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顿巴纵队是谁?

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
&&&&&&&&&&&&&&&&
/ 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 
内容提要  世界现代后期的军事斗争史,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表现在军事斗争上,由连绵不断 的局部战争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一开始就包含着人民因素,即反对 法西斯奴役的群众斗争,后发展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世界 和平力量与侵略势力在军事斗争上的一次大较量,最终以德、意、日法西斯 国家的失败而告结束。这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在现代军事斗争史以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军事斗争,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战争的规模、战 争的形式、作战样式、作战方法、军事制度、武器装备和军事理论等方面, 较之以前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体现出了现代军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把世界军事史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以后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一、概述  本书叙述的是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之间 26 年多世界军事斗争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战争的根源并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原有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加深了它 们的矛盾,并且出现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 引起的矛盾等新的矛盾。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恢复之后,他们之间 的斗争便尖锐起来,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逐渐发展到军事斗争上。 其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崛起,成为发动侵略扩张战争的策源地。  1929 年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德、意、日 统治集团企图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先后在世界各地挑起局部的 侵略战争,并最终发动世界大战。  1931 年,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侵占中国东北;1935 年,意大利侵略 埃塞俄比亚;1936 年,德、意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1937 年 7 月,日本 制造卢沟桥事件,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 发。1938 年和 1939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7 年 11 月,德、意、日互相勾结,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之后,又缔结了三国同盟条约,结成军事同盟。从此,德、意、日加 快了在全球发动更大规模战争的步伐。面对法西斯疯狂的侵略扩张,英、法 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美国则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政策,企 图把德、意、日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这就大大助长了法西斯势力扩大侵略 战争的气焰。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进攻波兰,同年 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 年四五月间,德国侵占丹麦、挪威、荷兰、比 利时和卢森堡,进而攻入法国本土,迫使法国投降。1941 年 3 月,德军进驻 保加利亚;4 月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意大利乘机夺取英、法在地中海和北 非的殖民地。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 攻苏联,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也同时对苏开战。1941 年 12 月 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军迅速占领了菲律宾、泰国、 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 屿。这样,战争进一步扩大。  1941 年 10 月,苏、美、英三国举行莫斯科会议,确立了在反法西斯战 争中的合作关系。1942 年 1 月,中、美、英、加、加、澳、印等 26 国代表 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开始了全世界人民 的反法西斯战争。从 1941 年冬开始,苏德战场出现转机,苏联军民在莫斯 科保卫战中击败德军。1942 年 11 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反攻,全歼被围德 军,扭转了战局。英、美军队在北非登陆,将德、意军队逐出北非,并在西  西里岛登陆。1943 年 9 月 3 日,意大利投降。1944 年 6 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苏军在把德军逐出国境后,配合东欧各 国的解放战争,许多国家先后得到解放。1945 年初,苏军和英、美军队分路 攻入德国本土。5 月 2 日,苏军攻克柏林,8 日,德国无条件投降。随后, 美、英军队集中力量在太平洋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 战。中国人民对日展开总反攻。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9 月 2 日签署投 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军事斗争史上规模最大、参战国家和参战人口最 多、持续时间最长、最残酷、物力损失和人员伤亡最大的世界性战争。大战 的结果是苏、中、美、英、法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战胜了德、意、日法西斯 集团,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各国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中发展壮大,为战 后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 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二、战后世界军事新格局的形成1.凡尔赛条约下的德国(1)限制与挣脱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两个最重要的后果,一个就是凡尔赛体系的建 立,另一个则是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它退出了欧洲及世界的资本主义体 系。这两大后果对后来的全球形势,欧洲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对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爆发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等国,为维护和扩大自己 的利益,经过了 5 个多月的激烈争吵,终于在 1918 年 6 月 28 日,同德国代 表在凡尔赛签署了和约,巴黎和会宣告结束,凡尔赛体系正式确立。  凡尔赛和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确保德国不能再次发动一场新的 全面战争,因此,和约对德国来说是非常严厉的,规定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 务兵制,德国只能拥有 10 万名官兵的军队和 36 艘军舰,不得拥有军用飞机, 只许保留 140 架飞机和 196 台发动机商用。不得拥有坦克和潜艇。德国要拆 除西部边境线上的防御工事,但有意思的是可以保留东部边境的防御工事。 和约还规定,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 给法国开采 15 年,萨尔区由国联代管 15 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 年,东岸 50 公里以内区域划为非武装区。在东部,波兰取得一条狭窄的通海地带,格但斯克成为国联统治下的“自由市”,比利时、丹麦、捷克等 国也都得到了一些领土,德国失去了原有领土的 1/8。另外,德国在海外的 殖民地也被英、法、日等国家瓜分。关于战争赔款,和约没有就数额做出最后决定,但规定德国在 1921 年 5月 1 日以前付清第一期赔款 200 亿金马克。 在此之后,德国又与战胜国之间签定了一系列的条约,国际联盟在美、英、法、意、日等国的操纵之下成立,由此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大部分地区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把第一次大战中形成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固定下来。