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脱5第17关,这提示的顺序是什么?(想的脑仁疼一晃头就疼求大神告知)😞

整理了一些游戏界人士的名言,制作成图片形式,更易于阅读。&br&&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2e77bbf18ce5d4a7cf3d7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2e77bbf18ce5d4a7cf3d75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83e1b368d67e54847c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83e1b368d67e54847cce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0aa7f71c7f73c01c9aec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0aa7f71c7f73c01c9aec3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633cb459cddcadeb9af5df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633cb459cddcadeb9af5dff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c62ac5962fabef7fb327e6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62ac5962fabef7fb327e69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451f35a948d4f2e42fb880f5ab9ccbe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451f35a948d4f2e42fb880f5ab9ccbe6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d549bbf5cec71ce473a78f23545ca89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d549bbf5cec71ce473a78f23545ca89f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98bad4c6c0aa9cfad57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98bad4c6c0aa9cfad57e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a97c7caa437f59bf4d2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a97c7caa437f59bf4d2df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b76acc8eb152da157d6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b76acc8eb152da157d65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6c649fd7dd0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6c649fd7dd0b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e75bda334d7b07dc47691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75bda334d7b07dc476914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00cceac5ce38dfcd5dd1b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00cceac5ce38dfcd5dd1b1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e8cae98313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8cae983132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0e3cd5abe37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0e3cd5abe37b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297f441d6067cf1ffcf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297f441d6067cf1ffcff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85e9b9fcdc6d5fbb6a3da4f0b9044bc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85e9b9fcdc6d5fbb6a3da4f0b9044bc7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3e8df062cc8cbf02cac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3e8df062cc8cbf02cac0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47b7f907ba9bccdb575f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47b7f907ba9bccdb575fbb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c23e53de722ea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23e53de722ea5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580& src=&/ed455f85cceda9fb699f534e19ffac5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d455f85cceda9fb699f534e19ffac5c_r.jpg&&
整理了一些游戏界人士的名言,制作成图片形式,更易于阅读。
&b&实名反对所有答案!都没说到关键点好吧!&/b&&br&&br&作为一个8个月积累11万用户、服务企业微信运营的公众号前负责人,我真看不下去了!&br&&br&忽悠身边人、群里推名片,求爷爷告奶奶说,亲,求关注啊!——&br&&br&&b&这是典型的傻干活好吧?如果你领导要你这么做,你一定要明白,不是这个方法好,而是丫根本就没想好怎么推广!&/b&&br&&br&为什么我这么说呢?&br&&br&&br&&b&因为营销做得好,靠的是战略,而不是苦力。&/b&&br&&br&加多宝以前是卖广东凉茶的,大家把它当成是下火的药品。这时候它销售额是多少?——2亿。为什么不多呢?&br&&br&&blockquote&因为它的受众首先是广东地区的凉茶受众,人数少;&br&其次,你是治上火的药品,在大家的意识里,药就是要少吃的。&br&而且,替代性产品也较多,大家完全可以在家里自己做凉茶,或者是买其他竞品。&/blockquote&&br&说白了,销售额不多是战略方向不对造成的。这时候让销售人员求爷爷告奶奶——亲,求买一罐儿呗。销量能不能增长?能!但是拼死拼活,能增长个5%就到头了。是什么造成它现在的成就呢?——“怕上火喝加多宝”的战略!&br&&br&这样的推广战略,使加多宝绑定了一个生活情境——怕上火,只要我们遇到怕上火的情景,就会触发联想,记起加多宝,吃火锅、吃川菜、麻辣兔头羊蝎子——会上火,赶紧来一罐。而且,这句广告语也影响了用户对加多宝的归类——从上火后喝的中药,变成了功能性饮料,扩大了受众的范围。结果呢?2002年到2010年,它的销售额从2亿增加到了160亿元,并在07年超越了可口可乐成为中国市场第一。&br&&br&&b&那也许你会问了,我不做战略,其他东西做到极致总行吧?这破玩意有那么重要吗?——绝对不行!&/b&&br&&br&看看锤子,有谁战术层面的打法比我锤更牛逼?&br&&br&&blockquote&文案——东半球第二(不嘲讽,没人敢认第一),&br&发布会——老罗+朱萧木的单口谁敢匹敌?&br&适合传播的彩蛋?——无论是天生骄傲宣传片还是各种暖心功能,看的我热泪盈眶好吧!&br&……&/blockquote&&br&但是这销量为什么上不去呢?&br&&br&因为战略缺失,没有定义到关键竞争对手、没有集中优势资源战略聚焦、战术没有协同战略……&br&&br&你能给它找到各种客观理由,产能不足、议价能力有限、坚果错过了时机……但是关键问题却是我偶像老罗缺乏战略思维(虽然他其他方面做得真的挺好的)。&br&&br&所以你明白我为什么絮絮叨叨、啰里啰嗦扯这么多内容了吧——&br&&br&&b&公众号推广,本质上就是一个战略行为,如果你缺乏整体的战略以及与之协同的战术,上来就扯什么涨粉、浏览量,那是耍流氓的行为。&/b&&br&&br&前段时间求职微信运营岗,找到某知名手机厂商(不是我锤,我锤不要我),一切都谈得挺好,最后我问:咱们考核标准是什么?答曰:只有浏览量……我考虑再三,还是没敢应下这份工作。不是不会做浏览量,而是单纯把公众号的价值等同于粉丝数、浏览量的时候,推广必定陷入误区,很容易事倍功半。&br&&br&所以,当你的领导或CEO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以上几件事儿时,你要小心了——&br&&br&&blockquote&小王,我们这季度的计划是把粉丝做到20万,有没有信心?