现在市面上的手机选择实在太多,每100元阶梯价差,就足够消费者另作判断了,每500块价差,几乎都能差出一个阶层了!&/p&&br&&p&所以在这两个“力”的牵引之下,锤子起初选择的4G手机3500售价,未必是一个上佳选择,因为太贵,所以消费人群肯定少,因为少,所以难以获得供应商的全力支持。这两点,互为因果。&/p&&br&&p&而且还有最可怕的第三个“力”,现存竞争对手的影响力。苹果就不用说了……反正已经成了“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假装看不见就行了,我们只说安卓好了。问题是他妈的安卓阵营里,也有太多猛人了,小米、魅族、OPPO、一加、华为、三星、联想、索尼……十根手指根本数不过来,个个也不是吃闲饭的,都很拼,而且,说难听点,都有点“饿死骆驼比马大”之感,哪个也不好欺负不是?&/p&&br&&p&在我以前谈锤子的那篇《锤子的机会》中,我曾隐约谈过其实老罗有一次很好的机会……感兴趣可以去翻看哈。这篇,我干脆谈得再具体些吧!我认为——人群定位,尤其立足于审美趣味、消费能力、年龄层、等等细分综合下来的人群,然后再结合“企业自身能力”……还得加上,是竞争对手们尚未满足、或者你赌他们就算看到了也一定做不好的,才是最有效的、你该去选择的竞争战略。&/p&&br&&p&在我给出我认为锤子的有效策略之前,先拿我自己举例。&/p&&br&&p&这几天陆续有人问我,“听说58同城也在招募美甲师,他们也打算做上门美甲了,要和你的河狸家展开竞争,你怎么说?”我说,“噢,我去年年底,打算开干上门美甲前,就知道有山寨会抄袭呀,只不过我当初不知道是58同城而已。可我要是连怎么防备山寨都没想明白,我还配连续创业么?”&/p&&br&&p&当然,我承认58同城目前体量可比河狸家大多了,毕竟是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目前将近30亿美金呢!但为何我却一点不担心呢?因为——哦,呵呵,因为O2O这件事,我选择的是“美甲”,对,我刻意选择的这个行业,58同城简直一点机会都没有,我在招募第一个美甲师前,就算过了。&/p&&br&&p&有人现在该说了,雕爷,你丫就吹牛吧,其实你心里可担心了,所谓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给自己壮胆呗。哈哈哈哈,你这么说我也没所谓,但咱们来看看案例:请问,58同城的招聘,已经算是做得最成功的类目了吧?而且也是58核心赚钱的主业之一,可问题是,看得懂我这篇文章的人,有一个人去58投过简历么?&/p&&br&&p&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我们雕爷牛腩招聘洗碗工,说实话,最好的招聘渠道就是58!因为58上的蓝领工、小时工,确实又多又好。但就像我一直说的,最强的地方也就是最弱的,白领会和洗碗工在一个平台投简历么?抱歉,他们只会选择51job、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等专业白领招聘网站去投简历——所以我刚才说,能读懂我这篇文章的人,几乎没一个到58投简历,如果真投了,我只能仰慕你,“兄弟,做为一个洗碗工,你可真上进呀!”&/p&&br&&p&至于看完我文章后,能举一反三的家伙,其实连51job和智联等都不会投简历了,因为自有猎头伺候,简历都不必自己动手,猎头等着服务你,帮你卖一个好价钱呢。&/p&&br&&p&懂了?这就是我说的“人群轴”。58是著名的低端同城信息网站,所囊括的人群一直以来是十分精准的,突然脑筋发热,觉得自己能往上“迈进”了……哦,其实很危险的——谁会在京客隆超市里买爱马仕包包呢?谁会在沙县小吃店里点一份菲力牛排呢?同理,谁会在58同城那一大群保洁阿姨里挑一个美甲师呢?昨天还有个从58跳槽来河狸家的美甲师告诉我们培训主管,“没别的,就是觉得没法忍受和保洁阿姨挤在一个屋里做培训,好歹我也是有门手艺的呀,太侮辱人了。”&/p&&br&&p&事实上,由于58的战略混乱,连保洁阿姨领域都在陷入困境,阿姨帮、e家洁、阿姨来了、云家政……统统拿到大额投资,越战越勇还越大。58更刚刚认怂,因为在“代驾”领域打不过e代驾,干脆投资入股了e代驾,你也知道,我前篇文章刚刚聊过,做为“行业轴”,代驾领域必然被滴滴和快的给瓜分,没有第三名的活路……在各种商业逻辑完全不同的领域,58居然在多个战线开战,通通浅尝即止,没一个深挖,什么都做、却什么都不精。完全不顾自身的“团队基因”和“品牌背书能力”,在消耗着大量金钱、时间、和团队的精力时,赶集网在悄悄的偷袭58的后院……&/p&&br&&p&回题是岸。我要说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定要找出你的竞争对手们“基因”里就做不好、做不到的事!