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平型关战斗的是( )消防部队战斗精神口号.

我家人的抗战故事:平型关战场抚今昔(陈永)
发布于: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编辑:姜诚意
内容提要:在中国人民举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我带着孩子专程到山西灵丘县瞻仰了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平型关战场的遗址。平型关位于山西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相交界的平型岭下,雁门关之东。明朝时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平型关城楼雄踞平型岭之入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平型关北的恒山高峙如 ……
  在中国人民举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我带着孩子专程到山西灵丘县瞻仰了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平型关战场的遗址。
  平型关位于山西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相交界的平型岭下,雁门关之东。明朝时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平型关城楼雄踞平型岭之入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平型关北的恒山高峙如屏,关南矗立五台山,两山都是陡峻的断块山,海拔在1500米以上,是晋北的交通障碍。两山之间是一条不太宽的地堑式低地,是河北北部平原与山西之间的最便捷通道。这条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接北京西的紫荆关,西抵山西著名的雁门关,自秦汉以来即为军事要隘、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事。平型关这一千年古隘虽然历史悠久,但其真正名扬中外,还是因为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在平型关一带正面战场与日军的战役,在平型关乔沟一带伏击日军一部所取得的平型关大捷。
晋东北内长城示意图
  74年前,一支被称为“民族希望”的八路军115师,与另一支自诩为“日军最精锐的部队”的日本侵略军一部相遇于此,在这里曾展开了一场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伏击恶战,使“平型关”名扬天下。1937年9月中旬,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兵分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白崖台、乔沟、小寨一线集结待机,对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给予了歼灭性的打击,最终以八路军取得胜利而告终。此次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中国人民全民抗日以极大的鼓舞,也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聂荣臻元帅在86岁高龄时曾写下了《忆平型关大捷》的诗篇“集思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如今,当年参战的老一辈们基本都已离去,令他们常常回忆的这次战斗,也一直是萦绕在我心中的一个情结,我要亲自到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去领略父辈们当年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英雄诗篇。
  从大同驱车3个小时就到达了灵丘县,这是一片饱受创伤却充满光荣的抗日老区。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从华北长驱直入,可谓走一路杀一路。日,日军第5师团21旅团21联队侵占了灵丘城。23日,日军关闭城门不准外出,将各街群众分别驱赶到城内东北侧的大马场(今县影剧院)、奶奶庙前的大菜园(今县医院)、城内西北角财神庙,老君庙(今县招待所)前的空地上,实施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被集中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杀害,抓住妇女先奸污后杀害。一天之内就有600余名无辜群众被杀害,其中在大马场被杀害的群众有300余人,在奶奶庙前被杀害的有200余人,在财神庙、老君庙前被杀害的有100余人。24日、25日继续在县城捕杀群众。日军先后在县城杀害群众千余人。鬼子路过平型关乔沟口的小寨村时,把村庄里的40多个乡亲全部杀害后,还一把火烧掉了全村240多间房屋。直到现在,许多老百姓说起当年日本鬼子在灵丘的暴行时无不愤气填膺。