但各个列强国家的利益不仅是不同的,而且是相互冲突的,他们 之间的矛盾在新的条件下很快就会突出和激化起来,而战败国,特别是德 国,在新的形势发展之下,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希望用固定的模式制约不断 变化发展的国家关系和力量对比,历史证明它是失败的。  德国在战时损失最为惨重,战死了 180 万人,被俘受伤者达 667 万,工 业产量下降 50%。战后,霍亨索伦王朝被推翻,建立了魏玛共和国。但在整个 20 年代,德国在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之下,始终处在十分尖锐复杂的政治、 经济和民族矛盾中,社会动荡,政府不稳。  虽然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队进行了近乎苛刻的限制,使相当多的德国人 和军官们都感到耻辱,但迫于压力,在最后的时刻,德国代表还是在和约上  签了字。但从一开始,德国的军队就开始规避和约的限制,尽管这时期德国军队的胆量远不如后来希特勒那么大,但他们确实是心有不甘。具有军国主 义传统的容克贵族军官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快就采取各种措施 重建军队。1925 年,德国陆军和海军的军费为 49090 万马克,1929 年则增至 82700 万马克。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保留下来的 10 万国防军,实质上已 成为训练军官的学校,而转入预备役的军官和军士,也都参加了“钢盔团”、 “国旗社”及其它军事组织,继续接受军事和政治训练。早在 1926 年,德 国陆军就拟定一个代号为 A 的扩军计划,要求以 1934 年为期,把 7 个步兵 师秘密扩充到 21 个,但由于无法获取足够的武器,因而于 1932 年重新修订 了计划,将完成期限推迟到 1938 年。  德国的空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凡尔赛和约的严厉管束,已被 基本消灭了。德国的航空工业,在 1919 年时,已具有生产 1.4 万架飞机的 能力,但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必须结束军事航空工业,德国必须取消军事 航空部队。德国向协约国交出了所有的航空器和有关装备,只保留了 140 架 飞机和 196 台发动机作商用。和约还禁止德国制造各种飞机。但德国军界并 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特别是 1921 年,杜黑提出了《制空权》理论之后,德 国军队深受其影响,千方百计地谋求恢复空军,德国当时的陆军总司令冯·西 克脱将军在 1923 年的一份备忘录中提出,未来的德国空军必须是武装部队 中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要重新创建德国空军。德国航空工业的恢复是从滑 翔机开始的(因不受和约的限制)。1922 年,协约国虽取消了不准德国制造 民用飞机的禁令,但仍有种种严格限制,德国的厂商无法在制造大型飞机方 面取得经验。后与苏联签定条约,秘密在飞机制造方面进行合作。德国在苏 境内设立飞机制造厂,从事研制和生产。1925 年,英、法、德、意等国签定《洛迦诺公约》,在此之后,德国与协约国关系缓和,于 1926 年签定航空协定,撤销对德国民用飞机的限制。很快德国的道尼尔公司研制的 D0—X 型飞机,容克公司研制的 Jn—38 型发动机民用飞机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为后来的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海军也被严格束缚,凡尔赛和约只允许保留战列舰、巡洋舰各 6 艘和驱逐舰、鱼雷艇各 12 艘,不许建造潜艇和新的战列舰。如何挣脱这个束缚,加速重新武装,是德国考虑的中心问题。大战结 束不久,德国海军档案局就出版了《 年海战》,德国海军将领狄 比兹也写了回忆录,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突出强调“制海权的概 念”,在希特勒上台之前,海军已经开始偷偷在芬兰、荷兰、西班牙等国家 建造凡尔赛和约所禁止的潜艇以及新的 2.6 万吨的巡洋战舰(超过凡尔赛和 约规定的 1 万吨的限度)。(2)法西斯主义的蔓延与争夺对外生存空间的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由于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等深刻的 历史原因,致使法西斯主义开始在德国出现。希特勒在 1925 年写出《我的  奋斗》,不仅提出了一整套法西斯主义的理论,而且还具体提出了“争夺生存空间”的对外军事扩张的战略目标。他认为,只有在这个地球上有足够大 的空间,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由,日耳曼民族也只有靠这种方法,才 能保障其世界强国地位。那么,到哪里去寻找生存空间呢?希特勒提出不能 用从前那种殖民地政策或商业的政策来解决,不应在非洲而应在欧洲本土取 得新土地。世界强权的中心是在旧世界(欧洲),只有在古老的欧洲大地上 才能找到对于欧洲民族至关重要的生存空间。由于乌克兰有极为富饶的土 地,乌拉尔有丰富的资源,因而消灭布尔什维克是德国的一项特殊使命。同 时,希特勒深知,不应也绝不能东西两线作战。因而对德国来说,国家战略 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决不让欧洲出现与德国对立的大陆势力。毫无疑 义,德国必须是欧洲唯一的军事强国。德国不仅有权利,而且有责任使用包 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不让邻近国家成为军事强国,一但出现这样的军事强 国,必须毫不犹豫地消灭之。因此,对德国威胁最大的敌人将是法国。德法 是历史上的宿敌,法国在凡尔赛和约中是欲置德国于死地而后快,因此德国 要东山再起,就一定要消灭法国。希特勒认为,在实现上述目标之前的恢复和建立武装时期是最危险的时期。法国很可能利用对德国不利的国际环境,对其发动预防性战争。因此, 德国的策略应该是切断法国与东欧国家的同盟关系,与英意结盟,拉住他 们,孤立法国。可以明白地看出,希特勒的对外侵略扩张的策略和主张,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就形成了,并且得到公开的宣扬。当希特勒在各种矛盾的推 动之下,统治了德国之后,在一系列的法西斯侵略战争中也正是按照这一轨 迹向前发展的,可惜当时的政治家们并没有看破,甚至是故意避开,在各自 利益的驱使下,在一次次的绥靖和退让之后,把欧洲各国都拉进了战争的深 渊。2.胜利之师的落伍(1)英国战后的国防力量与防务政策  英国通过世界大战击败了竞争对手德国,战后又获得了许多新的殖民地 和商业利益。因而战后英国的政治家对英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是极为自 信的。“不列颠的旗帜已飘扬在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领土上,我们的意见, 对于各国人民的意志,或是决定人民的命运,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这是前所 未有的。”一位英国的议员曾如此得意地说到。但是在大战中,英国在战场 上也伤亡了 200 万人以上,国民财富损失了 1/3,国力开始下降。做为曾是 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它已开始了下滑的沉重历程。  面对日渐削弱的帝国经济实力和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英国在战后实行 了“十年无大战”的国际政策。根据这个“十年规则”,战后英国进行了大  规模的裁减。陆军从 300 万减至 1920 年的 37 万。陆军在 1914 年还拥有 14万训练有素的后备军,而到 1923 年则仅有 7 万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 个月内,英军可动员 6 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而到 1931 年,如果战争 爆发,则在同样时间内只能动员 2 个步兵师和 2 个骑兵旅。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长达 4 年之久的堑壕战,英军损失了 70 万士兵才取得了胜利。因而英 国的领导人和大众都认为,一次大战的作战方式是不正常的,违背了英国的 传统海上战略,认为应当放弃这种 300 年来的战争经验所证明的战略。根据 这一观点,英国集中陆军于本土和帝国防务,仅以强大的海军实行传统的海 上封锁战略去干涉大陆欧洲的冲突,以为这样既可以保住不列颠帝国,又能 减少由于大规模地面作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因此当时的陆军的主要任务就是 替换海外部队,准备应付欧洲之外的小型冲突,维持国内秩序。  “十年规则”是英国在两次大战期间最重要的国际政策。这个政策的基 点在于限制和削减军费。1932 年,这个政策虽然被取消,但其影响仍然是巨 大的。当时的英国内阁仍一致认为,取消“十年规则”并不等于认为不顾财 政和经济状况而增加国防开支是合理的。当时的英国政府把保持财政和经济 稳定看成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既可表现出威摄德国的经济实力, 也是可以进行持久战的可靠保证。所以这个思想始终支配着国防政策的制 定。当然这与英国的国内状况密切相关。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财政损失 高达 118 亿英镑。战后,英国欠美国 40 亿美元的债务,1929 年的经济危机 同样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冲击,1931 年,英国外贸出口额下降了 30%;1933 年,英国失业人口达 300 万。因此英国政府认为,笼罩在英国财政和经济上 的危机比战争危机更可怕。因而英国的军费开支始终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上。1932 年,英国军费予算只有 1.03 亿英镑,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最低点。陆军的予算从 1922 年的 6200 万英镑减至 1932 年的 3600 万英镑。 消极的国防政策导致了军力的下降,而军力的下降则必然导致其在外交等方面的变化,最终导致绥靖政策的产生。  英国是一个以海上贸易为中心的国家。其国家利益包括海洋利益,海外 殖民地利益和欧洲大陆均势利益。因而尽管消极的国防政策对英国整体防务 力量影响很大,但英国在 20 年代还是比较重视海军的发展。