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不好心肺训练能打太极拳吗

打太极拳不会伤膝盖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朱清广
  很多人认为打太极拳会导致膝关节疾病,这是一个误区。
  膝关节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有可能影响每一个人。膝骨关节疾病会给人带来疼痛、功能活动受限,还会带来情绪和精神上的伤害。运动干预是主要的防治手段,那么,怎么运动可以避免膝关节损伤呢?
  在各种运动中,打太极拳对膝关节的损伤相对较小。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研究可以发现,它的步伐对膝关节最高的反作用力是体重的1.2倍,而步行与慢跑时最大的反作用力可达体重的3倍以上。美国风湿病学会是世界上知名的骨关节疾病学会,他们分析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据,在2012年刊出文章,推荐太极拳作为干预膝骨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其中重要的理由是太极拳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下肢关节活动度、姿势稳定和平衡。最新研究认为,打太极拳可以改善下肢踝关节、膝关节深部的肌群和神经控制灵敏性,当关节遇到潜在伤害时可提供一种反射性的保护。
  掌握好太极拳拳架的要点是保护膝关节的关键。太极拳练习过程中拳谱要求:注重阴阳虚实的转换,以意领气,精神内敛,拳架不能僵硬也不能松软无力;上虚下实,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用现在科学的语言解释为,太极拳练习的过程中要求肌肉和关节不能太用力也不能不用力,应使下肢关节保持适当的压力,不能使关节压力太大也不能不用力。在步法虚实转换时以一侧肌肉关节收缩为主,而另一侧适当放松,但要保持一定的张力。全身的力量来源于脚,而不能把力量集中在膝关节上。膝盖痛能练太极拳吗
【简介】如果痛得厉害,建议先暂停打拳,待膝盖不痛后,再练拳。因为您是本来不痛,学拳后膝盖就一直痛了。练拳时,如果不注意膝盖对准脚尖,或过于追求低架势使膝盖超出脚尖,都会造成膝盖处的关节滑膜炎,无药可治,只能待其自行缓解。恢复练拳后,应充分注意动作
如果痛得厉害,建议先暂停打拳,待膝盖不痛后,再练拳。因为您是&本来不痛&,学拳后&膝盖就一直痛了&。练拳时,如果不注意膝盖对准脚尖,或过于追求低架势使膝盖超出脚尖,都会造成膝盖处的关节滑膜炎,无药可治,只能待其自行缓解。恢复练拳后,应充分注意动作的规范性,毕竟练拳是为了健身,健身不成反添伤病就适得其反了。如果痛得不厉害,可以适当活动,降低运动量,暂时不要做深蹲、下势等动作,拳架也尽可能地高一点,不要追求过于完美的外形动作。这样,过一段时间,膝盖疼就会减轻、好转。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打太极拳,但锻炼不当会增加膝关节的负荷。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膝关节产生退行性变化,因此锻炼一定要适度,应符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有膝关节问题的老年人尽量不要练习下蹲,如果必须下蹲,应注意速度,并尽量用手来支撑。
初练太极者都会有膝盖或腰部疼痛现象,膝盖疼痛有以下几点原因:
&&&& & 1热身活动没有做好
  2架子太高〔重心压太低〕
  3身姿问题
  4弓步时膝盖超过脚尖
下面一一对应讲解
1打拳前必做一定量的热身活动,要让身体各个肌肉、韧带打开,尤其是膝盖和腰部,膝盖活动要双腿并拢,脚尖冲前方,切忌外撇,弯腰,双手扶膝盖,顺时针、逆时针环绕,八个八拍,然后放松。
2架子放高些,也就是全程重心太低了,并且不断起伏,将重心提高点,〔但也不能完全站直〕今后再徐徐渐进,逐渐向低走,低也要有限度。
3要含胸拔背,腿放中正,就是脚掌受力要均匀,脚掌外沿受力就是膝盖外偏了,内沿受力就是内偏,全脚掌均匀受力为嘉。
4每出弓步,膝盖都不能过脚尖,超过了,所有力量都压到了膝盖上,膝盖本身就很脆弱,上身全部力量放在上面肯定受不了,所以弓步时低头可以看到脚尖。
如果这样做了还是疼痛剧烈请停下练习,去医院检查后查清原因,一一解决。注:活动练习后切忌马上冲澡,膝盖腰部保护好,不要受风、受凉。
------分隔线----------------------------您的位置: &
膝关节不好 别打太极拳
优质期刊推荐打太极拳是不是对膝盖会有损伤?
这学期选修了太极拳。最近打拳的时候总觉得膝盖有点儿酸疼不舒服,也听老师说过腿不能弯得太厉害。打太极拳是不是会对膝盖造成损伤?如果是怎样调理?