在灵丘影剧院广场(原大马场)建的《灵丘城惨案遗址》纪念碑
  我们驱车首先来到乔沟门区广场的立碑处,乔沟入口的右侧建有一座高23米高的长城状的斜面墙,竖刻着“平型关大捷遗址”7个大字。左侧为660平方米的浮雕墙,刻有平型关大捷简介、平型关大捷景区景点分布图和平型关大捷战斗故事的浮雕。其实,平型关大捷战场遗址并不在平型关,而是在平型关以东约5公里的乔沟一线(关沟、东跑池至乔沟、小寨、蔡家峪)展开的。乔沟地形险要,长约4公里,深约十几丈,峡谷里一条公路绵延向前,两边悬崖陡生,当地百姓习惯称其“十里沟”。如果有人站在山顶往下扔一块石头,对深沟里的人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乔沟是当年的主战场,从立碑处看下去,沟深坡陡,高10多丈,宽度却只能通过一辆汽车。当年,鬼子的车队就是从这里开向老爷庙、白崖台的,当年这帮扛着太阳旗的杀人魔鬼,就是行进在这条道路上。现在,沟里的车道早已没有当年的痕迹,只是长满了一片片密密的松树林,树叶遮住了我的视线,显得很幽深寂静。我带着孩子走进沟里,试着爬了一下两边的陡坡,感受一下深沟里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的气息。
乔沟主战场的今昔变化
乔沟主战场立碑
  关于父亲所在的115师687团参战的细节,我在纪念馆有关资料中看到了一些零星的片断:
  长征结束后,我父亲所在部队于1937年8月下旬在陕西三原进行了整编,他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31军93师整编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8月30日,聂荣臻副师长率领115师师指挥所、344旅、师独立团向山西抗日前线开拔,部队从陕西韩城芝川镇禹门渡口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万荣县,在侯马乘坐阎锡山派来的小火车,沿同蒲路经过太原在原平县下车,绕向五台山的山间小路,先经五台,又沿崎岖的山路穿过龙泉关,从阜平北面的丁家庄插到了平型关东南的上寨镇,9月23日,与先期用汽车输送到达的115师一部汇合后,在上寨地区隐蔽集结并进行战前准备。此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为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决定将处于平汉路主攻右翼的第五师团一部进至山西北部平型关进攻中国守军,根据日军进攻的情况,阎锡山以1个师加两个旅作为总预备队,用8个团的兵力,由内长城外侧公路以北地区向东、西跑池、小寨间迂回,侧击日军右侧背,并电示八路军115师由平型关东边的山地夹击日军之侧背。八路军总部接到阎锡山的电报后,立即命令115师进行战斗动员,并于24日拂晓进入阵地,25日凌晨打响了战斗。
  “根据战斗部署,685团担任堵“蛇头”,部署在辛庄至老爷庙一线。686团部署在老爷庙至小寨村一线,断敌蛇身。687团在小寨至蔡家峪、东河南韩家湾一线打援,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并抢占韩家湾北侧高地,切断日军的退路,迅速割裂、围歼公路之敌,并准备阻击可能由灵丘、浑源方向出动增援的敌人。其中,1营部署在东河南镇以西公路两侧的高地上,负责切断敌人后路和阻援;2营、3营沿小寨村至蔡家峪公路东南侧部署,2营5连控制了蔡家峪隘口。团长张绍东在位于小寨村南龙王庙指挥战斗,副团长田守尧在位于蔡家峪附近2营阵地指挥战斗(至战斗发起前,该团2营6连、3营12连因山洪阻隔未到达阵地,在战斗打响后,2营6连参加了战斗)。688团作为预备队,师独立团和骑兵营分别向平型关东北和平型关东边开进,执行打援任务,配合主力作战。”
  “最先进入伏击地域的是日军辎重队。按车辆间距20米(含车身长)计算,车队行军长度为3000米,加上前面的步兵、后面的骑兵,以及道路泥泞,车队行进艰难等因素,日军辎重队的总行军长度可能有4000米左右。如果脑袋到达老爷庙,尾巴正好在小寨村附近。可是还没有等它全部进入峡沟内,上级还没下令,有人就等不及,抢先开了火。”
平型关战斗(纪念馆大型油画局部)