1921 年,英国 为争夺海权,准备重整海军,计划建造 36 艘巨型军舰。在华盛顿会议上, 经过激烈讨价还价,最终决定英、美、日三国军舰比例为 10∶10∶6。英国 保住了海上力量世界第一的地位,海军力量可以保持在 50 万吨,到 1922 年 签定《五国公约》规定时,英国可保持 52.5 万吨,与美国持平,与日本仍是 5∶3 之比。规定英国可拥有航空母舰 13.5 万吨,单舰排水量不超过 3.5 万吨,舰炮在 16 英寸以下。但华盛顿会议主要目的是日美争夺太平洋的霸 权,而英国则想力争保住海上霸主地位,同时利用条约来捆住别人的手脚, 因此千方百计地想要主导海上裁军的进程。终于在英国的极力主张之下,伦 敦海军会议于 1930 年 1 月至 4 月召开,通过了《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英美海军力量仍为第一,战列舰各为 15 艘,并规定了潜艇的总吨位数。这一时期,英国海军在总的力量上虽然仍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但实际上从英国的国力特别是它与美国的国力相比较上看,保持第一已是勉 为其难,后继乏力了。皇家海军海上无敌,独步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2)盛名之下的法国军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终于战胜了老对手德国,报了普法战争之 仇,夺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时的法国军队名声大振,被公认为世界上的 军事强国。但它如何能保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让德国这个可怕的邻居 永世不得翻身,这是一次大战结束后,法国军队要考虑的问题。  凡尔赛体系确立后,法国与英美等国分别签定防御条约,而德法接壤的 莱茵区划为非军事区,由协约国军队驻守 15 年,德军不得超过 10 万人,同 时由于现代战争极其残酷,破坏性极大,法国虽是战胜国,但在大战期间, 仍伤亡了 138 万多人,数百座城市化为灰烬,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举国 上下极为厌战而和平主义盛行。同时根据大战时法国取胜的经验,这就是通 过绵亘、筑有坚固工事的防线即可抵御任何火力的打击和任何敌人的进攻, 终使敌人情疲力尽,再在友军的配合之下一举歼灭之。那么,为什么不可以 第二次这样战胜德国呢?因此维护凡尔赛体系是法国安全系统的支柱,惧怕 战争是法国军民共有的心理,战略防御是军队的指导思想,建立绵亘的防线 是国防建设的重点。这决定了战后法军朝着和平的、防御性和非机动性的方 向发展。大战结束后,法军即开始大规模裁军,先后裁去 46 个陆军师,到 1919年 4 月,法军有 67 万人。此后,法军再也没有大的裁军或扩军行动,后来的 20 年间,法军现役部队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上。 由于和平主义的盛行,厌战就必然不愿当兵,因而军队中渐渐出现极度涣散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几年之后才得到局部扭转。法军当时的指导方针是“决不准备发动进攻性战争”。并将军备控制在少得不能再少的情况下。1923年 4 月,法国颁布新的征兵法,规定服现役为 1 年半,战争部(1932 年改称 国防部)视需要有权单独征召,征兵法的实施解决了现役时间短和更新快的 问题。当时的法国军队在国内有 26 个师,莱茵地区有 6 个师,海外殖民地 还有一部分驻军。另外还有 5 个骑兵师和 2 个航空师。1928 年,法国在全球 经济危机爆发前夕达到了这一时期繁荣的顶点。这一年法军又颁布了新的征 兵法,现役期由一年半改为一年,同时提高了士兵的待遇,并对军队编制作 了进一步的规定,本土由 20 个步兵师、5 个骑兵师、3 个航空师组成,另编4 个殖民地师。 这一时期最大的国防建设就是建立马奇诺防线。这条防线的修筑完全体现了法国军队在国防政策方面的总体设想。防线从 1929 年开始修建,当时 的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奇诺说服了国会,使它拨出了 29 亿法郎,以后又拨款 12 亿多法郎,终于修成了法国人自以为是不可愈越、牢不可破的防线,他们可以在马奇诺防线后高枕无忧了。  这一时期军队的装备也有所改善。步兵的火力得到加强,机枪,火炮受 到青睐,但坦克装甲车则受到忽视。尽管法国的坦克之父艾斯蒂安将军在 20 年代就予见到,快速机动是达成突然袭击的最有力的手段,用装甲车打败敌 人,有朝一日我们要装备 1 万辆装甲车,对 100 公里以外的敌阵地实施新的 打击。要求把坦克装甲部队单独出来做为一支独立的进攻力量来使用。但这 与法军的整体防务思想是不符的,因此受到冷落也是必然的。它是不会为以 贝当元帅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所接受。因此虽然法国军队在当时拥有 3500 辆 雷诺公司生产的 F.T 型坦克,但性能很差,只被视为步兵的随伴武器而编成10 个坦克团和 4 个坦克营,配属部队。 尽管法国人对飞机的认识并不那么深刻,但对其威力还是注意到了。法军统帅贝当当时曾认为要生产就生产空中火炮,装在装甲飞机上的火炮能产 生重大效果。法国于 1928 年成立空军部,但因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使 空军的发展也非常缓慢。法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沦为海上二等国家。由于有德国这样危险的邻居,使得法国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大陆上,放在法德边境上。 因此法国海上军事力量在世界海上霸权争夺中的分量越来越小,法国的海军 不仅落后于英美,而且落后于日本,而与意大利相同,他们之间的比例为 5∶5∶3∶1.75∶1.75。已沦为三等国家。此后这个比例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法国 20 年代到 30 年代初,海军主要的目标就是在地中海与意大利争 夺那里的海权。(3)畸型的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战后的瓜分。但由于意大利是后起的“穷人 帝国主义”,实力并不强,因而在分脏过程中屡遭各大国的歧视。1922 年 10 月,国内外的一系列矛盾终于导致了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的上台。在取得政 权之后,他很快就公开提出要打破欧洲平衡、建立强大的意大利帝国、意大 利要统治地中海等主张。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全国实行军国主义的“民兵”体制,全面推行法西斯化。规定从 1923 年 1 月起对全国公民进行军事教育,全国公民都要按年令、 性别分别编入不同的法西斯准军事组织。在经济上加紧了战略经济的体制转 变。为了实现其对外扩张的计划,意大利政府大幅度地增加了军费。1922 年—1930 年,年均军费达到 51.63 亿里拉,占全部公共予算的 19.2%。 海军是意大利三军中较强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的舰队已随帝国而灭亡,地中海就只有法国舰队与意大利人争雄了。为称霸地中 海,意大利加紧了海军建设,到 3O 年代以后,这一进程大大加快。意大利空军是于战后的 1923 年正式建立的,受意大利朱利奥·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影响极大,因此意大利政府和军队都十分重视空军的建设,当时许多狂热青年都以能参加空军为荣。  意大利陆军是比较弱小的。1932 年,陆军也只有兵力 29 万人,其武器 装备也比较落后,坦克只有几百辆,而且都是仿制英国的袖珍坦克,重量不过 3 吨,只能配备机枪,任何可以击穿装甲履带的武器都无法携带。其所拥 有的较好的火炮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奥地利军队手中缴获的战利品。这 个“穷人帝国主义”虽然在对外扩张中张牙舞爪,但却时常露出捉襟见肘的 窘相。3.一支新型的军队(1)红军的建立和反对武装干涉  俄国在 1917 年爆发了“十月革命”。从此这个历史上欧洲和世界的大 国,退出了资本主义体系,建立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  虽然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通过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逐步退出了世 界大战,但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昔日战争中的盟友,极不愿意看到俄 国从此走上另一条道路。因而全力支持俄国国内的复辟活动并实施武装干 涉,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建立一支由布尔什维 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拯救这个新生国家最紧急最根本的任务。1918 年 1 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一致赞成建立武装力量。列宁提出,为了保 证劳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的政治复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实行 劳动者武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同时,在彼得堡由几百名赤卫队员和 卫戍区各后备团的士兵,组建了红军的第一支部队,即工农红军第 1 军。红 军建立之初发展极快,仅到 1918 年春天,就达到 20 万人。红军在刚刚建立之时,就面对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严重的国内战争,这对于年轻的红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考验。1918 年初,日本和英国的 军舰就开进了海参崴港,3 月,英法美三国军队占领摩尔曼斯克,后又占领 了阿尔汉格尔斯克,成立了白卫军的“俄国北方政府”,英军还从伊朗侵入 士尔克斯坦和外高加索。5 月,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发动叛乱,由于大批白卫 军的加入,叛军增至 6 万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和军官,他们占领了西伯利亚广 大地区及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的西部地区,成立了反革命政权。