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会杀传奇半兽战士士吗

莒沂大刀会与大刀会暴动、黄石山惨案
莒沂大刀会与大刀会暴动、黄石山惨案&&&&&&&&&&&&&&&&&&&&&&&&&&&&&&&&&&&&&&&&&&&&&&&&&&&&&&&&&&&&
徐庆芳&&&&&&&&&&&&&&&&&&&&&&&&&&&&&&&&&&&&&&&&&&&&&&&&&&&&&&&&&&&&&&&&&&&&&&&&&&&&&&&&&&&&&&&&&&&&&&&&&&&&&&&&&&&
(一)大刀会组织&: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忙于混战,无力顾及地方治安。鲁南地区以刘天增、刘桂棠等为代表的土匪乘机作乱,攻寨掠舍,为害一方。为防匪保家,20世纪20年代末,大刀会组织遍布莒县、沂蒙山区各县,他们主要以大刀为武器,在“防匪保家”的同时,还进行反抗土豪劣绅,抗缴旧政府赋税等斗争。在莒县、沂水等地,主要有青旗会(又名黑旗会)、红旗会,乌旗会(又写作五旗会)、黄旗会四派,其中以青旗会会员最多。
&1、青旗会&&&&&&&&&&&&&&&&&&&&&&&&&&&&&&&&&&&&&&&&&&&&&&&&&&&&&&&&&&&&&&&&&&&&&&&&&&&&&&&&&&&&&
1927年初,莒县前海子后村的贫苦农民田五、田瑞叔侄,从滕县请来师傅,建立了青旗会。田五、田瑞(字祥斋)成了莒县青旗会的老师,田瑞把办青旗会当成了职业,附近村庄都请田瑞去立会。本村的赵玉瑞后来成了青旗会的骨干。1928年春,离前海子后村二三十里路的大李家庄(今沂南县蒲汪镇李家庄)梅景玉,请田五、田瑞帮助立会,并和田瑞结拜为兄弟。梅景玉又陪田瑞到周围村立会。在梅、田二人的活动下,各村都办起了青旗会。梅景玉后来成了莒县青旗会的实际首领。1927年前后,岸堤中小地主刘建信从费县上冶请了一位师傅帮助办起了青旗会,接着黄草关以东的马王庄、塘子、上高湖、下高湖、隋家店、田家北村、局埠、禹王庙、马牧池、万粮庄等村的青壮年农民大都入了会。1928年,沂水县六区东营庄(今属沂南县铜井镇)张恒远,请莒县的田瑞帮助立会。因张恒远排行老四,被会友称为“四老师”或“四会长”,他后来成为沂水青旗会的总会长和总老师。1930年,以张恒远为首的沂水青旗大刀会发展到14个团,1万多名会员。莒县、沂水两县相邻,群众互相往来,关系密切。青旗会的组织打破了县区界限。日,莒县、沂水两县青旗会会员在沂水渊子河截击土匪胜利后,两县群众认识到了青旗会防匪保家的作用,群众纷纷入会。到1933年春,在沂河两岸,莒、沂两县青旗会发展到22个团,总数约有3万人。每团设团长一人,由老师在会众中指派。团长只负责承上启下调集会众,并无团部,亦无其他佐理人员。每团备有五市尺长、三市尺宽的青布大旗一面,自右至左镶有“第&&团”黄色大字,集合或行动以吹牛角为号。黄石山惨案发生后,张恒远的头被割下来挂在沂水城门上示众。但经东营庄的人辨认,那可能是大朝阳庄旗会会员郭恩修的。国民党地方政府还通缉梅景玉和田瑞等,并强迫群众退会。梅景玉去了东北,后在东北组织部分去避难的会友进行抗日,再以后不知去向。田瑞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把原来的一些大刀会骨干组织起来打击日军。1938年春,日军侵占莒县城时,田瑞带领着200来人,曾在菜园和二十里堡之间截击日军。日军侵占沂水后,沂河以西各村的原青旗会会员,在原青旗会18团团长牛延绪(马荒村人)的带领下,又组织起四五百人枪进行抗日活动,在刘家朱邬村,被该村地主勾结国民党军队包围,许多会员被杀害,牛延绪被俘,后被杀害。
2、黄旗会&&&&&&&&&&&&&&&&&&&&&&&&&&&&&&&&&&&&&&&&&&&&&&&&&&&&&&&&&&&&&&&&&&&&&&&&&&&&&&&&&&&&&&
