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齐天大圣圣葫芦玻璃气瓶的原理?

[评论随笔]孙悟空的西游记——这一番千山万水的跋涉背后究竟有多少故事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楼主更新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楼主更新      010八卦炉和五行山的象征意义与佛道斗争和消长  A——孙悟空的再生    
在《007哪吒和孙悟空是双胞胎吗?》中,我们说到哪吒和悟空曾有过再生。悟空的再生形式上与哪吒颇有不同,但是实质上是一样的。悟空没有像哪吒那样先死过一回之后,又通过神明(佛祖或太乙真人)的法力再生,悟空是先后被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擒获,并通过他们自己的手段,按照自己的预设让齐天大圣天脱胎换骨。哪吒再生之前,是对龙施加压力的人物,再生之后就按照佛祖的意志,与自己的父亲站在了一边。同样,孙悟空之前是反体制的英雄,但是在取经的路上,他又充当起体制的维护者。这种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我们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在实质上,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已经是再生的孙悟空,与之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已经大不相同。这个“再生”,在形式上就表现为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和如来佛祖的五行山。    
我们一开始就说到,孙悟空产自岩石。这一事实换种说法,也就是——岩石是孙悟空的母体。如来佛将五指化作五行山,五行山下那狭窄的石缝,其实就具有了母胎的作用。从观音的眼中看出,“他原来压于石匣之中”。“石匣”的容器特征和它岩石的材质,无疑是具有母胎的象征意义的。孙悟空在里面重经孕育,出来之后便是一个崭新的生命,可以与之前他所反抗的体制磨合无间。    
说起来,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说的都是人们误入到一个山洞中,受到仙人们礼貌的招待,可是等过了一两天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却发现人世间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汉代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方士,他看到集市上有个卖药的老翁,每到集市散去,就会钻进自己装药的葫芦里。在费长房的恳求下,老翁带他一起钻进葫芦,发现里面雕梁画栋别有洞天。费长房跟随老翁学习了十来天仙术,等到他出来的时候,却发现人世间已经过去了十年。山洞也好,葫芦也好,都是封闭的容器,空间在内得以转换,时间在内得以永恒,这些与五行山下的石洞有异曲同工之致。倘若追究其暗示的寓意,母胎内不正是一个封闭的宇宙吗?孕育于其中的胎儿并不觉得时间的久远,所以孙悟空才会一压五百年,套用一句俗语,叫做“洞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而用安天会上寿星的话说,则是“洞里乾坤任自由,壶中岁月随成就”。    
与五行山下的石匣相似,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是一个封闭容器,其内在的空间也具有母胎的属性,但是它却五行山稍有不同:    
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山洞和葫芦都是自然生成的,五行山下的石匣具备此属性。但是不同的是,八卦炉则是后天人工加工而成的物体,所以它的母胎含义,对于生于天然岩石的孙悟空而言,相对弱化了许多。相反,八卦炉因为是道家用来炼丹的工具,反而增添许多人们刻意为之的痕迹。太上老君在处理孙悟空的问题上,也多了许多强加的因素,他是要“以文武火锻炼”,将孙悟空强制改造成他所希望的样子。但是他失败了。如来就不同,他的五行山并没有对孙悟空采取强制措施,只是将他那样压着,让悟空自己去改变,因势利导,以达到他的目的。这这场较量上,太上老君彻底输了。    
这场失败也暴露出佛道两家在处理相同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佛教比较能够尊重对方原有的属性,因势利导,利用最大优势,另对方自发发生改变,依次达到他们要同化对方的目的。道家呢?是将对方一把拿下,放在自己制定的体制内,强令其遵守自己的规则,立刻变身成为自己体制内的角色。削足适履,势必伤脚。所以最终的结果便是悟空为佛祖所降服,而并不能归顺道祖。        
  有的人就喜欢在别人帖子里面冷言冷语地说风凉话。    有本事就自己开新帖布道去。别像苍蝇一样,招人厌!
  mark一记
  留着慢慢看
  @博成侯  18:57:39    #微西游#白龙马化作西海太子的真身径往乱石山碧波潭,不想迎头撞见万圣公主。公主怒道:太子,你有何面目再来见我!白龙道:贤妹何出此言?公主道:我已颜面丧尽!当年人人称我做万圣公主,自从你狠心退婚送还定亲信物夜明珠,你可知别人称我做甚?白龙奇道:称你做甚?公主哽咽道:…还珠格格!  -----------------------------  lz很不厚道 只当你正经开坛讲法呢 怎么说起单口相声来了
  @博成侯  12:15:29    #微西游#菩萨道:“那条龙,是我亲奏玉帝,讨他在此,专为求经人做个脚力。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菩萨上前,吹口仙气,喝声叫“变!”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匹毛片,又将言语吩咐道:“功成后还你个金身正果,从今以后你便名为神马。”            #微西游#那菩萨方要腾云回往南海普陀,忽又转身对龙马道:“取经须要往西行,不可回头。若想回头时,.....  -----------------------------  你太贫了!不过,熬稀饭!
  @博成侯  19:20:53    #微西游#却说那琵琶精战退行者三人,乃放下凶恶之心,重整欢愉之色,叫道:“小的们,把前后门都关紧了。”又使两个支更,防守行者,但听门响,即时通报。却又教:“女童,将卧房收拾齐整,点上蜡烛,拿来皮鞭。请唐御弟穿好袈裟前来,我与他玩角色扮演制服诱惑做耍子。”  -----------------------------  不顶此文,天理难容!
