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定虎安4k电视是什么意思思

安吉星_百度百科
安吉星,英文名为On Star,是和卫星向用户提供的完善无线服务,只要一个键就能联系上客服中心,全程语音帮车主解决问题。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安吉星”)是、和于日正式新建立的合资公司,总投资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并于2009年底为上海通用汽车在中国生产、销售的旗下各主力车型提供汽车安全信息服务。作为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各自的全资子公司,OnStar和分别持有安吉星40%的股权,而双方在华合资企业持有安吉星的20%股权。[1]
OnStar的计划始于1995年通用(GM)、EDS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休斯电气(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应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和经验共同开发出了OnStar系统,当时的Onstar基于美国国内的模拟移动信号网络。时任通用全球CEO的瓦格纳在1996年的芝加哥车展上展示了这套在当时互动信息系统,并与1996年11月推出了搭载OnStar系统的三款凯迪拉克车型。此后,奔驰、奥迪、斯巴鲁、大众等公司都曾与通用签署过相关的授权协议,推出过能够提供OnStar服务的车型,可以说通用开创了这种在线实时服务的先河。
后来,由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于2008年起不再使用模拟移动技术而全面启用数字移动通信技术,通用公司于2007年底停用了基于模拟信号的OnStar网络,并早在2006年4月时就对其50多万用户发出了通知,对其原有的接收设备进行升级,之后,从第六代产品开始,OnStar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
OnStar进化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CDMA  数字信号
CDMA  数字信号
设备硬件  制造商
大陆、LG电子
如今,OnStar已经发展到了第八代,全球用户超过500万,人群遍布北美及拉丁美洲,拥有三个24小时应答的救助中心,是一套在北美受到广泛好评的系统,有70%在免费期过后选择续费继续使用。[2]
安吉星的母公司之一美国OnStar LLC公司(OnStar)是的全资子公司,是世界上领先的车载安全、保障和通讯服务的供应商。现通用汽车生产的多款车型上均装配有此系统。在车辆安全以及信息服务方面,OnStar主要采用无线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向汽车来提供完善的无线服务。在OnStar客户中心,客服顾问全年全天候实时为您提供个性化帮助。OnStar已为全球600多万名用户提供服务。2009年年底,安吉星基于母公司实力将会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用户提供更为完善的驾程服务。
OnStar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5年。
1996年,通用公司北美地区运营总裁Rick Wagoner在芝加哥汽车展会上第一次正式介绍OnStar,并于11个月内——1996年秋季后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产品和服务,这些服务被首次运用到1997版的Cadillac DeVille、Seville和Eldorado车型上。
经过11年的技术发展,OnStar系统的功能从最初在数字碰撞信号、车载免提呼叫、按需诊断筛选、情境信息认知、无间断数字虚拟现实技术、紧急援助和逐向道路导航等技术的基础上,又扩展了应急反应数据利用、电邮月度诊断、危机时刻路线选择、多种嵌入式语言等多项新技术。多项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使其不断获得新专利。迄今,OnStar已取得的专利超过了500项(平均每天申请一项专利),其中100项获奖。
OnStar系统还与社会各机构、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展开密切合作,成为政府部门的得力助手。如与警方协作侦破被盗车辆案件、与急救中心合作处理应急事件等等。
在OnStar提供的多项服务中,有一项是“被盗汽车定位”服务。即一旦出现车辆被盗的情况,OnStar服务顾问将会协助警方迅速确定用户失窃车辆的具体方位。这一技术能帮助警员辨别盗车犯罪份子,并在追捕过程中大大提高警员、道路交通和市民的安全保护系数,从而受到了美国公共安全部门和警方的高度赞扬。
在2005年9月份的两大飓风袭击北美时,OnStar也在这一灾难性天气中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减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OnStar公司的汽车故障诊断服务也在远程遥测技术的改进、推广、普及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OnStar每月提供的服务量(基于3个月的滚动平均值)
2,000起碰撞自动求助服务
10,000起紧急救援协助
6,000起爱心援助路人电话
500起车辆失窃警报服务
53,000起车门应急开启服务
27,000起路边救援协助
963,000条导航路线设置
48,000次远程车况诊断
发出3,400,000封车况检测报告
27,000,000分钟免提通话时间购买
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希望基于科技与人性,以丰富驾驶者的无限驾车生活为信仰,以每一次的贴心服务践行我们的真切承诺。我们相信,今天的科技创新总能解决未来的种种挑战。我们还有这样一个信念:要让驾驶者的每一次旅途因我们而有所不同。在未来的几年内,通过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更简易的人机互动,更成熟的随车服务为驾驶者守护驾程,开创美好生活。
On Star的硬件系统在出厂时就已安装好,操作面板通常位于车内天花板或内后视镜上,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按下面板上的ON键,系统就会与On Star应答中心连线,通过语音便能够获得所需的帮助。
图片注:蓝色的“ON”键接通应答中心,十字红色键呼叫救援
无论是车主按下“ON”或红色求救键,或是On Star系统通过车辆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的安全气囊展开时,该系统都会自动通过CDMA网络连线指挥中心,车辆的定位信息、车主的相关信息和车辆信息都会一同显示在负责应答的专业顾问的显示器上,使顾问与车主的沟通更加快捷并且具有针对性。
既然是基于CDMA网络,那么,在信号不好的地方怎么办?据悉,On Star系统所包含的外置天线的功率可达普通手机信号发射功率的5倍,能够连接到更远距离的通信基站,有着较高的可靠性,中国电信CDMA网络也在建设和完善中,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扩大,未来On Star的覆盖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张。