1928年前后,莒西龙家官庄(今龙角庄子,属沂南县湖头镇)一带,以杜历山为首,组织起黄旗会。莒县小店镇前山头渊人王玉璞也组织起黄旗会。依汶一带,也出现了黄旗会组织,是从郯城请老师帮助建立的,冯家庄子、东贯头、西贯头、龙王圈、孙隆、松林、明生、安子庄等10余个村的青壮年群众入会。依汶庄的朱寿年就加入了黄旗会。该会与青旗会关系密切,但规模较小。1928年,土匪刘桂棠率部袭拢莒县,王玉璞调集黄旗会会众数千人,在圣母冢(今属沂南县)、张家营(今张家疃,属沂南县)一带进行堵截。刘桂棠部逡巡而退。青旗会垛庄暴动遭运其昌旅镇压而退守沂水县境内的黄沙沟(今沂南县辛集镇黄山沟村)时,黄旗会首领杜历山带领会众前去支援,站在黄沙沟围墙上指挥战斗时,被炮弹击中身亡。黄石山惨案以后,黄旗会与青旗会同遭官兵追杀,黄旗会从此停止活动。1938年,已经是中共党员的王玉璞,在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二支队东心河办事处会门总团任团长,以抗日救国为目的,在当地大张旗鼓地办起大刀会。他借组织会众烧香为名,对会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党的政策,并有目的地在会众中发展党员。在他的教育和鼓励下,大刀会的不少青年,陆续参加了八路军主力部队。1939年,王玉璞以大刀会为基础,组织成立了百余人的自卫常备队进行抗日活动。&&&&&&&&&&&
3、五旗会&&&&&&&&&&&&&&&&&&&&&&&&&&&&&&&&&&&&&&&&&&&&&&&&&&&&&&&&&&&&&&&&&&&&&&&&&&&&&&&&&&&&&&&
又叫五带子会,会旗为方形皂色,因其所用武器多为枣木棍,所以也叫枣木杠子会,盛行于1933年,主要在莒北大庄坡一带。会首为卜家庄的钟志道、刘东和城南人薛明会。当年4月,与红旗会发生冲突,五旗会会首钟志道也上了前线,红旗会首领于兰田(今沂南县大张庄人)和他的两个儿子亲自出马,两会调集会众于小薛庄(今属沂水县)一带准备厮杀。国民党莒县县政府曾派人调解。驻军243旅先派副官前去调解无效,旅长运其昌亲自带卫兵10人前去“调解”,但明显袒护红旗会,钟志道不服,怪运其昌仗势欺人,随起争执,致五旗会与运卫兵开枪相击,钟志道被逮。运其昌又调集重兵布防于三十里堡,阻挡会众的反击。后钟志道在莒县城里被杀害,刘东被诱捕后活埋,薛明会也被杀,五旗会被迫停止活动&。&&&&&&&&&&&&&&&&&&&&&&&&&&&&&&&&&&&&&&&&&&&&&&
4,红旗会&&&&&&&&&&&&&&&&&&&&&&&&&&&&&&&&&&&&&&&&&&&&&&&&&&&&&&&&&&&&&&&&&&&&&&&&&&&&&&&&&&&&
年前后,拔麻村(今沂南县马牧池乡)一带和大张庄(今沂南县铜井镇)一带已有红旗会组织。期间,浮来山定林寺和尚法真(俗名赵善义,汤头人)从拔麻村请老师在赵家洼(今沂南县湖头镇)建立红旗会。后传到浮来山一带。法真成了老师,首领是大张庄地主于兰田。该会会旗是一块红色四方布。该会不设团连等,会员多为富户豪绅,与官府勾结,与其他旗会屡有冲突。1932年夏,与青旗会发生冲突。红旗会在王宗堂的带领下集结于满堂坡的围子里,青旗会郭家哨(今属沂南县湖头镇)一带的五团在团长郭殿新的带领下前去攻打,红旗会伤亡较大,青旗会阵亡3人。1933年4月,与五旗会发生冲突,运其昌前往“调解”,致五旗会会首钟志道、刘东等被杀害。同年夏,红旗会会员抄了韩家官庄一青旗会会员左福的家,青旗会聚众报复。双方在孟家庄、袁家庄一带对垒。在一触即发之际,经小殿村绅士袁仲一、黄旗会首领杜历山、大李庄马家铺子掌柜李开廷调解下,事态得以平息。青旗会等遭镇压解体后,红旗会也停止了活动。1940年八路军进攻铜井日军据点时,于兰田向日军告密,致使八路军战士91人牺牲。1941年于兰田组织成立汉奸队,在孙家庄设立伪据点,1942年率队投诚。1946年在“反奸诉苦”时被人民政府枪毙。
&&&&&&&&&&&&&&&&&&&&&&&&&&&&&&&&&&&&&&&&&&&&&&&&&&&&&&&&&&&&&&&&&&&&&&&&&&&&&&&&&&&&
(二)大刀会抗匪:莒县,沂水一带的大刀会以青旗会为代表,在维护地方治安、防御土匪侵扰和抗击贪官污吏敲诈勒索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孙家黄疃、高家黄疃大刀会抗匪&&&&&&&&&&&&&&&&&&&&&&&&&&&&&&
&&&&&&&&&&&&&&&&&&&&&&&&&&&&&&
1927年3月,土匪刘天增部千余人和刘桂棠部二三百人侵犯到东岳庄、西岳庄。7月间,孙家黄疃、高家黄疃青旗会(是从汤头请老师立会的,旗是青布做成的)会员200人左右,在孙元一、高暮苏带领下,对去东北方向抢掠回岳庄的土匪一部进行了伏击,打死打伤土匪10多人,解救了部分被掳(当地俗称“绑票”,土匪称被掳者为“肉票”)群众。当地群众受这次胜利的鼓舞,不少群众入会,沙沟、榆林等村也成立了大刀会。&&&&&&&&&
1927年夏秋之交,蒙阴县的鸡山子被土匪石增福部围困了10多天,派人到葛沟向大刀会求援。马云露、孙元一、高暮苏、张庄刘义(刘振东父亲,当时是张庄青旗会首)立即组织了300多名大刀会员去蒙阴高庄一带支援抗匪。打死土匪40余人,其余土匪闻风而逃。&&&&&&&&&&&&&&&&&&&&&&&&&&&&&&&&&&&&&&&&&&&&&&&&&&&&&&&&