  “位于伏击地域尾端蔡家峪附近指挥的687团副团长田守尧看见日军辎重队全部通过了蔡家峪,大半个身子钻进了小寨村的峡沟里,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下令:开始攻击!687团2营8连的阵地距离副团长田守尧的指挥所比较近,接到攻击命令后,连长王化堂率队跑到沟边,往沟下一看,只见大车队已经进入沟道的深处,还剩后边一小队跟车的日军骑兵在他们的射程之内,王华堂大吼一声:“打!”全连轻重火力一齐向敌人开火。突如其来的袭击,把日军打得蒙头转向,死的死、伤的伤,没死的紧滚慢爬的四处躲藏。”
  “这时候,伏击地域最东边的687团2营打在了日军辎重队的屁股上,2营左侧的687团3营打在了腰上,日军辎重队的前半个身子进了小寨村以西的峡沟大约2公里。也就是峡沟的一半。日军第6兵站汽车队的脑袋——新庄淳中佐的领队车刚从老爷庙驶入沟口,车队的尾部还在辛庄。新庄淳听见前面沟里响枪(大约2公里以外),赶紧停下来。”
  “就在687团3营9连副连长郭春林打响第一枪几乎是一瞬间的工夫,小寨村方向整个山沟都响起了炸豆般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裂声,公路南面山崖上的八路军,喊着震耳的杀声,向夹沟里的日军冲杀过来。位于伏击圈最东部的687团2营率先冲下沟道,与公路上的鬼子展开的白刃格斗。训练有素的日军随即逃离公路,利用在山坡边及修公路时挖土残留的坑坑洼洼里架起了机枪还击。日军拥挤在狭窄的夹沟里,火力无法发挥作用,走投无路,便拼死向夹沟南侧坡上冲击。敌人的企图早被3营预料到了,凡能上的地方都有伏兵,敌人往上冲,3营就往下打,如此三番五次,都被3营打下去了。敌人只得躲到夹沟凹处两侧藏起来,战斗暂时沉寂了一刻。时间不长,在3营阵地的右前方,忽然响起了激烈的机枪声。有一股敌人偷偷地爬上了一个小山头,在那里架起一挺机枪向八路军扫射。据与日军史料比较,估计这就是坂垣第五师团参谋桥本顺正中佐在指挥日军反击。”
  “桥本顺正指挥日军的抵抗颇为顽强,据称他曾准确判断一个八路军的指挥所,并指挥轻机枪进行攻击”,“可能是八路军指挥官被打死,一度攻势得以减缓”。“但是,没有一个日军能够说出桥本顺正中佐的死亡经过,他们对桥本最后的记忆就是他指挥轻机枪射击的时刻。”桥本的机枪可能击中了687团副团长田守尧。当时,田守尧正率领冲下道沟的687团2营向西攻击。此时手榴弹爆炸的烟雾还没有散尽,沟里天昏地暗,几米之外就看不到什么了。突然,一串机枪子弹扫过来,田守尧当即胸部中弹负伤倒下了。”
  “9连副连长郭春林发现这挺日军机枪后,立即命令2排长秦二楞带人干掉它。这时2排只剩13个人了,大部分又都挂了彩了,但秦二楞毫不犹豫地带了10个战士扑了上去。他们从山坡上滚了下去,滚到敌机枪阵前,扔出一排手榴弹,把敌人的机枪炸掉了,随即与敌人展开了短距离射击。”
  “686团3营第9连、10连堵住了日军辎重队的脑袋,687团2营从它的腰部横切下去,3营从它的尾部杀过来,战至13时左右,基本消灭了这支日军辎重部队,但还在继续进行肃清公路上残敌的战斗,直至黄昏2营8连才将洼地里的最后一股日军消灭。至此,687团在686团3营的配合下,将日军辎重队全部消灭。”
  我随后参观了老爷庙,这是我要了解父亲参加战斗的重点部位,不仅因为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因为父亲当年在这里和日军进行了一场血战。老爷庙座西北朝东南,是当地老百姓依山而建的一座小庙,前低后高,是沟堑的制高点。小庙是用砖砌的,外墙被粉刷成朱红色,看起来成色很新,一看就是近年翻修过的。据介绍,这是当地老百姓供奉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大将关羽的菩萨庙,开始年头叫关老爷庙,后就叫老爷庙了。中国历史上有文武二圣之说,文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武圣就是出身于山西运城的关羽,俗称“关大刀”。当年关羽手持青龙刀,跨着赤兔马,为刘备厮杀江山,尽管他死去快1800年了,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等,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这里的百姓直到今天仍然崇敬有加,小庙里还是香火旺盛,求他保佑风调雨顺,出入平安。但让这座小庙在全国出名的,并不是关羽的名气,而是当年在平型关战斗中,老爷庙高地的争夺战是“平型关大捷”中最惨烈和最关键的一次战斗。战斗中又是八路军686团的指挥所,战后,八路军还在此庙前举行过祝捷大会。正因为如此,国务院日把老爷庙列为平型关战役遗址,并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爷庙梁是当年与敌激战的高地