在北高加 索、科尔尼洛夫,邓尼金和阿列克谢也夫等沙皇军官组成了“志愿军”,宣 布讨伐苏维埃政权。德国也违背《布列斯特和约》,进兵乌克兰,哥萨克军 首领克拉斯诺夫在德国支持下,纠集大量兵力进攻察里津和沃罗涅什。国内 外的敌人占领了苏维埃国家 3/4 的土地,包围了它的中心地带。苏维埃俄国 正在经历着一个极其艰苦的时期。工农红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发展 和壮大的。  1918 年下半年,形势变得开始对红军有利,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初步的 胜利。9 月,在东方战线上解放了喀山,辛比尔斯克;10 月,解放了萨马拉,  肃清了伏尔加河地区的白军,把敌人赶向了乌拉尔。在南方战线,8 月和 10月,红军击退了克拉斯诺夫的顿河哥萨克白军对察里津的两次进攻,保住了 英雄城市,粉碎了南部和东部白卫军实行汇合的企图。在北高加索红军也对 邓尼金部进行了英勇的反击。1918 年 11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 败。11 月 13 日,苏俄宣布废除《布列斯特条约》,德国占领下的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等地,都举行了武装起义, 赶走了德国军队,分别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到 1918 年底,由于大战结束,协约国得以集中力量对苏俄进行武装干 涉,形势又变得极为严峻。协约国在俄国南部地区集结了 13 万兵力,法军 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登陆,英军在巴统等地登陆,联合了当地白军势 力,企图在俄国南部颠覆苏维埃政权。1919 年春,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在协 约国金钱和武器的援助之下,以 40 万装备精良的部队在长达 2 千公里的东 方战线上发动全面攻势,配合他进攻的,南有邓尼金,西有波兰白军,彼得 格勒附近有尤登尼哥,北部则有英法美军队。不久,红军东方战线的中部即 被突破。4 月,高尔察克占领乌法,逼近喀山,直扑伏尔加河,准备和邓尼 金汇合,直取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党发出了“一切为了东线”的号召,短时期内,15000 多名共产党员,3 千名共青团员,6 万多名工人补充到东线红军,4 月 28 日,在 伏龙芝,古比雪夫指挥下的东方战线南路兵团向高尔察克发动反攻,很快突 破阵线。从 5 月下旬到 6 月中旬进行了乌法战役,最后终于攻克乌法。东线 部队乘胜前进,7 月解放乌拉尔,11 月 14 日,红军占领高尔察克“首都” 鄂木斯克。1920 年 1 月,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消灭了高尔察克残部,共俘 6 万多人。这是向协约国和白卫军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从 1919 年下半年起,协约国和白卫军又从南线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进攻的主力是邓尼金的三个集团军。1919 年 7 月初,邓尼金部占领了顿巴 斯和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邓尼金发布了“向莫斯科进军”的命令,其精锐“志 愿军”沿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莫斯科一线进攻。至 10 月中旬,已占 领沃罗涅什、库尔斯克和奥廖尔,距莫斯科仅 200 公里。列宁发出了“大家 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伏罗希洛夫等人被 调往南线。从 10 月起,红军的作战重心从顿河和库理河地区转移到奥廖尔 和沃罗涅什地区。10 月中旬,红军在南线 300 公里的战线上转入反攻,布琼 尼指挥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进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 月 24 日,解放沃罗 涅什,随后攻克奥廖尔和库尔斯克,至 11 月,红军占领了哈尔科夫、基辅、 顿巴斯。192O 年 1 月,红军进抵亚速,进入北高加索,到 3 月彻底击溃了邓 尼金。  红军在东线和南线决战之时,在彼得格勒附近的白卫军尤登尼奇曾多次 进行配合作战,10 月下旬,红军发动进攻,至 11 月就彻底打垮了尤登尼奇。1920 年春,协约国又组织了第三次进攻,其主力为波兰军队及邓尼金残部弗兰格尔。4 月 25 日,波兰军队侵入乌克兰,5 月 6 日,攻陷基辅。以图哈切夫斯基为司令的红军西方方面军牵制了大量波军,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 指挥的骑兵第一集团军突破波军防线。6 月 2 日,即收复基辅;7 月,收复 明斯克、维尔纽斯,随即进入波兰。8 月,红军进逼华沙。在协约国的大力 支持下,波军展开反攻,红军受挫,被迫后撤。10 月,苏波签定停战协定。  1920 年 6 月,弗兰格尔也集结 15 万军队发动了攻势,由克里木向北进 攻,至 7 月占领了乌克兰南部,迫近顿巴斯。8 月,红军强渡到第聂伯河左 岸,占领了卡霍夫卡。从 8 月到 10 月,弗兰格尔投入精锐部队,配有坦克 和大炮掩护,多次猛攻卡霍夫卡,均未奏效,红军再次建立了由伏龙芝领导 的南方战线。至 10 月底,对波战争结束,红军得以全力对付弗兰格尔。弗 兰格尔退守克里木。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在 11 月解放了克里木半岛,歼 灭了弗兰格尔的军队。至 1920 年底,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基本上结束 了。  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基本结束,使红军由迅猛扩张的战争时期向和平 建设时期过渡,武装部队的人数也由最高峰时(1922 年底)的 550 万人,逐 步减少到 1924 年的 56 万人。在此之后又有小幅的增长,到 1932 年时为 88.5 万人。红军开始向着正规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2)红军的体制及武器装备  红军是一支新型的军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俄共(布)领导的,以党 的宗旨、利益做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一切服从于党的领导。俄共(布)中 央于 1919 年底根据列宁提议通过的《关于军事部门政策》的决议中就指出, 党应当对军事部门的政策负全责,党的影响应涉及苏维埃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军事行动的各个方面。  在红军刚刚成立之初即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共产 党员成为红军中的核心力量。内战期间,俄共(布)曾大规模地把党员派往 前线。1918 年 10 月,红军中有党员 3.5 万人,一年后达到 12 万人,1920 年时有 30 万人。在后来大规模的复员时,党员骨干仍都保留了下来。这对 于红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并取得伟大胜利,红军表现出来的无畏 的精神和铁的纪律都有决定性的意义。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就是 1918 年 11 月成立的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由它统一领导各军事部门。在内战最紧张的 1918 年 12 月至 1920 年 2 月,国防委员会曾召开了 101 次会议,其中有 99 次是列宁主持的。一切最 重要的战局的战略计划都是在这里做出的。这是红军总指挥部和各个方面军 军事委员会制定军事战役具体计划的基础。  在国防委员会下,又建立了红军总指挥部。在此之下,又根据战争的进 程设立了方面军、集团军,再下为师、旅。内战结束后,战时的体制有所改 变,逐步按战略地域分成各个军区。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为苏联革命军事委 员会,陆海军人民委员会及后来的国防委员会。红军中实行的领导体制是一  种高度集中的单一首长制。  红军对军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内战末期,红军中就有了 200 多个培训班和学校,共培养了 2.6 万多人。内战结束后,学校和培训班的网 络逐步建设起来,培训制度也正式确立。到 1931 年,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 数量已达到 1924 年的 1 倍。并着重加强了机械化摩托化、炮兵、化学兵、 军事电力工程、军事工程、军事运输等专业。这一时期的部队指挥人员已 100%地受到过专门军事教育,使红军的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1925 年,第一个正式的《全苏兵役法》通过,规定了全体公民服兵役的 义务,并规定了红军的组织编制。  红军在内战期间,武器装备是极差的。步兵主要有步枪、马克沁重机枪、 手榴弹,只有少量的装甲汽车和列车。1920 年时拥有 45O 架飞机的空军和 50 艘舰艇的海军,这基本上都是沙俄军队的遗产。俄国国内当时的工业还不足 以制造精良的武器。  内战结束后,苏联开始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步伐,同时也在加强自己 的国防工业。1923 年开始制造作战飞机,到 1925 年生产了 300 多架,并停 止了向国外购买。苏已开始试制新型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波列卡尔波夫、 图波列夫等人设计研制的 TB—1 重轰炸机,已优于国外同类飞机。海军则主要是对沙俄时代的军舰进行改装和大修,当时的海军由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巴伦支海分舰队、里海和白海分舰队组成。至 1928 年 改装和修复工程才基本结束。就整个 20 年代而言,红军的技术装备水平还是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制约和军事工业水平低。军队中轻重机枪极缺,没有自动步枪。