1927年秋收时节,听说驻上冯家楼子(今属青驼镇)的土匪走了,孙元一立即组织100多名大刀会员进攻上冯家楼子,捉杀土匪1名。后又同张庄刘义一起,攻上桃花山寨(今属孙祖镇),将留守的2名土匪杀死。&&&&&&
日,高家黄疃、孙家黄疃的大刀会员100余人,在孙元一、高暮苏带领下,并一路约伙其他村大刀会、民团等500多人,去阳岚山一带会战土匪。因缺乏统一指挥和组织松散,参加会战的人员被迫撤回。&&&
1928年9月下旬,张庄、孙家黄疃、高家黄疃等村大刀会员300余人,配合沂水县警备队、费县警备队,围攻鼻子山寨刘桂棠匪部,解救尤家埠子、王家石沟等村被劫群众。29日晚,土匪一部窜入大刀会阵地,当场被打死2名,打伤数名。
2、庄家村抗匪&&&&&&&&&&&&&&&&&&&&&&&&&&&&&&&&&&&&&&&&&&&&&&&&&&&&&&&&&&&&&&&&&&&&&&&&&&&&&&&&
1927年8月,土匪刘天增部驻在汪家庄。8月7日攻孙家黄疃和高家黄疃未逞,遂迂回榆林村。当时,附近庄家村内大部分大刀会成员外出,只有少部分大刀会成员守村。庄家村内有人将情况向刘天增告密,刘天增认为有机可乘,便连夜部署。8日早饭后,土匪兵分三路,向庄家村发起了进攻。此时,早已发觉匪情的部分村民已逃出村外,而以庄明海、庄元庆为首的17名青旗会成员(是在汤头“装身”的),决心守卫村寨,与土匪进行搏斗。当村内刚刚关上围墙的寨门,土匪便发起了进攻。大刀会成员和村民们齐心协力,连续打退了土匪的两次进攻。匪首刘天增大怒,手提匣子枪一面叫骂一面率土匪翻墙而入。当他刚跳下围墙时,早已躲在墙下的庄元庆猛挥铡刀将其头和右膀一起砍了下来。众匪见状,不敢向前,纷纷后退。刘天增的侄子“刘单眼”见其四叔毙命,哭叫着指挥匪徒发起了第四次进攻。众匪徒翻墙而过,村内大刀会成员及群众奋起抵抗,村内枪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庄元庆在连砍8个匪徒后已浑身是血,右手负伤,又用左手挥铡连砍两匪徒,直至战死。庄元安一把长矛连刺7名匪徒后也中弹而死。土匪攻进庄家村后,对村内的群众进行了报复,烧杀抢掠,杀死群众100余人,其中9户人家全被杀光,制造了庄家村惨案。第二天,土匪又袭村庄,烧毁房屋500余间,余火五日不灭。庄家村抗匪,匪首刘天增毙命。而在一旁观看的刘桂棠,趁机收拢刘天增部下。刘桂棠自此坐大,后成为鲁南巨匪。
3、小杜家庄抗匪&&&&&&&&&&&&&&&&&&&&&&&&&&&&&&&&&&&&&&&&&&&&&&&&&&&&&&&&&&&&&&&&&&&&&&&&&&&&&&
1928年农历正月,土匪刘桂棠部到沂水南部抢掠,逼近苏村。为躲避土匪,小杜家庄及其附近的群众3000余人躲进了小杜家庄围子。以青旗会骨干组成的小杜家庄民团和各村青旗会成员,在共产党员、民团团副兼总教练刘鸣銮的指挥下,做好了和土匪作战的准备。2月7日,刘桂棠率土匪包围了围子,要群众纳粮献款,否则要踏平围子。刘鸣銮一声令下,榆木炮一声巨响,土匪当场毙命数人,刘桂棠当即下令进攻。由于联庄会民团准备充分,斗志旺盛,在刘鸣銮的指挥下,土匪的数次进攻均被打退。天黑以后,刘鸣銮命围子各处高挂马灯,严密监视。半夜,土匪声东击西,在村东北鸣枪呐喊,虚张声势,而在村西搭起云梯,强行进攻。顷刻之间,十几名土匪已登上围墙,团丁杜相传、宋苗当场阵亡。恰巧巡查至此的刘鸣銮跃上围墙,挥动鬼头大刀将已爬上墙的匪徒砍倒,其他正欲爬墙的匪徒见状吓得退了回去。刘桂棠围攻不成再遭重创,只得退走,&
刘鸣銮在与土匪相搏时,由于身体暴露,身中7弹,伤势过重,后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4、殷家庄抗匪&&&&&&&&&&&&&&&&&&&&&&&&&&&&&&&&&&&&&&&&&&&&&&&&&&&&&&&&&&&&&&&&&&&&&&&&&&&&&&&&
