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只是电脑虚拟程序是虚拟世界吗?

扫描下载客户端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VR游戏《3D太空飞车》首次体验:虚拟世界的竞速快感
《3D太空飞车》是一款和名字一样充满着科幻风格的赛车竞速游戏,这款游戏属于 Nibiru(梦镜)专属的3D虚拟仿真游戏,佩戴显示器进行游戏效果会比普通3D竞速游戏还要卓越,至于它的游戏质量和内容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内容上这款游戏属于比较直接的类型,没有剧情没有多余的寒暄和教学,一上来就给直接丢给玩家一场比赛,什么操控什么技巧都要自己在游戏里探索。好在其基本设置与大部分竞速游戏相差不远,即使是新手也能很快掌握。使用显示器进行虚拟游戏,如果不搭配上一个可连接的蓝牙手柄,那玩家估计只能傻傻在游戏里打转了。
操控赛车的方法可以通过重力感应或者触控(手柄),对于佩戴了“梦镜”显示器的玩家来说重力当然比不上手柄来得舒服,因为游戏里玩家除了飞奔转弯,还有加速、射击、防御等攻守功能可使用,手上没有额外下指令的空间怎么行。
不得不说游戏的3D视觉打造得相当出色,撞击和车辆的高低位移也做得很逼真,虚拟仿真的效果让这种竞速的刺激感再度升温。如果觉得第三人称的3D视觉不足以满足你,那么还可以试试切换第一人称的赛车视觉,那感觉可是酷炫无比。
游戏除了视觉效果出色,场景变化也相当具有真实性。那撇开画面不讲,游戏的系统是否足够出色?首先看看游戏的模式,经典赛、试驾赛、单挑赛等多种玩法在多个场地间进行,玩家的喜好是可以被充分满足的,车辆也有多个款式可选,并不单一。可惜游戏中的难度设置似乎还有待改进,第一场单挑模式的难度几乎无法通过,想要为车辆改装或者换车又必须登录 Nibiru 账号去购买,相比之下游戏中所赚取的货币就似乎失去了意义。
总的来说,这款画面和逼真感出色的游戏,在有虚拟显示器的条件下使用最佳,不过只适合用在闲时娱乐和打发时间,内容上并不足够让玩家入迷。系统设置上的缺陷和游戏的整体没办法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吸引力,算是美中不足的一点吧。
随时,随地
扫描二维码
下载任玩堂客户端
广州联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约翰&D.巴罗(John D. Barrow)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系教授,也是一位高产的科普作家。本文选自巴罗的新作《宇宙之书》,在书中,巴罗带我们领略了一座妙趣横生的宇宙陈列馆,其中藏有各式各样匪夷所思的宇宙。宇宙的原始含义是&一切&。但巴罗解说道,宇宙不仅包括可以存在的一切,还包括可能存在的、但还未发现的一切,甚至还要包括不可能存在的一切。
一旦你认真对待所有(或几乎所有)可能的宇宙都可以(或确实)存在的想法,那么一种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武断地将某个可能性引申成为必然性,然后串联这些不合理的因果关系,推断出一件毫无关联的结果,这就是滑坡谬误。&&译者注)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我们已经看到,一个文明的科技水平只要比我们发达一点点,就有能力进行一场宇宙模拟实验,其中可以产生多种能够相互交流的智慧生物。这个文明会拥有强大的计算机,其计算能力要比我们的计算机高一个巨大的量级。他们不但像我们这样,能够模拟天气变化或星系的形成,还能进一步看到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于是通过对虚拟世界的研究,他们的行星地质学和地形学也得到了发展。接着,将生物化学的法则和天文学的模拟结合起来以后,他们就能看到生命和意识的演化过程(根据他们的需要,这些过程都可以被任意地加速)。
正如我们能观察果蝇的生命周期,他们也能跟踪生命的演化进程,观察文明如何发展,如何相互交流。他们甚至可以围观虚拟生物之间的争论:天上是否存在一个&大程序员&,他不但创造了宇宙,还可以随意挑战他们已经习惯遵从的自然法则。
一旦有谁掌握了模拟宇宙的能力,虚拟的宇宙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快就会超过真实宇宙的数量。而且尼克&博斯特罗姆断言,如果随机选出一个智慧生物作为考察对象,那它更可能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而不是真正的现实之中。
这个惊人的结论引发了更多讨论,如果我们极有可能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自己只不过是其中的虚拟生物,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呢?罗宾&汉森认为,你应该做的就是努力创造机会延长自己在这场模拟中的存活时间,或者寻求将来再被模拟一次,尽管这个忠告听起来像是很多人都信奉的个人奋斗策略,而不论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哪种类型的宇宙中。对此,保罗&戴维斯回应道,我们极有可能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这以反证法证明了涵盖所有可能性的多重宇宙的存在&&但这无疑会让我们从宇宙中获取可靠知识的愿望日渐渺茫。