具体从功能上来说,“安吉星(On Star)”可以为车主提供如下服务:
碰撞自动求助
当车辆内置的碰撞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或气囊弹出时,便自动向指挥中心发出警报,这时会有专业顾问以语音方式联系车辆,如果车辆无应答,专业顾问便会由GPS锁定车辆位置并通知就救援部门,协助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车辆,节省宝贵的时间。同时,On Star还能够根据撞击时收集到的数据提供撞击报告,包括撞击时的车速、安全气囊是否打开、撞击位置、是否翻滚等等,能够帮助救援人员判断车内人员的损伤情况,尽快展开救援,并且有助于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这种功能与飞机上的“黑匣子”类似。
紧急救援协助
车主突发疾病或遇险时,按下红色按钮,指挥中心根据GPS提供的位置信息及时到达车辆所在地点展开援助。
车况检测报告
搭载于车辆的传感器每月将向On Star服务中心传输车辆各主要部件的保养及工况信息,On Star服务中心每月会向用户提供发动机、变速箱、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气囊模块、轮胎等部件共数百项检查的总结报告,帮助车主了解自己车辆的状况并为车辆的维修保养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料。
被盗车辆定位
On Star系统加入了被盗车辆定位功能,当车主车辆失窃通知指挥中心后,On Star系统通过GPS锁定当前被盗车辆的位置,协助警方找回被盗车辆。指挥中心通过CDMA网络向On Star系统发送指令,实现远程控制,车辆一旦熄火,On Star系统能够将车辆上锁,偷车者便无法再启动车辆,若车辆没有熄火,指挥中心能够通过On Star系统开启车辆的灯光,并不断闪烁以提示正在寻找被盗车辆的警方人员,当警方确认到被盗车辆时,指挥中心能够通过On Star系统控制车辆减速,偷车者只能等着束手就擒。想偷这样的车子,太难了。
远程车门应急开启
该功能可以帮助那些车辆自动落锁后发现钥匙被遗忘在车内的车主,车主通过手机拨打指挥中心的电话,提供车辆PIN码后即可将车辆解锁,打开车门。在北美这一项功能很受欢迎,在国内相信常常忘记钥匙的车主也不在少数,这项功能还是非常实用的。
在硕大的停车场里找不到自己的爱车?打电话给On Star,在提供车辆PIN码后指挥中心会发出鸣笛闪烁灯光的指令,帮助你找到你的爱车。
当车辆发生故障或汽油用光时,即使你的爱车已超出了质保期,依然能够享受On Star提供的道路援助,每月有2.8万用户使用这一服务。
全音控免提电话
On Star拥有“HANDS FREE CALLING”免提电话功能,前面已经说过,On Star的服务是基于CDMA网络的,其车载终端会同时捆绑一个CDMA的电话号码。在驾驶时,按下通话按钮,使用语音指令通过On Star拨打和接听电话,On Star的车外天线有5倍于普通手机的发射功率,可以实现更大的信号传输距离,保证通话的稳定性和通话质量,拨号时,驾驶者的视线并不需要离开路面,双手也不需离开方向盘,在实现沟通的同时保证了行车安全。
全程音控导航服务
On Star的导航与传统意义上的有所不同,它并不要求必须在车内安装GPS显示屏、也不要求必须在车内安装用于存储地图的存储器和用于计算路线的计算机。你只需要连通On Star,告诉应答顾问你所要去的地址,便能够得到全程的语音提示,在CD或行车电脑的信息显示屏上会提示将要转弯的路口,即使走错路线,该系统也会及时计算新的路线,保证方便和快捷。而对于原车拥有屏幕导航系统的车辆来说,这一切会变得更加简单。
安吉星,依托北美OnStar强大的实力,以友好可信赖的品牌个性为中国用户提供更成熟的随车服务。在安全优先、简捷操作、人性接触、服务公众的品牌精髓下,以时刻守护驾驶者的驾程为服务宗旨。
2012中国汽车客户关爱奖评选中获得&年度车联网奖&
2012北京车展全明星大奖中获得&最佳车载信息系统奖&
2012第五届中国汽车后市场趋势峰会上,被授予&年度推荐品牌&奖
2011年全国服务业公众满意度大型公益调查评选中获得&全国汽车服务行业客户满意十佳典范品牌&
2011中国汽车产业信息化成果评选中获得&汽车呼叫中心系统大奖&
2011北京进口汽车博览会&最佳车载信息服务品牌&
2010北京国际车展&最佳领先科技奖&
2008年,被汽车通信展会授予“汽车安全信息服务最佳领导者”殊荣,并同时获得“最佳嵌入式汽车信息服务”、“革新汽车制造商”以及“公共领域最佳通信技术”另外三个大奖。
2008底特律信息通讯技术革新颁奖活动上,OnStar公司的“全程音控领航(Turn-By-Turn Navigation)”荣膺“最佳嵌入式信息通讯导航产品奖”。
年度最佳信息通讯导航产品奖
2007年度最佳安全信息通讯技术应用奖
2007年度最佳嵌入式信息通讯服务奖
2007年度最受欢迎信息通讯服务供应商
年度最佳安全信息通讯技术应用奖
2005年度最佳嵌入式/终端产品奖
2005年度最佳批售/零售商
年度领袖奖,其中OnStar公司总裁Chet Huber获得2004年度领袖奖
年度信息通讯行动奖
2003年度信息通讯服务提供商员工杰出贡献奖提名
凯迪拉克:XTS、CTS、SLS、SRX、凯雷德、ATS-L
别克:英朗XT、GT、新君威、新君越、GL8、昂克雷、昂科拉、昂科威
雪佛兰:科鲁兹、迈锐宝、爱唯欧、沃蓝达VOLT、科迈罗、创酷
.网易[引用日期]
.汽车之家[引用日期]安史之乱_百度百科
[ān shǐ zhī luàn]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末年至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与向发动,同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由于发起反唐者乃是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代经历“”、“”、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的“”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1]
主词条:、
随着、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疆域
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和一个管理。
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2]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其中有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负责。而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主词条:、、
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主词条:、、
唐太宗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河北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的一支部队。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3]