(先开枪、再瞄准)&br&小王,你这排版一个月没换了,赶快换个新的!&br&小王,我看大家做GIF二维码很炫酷,咱们也来一个?&br&小王,最近抽签活动拉粉效果极好,你也做一个。&br&小王,最近文章浏览量都没过50,你再多预览几篇文章出去,把今天浏览量冲到200。&br&小王……&br&&br&小王你妹!shut up !&/blockquote&&br&你别以为我这么说只是在发泄情绪,曾经我在公众号几乎0粉丝的时候追热点——《柴静:为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我必须告诉大家雾霾的恐怖…》,这篇预览出去的文章给公众号带来了100万浏览量和5000+的粉丝。单纯看文章本身,你能说它做的不好吗?1小时的时间,标题撰写、文章结构都可圈可点。但是这有用吗?没有用!&br&&br&&b&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行为没有协同战略,你是一个服务企业微信运营人的公众号,耗费时间精力做这件事会产生任何用户价值吗?它带来的粉丝量、浏览量能为以后的运营持续提供势能吗?不能吧?不能这样的事儿就别做。&/b&&br&&br&什么叫战略聚焦?战略聚焦就是做的所有事儿,都是为了战略服务。不能为战略提供支持,就算是文章浏览量100万,也只是狗屎~&br&&br&所以当你领导把时间都用在这些鸡毛蒜皮,美其名曰——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而不是找你坐坐,讨论下定位、策略、用户价值的事儿时,你就该知道,丫正在以执行层面的事无巨细,掩盖战略层面的不思进取。这时,你要做的不是做一个好执行者,而是多去思考公众号的定位,然后再做判断——这样的行为值不值得做。&br&&br&&b&看到这,你也许会问,你别瞎扯战略这么假大空的词儿,战略怎么做?你倒是也说说啊。&/b&&br&&br&说说就说说,就微信公众号的定位而言,我十分认同&b&李叫兽的产品论&/b&——&br&&br&&b&微信号不是一个宣传工具或者渠道,它是一个产品,用来满足特定用户的某种需求。&/b&&br&&br&假设你是一个食品健康公司,我们看以下这个示意图:&br&&br&&img src=&/1c1c8f7b5a95eb3349eeac3a125b3fb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c1c8f7b5a95eb3349eeac3a125b3fb8_r.jpg&&&br&传统的做法是,公众号、社群、广告、渠道都是为了引流,最后转化成销售。而这样的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战略聚焦。&br&&br&因为作为一个引流渠道,公众号考查的是浏览量和粉丝数,而不是创造用户价值。所以在执行的时候难免,大家难免偷懒——算了,发鸡汤分分钟过万,发好内容都没人看,我还是每天发鸡汤吧——完美完成KPI的行为实际上损害了你的用户价值。&br&&br&&img src=&/24bcfaa3589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4bcfaa3589_r.png&&&br&正确做法是转化视角,让所有的引流手段都变成服务用户的产品,以此来实现战略聚焦,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这时候大家都是为了创造用户价值服务,每个部门的目标都在协同核心目标,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效果也就更好了。&br&&br&详细内容我就不转述了,大家看李叫兽的文章,很有启发感。&br&&br&&a href=&/?target=http%3A///a/65424& class=&internal&&【李叫兽】转化视角:像做产品一样做营销&/a&&br&&br&&b&“好,公众号产品论我们知道了,那做的时候怎么做啊?有没有不错的案例可以借鉴?”&/b&&br&&br&说到给公众号做定位、定义目标用户需求、实现差异化的具体方法,我最近也在琢磨和总结。现在没想好不能乱说,等想好再更。这次就举个不错的案例吧——很久以前只是家串儿店。&br&&br&很久以前是北京的一家烤串儿店,它主打社交——把自己的店定义成一个社交场所,把微信打造成一个社交工具,以吸引热爱社交的用户。而热爱社交的用户进来后,自带小喇叭扩散功能,帮助其进行口碑传播。很久以前再利用营销活动激发他们的社交属性,持续扩大口碑的力量,吸引更多热爱社交的用户进来,形成持续向上的势能。&br&&br&这么说可能太抽象,咱们掰开聊下:&br&&br&&b&首先它再定义了自己的用户群体&/b&:&br&&br&普通烤串店——热爱啤酒烤串的人——满足用户吃串儿的需求——他的竞争对手是所有串儿店。&br&&br&很久以前——热爱社交、且爱撸串儿的人——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它的竞争对手变成了酒吧、KTV等社交属性强的地方。&br&&br&&b&然后它的公众号对战略进行支持和协同:&/b&&br&&br&1、推出约撸功能&br&&br&在很久以前的公众号里,你可以使用约撸工具——一个H5做的地图,能看到附近的店面以及等待约撸的帅哥美女,然后付费和他们进行社交。&br&&br&这里面有马佳佳、有叫个鸭子的CEO、有各式各样有才艺的帅哥靓女……你也可以就近约他们出来。也可以根据实时定位,发现店里有哪个姑娘很漂亮,直接送她一串儿大腰子表达爱意。总之就是帮你约人撸串儿,认识新朋友。&br&&br&作为一个猥琐老少年,我很难对这个功能不产生邪恶联想,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功能很好的协同了社交战略。&br&&br&2、利用公众号做新店促销活动&br&&br&新店开张,传统做法是发优惠券,但是大家来不来就不一定了。而很久以前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分发优惠券,号召大家赠送给店附近的朋友,朋友一旦消费,你就可以抽奖赢iphone。&br&&br&它激活的,仍然是用户的社交属性,热爱社交的你会把优惠券赠送给什么样的朋友?大概率也是一个爱社交的人吧。靠这个策略性很好的活动,很久以前激活了老用户,并且实现了老带新,保证了目标用户的准确性。而且这样的行为,也实现了势能的叠加——这很重要。&br&&br&3、订位、点餐、支付功能&br&&br&优化用户体验,这个就不多说了。&br&&br&=======没结束,就是割一下=====&br&&br&&b&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了?公众号推广,关键不是推广,而是定好战略——再定义你的目标用户、明确你要满足他们什么需求、实现和竞争对手的差异化……&/b&&br&&br&比方说:&br&&br&&blockquote&深八深夜八卦满足的需求是——在夜晚,一篇长文章,把热点八卦背后的事儿给你讲清楚。它的八卦就是挖的比别人深,比别人多。当你有这方面需求时,你就会想去看看它怎么说。&br&&br&罗辑思维满足的需求是——没时间读书,你掰开揉碎了直接告诉我干货。在这一点上,罗辑思维选的书比别人好,总结的比别人精炼。你想知道新奇、流行的知识?看罗辑思维、看得到!&br&&br&美味不用等满足的需求是——利用公众号帮你订饭店的位置,并且快到你了推送提醒。你不用费心费力找电话,也不用下载App。(后来它和点评类App合作,其他入口也可以用它的服务)&br&&br&……&/blockquote&&br&你要明确用户价值,并且尽可能的避开竞争对手的直接竞争,然后推广才有意义!忽略了这点,你就只能是知道很多涨粉技巧,但就是做不好公众号……&br&&br&一上午就敲了一个答案…感觉要被老板开掉了,喜欢就点个赞吧,赞过200继续更……
实名反对所有答案!都没说到关键点好吧!作为一个8个月积累11万用户、服务企业微信运营的公众号前负责人,我真看不下去了!忽悠身边人、群里推名片,求爷爷告奶奶说,亲,求关注啊!——这是典型的傻干活好吧?如果你领导要你这么做,你一定要明白,不是这…
我觉得运营微信公众号也要有产品思维,如何评价一个公众号是否『有吸引力』?个人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标准应该是活跃用户的数量及占比。&br&&br&说说我运营的公众号吧,名字叫『朝夕日历』,2015年上半年从0开始运营,目前10多万用户,日稳定增长600~1000。日活跃用户3万左右,月活8~10万,基本覆盖了总用户的大部分。考虑到现在公众号的文章阅读率普遍低于1/10,活跃度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了。&br&&br&我这里说的&b&活跃用户的标准是:&/b&跟公众号有互动(主动向公众号发送消息,或者点击自定义菜单),还不包括阅读文章。&br&&br&当然,我们也很少发文章,因为运营的是一个服务号,一个月只能群发4次。&br&&br&如何做到的?其实很简单,只是做了一个活动——『21天早起打卡』。&br&&br&其实一开始,我们也是以发文章为主,但是效果一般,三四个月只积累了几千用户。后来我们分析原因,觉得服务号并不适合做内容运营,因为每个月只能推四次文章,频次太低影响力有限,做一个月还不如订阅号一周。消息推送显示在首屏虽然显眼,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很容易引起取关。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公众号红利期已过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内容快速增长。所以,我们决定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转向活动运营方向,让用户真正地把我们的产品用起来。&br&&br&『21天早起打卡』是我们推出的第一个活动,在常见的打卡签到的基础上,我们通过&b&个性卡片、社交玩法、积分体系、主题社群&/b&等方式,逐步吸引了十几万用户参加活动。在推广产品的同时,传播了晨型人生活理念,改变了很多用户的生活方式。下面是最新的活动页面截图:&br&&img src=&/560b42dce3a39b26a445b704b56c2077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560b42dce3a39b26a445b704b56c2077_r.jpg&&&br&&br&下面是我关于这个活动的一些经验总结。&br&&br&&b&一、『早起21天,遇见更好的自己』——好的理念成就有生命力的活动