  @博成侯  19:21:50    #微西游#话说女儿国国王在东阁摆宴,三藏道:“我第二个徒弟生来食肠宽大,须多安排些酒食与他方好。”女王即命人多多准备。那八戒哪管好歹,放开肚子只情吃起,上菜的哪有他吃得快?不一时席上菜空,八戒大叫:“女官,给我催催菜!”女官闻言道:“我直接喂你得了,我还给你吹菜!?”  -----------------------------  受不鸟了!lz,警告你一下!我若没看完此帖,就被笑死了!九泉之下绝不放过你!
  @博成侯  09:12:05    #微西游#三藏道:我本是金蝉子,因听经不敬,被贬往东土投生。悟空道:我本是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龙马道:我本是西海龙太子,因忤逆不孝,被罚驼载取经人。八戒道:我本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投生为猪。沙僧道:我本是故宫工作人员,因失手打碎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被故宫调查。      -----------------------------  师徒五人 都是污点证人 我滴个娘哎 比妖精清白不到哪里去
  楼主不是说 不插播广告的嘛~~~
  @博成侯  17:09:18    005招抚孙悟空为什么一定要让太白金星去?B        东方朔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富有神奇色彩的角色,从《史记》对他的记载来看,他是一个诙谐且非常聪明的人物。《汉书》说他:“其事浮浅,行于庶众,童儿牧竖莫不炫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去奇言怪语附著之朔。”由于东方朔在大众心目中的喜剧偶像的形象,在他死后,一些离奇的传说迅速地附会他身上,使他渐渐超脱于人而达于神的境地。其中,与《西游记》关系最密切的两点,...........  -----------------------------  我想以西游观止评价高文 不会有人认为我在拍lz马屁吧
  八卦炉中逃大圣    这个炉子像一口缸,又像一口井    
  八卦炉中逃大圣    这个炉子像一口缸,又像一口井    
  @博成侯  12:18:06    006托塔天王与四大天王是什么关系    B——托塔天王他为什么托塔?        毗沙门天王是大小乘佛教和密宗共同信奉的护法神,许多佛教典籍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他曾在佛前许下誓愿,凡是持诵和奉行《法华经》与《金光明经》等佛经的教徒,他都会自己的法力对他们加以保护(所以在《诗话》中,法师演说《法华经》之后,便得到了大梵天王的种种帮助)。佛教经典中有《毗沙门天王经》,还有《毗沙门天王心咒》,唐代的不...........  -----------------------------  复感慨一下!以我等学识,难及lz十万分之一,观帖至此已渐觉吃力,虽楼主文才俱佳,奈何涉及典故、源头学说甚多,俱不为我所知悉,这对理解lz的真正阐述的意思有很大限制,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受教了
  好文,记号下
  五行山下定心猿    上面那个执锏的大胡子应该就是王灵官    
  行者压在五行山下    
  文不错,纯原创的话,值得鼓励,楼主要加油啊    不过,楼主你虽然博览群书,但是有些时候也真是不得要领啊……    昴日鸡若是下界为妖,自然是鸡,奎木狼若是天界当值,自然是星官了,求人办事时,求的是四木禽星,不是蛟狼獬轩吧?猴子嘴里可是直呼‘昴宿’的,天上说道狼,同事间用‘奎星’,玉帝直呼其名,这很正常。至于亢金龙,没办法,第三人称叙事,为表示其有角好办事,只得全名供出。百姓读者知道二十八宿的,古今都算,未必叫得周全,按说这里起码十几位可能是长角的,亢宿算是反应比较快了。    当然,古代文字,小说成书尤艰,一体之书,未必顺畅通达,甚至未必是同一人同一时间按顺序写的,因此有些错乱硬伤,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三国水浒里硬伤要更多些,西游占了神话的便宜,有些地方看这生硬,却不知道是疏忽错漏还是刻意如此。你比如猴子见四木,只道原来是你,却无他话,就有些奇异;奎星见四众,原文‘奎木狼道:“天蓬元帅说得有理。你与卷帘大将保护你师回寺安歇,待吾等还去艮方迎敌。”', 显然让人闹不明白这段和黄袍一段到底哪个先哪个后,黄袍是第一大难,犀牛是最后一大难,可天上不过十来天烧火时间,此处存疑甚多。西游记章回单元性强,有些地方或许是调整过次序的,吾辈不明究理而已。      关于孙悟空的战绩问题,其实很简单,最能打的,未必最当先,会防守的,未必会进攻,不死不伤的,未必不痛不痒。按说一路坎坷,以猴子的智商,很多情况下无需请任何救兵,苍蝇+入腹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妖怪了,可是这样小说还有什么意思? 