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甚获宠信,引来宰相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4]
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
大唐中兴颂(拓片)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6]
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7]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之中。[8]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9]
继他上台的之兄,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一带杂居着许多、,打败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胡人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史称安禄山于十三载(754年)乱前,一次提升奚族和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视为“二圣”。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和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象太守、平原太守以及张巡、的死守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4]
叛军参与将领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安禄山次子。
: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为同乡。
:史思明长子。
唐军参与将领
、、、、、、、、、鲁炅、
安禄山起兵
唐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
空虚腐败,联合、奚、契丹、室韦、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为借口在。当时国家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短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10]
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兼任、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为副元帅东征。
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和御史中丞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投降安禄山。退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755年(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阳失守之后,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哥舒翰立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那时)再攻打他便可不战而擒。郭子仪、李光弼也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但是,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玄宗轻信谗言,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11]
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部相遇。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领兵与唐军决战。唐军以王思礼等率精兵5万在前,庞忠等率10万大军继后,另派3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诱进隘路。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打开了一条进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前后受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绝望的号叫声惊天骇地,一片惨状。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带数百骑狼狈窜逃,从黄河西渡进入潼关,潼关外挖了三条战壕,都是二丈宽一丈深,人和马掉进沟里,一会就填满了,后面的人就踩着尸体过去。唐军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撤到关西驿,张贴榜文招揽失散的兵卒,想要继续把守潼关。吐蕃将领火拔归仁带着一百余骑兵包围驿站,进去对哥舒翰说:“贼兵来了,请元帅上马。”哥舒翰走出驿站上马,火拔归仁及众将扣头说:“元帅拥有20万兵马,一场战斗就把他们都抛弃了,有何脸面再见天子?且元帅没有见到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遭遇吗?请元帅投降安禄山!”哥舒翰不从,就把他的腿绑到马肚子上,连同其他不顺从的将领一起投降安禄山。[11]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战例,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崔乾佑潜锋蓄锐,诱唐军弃险出战;会战时,又偃旗欲遁,诱唐军进入伏击区,因而取得大胜。[12]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沦陷,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长长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  但是晚年的李隆基已经利令智昏,不复年轻时代的英明果决。高仙芝和封长清采取固守的正确作战方法,使得远道而来的敌军想速战速决的计划不能得逞,而且潼关作为长安的屏障,也有力的护卫了长安;可是一些奸邪小人却在李隆基面前说高仙芝和封长清的坏话,诋毁他们与安史叛军相勾结,所以迟迟没有与叛军正面交战,李隆基不经过仔细调查,竟然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朝廷失去了两员经验丰富、作战勇敢的将领!  之后李隆基又派上了年纪的哥舒瀚统领潼关的军队拒敌,当时镇守潼关的军队有二十万!哥舒瀚正确的判断了双方的形势,也认为坚守不出才是御敌之策,随着日子一天天拖延下去,唐玄宗对他们也失去了耐心,而且奸相杨国忠又在鼓动玄宗下圣旨强迫哥舒瀚出战,哥舒瀚在接到圣旨后知道此战必败,但慑于皇权的威严,不得已带兵出战,最后果然大败,自己也被手下绑赴敌营。  唐玄宗所在的长安得知潼关失守后一处混乱,甲午日,百官中上朝的不过一两个人,皇帝到勤政楼颁下说要亲征,众人都不信。这天,皇帝的禁军仪仗迁到了大明宫。傍晚,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编六军,多赏赐钱财,从马厩里挑出九百匹马,外面都一无所知。安史大军日渐逼近,乙未日黎明,皇帝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后来行到马嵬坡,六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缢杀杨贵妃,旋即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隆基在得知这一切后相当无奈,毕竟不是自己愿意退位的)