他们的品牌“背书”不出来的“承诺”。或者说,你想清楚,你的对手们,最擅长的那件事是啥,然后去做“硬币的背面”。&/p&&br&&p&那么,锤子的对手们,哪件事做不好呢?而他们统统做不好的事,还恰恰是老罗和他的小伙伴儿们非常擅长的?!我要给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喽!大家请坐好,扶稳,答案是四个字——&/p&&br&&p&“文艺愤青”。&/p&&br&&p&你看,罗永浩不就是这四个字的注解么?他的锤子我用了,很多方面见仁见智我保留意见,但我几乎敢打包票,在文艺感方面,可以秒掉上述所有那些品牌的。那些品牌简直太没个性了……都想讨好一切人,但没一个做出半点个性。&/p&&br&&p&而锤子这个名字和Logo,更是愤青的良好解读,这个大家自行脑补,不必多谈。而且,连锤子的精神图腾我都想好了——切·格瓦拉呀!丫简直是文艺愤青的祖师爷。&/p&&br&&p&注意!“文艺愤青”这四个字,不应该公开说出来的,也不能印刷被看见,而是骨子里的,各种暗示即可,老罗文采挺好,可以想出更巧妙的Slogan……骨子里,是这个文艺愤青的调性即可。&/p&&br&&p&今天看老罗接受采访,说以后要少数话,不批评别人了……别!千万别,你的“基本面”粉丝,爱的就是你愤青的那一面!骂得技巧一些就行,别不骂。&/p&&br&&p&回到开头,前两个“力”,可以这么解决:先把内核啥的都换掉,别用“最好的”,其实没有太多人在乎那一堆堆的顶级参数,你只要做到流畅就够了,用那谁谁谁家的MTK方案足矣……虽然我不懂,但我知道魅族MX4用这个方案,可以卖1799了,成本便宜,流畅完全能保障,反正都是一两年的使用寿命,用所谓“最好的元器件方案”,反正过三五个月也过时,有多大意义么?&/p&&br&&p&到了消费者端,定价就可以1984了!多牛逼的价格方案,多文艺,多愤青,多乔布斯?!&/p&&br&&p&还足足可以比魅族MX4多赚185元。&/p&&br&&p&这三个“力”是如何用“文艺愤青”打通的呢?你要这么理解:中国,说到底是个屌丝王国,中产阶级有没有?有,雕爷我就是专做中产阶级生意的——可是,精油行业、Mall里的餐饮行业、美甲行业,都没有苹果存在呀!所以我如入无人之境……iPhone6虽贵,也才不过五千多元,中产阶级都被苹果端走啦。而您的手机行业又必须跑量,否则供应商鼻孔朝天,咋办?还是得回到屌丝地盘,可是你也知道,屌丝最不愿意承认自己屌丝,所以,必须给他们一个理直气壮买你的“理由”,你看,小米就找了个好落脚点,“老子是发烧友”,其实,发烧你妹呀,只不过就是掩盖你穷的一个理由罢了。&/p&&br&&p&但,有一个“理由”实在太重要了!&/p&&br&&p&在我看来,一加手机就吃亏在这个地方。一加手机虽然个性也缺乏,但平衡性做得实在太牛逼了!点滴细节几乎无懈可击,硬件做工好到令人发指……妈的,才1999元!可惜,就是没能给屌丝们一个“好理由”,所以一直不温不火,令人惋惜。&/p&&br&&p&“文艺愤青”可真是一个好理由。你看豆瓣多少人?你看知乎多少人?你看天涯多少人?你看向往“穷游”的多少人?无数无数的屌丝穷人,都在等着这个击中内心的理由哇!&/p&&br&&p&这个理由好就好在,和小米的“发烧”比,刚好是硬币的另一面:&/p&&br&&p&你追求跑分,我追求逼格;&/p&&p&你追求性价比,我追求文艺范儿;&/p&&p&你追求无穷无尽的桌面方案,我追求一心一意的偏执态度;&/p&&p&你追求理科宅男理解的“极致”,我追求文科傻妞向往的“姿势”;&/p&&p&你拿着一代程序猿偶像雷军的照片四处招摇,我拿着所有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教父切格瓦拉的大头像拍死你!&/p&&br&&p&总之,我提及的这套竞争战略,能够开启一整套思路,针对特定人群的突破,解决供应商、消费者、和竞争者之间“力”的化解。甚至比小米玩“性价比”理念更具延展优势——一旦这个文艺愤青的姿势被受众认同,其实未来是可以卖更贵一点、高端一些的型号的。最终,还有机会回到老罗最喜欢的那个价格区间,去挑战3500的国产机极限——但那时,有“底子”撑着,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p&&br&&p&无论如何,希望老罗这次能挺住,继续文艺,继续愤青。&/p&&/blockquote&注:引用内容来源于雕爷10.28发表于微信公共账号的文章。&br&&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MzEyOTA0OQ%3D%3D%26mid%3Didx%3D1%26sn%3Dce92c406ae9494bef07457%26scene%3D2%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论锤子的降价——兼谈初创企业的竞争战略》&i class=&icon-external&&&/i&&/a&
