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能隐身术和穿墙术的口决,又能穿墙,你们会去用在什么方面。

各位,如果你们被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人肉出来了各个网站上的账号并被翻看各种记录你们会有啥感想? | 心事鉴定组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674490人加入此小组
··RT。本人表示很不爽很不爽,而且在性情以及该小组的各种发言以及讨论被看得一清二楚,本人很不爽很不爽····
+ 加入我的果篮
计算机系研究生,硬件开发工程师
笨蛋% 记得以后去论坛都要去那种HTTPS开头的小论坛……
的回应:笨蛋% 记得以后去论坛都要去那种HTTPS开头的小论坛……····果壳有这种论坛么·····话说,HTTPS开头的是不会被人肉的还是不会被查记录的?
国际关系学学士
我给他看他都不看……帮他申请了果壳的账号都不来
男女朋友的话看看性情也无所谓……我有所谓的是被其他认识的人看见……= = 好吧其实平时我已经很BH的说。
不爽啊,不爽
的回应:我给他看他都不看……帮他申请了果壳的账号都不来······主要是我背着说他坏话议论他的各种都被翻出来了···
的回应:男女朋友的话看看性情也无所谓……我有所谓的是被其他认识的人看见……= = 好吧其实平时我已经很BH的说。···啊哈····主要是·······好吧···我表示我们都还偏·嫩···一起看性情···有点无力···
的回应:不爽啊,不爽握手····
第一会觉得可怕。第二会想到分手。
1,分手..2,下次用不同的马甲提问....用浏览器隐身模式....
1,分手2,下次用不同的马+甲提+问..用浏+览+器+隐+身+模+式..
男生干这种事情不可接受吧是不信任吗?如果是分手了之后做的事情,可以理解。无论如何,还是会生气虽然,我用过这方法但我那是针对已经劈腿的情况嘛
如果是你在性情针对他表现的发言被他看见了,那就看他的反应了看有什么改进
的回应:如果是你在性情针对他表现的发言被他看见了,那就看他的反应了看有什么改进···恩。
的回应:1,分手2,下次用不同的马+甲提+问..用浏+览+器+隐+身+模+式..···果壳有隐身么···
的回应:···果壳有隐身么···浏览器的隐身模式,,就是不记录此段时间内所有访问记录的功能...不是让别人看不见的QQ的那个隐身...
的回应:男生干这种事情不可接受吧是不信任吗?如果是分手了之后做的事情,可以理解。无论如何,还是会生气虽然,我用过这方法但我那是针对已经劈腿的情况嘛好可怜
人肉也是技术活呀!要遇到能人肉我的女朋友,我就全交代了……
计算机系研究生,硬件开发工程师
遇见能人肉出我的一切资料的人……哇塞 我会迷死TA的
的回应:遇见能人肉出我的一切资料的人……哇塞 我会迷死TA的请问性别···?
的回应:人肉也是技术活呀!要遇到能人肉我的女朋友,我就全交代了……·····好吧····
的回应:······主要是我背着说他坏话议论他的各种都被翻出来了···以后多改变策略,各种场合多夸他. 炫耀幸福...
就不会心虚啦
也不用担心被人肉了.
计算机系研究生,硬件开发工程师
的回应:请问性别···?·人肉我一下不就知道了?囧RZ~
你告诉他(她):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无效,同时你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你告诉他(她):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无效,同时你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你的意思是他知道了你的账号,并看了你的发言么?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么?你们是男女朋友啊。。。你的想法他知道是好事啊,有助于沟通什么的。不要想得太严重了。毕竟他只是看你的发言,而不是窃取你的密码,登陆你的账号,查看你的聊天记录。只是看看发言,你就这么不开心,或许你们之间,隔得太多了。另外,我说这些是基于不了解你在性情的发言的基础上的。
视觉影像控
嗯,我会很坦荡…最好是在一起前他就全看过了…而且过去的很多账号我都已经注销掉了
的回应:·····好吧····坦然面对
要看就看咯。看了不接受,我没办法;看了要来指责我,去死一万遍好么?
虽然在网上干的事不怕被查,但被人翻出来的话我会觉得那个人是个变态
会有点不爽吧。不过对方要真能做出这样的事,我也会刮目相看,毕竟这也是个技术活。对方在恋爱初期做这件事情也无所谓,加深了解,进一步判断彼此是否适合。老夫老妻就没必要了吧,多年的相处,还猜不出来我会在网上说些什么吗
这是个很严重的隐私问题吧,毕竟在网上发言肯定比平时放肆,要多点发泄的成分,跟本人挂钩很容易引起误会再比如说手机,虽然里面也没有出格的内容,但被别人看还是很不爽的,即使是BF也一样,他如果看我的网络记录我会果断分手的不过我还真不担心这个问题,离开我的帮助他连国外porn都找不到,记录之类的更免谈了
社科硕士,博物馆爱好者,果壳作者
养马甲啊亲……不过我还挺喜欢人肉的,纯属好奇、好奇……
果断还是会第一反应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的不爽然后伤心...有什么事想知道不能当面说啊,非得弄得这么"委婉"...一来会觉得没有起码的信任,二来会觉得没有基本的尊重...估计如果发生这种事会马上告诉对方,短信啊聊天记录啊或者别的什么当然是可以看的,但是至少要先告诉我一声吧..