1928年初,土匪刘桂棠部仍以岳庄、铁山为大本营,经常到沂水、蒙阴、莒县等地抢劫。在血洗沂水杨家城子后,又回窜铁山一带。2月22日,土匪刘桂棠兵败大成庄,24日攻破大汪家庄村寨,26日派土匪到殷家庄村寨索要钱款,遭到殷家庄大刀会会首殷文祥的拒绝。刘桂棠当即率千余土匪围攻殷家庄,村寨内群众开枪射击。当刘桂棠察觉村寨内枪声渐稀、弹药将尽时,便命令土匪发起总攻。村寨内大刀会会员和群众在会首殷文祥的指挥下,仅凭一把手枪和二十来支土枪和少量弹药及大刀、长矛等,再次打退了土匪的进攻。晚8时以后,土匪再次全面进攻。先攻入南大门的土匪,点起大火,连烧房屋30余间。西北寨墙被刨一洞,村民袁学忠在刺死3名土匪后中弹身亡。殷连善在另一洞口接连刺死8名土匪后身亡。寨内虽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村寨终被土匪攻破。土匪进村后,进行了血腥屠杀。顷刻之间,男女老幼七、八十人陈尸大街,东门突围者20余人全部丧生,许多妇女不甘凌辱而被残杀,村中不足一分地的水塘里,被杀和自杀者达30余人,一少年被土匪手提两腿活活扯死。刘桂棠部土匪又制造了殷家庄惨案。这次惨案,全村和外村避难者共有131人遇难,被掳去勒赎者200余人,后7人下落不明。
5、北杏村谋杀刘桂棠遭袭&&&&&&&&&&&&&&&&&&&&&&&&&&&&&&&&&&&&&&&&&&&&&&&&&&&&&&&&&&&&&&&&&&&&&&
1929年初,土匪刘桂棠部在莒县为杨虎成部追剿,逃至北杏村(今属诸城市)。当地大刀会预谋袭杀刘桂棠,不慎泄密,北杏村遭刘桂棠部袭击,大刀会会员死伤多人,群众30余人被掳走。
6、渊子河抗匪&&&&&&&&&&&&&&&&&&&&&&&&&&&&&&&&&&&&&&&&&&&&&&&&&&&&&&&&&&&&&&&&&&&&&&&&&&&&&&&&
日,土匪石增福部杨广胜、李明钧等带300余人抢劫沂水北乡杨庄。青旗会首领张恒远得知后,立即率附近的青旗会700多人到渊子河(在今沂水县夏蔚镇下里庄村前)截击,莒县青旗会首领田瑞、梅景玉也带领100多名大刀会员前来助战,消灭土匪100多名,夺回了被土匪抢劫的财物和被掳群众,还缴获了100多支枪、3匹马。青旗会有3名会员牺牲。这一仗震动了莒、沂两县,后山东省政府派临沂专员专程到场慰问。
7、辉泉、松林、梨园一带抗匪&&&&&&&&&&&&&&&&&&&&&&&&&&&&&&&&&&&&&&&&&&&&&&&&&&&&&&&&&&&&&&&&&
1932年春,土匪刘桂棠率部从河北省进入山东省,向沂水城一带抢劫。经过沂水县磨峪、荆山头、辉泉等村。这一带的青旗会20团在辉泉与土匪交火,由于土匪人多势众,20团主动撤出。松林一带的青旗会19团也进行了拦击,没有拦住。土匪继续东犯,驻兵沂水城南。梨园一带的15团及19团、20团等4000余人将刘桂棠部包围,杀死部分土匪,后刘桂棠率部向莒县一带逃窜。
&&&&&&&&&&&&&&&&&&&&&&&&&&&&&&&&&&&&&&&&&&&&&&&&&&&&&&&&&&&&&&&&&&&&&&&&&&&&&&&&&&&&&(三)大刀会暴动
1、沂水暴动
早在1927年秋,莒县、沂水部分大刀会员就参与支援“胶东暴动”的抗暴斗争,这次暴动被山东督军张宗昌部队镇压失败。在莒县、沂水一带,后来匪患减轻了,但国民党的贪官污吏们借收苛捐杂税,横行乡里。大刀会便由“防匪保家”转向“抗捐抗税”。每逢集日,大刀会会员就三五成群地游行于市,吓得税官不敢滥收税,城里的税警也不敢轻易下乡收税。&&&&&&&&&&&&&&&&&&&&&&&&&&&&&&&&&&&&&&&&&&&&&&&&&&&&&&&&&&&&&&&&&&&&&&
如:1932年前后,莒县薄家店子(今属沂南县湖头镇)逢集,莒县税衙在集上收税时耍威风,激怒青旗会众,被会众用开棍(支小推车的木棍,一头有叉)打跑,并一直追到莒县城门前。这一举动,绝了贪官污吏们的财源,使他们怀恨在心。&&&&&&&&&&&&&&&&&&&&&&&&&&&&&&&&&&&&&&&&&&&&&&&&&&&&&&&&&&&&&&&&&&&&&&&&&&&&
沂水县六区(今沂南县苏村镇,当时区公所在南良水)区长北良水村地主杜守然(字绍增,外号“杜烧包”),是沂水县长焦常荫的拜把弟兄,横行乡里,被人们称为“二县长”。他到东营庄收税,遭到青旗会的抗拒,恼羞成怒就把司马店子、苏村、南良水等青旗会经常敬香的4所庙宇没收,改建学校。日(正月初五),青旗会会员去苏村烧香,见庙宇已改成学校,便砸了学校的桌椅、黑板。杜绍增派人抓了两名带头的青旗会会员,并从县城调来了一部分警备队进行镇压。3月31日(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晚上,张恒远带领数千名会员到区公所要人,并包围了区公所。第二天早上,杜绍增命令警备队向青旗会开枪射击,打死张恒远的儿子,打伤了几个会员。张恒远气愤至极,下令攻击。青旗会员蜂拥而上,用镢头刨倒炮楼,杜绍增的父亲当场摔死,杜绍增和他的哥哥、妹夫及民团士兵等17人被杀死。这就是轰动全省的沂水县大刀会第一次暴动。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只得下令撤了焦常荫的县长职务,宣布对这次青旗会的行动不予加罪。&&&&&&&&&&&&&&&&
