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大战中文字幕》里80年代的老游戏 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像素大战》是幼稚还是致敬?——记那些被游戏“吃”了的童年
听说《像素大战》要上映的消息我早已摩拳擦掌,果断入手电影票一张,第一次见过像素游戏现实化的时候,新鲜感有没有!加上小恶魔兰尼斯特在场,想必是狂拽酷炫吊炸天啊。我还特意不加班去看了这部电影,结果令我有点失望,剧情比较简单。除了小恶魔外,其余演员都仿佛是跑龙套的,比如亚当·桑德勒,虽然贵为主角却无法让我感受到主角该有的灵魂。而且电影叙事切换和情节安排不合理,本该是像素大战,却是让口水大战给淹没了,本该强调的大战镜头却总是在一小段高潮后戛然而止。而片中刻意渲染的少年时期的遭遇和中年时期爱情的两条线,并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剧情拖沓,削弱了故事本身。 人设情节也是够卡通化,简单一两个镜头,就想诠释并铺垫后面的故事情节,显得有点做作。主角小时候参加游戏比赛,成了亚军,然后自此失去了信心,长大后成为了资深撸sir一名,而他的小伙伴竟!然!成!了!总统!好吧,我想人设只有扩大到国家层面,才能上演拯救地球的戏码吧。外星人的攻击本身是比较“严肃”的,却想不到导演将外星人塑造成一个无脑又白痴的角色,仿佛入侵地球只是为了跟“无知挑衅”的人类玩个游戏,而且还要提前告诉你游戏地点。虽然这也从侧面上贯彻着“Play a game”的精神,在“玩耍”中轻松拯救世界,但一方面却挑战了我们的正常认知。这部电影是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套路,蒂莫斯·道灵等编剧们试图通过这部电影来重现80后那一段段经典的回忆,让人想起曾经的4合一卡带、52in1卡带游戏,也让我们回到了8bit小霸王红白机的时代,在那段物质匮乏的时光里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电影也试图通过经典游戏角色如吃豆人、小蜜蜂、大金刚、大蜈蚣、俄罗斯方块的再现勾起那段纯净的回忆。可是导演们做的不是很好,满篇幅讲述的中年危机和插科打诨,虽然多了笑料,但却使整个电影结构显得简单而过度生硬,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烂番茄的19%指数和豆瓣的6.4分已经做出了评判。结尾乔什·加德饰演的勒德洛·莱门梢夫生“孩子”桥段的乱入让我感受到这电影真的是来恶搞的。但恶搞,其实不就是所谓的“play”,这并未违反这个词的精神,反而因为恶搞,各种不搭和打趣,才让这部电影变得好玩,这并没什么可以诟病的,爆米花级别的电影,其实也就这样了。但是实际上,众口难调,只是看到了电影的不足之处,并不足以了解导演编剧们的用意。首先,我可以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情怀,即便我那时候对卡带游戏的接触并不足够多,也能很强烈地感受到那些经典的游戏对80后一代人的影响其实是何等强烈。强烈到要把它再次呈现出来。当然,像素现实化,《像素大战》并不是唯一呈现的剧作之一,它是参考了《像素入侵纽约城》的创意,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怀旧片,比如《功之怒》,讲述了一个会功夫的警察和一个电脑骇客、三角龙警官、六管机枪维京女战士和雷神穿越到纳粹德国刺杀另一个功夫大师希特勒的故事,这部片子的精髓在于里面向80年代cult片致敬。同样都是致敬,同样都是怀旧,但《像素之战》似乎略逊色。但这有什么重要,有的人敢于抒情表意,有的人却躲在阴暗的角落指指点点,这些都是不置可否的。其实我自己也接触过小霸王红白机,那是上小学的时候,还是90年代后,那时候估摸着也是卡带游戏淡出人们视野的年代,那是街机游戏盛行,和pc游戏《红警》的天下,黑网吧和黑电子游戏厅开始兴起。亲戚家有台小霸王学习机,那造型可前卫了,跟目前的键盘一模一样,中间位置有卡槽可以插卡带。那时候经济条件有限,家里也不同意买这种东西,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只能每次到我姑姑家蹭玩,那时候特别流行雷电、超级玛丽和合金弹头、马戏团、魂斗罗、吃豆人,雪人兄弟等等。现在记得比较清楚的还是超级玛丽和雪人兄弟,魂斗罗玩不过表哥们,经常level 1就没了三条命。