卧槽,哪怕那只是存在于服务器的
1byte 数据,那也是我个人财产,是我不想示人的隐私,凭什么随意被人翻看?我GF要敢这么玩,我就发她裸照……
的回应:我给他看他都不看……帮他申请了果壳的账号都不来只是当面不看而已~~捂嘴坏笑~~
国际关系学学士
的回应:只是当面不看而已~~捂嘴坏笑~~他不当我面看肿么看的懂捏~嘿嘿
的回应:他不当我面看肿么看的懂捏~嘿嘿连蒙带猜呗
国际关系学学士
的回应:连蒙带猜呗那还不如直接问我呢
的回应:那还不如直接问我呢 =。=那不就没了解题的乐趣了么。。嘿嘿。。[配音:真相,只有一个!]
国际关系学学士
的回应:那不就没了解题的乐趣了么。。嘿嘿。。[配音:真相,只有一个!]噗哈哈哈……我脑补下他一边用google翻译器一边看我发言还一脸茫然的样子……太有喜感了
大气科学专业,气象万千小组管理员
唔,偷偷摸摸人肉下就算啦,居然被“我”知道了,这也太笨了吧…不过话说我经常干人肉别人的事→_→
的回应:噗哈哈哈……我脑补下他一边用google翻译器一边看我发言还一脸茫然的样子……太有喜感了翻译器。。。难道是。。。洋人?
的回应:······主要是我背着说他坏话议论他的各种都被翻出来了···那一开始就不要说啊如果对方“背着说你坏话议论你”,你不想翻出来看看吗?
的回应:卧槽,哪怕那只是存在于服务器的
1byte 数据,那也是我个人财产,是我不想示人的隐私,凭什么随意被人翻看?我GF要敢这么玩,我就发她裸照……你这么确信服务器的管理员不会“随意翻看”?
刚才一不小心又看到了LZ之前的帖子,那句"我是相当看重他的包容和理解,才开始和他交往的"何其醒目啊- -
但是有点希望某某能够发现。自己发现。不是人肉那种
国际关系学学士
的回应:刚才一不小心又看到了LZ之前的帖子,那句"我是相当看重他的包容和理解,才开始和他交往的"何其醒目啊- -好讽刺啊 = =|||
这么担心,为什么不隔一段时间清理下历史信息。。。。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推荐到广播
16317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空着的心)
(Je t'aime)
第三方登录:我的图书馆
21整个法界都是一扇窗你看这里,赵州禅师穿得破破烂烂,住的环境破破烂烂。没别的爱好了,吃点儿饭行不?结果,头一天还吃斋——过午不食,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可得大吃一顿了吧?结果,“解斋粥米全无粒“,清汤寡水的粥,连一粒米都没有。记得我们过去管这叫四眼汤、四眼粥——你往锅里一看,连你的眼都照出来了。 “空对闲窗与隙尘”,哎!只能这么坐着,愣呆呆地看着窗户缝里射进的太阳光,有灰尘在那儿飞来飞去,心也空了。你看,衣服没有,环境恶劣,吃的没有,想睡觉睡不着,什么都没有了,就空了呀!其实,整个法界都是一扇窗,法界的一切国土、一切四圣六凡,都是“隙中尘”。如果你心空了,看整个法界就像一扇窗户一样,你空,窗户也空。窗户有光明照进来就是你空灵的智慧,你看得非常清楚。你的心空了,那个太阳就大放光明了,你就知道,法界的一切都是尘。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一粒尘土而已,极乐世界也是一粒尘土,都不着了。“空对闲窗与隙尘”,同“老僧只管看”,看这个法界的一切生生灭灭,就如一粒灰尘在飞来飞去而已。你看,这个地方是讲怎么见性的哟!必须要这样啊——想睡睡不着,放下了;想贪贴身衣服,就是咱们平常讲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解脱、净土,都是贴身衣服,自己喜欢穿的,认为这个可必要啊!那也没有用,都放下了;想贪任何境界,十方佛土,也放下了;想贪吃的,各种贪欲烦恼,没什么可贪的,放下了。所以禅宗怎么去烦恼啊?禅宗不用怎么打坐,不用专门用戒定慧对治,只要知道这些都是荒村破院没有什么好的,你还愿意执吗?你自动就放了。所以,环境不好是好事,环境好了就倒霉了!好的环境就是魔,很容易把你吸引过去。坏的环境你讨厌它,不愿意去,也就是你不喜欢六道轮回喽,你不就解脱了?众生都喜欢美好,不知道不美好反而是保护自己的。唐僧长得白白净净、漂漂亮亮,但是处处着魔啊!这个要吃他的肉,因为他的肉香;那个要和他结婚,因为他长得漂亮;还有他穿的袈裟好,别人就要偷他的袈裟。反正你有点儿东西粘着,就着魔。所以,都放下!“贼入空室”没有偷的了,你就安全了!这都是讲法的。 & &22神通是福还是祸神通功用,也容易招贼!知道吗?像《西游记》讲的:孙悟空得了神通,便在人前卖弄,菩提祖师出来了,说:“人前卖弄!万一人家要知道了你有神通,叫你教,你教不教啊?