《论锤子的降价——兼谈初创企业的竞争战略》今天一醒来,就被朋友圈疯转的锤子降价消息刷屏了。老罗不愧是一个人顶十家营销公司啊,他随便干点什么,都能引发轰动效应,随地吐口痰引来的不是居委会大妈而是防暴警察,将自己品牌的手机降个价,都能使得朋友…
你问我会不会,我会原谅,但我会分手(离婚)。&br&&br&我的一个长辈(为隐私就不细说)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老婆很漂亮,年轻的时候就漂亮,舞蹈团跳舞的,后来在文工团参演,再后来做演出和经纪公关,见过的场面、人物也不少了。&br&&br&他是个事业心比较强的人,他很爱他们的女儿,为了家庭能有更好的生活,即便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却一直四处跑生意,希望能多赚点。后来他们有三套房子,车也很久前就有了,生活的很好。&br&&br&他们的感情是属于革命感情,他们最早寄住在婆婆家,后来搬到了单位分的独居室。&br&&br&但大家应该都知道,漂亮的女人能嫁给你已经不错了,但你连一个属于自己的窝都没有,怎么说也说不过去,所以她一直很不乐意。&br&&br&无奈,他们经过奋斗,奋斗了十多年,不知道换了多少工作,男的搬过砖,女的炒过菜,脏活累活都干过。期间他们跑到更大的城市租房,之后一步步事业有起色又买了70平的房子,再后来又换了事业又有了起色买了第二栋房子。&br&&br&他们三观很合,都属于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男的很帅很有才,女的漂亮社交能力强。在外人眼里他们是郎才女貌,十分的般配。而孩子又乖巧漂亮,学习好,大学上的也好。&br&&br&他们连最不容易的时候都扛了过来,负债、被催钱、被人骂,面对各种应酬,女的也主动帮男的喝,在外面从来不让自己的男人难看,种种困难他们都扛了过来。&br&&br&在他们有三栋房子后,女的从不怎么收拾,一直是短发职业装,给人的感觉很精神干练,很有女老板的样儿。&br&&br&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个人出轨了。另一个人选择了原谅和理解,但必须离婚。&br&&br&也是从离婚之后,女的打扮的越来越艳丽(我后知后觉),裙子、长发、妆容,像是变了个样。&br&&br&而那个人,现在一个人住,他把原来稳定的那块儿事业给了她,自己选择东山再起。&br&&br&像他们二人,你能说他们没同甘共苦过吗?你能说他们之间没爱情吗?&br&&br&他们都有,孩子都那么大了。&br&&br&很多东西最终被融合成了“生活”,你说爱吧,也有,你说亲情吧,也有。但生活就是这么说不准看不透,你甚至都认为他们会白头偕老,却突然离婚。&br&&br&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出轨”也好,爱恨情仇也罢,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对方想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罢了。&br&&br&所以,你问我会原谅另一半出轨吗?&br&&br&我会原谅,甚至会理解,但是必须分手(离婚)。
你问我会不会,我会原谅,但我会分手(离婚)。我的一个长辈(为隐私就不细说)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老婆很漂亮,年轻的时候就漂亮,舞蹈团跳舞的,后来在文工团参演,再后来做演出和经纪公关,见过的场面、人物也不少了。他是个事业心比较强的人,他很爱他们…
内向还是外向,对于人际交往来说都是中性词,从来没有外向的人天生更容易成功的说法。&br&&br&内向者看似没有外向者交友广阔,但是这类人往往有个大利器,叫做敏感。当然,内向的人不一定都敏感,外向的人也未必不敏感,只是内向人当中心思细腻,洞察力强的比例会更多一些,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分配在这上面多了,另一方面自然就少些。&br&&br&我本人算是偏内向的人,也算敏感。记得在一次饭局上有一位搞制造业的大佬被许多人围绕着不停劝酒恭维。我完全不善于这种喧闹。但我能察觉到,这位大佬心里对这种浮于表面的觥筹交错其实是很不感冒的。