  父亲《自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37年8月至38年在八路军344旅旅部及687团当通讯员时,在党的教育下,思想进步很快,在执行任务上非常主动积极,机动灵活,在几次战斗中都是光荣的完成上级党所交给我的任务,不断地受到上级的奖励和表扬。如平型关大捷时,我在115师687团传达战斗命令时,要通过敌人的火力封锁区,命令二营截断敌人的后路,歼灭日本板垣师团,使战争取得胜利。可是这个火力封锁区是非常严密的,上面派了好几个通讯同志,均被敌火阻挡无法越过,眼看时间愈来愈短,如不能把命令传达过去,就会使战争失利于我们。在这时我就勇敢的担负了这个严重而紧急的任务,我以机智灵活的行动越过了敌人重重封锁的老爷庙,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上级的作战计划。战斗结束后,全团举行庆功会,我受到全团的表扬奖励和登报表扬。”据父亲当年回忆,战斗命令是师首长在前线指挥所下达给旅首长的,当时是为了配合左侧山上的686团3营向老爷庙发起冲击,父亲奉命向687团2营传达首长下达的“立刻占领老爷庙制高点,截断日军向外突围”的作战命令。父亲英勇通过了被敌人严密封锁的老爷庙阵地,圆满完成了送达战斗命令的任务,687团2营一部配合686团3营及时堵住了日军向老爷庙突围的缺口。
  我对父亲的这段战斗经历进行了考证,大体弄清楚了经过。老爷庙战斗是平型关战斗中最为惨烈和最关键的一次战斗,老爷庙前刻的石碑上,记述了这次战斗的情况:“乔沟伏击战打响后,沟内公路上的日军被打得人仰车翻,死伤惨重,被围困在乔沟西段的一批日军企图从公路北侧的一段缓坡进行突围,还在一名中佐军官的指挥下抢占了老爷庙高地,对在公路上与敌作战的第六八六团造成很大威胁。为了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李天佑团长命第三营不惜代价夺回老爷庙高地,敌我双方在老爷庙前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六架敌机前来助战,我三营指战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全营连排干部大部分牺牲,一百四十余人的九连仅剩十余人。副团长杨勇和三营长身负重伤,仍在指挥战斗。在第六八五团、第六八七团各一部的配合下,我军终于夺回了老爷庙高地,并将该地区四百多名敌人全部歼灭,乔沟伏击战胜利结束。”
老爷庙前的石碑
  老爷庙高地的血战是由其在整个战场的特殊位置决定的。老爷庙高地在685团的阵地内,685团部署在辛庄至老爷庙一线。老爷庙傍山面沟,西侧有一片干河滩,当时可用于停放车辆。685团没有在战前占领老爷庙的老爷岭制高点的原因,应该是其西侧被日军用作了停车场,必定要配置看守人员。更重要的是,当时伏击部队的阵地是沿着乔沟一线的东南侧设伏的,而老爷庙位于乔沟的西北侧,为避免暴露我军目标和作战意图,因而我军无法提前到老爷岭一带设伏。乔沟一线的地形基本都是十多丈甚至更高的陡崖和陡坡,根本无法攀爬,只有老爷庙前有一段缓坡直通山下,可以从沟底爬上来,面对八路军毁灭性的打击,日军的求生欲望,使他们更加疯狂的要从这个坡爬上山顶的制高点。
八路军在战斗中缴获的部分日军武器
  战斗开始前,林彪师长曾到344旅察看地形,要求徐海东旅长在战斗打响后卡住敌人的后路,还要阻击来援的敌人,在消灭其后卫后,迅速插入老爷庙地段,支援686团的战斗。战斗打响后不久,受到伏击的日军在坂垣第五师团参谋桥本顺正中佐的指挥下,迅速在老爷庙山下集结了400多人,沿缓坡向山上冲击,妄图抢占战场制高点,以能居高临下打击在山沟里作战的我军,并掩护部队突围。我军察觉了日军的意图,686团团长李天佑立即令其部3营冲下公路,不惜一切代价占领老爷庙高地。3营冲过了公路直奔老爷庙,该团2营随后跟进。此时,受伏的日军已经爬到半山腰,我军686团3营还在山脚,一小股敌人见3营向上冲,就用机关枪疯狂扫射,沟里的日军也从后面往上涌来。3营一面压制日军,一面反复冲了几次都没有奏效。这时,该团1营3连绕到老爷庙岭北边一个更高的高地,居高临下发起突然冲击,打掉了日军的机枪。3营乘机发起冲击,终于抢先占领了老爷庙高地,一顿猛烈的手榴弹把还在攀爬的日军打了下去。日军指挥官为了把老爷庙制高点争夺过去,接连指挥沟底的日军受伏部队向老爷庙发起一次次更大的冲击进攻。日军士兵在山上山下机枪火力的配合下,连续向3营阵地发起冲锋,阵地前枪林弹雨,刀光剑影,3营坚守阵地的战士在与日军的拼杀中伤亡严重,老爷庙高地危在旦夕。如果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急需友邻增援。就在686团3营与日军浴血奋战的时候,344旅首长向687团2营下达了:“立刻占领老爷庙制高点,截断日军向外突围”的命令。时间就是胜利!命令胜过生命!父亲当时任344旅旅部和687团的通讯员,为了传达首长的命令,团部一连派出的几个通讯员都牺牲在日军严密的机枪火力下,时不可待,父亲是团部剩下的最后一个通讯员,他巧妙越过敌人的火力封锁区并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我依稀记得,父亲曾讲过在平型关战斗的经历:他把战斗命令送达到2营后,又随着2营的增援部队(由于父亲的离世,当年他奉命送达命令的是687团2营的哪一个连队已无法弄清了)向西侧老爷庙阵地冲过去,13时,蔡家峪以东日军一部与小寨以南被围日军会合后,在6架飞机火力的掩护下,以密集队形再次向老爷庙高地猛烈反扑,增援老爷庙的687团一部此时也攻上了老爷庙高地,与686团3营最后坚守阵地的战士们一起,和反扑到阵地前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终于一起杀退了疯狂涌上来的敌人。