你不教,马上就害你的命。”你看,有神通也是灾难了!后来,气得菩提祖师说:“你走吧!走了之后,别人要问你就说是你自己会的,不要说是我教的。有了神通,你想干嘛就干嘛,天堂、地狱你都乱搅和,到时候做了坏事儿算谁的啊?那不给我惹麻烦吗?”“行,那我就说我自己会的吧,这样我犯了错也不会归罪于师父。”你看,有了神通真好吗?孙悟空有了神通造的业更大,天堂也给他搅乱了,地狱也搅乱了,龙宫也搅乱了,什么都给他搅乱了。那就成妖猴儿!所以神通好吗?你们知道,有一种鬼力量特别大的,很厉害,叫“荼吉尼”,就是咱们经常讲的那种“狐狸精”这一类的。我们经常讲鬼道众生,一般的鬼道众生,像人死后成的鬼道众生也没什么力量,他想害人也不那么容易。最难缠的就是那种妖魔鬼怪,这种妖魔鬼怪当初也学过佛,或者修过道,所以他有定力、有力量,但是他们执着于这种功德,烦恼习气去不掉就做坏事儿去了。因为他心不空,他又觉得自己很能干,就要做坏事儿,那是最可怕的!包括,有的时候世间有各种灾难、各种战争,有时都有这种妖魔鬼怪在其中捣乱。所以说,如果不能把这些神通妙用空掉就可以成魔,因此佛教的根本就是放下这一切,解脱自在。这样自己没有灾难,也不给别人带来灾难。有了神通,谁能控制着不用呢?大家都想得神通,是吧?如果你现在能隐身,或者能穿墙过壁,你肯定觉得很自在,是吧?但你想想,你能控制得住不用吗?比如说,如果现在你能穿墙过壁,你要是现在没有钱,恐怕就会去抢银行,是不是?或者隐身成就的,那可能就去偷东西啊,做坏事儿了,什么都敢干。所以说,神通真好吗?大家要反思。很多人修行,就为了得那个神通,现在你真有了神通,就以现在自己的修为,你想想,你干什么去啊?大家一说就是大话:“我肯定做好事儿,度众生去!”你真会这样吗?真想想,不要给别人说!自己想想,比如说,你现在可以隐身成就,别人看不见你,你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儿是什么?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去看一部美国拍的大片叫《透明人》,拍得非常好看。那是西方人结合科学的观念,又结合东方神通的概念,拍出来的一部片子。这部片子大意是这样的:有一个人非常能干,他有一个地下研究室,是搞秘密研究的。是由国家出资,他专项研究。他研究非常有成果,研究什么呢?研究一种能改变人基因的一种药,让人身体隐形,让别人看不见,结果研究成功了。开始的时候,最初他在动物身上做试验,注射了药之后动物身体就看不见了。后来他想在人身上做试验,但恢复原状的解药还没完全研究好。本来打算得继续研究隐形之后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对社会有没有危害啊?情感有什么变化?等等还要做很多研究。由于发财心切,就在自己身上直接做实验了,注射药物后,先是皮肤渐渐地消失了,接着血管、肌肉也消失了,慢慢地骨骼又消失了,最后人也不见了,消失了,整个过程和解剖学一样的,非常经典!他隐身之后,自己也能控制自己的心识,但过了几个小时之后,他有点憋得难受,心情烦躁,因为他自己的肉体没有了就觉得很恐慌。后来怎么办呢?他就用一种发泡乳胶或者硅胶之类的,在他的身上、头上薄薄的刷上一层,就像一个空壳一样,然后他在眼睛、嘴巴和鼻子位置剪开个孔,好可以说话、呼吸,就像面膜一样。这个样子就很像一个人了,并且大家也能看到他,还有一些机器专门儿监视他。结果,他受不了了,非得想出去玩。然后他就还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戴上眼镜上街玩去了。他开始出去逛的时候还很高兴,在车上还逗人家玩呢。转了一圈回到家里,他看到隔壁邻居美女正在换衣服,他就想偷看,人家一拉窗帘看不见了。你注意哦,人会隐形的时候,你能不能控制自己的心识?这时候他的欲望就控制不住了,一想,自己有这个能力可以隐形,这个时候他把那层外套一脱,就完全隐形了,他趁那个女的休息的时候就把她给强暴了。但是这个女的也看不到有人,也没办法报案。这部片子真的非常好,追求神通变化的人要多看。人都想得神通变化,你真得了神通,到底想干什么去?是行菩萨道,还是做魔去?为什么末法时代不要追求那些东西?一是追求不到,二是即使追求到了,你现在的烦恼执着去掉了没有?你的修养到了没有?那个片子真是现身说法,拍得非常好!他可以害人去,害了之后人家还哑口无言,你拿他没办法,你告他怎么告?哪有证据呀?真的非常可怕。你看,人的私心如果去不掉,你真有了大能力你会干什么去?很多修行人不从道德修养上下手,不从解脱自在上下手,光追求神通变化,注意哦,都要成魔。那很多人说:“为什么我们现在也学佛,经常还有很多灾难,甚至于灾难来了,我们想用什么法都不灵啊?”你们知道吗?因为那些魔的力量真的很大,你觉得你现在修这几年力量不错了吧?