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作文英明神武的资料

答案:读读背背 记住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轻松练习15分(测试卷)
小学语文第七册
  一天,医生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打预防针。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排着队,卷起袖子,露出胳膊,按次序让医生注射。
  快轮到小华了。她胆怯地望着医生手里的注射器,手心里渗出了汗水。要是妈妈在跟前,她准会躲到妈妈身后。可是现在不行,这么多同学,还有老师,怎么好意思呢?
  杨老师(发明、发现、发觉)了,走到她跟前,轻轻地问:“小华,你有点紧张,是吗?咱们不是学过《军神》这篇课文吗?你要(向、像)刘伯承爷爷那样坚强。”
  这时,医生正在给小刚打针。小刚一点都不怕,还冲着小华笑呢。杨老师笑着对小华说:
  “你看,小刚多勇敢!”
  小刚打完针,一甩胳膊说:“嘿!像蚂蚁咬了一口似的,一点都不疼!”
  轮到小华了。她学着小刚的样子伸出了胳膊。医生用酒精棉球消毒时,她还勇敢地看呢。她本想也像小刚一样,看着医生把针扎进自己胳膊里,可是医生一拿针,她又把脸转了过来。
  不过,她还是记住了老师的话:要坚强。
1.把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词划去。
2.根据“医生来打针”,“心里真害怕”,“老师来鼓励”,“轮到打针了”的线索,给文章分段,在文中用“‖”标明。
3.写出各段的段意。
& ①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扩展阅读,完成练习。
刘伯承元帅练字
  刘伯承元帅(  )精通军事、政治,(  )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呢!
  刘伯承元帅有这么一手好字,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呢!上小学时,他在老师的指点下,专心致志、一笔一画地照帖临摹,苦练楷书。没钱买纸,怎么办呢?起初,刘伯承创造了一种“手心练字法”,即以右手食指当笔,往左手手心里写。后来,刘伯承改用大土砖练字,他用破旧毛笔蘸水后在砖面上练字,这比手心练字有成效。练了一个月,土砖中间被写成了一个大“坑”。他换了块新土砖接着练,日复一日,终于较好地掌握了运笔、运腕的基本功。
  此后,刘伯承元帅始终把练字当作锻炼毅力和恒心的好方法。他数年如一日,天天练笔,直到80多岁高龄,左眼视力不断衰退,仍不停笔。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专心致志”的两个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要求改句式。
(1)土砖中间被刘伯承写成了一个大“坑”。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元帅把练字当作锻炼毅力和恒心的好方法。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抄文中表现刘伯承元帅有“毅力和恒心”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阅读并作答。
老区人民的温暖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时,已是深秋,首长和战士们都还穿一身单衣。天气渐渐冷了,解决棉衣问题是当务之急。这么多人,怎么解决呢?刘伯承、邓小平和其他野司首长都很着急,刘伯承和邓小平商童说:“这里曾是老革命根据地,我们多和群众商量,看能否想到办法。”邓小平说:“我听你家老汪(指刘伯承夫人汪荣华,六安县人)说;麻埠是小上海,卖土布、棉花的很多,只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扰乱,最近上市的少了。我们拿银元,请群众帮助购买,公平交易,总是能解决些问题的。”刘伯承说:“这是个好主意。”由于层层动员,多方发动群众,公平交易,没多久,就买了很多土布和棉花。刘伯承、邓小平动员司令部、政治部干部先做出样子,自己动手,用稻草灰将白土布染成灰色,用竹条将棉花抽熟,自做自穿。刘伯承用报纸剪了样子,和警卫员一起缝,两天就缝起了一套棉衣。他穿着这套自做棉衣 叫同志们给他照张相 说 不要看这衣服不好看 它能御寒 这是老区人民的温暖 要不是老区人民的帮助 我们这么多人 别说穿棉衣 就是连擦枪布也难以解决 我们真要感谢老区人民的支援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感激——(  )  支援——(  )  温暖——(  )
(2)在文中,“当务之急”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标点。
(4)刘伯承为什么说棉衣是老区人民的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冲浪。
______________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位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英勇杀敌,立了功劳,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情况非常危急。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  )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  )求不要(  )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那是非常疼痛的啊!”  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手术开始了,刘伯承(忍受 承受)着巨大的(艰苦 痛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床单。他双手抓破了床单,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 坚定)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  )一笑说:“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一位伟大的“军神”。1.在横线上给本文加上题目。2.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粗的字注音。3.把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用“\”划去。4.你怎样理解文中“军神”一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伯承的资料越少越好_百度知道
刘伯承的资料越少越好
提问者采纳
伯承(日— 日),四川省 开县(今属重庆市)人,名伯昭,以字行,字伯承,小名孝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刘伯承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真的?那么他是个男人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刘伯承的资料_百度知道
关于刘伯承的资料
不要太长哦,拜托拉!,不超过200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现代军事家、南昌起义、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组织过沪顺起义、护法战争、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入学生军。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参加了护国
刘伯承 (—)原名刘明昭。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1911年在开县参加响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3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他领导组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后兼政委)。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7年9月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1959年后还曾负责战略研究工作,为推进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6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刘伯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