到20 年代末,仍只有 7000 门火炮,而高射炮、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完全没有。1928 年,红军共有 1394 架飞机,但基本上是老式的。仅有 100 辆坦克和装 甲车,部队摩托化能力很差,1928 年末只有 350 辆载重卡车、700 辆轻型汽 车,这是由于 1928 年以前苏联没有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工业。虽然联共(布)14 大在 1925 年就提出了工业化的方针,但成果要在 30 年代才显示出来。到30 年代初期,苏联在坦克和飞机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苏军装备了 T—24、 T—26、T—28、T—35、T—37 等型号的坦克,1930 年的坦克年产量达到 740 辆。远程轰炸机和重轰炸机也都可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1930 年飞机的 生产量达到 860 架。4.远东及太平洋的军事格局(1)美国军队的兰色梦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太平洋及远东地区成为了另一大战略要点,引起了 各国列强特别是位于这一地区中的美国和日本的激烈争夺。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赢家。美国本土上没有落下一枚炸弹,美国士兵在前线阵亡的只有 10 万人,而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在大战期间得到飞跃发展。美国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为欧洲列强的债权国,它成为了资本主 义世界的老大。  战后美国军方以马汉战略为发展国防力量的指导思想,以此来制定美国 的军备战略方针。马汉的战略是以“海权”为中心,主张优于其它军种大力 扩充海军。围绕着对太平洋和远东及全球的争夺,战后 10 年,美国的战争 计划主要是针对英、日两国,特别是针对日本。1921 年—1924 年,由美陆 海军联合委员会(参谋长联席会议前身)制定了“橙色计划”,其目标是尽 早建立西太平洋上美国对日本兵力的优势,通过封锁和袭扰打败日本,对其 海军部队和经济生活实施海上和空中进攻作战。在其后的 10 余年中,美国 此项计划的基本精神始终没有变化。美国的战略制定者还设想了其它几种战 争可能性,甚至进一步设想美国同时对英日两国进行海上作战,而制定了白 色一橙色计划。但 20—30 年代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对英国的作战不过是一 种最坏的打算。最可能的作战对象仍是日本。美国军方直到 30 年代后期才 逐步确认法西斯德国是最危险的敌人。在这种战略指导下,美国决心要建立起一支比英国更强大的海军。大战刚刚止息,美国立即恢复 1916 年的造舰计划,增建 10 艘战列舰 6 艘战列巡 洋舰。到 1919 年美国海军军费已占到整个国家予算的 1/3。进入 30 年代, 德国法西斯兴起,世界战略格局开始动摇,日本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成 为其真正的主要敌人,因而美国的扩军备战有增无已,即便是大萧条也未能 干扰政府的决心。1930 年,美国海军已拥有各类军舰 285 艘,总吨位达到929761 吨。1933 年,舰艇达到 342 艘,总吨位首次超过百万吨。  但这种海军制胜,海军第一的理论,影响了三军的平衡发展。在这期间, 陆军相对于海军是在人数和装备上非常不利的条件下进行建设的。1920 年, 美国会通过了《国防法》,这对于陆军体制有深远的影响。用法律的形式确 立了以民兵为主体的美国陆军体制。规定美国陆军将由正规陆军、调服联邦 勤务的国民警卫队以及包括军官后备队和士兵后备队在内的在编后备役人 员组成。国民警卫队和在编后备役人员属民兵部队,即公民陆军。正规陆军 平时最高限额为 28 万人,国民警卫队为 43.5 万人。并将全部陆军分别划归 美国本土 9 个作战与管理兼顾的军辖区,每个军辖区辖 1 个正规陆军师、2 个国民警卫师和 3 个在编后备役师,以保证出现严重事态时以这些部队为基 础进行快速动员。美国还特别重视对后备军官团的培训。1928 年,在 350 所 地方学校建立了后备军官训练团,由正规陆军抽调军官担任训练团的军事科 学教授。每年都有训练团毕业的学生约 6000 人成为陆军后备役军官。战后 的这一时期,是美国陆军中正规部队与非正规部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阶 段。1920 年的国防部还对陆军的指挥系统进行了改组,大大提高了陆军参谋 总部的权力。但总的说来,陆军的发展远远落在海军的后面。美国空军的发展同样未能摆脱马汉战略的阴影,美国军界中虽早有人如米切尔将军提出了大力发展空军,并将其从传统的军种中独立出来的主张。但这些主张一直未能受到美国决策人物的重视,空军依然被附属于陆军之 中,只做为国土防御的一 种手段。虽然美国在 1922 年将一艘运煤船改装 成了美国的第一
艘航空母舰“兰利”号并编入现役,但空军在未来 战争中的巨大 威力和作用还是未被人们充分地认识到。  尽管美国的陆军和空军发展比较迟滞,但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 业国家,拥有最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力量,一但进行战争动员,就可以在很短 的时间内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2)日本的军备扩张与“大东亚共荣”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是个不小的赢家。大战不仅使日本在中国和 太平洋地区侵占了许多领土,而且为其在经济上开辟了繁荣的道路,日本也 在战时从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大战使日本的工业生产增加了 5 倍以上而基 本上没有战争损失。  但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极端匮乏,国内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 相结合的畸型发展,又使得阶级矛盾激化,因此形成了向外扩张的极大动 力。日本历来的扩张方向是东亚大陆,自明治维新以来形成的大陆政策是其 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指导思想。1918 年 6 月,日本对原有的《帝国国防方针》、《国防所需兵力》和《帝国军队用兵纲领》进行了修改。日本把假想敌国定为俄、美、中。在《国防 所需兵力》中规定,陆军战时兵力为 40 个师,海军则以“八八”舰队为基 干。在《帝国军队用兵纲领》中设想:①战争初期歼灭敌在东洋的舰队;② 陆海军协同进攻吕宋岛;③在东洋海面歼灭来袭的美国舰队。日本在亚洲和 太平洋的扩张,打破了远东的均势,威胁到英美利益,因而遭到激烈的抵制。1921 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规定了英、美、日三国军舰 5∶5∶3 的比例。日本虽然受到制约,但其独占中国、排挤英美出太平洋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1922 年,日本再次修改了《帝国国防方针》,把头号假想敌国定为美国, 并以此为目标进行长期战争准备。 年,日本曾三次裁军,但并非 放弃战争准备,而是为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促进军备现代化。日本把装备 机枪火炮、坦克、飞机、通讯器材,汽车等作为当务之急。1925 年 5 月,航 空兵从陆军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兵种,建立了第 1—6 飞行团。  为了平时少养兵,战时多用兵,日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军官数 量,增加军士数量,将 2000 名现役军官分配到中等以上学校对学生进行军 训,提高学生和国民军事素质。1927 年 3 月颁布《兵役法》,规定凡年满 18—40 岁的男性国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  1929 年,全球发生经济危机,日本亦被卷入,在经济与政治危机叠错之 中,日本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现,极力主张建立军人独裁政权,以武力解决满 蒙问题。武装对外侵略已成弦上之箭。此时的日本总兵力为 30.8 万人,陆 军为 23 万人,编有 17 个师,6 个混成旅,飞机 1310 架,海军为 7.8 万人,  拥有舰艇 278 艘,海军航空兵飞机 363 架。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以中国军队炸毁沈阳附近铁路为由, 全面进攻中国东北,蒋介石下令中国东北军队避免冲突,绝对不准抵抗而退 至山海关内。日军仅以 3 个师的兵力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三倍于日本 国土的中国东北全境。从此开始了长达 14 年的侵华战争,同时也揭开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在中国上海挑起事端,发动了“一 二八”事变。中日双方交战一个多月,最后在美英法意的 调停之下,国民 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1932 年 3 月,日本又在中国东北一 带制造了伪满洲国,操纵了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中国东北三省彻底 沦为其殖民地。同时日本又将其建成北进和南进的基地,逐步蚕食中国华 北,为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做准备。在远东,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战争策源地, 世界大战后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构造的军事力量格局开始向日本倾斜。5.制衡与裁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