他可能比你还用功呢,他修得可能神通具足,真能隐身成就。很多人都觉得,经常念咒能保护自己,我也念了,怎么还有各种灾难啊?还有什么魔鬼干扰啊?是,你可能念得有一点儿力量了,有些力量小的魔鬼你能降得住,还有大的呢?& & & &修行真是很谨慎的一件事情。一是要多结界护身,因为这些东西真的多;第二个,自己一定要发清净无染、解脱自在的心,不要追求那些神通变化。那些真的非常可怕!你真得了神通,你真控制不了自己。就像提婆达多,开始也很用功,跟着佛陀几十年好好修行的。后来非得想求神通,佛陀说:“你不能求神通,你把烦恼去掉,解脱是关键,你解脱了再出神通也没关系呀。”“不行,我就要出神通!”后来他神通真出了,烦恼习气又去不掉,甚至于想要把佛杀死,自己要做佛,知道吗?他没神通的时候,还非常听话的。得了神通,狂妄、傲慢就起来了。& & & &我也发现这个问题,包括跟我学多少年的弟子,刚入门的时候可用功了,道德非常好,非常谨慎,非常用功。觉得自己修得好的时候,我都弄不了他了,他觉得:“我比比师父高,你哪有资格说我呀? ”然后“我自己创门派,我自己搞什么事去,我自己赚钱去”。哎!你怎么说他都没用。这样的人我见得太多,我真的非常感慨。再讲《透明人》那部电影吧,肯定是邪不压正,正义战胜了邪恶。后来这些人斗智斗勇,有很多人都被他杀死了,最后就剩下他的前女朋友和她的男友,也差点儿死了。你们知道这个主人公最后怎么死的吗?因为傲慢。禅宗为什么只讲解脱不讲通神功用,这就对了。所以,外在的一切都放下,内在的追求也放下,任何贪恋都放下,还是“空对闲窗与隙尘”就对了,想追求也不愿意追求了,心空无住。你没有执着外境,外境也没有干扰你。其实“万法本闲,唯人自闹”,法界一切不会干扰你,不会拉你进入六道轮回,轮回是你抓住不放,自己去的。法界就是一扇窗,一切国土、一切众生、包括一切神通妙用,都是隙中尘,没有用的。尘土,它是覆盖你的自性宝珠的,不要追求那些东西,这些灰尘是不真实的,最真实的就是你的这一颗自性宝珠。因为自性无形无相,看不见。你要注意哦,你越放下相的执着,你越觉得自性真实。自性没有相,你觉得它很玄虚,觉得这个东西把握不住啊,感觉生死无望,那是因为你执着外境执着太多了。你把外境放下,你就会觉得自性那么真实!所以,修行是越放越觉得真实,越放越觉得有把握,你着了境就觉得没把握。自性本无生死,你也不用担心:“我见了自性,万一我有生死怎么办?”没有万一,你不执着就没有轮回!你不着那个境,你就不进入轮回!如果你现在一念之间任何外境都不执着,你就解脱。& & & & & & & & 23 &独坐时闻落叶频“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 “勿人亲”的那个“勿”通 “无”。外在的一切,只有鸟雀在叫,想找个亲近的人聊聊天、谈谈心都没有。“独坐时闻落叶频”,没有一个人陪赵州禅师说话,只有小鸟叫,也挺美好的,一个人静静地打坐。其实整个法界又相当于一座山,山里只有你一个人,也只有你在那儿独坐,因为自性独行无侣。法界是一座山,有水、有树、有花、有草、有小鸟、有动物,但是真正的那个人只有一个,你只能独坐,你想找个人聊天,是找不到的,所以“勿人亲”就对了。有人亲,就没见性。有人说:“我见性了,那他呢?”好像自性是一个一个的,大家每个人能见一个。其实法界只有一个“我”——自性!你想执着,执着谁去呀?你想聊天,找谁聊去?你想把自己的生死烦恼推给外在的人拯救,谁来拯救你呀?没有人拯救你,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你只能自悟自解脱,想依靠外在的境界,一切境界都是魔,都要拉你进入六道轮回,都不能相信。“独坐时闻落叶频”,这样一个人静静的,花草、树木、小鸟鸣叫都很美好,也没有落在枯寂之境,有一番住山的那种解脱的乐趣!“独坐”,相当于定住了,放下了。独坐时闻落叶频”,打坐也没落在枯禅里,只是静静地坐着,没有执着,听着叶落和鸟叫的声音。讲到“落叶频”,法界又相当于一棵树,整个法界就是一棵树,任何一个国土都相当一片树叶儿,《华严经》讲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就是说一朵花、一片叶子,都相当于一个国土,或者一尊佛,或者这个世界,也像那片叶子一样,也是要落的, “落叶频”还落得挺多、挺快呢!所以,佛眼观察法界一切国土,包括净土,经常是这个世界生、那个世界没,很短暂的!所以你执着境界有什么用呢?落就让它落去嘛,你可以看着它,也挺美好的。就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落叶也挺好啊,我们就看落叶。所以说,看到十方世界不可执,也不要灰心丧气。人真明白这个道理,不贪执外境了,烦恼也自然不会起。