后来的沂水县政府为了笼络人心,任命青旗会首领之一、封台庄地主张之祥(字瑞五)为六区区长。中共沂水地下党组织审时度势,派党员加入到青旗会及其他大刀会中,对会众进行争取、教育的工作,掌握农民武装。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许多中共党员在青旗会及其他大刀会中担任了连长、文书、总会长、联络员等职。这样,青旗会等领导权基本掌握在共产党员手中。&&&&&&&&&&&&&&&&&&&&&&&&&&&&&&&&&&&&&&&&&&&&&&&&&&&&&&&&&&&&
1933年1月,中共沂水县委按省委军委书记祝慨夫的指示,积极发展农村党员,积蓄力量,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4月上旬,中共沂水县委收到北方五省委代表联席会议文件,要求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北方苏维埃等。4月下旬,中共山东临时省委书记张恩堂(张北华)到沂水视察工作,组织暴动。暴动是由反盐税、闹盐行开始的。当时,百姓吃盐有“官”、“私”之分,沂水县吃官盐,莒县吃私盐,官盐每斤20个铜子,私盐每斤只二三个铜子,官盐比私盐贵得多。沂水一带的地主勾结官府把持盐行,从中渔利。大刀会对此非常忿恨。1933年4月上旬,中共党员、沙沟村青旗会队长李成谦率30余众到莒县东莞运私盐,在沭水盐行门前叫卖,跟盐行对抗。沭水盐行老板向七区联庄会第一甲甲长、沙沟大地主李景刚(外号“李五秃”)告状,诬告青旗会是共产党暴乱等。李景刚早就对大刀会恨之入骨,在崖庄设立联庄训练处(俗称局子),训练民团,以图压制青旗会。李景刚闻报后又上告国民党沂水县政府,县长范筑先下令,县警备队在李景刚民团的配合下,于5月10日(农历四月十六日)逮捕了沙沟村、九岭坡村、张马庄村、崖庄村的10名中共党员和青旗会骨干。11日,又在下古村逮捕了省委派到沂水工作的中共党员马德隆及会员群众共3人。事件发生后,中共沂水县委书记谢梅村于当晚在埠前村暖阳河边,召集李鸿宝、刘蓂阶开会,商议营救被捕人员。13日夜,谢梅村、李鸿宝、刘蓂阶、王富春、吴宝仁再次在小崮子山洞开会,具体研究营救方案,临时省委书记张恩堂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由刘蓂阶任总指挥,由张恒远调千余青旗会众和200支长枪,于18日举行起义,攻打沂水城,营救被捕人员。不料18日天降大雨,会众仅到200人,未能暴动。5月29日晚,青旗会沙沟一带21团的会员300余人,在李德、李文富带领下,包围了崖庄联庄会训练处,想找李景刚要人。躲在训练处的人首先向青旗会员开枪,青旗会员立即进行还击,双方一直打到第二天早晨四五点钟。青旗会打开了训练处,打死了民团队长于怀三、教练于占元等3人,缴获长枪14支,短枪3支,李景刚因当时不在训练处侥幸逃脱。此后,参加暴动的青旗会众转移到沙沟南山盖家顶。李景刚逃脱后立即要求沂水县政府派兵“戡乱”。31日,县政府遂派县民团牌长张海亭、沭水警察分局巡官刘瑞臣,在李景刚的配合下,带领警备队68人和民团100余人,赶赴沙沟镇压,进攻盖家顶围子,想剿灭青旗会。青旗会员在李德的指挥下埋伏下来,等他们靠近盖家顶时突然出击,结果警备队和民团被击溃,张海亭、刘瑞臣、李景刚等20余人被打死。第二天,西北乡青旗会19、20两个团的900余人,在李方俊、陈风桂、杨花信的带领下,到沙沟增援,见盖家顶战斗已经结束,便乘胜攻入李景刚的围子,分掉了他家的部分粮食和财物。沂水大刀会暴动形成高潮。沂水县政府以“共匪暴乱”罪将原先逮捕的13名中共党员和青旗会会员处死,并四处缉拿参加沙沟战斗的会员。6月1日,中共沂水县委决定:号召全体党员勇敢地参加旗会斗争,夺取敌人武器武装自己,并由谢梅村、陈善、王富春、青旗会团长杨克伦组成领导核心,领导旗会斗争。&&&&&&&&&&&&&&&&&&&&&&&&&&&&&&&&&&&&&&&&
莒县、沂水大刀会暴动,引起了国民党省政府的恐慌。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一面派省民政厅长李树椿到沂水调停,一面以换防为名向沂水调集军队,阴谋血洗青旗会。&&&&&&&&&&&&&&&&&&&&&&&&&&&&&&&&&&&&&&&&&&&&&