直接改名为《西天路上群妖胃痉挛下垂大出血记》不就好了? 还有身外身也是如此,许多伎俩都不宜多用,否则影响小说的精彩程度。      至于王灵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国家武力最强的,未必是善带兵的于禁、善破城的乐进、总大权的夏侯盲、独当一面的张辽、深受眷顾的张颌,反而会是身边的典韦、许褚俩大护卫。前面那些人,谁也不是西凉马超的对手,可是许褚就可以和马超对上。赵云一样当过护卫队长,周泰的武艺也比程普要强。李天王是帅才,不是一介勇夫,武艺不如王灵官也说得通。哪吒虽然骁勇,不过欺负欺负小龙,外加莲花身特性,诅咒类免疫,封神演义里也不如杨戬风光,与袁洪不可同日而语。    如来是现在佛,弟子众多,但是以须菩提作为悟空师傅、再以金蝉子作为悟空师傅,先授本领、再授磨难的手法,估计吴承恩那个时代的逻辑是很难说通的。以现在的说法就是,我作为一个公司老总,看上一个好苗子欠打磨,就派自己的得意门生去教育他,然后再派第二门生去陪他一起苦心志老筋骨饿体肤空乏身行服乱所为,最终得成大器……这样主角就真成了猴子了! 可实际上,作者本意的主角,可未必是猴子啊,而且这样的方式太跳脱时代了,很难采信。    猴子最强的地方在于大无畏的利己主义精神,他为了不死求道,为了打仗寻兵刃、为了不死弄幽冥、为了不受气闹天宫、为了私欲反天庭,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还有他的猴子猴孙们。闹天宫时别的妖魔死活,他根本不往心里去。就是因为他只有纯粹的利己思想,所以佛家才会觉得他纯洁清明,因为真正的佛性,不是要抛弃私欲,而是要空。从压抑自己欲望做到空的境界的,最多是高僧,死后成个罗汉。只有从放大自己欲望而达到空的境界的,才有可能成佛。乐极生悲、居安思危、否极泰来、物极必反,这些道理佛道皆通,猴子就是从一个什么都以自己为主的猴本主义人物,慢慢升华到了佛的境界。从有价值观,到无价值观,这种心境的转化,远远不是言语可以轻易表述明白的。      
  打乱了我10点睡觉的计划,楼主好有责任心,是个做事很有条理的人。  标记,下次看  
  好文,楼主继续,出书的时候记得送我一本,我留着给我儿子读
  楼主你不蛋疼吗?你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写的“什么玩意”?人家那至少是自己的理论自己的意识主导。哪像你、还什么学术界。学术界就是对的?悟本当年也是学术界、你现在怎么在这里大言不惭的白话也不去救救这位学术界?谁敢保证自己就理解的对?你是吴承恩?你说别人胡扯难道你不胡扯?西游记说白了本来就是吴老胡扯出来的东西,解读西游记只是胡扯一些胡扯的。有本事你去国家西游文化研究中心说去啊,你在这里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前两个原因还让我对你有点好感,第三个原因让我想起了我初一的班主任,大学刚毕业,二十四岁的样子,开家长会面对着四十多个都能当他爹妈的家长指手画脚。我只想说一句:傻×。别人写的“什么玩意”,你又是“什么东西”。批评别人来提高自己的层次,垃圾。你的个性让我呕吐。
  关于西游记的帖子,我都愿意一读,支持LZ一下~~~  不过,也冒昧的指出LZ的一个小错误,毗蓝婆菩萨并没有杀死蜈蚣精,而是把它捉去给自己看家当保安去了( 和观音菩萨带走黑熊精的目的一样……)  另外再请LZ多写一些有关金翅大鹏雕的内容吧,我很崇拜他呀,哈哈哈哈~~~
  @pingyuanstone  15:50:52    @博成侯  12:46:56    军中的毗沙门天王的信仰十分广泛    -----------------------------    咦,這個有趣。和軍中同樣流行的密特拉信仰會有什麼關係呢?      -----------------------------  貌似日本战国著名武将上杉谦信就一直认为自己是毗沙门天的转世……他的军旗上就写着一个大大的“毗”
      《孙悟空的西游记——这一番千山万水的跋涉背后究竟有多少故事》    整理版:
/asjdVg      
  楼主还是蛮有条理的,期待妖精的旋律这一部分。楼主慢慢更,群众不给压力
    孙悟空的西游记——这一番千山万水的跋涉背后究竟有多少故事
整理版:    
/go.php?id=5adb3f04-3fcf-4c17-a47e-098a6af89807    
    孙悟空的西游记——这一番千山万水的跋涉背后究竟有多少故事
整理版:    
/go.php?id=9059    
  @glnr-16 19:12:32    文不错,纯原创的话,值得鼓励,楼主要加油啊        不过,楼主你虽然博览群书,但是有些时候也真是不得要领啊……        昴日鸡若是下界为妖,自然是鸡,奎木狼若是天界当值,自然是星官了,求人办事时,求的是四木禽星,不是蛟狼獬轩吧?猴子嘴里可是直呼‘昴宿’的,天上说道狼,同事间用‘奎星’,玉帝直呼其名,这很正常。至于亢金龙,没办法,第三人称叙事,为表示其有角好办事,只得全名供出。百姓读者知道二...........  -----------------------------  楼上高论,楼主受教了!谢谢!!