经过左藏,杨国忠想毁掉这些财宝不让贼兵得到,唐玄宗说:“贼兵得不到财宝就会搜刮百姓,不如把它们留给贼兵。”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10]
综上所述,如果不是唐玄宗想迅速平定乱事,唐朝不可能在经过了六七年而且又是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才将安史之乱镇压下去,他最终的退位也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丙申日,唐玄宗一众到了(今陕西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
玄宗幸蜀图
。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多人围堵杨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户部侍郎杨暄、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和魏方进被一并杀死。国忠妻裴柔同及儿子杨晞、虢国夫人及其子裴徽在陈仓被县令薛景仙杀死。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灵武。后世史家认为““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长安失陷,君储逃亡,安史之乱进入最高峰。[10]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为诸将所推,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被封为节度使,奉诏讨伐叛军。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河北),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13]
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正月至十月,唐河南节度副使等率军民坚守(今河南南),是抗击、牵制叛军的著名城市攻坚战,史称“睢阳之战”。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以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人南下,尹子奇为安庆绪手下之名将,率领大军扫荡河南,此时河南城镇纷纷陷落,惟有军事重镇睢阳未陷(睢阳即今商丘县地内)。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因宁陵城小,难以抵强敌,故张巡率兵3000自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入睢阳,与许远合兵共6800余人。尹子奇全力攻城,张巡率领将士,昼夜苦战,有时一天之内打退叛军20余次进攻,连续战斗16昼夜,共俘获叛军将领60余人,杀死士卒2万余人,守军士气倍增。许远因张巡智勇兼备,于是自己守城,将作战指挥交张巡负责,自己担负调运军粮,修理战具等后勤保障工作,战斗筹划都出于张巡。[14]
两人密切配合,使叛军久攻不下,只能围而不攻。
睢阳之战,张巡从757年1月开始,到757年10月陷落,最后,终因病饿力竭,寡不敌众,城被叛军攻破,张巡及其部将36人遭杀害。苦撑了十个月,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个月之久,保江淮免于战乱十个月。而睢阳之战前后大小四百余战,张巡以不足万人之众,屡败贼兵,无一败仗,杀伤贼兵十几万人,而敌首领也非无能之辈,这从尹子奇被张巡射瞎一目,而又因为壮其义、爱其才,欲要招降张巡,可见不一般了。睢阳之战,尹子奇为报屡败损目之仇,使安庆绪前后大兵几十万人被张巡所牵制。如此方使唐朝能够反攻、使郭子仪能够从容收复两京。
当时,朝廷仅剩下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着,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后果不堪设想。张巡、许远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竟然歼灭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10月之久,在此其间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已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前一个月已收复西京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东京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15]
安禄山被杀
安禄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至此又双目失明,看不见任何物体。同时又患有疽病,性
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气也大。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也受禄山宠爱,常想以庆恩代庆绪。安庆绪时常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于己不利,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 (1月29日) 夜,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却没能摸到。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由严庄。”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死于非命,享年五十五岁。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并诫令宫中严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分。随即继承帝位,尊禄山为,然后发丧。
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年号。命史思明回守,留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城(今河南安阳),其部将率精锐及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13]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二年三月,唐军围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被狂风惊散溃败的作战。