&/b&&br&一个好的活动,应该有一个好的理念,能够引起用户的共鸣,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或者激发用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br&&br&打卡其实算不上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活动形式,很多公众号都把打卡签到作为提高粉丝黏性的运营小插件。但是,为什么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呢?因为从一般人的心理感知来说,打卡本身是一个偏负面的东西,现实生活中的上班打卡、开会签到都是强加给用户的,是冷冰冰的、给人压迫感的。所以,给打卡活动注入一个好的理念非常重要,要让用户觉得这个活动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这样用户才愿意主动参加。
&br&&br&根据我们之前做社群的经验,我们发现早起困难是一个广泛的痛点,很多人渴望养成早起的好习惯,但是由于缺少好的工具和氛围很难坚持下去。所以网络上才有各种各样的早起社群、小组,不少高校甚至有早起协会。因此我们决定在早起上下功夫,把倡导晨型人生活方式作为我们的活动理念。&br&&br&我们尽量避免使用『打卡』『签到』等字眼,把活动主题定为『朝夕21天早起计划』。21天作为活动周期,是根据『21天养成一个习惯』的心理学理论设定的。三周的时间不算太长,不会让用户觉得难度太而望而却步,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名称用『计划』,而不是『活动』,就把用户摆到了主体位置,让用户觉得这是为他量身打造的早起计划,是有明确意义和目标。宣传策略上,我们把『早起21天,遇见更好的自己』作为活动口号,各种宣传细节也传达类似的感觉,力图激发用户对于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的向往。比如,这是我们的宣传文章中引导点击原文链接的图片。&br&&img src=&/a0e4d35f99fedcebb2964eb_b.jp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1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a0e4d35f99fedcebb2964eb_r.jpg&&&br&所以,我觉得一个活动要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要给活动一个好的理念,要引起用户的共鸣和向往。&br&&br&&b&二、『要美感,要个性,还要社交』——优秀的产品是活动成功的基础&/b&&br&好的理念要通过好的产品来实现。如何让一个简简单单的打卡活动抓住人心?我们主要有两点创新:有美感、有个性的早起卡片,新颖的社交互动玩法。&br&用户每天早起打卡后,我们会给发给用户一张个性化的&b&『早起成就卡』&/b&,上面有用户的头像,打卡日期和打卡基本数据,配上有美感的背景和鼓励的话语。用户收到这张充满设计感和个性的卡片后,分享意愿很高。由于卡片上附带着我们活动二维码,所以又能够带来新的用户,这也是我们的活动能保持良好自然增长的重要原因。&br&&img src=&/bda67ea3e8dff045aef1bac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da67ea3e8dff045aef1bac1_r.jpg&&&br&而且,我们不是只设计了一张卡片,而是设计了整整一套21张!可想而知,当用户发现每天的卡片都不一样的时候,得到的是一种&b&『超预期』&/b&的体验,进而非常期待下一张卡片式什么样,并且产生集齐整体卡片的欲望。&br&&img src=&/32bfba99ad94e9e77c3df80_b.png& data-rawwidth=&2360& data-rawheight=&17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0& data-original=&/32bfba99ad94e9e77c3df80_r.png&&&br&为了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我们加入一些社交互动的玩法。用户打卡后可以看到自己在排行榜中的位置,击败了多少人数比例,前三名的头像前面加上金银铜奖杯。这些数据都刺激着用户更积极地早起。不少用户五点前提前起床,就是为了刷进排行榜前几名,曾经一度对我们的服务区造成很大压力。&br&&br&另外,我们还加入了『人气排行榜』。用户分享当天的早起成就后,可以接受好友的『膜拜』,每获得一个『膜拜』还能获得积分奖励。这个功能配合类似『争夺人气王』的运营活动,在活动初期很好地提高了用户的活跃度和活动的传播效果,也是另一个自然增长的来源。&br&&img src=&/faa5f866b09ef7e58349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faa5f866b09ef7e58349_r.jpg&&&br&&b&三、『精神激励很重要,物质奖品也不能少』——建立持续生效的激励机制&/b&&br&精神层面的激励能够产生长远的效果,但是不适合快速拉新扩大影响力,所以我们建立积分体系和积分商城。&br&首先说说我们的积分规则:&br&&b&连续打卡阶梯积分:&/b&&br&&p&连续第N天打卡成功,当天奖励10×N积分。&br&&/p&&p&连续打卡超过21天后,每天固定奖励150分。&br&中断打卡后,积分重新从10分开始计算。&/p&&br&&p&在此基础上我们设置了两种额外奖励积分:&/p&&p&&b&邀请好友积分:&/b&每成功邀请一名好友参加活动奖励10分。&/p&&p&&b&获得膜拜积分:&/b&每获得一个膜拜奖励5分,每人每天最多可以获得100膜拜积分。&/p&&p&可以看出,这套积分体系的两个核心目的就是:提高活跃、促进传播。&/p&&br&&p&那么,积分有什么用呢?活动前期,参加人数相对较少,我们采取有门槛抽奖的方法。第一期活动的奖品是Apple Watch,积分超过2000可以参加抽奖,最终有273人符合标准。&/p&&br&&p&后来随着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建立了积分商城,使用的是第三方商城兑吧。除了可以自动兑换,积分商城还提供了秒杀、大转盘、老虎机、抽奖等各种玩法。我们在商城设置了几个大奖,如iPhone6、小米电视、Kindle。另外商城本身提供一些商家促销奖品和优惠券,可以无成本地使用,很好地提高了用户的积极性。&/p&&img src=&/6a0d81c3de2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6a0d81c3de2_r.jpg&&&br&&b&四、『活动、社群、内容全面发力』——多维运营打造有氛围感的活动&/b&&br&运营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杂,但是核心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用户使用产品、喜欢产品。所以做活动的时候也不能简单地只做活动,而是应该把活动、内容、社群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加强。&br&&img src=&/b5fd5b3c087c0a2bc64a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b5fd5b3c087c0a2bc64a_r.jpg&&这张图是我总结的运营各块工作的关系,如图中所示,活动、内容、社群是相互加强的,&b&核心是用户,基础是产品&/b&。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在早起打卡这个活动具体如何体现的。&br&&br&&b&活动:&/b&除了主体活动,我们还有一些配套的活动。比如,每天早上有一个早起小任务(做工作计划、拍风景、做早餐等),完成任务即可进群领红包。平时我们会经常做一些小活动,给用户送一些福利,持续提高用户活跃度和黏性。&br&&img src=&/e00c9a3b4dabd557063b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e00c9a3b4dabd557063b_r.jpg&&&br&&b&内容:&/b&虽然我们不群发内容,但是每天用户打卡后我们会给用户推送一篇精选文章和一个话题(跟文章主题相关),为用户提供相互交流的途径。另外我们也会定期把活动或者社区中,用户产生的好内容整理出来,比如用户书评合集、早起小诀窍合集等。未来,我们可能还会把这些内容做成电子的或纸质的出版物。&br&&img src=&/fd1f62dae42e6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fd1f62dae42e6_r.jpg&&&br&&b&社群:&/b&我们陆续建立了几十个城市的早起团,为同城的用户提供线上交流、线下活动的平台。另外还根据用户兴趣建立了一些垂直的社群,如运动群、读书群、英语群、料理群等,并且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的交流活动。除了微信群,微社区也是我们社群交流的一个平台(但是微社区被兴趣部落吞并后,变得不好用了)&br&&br&多维运营的好处是,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加强的,能实现『1+1+1&3』的效果。从用户角度来说,可以给用户营造一种&b&『氛围感』&/b&,让用户感觉不仅仅是参加一个活动,而是加入一个有归属感的社群,拥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少用户跟我们反馈说『每天早上一睁眼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卡』,有的用户说因为参加活动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有用户说通过活动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当我们收到这些反馈时,我们感觉到自己做的不仅仅是一个运营活动,而且发起了一项小小的公益事业。