15时,685团一部也从西侧围上来,686团1营也从老爷庙高地东面发起攻击,将辛庄至老爷庙一线的日军残部全部歼灭,老爷庙高地的战斗基本结束,由于增援部队的及时到达,彻底封堵住了受伏日军企图突围的缺口。战斗结束后,只见十里长沟的战场上,被打死的日军尸横遍野,被烧毁的汽车和马车七横八竖,车仰马翻,被遗弃的武器、罐头、服装等军需物品满地都是,经过我军参战各部队的英勇战斗,这支头一天还在灵丘县丧心病狂屠杀无辜百姓的日本鬼子,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平型关战斗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广场
  平型关大捷后,父亲所在的687团在徐海东旅长率领下继续留在平型关地区,配合忻口会战开展敌后游击战,并与115师独立团配合,先后收复了察南雁北的灵丘、广灵、浑源、蔚县、阳原、涞源、易县7座县城。
继续留在平型关地区打击敌人的第115师687团一部
  我最后参观了纪念馆。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战场遗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由北京军区援建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1971年林彪“9.13事件”后停建,直到20世纪80年代,纪念馆建设工作在聂荣臻元帅的关心下得以恢复。续建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当地政府先后投入2700多万元,修建了战场遗址公路,完善了纪念馆的设施,灵丘县政府和人民对战场遗址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该纪念馆和战场遗址已成为了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据介绍,现在每年接待的参观人数都在10多万人,去年来瞻仰的游客人数达到了20多万人。我来到新建的将帅广场,广场正面塑有平型关大捷主要参战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肖华、杨得志、李天佑、张绍东、陈锦秀、杨成武的10尊铜像。铜像两侧矗立着10面汉白玉文化墙,刻着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彭德怀、任聘时、聂荣臻等18位中央军委、八路军领导人,以及各级将领关于平型关大捷的题词、诗词和讲话,毛泽东主席的“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的题词十分醒目。沿着象征着115师的115级石梯拾级而上,就是庄严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在灵丘县,说到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没有不知晓的。我到纪念馆前,曾与有关同志通了电话,负责同志让我提前告之,以便接待,我考虑到是国庆期间,不便打搅领导们休息时间,到灵丘后,就自己找了一辆出租车前往。我来到纪念馆,解说组的杜英丽女士带着我参观纪念馆的宝贵资料和实物。在介绍平型关战斗部分资料时,她告诉我,其中有一份照片尤为珍贵。这是一幅图像模糊的照片,画面好像是一群全副武装的日本鬼子正在疯狂与八路军刺杀格斗。杜英丽女士说:这张照片的来历还需考证,有可能是从日军随军记者照相机中缴获的,也有可能是我军有关人员现场拍的。但可以确认,这幅照片反映的就是在老爷庙附近真实残酷的战斗场面。我久久地凝视着这张照片,仿佛置身在当年八路军和日本鬼子血战的情景之中。此刻,我想起当年父亲曾对我说过,他在战斗中和鬼子拼刺刀没吃过亏的话,但他还说过,他有很多战友都倒在了鬼子的刺刀下,因为当时我们的战士很多都是红军战士,没受过刺杀训练,刺杀技术没有鬼子好。武器也差,刺刀没有鬼子三八大盖的刺刀长。这些倒在鬼子刺刀下的战士,不少都是经过长征过来的老战士啊!当年父亲在这个山沟里打仗时年龄不过17岁,个头不到一米六,上了战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他敢于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和鬼子面对面拼杀,多么令人肃然起敬啊!纪念馆里还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实物,从八路军穿的军装、使用的简陋武器到缴获鬼子的小炮、机枪、军刀、军服、太阳旗、汽车马车零部件等等。有一件鬼子的军大衣,是杨勇上将捐给纪念馆的,据介绍,当年在平型关,打的是鬼子的辎重部队,光军大衣就缴获了近万件,够115师全师官兵一人一件还有多。这件大衣曾跟随杨勇上将几十年南征北战,饱经战斗岁月的风尘,现已成为纪念馆的一件珍贵文物。其实,说来也巧,我父亲所在部队在1941年7月并入到山东冀鲁豫军区后,他在军区司令部警卫连当排长,杨勇随后也调到冀鲁豫军区任副司令员,此后我父亲一直跟随杨勇司令员身边南征北战,直到1949年11月解放贵阳后他俩才分开。我确信杨勇司令员如穿过这件鬼子的军大衣,父亲肯定会见过。