南台守安禅师有首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禅宗怎么去烦恼啊?难道禅宗就不去烦恼、任由贪嗔痴生起吗?不是的,也要去烦恼,因为你不去烦恼就要轮回,你怎么解脱啊?南台守安禅师是怎么去烦恼的呢?他用的方法非常微妙,他不用对治,明白了真心后放下就是了。 “南台静坐一炉香”,守安禅师在南台山这个地方,前面点上一炉香,在那儿打打坐。一般打坐都要数息、不净观、白骨观、念佛、念咒这一类的,忙忙碌碌。人家禅宗不修这些具体的法,只是静坐,很清净。“终日凝然万虑亡”,对世间的事儿,咱们觉得纷纷扰扰,但他感觉到像凝固了一样,根本不影响他的心。“万虑亡”,自己的任何思虑都自动消失了,不起烦恼执着。一般人会问你是怎么用功的? “只缘无事可思量”,没有事儿可思量、可牵挂。所以禅宗不用一个具体方法把自己的念头压制,它知道万物都虚幻不实,就不愿意执着了。就好比你瞪目发劳,看虚空当中空花乱坠,如果你不认识这个事情的真相,觉得空中真有那朵花,你就会分别。“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字面上看起来很荒凉,其实心里没有半点执着,这个就和守安禅师讲的法一样了。赵州禅师也没有讲自己怎么打坐念咒、读哪部经、坐几个小时,他讲什么呢?世间如梦幻泡影,不用专门去修一个具体的法,只要你能放下就解脱了。所以解脱的境界就是“空对闲窗与隙尘”,整个法界是一扇窗,一切所有都是灰尘,你的心很空灵无住,就看那些东西在生灭变化。一般来看,你看赵州禅师没有事儿干了,就在那儿看太阳光当中的隙尘飞着玩儿呢,也太无聊了!不过,成佛了还真那么无聊,是吧?成佛了没什么事儿,就是看“空对闲窗与隙尘”,是不是啊?看极乐世界也是一粒微尘在那儿飘,看神通变化也是一粒微尘在那儿飘,如此而已。我们觉得多么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这么一点儿微尘。哎!所以我们老是觉得,是个多伟大的事业,其实就是一粒微尘呀!24修行并非断憎爱“谁道出家憎爱断”,对了,注意这里哦!出家是不是就没有各种情绪了?也不能讨厌,也不能喜欢什么东西了?我讲过很多次了,这个能力能断吗?不能断。这个能力要断了那不成木头了吗?笑笑,笑一个——不会了;来来来来,皱皱眉头,发发脾气——不会!这些情绪佛也有。真正的出家是不执着我们前面从“鸡鸣丑”到“平旦寅”讲的这一切外在的境界,你都放下了就为出家。出家之后是不是就没有各种情绪呀?可以有!你真放下了,虽然有这些情绪但你不会贪执,你就不会轮回,那你的这个憎和爱,就变成一种妙用,你不会真正的仇恨,不会真正的贪恋。前边不是已经说了吗,想贪,贪不着,还是说,整个法界就是个荒村破院,你执着什么去呀?没什么好的,不要执着。那你不执着了,你憎爱的这种能力就不会用得过分,它就变成很柔和的一种妙用。就可能有厌烦的时候,情绪不太剧烈,这就相当于是憎;有点儿高兴就相当于是爱了,那就非常轻微。情绪很重对人有伤害,情绪很轻微的时候,就像天上的云飘来飘去,不实在。还是说,一朵云彩很柔和,它飘来飘去能把一座山给碰了吗?碰不着。所以,人的情绪不是让它没有,而是不要那么着重就好了。云彩一大块,如果像个石头一样,那不把山撞烂了?那就是贪和嗔,对自己对别人都有伤害。如果像白云一样,非常柔和,见到山,它可以拐拐弯儿,就非常美好了。“青山本不动,白云任去来”,那这个白云就相当于人的情绪呀,能力呀,各种境界、功德呀,也可以有,很柔和。包括神通变化你不执,不执是不是一定没有啊?不是。你真放下了,也不是不可以有,那时候你不会用这些神通变化去害人了,也不会害己了。它像白云一样,随缘任运,很美好!自己的心像那个青山一样,如如不动。一切境界、一切功德,法界的一切就像白云一样,反而成为一种风景,成为自性的一个妆点,那反而很美了。&所以真正解脱的境界,你看着荒村破院不好啊,反而很好。荒村破院你看看也不错呀!有小鸟叫,还有落叶频,还有隙中尘,哇!也挺有味道的嘛!所以你看王维写过很多禅诗,写得都是很空灵,很无住的境界。他不是什么都没有,他有,但是很清净,不执着,非常美好!像他写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和这个道理一样。人的心还可以有,起各种功用。你看那个太阳,反射的这种光芒,还可以照到树林里来,它不会像把刀一样把这个森林破坏了,还挺美的呢!还照到青苔,照到树林,景色也很美,像一幅画儿一样。你看,赵州禅师在这个荒村破院,如果你根据这个画一幅画,唉!也挺美的哦,像幅国画一样,是不是?你可以用写实的手法画这幅画儿去:有穿得破破烂烂的一个老僧,在山中独坐,对着闲窗与隙尘,小鸟也叫,落叶也频,你画得也会非常美哟!所以说,一切境界你执着了,就是魔境;你不执着放下,它就是佛国。