有些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大设计师&专门为生命的存在而设计的。为了反对这种论调,一些宇宙学家明确地提到了我们所介绍过的多重宇宙学说以及暴胀宇宙理论。无论生命所需的条件多么苛刻,如果在无限的空间中存在一切可能性,多重宇宙中就必然会存在一个宜居的宇宙。但在讨论中常常会被忽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所有的可能性中,宜居地带所占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没人知道答案。因此,那些人认为,多重宇宙只不过是一种逃避微调问题的简便方法。
对于多重宇宙理论的这两种观点都希望能够避免走向形而上学。但可惜多重宇宙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已经看到,一旦有意识的观测者能够随意干涉宇宙的进程,而不再是被动的&观测者&,那么结果就会是再次出现数不尽的神,他们以模拟者的面貌出现,掌管着手中虚拟现实的生杀大权。
模拟者能确定虚拟世界所受的各种规律,同时也能对之做出修改。他们能设计出一种人择原理的微调方案。他们可以随时拔掉插头,也可以参与到模拟之中或者置身事外。他们可以冷眼旁观,看着虚拟生物在讨论是否存在一个掌控全局的神。他们也可以制造奇迹,或者将他们的道德准则引入到虚拟现实之中。他们永远不用担心自己会造成什么伤害,因为他们的玩具现实不是真的,不是吗?他们甚至可以观察到虚拟现实里的文明发展出了极高的科技水平,于是在虚拟现实中再模拟出一层虚拟现实出来。
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我们有可能将虚拟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区分开来吗?如果我们只不过是在虚拟现实当中进行科学观察,我们又能预期观察到什么呢?
首先,模拟者会避免在虚拟世界中运用整套自洽的自然法则,因为这会比较复杂,而且他们大可只需拼凑出接近&真实&的效果。如果模拟者只不过想玩玩而已,选择经济实用的方案来模拟现实就很有必要。但如果模拟程序之中真的包含这样的不足之处,就可能偶尔会出现穿帮镜头,也就是业余剧团表演话剧时常见的&吱吱作响的布景问题&,而且也许这种穿帮镜头在虚拟世界内部也能看到。
即使模拟者一丝不苟地模拟了自然法则,他们也无法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虽然他们对自然法则的认识十分深刻,这种认识也不可能是完备的(一些科学哲学的研究者会论证说,事实绝对会是如此)。他们也许知道很多模拟宇宙所需的编程知识,但对于自然法则的了解总会存在一些空白,或更糟地,存在错误之处。这些漏洞应该是难以捉摸、不易发现的,不然我们假想的&发达&文明就配不上&发达&二字了。
补丁和纠错
这些缺点不会妨碍模拟实验开机并长时间地流畅运行,但慢慢地会有一些缺陷逐渐显现出来。最终,这些缺陷产生的效应如同一场雪崩,导致虚拟现实&死机了&。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程序员每发现一个缺陷,就立刻打上一个补丁。家里有电脑的人早已对这种解决方案习以为常了。我们会定期收到系统的更新提示,以便修复程序设计者原先没有预料到的漏洞,或者防止新型电脑病毒入侵。模拟开始以后,模拟者也会采取这样的临时防护措施,更新自然法则的版本,并向其中添加一些他们新学会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逻辑矛盾在所难免,模拟的法则时不时地就会被破坏一次。虚拟世界中的居民(尤其是虚拟科学家们)偶尔会被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搞糊涂。而虚拟天文学家们则可能,打个比方说,从观测中发现他们所谓的自然常数正在缓慢地变化着。
统治虚拟世界的法则甚至也可能突然失灵,这很可能是因为模拟者在应用一种在模拟其他复杂系统时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手段,即使用纠错代码,让事情都回到正轨。
以我们的遗传代码为例,如果任由这些代码运行,人类就延续不了多长时间。误差日积月累,必然会产生致命的危害。幸好存在一种纠错机制,能够识别和修正遗传代码中的错误,使我们免受退化的威胁。许多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中都有这种内置的&拼写检查&功能,以防止错误的积累。这种纠错码是由贝尔实验室的理查德&海明(Richard Hamming)在1950年最早提出的。
如果模拟者利用了纠错码防止整个模拟(以及更小尺寸上的我们的遗传代码)出错,那么虚拟世界的运行状态和法则就会时不时地被修正一下。这样,神秘的改变就会突然发生,违背了虚拟科学家通常观测和预测的自然法则。
我们还可以预期,虚拟现实的各处都具有最高程度的计算复杂度。虚拟生物的计算复杂度应该与最复杂的无生命系统(如天气系统)的相当,借用史蒂芬&沃尔夫拉姆的说法(虽然他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而提出的)就是&计算等价原理&。
关于从内部区分虚拟和现实的问题,一个最普遍的担心就是,模拟者能够隐隐预感到不妙,因而会预先调整模拟的过程,防止故障的发生。这套新的虚拟现实可能又会与真正现实产生新的不一致,但他们又可以通过再次预判而防止故障的发生。
2003年,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博斯特罗姆撰文提出,以下命题至少有一个为真:(1)人类很可能还...
