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腹稿打麻将有哪些技巧巧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畅销珍藏版)(提升你说话魅力的沟通秘笈,每天一堂口才课,练就无敌金口才,打造你超强气场。共和国四大演讲家李燕杰、刘吉、彭清一联袂推荐。)》(成杰)【摘要_书评_试读】- 蔚蓝网
该分类热销推荐
顾客评分:
已有0人评论
字数:320000&&&&&
页数:276&&&&&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特价书售完后恢复原价
特价书是出版社处理的库存书,大部分与新书无异,约10%的图书7-9成新,不影响阅读,如无缺页破损,售出不退货。
说话是一种技巧,更可作为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不得体的话,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杰出的说话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的。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你揭示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是一本内容全面、技巧丰富、方法实用的说话技巧工具书。希望此书可以为你的人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让你的口才艺术更上一层楼,使你的人际关系网扩展得越来越大。
杰出的说话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的。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你揭示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是一本内容全面、技巧丰富、方法实用的说话技巧工具书。希望此书可以为你的人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让你的口才艺术更上一层楼,使你的人际关系网扩展得越来越大。
第一章 口才定律
布朗定律:先打开别人的心锁
白德巴定律:少说多听才受人欢迎
比林定律:该说&不&时绝不犹豫
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的说服定律
波特定律:批评的意义在于说服
首因效应: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近因效应:结束之于开始同样重要
自己人效应:对方因你喜欢他而喜欢你
赫洛克定律:赞美是人际的润滑剂
波什定律:用心赞美才会起到效果
尼伦伯格定律:双赢才是圆满的结局
亚佛斯德定律:要善于引导别人的需求
鸟笼效应:先行打碎令人反感的话题
牢骚效应:让别人尽情发泄
南风法则:以德服人,以情动人
韦奇定律:用判断的眼光看待问题
乒乓球定律:构建双向性的沟通氛围
权威效应:地位决定言语的分量
第二章 成为口才高手的资本
声音:在说话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语调:语言生动有趣的要素
非语言信息:比语言更富有内涵
通俗易懂:返璞归真才是高境界
留意生活:为讲话多积累谈资
影响力:使用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
当众说话:享受说话的乐趣
克服口吃:坏毛病毁掉好前程
敢于表现:不做平庸的沉默者
克服恐惧:找出恐惧的根源
自信:展现自我的内在力量
自我诊断:正确认识自己的说话能力
练习胆量:世上没有天生的演说家
勤奋:绝不放过每一次练习的机会
第三章 口才高手的说话原则
说话要注意场合
说话要迂回、含蓄
说话要因人而异
说话要让别人听懂
说话要注意表达方式
说话应该多说好话
说话应该善于察言观色
说话要充满激情
说话要留有余地
说话应该谦虚
说话也要适时沉默
说话应该精心遣词
说话要顾及对方心情
说话要有独特的风格
说话不要伤及别人
说话要善于传情达意
说话要情理结合
说话要紧扣目的
言语要生动活泼
言语要紧扣听众身份
言语要情真意切
言语要实事求是
第四章 避免尴尬的口才艺术
注意礼节,避免忌讳
非常场境,机敏应答
面对挑战,沉着冷静
给人留路,利人利己
澄清误会,选好时机
面对奚落,灵活应对
多说良言,莫吐恶语
巧用心思,习惯聆听
随机应变,巧打圆场
第五章 如何赞美与批评
赞美与奉承大有不同
多在背后赞美他人
赞美的个前提条件
赞美的种方式
多谈对方的得意之事
不要胡乱恭维对方
夸人减龄,遇货添钱
批评的个前提
批评的种方式
批评的大内容
切莫轻易指责别人
纠正他人错误的方法
第六章 职场口才
求职要有备而谈
求职要做好自我介绍
谈缺点的时候注意扬长避短
遇到两难问答时选用折中法
说话要符合倾听者的口味
要让别人帮你,态度就要恭敬
得饶人处且饶人
办公室的谈话禁区
在领导面前言谈要自如
与领导说话要掌握好分寸
让领导做决定
维护上级,大局为重
因势利导,激发潜能
公私分明,把握分寸
第七章 情场口才
第一次约会如何表达爱意
加深异性好感的说话技巧
卖个关子,引起对方的兴趣
化解小矛盾的技巧
安慰恋人的技巧
学会商量,让爱相伴终生
嘴上让一步,生活才会更和睦
甜言蜜语永远是进行时
第八章 营销口才
销售口才的项原则
成功推销的两个先决条件
寒暄是推销员的一种能力
坦诚地向顾客说真话
从客户的立场出发
&谢谢&增加顾客的好感程度
谈客户最关心的事
用智慧叩开客户的大门
用真诚的语言打动顾客
&会说话&提升顾客满意度
销售就是为了说服
不随意打断客户的话
如何应付顾客的吹毛求疵
唤起顾客的好奇心
不可不知的销售忌语
为客户寻找一个拒绝的理由
第九章 电话口才
接听电话的第一句话
控制通话时间
电话也可以传神
给对方考虑的机会
电话交谈的基本技巧
第十章 饭局口才
怎么说祝酒词
巧妙拒绝他人的劝酒
劝酒时应该怎么说
结婚喜宴的祝词要热烈温馨
生日宴会的祝词要热情真诚
无法出席宴会的谢绝技巧
迎来送往,语言有讲究
第十一章 谈判口才
谈判时的入题技巧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营造良好的谈判氛围
善于寻找语言突破口
当众讨价有必要
构思创新不可缺
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沉默是一件利器
出其不意,发出&最后通牒&
威胁策略也能达成协议
兼顾己方立场与对方立场
不要轻易地认错或改口
一开始就让对方说&是&
第十二章 即席发言的口才
即席发言要出奇制胜
即席发言要抓出关键
即席发言的选题原则
培养打腹稿的能力
即席发言的组材方法
即席发言的穿插技巧
即席发言要简洁新颖
即席发言要灵活生动
即席发言时的结束语
被邀请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
参观访问或集会的即席发言
摘要与插图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人际沟通中,谁说的话多,谁的话就越没分量。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总以为话说得越多,在社交圈子里就会越成功,其实不然。要知道,言不在多而贵精。那种信口开河、滔滔不绝讲话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谈话的对象是谁,都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一位外交官在初涉外交领域时曾带自己的太太去应酬,可他的太太在那些场合总是感到很别扭。她是个来自小地方的人,面对满屋子口才奇佳、曾在世界各地游历过的人,她拼命地找话题和他们聊天,不想只听别人…….
0人参与评分
很好(5星,4星):
一般(3星,2星):
不推荐(1星):&&&
写购物评价,赢购物积分,可换购物券!好书不要私藏哦,分享给别人吧!