6月3日,国民党81师运其昌旅进驻沂水城,立即派兵一个连北驻高桥镇,防堵沂水北部、西北部旗会武装;同时派兵驻苏村,把镇压矛头主要对准了沂水南乡的青旗会。中共沂水县委决定,调集会众1500余人攻打高桥运其昌旅,杨克伦任总指挥,县委书记谢梅村和陈善、王富春、吴宝仁等都参加了战斗。战斗中,击毁运旅小汽车一辆。后因旗会多是大刀、长矛,只有少量长枪,攻高桥一日不下,遂撤出战斗。&&&&&&&&&&&&&&&&&&&&&&&&&&
同日,第81师师长展书堂率领第241旅2个团来到沂水,与运其昌的第243旅会合,以图镇压青旗会。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派省民政厅长李树椿率10人“招抚团”也到达沂水进行“调停”,邀请青旗会总首领张恒远进城谈判,以“旅长”之衔进行“招安”,声称“大刀会如接受招安,即给一个混成旅编制,发给一万支钢枪、一万套军装、一万元现大洋”,并派沂水城西岳庄地主张熙恒担任说客,其目的是想诱杀张恒远。运其昌在“黄石山惨案”后的《告民众书》中说:“兄弟乃派丁参谋前往接洽,往返数次,打算不等到主席下令再剿的时候,我就将张恒远、张瑞五、梅景玉及他们那些团长都诳到城内来,给他个一网打尽……。”中共沂水县委识破了其阴谋,一面通告西北乡各支部和旗会首领提高警惕,应付袭击,一面通过杨克伦,将县委的意见告诉张恒远,切勿上“和谈”圈套。面对大兵压境,大刀会内部意见不一:有的坚决反对招安,主张干到底;有的则认为可以接受招安,以便尽快收场。经多次磋商,张恒远决定分两步行动:一方面派张之祥为代表进城讲条件,一方面作好战斗准备。张之祥率2名代表进城“谈判”,即被投入监狱。之后,谢梅村向省委报告了沂水暴动情况。中旬,临时省委派组织部长宋鸣时来沂水指导工作。宋在城南关韩文卿家召集县委成员开会,通过了将旗会斗争发展为游击战争,进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议。当时正是麦收季节,大刀会会员急于回家夏收,又听说会首要接受招安,外乡会员便纷纷离去。省民政厅长李树椿假“调停”的阴谋没有得逞,展书堂见张恒远没有上钩,又见时机已到,便杀死了进城谈判的3名代表,即开始血洗青旗会。张恒远闻讯遂召集各路会众誓与其决一死战。
2、莒县垛庄暴动&&&&&&&&&&&&&&&&&&&&&&&&&&&&&&&&&&&&&&&&&&&&&&&&&&&&&&&&&&&&&&&&&&&&&&&&&&&&&&&&
在沂水暴动的同时,莒县青旗会也开展了反对官府的斗争。日,莒县垛庄乡乡长李寿辰派区丁至盛家垛庄催征防务捐,遭到庄长盛阶的拒绝,区丁便把盛阶捆到区政府关押起来。盛阶之弟盛富及其子侄等五六人都是青旗会会员,便集合本村会员至乡政府,将盛阶抢出。为了惩罚乡长李寿辰,5月26日,梅景玉就从各庄集合了万余会众围攻乡政府所在地盛家垛庄,李寿辰等依托炮楼和围墙进行抵抗,这就是青旗会垛庄暴动。莒县县政府闻报后,请求驻军运其昌旅出面镇压。运率一个营前往。5月27日天微明,会众攻庄开始,运其昌以调解者的身份,要求梅景玉退兵,梅景玉以赔偿子弹给养、杀区长为条件,运未置可否,会众再次攻庄,运其昌从西门外撤,适有流弹伤运左腿,运大怒,令部队向会众进攻。会众多是长矛大刀和土炮,抵挡不住运旅钢枪火炮的攻击,只好且战且退。运令部队后面紧追,战场蔓延数十里,金墩、永住墩、邵家垛庄、尉家垛庄、薛家孟堰等村均被火烧,烧毁房屋万余间,所经村庄有八九人被杀,青旗会会员被打死数百人。5月28日(农历五月初五),梅景玉率众退到夏庄附近,与费县、沂水前来助战的会众会合,与追兵在荀家村附近进行激战。莒县县长唐介仁带兵增援运旅,青旗会会众遭两军夹击,死100余人,只好退到沂水县的黄沙沟(今黄山沟村,属沂南县辛集镇),6月1日,运其昌旅包围了黄沙沟。首领梅景玉调集千余会众进行抗击,从早上一直打到日落。青旗会16团团长陈玉明和前来支援青旗会的黄旗会首领杜历山阵亡,两会死伤多人。后在当地老人的请求下,运其昌的军队稍向后撤,青旗会乘机向世合庄、城子庄一带撤退。黄沙沟被围后,沂水县青旗会首张恒远急忙派其三哥张恒德带领五六千会员前往黄沙沟增援梅景玉。6月2日,在杜家庄(今属苏村镇)与从黄沙沟撤下来向沂水县城进发的运其昌部队相遇。短兵相接,展开搏斗。运旅见青旗会人多势众,退到杜家庄的围子里据守。张恒德率会众围攻。后经刘家店子大地主刘楣荪出面调停,双方罢兵。在这次战斗中,青旗会伤亡20余人,缴获了20来支冲锋枪等。同日,国民党第81师师长展书堂率部到了苏村。莒县青旗会暴动后,省民政厅长李树椿进行“调解”,其后李寿辰、运其昌向旗会报复,要旗会赔偿枪支弹药,对青旗会会员进行逮捕扣押。在沂水的盛氏兄弟闻讯后,率会众返回盛家垛庄,抄了李寿辰的家,抓了3名乡丁,并提出和解的4个条件。但当局对和解条件没有答复,反而阴谋血洗青旗会大本营东营庄,剿杀青旗会会员。运其昌旅在莒县围剿青旗会,使张恒远提高了警惕,并做好了战斗准备。他把东营庄作为莒、沂青旗会的总指挥部,又在离沂水城较近的姚店子(今沂水县)设了一个指挥部,由他五弟张恒成和南墙峪的张恒志坐阵,互通信息,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青旗会接连不断地反抗行动鼓舞了会员的斗志,沂河以西百余里的会员均摩拳擦掌,准备更大的暴动。会员们满怀信心地唱着:“黑旗飘飘,红枪大刀,东营庄上,排列枪刀,张师恒远,大权独操,细软之物,背负肩挑,决一死战,胜利即到。”