  @乌霆歼  00:58:36    关于西游记的帖子,我都愿意一读,支持LZ一下~~~    不过,也冒昧的指出LZ的一个小错误,毗蓝婆菩萨并没有杀死蜈蚣精,而是把它捉去给自己看家当保安去了( 和观音菩萨带走黑熊精的目的一样……)    另外再请LZ多写一些有关金翅大鹏雕的内容吧,我很崇拜他呀,哈哈哈哈~~~  -----------------------------  谢谢楼上支持!!    楼主写得匆忙,里面肯定还有不少错误,欢迎指正,这是对楼主的帮助。  我以后讲到狮驼国的时候还要讲大鹏鸟,我会告诉你为什么他所使用的武器不是别的而是方天画戟    上杉谦信的事儿本帖也提到了呢:  密宗传入日本之后,将天王信仰一起带到了日本。因为天王的军神——或者说武神地位,战国时代的许多武将都是天王的忠实信徒。上杉谦信自称是天王的化身,他的军旗都书有“毘”(即毗)字。  
  @Ven小恩  00:08:31    楼主你不蛋疼吗?你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写的“什么玩意”?人家那至少是自己的理论自己的意识主导。哪像你、还什么学术界。学术界就是对的?悟本当年也是学术界、你现在怎么在这里大言不惭的白话也不去救救这位学术界?谁敢保证自己就理解的对?你是吴承恩?你说别人胡扯难道你不胡扯?西游记说白了本来就是吴老胡扯出来的东西,解读西游记只是胡扯一些胡扯的。有本事你去国家西游文化研究中心说去啊,你在这里大言不惭的说什么?.....  -----------------------------  楼主一点都不蛋疼,倒是楼上的你……楼主我为什么要去救张悟本,他跟楼主有个蛋的关系  楼主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但是楼主一点都不标榜学术界,楼主说过,我说的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大家可以横向比较,自由品评    “西游记说白了本来就是吴老胡扯出来的东西,解读西游记只是胡扯一些胡扯的。”  楼上的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楼主我对你无比钦佩  你还能挖掘出楼主的“个性”,对楼主的“个性”呕吐……你还是省着点呕吐的力气留着自己蛋疼去吧  
  楼主继续努力,闲人不必多理
  @博成侯  15:40:37    006托塔天王与四大天王是什么关系    E——四大天王始末        赵丽蓉生前与郭达蔡明一起演过一个关于追星的小品,蔡明演的孙女说自己崇拜香港的四大天王,赵丽蓉演的奶奶就说:那第一个,就得数托塔李天王了吧!    ......  -----------------------------  “在《西游记》,便是二郎神哮天犬的原型。”这个能烦lz解释一下吗?
  @博成侯  16:47:15    西方广目天王              -----------------------------  这个西方广目天王手中的塔跟之前大英博物馆敦煌经卷上那个北方毗沙门天王  左上角墨线宝塔的造型很相似 不知有无关联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楼主我想在二十八宿中参水猿的名字也可以佐证猿的水属性!!!  
  佛教比较能够尊重对方原有的属性,因势利导,利用最大优势,另对方自发发生改变,依次达到他们要同化对方的目的。道家呢?是将对方一把拿下,放在自己制定的体制内,强令其遵守自己的规则,立刻变身成为自己体制内的角色。削足适履,势必伤脚。所以最终的结果便是悟空为佛祖所降服,而并不能归顺道祖。  ————————————————————————————————  窃以为此段又不恰当之处。因势利导这种手段可不是佛教的货,而是正宗的道教传统。不知楼主对佛教和道教的修行方法有没有了解,如果了解就该知道从起手处便是这般区别了。司马谈讲道家“因循”,便是这个意思,楼主以为如何?
  @博成侯  22:28:07    #微西游#美猴王得胜归来,六兄弟皆来相贺,在那花果山水帘洞洞天福地之内欢饮无限。猴王忽道:“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众兄弟何不亦称以大圣?”众妖称善。有一魔王道:“你既为齐天大圣,我便称如家大圣。”又一魔王道:“我乃汉庭大圣。”又一魔王道:“我乃莫泰幺六八大圣。”猴王:“……”  -----------------------------  是戏说 七天 如家 汉庭 莫泰 吗?
  @博成侯  09:20:43  王灵官是谁?......  -----------------------------  这段精彩!    不过我以为作者称之为“灵官”而不是元帅是大有用意的,让他来阻挡孙悟空也是大大有用意的。三星堆的因陀罗,希腊的宙斯,哈哈。    
  相当有深度的名著考据,楼主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对错暂且不论,光是这份细致严谨的治学精神便令人钦佩,之前也略微看过吴闲云及七大圣等文,感觉戏说有余,有牵强附会之嫌,说来道去皆从小说中找出处,较少思考小说之外的背景、名词源流考究,当然只能视为风格不同,无有高下之分,以免枉费其余作者码字之苦。近日正重看西游,逐字逐句抠内里深意,与前几次泛泛而读感受又有不同,实无愧于经典中的经典名著,说句题外话,马厩里养猴古已有之,若以养猴防病为由,何故后世之人将其引入风水器物之说,喻为马上封侯,平步青云之意,不知楼主对这一演变有何高见。
  @博成侯  09:33:17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楼主更新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楼主更新            ......  -----------------------------  八卦炉中的火都奈何不了他,却差点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活活烧死。真是奇也怪哉!  对呀 这是不是作者的漏洞呢
  @这里的闲人  23:34:37    顺便发一篇东西给楼主参考:    =====南怀瑾老师谈《西游记》      中国产生了一部《西游记》,里面有个孙悟空。孙悟空取经以前,已经把阎王那里猴子的生死薄勾掉了,阎王管不住他了。…孙悟空代表什么?代表意识思想。他上帝也不怕,阎王也不怕。他是东胜神州一个海岛上石头里跳出来的,乱蹦乱跳。后来他去修道,他的师父是须菩提,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须菩提很讨厌这个徒弟,因为他不守规矩,不过他很聪...........  -----------------------------  如果这是完整的南怀瑾先生对西游记的解读 我觉得不及lz见地的十万分之一 且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东西 不知道这位博友提供这篇文章给楼主 意欲何为 万分好奇
  果断马克    慢慢看
  楼主辛苦了,写得很精彩!