温馨提示:由于每位咨询者提问时间及蔚蓝网促销等不同原因,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
1件商品成功放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件商品,商品金额合计¥97.10
购物车中已有该商品
非常报歉,本商品没有库存暂时无法购买,如果您仍需要该图书
请输入邮箱做缺货登记,到货后我们会给您发邮件通知。
非常抱歉,您购买的数量超过库存,当前最多可买303件,请您修改。求职面试前的腹稿准备,提高应聘成功几率
面试前的腹稿准备,有利于你从容应对
  面试前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计划,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因此,面试前必须对自己所要讲的话的内容能有所概括,千万不能讲了上文没了下文,虎头蛇尾,辞不达意。
  为了给主考人留下一个较完整的印象,必须在面试前充分准备,做到熟练地介绍自己。
  具体准备方法如下:面试前准备几份自我介绍的讲稿。因为招考单位的招考人提问哪些内容、时间长短都不一定,所以,你必须练习控制时间,多次练习、斟酌词句,将自我介绍说得明确得体。
  准备几份不同稿子,简单的,你可以把姓名、毕业的学校、科系专业、家庭状况以最少时间介绍出来自觉服长一点时间的,除上面这些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一些有关你爱好、特长和工作态度的话。练习过程中,对自己不满意或不清楚的地方,加以检讨、修改,这样,在面试时你就能从容应对了。
   不能放过任何应试机会
  资格是决定你是否被录取的许多因素中的一项。如果你的资格完全具备用人单位征聘要求,你只管信心十分地去应聘吧,你获得这份工作的机会就很大;如果你的资格并不具备对方的要求,而你又非常想拥有这份工作,并且觉得它很适合你,那么就别再犹豫,也要放心大胆去应聘,有许多主考官和用人单位只重视求职者本身的能力和技术。因此,你应该抓住每一次机会,适当地表现自己,让人相信你有资格,这能为你获得此类职位赢得更多的机会。
  不要只追求一个单位的工作机会
  在求职经历中,有些人一旦得到某个单位的承诺,就返回家德才等待消息,而不再去争取其他工作机会,如果承诺兑现,那么他就欢欢喜喜去工作;如果承诺没兑现,则再一次去求职应聘。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错过了一些选择和比较机会。因此,提醒你在求职时一定不要只抱住一个不放,而要多处撒网,争取捞到好鱼,并且直到把鱼拿到岸上为止,除非取得了录用通知书,否则任何的承诺都不要相信。独自参加面试,容易给主考官留下好印象
面试时与人同行,主考官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能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而且主试者还会认为你做事随便,没有开拓精神。
  求职者有时认为亲人、朋友相伴可在减轻心理压力,而实际上却恰恰相反,朋友磊场往往会增加面试者的心理负担和自我束缚感。当着一个亲人或朋友的面,你就不好意思无所顾忌的介绍自己,会限制你的自我表现。没有朋友在场,你就可以尽兴宣传自己。因此,面试时最好独自前往。
  不要要希望定得太高,做到心平气和
  在求职过程中,不要过高地看待自己,也不要期待所有的求职信都会得到回复。你目前还有工作,就更不必过多寄希望于收到令你满意的应片回函。否则,你就会为无由的学用一致丧心情所烦恼。振奋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稍徵压抑一下自己的愿意。
  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主试者
  面试的时候,主考官为一人的情况还很少,通党是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他们会分别地向你提出各种问题。当然,面试小组也有起决定作用的主考官,另外几个是一般考官。其他考官通常只提出一般性、常识性的问题,而主考官才提较难的问题。
  你在回答主考官问题时,应该首先将身体面对着他,两眼直视,当一听到其他考官发问,也马上面对他,这会使他们觉得你很尊重别人,是个有修养的人,因此说话的语气会更加温和。你能认真地回答,他们也会诚恳地发问,这样就会给他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中途插入的提问,也必须诚恳对待才好。
  把主试者看作朋友,容易消除紧张情绪
只要你把主持面试的主试者看成是你的朋友,你就很容易消除紧张的情绪,很快能以轻松的口气同主试者谈论一些话题。
  一副轻松的表情,让主试官感到自在
  当你精神焕发、生机勃勃、有条有理地同主试官一起交谈时,主试官会会感到轻松自在。当你与主试官一起交谈时无精打采、打呵欠,毫无兴趣,那么主试官就会厌烦你,面试的结果肯定是失败的
文章来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页面即将载入....
页面即将载入
你刷新页面的速度过快。请少安毋躁,页面即将载入...如何提高写作技巧?
采访时对方讲诉的故事比较少,请问各路高手怎么修改这篇文章?
按投票排序
寫作技巧日記寫作漫談 
日記是心靈的花絮,人生的史冊;日記是筆耕的田園,放飛的天空。
學生時代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不僅能培養自己對山川風物,社會人生的觀察思辨感悟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而且通過在日記中反思、自省,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培養高尚的精神情操。一句話,日記的意義和價值是不可低估的,一個有志于成才的青年,不妨將日記作為自己砥礪的基石,練翼的長空,每日習之不輟,從而增德益能,創造人生的輝煌。 
初學寫日記往往感到無事可記,無話可寫。不少學生常常問:日記天天寫,寫什麼呢?他們往往只看到,日子只是機械的重複,今天是昨天的輪回,生活的節奏一成不變,單調枯燥,了無新意。學生的生活範圍又是如此狹窄,走出學校的圍牆,就是家庭的圍城,因此,寫日記的材料不出三天就會用盡枯竭,面對沸騰的生活,一派虛無茫然。
其實這正是因為平時對自己的觀察思辨感悟能力缺乏培養訓練使然,一個具有敏銳的觀察感悟能力的人就會發現,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的流水決不會重複昨日的河床,世界如此浩瀚,社會如此瞬息萬變,昨天走過的荒郊,明天就可能高樓林立,昨日的窮鄉僻壤,明天可能是又一個"華西新村"。人生又是如此五彩繽紛,今天的無知少年,明天就可能是奧賽選手,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實"花"也是不同的,今年之花決不是去年之花永不凋謝,只是我們沒有認真感知罷了。總之,生活之波滾滾滔滔,日記的材料也源源不竭。如果要說缺乏日記的材料,那不過是"布裏丹的驢子",在豐富的草料前餓死,實在是可笑而又愚蠢的。
那麼,日記究竟寫什麼呢?
日記是一種最自由最靈巧,題材最寬廣的文章體裁。?事抒情,寫景狀物,言志議理,手法多樣,任其馳騁。詩歌散文,小說小品,寓言童話,科幻故事,讀書隨筆,讀報雜感,時事縱評,乃至戲劇曲藝,體裁不限,任展雄才。題材更是廣闊無垠。古人雲:"夕陽茅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辭"。花開花落,月圓月缺,雲卷雲舒,潮起潮落,草木蟲魚,山川村墟,世事滄桑,人生百相,都可以納入日記的視野。喜怒哀樂,得失寵辱,自訟自省,自勵自強,都可作日記傾吐的衷腸,人的心靈就是一個廣闊的世界,一部沒有末頁的書。天南海北,九州方圓,國際風雲,社會變革,時代熱點,街談巷議,都可作日記追逐的話題;校園內外,同學親朋,親情、友情,妒忌、誤解、思念,都是訴諸日記的情愫。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只要有心寫作,日記的材料實在有如三江之水,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要想寫好日記,豐富寫作素材,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留心身邊的事物,善於觀察外部世界,敏於感知,勤於思考。古人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時代青年必具的品質。在我們身邊,每天都發生不少的新事,大至國際爭端,中東危機,中美較量,小至校園風波,家庭喜劇,父子代溝;我們每天都接觸不少人物,每個人身上都蘊含著一個故事。這些活潑潑的人事全憑我們去感知,一花知春,一葉知秋,一事一物都必然有前因後果。不僅要觀察記錄,還要發掘它內在的深刻意義,滲透自己的觀點,文成於思,思源於識,沒有對周圍生活的觀察思考就不能發現鮮活的日記素材,更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無"思"無"識",文思就會枯竭。
二、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豐富的生活內容,把觸角伸向人生的廣闊領域。一個興趣狹隘,自我封閉的人,永遠品賞不到人生的樂趣和生活的異彩紛呈,自然失去了許多人生舞臺,也就失去了許多生動的日記素材。
三、讀書遊歷,廣聞博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盡人皆知的名言,但我們卻未必能認真記取躬行,尤其在現在由於高考升學的壓力,不少同學、家長把正當的課外閱讀和遊覽視為歧途,將一切古今中外的文化瑰寶拒之門外,一心唯讀"聖賢書"(課本教材),至於節假日遊覽名勝古跡,更視為無益的時間與精力的浪費,結果只能是孤陋寡聞,知識貧乏,劃地為牢,作繭自縛,只能使才能萎縮。井底之蛙,永遠不及林中之鶯,雲中之雕,那樣擁有清麗的歌喉,自由的天空。學生時代必要的博覽群書,才能打下扎實的知識功底,提高知識素養、寫作技巧,遊覽山川勝景,才能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煥發寫作靈感。
四、要有恒心毅力。日記既然是"道德長跑",就必須持之以恆,一個事業有成的人首先必須培養執著不懈的精神意志,一曝十寒,時斷時續,意志薄弱,沒有恒心和毅力,只憑心血來潮的人必然是個無所作為的人。堅持寫日記也就是一種良好的精神意志的培養,不管生活的節奏如何緊張,都不應當中斷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多則千言萬語,少則三言兩語,而且生活節奏越是緊張,往往越是豐富多彩富有意義的青春時光,越蘊含豐富的日記素材,越是應該書寫的人生畫卷。
總之,堅持寫日記是一項有益的事,我們不僅要追求日記的永久生命,更要追求日記的質量,追求文學性、真實性、崇高性,讓日記陪伴你青春的腳步,奮飛的旅程,走上成功的人生。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1:55:00--
怎樣修改你的文章?上海大學文學院 李白堅
很多人都說,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句話是不錯的。一篇文章寫好後,你把它放在抽屜裏,過幾天看一看,讀一讀,立刻會發現它的不妥之處,用詞不夠妥當啊,結構還要重新調整啊,有幾個錯別字啊等等。於是把它重新審視一遍,修改一回。一看,果然好多了。
然後,再把它放過一邊。過幾天,再讀一遍,又會發覺新的問題,於是,再一次進行修改。就這樣,三改兩改的,文章就越來越漂亮了。
以上說的是一般文章的寫作程式。譬如你要向報刊雜誌投稿,你要參加作文比賽,而這種比賽又不是坐在課堂上完成的,或者等將來你們讀了大學要做畢業論文的時候,你們讀了研究生,要做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的時候,都用得著。
但是在今天,當我們的同學們還是小學初中學生、甚至高中的時候,寫的文章就和上述的文章類型就有點不同了。我們現在寫的文章一般寫完就得交給老師,是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修改的。
你看,兩節課的作文時間,時間一到,就得交稿。特別是考試的時候,刻不容緩,根本就不會有太多的時間供給你慢慢地思考和修改。
這樣看來,在我們中小學階段,在寫文章的時候,對文章的修改就務必採取一種新的觀念,就不可能完全用前面說的方法進行。
那麼,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方法呢?就是儘量地落筆就把文章基本寫妥,等到全部文章寫好後,不再作太多的修改,只是動幾個不太妥帖的文字,找幾個寫錯的詞語,即告結束。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呢?