看着是个荒村破院,其实如果你放下了,它就是个弥勒内院,它就是个佛国净土。所以说,法界你执着了就是荒村破院;不执着,那就是华严境界,层层无尽,无限美好。25中国语言的陀罗尼文化有几个地方,我们可以补充一下。你好比: “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 ,如果深一层讲,可以解释成:人忧愁的这个念,如果你当成一种知见,遇到事情真有这种忧愁的话,这还是一种漏洞——“漏逗”,是不是?哎,我觉得这样讲更好。如果只讲:我就不愿意起来呀,起来我愁的慌啊!那就没有味道了。不过,《十二时辰歌》这首诗讲的还是陀罗尼文化,可以从各个方面看,怎么看怎么有道理。如果从日常生活来讲,这就是赵州禅师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他是利用这种现实生活又讲了修行的道理,讲得更深了。要按禅宗来说,光讲道理还不行,道理都不立,“真见无见”,也就是说,讲的这一切,你都要放下。就像临济禅师讲的三玄三要:一句话具有三玄,一玄当中还要有三要。一句话可以像陀罗尼一样,包含无量的功德,无量的意义,怎么理解怎么是;不同的人理解,有不同的含义,这才显示中国语言的优美。这一句话,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就像一件艺术品,你从不同的方向看,它显现的形相就不一样。一样东西可以有无数个角度,无数个形相,无数个涵义,你就会觉得很优美。中国的诗词也是这样,你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感受,如果像数学一样,一加一就等于二,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正是这种文化,看着好像有点不确定性,但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它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从世间法也可以讲,从教下也可以讲,从禅宗也可以讲这样人才感觉到很有意思。26走出修行人不能有情绪的误区&“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如果从禅宗来讲,我们都认为出家人憎爱都没有了,看一切法都平等,好像是遇到好的不欢喜,遇到坏的也不忧愁,对不对?真是这样的吗?如果真是这样,人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嘛,就和傻瓜一样了。一般人在这个地方有个误区,认为修行人就是这样子,看什么都得是一样的,好像你不能有任何情绪。你只能保持这么一种淡淡的情绪, 看什么都无所谓,那就成木头人啦!这句话要往深层来讲很有意义,不要认为成了佛就好像没有生起各种情绪的能力了,把能力都给断灭了。不是的,他只是不会被这种情绪所束缚,他能利用情绪,而不是情绪利用他。还是赵州禅师讲的:“汝被十二时辰转,老僧使得十二时”,和这道理一样。我们一般人都被情绪所转,但真正的修行人却转人的各种情绪。不是没有情绪,他能转情绪,他能把控情绪,该笑的时候还可以笑,该哭的时候还可以哭,该生气的时候还可以生气。你说佛可不可以生气呀?如果佛连生气的资格都没有了,那反而显得没有能力了,没有智慧了。这是我们理解偏颇的一个地方。“谁道出家憎爱断”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谁说出了家就不能有各种情绪了?你看这荒村破院的,我想起来就难过,我都掉泪呀!如果人没有各种情绪就成木头人,那还有什么意思啊?佛是自在!任何情绪也就不能约束他。你说:“要放下、要平等”,连这个也放下,平等也不能约束他,他能善用一切。《法华经》讲得非常好,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要能分别,不是不能分别了,修行人是善分别,我们凡夫都是恶分别。众生的分别是越分别自己越堕落,本来想着把事情分析好了,认为可以通过分别会把事情做得好,结果越分别越做不好,自己越堕落,所以这是恶分别。而佛菩萨是善分别——也能分别,分别完之后,他做的事情更圆满,更好。所以这一点非常关键。不要认为修行人就没有各种情绪了,他可以有的,所以他非常自在。遇到任何事情,众生要求该现什么情绪,他也可以现那个情绪。比如说,有人去世了,修行人去了,也得绷着个脸,也不能在那高兴的嘛,你一高兴,人家就生气了!遇到人家结婚的场合,你肯定也要笑嘻嘻的,你要绷着个脸,人家又生气了。所以解脱的人就像流水一样,非常无碍,非常圆融。