&&&&&&&&&&&&&&&&&&&&&&&&&&&&&&&&&&&&&&&&&&&&&&&&&&&&&&&&&&&&&&&&&&&&&&&&&&&&&&&&&&&&&
(四)黄石山惨案&&&&&&&&&&&&&&&&&&&&&&&&&&&&&&&&&&&&&&&&&&&&&&&&&&&&&&&&&&&&&&&&&&&&&&&&&&&&&&&
沂水、莒县相继爆发了大刀会反抗官府的农民暴动,引起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恐惧。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发出了对“沂河以西,格杀勿论”的密令,并电令鲁东民团总指挥赵鸣远率直辖营赴沂水马站、杨家城子两镇驻守,协助驻防临沂的展书堂81师主力唐邦植旅、运其昌旅进剿大刀会。他们诱杀青旗会首领张恒远未果后,枪杀了进城和谈的张之祥等三人。展、运并扬言大军要“血洗沂河以西”,“杀个孩伢不留”。当地群众闻讯后纷纷扶老携幼,到石关坪和黄石山避难。&&&&&&&&&&&&&&&&&&&&&&&&&&&&&&&&&&&&&&&&&&&&&&&&&&&&&&&&&&&&&&&&&&&
7月1日(农历后五月初九),运其昌率军从苏村一带一路西进,袭击并放火烧了张恒远的家乡东营庄,沿途还对杜家庄(今属苏村镇)、西营庄、薛家庄、靳家桥、孔家湖等7个村庄进行烧杀掳掠。附近群众纷纷到石关坪(俗称宝泉山,在沂水境内)山寨和黄石山寨避难。&&&&&&&&&&&&&&&&&&&&&&&&&&&&&&&&&&&&&&&&&&&&&&&&&&&
7月2日晨,运旅攻破石关坪寨,杀死200余名群众,随后又包围了黄石山。黄石山位于沂水城西10余公里处,海拔339米,山体东西长,西、北、东北面是数丈高的悬崖。山顶上有一块平地,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约1米。在清末捻军活动时,当地群众就在山上筑有可备防守的寨墙,后又修建了一些简陋住房。凡遇土匪骚扰,周围群众多习惯上山躲避。听说展师要洗劫沂河河西一带,黄崖、西泉庄、胡家庄、上下独路子、蒋庄、龙山店、李家坪、破车峪等十几个村的群众和青旗会会员的家属,都纷纷搬上黄石山避难,加上2000多名青旗会员,山上共约6000余人。&&&&&&&&&&&&&&&&&&&&&&&&&&&&&&&&&&&&&&&&&&&&&&&&&&&&&&&&&&&&&&&&&&&&&&&&&&&&&&&&&&&&&
日,运其昌旅四面包围黄石山。当时,黄石山寨由山长刘同和青旗会团长李梦春、刘恩裕、段其柱、张典正5人指挥守卫,击退了官兵3次进攻,至中午,运、唐二旅也未攻上山寨。这时,对旗会恨之入骨的地主们凑了500块银元送给了运其昌和唐邦植,收买他们剿灭旗会。运、唐调整了部署,用迫击炮轰开山寨,继用重机枪扫射,掩护步兵上山。在山上躲难的不少群众中弹身亡,旗会团长李梦春主张突围下山西撤,但山长刘同反对。此时,守卫西南寨门的20余名青年全部阵亡,形势危急,会员李正夫等4人突围下山求援。山上青旗会团长李梦春、刘恩裕、段其柱、张典正等领导会员以大刀、长枪顽强抵抗。&&&&&&&&&&&&&&&&&&&&&&&&&&&&&&&&
其时张恒远已集结3000余人增援,行至中途,张恒远占卦后认为:今日出兵不利,迷信的会员遂散去,张恒远只带80余会众赴黄石山增援。冲到山西南坡,张中弹牺牲,其余人员被官兵冲散。&&&&&&&&&&&&&&&&&&&&&&&&&&
旗会援兵不至,官兵炮火连天,一部分强壮的会员便从后山逃跑。至下午4时,官兵连破3道寨门,攻上山头。会众与官军展开了殊死搏斗。5时,展部运、唐二旅全部占据了山寨,见人就杀,最后只剩下200多名儿童。在黄石山惨案中,被杀死的会众和无辜百姓共计3700多人。胡家庄被杀近300人,全家被杀绝者即有30余户。仅有20多户人家的埠西村有100余人被杀。蒋庄被杀300多人,峦庄190多人,西王庄128人,土沟140多人,武家庄218人,埠西100余人,崖下40余人,崖上村58人。&&&&&&&&&&&&&&&&&&&&&&&&&&&&&&&&&&&&&&&&&&&&&&&&&&&&&&&&&&&&