首先,通過這樣的寫作,必定要求我們學會打腹稿。也就是在動手寫一篇文章之前,先在腦子裏把這篇文章的結構、篇章、大約怎樣開頭,大概怎樣結尾,用三五分鐘的時間想停當之後,再開始動筆。
因為"打腹稿"的工夫,實際上已經把文章在自己的頭腦裏頭寫好了,所以,筆頭的工夫只是把文章從大腦裏面挖出來,用文字記錄下來而已。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當然就不會有太多的變動,而文章結束也就不必要作太多的修改了。
學會"打腹稿"有諸多的好處。首先你就學會了在大腦裏進行邏輯思維的能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都不是一目了然的,都必須在大腦裏進行思考,先在大腦裏得出結論才行。有的人考慮一些不怎麼樣的問題,也一定要拿一支筆出來寫寫劃劃,這是他們大腦邏輯思維不夠豐富的表現。
其次,學會"打腹稿"的同學,他們在正式寫文章的時候速度一定比不會"打腹稿"的同學要快要好。因為通過"打腹稿",你已經把要寫的東西幾乎都"在大腦裏面寫過一遍"了,現在再寫到稿紙上去,就仿佛是"再謄寫一遍"一樣。你想,是不是要清楚得多呢?
有的同學說,我可以在草稿紙上"打草稿"啊。但是打草稿和"打腹稿"是不一樣的。嚴格說來,對於思維的水平來說,應該是"打腹稿"要比"打草稿"來得高,也更化得來。為什麼呢?打草稿要用紙筆,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寫,這就要化多得多的時間,而"打腹稿"是用不著手寫的,那些個字呀,都寫在腦子裏的"紙"上呢!再說,經常"打腹稿",對於鍛煉你們的思維能力,是極有好處的。
唐朝有一個詩人,叫做賈島,他是一位"苦吟詩人",什麼叫做"苦吟詩人"呢?因為他寫詩寫得很苦,想啊想啊,要想很久很久才能想出一首詩來。在談到他做詩的苦楚時,他寫道:"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你看多麼可憐,他做兩句詩,要做三年之久,怪不得一吟這首詩,就會激動的兩眼淚雙流了!
但是我們今天卻是處在一個資訊爆炸、高速發達的社會裏,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如果我們寫一篇一般性的千把字的文章也要"修改修改再修改"才行,那恐怕是不符合社會的要求的。
特別是我們有些同學將來還立志要做一個記者什麼的,那就更不能夠學習賈島的作風了。如果要請你寫一篇關於足球比賽的報導,一共就幾百上千字,你卻修了又修,改了又改,等你的文章寫好,發表出來,"新聞"都成了"舊聞"了!
所以,我更主張幾百字、千字的文章,一般都寫下來為算,不要寫好後再作太多的修改為好。這既是為著考試的需要,更是為著將來有一個好的大腦的需要。--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1:56:00--
我想談談文心,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文章寫作與閱讀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遺憾的是,有的朋友對此還重視不夠。
文章的讀與寫,從根本上說,為了什麼?對此,古今中外作家、理論家各執己見,議論紛紛,使人難免無所適從,這樣我們讀寫文章往往方向不明、原則不准。公有理,婆有理,總有個大道理。用去異存同的辦法,可以發現,大家都承認,寫文章首先為了傳心,或曰傳情達意,讀文章首先為了賞心,或曰會意。至於其他,又在其次。
劉勰寫過一部影響深遠的書,題目是《文心雕龍》。其《序志》篇雲:"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在他看來,文心實為文論根本。而且,文與心的關係,名二而實一。心由文而顯,文因心而成。他寫這部書,著眼在文心二字上實在是抓住了核心。再加上旁徵博引、文雅思密,難怪被歷代賞歎不已。當他臨寫完全書,欣慰地說:"文果載心,餘心有寄。"覺得一顆心就寄託在書裏了。在他看來,寫作就是寄託。對這位中國文章導師的看法,不可等閒視之。現在一說寫作,就強調創造,其渴望新變之情可以理解,其于文理卻有所偏頗。寫作能創造什麼:題材?主題?結構?語言?都很難。其實,文章乃天下之公器,它先天就有公共性,因為有公共性,文章才能傳之既久且遠。但這並不妨礙每個作者"假公濟私",以公器盛"私心"。如果文章不能寫作者之心,勢必千文一腔,千篇一律,還有什麼文章?古人講,文必己出,我手寫我心。人人各有其心,如果各寫其心,至少不全重複,自然也有創造性了。因此,寫文章如果無心,別管寫什麼、怎麼寫,都不會寫出好文章。
但是,是否寫心就能寫好文章?未必。心與心有差異,這差異有雅俗、高卑、真假、巧拙等方面。寫文章是件十分嚴肅的社會交流活動,並非什麼心、心裏任何東西都有交流價值。因此,文章所傳之心,有特定要求,簡單說,應該真、善、美、巧。文章為讀者而寫,讀者是渴望與作者交流的朋友,對朋友說話,首先要真誠無偽,這是起碼的準則,否則就是對讀者真誠的褻瀆,因此,寫文章要說真話、說心裏話。其次要處處從讀者角度考慮,讓他從你文章裏獲得精神的收益,人生的教益。你要有高雅的旨趣、高邁的胸懷,不可世故、世俗,讀者讀你的文章有一種審美的愉悅、人格的超拔,總之,這顆心,應該有價值、有格調、有品位,如珍珠、如鑽石、如精金美玉。
有人說,寫作寫心,那還不易!不就是表現自己嗎?其實這是誤解。寫文章不是狗熊玩雜耍自己給自己樂。作者不能把讀者當白癡,寫作是兩方交流,而非一方自流,而這種交流又是心與心的交流,所以很難。一方面,心無形、無相、無邊,微妙、隱秘、豐富;另一方面,文字語言又有限、有法、有名。因此,陸機有文不逮意之歎。以有限傳無限,只能暗示,而暗示,則需讀者合作,如果引而不發,或者不引而發,都不能會心、會意。這樣,寫文章不是像寄東西一樣,把個硬硬的寶貝打上文字包裹轉交給讀者,而是作者提供邀讀者進入自己心靈的憑藉,它只是一種召喚,一條道路,這召喚是高是低,這道路是險是平,其度的準確把握,則非有巧心不可。古人說:文心之細,細如牛毛,此之謂也。總之,恕我說句大膽話,所有文章的得與失,說起來,幾乎都與心有關。
至於文心何以養成 ?傳心何以不易?心在各體文中有何差異?如何披文入情?這本在題旨之內,但文短情長,言不盡意,讀者何妨思而得之?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1:56:00--
呈現要少 暗示要多 瑞文
記?文要寫得深刻含蓄,重要的問題是處理好呈現與暗示的關係。
如何處理好呈現和暗示的關係,老作家杜鵬程的話對我們很有啟發。杜鵬程在《略談&夜走靈官峽&的寫作》中寫道:"它呈現的東西少,暗示的東西多,從而會使讀者想像的餘地較大,產生的藝術效果也會較大。"簡言之,就是呈現要少,暗示要多。
一篇記?文要表現深刻的主題,就要寫人?事,讓事實說話,這種直接寫出來的內容就是呈現;但只簡單的記人?事,不挖掘深層的東西,寫出的文章也不會感人,所以提示事物的深刻內涵就十分重要。提示事物內涵要含而不露,把思考的餘地留給讀者,這種寫法叫暗示。在寫文章時,要儘量少呈現,多暗示,讓讀者在品味欣賞中受感染,受教育。 呈現要少,暗示要多,這是寫記?文的一個重要原則,同學們在平時的寫作中應當向這個方向努力。
如何做到這一點,同學們應注意如下幾點--
一是選材要小。要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選取生活中的一個片面--通過生活中一瞬間的景象來刻劃人物,表達感情。《夜走靈官峽》正是這樣選材的,作者在千千萬萬個鐵路工人家庭中選取一個家庭,在這個四口之家中,選取了七八歲的孩子,真可算是小中之小了。正是這"一滴水"映出了太陽的光輝,表現了重大的主題,展現了鐵路工人心靈深處最壯麗的風采。
二是描寫要精。呈現的東西要盡可能的少,這就要在描寫上特別講究。要採用正面描寫和側面顯示相結合的方法,這樣便於集中筆墨寫好一個人。在《夜走靈官峽》中,作者正面描寫的只是成渝這個人物,讓他在自己的語言、舉止、表情的發展中顯示自己的性格特點,而對其父母則通過遠觀粗線條地展現。這樣寫,就減少了正面的描寫,把想像的餘地留給了讀者。