八路军115师官兵进入平型关(上图)
八路军在平型关村巡逻 (左图)
这是一幅拍摄于平型关战场的战斗照片
  我在纪念馆有关资料看见了很有限的一部分344旅687团参战老战士的名字:张绍东(687团团长)、田守尧(687团副团长)、张竭诚(344旅作战参谋)、刘炳华(687团供给处负责人)、曾连生(687团2营营长)、曹光琳(687团1营教导员)、王化堂(687团9连连长)、郭春林(687团9连副连长)、秦二楞(687团9连排长)、程荣耀(687团9连排长)、李二娃(687团2营排长)、韩明曾(687团3营文书)、李虎(687团2营9连班长)、霍薄凌(687团12连机枪班长)、马玉林(687团12连战士)、杨士梅(687团6连通讯员)、谢福林(687团宣传股长)、韩曙(687团宣传队员)、关盛文(687团粮秣科长)、韩国锦(687团2营5连连长)。现在,在这个参战人员的花名册里,还要补充加上一个遗漏的新名字:陈昌元(687团通讯员)。我确信,寻找当年参战遗漏人员的工作还将继续下去。
和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合影
  当天晚上,纪念馆郑富德馆长专门给我打来电话,他们对老一辈的尊敬和热爱,对纪念馆工作表现出的职业水准和倾注的感情溢于言表,让人十分感动。杜英丽女士代表纪念馆向我赠送了该馆编写的《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这本16开本的书,厚达586页,汇集了许多关于当年平型关战斗的文电、战史资料、日本军史资料、我军参战老同志的回忆录等珍贵历史文献史料。我知道,纪念馆的同志们,为了守护好这一片英雄的土地,为了传承好这段光辉的历史,坚守在远离县城的山村里,向无数来这里参观的全国各地的人们讲述着这个英雄的故事,他们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我对他们的工作深表敬佩。我也把自己编著的关于父亲《光荣的战斗岁月》一书赠送给了纪念馆,并与解说组的负责人杜英丽女士交换了我的一些建议。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建议解说时应注意战斗细节的讲解,不要笼统一带而过。这次战斗,面对日军装备精良的王牌部队,特别是这支部队进占中国华北后一路进攻,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八路军首战这支气焰骄狂的日军,许多指战员英勇顽强,最后倒在了日军的子弹和刺刀下,战斗情节十分壮烈感人,有的战斗场面应给予细致解说,以示纪念。二是建议对115师687团参战的情况不太全面准确的地方应予补充完善。如纪念馆所展示的资料中,对687团一部参加夺取和坚守老爷庙阵地的战斗情况反映不够。这一情况我也只是在父亲的《自传》中看见有一点零星的记载,但据父亲讲过:他和687团2营冲上老爷庙后,在阵地上和鬼子拼刺刀没有吃过亏。换句话讲,就是说他在老爷庙拼倒了鬼子,但鬼子没有撂倒他。我想,对687团2营一部在老爷庙坚守阵地这方面史料的缺失也许是平型关战斗后不久,由于687团团长张绍东、参谋长兰国清等主要领导的脱逃八路军投奔国民党军队,田守尧副团长随后在1943年牺牲,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更多687团参加老爷庙战斗的资料描述和战斗总结没有记载下来,同时该团一部参加过老爷庙战斗的人员本来就不多且都已不在人世,而687团一部参加老爷庙战斗的情况是在战场瞬息万变中的一种偶然,并不是战斗前的一种部署,687团一部在老爷庙的战斗细节可能就会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中。但从历史真实的角度看,缺失的资料和图片应该予以补充完善,哪怕是一点点的线索也不能放过。三是从纪念馆陈列的实物看,建议还要应注意对当年战场文物的征集和搜集,特别是对当年参战的八路军115师官兵姓名的搜集和整理。这方面史料征集工作,四川省巴中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及原主任张崇鱼经过了二十年的努力,终于搜集到了当年参加红四方面军的上万个四川籍老红军的真实姓名,这样做既可以更好地纪念参加过平型关战斗的革命前辈,也可以更好发挥平型关景区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的作用,为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激励后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颁发的《捐赠证书》
