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后你能通过月相公测当天的农历十五的月相日期吗

如何通过月相判断日期,时间?_百度作业帮
如何通过月相判断日期,时间?
如何通过月相判断日期,时间?
月相要判断日期也还凑活,不过判断的是农历的日期.初一是新月,初四是娥眉月,初七是上弦月,十二是凸月,十五是满月……看看月亮长什么样,亮面向哪个方向就可以判断大概的日期了.至于判断时间,说来话长了.而且没有比较多的实践经验根本没办法.理论上也能用太阳的位置判断时间的吧,但是实践起来呢?这个误差是吓人的.月亮也差不多,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上弦月,出现在西南天空,那大概是晚上9点左右,因为上弦月6点中天,子夜落下.其他的月相也是差不多的,知道大概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位置也可以倒推.月相变化的 时间 ,是时间!!_百度知道
月相变化的 时间 ,是时间!!
21!:00 要说出各个月相出现到结束的时间,就像12:10 这样准确的时间!拜托了~~~~各位
要隔一两天才能看出月相的微小变化.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0c33f02cd6ce2a7c7d37/f7c60fae257.hiphotos://e!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每个农历月初一初二那两天的晚上看不到月亮,月相是满月?可以下载一个stellarium软件模拟一下LZ没明白月相的意思,月相叫新月,月相是一半的;初七初八那两天晚上前半夜能看到月亮,月相是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周期性变化,叫下弦月。 或者LZ是不是要问月亮什么时候升起;廿二廿三那两天晚上后半夜能看到月亮,叫上弦月,月相是一半的;十五十六那两天晚上基本整夜都能看到月亮。月相在整个晚上都是一样的(基本一样)
这问题提得不对。你根本没搞清楚月相变化规律。在一天里不管12:00,还是21:10月相都是一模一样的。月相是以农历一个月为周期变化的。每月初一月亮与太阳在同一方向。看不到月亮,当然也就没有月相可言。初二开始理论上有一丝新月。就是有很窄一条边出来了。以后一天天大起来。到初七初八成了一个半圆,这叫“弦月”。象一根弦绷紧的弓一样。然后再一天天圆起来。到十五或十六就成满月了。然后又开始一天天小起来。又到弦月,然后是残月。最后又看不到了。就是这么个过程。月相只讲日期,没人讲准确时间的。
月相变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08-2508-2008-2709-13
09-2407-2709-1109-10
◇本站云标签月相变化--江柯一梦的blog
   载入数据...
载入数据...
载入数据...
最近的评论
江柯一梦 发表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的农历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月相变化的课件、太阳图片、圆纸片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课前语:同学们,月亮有很多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冰轮、玉轮、桂魄、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宋代诗人苏轼在《中秋》一诗里则用“玉盘”描述月亮:(幻灯1)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中,中秋月夜之清美、良宵难得之感叹溢于言表。 古人只能用诗词歌赋来表达对月亮的喜爱和好奇之情,随着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登上月球,实地勘察已经不是梦想。这节课就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月球的知识。好,上课。 一 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1、(幻灯2)《水调歌头》中苏轼有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的悲欢离合往往无法预料,但月的阴晴圆缺却有它的规律性,亘古不变,任何人也左右不了。我们把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相。(板书:月相变化) 2、生活中,你曾见过哪些月相? 其实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传统节日,总与某些月相同时出现,如元宵节、中秋节的晚上,天上总是高悬一轮圆圆的明月,“七夕”的夜晚,则是半轮弦月挂在西天,而“除夕”那天,则一定是月黑之夜。由此可见,在过去,“月相”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上,月相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还远不止这些。 3、 画月相 : (1)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你在纸上画一个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2)老师请几位同学把所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观察---这些月相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这些月相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吗? (3)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视频1)――这是在太空中拍摄的月相变化的视频,很神奇是吧?联系刚才观看的视频你能判断出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吗? 这里我们要注意:所画月相阴暗相接的圆弧的半径应稍大于圆的半径,美术课中所画的弯弯的月亮并不存在。 二、给月相排序 (幻灯3)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中,至少有两件是与月相有关的,一是瑞轮荚,二是月晷。张衡设计制造了“瑞轮荚”,所谓荚是一种神草,传说生长在尧的居室阶下。随着月亮的出现,一天长出一个荚,最多能长到十五个荚。过了月圆之后,又一天掉一个荚。这样,荚就可以指示出月相和日期。这个传说实际上是反映了尧时天文历法的提高。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台“机械日历”,有了它,人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今天是几号,月相是什么了。 1、那么下面让我们也来发扬张衡的这种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动脑思考来给上半月的月相排序。 