年间,世界处于 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资本主义的主要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先后 超过了战前水平。而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凡尔赛及华盛顿体系的制约而处 于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但这种稳定是短暂和相对的。几年前还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凡尔赛体系很快就出现了逐步瓦解的迹像。首先是德国,巧妙地利用了各战胜国之间的 矛盾及对红色苏联的恐惧,从他们的手中得到了大量贷款,来实现工业设备 的现代化和恢复经济,到 1929 年经济危机前,德国的一些主要生产部门在 资本主义世界已占据了第二位。经济力量的增强就必然寻找挣脱凡尔赛铁链 的方法,以重新恢复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强国地位。而这一时期的美国有了 更加快速的发展,从 1925 年起,美国的工业总产量已达到英、法、德三国 的总和。而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也开始在 国际舞台上寻找一个合理的位置,以摆脱被帝国主义国家围攻的态势。凡尔赛体系的崩坍最初表现在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上。德国通过实行巨大的通货膨胀,来抵制赔款,并要求延期交付,此举获得美、英的支持,但 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最终导致了法国、比利时 10 万军队于 1923 年 1 月开 进了德国鲁尔地区。最终通过美国人制定的道威斯计划、扬格计划使赔款问 题不了了之,这对于德国国力的增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之而来的就是 1925 年的《洛迦诺公约》,在英美的主使之下,德国 加入国联,德国不再是一个政治上受歧视的国家,并使法国放弃了夺取德国 西部以削弱其实力的想法。同时,由于法国的盟友——波兰和捷克的边界没 有保证,法国不得不与波、捷分别订立保证条约,以防止德国的进攻。英国  人以为《洛迦诺公约》抑制了法国,而将德国引向东方去反对苏联,这是他的巨大胜利,但真正的胜利者并不是洋洋得意的英国人,而是默不作声的德 国人。《洛迦诺公约》大大动摇了凡尔赛体系建立的有利于英法的战后秩序, 深深地埋下了战争因素,德国为东进扫清了道路而又没有承担义务。何时发 动进攻,向东还是向西,主动权是在日耳曼人手中。  有鉴于战争的残酷,经历了大战的人们对和平是极为渴望的。因此在 20 年代,也曾经有过多次的裁军活动,希望阻止战争的再发生。借美军参加第 一次世界大战十周年之机,经法国和美国倡议,经过一系列谈判,1928 年 8 月,在巴黎有 15 个国家签署了《非战公约》。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的工具,承认必须通过和平方法解决各种争端与冲突。各个主要列强国家都 参加了,苏联也加入了此公约,到 1933 年已有 63 个国家加入。但一些国家 也提出了许多保留条件,如法国提出可以进行防御战争,英国提出可以对各 国都不承认的国家作战,也可以对无力整理内部秩序的国家作战。在种种借 口之下,最终公约成为一纸空文。裁军也是这一时期永不止息的话题,国联在成立后不久,即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专门讨论裁军。1925 年 9 月,国联通过了关于筹备裁军与限制军备会 议的决议,并于年底成立了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由 21 个国家的代表组成。 在筹委会中英法两国为各自利益而激烈辩论,英国要求限制对它威胁最大的 飞机和潜艇的生产及裁减大量陆军,法国则与英美针锋相对,要求裁减海军 军备,并把裁军与安全保证联系起来,要求不仅对军备,而且对军事潜力确 立国际监督制度,德国则要求与其他国家一样的平等地位。1927 年,苏联也 参加了筹委会工作。最终经过激烈争吵,经过许多修正,决定以法国的方案 为蓝本,但这个方案对各种军备却没有规定限制数字。从 1925 年到 1930 年, 这个委员会共召开了 118 次会议,结果只通过了一项毫无内容的裁军公约草 案,还附有各国提出的 49 项保留意见。1932 年 2 月,国际裁军会议在日内 瓦召开,共有 60 多个国家出席了会议,但最终会议一无所获。以后又举行 过两次,结果都是一样的。凡尔赛—华盛顿这个维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体系,在逐步走向瓦解,而 1929 年的经济危机给了它致命的一击。当经济危机在 30 年代初 终于艰难地渡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和欧洲的局势,它已完全是另外一 付面孔了。三、再次走向战争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希特勒的上台与战争机器的发动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对于一次大战后形成的新的力 量格局都是极为沉重的打击。在德国,当经济危机达到高峰时的 1932 年, 工业产量下降了一半,生产潜力的利用率只有 35%,失业人口高达 800 万。 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魏玛共和国摇摇欲坠。在极为动荡的局势 下,法西斯纳粹党乘机而起,在 1932 年 7 月的国会选举中,轻而易举地成 为了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 年 1 月,在工业和金融巨头的拥戴之下,希特 勒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法西斯主义的公开恐怖的专政在德国建立起来。 一个新的最危险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开始形成。  纳粹德国从建立之日起,就以夺取世界霸权为其终极目标。因而所有的 列强都将是其敌手,但扩张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最终目的,因而希特勒的扩 张计划,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建立一个以大德意志为核心,包括奥 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部分有大量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其次是打败 法国和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并以此做为称霸世界的基础。最后向海 外扩张,击败英美、称雄全世界。为此,希特勒上台后,便把扩军备战作为最基本的国策,一切都为此服务。1933 年底,德国即拟定出新的扩军计划,规定建 立 21 个步兵师,3 个骑兵师又 1 个骑兵旅,1 支装甲部队和 1 个轻装师。陆军在和平时期总兵 力为 30 万人,战时扩展到 63 个师,其中 33 个师为野战部部队。这个计划 原定 1938 年完成,但希特勒下令提前到 1934 年 10 月完成。这是纳粹上台 后德国陆军的第一次大发展,但由于当时尚没有实行新的征兵制,因而兵源 十分困难。1935 年 3 月,希特勒公开打破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备的限制, 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一支在和平时期为 36 个师的德国陆军,5 月 颁布《兵役法》,规定 18—45 岁的德国公民要服兵役,由此进入了更紧张 的扩军时期。1936 年 8 月的陆军扩军新计划进一步规定,以 1939 年 10 月为 期,建立 32 个步兵师、4 个摩托化师、1 个山地师、3 个坦克师、3 个轻装 师和 1 个骑兵旅,和平时期总兵力为 83 万人,战时扩张到 462 万人,其中野战部队 102 个师。 空军扩军的速度更加惊人。希特勒上台前德国的空中力量十分微弱,只有 13 架战斗机,全国只有 250 架飞机。希特勒掌权后,立即任命戈林为德 国航空专员,后为航空部长。确定大规模发展军用飞机生产,一年之内,不 断做出新的计划,要求全力提高飞机生产数量。1935 年 3 月,德国宣布成立 空军,此时德国拥有飞机 2500 架,其中作战飞机 800 架。德国空军的建立, 也深受杜黑的理论影响,曾一度积极发展四引擎远程轰炸机,但由于德国的技术力量资金及先期的作战目标等原因,远程轰炸机生产曾中断了一个时期,但当希特勒正式提出把英国作为假想敌之后,1939 年又重新研制足以打 击整个英国的远程轰炸机。同时整个空军的发展要求也更加迫切。1938 年 11 月,德国制定了战前第 10 个(也是最后 1 个)空军发展规划,要求到 1942 年春天,德国应拥有 2 万架飞机,其中轰炸机 8000 架。但是尽管 1933 年至1939 年间,德国的扩军备战经费 40%都用于空军,但到战争爆发时,德空 军的第一线飞机仍只有 4093 架,其中轰炸机 2000 架,歼击机 800 架,共 4 个航空队。  德国海军的发展落在空军和陆军之后,但其速度也是不慢的。希特勒刚 刚上台,马上为海军追加拨款 11570 万马克,1934 年,海军拨款增加至 4.8 亿马克,1935 年又增至 6.5 亿马克。1935 年,德国海军的总排水量为 11 万 吨,不及英国的 1/10,到 1939 年已增至 35 万吨,约相当于英国的 1/7。德 国海军当时对发展重点存有尖锐对立的意见,邓尼茨等人坚决主张重点发展 潜艇,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建造大量可适用于大西洋上袭击英国船队的 潜艇,以开展无限制的潜艇战。但以海军总司令德雷尔为首的高级将领仍然 坚持重点发展大型水面舰只。1938 年底,雷德尔主持制定 Z 计划,准备建造10 艘排水量为 5 万吨级的战列舰和 2.9 万吨级的战列巡洋舰。到大战爆发时,海军共拥有战列舰 2 艘、装甲舰 3 艘、重巡洋舰 2 艘、轻巡洋艘 6 艘、 驱逐舰 22 艘、旧式驱逐舰 20 艘、潜水艇 57 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法西斯德国已拥有了一支庞大的用各种武器和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军队。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希特勒,最高统帅机 构是由凯特尔元帅领导的最高统帅部,或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其主要部门 是由约德尔上将领导的作战指导部。陆军的最高机关是陆军总部,布劳赫奇 元帅任总司令,哈德尔上将为总参谋长,空军总司令为戈林帝国元帅,海军 司令是雷德尔海军上将。战前纳粹德国扩军备战的速度和规模都是历史罕见的。但是德国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由于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的军事 工业和军火储备都被限制在极低的水平上。