  @alonely_001  13:53:11    @这里的闲人  23:34:37      顺便发一篇东西给楼主参考:      =====南怀瑾老师谈《西游记》        中国产生了一部《西游记》,里面有个孙悟空。孙悟空取经以前,已经把阎王那里猴子的生死薄勾掉了,阎王管不住他了。…孙悟空代表什么?代表意识思想。他上帝也不怕,阎王也不怕。他是东胜神州一个海岛上石头里跳出来的,乱蹦乱跳。后来他去修道,他的师父是须菩提,佛的十...........  -----------------------------  alonely_001好见地啊
把我想说不敢说的都说出来了
  @alonely_001  10:31:11    @博成侯  15:40:37      006托塔天王与四大天王是什么关系      E——四大天王始末            赵丽蓉生前与郭达蔡明一起演过一个关于追星的小品,蔡明演的孙女说自己崇拜香港的四大天王,赵丽蓉演的奶奶就说:那第一个,就得数托塔李天王了吧!......  -----------------------------  我简单说一下吧    二郎神是一个复合型是神祇,他是糅合了多个来源创造出来的。而在这多个来源之中,我以为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毗沙门天王的二太子独健。虽然独健最后名字没有流传开,但是二郎神的精气神确实都继承自他。而在诸多毗沙门天王的画像中,往往会天王这个主要人物之外,突出二太子独健。同时,在这些画像中,独健往往是捧着金鼠的。金鼠是天王的法器,前面已经说过它的种种神迹,但是在天王父子同建功勋的神话流传过程中,金鼠成了二太子的神器。鼠这种动物在中国是不受待见的,因此流传过程中又掺杂进中国固有传说中关于犬的元素,从而形成了哮天犬这一形象。这是外国神话人物中国化的必然过程。《封神演义》中的杨戬也有哮天犬,但是这个哮天犬是在花狐貂死后出现的,而且你会感觉它不像是一个动物,而更像是一个道具,类似于哪吒的乾坤圈,金吒的遁龙桩等等。
  @zyh-17 11:22:09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楼主我想在二十八宿中参水猿的名字也可以佐证猿的水属性!!!      -----------------------------  楼上慧眼,好见地!楼主受教了
  @meizheren  11:57:26    佛教比较能够尊重对方原有的属性,因势利导,利用最大优势,另对方自发发生改变,依次达到他们要同化对方的目的。道家呢?是将对方一把拿下,放在自己制定的体制内,强令其遵守自己的规则,立刻变身成为自己体制内的角色。削足适履,势必伤脚。所以最终的结果便是悟空为佛祖所降服,而并不能归顺道祖。    ————————————————————————————————    窃以为此段又不恰当之处。因势利导这种手段.....  -----------------------------  这个问题提得好。    但是我要提醒楼上,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儿,其间的区别就像哲学与宗教的区别。  另外,道教信仰与道教传播也不是一回事儿。楼主想表达的意思是,道教这个宗教在中国民间传播的过程中,采用手段与佛教的因势利导稍有不同,而更多地具有人工强加和生吞活剥的风格。《封神演义》中不分好歹就把慈航道人(观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设定为道教人物,就是这种生吞活剥的一种实际体现。    
  @murcielago-17 12:44:29    相当有深度的名著考据,楼主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对错暂且不论,光是这份细致严谨的治学精神便令人钦佩,之前也略微看过吴闲云及七大圣等文,感觉戏说有余,有牵强附会之嫌,说来道去皆从小说中找出处,较少思考小说之外的背景、名词源流考究,当然只能视为风格不同,无有高下之分,以免枉费其余作者码字之苦。近日正重看西游,逐字逐句抠内里深意,与前几次泛泛而读感受又有不同,实无愧于经典中的经典名著,说句题外话,马厩......  -----------------------------  “马上封侯”并不是后世延入风水器物中的,而是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它体现了马与猴子的关系的源远流长,而“马上封侯”与“避马瘟”都是这种关系的一种表现,并不是说先有“避马瘟”,后来才演变成“马上封侯”。    民俗中的许多细节都有极其悠长的历史。比如,您到故宫,会看到铜铸的龟鹤延年,一只鹤站在龟背上。你也许会觉得这是“后世”的民俗,其实早在三星堆中就出土过鸟站在龟背上的青铜器,只是这种历史传承的详细情况,我们现在不知道罢了。李零教授在他的《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一书中说到过不少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
  觜火猴 参水猿  恰恰是这个才不能说明猴子的水属性。猿是悟空,猴便不是了么?  另外西游记中多次提到木母金公,木母就是猪八戒,金公便是孙猴子。猴子属性为金才是。至于猴子怕红孩儿的三昧火,却不怕八卦炉道祖的正宗三昧火,原著上是写明了猴子躲在巽风位有风无火才逃得性命(顺便连成了火眼金睛)。  其实猴子一直怕火,除了红孩儿,大鹏的阴阳二气瓶中的火龙三条便是差点要了猴子命的,猴子自己也说是差点两世为人。大概正是取义火克金吧。  不过同时西游记中也一直强调孙悟空为心猿心主,而修禅正是修心为本,猴子乃是一块浑金,未经淬炼,等到得悟大道成佛,那便真正成为一块真金,真金自然便不怕火炼了。      不过楼主好文,从文化乃至宗教角度解读西游才更“正道”,楼主文章大秒,追着看。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楼主更新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楼主更新            010八卦炉和五行山的象征意义与佛道斗争和消长  B——“老子化胡”始末以及太上老君的用意    佛道的明争暗斗肯定不始于大闹天宫,但是大闹天宫无疑激化了两家的斗争。观音推荐了二郎神前来降服妖猴,几位大神在云头观战:    话表大力鬼王既调了真君与六兄弟提兵擒魔去后,却上界回奏。玉帝与观音菩萨、王母并众仙卿,正在灵霄殿讲话,道:“既是二郎已去赴战,这一日还不见回报。”观音合掌道:“贫僧请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门外,亲去看看虚实如何?”玉帝道:“言之有理。”即摆驾,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早有些天丁、力士接着,开门遥观,只见众天丁布罗网,围住四面;李天王与哪吒,擎照妖镜,立在空中;真君把大圣围绕中间,纷纷赌斗呢。