尽管如此,我还是乐此不疲,常常会在文具店看到一些小塑料框装着各式各样的卡带游戏,售价不等,一个卡带里面经常是几百个游戏上千个游戏的集合,但大多是同个游戏的变种,想想那时候盗版的能力赶得上现在的盗版DVD了,而且能将那么多的游戏集中在一个小芯片上,现在想想还是很佩服的,只是那时候没钱买,只能望梅止渴。后来上了中学,去了下架山镇里读书,那时候黑网吧和电子游戏厅开始盛行,虽然我没什么钱,但因为中午会在那里吃一顿,而奶奶固定地会给我几块钱吃饭,一般是五块钱,有时候是三块钱。那时候镇里的肠粉,也就是在学校旁的一些肠粉店,一份肠粉两块五,一个饭盒三块钱,好吃价格便宜又卫生,没啥地沟油。现在想想,那时候的钱还是挺值钱的,也不会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吃完午饭之余,我和同村的伙伴总是喜欢去电玩游戏室玩,一块钱可以买到五个币。于是我会偷偷把奶奶给的吃完饭剩余的钱奉献给游戏厅的老板。黑游戏厅门口总是停着很多单车,没什么特殊的标志,仅从单车的数量就可以看出这是个什么地方。那时候经常玩的街机游戏是《西游释厄传》《恐龙快打》《三国演义》,但因为自己太笨,玩不了《拳皇》,因为里面要用到各种组合键,自己又不懂,虽然这样,但我也知道里面的八神庵最厉害,我们都叫他“疯子”,潮汕话读“笑”,而且我们也知道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厉害的角色,我们叫他为“太阳”,就是大蛇,只记得他出场的绝招就是闪啊闪,屏幕一片雪白。如今想起对里面的角色已经记不清楚,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个会出龟派气功的,经典台词是“哦溜get”,会喷火的草稚京和一个长手长脚怪。后来结识了另一个好朋友,叫王榆鑫,他喜欢去网吧玩QQ音速,我们总是一起踩单车上课回家,每逢傍晚放学,总要陪他去玩两把,不过我总是充当观看者,因为我没钱玩,但看着也乐呵。黑网吧的收费一个小时是一块五,有的地方是两块钱。后来初二开始,我跟班上的另一个同学,叫灼坤,在他的带领下我迷上了QQ三国,也就是那时候开始经常出入黑网吧,不是玩QQ音速就是玩QQ三国,回到家里,脑子里也总是想着要买什么装备啊,要怎么升级这种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笑的事情。后来到初中毕业,比较少去网吧了。高中的时候,玩起QQ音速,因为初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所以得心应手,算是里面的中级玩家了。但月亮频道的歌曲总是不敢玩,因为太难了。更别说太阳频道的了。那时候还通过QQ音速结实了一些女网友,相谈甚欢,也在里面做了情侣,但因为没有经常上线,对方便解除了情侣关系,以后登上去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人,心里还是空落落的。直到大学,偶尔还会玩一下QQ音速,大学里也有挺多女生还玩着这个游戏,虽然跟他们玩过一段时间,但始终没有以前那种纯粹的感觉,因此就开始进军单机游戏了。单机游戏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玩过的有《使命召唤》、《质量效应》和《求生之路》、《无主之地》之类的fps游戏,也玩过如《鬼泣》《暗黑之神》《刺客信条》之类的动作冒险游戏,这些游戏不仅是视觉盛宴,也伴随了我一个个寒冷的夜晚,后来,不管是什么游戏,玩着玩着就开始变得空虚而不真实。虽然可以在游戏中得到一些荣誉和致胜感,但关掉发热的电脑,生活又变得阴冷而漂浮。但在以后的日子,与朋友去游戏厅的时候,还是会买几个游戏币,然后玩起《拳皇97》或者是《西游释厄传》,也只是为了消磨时间,但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确是伴随着成长的回忆的。长大以后的时间很是宝贵,不舍得浪费一些时间在游戏世界里。工作、择业、情场失意等等的困扰变成了生活的迷雾。直到后来毕业,生活再也提不起一些劲头,永远的忙碌导向导致生活黯淡不少。现在想起,那些单纯的日子早已不复存在,那时候的纯粹,就连交个笔友收到对方的来信时都能激动地睡不着,心中经常会幻想着对方到底是长什么样子,就算在放学后踩单车回家的路上,也会胡思乱想身旁经过的女生到底哪个是她,她会不会认得我之类令人啼笑皆非的无知。对动画片的痴迷,对卡带机,电子游戏厅,黑网吧这些总是存在于“坏学生”身上的标签,在想起的时候总是刺激而深刻,无论怎样,他都是我成长历程中的闪光点。