&br&&br&&b&五、合作的力量 &/b&&br&当我们的活动具有一定影响力后,有些公众号运营者联系我们希望能给他们开发类似的功能,于是我们干脆把打卡系统免费开放了,任何一个公众平台都可以申请配置一个属于自己的打卡活动,目前已经接入几十家平台,包括像warfalcon、易效能这样些时间管理领域的大号,也有吉林大学、北航、北林、中国农大等一批高校。这些合作平台的参与活动的用户大约占了我们活动总参与用户的1/3。合作平台虽然不能直接为我们公众号导流,但是宣传了我们的品牌,提高了我们页面的浏览量,有的平台还成了我们的深度合作伙伴。&br&&br&总结来说,我觉得要运营出一个『有吸引力』的公众号,还是开头那句话,要有产品思维,别真把自己当『平台』了,踏踏实实做好一个产品,服务好用户,注重细节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再有一些创新,相信就离成功的公众号不远了。&br&欢迎与我交流讨论,微信号:chenju2018,或者扫码^_^&br&&br&&img src=&/c51ff8a4f588c11a2b10ac96e489c11e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br&有人问到如何赚钱的问题,我们主打产品是App,公众号主要用来展示功能、吸引用户,我们已经拿到投资,所以目前不需要通过公众号来盈利。当然,想要盈利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的积分商城,上面有很多合作伙伴的商品,他们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另外,我们经常会和一些商家合作举办各种活动,为粉丝提供福利的同时,也为商家宣传了品牌,带来经济效益,自然我们也是可以与商家分成的。例子详见我另一个答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微信公众号如何推广、运营、盈利? - 陈炬的回答&/a&
我觉得运营微信公众号也要有产品思维,如何评价一个公众号是否『有吸引力』?个人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标准应该是活跃用户的数量及占比。说说我运营的公众号吧,名字叫『朝夕日历』,2015年上半年从0开始运营,目前10多万用户,日稳定增长600~1000。日活跃用户3…
毕业后就从事战略咨询,服务过电信、汽车、家电等多个行业的客户。然后又加入投资大军,投资或深度调研过互联网、农业、饮料、新能源等行业。最后又投身到互联网大潮,视频、游戏、大数据、二手车及互联网金融等方向,都亲手运营过。按照题主及各位答主的争论,自认为是有些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的。&br&&br&摸清一个行业是有程度之分和深度之分的:是能和业内人士侃侃而谈,到给予建设性意见,或者看清趋势及判断团队扔钱投资;还是能亲自上手,成为这个行业的基层、中层、高层甚至是创业者,默默在行业内奋斗?从前者过渡到后者,有各种各样的体会。&br&&ul&&li&一方面,各行业间存在许多共通性,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精细运营用户的思路去研究和管理快消品的用户,在文章中(&a href=&/p/& class=&internal&&XXX是怎么火起来的?(开篇+总结前期) - 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a&,&a href=&/p/& class=&internal&&用户百分百:大数据改变管理咨询(一) - 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a&)其实可以看到部分的思路,所以写了一系列文章去研究快消品和汽车行业的用户问题。&/li&&li&另一方面,“摸清”这个话越来越不敢说,即使对于行业老手,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跨界打击和新知识新模式冲击,所以敬畏之心不能少。一系列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做投行、行研、咨询等金融岗位,有没有什么好用的找数据技巧呢? - 何明科的回答&/a&)其实讲的是跨界打击。而自己以前做计算机视觉方面的技术开发也遭遇过类似的情况,以前挑选feature和后期调试是门技术加艺术,但随着Deep Learning的出现,这门手艺极大贬值,行业老手不革新又如何?&/li&&/ul&&br&回到题主的问题,一周内摸清一个行业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短期内了解一个行业达到咨询顾问或者投资经理的及格线水平是可能的,至于是一周还是一月,取决于天赋、积累和方法。&br&&br&&b&下面着重介绍如何在短期内初步了解一个行业的方法及系统性的思考。&/b&&br&&br&如之前在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 何明科的回答&/a&)提到的,对于一个行业的了解,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然后再超维思考和降维打击,如下方的树状图的上半枝所述。因此及格线的定义,大概是描点差不多,对于行业的宏观和微观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和人聊天不至于懵逼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规模、核心驱动、政策环境、上游态势、目标客户、竞争形态、各种模式、重要人物、行业术语、核心指标等等;然后逐步升级为从点到线的过程。&br&&img src=&/cc13aa5a09a65e3b1647c_b.png& data-rawwidth=&1214&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4& data-original=&/cc13aa5a09a65e3b1647c_r.png&&&br&&br&要提高描点的效率和收益,&b&第一个窍门是心怀模型去收集数据点&/b&。下图中的SWOT分析框架和波特五力模型,都是常用的了解一个行业的框架,按照这些框架系统性得去描点去填充,就不会有重大的知识体系的缺陷或遗漏。&br&&img src=&/d827d4cc63ece20b05a876f99d9f6e6e_b.png& class=&content_image&&&br&&br&&b&第二个窍门是提高数据点的质量&/b&。如同做学术,初步了解或入门一个领域最好的方式是阅读几篇引用数最多的论文综述。了解一个行业往往需要在互联网做桌面研究(Desk Research),因此找到几篇权威的文章能够大幅提高效率。优质的论文综述与行业综述都有相同特点:信息完整且错误少、数据翔实、思路清晰甚至可以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该领域的框架或角度。在入行二手车时,就发现业内基本没有一篇好的行业综述,所以只好在充分了解这个行业后自己写一篇(&a href=&/p/?refer=hemingke& class=&internal&&二手车敢问路在何方? - 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a&),争取为后人造福。&br&&br&随着百度的搜索质量每况愈下,现在搜索一些行业的基本知识或者权威分析,我已经直接去知乎,避免在一些毫无干货的软文或者推广链接上浪费时间或者走上歧路。另外,直接访谈一些行业专家也是捷径。但找专家是个痛点,之前的方式是通过1度或者n度关系来找,后来有了专门找专家的toB付费服务,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 果壳的&a data-hash=&8c205bfbf6def500b534c& href=&///people/8c205bfbf6def500b534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姬十三& data-tip=&p$b$8c205bfbf6def500b534c&&@姬十三&/a& 推出的在行又成为新的解决方案(详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果壳网的新项目「在行」? - 何明科的回答&/a&),而且轻量级到可以为个人服务。&br&&br&&b&第三个窍门是花时间从事资料收集后期的整理、归纳和提升。&/b&在另一个回答中(&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上的高质量回答提供者们是怎样搜集资料的? - 何明科的回答&/a&)提到了若干技巧,包括:系统性得归档、加标签、提取干货及边收集边归纳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收集资料的技巧及后期处理,才能让这些外界的他人的知识点固化为自己的知识点,或者在需要使用时,能迅速找到。&br&&br&下图是为每一篇收集的文章加上标签便于日后搜索。&br&&img src=&/b08fe267b6e04dccdb170a_b.png& class=&content_image&&&br&下图的左半部分是用Evernote收藏了清科最近发布的一篇关于中国股权投资(年)的报告,有用但冗长,然而对我有用的只有那些数据和图表部分。于是利用文图(&a href=&///?target=http%3A//wentu.io/publish%23ab36d& class=&internal&&http://wentu.io&/a&)这个云工具将其中的数据部分整理出来并画成炫酷的表格,而且可以在微信上分享。当以后需要这个数据时,就可以直接拿出来使用,而且方便再加工,比如添补上2016年及往后的数据。&br&&img src=&/ef90bcde6c566aadfadf9a9_b.png& class=&content_image&&&br&下图是广泛阅读感兴趣的某话题之后,去除水分而把最核心的干货整理和归纳在一起,便于记忆和日后使用。下图是平时不断收集、更新和归纳的两个话题:一个是商业类的,关于被下课的创始人级别CEO;另一个是技术类的,关于正则表达式。