我们凡夫就像冰块,它有棱角,你可以把等量的水放到杯子里,但你很难把由它变成的整个冰块放到杯子里。所以,凡夫的情绪就是很固执,你叫他放掉这个情绪,他放不掉;你叫他提起情绪,他还提不起。佛菩萨就像流水一样,随方就圆,根据环境需要现一个什么相,他就现什么相;需要现个什么情绪,就现个什么情绪。27善分别与不分别&(居士: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请师父给讲一讲。)这个是为了区别于咱们平常讲的分别心,因为分别会引起很多烦恼,由于分辨好坏对错而产生各种烦恼执着,是针对这个来说的。也是为了破人对分别的执着而说不分别。但是,你真不分别了,你又执着于不分别,这个不分别也是一种烦恼。说白了,还是一句话:你要善用分别和不分别,不要认为只能不分别。所以那句话是对治法,对治我们凡夫老是执着,所以告诉大家:“不要执着啦!你执着就是识;你不分别就好了,那就是智慧。”这是针对凡夫的烦恼来讲的。但是如果你解脱了,又不这样讲了。还是这句话:你认为不分别就是智慧吗?那分别就不是智慧了?真得道的人,分别与不分别皆为智慧;没得道的人,分别与不分别都是分别。凡夫的不分别其实还是分别。& &有的时候,菩萨讲的法都是对治凡夫烦恼习气的,是个权法。禅宗讲的是实法,所以禅宗讲的是佛的智慧。菩萨讲的法,一般是针对凡夫的烦恼,是一种对治法,它仅仅是菩萨的智慧,达不到佛的智慧。所以菩萨的智慧是有对待的:凡夫执着,菩萨就不执着;凡夫贪恋,菩萨就放下;凡夫小气,菩萨就大方;凡夫自私,菩萨就心量广大,度众生,具有菩提心。所以它都是一种对治法。28“离一切相”并非没有相还是一句话:“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真正的佛是超越大乘、小乘,超越了人天果报、罗汉道、辟支佛道、菩萨道。所以说,一般讲的平常的修行方法,都还是在阴阳对待当中,而佛证到的智慧是超出阴阳,而又善用阴阳。我们一般认为超出阴阳就没有阴阳了,是吧?没有了阴阳,正好能利用阴阳,阴阳就成为一种大机用。不要认为超越阴阳就什么都没有了。超越的意思就好比你从一个荆棘丛里跳出来之后你再看那个荆棘丛,那里有什么危险,你看得非常清楚,你还可以指导别人怎么走,那才叫超越。不要认为超越就是不存在了,好像超越了荆棘丛,荆棘丛就没有了,那不叫超越,那叫消失,那叫断灭,对不对?所以佛教用“超越”这个词用得非常好。超,超出它的高度;越,跳出来,越过它,它还在那里,烦恼还在那里,但是我超出、越过,这叫超越。所以我们一般讲的超越,就好像是那个被超越的东西不存在了。被超越的东西如果不存在,这个能超越的也没办法存在了。所以,佛教用词都非常妙,我们容易理解错。比如说 “离”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很多人一讲离相,就认为没有相了,若没有相了,那相上哪儿去了?“离一切相”,是离开那个相,不是没有相。离开对相的执着,知道相是虚幻,我不受它影响了,叫“离”。包括现在攻击心性法门的人也这样讲:你这叫真常唯心论,你离开相,还有个真心吗?他都不知道这个“离”是什么意思,说得不好听,古文字没学好。他认为这个“离”就没有了,认为心性离一切相,那自性就有一个没有相的存在喽!那相上哪儿去了?一讲这个就有问题。他拿这个还攻击禅宗,认为:“你看你们禅宗不行啊,这叫真常唯心论,怎么能说离开相还有一个东西存在呢?”人家说离相,不是说没有相啊!并不是说相不存在,把它断灭啊!就像我的手扶在桌子上,什么叫离开桌子啊?桌子还在那里,只是我不再用手抓住桌子不放了!这叫“离”。这个“离”字用得太好啦!29菩萨断烦恼 佛善用烦恼包括烦恼,你说佛还有没有烦恼啊?有。佛是善用一切烦恼。很多人在这个地方就有点疑惑了:“佛不是没有烦恼了吗?”如果认为佛没有烦恼,就是把烦恼断掉了,那众生的烦恼他还能不能知啊?如果断了,他就应该没有烦恼了,既然没有了,他就不能知,不能感受。所以佛是善用烦恼。如果你问佛:地狱众生怎么受苦啊?佛能给你讲得非常清楚,佛知道地狱众生是怎么受苦的,是不是?还有,众生那些恶念是怎么起的,佛知道不知道啊?肯定知道的嘛!他不知道怎么讲法啊?佛知道,他能善用这个,还能给人讲法,就成一种功德智慧了。如果认为佛菩萨没有这些烦恼了,那烦恼在他心里就根本不存在,那他怎么知道别人有没有烦恼啊?像我们经常讲要断掉烦恼,这都是给刚入门的人说的。依照佛教最高的智慧来讲,佛连烦恼也不断灭,他能善于利用,那烦恼对他来说就是工具。关键是你不能做烦恼的奴隶,要做它的主人。像我们明明知道骂人不对,忍不了还想骂,你就做它的奴隶了。佛菩萨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该骂人的时候,不该骂人的时候,他都用得恰到好处。像我们在不该骂人的时候反而骂了,骂完就后悔了;该骂人的时候,却骂不出来,也不行,是吧?