《像素游戏》也糅合了80后那代人的一个情感寄托,我也能隐隐约约感受到它所想表达的内容,即便结构不值得称道,但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童年精神产物,小时候我们是孙悟空,超级赛亚人,哆啦A梦小叮当,老夫子,蜡笔小新,柯南,犬夜叉,数码宝贝,超人迪加。现在的00后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如喜羊羊,巴拉巴拉小魔仙,熊出没和铠甲勇士,虽然现在的内容越趋于低龄化,但也不是说现在的孩子比较笨,现在的孩子比以前聪明多了,这些其实还是跟国家的整体体制和社会环境挂钩的。那时候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于现在来说还处于探索期,可以容忍百花齐放,也支持百家争鸣。如今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限制也就多了起来。严格的审核标准成为了过滤信息的第一道关卡,对于经历了开放的探索期的人们而言,这一切都仿佛是无形枷锁。社会在发展,当年的孩童已变成了大人,曾经的童真如今也只能在照片与回忆中去寻找。“还好”我们还有电影这样的载体。其实现在的社会环境还不至于令人裹足不前。恰恰相反,如今的社会产物只是反映了当下时代的特征,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经之道。每个人都经历过不一样的童年,接触的事物都不尽相同,也无法一概而论,但那统一的时代特征,却是无法泯灭的,也都是些让人以后想起来还是会热泪盈眶的东西啊。吴小斌,互联网从业者。一个喜欢写故事的少年。个人微信公众号:小众BiBi(xiaozhongbb)
*此文章为原创作品,非商业使用转载务必保留本文地址及原作者,商业使用请联系。
一个热爱生活、爱写故事的少年。 个人微信公众号:小众BiBi(xiaozhongbb),欢迎关注交流。
广告惹人烦,造谣被喝茶。
——小编在此谢谢各位pianker的热心举报!
片刻是我们共同的家,每一位居民都有维护社区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像素大战》曝海报 游戏人物变身外星人进攻地球(图)|小恶魔|像素大战_凤凰娱乐
《像素大战》曝海报 游戏人物变身外星人进攻地球(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由《小鬼当家》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执导的《像素大战》近日曝光海报,该片由“小恶魔”彼特-丁拉基主演
由《小鬼当家》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执导的《像素大战》近日曝光发布四款角色海报。影片根据2010年帕特里克-让导演的《像素入侵纽约城》短片改编而成。影片将于日北美上映。
像素进攻埃菲尔铁塔 时光网讯&由《小鬼当家》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执导的《像素大战》近日曝光发布四款角色海报。影片根据2010年帕特里克-让导演的《像素入侵纽约城》短片改编而成。这款海报融合了&吃豆人&、&金刚&、&俄罗斯方块&等游戏元素,而这些游戏元素在影片中也将演化成外星人进攻纽约、伦敦、巴黎等世界各地城市,地铁、的士、摩天大楼只要被击中就会变成像素块,政府只能召集电玩达人拯救世界。影片将于日北美上映。 该片由&小恶魔&彼特-丁拉基、、乔什-盖德、米歇尔-莫娜汉主演。在这部科幻喜剧片中,1980年代的8位游戏人物竟化身外星人进攻纽约城,美国总统威尔-库伯(凯文-詹姆斯饰)找来他儿时最好的朋友&&1980年代著名的游戏冠军朱尔斯-布伦纳(亚当-桑德勒饰)帮忙。如今已成为一名家庭影院安装工的朱尔斯组织了&小恶魔&等人为首的小团队对抗&外星人&。
[责任编辑:吴骝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258218
播放数:213366
播放数:238201
播放数:390485
48小时点击排行《像素大战》里80年代的老游戏 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爪游控