&br&&img src=&/3d8c8a67f95deb0aa6daced_b.png& data-rawwidth=&992& data-rawheight=&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2& data-original=&/3d8c8a67f95deb0aa6daced_r.png&&&br&&br&&b&接下来是从点到线甚至由线及面的过程,路程将更加艰辛。&/b&归纳总结、连线比较及深度思考将更加重要,而不再是简简单单得信息收集和整理,因为只有这些互有练习的记忆点才是知识,才能为我所用。在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 何明科的回答&/a&)中其实有不少阐述。&br&&br&另外在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初入金融行业,如何进行实用行业研究与行业分析? - 何明科的回答&/a&)中,举了一个完整的案例,叙述怎么连线还增加对一个行业的理解,包括:国际间比对研究来连线,行业内各要素比对和互动来连线等等。连线的简图如下。&br&&img src=&/b976c82c71a6ecb37e4f_b.png& data-rawwidth=&765& data-rawheight=&2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5& data-original=&/b976c82c71a6ecb37e4f_r.png&&&br&在此简单分享一下能够刺激思考和加速连线或者成面的窍门,仍然是多和真正的行业专家进行深度和开放的探讨,多用第一原则或者跳出现有维度思考问题。另外在讨论或者学习过程中保持开放心态很重要,曾经和几个投资人讨论二手车的问题,发现他们会根据之前的信息积累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框架然后用此框架百年不变得来评估各类目标公司,这就似乎是刻舟求剑了。&br&&br&&blockquote&更多文章请到&a href=&/hemingke& class=&internal&&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a&&br&&p&更多回答请到&a href=&/people/he-ming-ke& class=&internal&&何明科的主页&/a&&/p&&/blockquote&
毕业后就从事战略咨询,服务过电信、汽车、家电等多个行业的客户。然后又加入投资大军,投资或深度调研过互联网、农业、饮料、新能源等行业。最后又投身到互联网大潮,视频、游戏、大数据、二手车及互联网金融等方向,都亲手运营过。按照题主及各位答主的争…
公司是某理财平台。&br&&br&促销活动,无非就是3种:&br&&br&1.你投多少钱,直接给你返多少现金;&br&2.你投多少钱,给你加息多少(或者获得多少体验金啊之类的);&br&3.你投多少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实物奖励。&br&&br&之前在活动页面上,除了强调收益,就是重点强调返利,强调奖品。比如投1万直接返100元现金,投5万直接得Kindle阅读器这样子~&br&&br&后来我说服同事,对主推的活动页面,尝试着做了一些改变:活动页面重点介绍平台实力、优秀项目、收益及退出机制。把活动奖励放在次要位置。&br&&br&效果大概提升了3倍。&br&&br&所以对于理财平台来说,&br&活动真的是锦上添花的,&br&甚至连年化收益有多高,都不是最重要的,&br&拿出有说服力的好项目,让投资人看得明明白白;&br&介绍自己是怎样的平台,有怎样的实力,获得了哪些认可;&br&如何控制风险,如何退出,为什么可以安心把钱放在这里。&br&这些,对还在成长中的中小平台来说,尤其重要。&br&&br&以上。
公司是某理财平台。促销活动,无非就是3种:1.你投多少钱,直接给你返多少现金;2.你投多少钱,给你加息多少(或者获得多少体验金啊之类的);3.你投多少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实物奖励。之前在活动页面上,除了强调收益,就是重点强调返利,强调奖品。比如…
2015年马上要结束了,技术岗转运营也快一年了。总得来说上半年苦苦摸索,下半年渐入佳境。总算把一个初创团队的服务号从零做到将近20万用户,在app上线前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启动用户。也积攒了一些经验,稍微总结一下吧。&br&&br&首先介绍一下背景,我们团队的产品朝夕日历是一个工具型产品,目前还处于打磨期,直接推App难度很大,所以采取微信先行积累用户的策略。所以这里我的介绍侧重微信运营。&br&&br&上半年开始运营公众号,当时完全没经验,唯一能想到的运营方法就是发文章。&br&&br&&ul&&li&所以&b&&u&我做第一项运营工作是内容运营。&/u&&/b&&br&&/li&&/ul&&br&我们是做时间管理工具的,这个领域的文章很难特别有吸引力,所以阅读量一直上不去。做了三四个月,各种尝试。转发的文章没效果就试着原创。花一周时间打造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要干货有干货,要星座有星座,要情怀有情怀。然并卵,并没有比转发的鸡汤文效果要好。有一段时间调侃历史的长段子比较火,我们也去模仿。天马行空,从宫廷历史扯到东西方文化,从皇家教育扯到习惯养成。阅读量倒是有明显提升,但是转化很一般。所以现在去看我们公众号的历史推送,简直是各种大杂烩。服务号一个月只能推送4次,所以进展很慢。推送文章显示在首屏,虽然打开率比较高,但是也很容易掉粉,有时候涨的粉还没掉的粉多。所以,这段时间的内容运营总体来说是失败的。&br&&br&关于这一部分,我得出的结论是:在公众号红利期已过的情况下,除非有很强的原创能力 + 很有特色的题材,否则不要试图靠内容去从零开始做公众号了。当然,我不是说内容没价值,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这点我后面会说。&br&&br&&ul&&li&后来感觉这么不是个办法,所以转变思路,要从外部引流。所以,&b&&u&我做的第二项运营工作是渠道运营。&/u&&/b&&br&&/li&&/ul&&br&这项工作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广撒网、多尝试。当时App还没上线,所以没去做SEM优化、应用市场之类的工作。主要是各种社交平台,包括知乎、豆瓣小组、百度贴吧、一些知名博客、一些本领域的公众大号。主要形式是发软文、软贴,也投过一些低成本广告(几百块钱一个月这种)。后来发现知乎和博客是效果比较好的。公众大号发文章见效比较快,但是性价比不高,一篇软文动辄几千,不是小团队受得了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跟一些本领域的KOL和一些大号运营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在后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br&&br&关于这一部分,我的经验是:1、渠道很重要,互联网是一张大网,各个平台之间并不是界限分明,因为背后都是一个个用户。所以眼光不要局限在一个平台,要全方位的挖掘和开拓,找到那些适合自己产品的渠道,并做好维护工作。2、好渠道还要正确地运用,才能有效果。发软广、软贴也要走心,讲人话、讲真话。现在的用户都不傻,是不是推广都能看出来,如果你真诚地推荐产品,人家认可你,觉得你的推荐是有价值的,自然会买你的帐,甚至还会感谢你。如果你侮辱观众的智商,就不要怪别人打你脸。我也经常在知乎推广产品,但是都是讲明白这是推广,而且从实际问题出发,认同的人自然会来。&br&&br&&ul&&li&渠道虽好,但毕竟免费的见效慢,收费的不长久。&b&&u&为了较快地打开局面,我开始琢磨活动运营。&/u&&/b&&br&&/li&&/ul&&br&活动要契合产品,同时又要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于是就有了21天早起打卡这个活动:&a href=&/ogeek/& class=&internal&&【案例】从0起步到10万活跃粉,我只做了一件事! - 运营极客站 - 知乎专栏&/a&&br&这个活动,一开始只是小范围的尝试。后来发现效果不错,就单独开发了一套打卡系统。由于界面比较清新,社交互动和传播机制也设计也不错,于是就滚雪球般地滚起来了。到现在,总共有二十多万人参加了。一段时间竟然在朋友圈里掀起了一股晨型人小风潮,也算是做了一项小小的公益事业。案例也被很多运营圈有影响力的平台报道了。这是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后来,我们又联合商家尝试性地做了一次面向大学生(这是我们前期主推的目标用户)的营销活动『中秋免费游』,效果也比较理想,也有专门的案例总结:&a href=&/ogeek/& class=&internal&&【案例】席卷北京高校,6天净增6万用户的活动是如何炼成的? - 运营极客站 - 知乎专栏&/a&&br&&br&关于活动运营的细节,我在案例里总结得比较多,这里就不多了。比较深刻的两点体会是:1、初创产品或平台,在没有太多资源的情况了,精心策划的活动应该运营初期打开局面最佳的选择了。2、做活动也要有产品思维,简单的活动用心设计,也能做出不俗的效果。反过来,脱离产品、纯粹以吸粉为目的的活动是不可取的。&br&&br&&ul&&li&做活动其实缘起于社群。运营初期,我们就尝试着运营各种社群,通过社群运营探索方向,21天早起活动就是从其中的早起社群发展起来的。&b&&u&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不断强化社群运营。&/u&&/b&&/li&&/ul&&br&我们先后建立了产品交流群、产品内测群、时间管理主题群、几十个城市的早起团、基于早起的各种兴趣社群等等。做社群的目的,一是让用户有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提高用户活跃度和黏性。另外也可以让我们与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观察用户的行为习惯,挖掘用户需求,获得用户的反馈和建议。&br&&br&关于社群运营,我的经验是:1、社群应该是从运营工作一开始就着手做的一项工作,当你有几百个用户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做社群了。