三是挖掘要深。描寫人物的語言、舉止和表情,這是外表的淺層的東西,如果只寫某個人幹什麼,怎樣幹,那還不夠,還要把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看看他在想什麼。這樣,人物的語言行動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夜走靈官峽》在寫了成渝的言語、舉止和表情之後,還寫了他的內心所想。"爸爸說,明天還下,就要停工啦!"原來成渝是為停工而擔憂,這話又是聽爸爸說的,這樣,成渝的內心所想和爸爸的內心所想,都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句話既樸實自然又含意深刻,給人留下的思考是深遠的。呈現和暗示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它們都是為表達中心服務的,同學們在寫作中,應當學會這種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上一層樓。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1:57:00--
中考作文要避免四種毛病2002年中考作文試卷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讓閱卷老師很頭疼,也使不少考生成績下降。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龍飛鳳舞,字跡潦草
從湖南某市一萬多份作文的卷面來看,字跡完全看不清的多達500份以上,勉強看得清的占1/3,真正稱得上美觀的試卷只有3%。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少部分同學對於漢字的書寫特點沒有掌握,不會寫字;二是有些同學雖然態度端正,但由於平常沒有注重練習,寫出來的字不是東倒西歪,就是參差不齊,無法辨認;還有一部分同學字寫得不錯,但由於書寫基礎不太好,書寫時缺乏耐心,以致字跡潦草。從評分看,書寫分一般占4分,但它給作文帶來的損失遠不止這個分數,閱卷老師反映,對於無法看清的文章,評分是同類文章中最低的,60分作文評分一般在20-30分之間。相反,少數書寫美觀的作文,文章沒有太大的特色,但評分往往比同等文章要高出2-4分。 二、非驢非馬,文體不清
近年來,中考作文難度有所下降,體裁已不再進行單一地限制,試題一般都有"除詩歌外文體不限"的提示,考生可以自由地選擇最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但是從考場作文情況來看,不少同學誤以為"淡化文體"就是不要文體,"文體不限"就是取消文體,致使所寫的文章文體特點不突出,有的文章開頭像議論文,有論點,也有論據,可寫著寫著就變成了記?文;有的文章寫成了記?文,可又缺少時間、地點、事件等要素,這樣的文章自然無法講清道理,寫清故事,顯得不倫不類。 三、東拉西扯,切入太慢
考場作文時間性特別強,一般五、六百字就行了,這就要求我們能夠迅速切入主題。雖然不要求同學們寫出"虎頭"的效果,但簡潔明瞭是最起碼的要求。考場作文中常見的問題有兩種:一是沒有注意文章的佈局,隨心所欲。一篇以《感激》為題的中考作文,一位同學用四個自然段,寫了同學、老師對自己的關心與幫助,到結尾時才出現一些讓人感動的畫面,這樣,文章就顯得主次不分,情節不集中,這類文章一般只能評為三類或四類文;二是一些寫作基礎較好的同學,總想把最好的內容、最美的句子全寫下來,出現了詞語堆砌、拖遝冗長的問題。一篇題為《享受家庭的樂趣》的中考作文,第一段就用了200多字的景物描寫,語句雖美,但由於沒能抓住重點,文章還是落入了三類文的行列。 四、內容造作,情虛意假
從2002年全國各地的中考作文題目來看,不少試題有"?說真實故事"或"寫出真情實感"之類的要求,一些同學為了讓所寫的事情意義"深刻",所寫的人物形象"高大",喜歡憑空編造,任意拔高,結果出現了內容虛假的情況,2002年湖南某市一萬多份中考作文中,這類文章達到了50%左右。有的寫父母雙亡,有的寫親人患絕症,有的寫自己斷腿斷手,有的寫"掉到了急流中"……由於缺乏生活,生編硬造時鬧出了不少笑話,這類作文最讓閱卷老師頭疼,評分也往往偏低。如一位農村考生在《感激》一文中說:洪水暴發時,解放軍給村民送來了海鮮,城裏的小朋友給自己簡易的住房安上了空調,內容如此失實!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1:58:00--
話題作文指導漫談
近年來,話題作文作為一種新的命題形式,頻頻出現在高考、中考試題中。據統計,在去年40個省(市)和地(市)的中考作文中,以話題命題的作文就有28個,占70%。話題作文如此引人關注,主要優勢在於符合中考改革的要求:一是內容上體現開放性,為廣大考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寫作空間,可自擬題目,選擇自己最熟悉的題材來寫;二是形式上文體不限,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寫作特長,或記述自己、他人所經歷的事情,或發表議論,或抒發情感,或寫說明文等;三是符合"寫作不得設置審題障礙"的要求,考生人人有話可說,有利於個性張揚,激勵考生寫真情實感。如 2001年《福建省龍岩市寧德市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語文試題》第三大題作文,給考生提供一段文學材料:"童年的玩具車,上學的自行車,運貨的小板車,賓士的汽車、火車……生活中的車真不少;夢想中我們還'見'過許許多多的'車'。請你以'車'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字數不少於600字。"
在中考復習的最後衝刺階段,筆者認為,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寫作理念,注意調動學生平時的生活積累和文化積累,指導學生駕輕就熟,揚長避短,寫出自己得心應手的文章。一 、審題要細,擬題要精
作文的審題,要求對試題展現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準確、全面的審讀、理解,按要求作文。在審題時,要注意如下兩點:(一)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寫。從我市去年中考評卷中我們瞭解到,選擇寫記?文的占85%,議論文占10%,說明文占5%。這與初中作文訓練以記?文為主有關,也與初中生對生活的體驗、感受有聯繫。如果寫作功底較厚,也可寫散文,使自己的文章勝人一籌。如《我是一輛小板車》,就是一篇歌頌父愛的優美散文,去年中考得滿分的僅此一篇。若沒有與話題有關的生活積累,就不要去編童話、編故事,否則會破綻百出。更不能自己從未寫過詩歌,一時詩興突發,不會作詩也來吟。(二)選擇自己最熟悉的內容寫。選定的中心思想、選取的題材、切入的角度都要符合話題要求。
"題目自擬",如何擬好題目,較有講究。要做到精練、新穎,不落"舊轍"。一般不要把話題當作標題,因為不少人會以此為標題,顯得毫無特色,而且看不出你想寫什麼內容,表達什麼中心。也不要以"由……說開去"、"由……所想到的"為標題,此類標題常常出現,觀點也不鮮明。標題最好單刀直入,直奔主題,使人讀後就能瞭解到考生的觀點。比如《車與路》《成功之車》等題目就較好。二、開掘要深,立意要高
在作文降低審題難度的情況下,立意高低成了拉開作文檔次的關鍵之一。立意,首先就要確定一個中心,亮明自己的觀點,要讓這個中心貫穿始終,統帥所有的材料。其次,思想健康、感情真摯是對立意的基本要求。如果沒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千萬不要標新立異,否則往往會"離經背道",寫出不健康的東西來。第三,文章選取的材料要新穎、典型,要切合觀點。凡立意高的作文,都能用與眾不同的眼光審視材料,體現創新意識,達到深刻透徹的目的。去年的中考作文,不少考生把視點從童年、從自己的身邊移開,拓展思想的角度,由"車"聯想到祖國的發展變化、公民道德品質、人生的前途理想、科技的日新月異等,開掘得較深,立意較高。比如《人生之車》,通過正反對比的事例,告誡人們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盤,就很有深意。三、佈局要好,構思要巧
一篇思路清晰、構思精巧、佈局精緻的作文,是很難得的。功底較好的考生,應朝這方面努力,提高作文的檔次。就一般而言,也要求應做到思路有條理性,養成寫作前先寫提綱的好習慣。段落安排要恰當,必須符合文章體裁的結構要求;佈局要合理,要有頭有尾,勻稱得當,首尾照應。比如《在沒有車的日子裏》,以"沒有車"為線索,寫"我"小時候,就盼望擁有一輛車,但因家庭貧困,只好把這一願望深埋心底;上初中沒有車,學會了堅強;晚自習回家沒有車,回家晚了,母親在家門口等望,懂得了愛;同學要用車送他回家,懂得了珍惜友情;獲得了獎學金,放棄買車的念頭,學會了選擇。結尾一句"愛著別人和被別人愛著同樣是一種幸福",點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的文章,就屬構思精巧、佈局精緻、主題鮮明的好文章。其他如語言表達方面,這三篇優秀作文也有各自的優勢。比如《我是一輛小板車》,開篇就用排比式的比喻句,技高一籌,還引用一首歌詞和舒婷的詩句,借助名人名言展開句群,使文章的意境得到了昇華。又如《在沒有車的日子裏》,連續用了幾個排比事例,採用夾敘夾議的寫法,給人耳目一新之感。這些,對考生如何寫好話題作文,也不無啟發。