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怎能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这一段里面有就佛道两家的争风吃醋。先是观音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这就是赤果果的炫耀,是对“道祖”的威胁。如果观音把净瓶杨柳抛下去助而二郎神成功,这一次平服天庭危难,就全是观音的功劳的。太上老君如果再不主动一点的的话就被别人吃独食了,所以他祭出了自己的金刚琢。但是,他说的一句话却很堪玩味。他说:“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这是一种争锋相对的暗示,实际上等于告诉观音不要嚣张,不要得意忘形。为什么这么说呢?关键就在于“化胡为佛”这四个字,这是中国宗教史上最大的谎言。    东汉汉明帝时(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这是史书记载,而民间的宗教交流可能还要更早),竺法兰以白马驼载佛像及经卷来到洛阳,明帝建白马寺为其居所。竺法兰在白马寺中译经传教,所译出的第一部佛经便是《鹿鼎记》中隐藏众多机密的《四十二章经》。此后,佛教在中原逐渐扩大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已经蔚为大宗了。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也处在发展上升期,两个宗教之间势必有些摩擦,尤其是在统治者面前。道教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贬低佛教,便说佛祖释迦牟尼乃是春秋末期的老子所化。    《史记》有《老子韩非列传》,写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看到周王朝的衰败,便想移民出国。走到函谷关这个地方,守关的官员尹喜强迫他写下自己的理论,这便是《道德经》。后来,老子离开函谷关,“莫知其所终”。东汉的道士、方士和士人就根据这段记载,说老子后来去了天竺,点化释迦牟尼成为佛祖,因此才有了佛教。    这个谣言,在佛教根基不稳的当时,是人人信从的。《后汉书》记载,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这时距离佛教传入中国刚好一百年),方士襄楷所上奏章中就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浮屠就是佛。就连陈寿写《三国志》都说:“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后来演变得更离奇。《齐书•顾欢传》云:“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干脆说佛祖就是老子投胎所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西晋时天师道的道长叫王浮,就根据这个说法创造了一部《老子化胡经》,而后人在他的基础上陆陆续续增补此经的内容,增加到十卷之多!不仅如此,世上还广泛流传着《老子化胡图》这种美术作品。从此佛道两教的斗争更加明朗和激烈,尤其是在统治者面前互相争宠,打压对方。唐代佛道并重,唐高宗命群臣学者与道士、僧侣讨论分辨,最后确认《老子化胡经》是道士抬高自身身价的伪作,所以下令销毁此经。然而还没有完,唐宋两代都有很多皇帝信道,道家发展风生水起,所以《老子化胡经》并没有消亡。直到元代,元太祖忽必烈命当时级别最高的和尚与道士当庭辩论,以李志常(就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的土地李志常)为首的道士们一败涂地,忽必烈又下达了一次焚毁道家经典的命令。自此,《老子化胡经》才最终灰飞烟灭。    有意思的是,后来敦煌莫高窟千佛洞轰然开启,无数的佛教经卷中居然夹杂着几份《老子化胡经》的残卷……    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紧急关口,在观音因为举荐了二郎神二得意洋洋的时候,太上老君突然提出了“化胡为佛”的旧话,他的用意不是很明显了吗?这是在玉皇大帝和观音面前强调:佛祖也不过是太上老君(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其原型)所点化,值得骄傲什么呢?这样,一方面打压了观音的气焰,另一方面又通过金刚琢在降服孙悟空这件事情上抢占了功劳。宗教斗争不容易啊,身为宗教斗争中一方的最高领导人,那个费心费力就更别提了。  
  @灯下骷髅谁一剑  16:31:23    觜火猴 参水猿    恰恰是这个才不能说明猴子的水属性。猿是悟空,猴便不是了么?    另外西游记中多次提到木母金公,木母就是猪八戒,金公便是孙猴子。猴子属性为金才是。至于猴子怕红孩儿的三昧火,却不怕八卦炉道祖的正宗三昧火,原著上是写明了猴子躲在巽风位有风无火才逃得性命(顺便连成了火眼金睛)。    其实猴子一直怕火,除了红孩儿,大鹏的阴阳二气瓶中的火龙三条便是差点要了猴子命的,猴子自己也说是差点两...........  -----------------------------  楼上您太厉害了!!!如果说楼上的楼上独具慧眼,那么楼上您就具有慧眼的慧眼了!!!    因为是回答的帖子,所以上面的回复我没有多说,这里我不准备多说,我略微透露三点:  第一,猴子和猿不一样,我以后会分析,历代传说中的猴子和猿猴有什么不同  第二,《西游记》的孙悟空不仅是具有金的属性,还有火的属性;八戒不仅有木的属性,还有水的属性,这是小说中刻意制造的五行均衡,这个我以后也会分析  第三,孙悟空对历代猴子传说有传承,但不完全对等,所以小说中孙悟空与传说中猴子既要联系起来看,也要区别看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楼主更新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楼主更新            010八卦炉和五行山的象征意义与佛道斗争和消长  C——孙悟空大闹天宫造成佛道两家一升一降    玉皇大帝是道家创造出来统治天上人间龙宫地府的最高神,他的角色类似于人间的皇帝,他被创造出来显然也借鉴了皇帝的身份与地位。而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最高神,所以太上老君与玉皇大帝站在一起的时候,谁比谁大的问题就比较尴尬了。《西游记》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采取的含混的手法,不去解释它,就让这个关系暧昧着。但是,玉皇大帝对太上老君的尊敬是肯定的。小说第五回说到太上老君报告金丹被偷的情景:    说不了,又见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等来奏:“不知甚么人,搅乱了‘蟠桃大会’,偷吃了玉液琼浆,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又有四个大天师来奏上:“太上道祖来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玉帝见奏悚惧。    “四大天师”尽管地位尊崇,但毕竟是太上老君的学徒,所以尊称其为“太上道祖”。这个时候,玉帝还和王母一起出迎,足以说明对太上老君的敬重。而小说第六回,写到观音菩萨前来天宫时的场景:    菩萨道:“我要见见玉帝,烦为转奏。”天师邱弘济,即入灵霄宝殿,启知宣入。时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后。菩萨引众同入里面,与玉帝礼毕,又与老君、王母相见,各坐下。    “太上老君在上”,位置难道还要在玉帝之上?奇怪啊。观音菩萨还要向玉帝行礼,“又与老君、王母相见”,也是要互相行礼的。这一段说明观音在天宫的地位,远远不及太上老君,因为她毕竟不是佛教的最高神。    但是等到如来降服了孙悟空之后,观音在玉帝心目中的地位就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第八回,观音去长安的路上,听从了小白龙的哀求就要解救他:    观音闻言。即与木吒撞上南天门里。早有丘、张二天师接着,问道:“何往?”菩萨道:“贫僧要见玉帝一面。”二天师即忙上奏。玉帝遂下殿迎接。    玉帝也下殿迎接观音了,并对她言听计从,把小白龙送给了她。而在安天会上如来所受到的礼遇就更不用说了。    孙悟空被擒之后,刀砍斧剁雷劈火烧全没有效果,这时太上老君提出要用自己的八卦炉炼化悟空。不幸的是,他失败了。在这件事情上,他失去了玉帝的信任。所以当“八卦炉中逃大圣”孙悟空再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就不再问太上老君有没有什么降妖的法子,直接命人往西天请如来佛祖了去了。非道即佛,宗教斗争就是这么惨烈。    而在后来的安天会上,如来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啊。比较有趣的是寿星,虽说他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可是这老头可真是墙头草。寿星“见玉帝礼毕,又见如来,申谢道:‘始闻那妖猴被老君引至兜率宫煅炼,以为必致平安,不期他又反出……’”这句话说得相当重。赤壁之战后曹操哭郭嘉,说郭嘉若在,我曹孟德不会遭此大败,这是一巴掌甩在了众谋臣的脸上。宋江取东昌府,没羽箭张清凭飞石绝技,日不移影大败梁山一十五员大将,宋江说:“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虽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这一句话说得“众人无语”,明赞张清,实则暗贬诸将,也是一巴掌甩在了梁山诸将的脸上。寿星了这一句“以为必致平安,不期他又反出”,分明也是一巴掌甩在了太上老君的脸上了。    太上老君心里憋屈,这就为后来取经路上,太上老君的重重设阻埋下了根源。      
  日后再看
  楼主分析的透彻啊
  敦煌写经《老子化胡经》残卷  
  @博成侯  15:59:54    @alonely_001  10:31:11      @博成侯  15:40:37        006托塔天王与四大天王是什么关系        E——四大天王始末        ......  -----------------------------  拜谢复帖赐教 我大概窥得鳞爪了
  写经残卷,题为《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    
  太上老君在八卦炉里炼猴子开始是用什么文武火
好像炼了49天
  当太上老君以为练好了
童子正讨论炼成什么了的时候猴子讲话了   后来太上老君才用的三昧真火
炼了不多久猴子就明显反应了 说熏坏他的眼睛  然后就是太上老君使劲炼
猴子叽歪了两句就没有反应了 没有动静
  老君打开来看
猴子就出来了  电视上的情节好像就是这样的  ================================================  嘿嘿
我小时候看的电视基本还记得就是这样的~
  不过可能跟书版的不一样
~   看到有人说了这个问题
特提供个    楼主继续加油~~
  哎哟!这一天没来帖子里你问我答的精彩啊!只是本人才疏学浅还想不到什么有见地的问题来请教楼主,作罢!再细细研究好文吧
  顺嘴说两句,其实我还是认为菩提祖师就是如来本身的。至于菩提和佛教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得证菩提就是个现成的词。当然,也许老吴自己写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有所意指是肯定的,但是多是意味上的,而非确指。    至于老君有意为难西行,这也是蛮明显的,直接下届界的几个妖怪就不说了,单说说牛魔王一家。  书上也写铁扇公主和红孩儿分别做姹女婴儿,而这姹女婴儿恰恰是道家铅汞丹砂之术。而青牛那一节写明了太上老君两样最厉害的宝贝,一是金刚镯,一个便是芭蕉扇。芭蕉扇天地间只有一把,太上老君自有,铁扇公主那把又从何来?  妄自猜测,这铁扇公主只怕也是李老君的一个女徒弟吧。  至于红孩儿这三昧真火其实倒未必是道家独有的(虽然书上只写明另外只老君有),三昧之火,也许是指修为中的贪嗔痴三毒之攻吧。因为孙悟空禅心未定,贪嗔痴三毒还在,所以前者黄风大王的三昧神风孙猴子奈何不得,自然这三昧真火也惹不起了。    只是红孩儿小小年纪,表现出如此之高的实力,我始终不知道做何解释。也许这个才是妖界真正的天才吧。
  读透了一本书就可以当专家了。
  但是我要提醒楼上,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儿,其间的区别就像哲学与宗教的区别。    另外,道教信仰与道教传播也不是一回事儿。楼主想表达的意思是,道教这个宗教在中国民间传播的过程中,采用手段与佛教的因势利导稍有不同,而更多地具有人工强加和生吞活剥的风格。《封神演义》中不分好歹就把慈航道人(观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设定为道教人物,就是这种生吞活剥的一种实际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主言及此处,我无须再言。这里让我想到一件事,很值得玩味。以清净为宗的黄老一脉落实到方法论上却是霸道无比的申韩刑名之术,很像楼主提到的信仰与传播的关系。另外这种生吞活剥式的做法在道教内部也是有争议的,没有教团压力的玄门恐怕没人敢这样胡说八道,倒是有教团压力的流派喜欢这样来增加信徒和香火钱……屁股决定脑袋,不止在政界……
  关于太上老君和玉帝的关系,楼主何不从道教的三十六天体系入手?他们应该是师徒关系,就是典型的做过东宫太傅的老臣和当朝天子的关系嘛……三清可不是人,有点像基督教的“圣父圣灵圣子”的意思。一气化三清嘛……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LZ不愧是看热闹的高高手。  赞一个!!  