甚至产品还没出来就做社群,这样可以尽可能降低试错成本,我们做活动就是采取这个策略。2、把人聚起来,只是社群的第一步。关键是要有持续支撑社群的价值输出,这个支撑可以是活动,也可以是内容,也可以是利益。比如我们做早起团,每天都会设计一个有奖早起小活动,已经坚持了100多期了。我们也会经常设计话题供用户交流互动。任何产品相关的更新或者福利,也都会第一时间在社群里通知大家。这样大家才会觉得呆在这里是有价值的。3、不仅要自己做社群,还要广泛地去加入别人的社群,吸收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寻求合作。&br&&br&社群运营和&b&&u&用户运营&/u&&/b&其实有一定的关联性。我觉得社群可以看成是蓄积用户的池子,但是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对一地跟用户进行沟通。比如,我们在App内测期间,为了保证初期的用户都是精准用户,能够给产品团队带来最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我们把将近两千个报名内测的用户全部聊了一遍,最终筛选下来的合格用户不到1/10,对于其中一小部分特别有价值的用户,我们还会安排一对一的当面访谈,产品经理甚至CEO亲自去拜访。这里说的有价值,并不是说对方是大人物,而是指对方是我们典型的重度用户,具有代表性,而且能给我们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对于这样的用户,我们花上一定的精力去沟通和维护是很有意义的。&br&&br&关于用户运营,我没有特意去总结,我觉得永远坚持一点就对了:用户是上帝。另外,尽可能多地跟用户交流,这是运营的基本素质。我在做运营的过程中,个人微信号5000好友全部加满,两个客服号也加了小一万好友,由一个实习生专门打理。这样确实比较耗精力,也会一定程度干扰生活,但这是做运营应该付出的牺牲。&br&&br&自从放弃内容运营后,我们有好几个月没有发过文章。但是当我们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尤其是日活用户达到好几万人的时候,还不做内容就是一种浪费和不作为。所以,我们又重新捡起了&b&&u&内容运营&/u&&/b&。&br&&br&由于服务号有推送次数限制,所以我们只给打卡用户推送文章。但是即便如此,头条文章也能轻松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其实阅读量和增粉能力并不是我们对内容运营的期望。我们把内容当成给用户输出价值和产生互动的最好形式。我们一般每天推送一篇精选文章 + 一个互动话题,两者是有关联的,比如文章是《有哪些细微但是很有用的习惯》,那么当天的互动话题就是『说说自己的习惯』,诸如此类。这样,用户来我们平台就不仅仅是打卡了,也不仅仅是早起了,还可以收获精神食粮,还可以参加互动,还有机会获得奖品,用户得到的是多重收获,黏性自然会大大提高。这就是内容运营的价值。&br&&br&关于内容运营,我的总结是:1、内容运营很有价值,但是不要把内容运营当成增粉的手段,这样会扭曲你的内容运营方向。很多号做大之后,由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内容其实已经偏离了运营者的初衷,变成了什么容易吸引眼球就发什么。当我们无需把阅读量和吸粉量作为内容运营的KPI时,我们做内容可以很单纯,我们不需要找噱头,不需要掉节操,也不需要标题党,我们只需要用心给用户准备有价值的内容就行。2、内容的形式并不拘泥于文章,互动也可以是内容,用户也可以产生内容。如果你把用户产生的互动内容整理成文章,这篇文章必然会受到用户的欢迎,他们也会愿意去转发。&br&&br&做运营做到一定阶段,我发现&b&&u&各种运营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融会贯通就能够达到1+1+1&3的效果。&/u&&/b&比如下面这张图,是我总结内容、活动、社群的关系。而这各种运营工作的核心都是用户,基础都是产品。&br&&img src=&/b5fd5b3c087c0a2bc64a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b5fd5b3c087c0a2bc64a_r.jpg&&&br&&br&这就是我这一年来做运营的一些经验,当然并不全面,比如&b&&u&产品运营&/u&&/b&没有说,因为相对没有太多技巧,主要是一些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但是也很重要)。比如&b&&u&商务合作&/u&&/b&,也很重要,我们的几次跨越式发展,都是靠合作实现的,但是这已经不仅仅是运营的工作,还涉及到公司战略层面。这一点有机会我再单独聊聊。&br&&br&那么,最后一个问题。运营,或者运营总监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呢。显而易见的我就不多说了,比如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分析能力、写东西的能力等等。说两点虚的,我觉得:&br&1、运营要有敢于尝试、屡败屡战的素质。这一点跟创业的精神是一致的。因为跟技术和产品相比,运营是最没有方法论的,需要不断尝试,十条路可能只有一两条是通的。所以心理素质要好,撞墙了换个方向再撞,总有找着门的时候。&br&2、运营总监要有统筹全局的眼光和能力。运营工作很分散很琐碎,只盯一点难以达到出众的效果,多维度协同运营才能盘活全局。更进一步,不局限于运营工作,还要跟产品团队有良好的协同,甚至懂点技术也是很有好处的。所以说,『不懂技术的产品不是好运营』嘛。欢迎同行跟我交流讨论。微信:chenju2018
2015年马上要结束了,技术岗转运营也快一年了。总得来说上半年苦苦摸索,下半年渐入佳境。总算把一个初创团队的服务号从零做到将近20万用户,在app上线前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启动用户。也积攒了一些经验,稍微总结一下吧。首先介绍一下背景,我们团队的产品朝…
&b&别瞎忙,读懂10万+阅读文章微信后台数据,加粉指日可待!&/b&&br&呕心沥血写出来的,知乎的朋友们可要给点面子啊&br&&br&&p&微信运营,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周末约了几个朋友聊天,大家讨论微信怎么做,目前大部分都处于迷茫状态,策划好的话题,设计、编辑、发布,然后没人看,然后坚持了大半个月,然后仰天长叹:“滚犊子,微信”。&/p&&br&&p&经过大半年的研究,总结了一些后台数据,给大家分析一下,如何有效利用微信后台数据,有预谋有组织的做微信运营。&/p&&img src=&/d5321dcbc46bb88cbff784fae996742c_b.jpg& data-rawwidth=&728&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8& data-original=&/d5321dcbc46bb88cbff784fae996742c_r.jpg&&&br&&p&&b&第一部分:用户增长来源分析&/b&&/p&&p&从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微信用户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搜索公众号”和其他,我们先搞清楚这些指标的具体含义。&/p&&p&(1)搜索微信公众号的名称:指通过搜索微信公众号的名称获得关注,比如搜索“人和网”这个名字,在搜索的时候,一直排在第一名,进行外部推广的时候,用户很容易通过搜索找到你。所以取个简单有联想的名字更容易让用户记住,认证比非认证更容易获得用户关注。&/p&&p&(2)其他:大部分账号的粉丝来源,都是“其他”类最多,很多人搞不明白其他是什么,一般包括3个渠道,&/p&&p&1、图文消息标题下蓝色链接。&/p&&img src=&/4a5ac55df84e3a0cb4df437e04f7ac94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4a5ac55df84e3a0cb4df437e04f7ac94_r.jpg&&&br&&p&图文标题下蓝色链接&br&&/p&&p&2、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微信可以长按识别二维码大大促使了这个渠道的用户来源,可惜的是目前只有微信可以做到。&/p&&br&&p&3、广点通系统推广:付费推广的一种,据说目前加粉的成本1.2左右,比活动的性价比要高了。&/p&&p&(3)搜索微信号,因此微信号要足够简洁容易让用户记住,在外部推广的时候用户方便搜索。一般搜索微信ID的占比不是很高,大概也就8%左右,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数据,大部分做推广的时候留下的是微信号,但是用户来源的时候更多是通过公众号名称搜索,可以看出,其实用户对于资讯网站或者社区看到的企业推广信息更多选择公众号名称搜索而不是微信号搜索。&/p&&br&&p&(4)图文消息右上角菜单,这个关注按钮隐藏较深,很多人不知道阅读文章时的右上角按钮里还隐藏了这么多功能,而且需要经过2步才能到公众号介绍页,最坑爹的是这个按钮不是在所有阅读的情况下都会出现,所以后台通过这个关注的几乎为零,也不知道哪些用户习惯这种操作。&/p&&br&&p&(5)名片分享,直接的名片分享,一般是用户通过分享给好友或者朋友圈微群,这个数据占比越高,说明这个号的质量越好,大家愿意主动分享传播。&/p&&br&&p&&b&第二部分:图文阅读分析&/b&&/p&&br&&p&图文阅读分析主要包含7个指标:图文页阅读人数、图文页阅读次数、原文页阅读人数、原文页阅读次数、分享转发人数、分享转发次数、微信收藏人数;&/p&&br&&p&分析数据首先需要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p&&br&&p&图文页阅读人数:指你发的那条图文消息,有多少人看过。&/p&&br&&p&原文页阅读人数:指的是你添加的原文链接有多少人看过。如果没有加,那么原文页阅读人数就显示为0,更多用于活动的链接宣传,根据统计,一般文章的原文链接点击率非常低。&/p&&br&&p&这里重点看下图文页阅读人数来源,微信后台提供了5个来源渠道:会话、好友转发、朋友圈、腾讯微博、历史消息。