  不久前的一天,我到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北城天街UME影城去看电影,开映前我在影城里的小书店里随手翻阅图书,一位来重庆当韩语翻译的年轻漂亮的韩国姑娘,看见我正在翻阅一本关于二战历史的书籍,她主动和我聊起天来,话题就从二战开始说起来。当说到平型关大捷,她很不解地问我:战斗是要杀人的,为什么是光荣的?她翻开手中的IPAD, 把里面有一段《圣经》的话给我看,那段话的意思是:善恶应是上帝来判断的。我告诉她,对这些跑到别人家里杀人放火的强盗,只有奋起反抗消灭它们才能保护自己,这是正义的战争,判断这个战争性质的上帝就是人民。记得我于1997年10月曾随中国政府长江中上游经济合作代表团赴日工作访问,我在广岛停留时专程去参观了广岛市原子弹袭击纪念馆,从女讲解员的讲解中,我感到在日本人的思想情结中带有一种深深的战争受害感,她说:当年美国的原子弹落在日本的广岛市上空,爆炸威力相当于1.8万吨TNT炸药,顷刻间产生的30万度的高温,处于爆炸中心的外科医院所有人和设施转瞬间就化为灰烬,距爆心半径1公里内的花岗岩都溶化了,12平方公里的地面被夷为平地,日方当时统计的死伤人数达15.5万人。日本人感觉到了战争的恐惧和灾难,直到多少年之后,连他们的后代们都还生活在原子弹袭击的阴影中。当我听着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深表同情,但我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日本政府当局甚至在一部分日本民众中,似乎他们并没有去认真地反思,为什么美国的原子弹会丢在日本的国土上,日本军国主义在发动侵略别国的战争中,制造的种种战争罪行罊竹难书,其悲惨程度远远超过了原子弹对日本人民的伤害,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进行的那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才是对本国人民造成人间悲剧的根本原因。
  我在平型关战场遗址参观时,对当地农村的变化顺便作了一些了解,虽然抗战结束很多年了,当地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灵丘县山区农民基本还是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但我也高兴地听到,现在灵丘县赶上了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好机遇,成为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县,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县GDP将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全县财政总收入将达到11.2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7050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较该县“十一.五”规划末将翻一番。
  当我漫步在灵丘县大街上,发现县城里其实建设的很漂亮,主要商业街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街上的路灯造型做成像古代楚国的编钟形状,令人眼前一亮。新的住宅房地产项目临街道拔地而起,唐河公园小河流水,绿树成荫;商场里的手机、电脑、服装、化妆品等商品与大城市档次相比一点也不落后,做生意的年青男女在街摊旁大声吆喝着,脸上充满着对赚钱发财的希望。我碰见一位从郊区进城来卖菜的农民老哥,他驾驭着自家的毛驴车,拉了一车新鲜大葱到城里卖,比指头还粗的大葱才一元钱一斤,很是便宜。但他对我说:今年光卖大葱他就可以赚4000多元,话语中流露出对生活的自信和满足感。2014年10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视察工作时曾掷地有声地说:“我们绝不能让每一个老区、苏区掉队。”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平型关老百姓期盼的“经济大捷”一定会实现,灵丘县的发展一定能造福这方曾经历经悲痛和苦难的大地和百姓,并以此来告慰长眠在此的军民英灵!