3日,谢梅林、陈善、王富春和吴宝仁带领余部150余人进入沂山,坚持了3个多月的游击战争。后因沂水县党组织遭到破坏,游击队人员大部走散,游击活动难以坚持,至10月,沂水农民武装起义即告失败。&&&&&&&&&&&&&
7月4日,运其昌又率大兵往西北乡进剿,放火烧了下古村,在沙沟村杀害了一些旗会首领和骨干。地主组织了清乡团,到处捕拿青旗会员,进行敲诈勒索,缴20块大洋赎罪者可不抓。梨芽圈的高凤桐卖了20多亩地才买得一条活命。没有钱的会众,只好飘泊异乡,老死外地。&&&&&&&&&&&&&&&&&&&&&&&&&&&&&&&&&&&&&&&&&&&&&&&&&&&&&
黄石山惨案后,各村香堂停止活动,青旗会、黄旗会等解体。韩复榘以山东省政府清乡为名,对入会人员进行登记,大刀会会员相继交出刀枪器械。轰轰烈烈的莒、沂大刀会暴动被镇压下去。后来,当地人于黄山铺东门大路旁为此次惨案立了一大石碑,上刻“泽及枯骨”四个字。
&&&&&&&&&&&&&&&&&&&&&&&&&&&&&&&&&&&&&&&&&&&&&&&&&&&&&&&&&&&&&&&&&&&&&&&&&&&&&&&&&&
(五)沂水青旗会领袖张恒远&&&&&&&&&&&&&&&&&&&&&&&&&&&&&&&&&&&&&&&&&&&&&&&&&&&&&&&&&&&&&&&&&&&&
张恒远(),铜井镇东营庄人,农民出身。擅长武术。青旗会总会长,总老师。1928年在其家乡一带,以贫苦农民为主体,组织青旗会,以防匪保家为目的。到1933年,沂水、莒县一带青旗会发展到22个团、3万余人。1930年秋,匪首石增福带300余人入境抢掠。张恒远闻讯后,调会众800多人,在渊子河歼其大部。后来匪患减轻了,但国民党的贪官污吏们借收苛捐杂税,横行乡里。青旗会便由“防匪保家”转向“抗捐抗税”,反对贪官污吏。1932年初,沂水县六区区长杜守然(字绍增)借收税挑起事端,抓了两名青旗会会员。3月31日晚上,张恒远带领数千名会员到区公所要人,并包围了区公所。第二天早上,杜绍增命令警备队向青旗会开枪射击,打死张恒远的儿子,打伤了几个会员。张恒远被迫下令还击。青旗会员蜂拥而上,用镢头刨倒炮楼,杀死杜绍增及民团士兵等17人。这就是轰动全省的沂水县大刀会第一次暴动。
月,中共地下党员、沙沟村青旗会队长李成谦等30余人,因贩运私盐触动了沭水盐行的利益,七区联庄会第一甲甲长、沙沟大地主李景刚向沂水县政府诬告共产党是借青旗会贩运私盐进行暴乱,县警备队在李景刚民团的配合下,于5月10日逮捕了沙沟村一带10名中共党员和青旗会骨干。11日,又在下古村逮捕了省委派到沂水工作的中共党员马德隆及会员群众共3人。&&&&&&&&&&&&&&&&&&&&&&&&&&&&&&&&&&&&&&&&&&&&&&&&&&&&&&&&&
在中共党组织的策动下,张恒远决定于5月18日举行起义,攻打沂水城,营救被捕人员。因18日天降大雨,未能暴动。5月29日晚,沙沟一带青旗会员包围了崖庄联庄会训练处,想找李景刚要人。训练处的人首先向青旗会员开枪,青旗会员立即进行还击。青旗会打开了训练处,打死了民团队长等3人。31日,沂水县政府派警备队和民团“戡乱”,想剿灭青旗会,结果被青旗会击溃,民团牌长张海亭、沭水警察分局巡官刘瑞臣、李景刚等20余人被打死。&&&&&&&&&&&&&&&&&&&&&&&&&&&&&&&&&&&&&&&&&&&&&&&&&&&&&&&&&&&&&&&&&&&&&&&&&&&&&&&&&&&&&&
沂水大刀会暴动形成了高潮。沂水县连同当时莒县一带的青旗会暴动,引起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恐慌。沂水县政府以“共匪暴乱”罪将原先逮捕的13名中共党员和青旗会会员处死,并四处缉拿参加沙沟战斗的会员。山东省政府韩复榘发出了对“沂河以西,格杀勿论”的密令。7月,调集81师主力唐邦植旅、运其昌旅进剿青旗会,放火烧了东营庄,青旗会会员和当地群众躲进了宝泉山寨和黄石山寨。国民党军队在宝泉山寨杀死青旗会众200多人,接着派重兵围攻了黄石山寨。张恒远闻讯,率众驰援黄石山寨,中弹牺牲。随后黄石山寨被攻破,寨内青旗会众及当地群众等3700多人被杀,这就是“黄石山惨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奇半兽战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