&/p&&br&&p&会话:指通过你推送的消息(会话窗口)查看到你的内容,复制链接发送给好友等等。&/p&&p&好友转发:通过转发直接分享给好友,多见于好文,干货,同行之间或者好友之间乐意分享。&/p&&p&朋友圈:这个不用说了,大家都非常熟悉。&/p&&br&&p&腾讯微博:用腾讯微博的不多,所以这个渠道来源少之又少。&/p&&br&&p&历史消息:微信阅读历史文章率不是很高,一般用户更多通过收藏去阅读你的历史文章。&/p&&br&&p&其他:以上四种以外的都是其他,具体怎么来的,其实我也不清楚,反正数据不是很大, 所以参考意义也不是很大。&/p&&br&&p&以人和网公众号一篇10万+阅读文章为例,看下用户的阅读来源:&/p&&img src=&/a23e6cac2d69c42a6787f_b.jpg& data-rawwidth=&706&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a23e6cac2d69c42a6787f_r.jpg&&&br&&p&文章阅读量主要来源于用户分享后的朋友圈,标题影响用户打开率,但是无法保证足够多的阅读量,转发才是阅读增长的核心。所以,微信的运营最终还是回到内容的价值。&/p&&br&&p&做好内容,拓展分享渠道,才是获得用户的重点之策。&/p&&br&&p&&b&第三部分:用户属性分析&/b&&/p&&br&&p&微信后台提供了性别、语言、省份、城市、终端、机型。这部分根据你针对的用户不同主要起到参考作用,也就是你的推广所获得粉丝是否是你的想要的。&/p&&br&&p&以人和网为例:&/p&&img src=&/36fcf19f17b_b.jpg& data-rawwidth=&844&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4& data-original=&/36fcf19f17b_r.jpg&&&br&&p&从前十的占比情况看,显然符合人和网的人群定位,主要分布与江浙沪北上广,占总用户分布的57.2%.&/p&&br&&p&还有用户机型、性别数据,针对不同的微信做针对性的分析,不同微信的定位人群不一样,在推广以及活动中,需要有效的送达到目标用户,这部分数据就能够提供很多帮助。&/p&&br&&p&&b&第四部分:10万+文章案例分析&/b&&/p&&img src=&/9af87fef1bfd54e1a9ad7b9_b.png& data-rawwidth=&1117&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7& data-original=&/9af87fef1bfd54e1a9ad7b9_r.png&&&br&&p&10万+阅读文章6月1日的当天各个时间段转发次数和阅读人数,很明显的看出,在晚上20点到24点,用户分享和阅读是直线上升的,也说明这个时间段阅读微信的人数是最多的。&br&&/p&&img src=&/659fb86c7edabd9e1df8b_b.png& data-rawwidth=&382& data-rawheight=&65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2&&&p&这个表格是具体的时间段转发和阅读人数,我们重点关注下转发阅读比,这个数据的好处在于避开因为累积分享造成阅读量过高造成的数据误差。表格中凌晨1点到2点的时候比例较高,说明这个时间段分享的人虽然少,但是朋友圈阅读率比较高,大部分人已经关机入睡,部分夜猫子还在刷屏看微信,很少的分享可以获得更高用户到达率。这个数据占比比较高的在中午、晚上,尤其是19点以后,都保持在10%以上,这个时间段用户有更多的时间支配刷微信,也是很多公众号推送文章的高峰期。&/p&&br&&p&现实中,很多微信运营者只是一份工作的诉求,所以大部分选择在临近下班的时候推送图文消息,一方面下班了可以及时回家,一方面感觉下班路上看微信的人比较多,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当然,很多人开车、挤地铁挤公交其实看手机的并不一定就是最多的时间段。所以建议微信运营在晚上20点-22点推送比较好,有些人可能觉得不方便,晚上回家还要开电脑推送文章,其实微信已经有手机端服务了,关注微信公众号助手,就可以通过手机推送了。一般我推送文章时间都在晚上20点左右,或者晚些。&/p&&br&&p&&b&第五部分:10万+文章后台数据&/b&&/p&&img src=&/350e34d246f54db421ee00eb_b.png& data-rawwidth=&917&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7& data-original=&/350e34d246f54db421ee00eb_r.png&&&br&&p&大概一周时间阅读量分布数据&br&&/p&&img src=&/5fafadf85bc24a16f44f_b.png& data-rawwidth=&916&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6& data-original=&/5fafadf85bc24a16f44f_r.png&&&br&&p&最终阅读量&/p&&br&&p&至于这篇文章怎么操作的,可以查看下人和网以前的文章,有分享过,而且粉丝数量很少的情况下做到的10万+阅读。&/p&&br&&p&&b&第六部分:自媒体推广方式&/b&&/p&&img src=&/cc58b15baa23_b.png& data-rawwidth=&1019&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9& data-original=&/cc58b15baa23_r.png&&&p&这是其中一次的推广文章详细列表,这样做的好处有:&/p&&br&&p&1、文末可以做公众号的推广。根据上文分析来看,留下公众号名称比微信号效果更好,不同平台的管理办法不一样,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p&&br&&p&2、可以积累一些媒体资源,跟媒体网站编辑搞好关系,可以不断的扩增你的媒体圈和在行业中的影响力。&/p&&br&&p&3、很多微信运营每天在找优质的素材,如果你能提供比较好的文章,他们也会转载。由于我做的公众号已经被邀请原创。所以转载的公众号排版推广信息都无法修改,有着很好的传播效果。不过根据最近的数据来看,加粉效果不是很好。&/p&&img src=&/f1eb084faba8b3e_b.png& data-rawwidth=&817&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7& data-original=&/f1eb084faba8b3e_r.png&&&p&部分文章被转载的情况,有些大号进行了转发, 阅读量也都还不错,不过对加粉来说效果不是很理想,这部分的用户增长来源渠道为“其他”。&/p&&img src=&/baf2cdaa311ab9d39c918a_b.pn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baf2cdaa311ab9d39c918a_r.png&&&p&转发公众号的显示效果, 点击人和网会直接跳转到人和网公众号,不过似乎这个点击数据效果不是很好,所以腾讯即使做了原创保护功能,但是转载的对于原公众号产生的效果有限,最多是他们知道“人和网”,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知道。或者感兴趣的用户会通过文章最下方的二维码扫描关注,一个大号帮你转发了原创文章,其实对于一个小号来说,还是非常实惠的,所以运营者一定要在内容上下工夫才是王道。&/p&&br&&p&好的内容一定要通过媒体传播出去,尤其是一些垂直权威性的网站,毕竟很多运营者都是通过这些网站寻找优质的素材,前期公众号的传播有限,其他运营者不可能发现你的优质内容,通过外部权威网站就是最好的方法。&/p&&br&&p&当然这个前提是你的文章是原创,这样别人转载对你才有帮助,否则都白谈。&/p&&br&&p&运营微信号一定要找到方法,总结做过的好的方法的经验,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推广方式。&/p&&br&&p&作者|杨小小 更多干货内容关注人和网公众号:renhecom&/p&
别瞎忙,读懂10万+阅读文章微信后台数据,加粉指日可待!呕心沥血写出来的,知乎的朋友们可要给点面子啊微信运营,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周末约了几个朋友聊天,大家讨论微信怎么做,目前大部分都处于迷茫状态,策划好的话题,设计、编辑、发布,然后没人看,然…
横向世界上和国内竞品分析和对比,出货量,分销渠道待知道个大概吧。&br&&br&纵向的公司产品路线和目标规划,要插的上几句话吧。&br&&br&公司产品的模块和硬件配置要拎的清吧。&br&&br&美国该领域的领导品牌历史和发展阶段,产品主打卖点,用户群,amazon和reddit的所有正副评价要看过几遍写过总结吧。&br&&br&国内的产品发展阶段和几个标志性公司和人物要想法搭上关系吧。&br&&br&公司产品用户的吐槽那是必须列出表格好好分析对比吧,活跃度,app激活率,黏度等等一系列的数据需要列表给开发团队和老板随时报告参考吧。&br&&br&所有以上都是跟技术一点关系没有的,但是干了这些也仅仅是成为一个还凑合的情报员,最关键是后面还要分析处理这些东西,形成改进和更新产品定义和方向的建议书,有理有据的让一个个高薪的和老资格的研发和设计觉得你是个有用的人,对不,那时候就没人关心你会不会技术。
横向世界上和国内竞品分析和对比,出货量,分销渠道待知道个大概吧。纵向的公司产品路线和目标规划,要插的上几句话吧。公司产品的模块和硬件配置要拎的清吧。美国该领域的领导品牌历史和发展阶段,产品主打卖点,用户群,amazon和reddit的所有正副评价要看…