和进城卖菜的灵丘县农民老哥在一起
  离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前,我久久站在空旷的广场平台上,凝眸远望眼前郁郁葱葱的山岭,但见晴朗湛蓝的天空阳光灿烂,白云朵朵,群山连绵起伏,像海浪一样伸向天边,一阵阵轻风吹过,满山的松树摇曳着枝头,耳边能听得见“沙沙”的枝叶作响声,令人心旷神逸。纪念馆后方的山巅上,平型关大捷纪念碑高高耸立,肃穆庄严,不远处的老爷庙在松柏苍翠中迤逦闪现。置身在这满眼秋色的美景中,我的思潮随风起伏。是啊,当年那个“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的抗战年代早已过去,中国已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国家,山岭上那一片片松树正在用翠绿的颜色悄悄地改变着这片贫瘠的黄土地。我深情地告诉孩子:爷爷当年在这个山沟里打仗时,上了战场,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还能否活着走出来,是什么给了他 这样大的勇气,这就是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而战,他选择了义无反顾!
平型关大捷战场遗址今昔远眺
  离开灵丘时,我深情的回眸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不知怎的,一刹那间,我想起了方志敏烈士那篇著名的《可爱的中国》。我还能背出这篇在儿时就深深植入我脑海的经典段落: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健康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我希望这片土地永远不再有战争的硝烟,像先烈们预言的那样能被这个新的时代最美丽的色彩装饰起来,无愧色的屹立在灵丘人民的面前。我希望我们的后代永远也不要忘记八路军前辈在这里打过的战斗,让这座战场遗址纪念馆永远陪伴着父辈们的英雄业绩与天地共存。
  作者简介:陈永,男,日出生,陈昌元之子,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经济科技处原处长(退休),硕士。
  作者父亲简介:
  陈昌元,男,四川省宣汉县人,1920年5月出生,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看护员、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主任(正团)、处长(正师)。在革命战争中,曾参加过平型关战斗、巨野、淮海、渡江等大小战斗数百次,先后荣立大功三次。1942年9月上旬,时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特务营三连排长的陈昌元同志奉命率领全排组成精干武装小分队,接应护送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及随从人员一行七人,从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机关驻地观城县红庙(今属山东莘县)出发,从安阳附近安全通过了日伪军沿平汉路设置的封锁区到达太行山根据地。1946年10月,在参加山东巨野战役章缝集战斗中,率部英勇顽强坚守阵地达一日一夜之久,配合我军主力取得消灭进犯敌军大部的胜利,战后,由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签署嘉奖令,陈昌元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76年9月病逝后,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在平型关战斗中,陈昌元同志时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部通讯队通信员。为了配合战场西南侧686团3营向老爷庙发起冲击,陈昌元同志奉命向687团2营传达“立刻占领老爷庙制高点,截断日军向外突围”的命令,在多个通信员被日军机枪火力严密封锁先后牺牲的情况下,他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以勇敢机智的行动,胜利通过了被日军火力严密封锁的老爷庙阵地,圆满完成了送达战斗命令的任务,使我军及时堵住了日军企图突围的缺口,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终于未能冲破八路军的包围,遭到歼灭性的打击。平型关战斗后,陈昌元同志受到全团表扬奖励和登报表扬。
  (注:本文部分历史照片取自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有关资料,其余为作者摄影。)
( 20:03:37 | 人民网)( 4:00:07 | 重庆晚报)( 4:00:05 | 重庆晚报)( 5:46:51 | 重庆晨报)( 5:44:02 | 重庆日报)( 4:00:04 | 重庆晚报)
网友评论仅代表网友的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种部队战斗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