今年中考作文考什麼?那是命題者的事,我們不必去猜題、押題。話題作文是開放性作文中的一種,類似的形式還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續寫、新概念作文等。上海市去年中考作文還嘗試"以讀引寫",將作文命題與現代文閱讀的材料有機地聯繫起來,進行讀寫結合的有益嘗試。儘管作文命題的形式經常會有所變化,但讓考生寫熟悉的人和事這一宗旨不會變。各種文體都應讓學生訓練,以不變應萬變。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1:59:00--
初中作文片斷訓練方法李寶宏一、片斷訓練的涵義
所謂"作文片斷",指用一段一節的小篇幅,表現生活中的一個斷面,說明事物的一個方面,談論對某事某現象的一點看法,做這種片斷的寫作練習,就叫"作文片斷訓練"。其訓練類型共有三種:1?描述性訓練:就是選擇景物的一個方面,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個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個斷面進行?述描繪。2?說明性訓練:就事物的一個方面作介紹。3?評議性訓練: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影視片簡單的談點個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談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體會即可。二、片斷訓練的針對性
片斷訓練的主導思想是,從局部著眼,培養學生的"眼力"和"手力",讓他們用自己的筆隨時寫下"眼所見""耳所聞",從一點著眼,從小處著手,逐步提高,過渡到構思作文,得心應手。1?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所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就是引導學生增強對各種新變化的敏感性,能留心並發現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將看到的生活內容的豐富多彩用片斷形式反映它。2?作文片斷訓練,可作為培養學生想像力,促使文章生動的一條有效途徑。經常寫生活細節,有意無意去觀察認識生活,就會熟悉生活,即"世事洞明"。
當需要反映某些生活斷面時,腦中自然就會產生類似的景象,而且還能從這些圖景裏生髮出清晰的生活細節,這就是一種想像。寫作、想像、生活實感互相作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想像。也是豐富學生想像力的過程。例:在描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勞動者時,首先想到的是古銅色的臉膛上汗水淋淋,進而想到他在不停地揮動鋤頭等。這是因為你早就有生活實感,在此基礎上又加工創造出了新形象。把這些想像的內容寫下來,使想像和寫作結合起來,用"寫"促使你"想像",又用想像使寫作內容不斷豐富、生動。同時片斷訓練過程中,常寫常改,日積月累,寫作技巧嫺熟了,描述得細膩而適度了,文章自然就生動了。3.片斷訓練的可行性。作文片斷訓練耗時少,短者十來分鐘,最長也只用一節課的時間。而師生間的反饋卻快而多,可當堂評改,靈活性大,訓練機會多。因此,這種訓練方法方便易行。三、片斷訓練的具體方法片斷訓練主要有兩種方法:其一是筆頭練。1?仿寫。教師在教課時,可抓住課文中某個細節或片斷,結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佈置為作文。仿寫,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異,從相同點悟出不同點,"照貓畫虎"要畫出虎氣。例,學習了《故鄉》中勢利、尖刻、自私的楊二嫂的肖像"漫畫"後,可讓學生寫個有類似性格的現實人物肖像,既寫與之相同之處,又表現其不同處:楊二嫂是細腳伶仃的圓規,雙手搭在髀間,而現實中也許有個胖蘿蔔,雙手叉在腰際。2?生髮。就是根據課文情節,合理想像,生髮開去,加上或延伸課文中的情節,再造細節,這比仿寫更進一步了。例,學習了《皇帝的新裝》後可佈置"皇帝的避謠演說";學習了《變色龍》後,可作"奧楚蔑洛夫見到將軍哥哥了"等。當然,不必限於課文,還可以找有關的文章作為範文分析,讓學生根據其中適合的材料進行片斷練習。3?修改。可採用面改和學生互改兩種方式。面改時,指出其優缺點,督促其改正不足,發揚優點。學生互改,實際上就是讓他們互相討論交流、提高的過程。教師可擇其善者作為範文,予以評點。
其二是口頭練。
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於給學生提供口頭表達機會,彌補筆頭練的不足,避免其單調性,增強作文的趣味性,調動其作文積極性。
口頭練,題材要選學生最熟悉的,選擇範圍要大,要多留幾個題。除事先佈置學生觀察外,課內利用幾分鐘互相討論,組織材料,以便清楚地表達。討論3至5分鐘後,讓學生舉手表達;教師對他們的口頭作文逐一簡評。也可讓學生針對某一篇或幾篇進行評論,最後師生匯總意見,評出名次。此外,還可讓學生把學校的生活片斷講給家裏人聽,並提醒他用不同的語言向不同的聽者表達,同時記下對方的語言動作。這樣可以避免學生語言的單調性,學會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在不同的表達環境用不同的語言。四、片斷訓練應注意的問題1?要有計劃性。教師心中首先要有個訓練線索:初一,以寫人記事為主;初二,以狀物說明為主;初三以上以?述議論為主。同時適當加一些其他有關的訓練(訓練內容安排見下面圖示)。2?用大作文和周記的訓練同步配合。把大作文作為片斷訓練的綜合運用,每週一次,應用文也應在大作文本上進行;小作文用來作片斷訓練;周記本用來作總結。作文片斷訓練是個"積水成淵"的活動,必須把細緻的觀察思考和寫作結合起來,逐步提高,不能求之過急,不可半途而廢,且每前進一步,都作一次小結,寫作水平才能竹子開花---節節高。--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1:59:00--
中考作文應該寫成什麼樣
中考作文應該寫成什麼樣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弄清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和評分辦法。
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包括內容、語言和結構三個方面,每個方面又各包括五個等級。閱卷老師閱卷時,先通讀全文,畫出病句、錯別字,按上述三個方面的優劣評出等級,再查閱評分表得出分數。然後扣去錯別字、標點,書寫及字數等該扣的分數,最後才是作文實際得分。
內容要求具體、健康、中心明確,語言要求通順、無病句,結構要求完整、有詳有略。知道了這些,考生心中有了數,就可以按照這些去寫作文了。這是首要的問題。再者,閱卷的老師們,冒著炎熱的天氣,上百號人擠在一起,從早到晚,一連閱上十來天,難免心情煩躁,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一看你這篇作文書寫整齊、標點正確,好像一個人穿得整整齊齊,長得端端正正,自然印象很好,那煩躁的心情會得到緩解,代之以好心情。反之,一看卷面東塗一塊,西抹一塊,像個大花臉,字跡又難以辨認,心裏自然煩上加煩。這一好一壞的心情,必然影響閱卷老師的打分。這又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
如果文章寫得不錯,只是因為上述原因而降等得了低分,豈不冤枉?所以考生必須重視這個問題。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2:00:00--
展望2004年中考作文,你該如何?