只能抛砖引玉两句电商方面的&br&首先做优秀的后台产品经理,那&b&基本知识&/b&应该知道:&br&&ul&&li&用户管理(即CRM,针对用户应该关联哪些信息)&/li&&li&类目管理(除基本的导航外还涉及属性管理等)&/li&&li&库存管理(sku spu概念要清楚采购、售卖过程中这些基本单元的状态如何变化)&/li&&li&订单管理(涉及订单状态流转,基本应该有多少步,哪步会涉及到关联库存,库存状态随之变化,以及哪部应由谁来操作,进而引出后台权限管理)&br&&/li&&li&权限管理(后台哪些角色可以查看、操作哪些信息)&/li&&li&其他(诸如网站促销系统(很复杂不详述了),专题CMS系统,操作人员本身的操作日志数据后续可扩展为KPI基础数据等等)&/li&&/ul&如果要达到&b&优秀水平&/b&,从个人理解来说:&br&&ul&&li&功能的可扩展性—能预估出当前整体业务前景,从而在设计功能过程中确保可扩展性,有步骤的推进功能&/li&&li&数据挖掘—本部分可以分为两点:&/li&&/ul&&ol&&ol&&li&后台产品不仅仅是支持类的工作,由于整体把控着网站的业务流转,所以若发展到一定量级,需要了解有哪些关键实时数据可以反映特定环节业务运转是否健康,即可以通过数据第一时间定位可能发生的问题&/li&&li&可以通过后台销售、采购、用户方面数据深入挖掘(或至少了解数据价值),分析优化现有方案策略或进而发现新的增长点影响业务&/li&&/ol&&/ol&经验有限,水平一般…没说清楚或有问题的地方欢迎指正交流:)
只能抛砖引玉两句电商方面的首先做优秀的后台产品经理,那基本知识应该知道:用户管理(即CRM,针对用户应该关联哪些信息)类目管理(除基本的导航外还涉及属性管理等)库存管理(sku spu概念要清楚采购、售卖过程中这些基本单元的状态如何变化)订单管理(…
&p&&b&此回答不讨论产品经理是否应该进行项目管理。&/b&&/p&&br&&p&以前在一些公司里面,还专门有设项目管理这个岗位,但现在是越来越少看到了。我对这个岗位并不熟悉,但印象中基本都是由以前干过开发的人担任,而且最好是前端后端都懂,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各项需求的工作量。&/p&&br&&p&我不是学程序出身的,但在 100 人以内的创业团队里负责或参与过项目管理,或者&b&更确切地来说是进度管理&/b&。&/p&&br&&p&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没有工程背景,怎么做项目管理呢?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实践:&/p&&br&&p&▎&b&产品策划提前两到三个版本&/b&&/p&&br&&p&产品的迭代是有一条循环的流水线的:需求发掘-版本规划-方案策划-方案评审-UI 设计-开发-测试-发布。一般而言,为了效率最大化,我们都会争取做到相邻的两次迭代之间能够无缝对接。也就是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的人在完成了当前版本的工作后,就能立即执行下一个版本的需求。&/p&&br&&p&&b&产品策划提前两到三个版本的好处是,当开发过程中发现有余量时,可以把后续版本中的一些小的需求提前穿插到当前版本。&/b&&/p&&br&&p&为什么不提前策划更多版本?很简单,避免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或构筑空中楼阁。极端的案例是提前策划无限个版本,这样明显是有问题的(相关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关于发现需求、筛选需求和设计产品,有哪些成体系的方法论? - 郑坚义的回答&/a&)。&/p&&br&&p&▎&b&明确每个版本的重点&/b&&/p&&br&&p&一般而言,在一个版本里面,我&b&只会设置一到两个重点的需求,其余需求皆属于可调整范围内。&/b& 版本的重点不是看某个需求体量的大小,而是看这个版本的产品目标是什么。每个版本的产品目标,都是在进行版本规划时已经明确下来的了。比如我会把电商类产品的需求分为四大类:拉新、留存、活跃、销售,在所谓的资本寒冬时,由于推广成本居高不下,在短期的一两个版本内,我可能会更加关注拉新和留存类的需求(在刚过去的 2015 年,当到处都是 VC 的钱时,很多初创企业只关注广告层面的拉新,而且重量不重质,在投放精准度上极为粗犷,总之人傻钱多见效快,那就砸呗)。&/p&&br&&p&&b&这样的话,在碰到开发时间不足,而又要确保产品如期上线的情况,就可以轻易地对需求做出取舍。&/b&&/p&&br&&p&▎&b&对开发成本的感知&/b&&/p&&br&&p&虽然我不是学程序出身的,但也上过一些前后端的基础课程,对 “程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有着抽象的理解。因此,和工程师协作多了,基本自己都能大致地判断每个功能是否好做,做的话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况且,除非产品的体量已经非常大,否则一般也不会有宏大和复杂到难以估量开发成本的功能。另外,在方案评审的时候,肯定也会和工程师确认开发成本如何。&/p&&br&&p&&b&有了对开发成本的感知后,每个版本能做哪些需求也就基本了然于胸。不至于出现原本以为做得完,后来却发现时间远远不够的情况。&/b&&/p&&br&&p&▎&b&MVP 原则&/b&&/p&&br&&p&最小化产品原则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在工作上真正用到的人却不多。怎样才算最小化?这个边界我们很难定一个标准,但也没有必要抠得这么紧。只要明白 “在做一些很大的功能时,有时没有必要一个版本搞定” 就行了。当然,这句话说得简单,但&b&如果前期没有进行全局性的思考,忽略扩展性的话,可能一不小心就埋了大坑。&/b&&/p&&br&&p&在常规的迭代中运用 MVP 原则,除了基于其低成本快速试错的内涵外,其实也是&b&为了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开发周期&/b&(相关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产品设计的“节奏感”该如何把握? - 郑坚义的回答&/a&)。&/p&&br&&p&▎&b&精简而有效的文档&/b&&/p&&br&&p&文档太冗长,所有人都不想去看。没有文档的话,人的脑子又没那么好使,沟通会变得反反复复,工作流不停地被打断,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怎样的文档才是精简而有效的?基本上交互的流程图及页面的元素说明得有,一些基本和关键的实现逻辑、判断流程也得有。而且文字得简练、客观、规范。&b&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很多临时性或重复性的沟通,确保时间都花在了做事情上。&/b&&/p&&br&&p&▎&b&少改需求&/b&&/p&&br&&p&指的是开发的阶段要少改需求,甚至尽量冻结需求。因为每一次改需求都需要同步变化,而及时、准确地同步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糟糕的是因为需求的变更,导致之前已经完成的一些工作要推导重来。&b&这样不仅增加了不在计划内的工作时间,还影响协作的情绪。&/b&&/p&&br&&p&要做到少改需求,只能要求在方案评审的时候更仔细,把各方的意见和疑问充分地沟通清楚。&/p&&br&&p&▎&b&充分利用好协作工具&/b&&/p&&br&&p&&b&协作工具确实是能够明显地提升项目管理的,比如说通过统一沟通渠道从而节省时间、避免重复沟通,自动同步信息等等。&/b&国内外可供选择的协作工作不算多也不算少。虽然有些确实明显地比另外一些好,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团队必须用某一个不是最好的协作工具时,问题也不会太大。因为基本所有协作工具都能满足项目管理最核心的几个需求,关键是你会不会灵活地使用(相关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的团队内部是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和协作的?具体流程如何?使用什么工具呢? - 郑坚义的回答&/a&)。&/p&&br&&p&▎&b&及时同步变化&/b&&/p&&br&&p&&b&如果需求的变化不能及时同步,将会导致沟通成本增加,以及不能通过验收而需要返工。&/b&人少的时候,同步变化其实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人多的时候就有难度了。虽然很多协作工具都有文档更新通知,或者文档本身就有修改记录。但即便如此,也会有很多人忽略这些变动。在同步变化上,除了确保文档及时修改、告知相关设计师、工程师和测试人员以外,我还会单独召集各平台的 leader 进行简单的站立会议,提醒其确认变更是否已安排执行,同时也相当于交接了监管的责任。&/p&&br&&p&▎&b&开发及测试进度 review&/b&&/p&&br&&p&需求正式发布后,各平台 leader 都会拆分任务,将其指派给具体的个人,以及设定好完成时间。我会设置两个开发进度验收时间及两个测试验收时间。开发验收时间主要是提前确认进入是否如期,如果有延误的话,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不可抗因素,则重新评估开发的进度计划;如果是可抗的因素,则要求在后续想办法赶上原计划的进度。第一个测试验收时间和开发验收有点类似,主要是看进度是否能跟上,如果不能跟上的话,是需要及时调整还是加把劲追赶。而第二次验收时间则是评估哪些问题可以暂时搁置,哪些问题必须解决。&/p&&br&&p&这两种验收时间的设置亲测十分有效,&b&基本避免了快要到期却发现发布无望时各方的各种理由及转移责任。&/b&&/p&&br&&p&以上是本人作为产品经理在项目管理(更多是进度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和看法,欢迎交流或指教。&/p&
此回答不讨论产品经理是否应该进行项目管理。以前在一些公司里面,还专门有设项目管理这个岗位,但现在是越来越少看到了。我对这个岗位并不熟悉,但印象中基本都是由以前干过开发的人担任,而且最好是前端后端都懂,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各项需求的工作量。我…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6904 人关注
281 个回答
2956 人关注
117 个回答
15801 人关注
386 个回答
5216 人关注
512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咳嗽脑仁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