佛就是骂人都骂得恰到好处,佛一骂人,那个人就开悟了。厉害吧!你们大家骂人是什么结果呢?都是人家回来骂你,对不对?佛把人骂完,人家还恭敬礼拜佛:“佛陀啊,您骂得太好了!”还感恩戴德:“多亏您骂我,您要是不骂我,我就堕落了”。你看,有这个智慧,那真的舒服,骂人都是功德,那才是大功德。不过我们做不到,所以佛菩萨就说:“你不要起烦恼噢!你千万不要骂人噢!骂人可是有罪过的。”说到骂人,你要用得好也行,心里想着:“那好,我试试骂人去”,你看,呦呵,这个事又搞砸啦!没办法,佛菩萨就像劝一个小孩儿一样,小孩儿玩儿刀子玩得不好,一下子就把自己伤到了。佛菩萨只能说:“孩子太小,把刀藏起来,小孩就不能玩儿刀。”但是当这个小孩儿长大之后,就会告诉他:“没关系,可以玩刀呀,你可以拿这个刀做有用的事情就好了嘛!”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对小孩只能这么说:“这个东西太坏啦!藏起来,藏起来,绝对不能碰。看见了吧,刀不能碰,这个刀最坏了,它能叫人流血,叫人受伤”,这是给小孩说的。同样,烦恼也是,对我们来说,你还确实不能像佛那样。我们现在还不能善用烦恼的时候就只能讲:“你要降服烦恼,你要用一些对治方法把自己的烦恼对治掉。”。佛法要讲得实用,光讲理论也没有用。学学知识有什么用呢?你学了一点佛教之后,马上能用得上,自己确实觉得解脱自在了,以前很多放不下的,现在能放下了;原来忧愁思虑的,现在不忧愁思虑了。所以佛法很平常,又很实在,你学一点有一点的收获才可以。30佛法不思议 不思议即佛法讲到这里,我在YY讲法的时候,特别是刚学佛的人容易犯这个错误:从佛经里,或者哪个大德公案当中摘出一段话来让我解释。有的时候,我也不太好意思骂他们。还都是小孩儿,一骂他,他就吓哭了。但是有的时候一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情绪一下子就下来了,不愿意讲了。你光叫我讲理论干嘛呢?老是搞那个学问没用,并且,还拿已经被别的法师回答了千百遍的问题让我再回答一遍,实在是受不了!&“谁道出家憎爱断”啊?也就是说,出家人确实憎爱都不断的!你憎你的烦恼,这就成功德了;你爱佛菩萨的智慧,这个爱也成功德了。这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下面那句“思量不觉泪沾巾”,思量就泪沾巾了,不思量就不泪沾巾了嘛,对不对?很多事都是思量来的,人的各种烦恼都是思量而产生的。佛法不可思量,不可思议。那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不思议即是佛法。知道这个吧?佛法不可思议,不思议即是佛法。有人说,从逻辑上不一定是可逆的吧?但在这个地方是可逆的。这也是佛陀说的。好,你现在不要思量了,量就是比量、比较;思就是思考——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你管它怎么回事呀!与你有什么事啊!对不对?思没有用。量呢,就是比较,比较长短、是非、对错,与你有什么关系呀?越比较越烦恼,越思考越烦恼,没有用。好,你现在不要思,不要量,现在这就是佛法。那到底什么是佛法?佛法是叫人解脱啊,那你现在不思量的时候你有什么烦恼啊?反正一切烦恼都是思量来的,你不思量就没烦恼了,你没有烦恼那不就解脱了吗?所以这句话是可逆的。同样也是,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即是道。就那么简单,你怎么修行呀?第一个,道不可思议,这是描述“道”的;不可思议即道,这也是告诉你修行方法了。既然是不可思议了,你也不要思议了。同样,佛法不可思议,倒过来也可以讲,不思议即是佛法,不要思议啦!不要思,也不要议——讨论、问问题,这些都不要,你放下。你现在不要思考没用的东西,比较没用的东西,好那你现在有烦恼吗?没烦恼!没烦恼就解脱啦!那你现在心里解脱了,外境也解脱了。因为外境从来也没影响过你,你心里解脱了,就一切解脱了。我们老是担心:我心里是解脱了,但万一我又堕落了呢?你心里如果能解脱,外境没有办法束缚你,你一定解脱的,境界从来不束缚人。明白这个,就那么简单——不要思,不要议可以了。你只要不思量,永远不泪沾巾,是吧?无量劫以来,我们都在思量当中。所以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如果细细讲的话那很深。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隐身术和穿墙术图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