尽管希特勒上台后开始高速发展 军事工业。1934 年,颁布了《新经济体制法》,推行“四年计划”,采取各 种措施优先保证军工生产的需要,但由于起点较低而且时间短促,再加上各 种牵制和矛盾,使其无法满足军工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原料,能源和劳 动力。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德国并没有足够对西方国家进行一场大战的装备 与军火储备,坦克部队只是整个野战部队的 1/20,摩托化部队也只占到1/10。各种运输车辆只有所需的 1/4,航空汽油只有两个月的储备。同时, 德国的兵源也严重不足,一次大战爆发后,德国出生率下降,而战后又被迫 取消了义务兵制,1900 年以后出生的壮丁均未受过军事训练。而且德军还缺 少经过专业训练的足够数量的军官,因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国防军只能保留 4000 名军官。虽然后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原国防军军士提升为军官,将一批警官转入军队,重新征召退役军官等等,但到战前,德国陆军中只有 1/6 的军官受过足够的专业训练。 纳粹德国在扩军备战中的这些弱点,也是希特勒在发动侵略战争中决定采取突然袭击和闪电战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2)穷兵黩武的意大利  进入 30 年代之后,墨索里尼政权大大加快了战争准备。1933 年,墨先 后将作战部长、海军部长、空军部长集中一身,倾其全国财力加紧对三军的 建设。  意大利空军深受杜黑理论的影响,是当时最受重视的军种,到 1935 年, 意大利曾成为拥有军用飞机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空军曾被誉为法西斯政 权的利刃,有能力控制整个地中海。其空军由独立航空兵、陆军航空兵和海 军航空兵组成。1939 年,意大利空军拥有飞机 2950 架,其中轰炸机 850 架、 歼击机 750 架、强击机 200 架、侦察机 750 架以及殖民军轰炸机 350 架、侦察机 50 架。但做好参战准备的只有近千架飞机。  1931 年以后,意大利政府每年拨给海军的经费达 6 亿里拉,从而使意海 军有较快发展,仅 1933 年下水的军舰就有 22 艘;1934 年,又开工建造 2 艘3.5 万吨的战列舰,两艘旧式战列舰也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造,同年还开始建造一种快速、轻型,适合于地中海作战的驱逐舰,到 1936 年,意大利海军 已掌握了较先进的雷达技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意大利海军共有战 列舰 4 艘、巡洋舰 22 艘、驱逐舰 59 艘、旧式驱逐舰 69 艘、潜艇 105 艘。 陆军在 1933 年之后进行了部分摩托化和机械化,更新了炮兵的装备, 在和平时期,意大利陆军共有 13 个军,由 33 个步兵师、3 个快速师、2 个 骑兵旅、1 个坦克团、63 个炮兵团及其它部队组成。在宣布动员后,到 1940年 6 月参战,意大利陆军则增至 14 个步兵师,共 25 个军编为 10 个集团军。74 个师中有 61 个步兵师、7 个山地师、3 个坦克师和 3 个骑兵师,共计 150 万人。意大利最高军权形式上属于国王,而实际上则直接由政府首脑墨索里尼领导下的陆军部(作战部)、空军部、海军部和殖民部掌握。此外,还设有 一个由各部门联合组成的最高机关——最高国防委员会。意大利在扩军的同时,就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1935 年 10 月 3 日,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全面入侵埃塞俄比亚,意军从厄立特里亚向阿迪格腊 特、阿杜瓦和阿克苏三个城市突击,然后沿马卡累、德西埃、亚的斯亚贝巴 一线南进。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颁布了总动员令,埃塞俄比亚人民 奋起反抗。但埃军由王公贵族指挥,并不听从最高指挥部命令,只关心保卫 各自的领地,军队和游击队虽英勇作战,但由于指挥不统一,同时意埃军队 装备优劣悬殊,经过半年多的抵抗,1936 年 5 月,意军攻入了亚的斯亚贝巴, 海尔·塞拉西皇帝流亡海外,墨索里尼政府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属东非帝 国。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造成了新的世界战争的又一策源地。意大利在发动侵略时,英、法等国都采取绥靖政策,实际纵容和默认其侵略。但 意大利在站稳脚根后,即觊觎邻近的法属殖民地,威胁英属非洲殖民地,英 国在红海上的航线也处于受攻击的地位,英、法同意大利的关系大大恶化 了。2.英法的战争准备与绥靖政策(1)深受制约的英国防务  欧洲军事力量格局在进入 30 年代,特别是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发生根本 变化。战争的阴云又开始聚集。因此,英国也在 30 年代初放弃了“十年无 大战”的规则,进入了重整军备的阶段。但在初始时期,其进程是极为缓慢 的。这是因为受到英国决策者的“防务需要要服从财政需要”的指导思想的 影响。英国首先强调的是财政经济的稳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军备问题。 这实际上与“十月规则”并没有根本不同。因而在军备生产问题上,往往先 是由军方提出总预算,然后由财政部估计能够支付的款额,两者之间必定存 在巨大差距,则由军方去研究何种项目将被削减。英军参谋长委员会提出 年 5 月的国防预算总额,为 18.84 亿英镑,财政部则认为最高为15 亿英镑。几经反复,最后财政部勉强将限额定为 16.5 亿,不足部分,三 年作相应削减。在这个大原则下,还制定了一个防备次序原则,首先保卫本 土,其次是贸易线,再次是海外领地,最后才是履行欧洲大陆义务。三年的 战略及军备政策都据此决定。在这个原则之下,三军的战略都发生了转变,陆军的战略为“有限义务”。即在未来发生的大规模欧洲大陆的战争中,将主要由盟国的军队来承 担,英国主要提供海上和空中支援,而这主要还是指低地国家。英国陆军的 首要任务是防卫本土,尤其是防空。因此,陆军被大规模地削减了军费,一 部分本土部队改为防空师,陆军的装备和组训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增 加了高射炮、探照灯等装备,以取代适于欧陆作战的重型武器。本来在坦克 战理论和技术上都处于优势的英国,提出了“我们应该慢慢地实行机械化” 的主张,没有扩大现有的坦克部队,而是逐步使步、骑兵实行摩托化,以利 于本土部队和海外驻军互换。由此,到 1939 年,英野战军 3 个师已全部实 现摩托化,这比任何国家都先进。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这就是在英国远征 军中甚至连一个装甲师也没有。因为只有参加大规模欧战,装甲师才最有价 值,可这正是英国政府所要竭力避免的义务。由于迟迟未能确定陆军在欧战 中的必要性,英装甲部队只装备了近距离步兵支援坦克,轻型装甲巡逻车和 轻型坦克,而适于在欧洲大陆作战的先进重型和中型坦克的生产几乎为零, 待到 1939 年春天,英国政府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太晚了。战 争前夕,英国陆军由正规军和国民部队两部分组成,正规军由 5 个步兵师、1 个装甲师、3 个防空旅,国民部队有 12 个步兵师(其中 3 个摩托化师、5个防空师)、1 个坦克旅,共约 83 万人。英国直到 1939 年 3 月才实行普遍 义务兵役制。  皇家空军的战略也作了重大的调整。原来空军的战略是有效反击战略, 即使空军的力量尤其是轰炸机的力量具有威摄力,要让德国人确信,在任何 战争中,只要有英国参加,德国必败。一但武力威摄失败,便采用消耗战略, 先让强大的海空军保卫本土和帝国海上通道免遭毁灭性打击,动员帝国资源 与德国进行持久战。因此,在重整军备过程中,空军还是较受重视的。1934年 7 月,英政府提出:削减陆海军经费,无限期推迟远征军的组建及修建新 加坡海军基地同时,规定要在 5 年内为空军增加 41 个飞行中队。1937 年以 前,空军的发展重点是轰炸机,强调空中力量对等原则,首先要在轰炸机数 量上与可能的敌人相当。但到 1937 年以后,随着雷达等新技术的出现及西 班牙内战中的实践经验证明,轰炸机并不是不可防御的,同时,防务政策的 中心又是保卫本土,因而空军的首要任务不再是突袭德国本土。因而空军的 重点也从远程轰炸机转为相对低廉的战斗机(两者造价为 4∶1)和近程轰炸 机。但这样一来,以对等原则为基础的轰炸机反击战略被否定,取而代之以 战斗机防御战略。从而失去了对德国的轰炸机优势和空中主动权,这一后果 在战争前期就充分地表现出来。英国空军一个独立的军种,由正规航空兵和 辅助兵力组成。空军中又有本土空军,殖民地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之分。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本土空军共有第一线飞机 1460 架,其中轰炸机 536 架、歼击机 608 架、通讯联络机 96 架及岸基侦察机 220 架。此外,还有备 用飞机 2000 架、海军航空兵飞机 220 架、殖民地航空兵飞机 350 架。同时, 英国的防空力量也有相当发展,到 1939 年 7 月,从斯卡珀湾到朴次茅斯就 设有 20 多个雷达站,能在 100—200 公里的距离上发现高度 3000 米的敌机。 英国海军本来是最受重视的军种,但在调整中却陷于困境。因为英国的 海外利益,英国本土及生死攸关的交通线都需要海军去保卫,而且英国这时 要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同时对付德、意、日三个敌人,但财政的限制 使得英国连 DRC 标准(即把原来的“一强标准”再适度扩大)都远远达不到。到 1939 年,英国的海军总共有战列舰 12 艘、战列巡洋舰 3 艘、航空母舰 7艘、水上飞机母舰 2 艘、巡洋舰 64 艘、驱逐舰 184 艘、扫雷艇 42 艘、潜艇58 艘。英国海军无论在组织方面还是装备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点,英国 海军中能在近海作战的轻型舰艇数量不多,高射火力也很弱,担任护航的军 舰——驱逐舰和航空母舰的数量也感到不足。  应当说英国在这一时期还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军费在逐年增 加,1935 年—1936 年的军事予算占整个国家予算的 17.7%, 年 度则占到 37.5%。只是这种速度远远落后于法西斯国家。为此,英国军界忧 心重重,认为无法予见何日英国的国防力量会强大到足以同时面对德、意、 日的情况下保卫自己的领土、贸易和重大利益的安全。