唐至德二载(757)十月,在陕郡之战后,安庆绪仅率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今河北省)。唐军遂收复洛阳城,并遣军攻占河内(今沁阳)等地,迫降安将严庄;陈留(治今开封)军民杀安将尹子奇归唐;唐将张镐率兵收复河南、河东郡县。但肃宗忙于迎太上皇还都,未及时遣军追击安军残部。安庆绪至邺后重整旗鼓,旬日之间,其将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田承嗣自颍川(今河南许昌)、武令珣自南阳(今邓州),各率所部至会合,连同安庆绪在河北诸郡招募的新兵,共约6万人。安庆绪忌史思明势盛,于十二月遣使至范阳(今北京城西南)调兵。史思明囚安庆绪使者,以其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被授范阳节度使;半年后复叛。安、史两军虽已矛盾重重,但对唐军仍构成威胁。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约20万北进主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部会攻卫州(今河南卫辉),以弓弩手伏击而逐,大败安庆绪亲领7万援军,克卫州;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3万余人。安庆绪退回邺城,被唐军包围,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
史思明率兵13万自范阳南下救邺城,先遣步骑1万进驻滏阳(今河北),遥为声援。十二月,史思明击败崔光远夺占魏州(今大名北)后,按兵观望。二年正月,李光弼建议分兵逼魏州,各个击破史军,鱼朝恩不纳。二月,唐军围邺城(今河北)四月不下,师老势屈。史思明率部向唐军逼进,并截断唐军粮运。三月初六,号称60万之唐军,布阵于(今河南安阳北)之北。史思明亲领精兵5万与唐军李(光弼)、王、许、鲁等部激战,双方伤亡甚重。郭子仪率军继至,未及列阵,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两军皆大惊而退。唐军南撤却一退不可止,郭部退保洛阳。其余各节度使兵退归本镇。史思明收集部众驻邺城南,诱杀安庆绪及高尚、崔乾祐等,入城兼并其军,遂留其子史朝义守邺城,自还范阳。
此战,唐肃宗待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下令攻讨,发兵数十万竟不设元帅,无统一节度;久围城不下,粮秣不继,军心不稳,终于酿成一次大溃败。[16]
史思明复叛
因契丹、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击退后,回到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本是安氏老
窝,安禄山从东京和西京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得报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但由于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军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 九节度使之60万大军,其围遂解。宦官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称“大燕皇帝”。[13]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
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年)十月,继位,并借维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今河北任丘北)。率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史朝义部下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为(今河北中部)节度使,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的局面。[10]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一、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的状态中。[17]
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
唐末藩镇割据形势
党在北方形成,各自为政。当史思明之子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后改名李宝臣)据(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三镇逐渐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18]
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一带),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有的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有的不入贡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17]
书本《安史之乱》
三、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和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19]
元和年间,由于政令不及,税收只能征自东南八道(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20]
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镇“重加税率”,在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一朝,全国各地叛乱四起,[21]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之乱,舒州杨昭之乱,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17]
四、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乘机而入,尽得陇右、,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22]
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23]
六、西域独立。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755年(十四载),唐朝国内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由唐朝蛮族将领、率领的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攻陷东、西两京,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儿子在继位之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