天津市2003年中考作文以"書"為話題,為考生展現了一種新的作文樣式,可以說這是作文命題史上一場與時俱進的"革命"。可以預料,2004年中考作文也將是這種創新的命題方式。那麼作為考生,如何從容應對呢?
首先,結構要創新。我們需要改變"老三段"的模式,可以用片斷拼貼的形式來組織"文字蒙太奇"。如天津市2003年中考佳作《書就是書》,以"包裝"、"瘦身"、"刺激"、"非賣品"四個片斷構成了一篇新穎的妙文,告訴人們"書就是書"!
其次,文體要創新。我們可以改變記?文一統天下的局面,大膽嘗試自己最拿手的文體,如小說、散文、散文詩、小品劇、童話等。天津市2003年中考佳作《教科書之夢》,便以童話的形式道出了教科書的夢想,道出了渴望讀書的孩子們的夢想。再如散文《有書的日子》、說明文《2100年的新型圖書使用說明》等等。多種文體的嘗試,可使我們考生放開手腳,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風采。
再次,語言要創新。我們大可不必總是一個腔調寫作文,還可以試試"南腔北調"。如頗具內涵的格言體、半文半白的古白話;寓莊于諧的幽默體、時尚有趣的網路體、充滿感情的散文體……
最後,題材要創新。作文中,我們有時總感覺無話可說,殊不知你周記本上積累的"火花"就是寫作最好的素材。你也可以將歷史故事以今天的眼光和需要進行重新改寫,定會驚喜地收到一種特殊的熔古今於一爐的藝術效果,讓人耳目一新。為此,你不妨重讀天津市2003年中考範文《浴火重生的書》、《吾之&三國&緣》等,一定會有所收穫。
展望2004年中考作文,相信話題作文這種嶄新的形式,將會使你有機會在廣闊的空間裏縱橫馳騁。為了最終有所突破,求新求奇,請你現在就用心積累,潛心淮備吧!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2:01:00--
如何做到鳳頭豹尾
--中考作文開頭結尾技巧淺淡
寫作是無定式而又有法的,所謂"有法",是說行文用筆中是有一些技巧可言的,比如選擇最佳的切入角度。巧用詩文典故等等。在這裏,我們就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來談談關於行文中的一些技巧。
文章的開頭,是一篇文章的臉面,這張臉孔是否漂亮,直接關係到讀者對整篇文章閱讀的興趣。
關於文章的開頭,有許多的技巧和方法。例如,開門見山--於開篇段落就把自己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說出來。如果是一篇記?文,可以在開頭點明自己要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如果是一篇散文,可以將文章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中心觀點來做文章的開頭--這樣就能給讀者一種親和感,縮短閱讀距離,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此外,還有一種與這些方法相反的開頭形式,從與自己觀點或所要講述的故事相反的觀點或故事來入手。馬南?的《燕山夜話》裏有一篇《"初生之犢不怕虎"》,開頭是這樣的:
最近人們在談論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和其他成就的時候,常常引用"初生之犢不怕虎"這句成語,來形容中國青少年隊伍裏不斷湧現的新生力量。我看這句話,作為一般的比喻來說未嘗不可,但是仔細一想,這個比喻卻不很恰當。因為說的是初生的牛犢,實際上比不得老虎,只是不怕而已,也許是不懂得怕;而我們的年輕一代經過實際較量完全證明,他們根本不是初生之犢所可比,他們的力量比虎還要強。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要讚揚我國年輕一代的力量強大,朝氣蓬勃,"比虎還要強",卻從"初生之犢不怕虎"說起,以此開頭使文章增色不少。
又如,有一種交代式的開頭方法。在文章的開頭,首先交代寫作的起因、動機、有關人物、事件的背景或文章所討論的影響和意義等等。與其相對應的,還有一種引出式的開頭方法,就是從某種具體的人物、事件、社會現象、自然現象等入手,從而引出所要講述的話題、主旨、事件的開頭方法。有一篇文章《"和風細雨"好》,它是這樣開頭的:
春天來了,細雨濛濛,和風習習,春意盎然,一片生機。
面對大自然的奇景幻化,一副春聯驀然湧上心頭:"細雨點破紅梅枝頭玉,和風吹開綠柳葉中金。"細加品味,感到這副對聯不僅對仗工整,音韻鏗鏘,而且包含著一定的哲理,耐人尋味。你看,細雨和風,貌似綿柔無力,實則綿中有刃,柔中寓剛,居然能開"金"破"玉",撥動大自然的生機,實在神奇。
作者在對春天景物的細緻描繪以及對一副春聯的賞析之後,漸漸引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認識。這是用"引出式"開頭的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文例。
還有一種開頭的技巧,我們可以稱作"漸入法"。講述一個故事的時候,可以按照正常的時間或空間順序,由遠及近,漸次引入故事,引人話題;表述一個觀點的時候,可以從事物的一般原則或普遍規律談起,漸漸說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主要內容。這種開頭方式,是最常用的。
另外,有必要說說"設疑法"。這種開頭方式在文章起首提出疑問,或是設置一個引起讀者興趣的懸念,再在後文闡釋,慢慢揭開疑團。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就這樣開頭:"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話,卻能讓人思緒萬千:作者先前肯定是在散步,什麼樣的奇景能讓他把腳步留住,什麼樣的瑰麗能把他的心挽住,什麼樣的仙境能讓他留下永久的驚歎,讀者的心一下子被抓住了。
以上的一些關於文章如何開頭的技巧和方式各有特點,在實際的運用中,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以及個人習慣進行一定的靈活變通。同時,還可以歸納出其他的方法,比如,引用名言、警句、詩歌做開頭,運用對話開頭等等。
文章結尾的技巧和方法,與文章的開頭一樣,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是不可忽視的。最常見的一種結尾方法叫作"斬截法",主體結構說完就完,斬釘截鐵,戛然而止,沒有多餘拖遝的廢話,沒有過多不必要的修飾或補充,能給讀者以主體鮮明的印象。比如,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小說一直用懸念把讀者的注意力吸引著,直到文章的結尾處,被捂的蓋子才被揭開:德拉賣掉了一頭飄逸的長髮買了一根白金錶鏈,而傑姆賣掉了祖傳的金表買了一把梳子。結尾出人意料;增添了小說的感染力。
通過對文章的題目或開頭進行回顧或照應,同樣是使文章結尾生動、富有意蘊的一種結尾方法,叫作"呼應法"。一位同學在作文《悔改》中是這樣開頭的:"人們常說'人世間沒有後悔藥吃',我想,這句話也不一定確切。"再看他的結尾:"這不,'亡羊補牢,未為遲也'。"首尾呼應得多麼自然。又如,《紫藤蘿瀑布》的結尾是這樣的:"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回應了開頭"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從中我們看到作者的行動經歷了一個"走--停--走"的過程:開頭的"走",可能是在散步,但被路邊盛開的紫藤蘿吸引住了,於是停下來欣賞;結尾的"走",意義更深一層--人在紫藤蘿的光輝和芳香中領悟到了生命的意義。作者深受鼓舞,於是走向無限的生命支點。這種首尾的回應,很能強化讀者的認同感,容易引起讀者的感情共鳴。
而一種較為常見的結尾方法,是對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進行清晰明朗的總結,甚至是畫龍點睛,卒章顯志。恰當的總結和歸納往往會使文章增色。還有一種結尾方法,利用結尾引申出一層新的意思,略加交代,或由個別而到一般,由此及彼,引人深思,回味無窮。這種結尾方法,我們稱之為"引申法"。與"引申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另一種結尾方法,叫"建議法",即在結尾時,利用文章中提到的故事、觀點、表達的中心思想等等,向讀者發出建議或號召,產生一種感召,從而激發讀者的深省、回應,使之付諸實踐。
最後,介紹一種"補充法",即利用結尾補充說明某種情況、某種意見、某個事件,或附帶交代寫作的起因和動機等等。
所有這些開頭和結尾的技巧方法,我們不能生搬硬套,要學會在這些"死法"中求變,從實際出發,真正進入文章"無法"的自由境地。--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2:03:00--
如何寫好演講稿的開頭
卡耐基指出,任何形式的演講,開頭總是關鍵。在演講開始後的幾分鐘或者幾秒鐘內,聽眾通常就可能決定是否接受演講,是否聽下去。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對某個事物或問題沒有形成固定觀點時,常常比較容易接受所遇到的第一個觀點,從而形成積極的心理定勢。就演講的開頭而言,它是演講者留給聽眾的第一印象,其好壞直接關係到演講者能否獲得演講的成功。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萬事開頭難,怎樣才能"旗開得勝",在演講的一開頭就抓住聽眾呢?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
一、提問式
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麼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大家都有一枝筆,有一張噴,有什麼理由拿出來講啊! 有事實拿出來說啊!為什麼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這成什麼話?