2、首先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3、和同桌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4、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黑板上面的圆圈里吗? (老师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5、观察黑板上贴出的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在黑板上所贴的月相中,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想到了什么? 教师指着黑板: 月相不但是古代天文学家观测的目标,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审美对象。几千年来先人们留下了许多描写月亮的诗词,其中着意描绘月亮形状的非常之多。(幻灯4) 古代诗人对弯月的描绘情有独钟,有些小诗写得相当生动。陆游的《秋怀十首末章》写得则很有意境:   改朔甫再宿,月见西南隅,   纤纤一银勾,挂空疑有无。 “隅”说明月亮非常低,应该是初二三的新月,“纤纤一银勾”更表明了这月牙之细,挂在暮色苍茫的西天一角,简直似有若无,可见这当是初二的月相。诗人观察仔细,描绘真切,读之仿佛眼前有一幅深邃的黄昏远景镜头摇过。 (幻灯5)古诗中也有诗句写到弦月,唐代诗人司空曙的《江村即事》 :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月落正堪眠",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应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分别是中午和半夜,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形。 5、(幻灯6)教师指着幻灯片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请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农历上半月的月相由缺到圆,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左侧。) (幻灯7)看这首儿歌将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得多好: 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月芽子,初七初八半杈子(注:月亮出现一半),月落三更初九夜,月落四更十二天,落五不落六, 6、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下半月的月相再由圆到缺,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右侧。 (幻灯8)是啊,正如:《易•丰》中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这句话是说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 我们来看儿歌的后半部分: 落五不落六, (注意这里: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句歌词写的不准确。因为月球的朔望月周期是29.5天,所以十五的月亮不可能到十六去圆。) 十七、十八,月从更发,二十一二里,月从半夜起,二十二三,月出三竿,二十五六头,月出一架牛,二十七八,月出一支蜡。 7、下面我们根据掌握的相关的知识在小组内画出下半月的月相,一会儿我们在黑板上展示。(随机) 8、(幻灯9)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左侧,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右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月亮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观察一下。 2、下面我们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幻灯10)思考:(1)不同的位置,我们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2)在不同的观察点,你画的月相相同吗?月相变化跟什么有关?(3)对比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4)根据活动做好月相记录。 3、下面让各小组组长带领组员按课前分好的地点进行实验,注意纪律性。 4、在不同的位置,我们观察到的“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不一样,亮面都朝向“太阳”方向。) 记得以前有首歌《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这首词不但浪漫,而且非常有科学依据,因为在地球上的我们真的只看得见月亮的脸。因为月球公转地球一周的时间约需27.3天,并且以相同的时间自传,因此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永远是同一面。 5、在不同的观察点,你画的月相相同吗?月相变化跟什么有关?(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6、师小结: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视频2)---由这段视频我们知道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7、自己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六 小结 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七 拓展 1、(幻灯11)《易经》系辞中说:“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很有可能,易经思想、阴阳太极图案就是古人仰观天象、特别是月相而得到的。 2、(幻灯12)国家天文杂志刊载了一篇文章:《地震与月相有关吗》这篇文章的导语是这样的:日,在四川震区发生了5.6级地震,有人认为这是日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日是农历的四月初八,而日是农历的闰五月初八。又是初八。这是否仅是巧合?如果同学们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课下我们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3、这段(视频3)是 日也就是农历六月初一这天发生的日全食的情境,,只有在日全食或者日环食这样的日子人们才能看到完整的黑面月球。从中我们知道了白天也有月相。下节课我们来研究这部分内容。
发表评论:
载入数据...
载入数据...
载入数据...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适​用​于​高​一​和​高​三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历 月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