756年(至德元载)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24]
除了西域边兵之外,唐朝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25]
明确见于记载的有于阗王率领的本国兵马五千。[26]
另外与一起发兵的还有大食等国。最晚到 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们就已经行进到了。[27]
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罗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行营效力。[28]
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
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平叛,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 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到763 年(元年)时,吐蕃军队已经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29]
。此后西域守军与内地的联系断绝,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30]
有广德四年(相当766年)年号。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说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联系,不知长安改元永泰。而且四镇在这时还保持着一定的兵力,765年(永泰元年)左右,河西唐军抵挡不住吐蕃的进攻,遣使前往四镇,请求河西援军一万人,[31]
这至少说明西域的形势这时要比河西稳定得多。
768年(大历三年)左右[32]
,西域守军又与朝廷恢复了联系,朝野上下对他们“忘身报国”的精神感动得“酸鼻流涕”、唐代宗下诏褒奖,并向西域唐军通报内地情况,对守军大加赞扬。[33]
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攻陷关陇之后,已深入唐朝心腹地区,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34]
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35]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上》:贞观以来,任蕃将者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皆以忠力奋,然犹不为上将,皆大臣总制之,故上有余权以制于下。先天、开元中,大臣若薛讷、郭元振、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等,自节度使入相天子。林甫疾儒臣以方略积边劳,且大任,欲杜其本,以久己权,即说帝曰:“以陛下雄材,国家富强,而夷狄未灭者,繇文吏为将,惮矢石,不身先。不如用蕃将,彼生而雄,养马上,长行阵,天性然也。若陛下感而用之,使必死,夷狄不足图也。”帝然之,因以安思顺代林甫领节度,而擢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专为大将。林甫利其虏也,无入相之资,故禄山得专三道劲兵,处十四年不徙,天子安林甫策,不疑也,卒称兵荡覆天下,王室遂微。
.太行军事网[引用日期]
唐玄宗曾经下诏说: “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兼并,莫惧章程。借荒者皆有熟田,因之侵夺,置牧者唯指山谷,不限多少。爰及口分永业,违法买卖;或改籍书,或云典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既夺居人之业,实生浮情之端,远近皆然,因循已久。”
开元二十四年(736)正月唐玄宗下诏《听逃户归首敕》:使黎甿失业,户口凋零,忍弃枌榆,转徙他土,佣假取给,浮窳求生,言念於兹,良深恻隐。岂惟朕德所未及,教有未宏欤?
《旧唐书》:“甲第洞开,僭拟官掖。车马仆御,照耀京邑,递相夸尚。每构一堂,费千万计”
.铁血网[引用日期]
《新唐书》:“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
.军事网[引用日期]
司马光.资治通鉴:新世界出版社,2008
.枫叶教育网[引用日期]
.军事网[引用日期]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远谓巡曰:‘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请公为远战。’自是之后,远但调军粮,修战具,居中应接而已,战斗筹画一出于巡。”
.铁血网[引用日期]
.江西国防教育网[引用日期]
.世界大学城[引用日期]
《旧唐书》:“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杜甫阁赋》:“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
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卷84
《全唐文》第05部 卷四百三十八:“群盗蜂轶,连陷县邑”
李白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 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本②经济史,贞观之治,开元之治
《新唐书 · 卷一百五十一 · 列传第六十三》
《资治通鉴》卷218记载,756年肃宗在征发拔汗那兵马的同时,又使拔汗那“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
《旧唐书·尉迟胜传》
《资治通鉴·卷219》
《册府元龟》卷973 《助国讨伐》,参见《新唐书·吐火罗传》
《资治通鉴·卷223》
参见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发掘简报见《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敦煌文书P.2942《河西节度使判集》:“索救援河西兵马一万人”
斯坦因在于阗发现的汉文文书中,有大历三年(768)年号。参见M.A.Stein, Ancient Kothan,Appendix A:Chinese Documents From the Danda-Uillq,Niya and Ender, No.1
《唐大诏令集》卷116常衮《喻安西北庭诸将制》。据岑仲勉研究(《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104页:“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微三臣(指河西节度使周鼎、安西、北庭都护曹令忠、尔朱某)之力,则度隍逾陇,不复汉有矣,此制文下于大历四年(769)至大历七年(772)之间)”
《全唐文》卷464 《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
.铁血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