几年前,意大利的蒙扎城出台了一项禁令:禁止在弯曲的鱼缸里养金鱼。这是为了避免金鱼通过弯曲的...
近十年来,宇宙学家几乎可以给出一个精确的宇宙进化史,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细节,例如“邪恶轴心”...
反常在物理学中常被用来指那些不符合主流理论的现象。过去,宇宙学家早就将这些反常称为邪恶轴心...
我们的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在这段时间内,光所传播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能观测到的空间...
在宇宙加速膨胀被证实之后,帕斯卡尔对人类处境的描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逼真过。20世纪末的两...宇宙可能是虚拟世界吗?_百度作业帮
宇宙可能是虚拟世界吗?
宇宙可能是虚拟世界吗?
事物总有两面性,如果是虚拟的那么必然存在另一个事物是真实,真实就能说明他实实在在的存在,而我们人类是存在的,人类只能生活在现实中,因为我们可以感受这个世界,所以肯定是真实的牛津学者:宇宙或许并不存在 只是电脑虚拟程序
据外媒8月4日报道,多名外国学者近日表示,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而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都只是虚拟电脑程序创造出来的。简单来说,我们也许生活在和科幻电影《黑客帝国》情节类似的世界当中。
发达文明创造虚拟的人类世界?
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表示,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中的情节一样,我们自身所处的宇宙并不存在,而是由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虚构出来的电脑程序。这个程序的细节丰富详实,甚至连我们的祖先都算好了。
博斯特罗姆还表示,我们人类的大脑本身可能就是整个虚拟程序的一部分;而不是说虚拟程序把感应装置连接到人的大脑上,进而传递信号。博斯特罗姆说:“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电脑系统在模拟着这一切,包括人的大脑、神经和突触。”
博斯特罗姆进一步表示,以下三种可能性当中必有一种是正确的。一,所有文明在科技成熟之前都灭亡了;二,所有科技成熟的文明都对制造模拟程序没有兴趣;三,人类文明实际上正生活在一个电脑程序当中。
博斯特罗姆日前参加了由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创建并主持的一档名为《更靠近真相》的节目,做出了上述表态。
同样参加节目的还有人工智能创始人之一马尔文?明斯基表示,人的大脑究竟是不是电脑程序的一部分,这一点很难确认。明斯基说:“除非是做程序的人失误了——假如你发现有些物理原理出了问题,或者在四舍五入的时候出了差错。”
“断层”研究提供线索
多年之前,的西拉斯?比恩就曾表示,有迹象表明,我们可能只是生活在一个电脑程式当中,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程序找出来。有的科学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努力和成效极其有限。
比恩认为,模拟基础的物理学原理和模拟宇宙本身的运行规律比较相似。如果有谁能够凌驾于人类之上,构建能够随时间前进的三维空间,就有机会做到这一点。
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的“GZK极限”似乎能够证明这一点。1966年,三位科学家——格雷森、扎采平和库兹明发现了这一现象,并用他们的名字联合命名。“GZK极限”理论认为,如果宇宙实际上是一个电脑模拟程序,高能粒子的频谱之间就应该会有断层,而“GZK极限”恰好是个断层。
当然,想要证明宇宙不存在可并不容易;而我们对待周围的事物也不必过于想当然,因为它也许只是我们大脑里模拟出来的虚拟程序。(信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是虚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