《像素大战》里80年代的老游戏 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近日,以多款经典街机游戏为故事题材拍摄而成的大电影《像素大战》已经正式上映了。影片用独特的视角让我们重温了上世纪80年代,那些曾一度风靡全球的多款经典游戏。加上精彩的故事剧情以及绚丽的影片特效,更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富冲击力的视觉盛宴。不过,虽然影片中提及到的均是80年代风靡一时的热门游戏,但时隔多年之后这些经典游戏大作,如今又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1.打砖块相信对已经看过《像素大战》的玩家来说,对影片中的“砖块大军”一定印象深刻,在默契的配合下简简单单几个回合就把泰姬陵打成了一地碎石。打砖块是基于名为“PONG”设计出来的游戏,而这款由乔帮主老东家自主研发的游戏着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雅达利当年就是凭借“PONG”,迅速奠定了其霸主地位。几十年后,虽然雅达利的传奇已然成为过去,但打砖块这一经典玩法却依旧长盛不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之后,打砖块不仅在画面上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像《华丽打砖块》这样的同题材游戏还在玩法上有了更多花样。2.青蛙过河原本需要时刻小心马路上车辆的青蛙,在影片中却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马路杀手。片中这款名为《青蛙过河》的休闲游戏,是科乐美在1981年推出的。正是由于其简单易懂,所以一度成为了男女老少们休闲娱乐的首选。时隔多年之后,大企鹅再次将这款游戏的玩法发扬光大,同时也将其纳入到旗下的天天大军当中。至此,《天天过马路》代替《青蛙过河》再次风靡了起来。3.Dojo Quest作为一款横版过关游戏,或许很多国内玩家对《Dojo Ques》并不是非常了解。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外玩家来说,《Dojo Ques》当中那位手持长刀、衣着性感的金发女郎无疑是那时候的梦中情人。(PS.劳拉表示不服)目前,虽然《Dojo Ques》在随后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出过新作,但为了情怀还是将其移植到了移动平台之中,想要一睹金发美女风采的玩家可以下载尝试。4.PAC-MAN说起PAC-MAN(吃豆人)这款距今已有35年历史的经典游戏,可谓是游戏历史上最为成功的街机游戏了。而在影片中,PAC-MAN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戏份,同时就连PAC-MAN之父也在片中客串了一把。不得不说,无论是游戏史上最有名的BUG,还是电子竞技的开端、游戏系列化的开始、游戏可以男女通吃等,都足以证明PAC-MAN的的确确为游戏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这款诞生于1980年的经典游戏见证了游戏产业的发展历史。同时,自从移动平台游戏兴起之后,PAC-MAN依旧是热门题材。5.Q-bert这个长着象鼻子的黄色小人自1982年推出之后,受到了不少玩家的一致好评。而在影片中,这个名为Q-bert的黄色小人扮演的则是我们的伙伴,同心协力一同对抗像素大军的入侵。实际上像Q-bert这样左右移动,通过踩着3D方块爬到顶端的游戏玩法,至今也是非常受欢迎,《小羊上山》(Moutain Goat Moutain)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同期推出的《小牛下山》(Down the Moutain),凭借反其道而行的玩法也获得了巨大成功。6.俄罗斯方块如果上述游戏你均没有接触过,那你至少玩过俄罗斯方块(Tetris)吧?虽然操作简单粗暴,但必须承认俄罗斯方块是一项极其考验技术的游戏。直到现在,世界上依旧还有俄罗斯方块的竞技比赛。而在影片中,俄罗斯方块独特的玩法成为了像素大军的破坏利器,简简单单几个操作就能轻易的将整层大楼消除掉。经历多年的进化之后,俄罗斯方块的玩法早已不再局限于消除那么简单,很多游戏纷纷打出了“怪兽战斗+RPG+俄罗斯方块”的创意玩法,让玩家在体验经典俄罗斯方块玩法的同时,还能获得其他游戏体验。最专业的行业资讯、做火辣的游戏爆料,最具人气的游戏推荐请关注『挖游戏』微信订阅号:wayouxi。我们爱爆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素大战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