英国的军备政策已使  英国在军事上退出了欧洲,削弱了英国维持欧洲平衡和稳定的实力。英国却因此对欧洲的不稳定更加敏感,更要积极地干予,所谓重任已落在了外交 上。这就成为这一时期英国政府特别是张伯伦对欧洲政策的关键因素,绥靖 也就成为一种必然。(2)惟他人马首是瞻和消极防守的法国  30 年代对于法国来说是风云剧变,大战来临的年代。30 年代初,由于 经济危机的原因,严重影响了法军的发展,军费紧缩,一些项目缓建、推迟 直至撤销,兵员减少,组建摩托化部队和轻甲师的计划也告吹。希特勒上台 后,德国拚命扩军备战,退出了裁军会议和国联,危机已经降临,使法国感 到了严重的危胁。法国的扩军备战也从此加速进行。1935 年 5 月,法国修改 了兵役法,由原来 1 年的现役期改为 2 年,使法国陆军可以达到 70 万人。1936 年,法国陆军有 20 个步兵师、5 个骑兵师、边防军 9—10 个师。到战 争爆发的 1939 年,法国在本土的陆军共有 45 万人,20 个步兵师中有 7 个摩 托化师,72 个炮兵团和 11 个坦克团。另外还有驻守殖民地的远征军 17 万,计 7 个步兵师和 1 个骑兵师。陆军共有坦克 2600 多辆。法国还做了战争动员计划,如果战争爆发,还再组建 17 个 A 类师、10 个作战级 B 类师、8 个 次等级的 B 类师等。法国空军到 1939 年还处在建立阶段。最大的作战单位是师,法国空军基本上都是旧式飞机。战前法国一线飞机大约为 1700 架,其中轰炸机 460 架、歼击机 630 架,另有备用飞机 1600 余架。战争前夕,法国海军拥有战列舰 8 艘、战列巡洋舰 12 艘、航空母舰 1艘、水上飞机母舰 1 艘、巡洋舰 18 艘、轻巡洋舰 32 艘、驱逐舰 28 艘、旧 式驱逐舰 12 艘、扫雷艇 26 艘、潜艇 72 艘。由此可见,这个传统的欧洲军事强国是不容小看的。但法国在国防战略的指导方针上出现了重大错误。法国的决策者和军事理论家认为,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的军事学术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就其基本方面和原则来说还是 完全适用的。因此,阵地战仍是战争的基本式样,甚至是几乎唯一可能的式 样,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消极待机的战略,也就是予有准备,在他们看 来是不可攻克的地区进行防御战,疲惫敌人,聚集同盟国的兵力,经过长期 准备,再去击败业已削弱的敌人。这就是法国战前耗费巨资和人力修筑马奇 诺防线的根本原因。这种战略防御的总原则导致了法国对于战斗行动实施方 法和各军种、兵种使用的错误。法军以为筑垒地区的防御是战斗行动的基本 式样,在防御过程中,敌人必遭重大损失,实质上已经被打败了。因而,法 军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战术地带的防御组织上,而对战役纵深内的防御行动研 究的极为不够,对空防御和对坦克的防御也未能重视,对坦克和航空兵在战 斗行动中的作用估计过低,大部分坦克只在防御中实施反冲击,在进攻中支 援步兵,而完全忽视了大坦克兵团的巨大作战能力,对以旧式飞机为装备的 空军也没有明确的战斗使用理论。虽然法军中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如法国坦克之父艾斯蒂安将军和戴高乐等人主张建立职业军,实施机动作战,反对单纯防御。但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极为微弱的声音,以贝当元帅为首的防御派 在当时是占有绝对的上风,并且处在决策的地位。  法国防务政策和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法国无力单独对付德 国,而必须有英国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取得胜利。英法的紧密合作是法国军事 战略的基石之一。因法国考虑到本国军事力量有限,单独抗衡德国风险太 大。就是在地中海,法国也需要英国海军的支持才能确定优势。同时还由于 自身的经济潜力不足,战时经济独立程度有限,同样离不开大英帝国的帮 助。即便在和平时期,英法间极为密切的经济和贸易联系,也对法国有着至 关重要影响。种种原因,使法国不得不感到英国在未来对德战争中的重要 性。因此,英国因素对法国军事战略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着重大的作 用。英国对法国的支持是可以肯定的,但英国并不肯向法国提供强大的军事 支持,因而法国人宁愿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在看到盟国的作战能力对德占 优势之前,在英国强硬起来并给予法国实质性的真正支持特别是军事支持以 前,绝不敢轻易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而不惜跟在英国人的后面一步一趋。3.红色苏俄的崛起(1)苏联的国防战略目标  苏联在 20 年代末期,逐步成为政治上稳定、经济上逐步发展、军事上 更加强大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对苏联的发展壮大是不可容忍 的,粉碎外来武装侵略始终是苏联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苏联以“国 家工业化,加强国防力量和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为总方针。组织现代化的 军队,随时打败敌人的一切进犯,不允许任何人侵占苏联国土就成为苏联 30 年代所追求的国防战略目标,即反击进攻战略。其主旨就是对敌人任何进犯 都用武装力量的毁灭性突击予以回击,采用进攻的方法进行战争,并把它推 移到敌国的领土,而后将敌人消灭在国境之外。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加速经济建设作为提高国防能力的基础,从 1928—1940 年,苏实行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及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使 国民经济总额增长了 5 倍。其中重工业增长最快,大型企业兴建了 9000 多 个,新建了拖拉机、汽车、航空、化工、机床制造等行业,而不少行业已达 世界先列。工业的发展为国防力量的增强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第二个五年 计划中工业生产增长了 1.2 倍,而军工生产增长了 3 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 时,军工增长更快,1938 年比 1937 年增长 36.4%,1939 年又比上年增长46.5%,1933 年—1938 年航空工业增长 4.5 倍,1938 年坦克年产量达到 2270 辆,飞机达到 5469 架,火炮达到 1.2 万余门,与 1930 年相比,坦克增长 42 倍,飞机增加 5.5 倍,火炮增长 5.9 倍。同时武器的技术性能也有了很大的 提高。(2)加强军队建设  30 年代是苏联红军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时期。红军采取了一系列重要 措施,从 1929 年起,苏军颁布了新的《工农红军野战条令》等一系列的条 令和政令。这些条令的颁发实施,使苏联红军训练作战都有了新的准则,对 于苏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从 1932 年起,苏军还大规模地建立了各种专业学院来培养军官。到 1938 年底,苏军已拥有 14 个军事学院及 6 个附属地方院校的军事系,学员人数从 1929 年的 3200 人到 1938 年的 2 万人。从 1929 至 1938 年共培养了中级 指挥人员 14 万人。  这时期,苏军还根据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现代化作战要求,调整了军队的 组织结构。在陆军,步兵师装备了先进火炮,组编了坦克分队,提高了机械 化和摩托化分队能力。骑兵也实行了新编制,增编了机械化团,队属炮兵增 加了数量,增编了高炮营。同时,开始组建机械化兵团。到 1934 年,已建成 4 个机械化军。空军以各兵种航空兵团为基本作战单位,组建了空降旅。从 1936 年起组建了特种航空兵集团军(远程轰炸)。海军在 1932 年以后, 先后组建了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尔后,随着物质技术基础的加强,对组 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撤销了舰艇中队,建立了能够独立完成海上作战 的舰艇编队,还着重发展了海军航空兵。这样使海军舰队变为战役联合编 队,拥有水面舰艇与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及海岸炮兵。到 30 年代中期,由于现代化装备和大批新型军事干部陆续补充部队,并为检验苏军界当时提出的大纵深战斗和战役理论,苏军曾举行过一系列大 规模军事演习。1938 年以后,由于红军中的大清洗和先后发生的张鼓峰事 件、诺门坎战斗及进军波兰,苏军大规模军事演习中断,但实际作战则进一 步检验了苏军的作战能力。这些演习和作战证明,苏军在使用飞机、坦克、 火炮等现代化装备进行作战的能力已有明显的提高,已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强 有力的军队。苏军在 20 年代采用的是常备军与地方部队相结合的混合体制,至 30 年代中期改为常备军制,以应付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威胁。1935 年以前,地方 部队占 74%,改制后,地方师降至 23%,常备师则上升为 77%。常备军制 的推行使军队人数急剧增长,1936 年,苏军总人数为 110 万人,1939 年 8 月,苏军已达 200 万人,几乎增长 1 倍。其后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军走 上了急剧扩军备战的新阶段。(3)大清洗带来的恶果  斯大林在 30 年代中期以后对苏联红军内部进行的大清洗,是对红军的 最沉重的打击,其损失是极为惨重的。这对于苏军的建设和战争准备及苏德 战争初期的严重损失都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934 年底,以基洛夫被刺为 开端的大清洗,很快就波及到军队。1936 年下半年至 1937 年上半年,军队 中逮捕了第一批将领。其中有著名的军事将领和国内战争时的英雄:加尔卡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顿巴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