(聞一多:《最後一次的講演》)
演講稿的一開頭,聞一多先生便直截了當地連連發問:李先生遭此毒手究竟犯了什麼罪,那些劊子手為什麼不敢光明正大而只敢偷偷摸摸地搞暗殺。其中接連的發問,問句中又夾帶著感歎句,如山崩水瀉,勢不可擋,一開始就把演講推向了高潮。又如:
諸位要請我辯論一下,人類已獲得自由了嗎?要辯論人是他自身的合法所有者嗎?你們已經宣告了這一點。我還要為奴隸制是不正當的進行辯論嗎?對於共和黨人這難道還是問題嗎?難道這個問題還要作為極難解決的問題,而不得不運用令人懷疑且艱澀難懂的正義原則來解決嗎?今天在眾多的美國人面前,把演講劃成A、B、C、D,再分成1、2、3、4,從相對、絕對、否定、肯定各個方面來證明人人都享受自由的天賦權利。那在人們眼裏我將成為什麼樣子呢?這樣做將使我顯得十分滑稽,並將使你們的悟力蒙受奇恥大辱。蒼穹之下,無人不曉:奴隸制於人類是不適當的!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我們需要灼熱的烙鐵》)
從上面兩篇範文,我們不難看到,以提問方式開頭,可以馬上把聽眾推進思考的激流,使聽眾在演講者問句的攻勢面前無暇顧他,不由自主地緊跟演講者的思路,以期獲得答案,從而達到抓住聽眾注意力的目的。
二、懸念式
在演講一開始,聽眾還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就提出一個懸念,把聽眾的好奇心調動起來,使聽眾帶著一個大大的問號急切地想聽下面的內容。
聯想集團培養人的第一個方法叫做"縫鞋墊"與"做西服"。什麼意思呢?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在演講中正是採用懸念式開頭方法,讓聽眾感到非常奇怪:培養人與"縫鞋墊"、"做西服"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培養一個戰略型人才和培養一個優秀的裁縫有相同的道理,我們不能一開始就給他一塊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應該讓他從縫鞋墊做起,鞋墊做好了再做短褲,然後再做一般的褲子、襯衣,最後,才是做西服。再如:
北宋詞人李之儀在《蔔運算元·我住長江頭》一詞中,用"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詞句來表達思念之情。如果是現在,李之儀絕不會再寫出"共飲長江水"的詞句了,為什麼呢?
(《我們的後代喝什麼?》)
此演講稿從一首很美的詩詞入手,但如此情意綿綿的詞句在現在卻再也不會寫出,為什麼呢?懸念的推出,讓聽眾心理上馬上產生疑問,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過來。原來,我們的長江源頭清澈潔淨的水,在經過若干城鄉後,到了中下游已經是挾帶著大量廢水和泥沙的污水,這樣的水,又有誰還敢讓自己的心上人喝呢?聽眾在恍然大悟、會心一笑的同時,在心理上必然產生巨大的震顫。
三、揭題式
踏足太空,登陸月球的人們命中註定要留在月球,享有永恆的寧靜。儘管這些勇士--尼爾·阿姆斯壯、愛德溫·奧爾德林深知自己無生還的希望,但他們相信,人們將從他們的犧牲中獲得新的啟示。他們為人類最崇高的追求--對真理和理解的追求獻出了生命,不僅親人和朋友會緬懷他們,全國以至全世界人民也同樣如此,甚至於我們的地球母親也為敢於闖蕩未知宇宙的兒女驕傲。他們巨大的犧牲,激發全世界人們團結如一的思想感情,使各民族之間的感情紐帶緊緊聯繫。
(威廉,薩菲爾:《萬一登月失敗》)
1969年,美國"太陽神11號"升空前,美國政府為這一歷史性飛行做了兩手準備,這是為假如登月失敗寫的演講稿,慶倖的是日,"太陽神11號"登月成功,這篇演講稿沒有公佈於眾,而是被收入美國國家檔案館中。這篇演講稿就是采用揭題式,其開頭單刀直入,直截了當,坦誠直率,讓聽眾馬上明瞭演講的主題。又如:
有人曾預言,中國是一頭睡獅,就這樣我們被人家當了一百年睡獅,我們也把自己當睡獅自我陶醉了一百年。獅子是百獸之王,但一頭酣睡的獅子能稱得上是百獸之王嗎?一隻睡而不醒的獅子,一個名義上的百獸之王,並不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如果我們為這樣一個預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於"人家說我們祖上也曾闊過"一樣,真是脆弱而又可憐。我們不要偉大的預言,我們只要強大的實力,我們不要做睡獅,只要我們覺醒著、前進著,就比做睡著的什麼都強!