当时正好新的劳动法刚颁布,我琢磨着他肯定有被坑惨,等到来了个机会,我就把话题引到这上了,随意谈了一些对这部立法的负面看法。那位大佬果然瞬间两眼放光,酒席结束后他单独拉着我到一边吐了好久的苦水,搞得我想走都走不了。&br&&br&其实事业成功者,极少有真正的酒囊饭袋,遇到一个懂自己苦闷的人,心里是欣喜的。而那些特别“善于交际”的人,他们的天赋点全加在客套和拼酒上,也许能很快热络气氛,但无法深入下去。对方一看你撅起屁股就知道卖的什么药,天然少了一份尊敬。&br&&br&外向者看似朋友遍天下,其实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废人脉和浅人脉,产生不了价值,还需要花费成本去维持,综合起来看开拓效率并不高。而且人并不能一直保持高能量社交状态,强打精神的结果就是所有的热情和客套只能流于表面,导致外向者很容易给对方留下油滑、忽悠、虚伪的印象,这些对于建立深层合作关系是很致命的。&br&&br&而内向者因为不需要也无法应付过多的互动,反而可以集中精力,深化和对方的共鸣与互动,这时候,敏感的特质往往能有奇用。
内向还是外向,对于人际交往来说都是中性词,从来没有外向的人天生更容易成功的说法。内向者看似没有外向者交友广阔,但是这类人往往有个大利器,叫做敏感。当然,内向的人不一定都敏感,外向的人也未必不敏感,只是内向人当中心思细腻,洞察力强的比例会更…
&p&本人小会计一枚,没做过上市公司、各种牛逼哄哄的大公司。&br&
说说我经历过的3件事吧:&br&
1、中国的增值税,进项可抵。有次有个小老板根本不知道,采购的时候,省了几个税点不要进项发票,结果月底没进项。100万的销售,交了17万的税。直接傻眼。&/p&&p&2、有次去小地方的一家子公司查账,当时也有和税务的打交道。子公司财务的观点主要是和税务打好关系,账务乱点也没事。期间请税务的吃了一顿,几个女会计把税务的哄得好好的,后来税务的也没怎么为难公司。当然这几位女会计都是良善女士,工作认真、好学,但是这时候确实很无奈。&/p&&p&3、还有一次,公司一家主要子公司被省里查账。问题当然是有,真罚估计要好几百万。后来,老板和几个领导天天陪酒,送礼。事情解决了,听说花了100来万,当然我是小会计,只能是听说,并不确定。但是可见,造假成本比正常缴税低。&/p&&p&在我短暂的从业经历里,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企业有好几本帐(当然,我看过的都是小企业,大佬们请多多指点。)。有以下揣测:&br&
1、小企业的财务意识薄弱,老板们好多非科班出身,知道怎么赚钱,但不一定知道怎么省钱,对中国的税制更是难说懂得透彻。有时候莫名其妙就多交了不少钱,甚至有些税法没要求但税务要他交,他也老实交了,和气生财。&/p&&p&2、造假成本低。请个懂合理避税的会计,直接就大企业级别的财务总监价格了,企业请不起,人家也不愿意来啊。但是请个懂税务帐,做两套帐并不难,数据量大,再请一个更便宜的打下手就行了。两个人的工资比一个专家低多了。就算出了事,请客送礼,也大事化小了。(从业考试的财经法规里各种处罚范围1~5或者1~8倍不等,具体请参看送礼力度)。总的来说还是比正经缴税来的省钱(老板们的观点)。&/p&&p&3、缴税观念,说来很奇怪,很多老板,宁愿送礼,也不愿多交税,“自己赚的钱就是不给国家,宁愿送给贪官,当是交朋友呗,关键时候国家可不帮你”。&/p&&p&4、从众心理,对比心理。他家作假了,我不能傻傻的啊,白亏钱啊,我也做。做完假,发现赚多了,又没事,继续做啊。&/p&&p&另外对外一定要说,税负高啊,赚不了钱啊,太难了。不然明明赚着钱,交税很少,然后说,税负好低啊么?这简直是在说:嘿,专管员,我钱多,来查我呀。&/p&&p&最后总结下,中国的税负确实很高的,这个是事实,但是我觉得并没有到那种不做假就活不下去的地步。好多税务筹划的高手,一边说着帮你筹划省好几百万,绝对合法;另一边又高唱税负好高啊。&br&
这,这,我还是好好学习吧。&/p&&p&作为一名有操守的小会计,我还是果断腻了吧。&/p&
本人小会计一枚,没做过上市公司、各种牛逼哄哄的大公司。
说说我经历过的3件事吧:
1、中国的增值税,进项可抵。有次有个小老板根本不知道,采购的时候,省了几个税点不要进项发票,结果月底没进项。100万的销售,交了17万的税。直接傻眼。2、有次去小地方…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081 人关注
140 个回答
766 人关注
158 人关注
110 人关注
152 人关注
101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的规则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