  &&听南怀瑾老师讲故事:孙悟空打不过铁扇公主    牛魔王的太太那真厉害,叫铁扇公主。对不起啊,女性同志们,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生的孩子叫红孩儿,后来观世音菩萨把他收了,做观音菩萨的侍者。红孩儿脚踏风火轮,手拿火焰枪,谁也拿他没办法,最厉害,就代表心意识的拙火起来了。    现在大家考据《西游记》,讲铁扇公主管的地方在新疆过去一点,那个地方有个火焰山,是很热。孙悟空带师父过不了火焰山,因为铁扇公主在这里,不让过去。铁扇公主的法宝是一把扇子,这个扇子这样一扇,这个火焰山变成清凉世界;翻过来一扇都是火,谁也过不了,所有罗汉神仙都不能过这个关。她这把扇子打开一摇,整个宇宙都起火了。一收放在嘴巴牙齿缝里。女人这个嘴巴就是这把扇子,这么一扇就清凉,那么一扇,你男人就完蛋。孙悟空最怕铁扇公主了,碰到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嫂子,你扇子不要扇我!猴子一身都是毛,火一扇毛烧光了,他就拼命跑。只有找观音菩萨,先把她的儿子收了,然后收了铁扇公主。这把扇子,孙悟空想偷也偷不了。有一次被孙悟空偷来了,反而扇得火更大了,赶快丢掉。    所以《西游记》这个小说写的都是工夫的路线,很有意思。  
  @博成侯 回复日期: 15:09:08  回复
      图中的女性人物是谁?狐精?她的身上还攀爬着一只小猴    前面一只猴子被神将揪着,可是还是努力扭转过身子来回头看,做张口呼唤状    脸上都是焦急和关切的申请    这个女性人物究竟是谁?元杂剧中的金鼎国公主?  ====================  女的是猴精,注意看她的脚            
  @这里的闲人  21:31:53    &&听南怀瑾老师讲故事:孙悟空打不过铁扇公主      牛魔王的太太那真厉害,叫铁扇公主。对不起啊,女性同志们,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生的孩子叫红孩儿,后来观世音菩萨把他收了,做观音菩萨的侍者。红孩儿脚踏风火轮,手拿火焰枪,谁也拿他没办法,最厉害,就代表心意识的拙火起来了。      现在大家考据《西游记》,讲铁扇公主管的地方在新疆过去一点,那个地方有个火焰山,是很热。孙悟空带师父过不了火焰.....  -----------------------------  楼主毕竟没接触过这些东西嘛……很正常的……南怀瑾讲的这些东西如果要外行来看恐怕是学心理学的会懂得更多。
  西游成书在先
以封神佐证
  以封神佐证西游岂
  岂不谬哉
  自己说的话都圆不起来、还大言不惭的批评别人。我也说一句:你写的这是什么玩意?虽然我没看、因为你的文字让我哕到现在还滔滔不绝。
  看了一些,没明白楼主到底想要说明什么问题。把西游记出现的人与物都考证一遍,就算是研读西游记了么?你是把西游记当做小说来研读,还是把西游记当做目录来借用。好比西游记中有这么一句:八戒手拿卫生纸去厕所。你把八戒、卫生纸、和厕所都考证一遍。这跟西游记本身有什么关系?如此,楼主还不如静下心来写一部《中国历代神仙考》。这样更能证明楼主的博学多才。  
  另外,说宗教,讲神话,都可以提学术界,但在研读西游记文本的时候,切莫提什么学术界,学术界对于西游记的文本研究可以说基本为零。  目前,针对西游记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和文化方面。比如成书年代,作者,主旨,演变什么的。这些枯燥的内容就不要拿出来晒了,晒也晒不出心意。
  LZ是买椟还珠的高手。  把椟买回去了,还买卖研究上面的花纹,看是啥木头?年份多少?  对着椟屁股上一个小洞,还得研究是什么虫咬的?这个虫来自冰河世纪还是来自外星?是用左边牙齿咬的还是右边牙齿咬的?……  对LZ研究椟的认真功夫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赞赞赞!!!
  楼主加油更,等你好文咧!
  楼主加油更,等你好文咧!
  想看的看,不想看的别进不就得了,在这里叽叽歪歪什么啊  要觉的楼主写的不好,你可以另开一贴写个好的出来嘛,可以有不同意见,但不可以不让人说话
  楼主干啥去了啊
  还不快来更新啊~    快更新啊快更新~
  楼主快更快更,不要让那些说废话的人浪费版面
  xiyouji
  d\果断马克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天大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