此演講稿同樣採用揭題式方法開頭,一語破題,猶如當頭棒喝,既催人清醒,又激人奮發。一開始,就將演講推向高潮,達到講者與聽者的心靈共鳴。
四、警語式
孔子屢次自白,說自己沒有別的過人之處,不過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的門生公西華聽了這兩句話便讚歎道:"正惟弟子不能及也。"我們從小就讀這章書,都以為兩句無奇的話,何以見得便是一般人所不能及呢?我歷年來積些經驗,把這本書越讀越有味,覺得:學不難,不及卻難;誨人不難,不倦卻難。孔子特別過人之處和他一生受用處,的確就在這兩句話。
(梁啟超:教育家的自家田地》)
這篇演講稿的開頭,利用名人名言開頭,立足點高,啟迪性強,直接把聽眾引入沉思,具有精闢凝練的特點。
將名人名言與現實生活中的事情聯繫在一起,不僅可以使老觀點穿上新衣服,使其新意盎然,而且還可以增加演講稿內容的深度,使演講稿平中見奇,引人入勝。
五、故事式
讓我們先聽一個故事:秦代的大政治家李斯出身下層,地位卑賤。有一次上廁所,他看見廁所的老鼠吃的是骯髒的糞便,還時時遭到人和狗的驚擾,由此他想到躲在穀倉的老鼠吃的是金黃的稻穀,住的是敞亮的倉房,一天到晚自由自在,於是他發誓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卑賤的地位,經過一番艱苦奮鬥,他的確成功了,贏得了"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的美名,達到了"富貴極矣"的地步。但他從此貪戀富貴,患得患失,而對奸臣的胡作非為一再妥協退讓,最終落得個全家喪命的可悲下場。
(廖濟忠:《做個敢於奮鬥樂於奉獻的人》)
演講稿的開頭使用的故事由於有曲折的情節,具體的人物環境,因而比較容易引起聽眾的注意。並且聽眾尤其喜歡聽演講者述說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福樓拜曾把他的那篇"遍地黃金"演說了6000多次,獲得了好幾百萬元的收益,其開頭就是以自己1870年沿土耳其底格裏斯河而下的一個遊記,聽眾都非常想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事,聚精會神地認真聽。但講故事,只是實現演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通過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將聽眾引入一種忘我的境界中,並將自己的思想觀點不動聲色地溶入到故事中,展開演講的內容,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才真正達到講故事的目的。
一篇好的演講稿可以吸引聽眾一步步緊跟演講者的思路、情感,然而在注重使用各種技巧、方法的同時,同樣要注意避免嘩眾取寵,不能為博得眾人一笑而將一些與演講主題無關的笑料生硬地添加進來;或為引起人們注意而故作高深,"賣關子",如果這樣的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得到的反而是聽眾的反感。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2:04:00--
記?文寫作"一二三四五"一個中心
寫文章必須有一個中心,我們學過的文章,不論是哪種文體,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來寫的。《背影》的中心是表達父親的愛子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懷念之情。《金黃的大斗笠》的中心是表現快樂純真的童心。《控薺菜》的中心是敘寫自己對小小芥菜的感情,告誡後人要珍惜幸福生活,試圖借此達到兩代人的溝通與理解。
因此,確定一個集中鮮明的主題,是作文構思的首要工作。兩條線索
記?文寫作要設計兩條線索:?事線索和情理線索。一般來說,?事線索是明線,情理線索是暗線。?事線索是交代事情前因後果的路徑,情理線索是作者抒情議論的路徑。注意?事線索和情理線索的設計,處理好明線與暗線的關係,?事就有了內在的發展規律,情理就有了自然的表達與推進的脈絡,文章才具有感染力。
《背影》 的?事線索是"我"和父親的相聚、相離、相思,這是表層的線索,真正打動我們的是內在的情和理,是兒子最終理解了父親含蓄而深沉的愛。《背影》成為經典,其根本原因不在於?事,而在於情理。這對於作家也許是妙手偶得,對於我們的記?文寫作卻有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
都德的《最後一課》也是同樣,?事線索是小弗郎士去上最後一課的見聞和感受,情理線索是小弗郎士的愛國主義思想的萌芽、生長、昇華的過程。小弗郎士從不想上學到珍惜最後的學習機會,從對敵人的號角毫無反應到對敵人充滿了仇恨,從對學習祖國語言毫無興趣到對祖國的一切充滿了熱愛,從對愛國主義毫無知覺到對所有熱愛祖國的人充滿敬意。最後一課對小弗郎土的深刻意義就在於此,對讀者的吸引力也在於此。三四個鏡頭
記?文的寫作,不能簡單?事,平均用力,寫成流水賬。作為記敘文的主體部分,應該設計三四個精彩的鏡頭,讓鏡頭為表達中心服務,為推進情節的發展和情理的演繹服務,這樣文章容易做到內容具體、詳略得當。
例如《藤野先生》中對藤野先生外貌的具體描寫、訂正講義、修改解剖圖、瞭解中國女人裹腳等一系列精彩鏡頭的呈現,把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質表現了出來。《孔乙己》中作者精心構思了幾個精彩的鏡頭:孔乙己受眾人的嘲諷哄笑,教小夥計"茴"字的四種寫法,分給小孩子吃茴香豆,以及最後一次出場的慘相。凡是讀過這篇課文的人,不一定能讀懂其深刻的內涵。但是對這些精彩鏡頭總是過目不忘。這就是鏡頭的獨特魅力。
在記?文中設計三四個鏡頭,是記?文引起讀者注意的先決條件。可以這樣說,所有的記?文都要靠鏡頭吸引讀者,然後用情理打動讀者。四五個動情點
動情點就是能打動讀者的地方,可以是精彩的景物描寫或心理描寫,可以是觀點獨到的議論,可以是扣人心弦的?述,也可以是真摯雋永的抒情。
我們學過的課文中,動情點比比皆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作者在告別百草園進入三味書屋時寫道:"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一段文字寫出了兒童特有的心理,細膩而又生動。在這篇課文中,泥牆下的趣味、美女蛇的故事、大雷天的捕鳥、書塾裏的朗讀等既是精彩的鏡頭,也是使人心嚮往之的動情點。《最後一課》中。小弗郎士知道自己上的是最後一課時的心理刻畫:"想起這些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裏去。""屋頂上的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裏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動情點不等同於抒情句,無論什麼表達方式,只要能夠打動讀者,使之產生共鳴就行。 --
作者:yangbei--
發佈時間: 22:04:00--
怎樣進行獨到的推理想像程海林
推理想像的實質是把邏輯推理的基本程式應用在形象思維領域之中。但它與邏輯推理又有不小的區別:首先,推理想像應用於客觀事物的具體形象,而不是抽象概念;其次,推理想像的結果往往只表示一種可能性,而不一定表示必然性;最後,推理想像的過程不像邏輯推理那樣嚴密,它允許跳過某些思維環節中的障礙。運用推理想像,往往可以產生好多種不同的認識,每種認識是否符合實際,還需要用其他手段進行檢驗。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用到推理想像,我們到了一個陌生人的家裏,看到他家晾曬著大號球衣,門口放著特大號的球鞋,就可以推測出他家有個身材魁梧能愛好運動的青年人。農民看見燕子低飛、螞蟻搬家、大山"冒"雲,就能推測出天要下雨。
文章是現實生活的反映,推理想像在寫作中是經常要用到的。情境作文、續寫、擴寫、假想類作文,是必須採用推理想像的。這是因為:一方面,推理想像可以突破現有材料的限制,補足不完整的環節,使情節得以充分展開,使故事更完整,人物性格更鮮明;另一方面,推理想像能把現實與未來聯繫起來,可以提示事物的發展規律,預見未來,從而增強作品的深度、廣度,給人以更大的啟迪和鼓舞。
推理想像從思維方式上說,在寫作中經常運用以下三種:
一、觀察了事物發展變化的狀況後,想像它的結局
古典名著《紅樓夢》,其原作者曹雪芹只為我們留下了前80回,內容並不完整。為了彌補這一缺憾,許多人都想為它寫續篇。最成功的是高鶚根據前80回續寫的內容,他對故事中人物性格的發展及故事的結局進行了推理想像,讓寶黛愛情以悲劇的形式結束,從而完成了這部不朽的著作。1999年的全國高考作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也當採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推理想像。
二、瞭解到事物的現實狀況後,想像它的過去或緣由
這裏我們有必要說一下"想像"這個詞的來歷。想像,原寫作"想像",就是沒見過象的人,通過設想,"想"出"象"的模樣。韓非子說:"人希見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這就是"想像"一詞的來歷。今天,我們到了動物園或西雙版納還可以見到象,至少在電視上、圖片上也能見到象,而不必靠想了。那麼,恐龍呢?我們只能見到它的化石,無法看到實體,它究竟是什麼模樣,只有靠想像、靠推理去構畫了。可以說,一切恐龍的圖與形,都是依據化石推理想像的結果。1992年全國高考作文要求根據路燈下有人踢碎玻璃罐給過路人帶來危害的材料"加以設想",想像誰回來清理了路面;1998年全國高考作文要求對"媽媽只洗了一隻鞋"進行補寫;曾經有道作文競賽題,只提供了文章的末句"……他倆的手又緊緊地握在一起",等等。這些作文,都要採用推理想像事物的過去或緣由的方式來構思。
三、根據眼前的相關事物,想像出不在眼前的甚至並不存在的事物
魯迅在《社戲》裏寫到"我"小時候在外婆家想到
多写。顺便说一句:请规范自己提出的问题。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勃拟腹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