按投票排序
敛臀啊敛臀啊敛臀啊!!!练拳不敛臀,等于瞎胡混。练出一身病,拿武术开喷。(不是说题主哈,是吐槽很多自己练得不得法出问题了还喷武术的人)具体操作就是上面某位匿名用户回答的“身子往下沉的时候命门外凸尾巴骨往回勾”,这样一来就是腰胯吃力而非膝盖了。如果还不明白怎么操作,网上去搜索“蹲墙功”视频照着练。============================================================补充补充一些东西。即使敛臀了,许多人练拳站桩时还是会感觉压膝盖,这是因为大腿和小腿用力方向不正确,如图是错误的用力方向:小腿的支撑力原本是往上的,大腿却带着上身在向错误的方向“松沉”,最后,上身和大腿的所有重量因为大腿和小腿形成斜角无法完全导入地面,而滞在膝盖,这个伤随着夹角变小而增大,所以过脚尖更伤。小腿的支撑力原本是往上的,大腿却带着上身在向错误的方向“松沉”,最后,上身和大腿的所有重量因为大腿和小腿形成斜角无法完全导入地面,而滞在膝盖,这个伤随着夹角变小而增大,所以过脚尖更伤。总之就是,大腿用力不合理造成的大腿膝盖小腿三者之间的间架不稳定,无法完全传导上身的重量,也无法把蹬力完全传导到上身。而纠正办法是:大腿小腿都要往上用力,把四肢力量收敛到身体里。如图是正确的用力方向:即整条腿时刻保持一种“蹬”的状态,大腿小腿一起往上用力。即整条腿时刻保持一种“蹬”的状态,大腿小腿一起往上用力。以上。
身子往下沉的时候命门外凸尾巴骨往回勾,会感觉有根筋绷着,形成了一张弓,上半身的重量就不会全部压在膝盖上了。另外,每一动脚先动,膝盖与脚尖始终保持一个方向。另外膝盖过脚尖根本不碍事,太极拳不用震膝发力,膝盖疼痛是你肾精不足,筋骨太弱。
初学时,不要练的太猛,本身动作就不到位,还猛练,容易伤;架子高点。太极是有次第的,初期是手领身,再是身领手,然后是跟着丹田走,刻刻留意在腰隙。“太极腰”,用腰胯带动的感觉,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所以初学的一两年内,还是悠着点。能做到上下相随,周身一家的时候,就可以多练练。有的太极,如陈式的,金刚捣碓一式,震脚太猛,当然容易伤。表演、比赛拿奖牌啥的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成为一代宗师的可能性也不大。慢练、轻松练、愉快练,养身健身是肯定的。
要求小腿直,这样膝盖不过脚尖。在膝盖屈曲状态下的转身,先转脚尖调方向,再转身。千万不要在脚步稳定状态下扭转膝盖来转身。和式太极拳中要求:“三直四顺”,顺身、顺腿、顺手、顺脚。手去身顺之去,腿去脚顺着去,顺脚时以后脚跟为轴,摆脚尖随势而动。形顺气自顺,气顺周身顺遂。气以直养,经脉畅通,自可达到技击、健身养生的效果。膝盖的损伤大都是在练习过程中,屈曲的状态下不正确扭转造成的,请您一定注意!
简单的说,打太极拳的时候,膝盖如果超出脚尖就容易伤到膝盖。但是怎么做到膝盖不超出脚尖呢?这个对新手来说比较难。因为太极拳看是去慢,动作缓,但是对下盘要求很严格的。所以如果你的胯没有打开,且胯的支撑力不够的话,你就会把身体的重量压在膝盖上,当你上步的时候,由于胯的支撑力太弱,这个时候胯就会顶出去,膝盖就超出了脚尖。久而久之,你的膝盖就会受伤。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开始不要把架子下的太低,高度到你的胯能够支撑的住。步子上的不要大了。与此同时,每天扎扎马步,尽量把胯往回收,这样久了,你的下盘力量大了。你再上步的时候,你身体的重量就由胯来支撑了。所以,你没上步 的时候,胯尽量往回收,你的膝盖就不会超出脚尖了,也不会受伤了。
我看了排名第一的答案,觉得有点不同意见,以下有部分是师父原话~仅供参考~膝盖过脚尖没法发力,重心会前倾,影响第二次发力,据我所知,内家拳大都一直要求膝盖不要过角尖的。关于蹲墙时的腰部变化:就是命门后凸,尾闾本身是后翘的,变成向下垂是向前时的最佳角度,但没有沉肩,涵胸,拔背,头领,落胯,的配合是不会做到命门后凸的。膝盖总过角尖可以让脚趾稍稍抓一点地,但不要抓死。可以试着加两个意识:膝盖前指或上提中的一个,可能会有助于松膝盖。望指正~
大家从姿势上要注意的地方说了很多,我也补充一点,那就是开胯。不论是太极拳还是其他运动,姿势不对是伤膝盖的大元凶。在打拳时,膝盖易受重压最多的姿势是弓步,超不超脚尖不能单单关注表面形式,丈量距离,胯关节的运动也很关键。首先,弓步是否恰当,要看两脚是不是踩在了一条线上,很多人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都会犯这个错误,前后两脚踩一线,胯夹,膝盖有扭曲不适感,两脚横向距离约两拳较恰当,可根据自己的感受调整。其次,胯关节应该充分打开,不宜夹着,这样上身重量会顺着腿骨传到脚底,而不是在膝盖处打折,使膝盖承受的力太重,自己试一试就会感受到变化。同样的,膝盖超过脚尖,则原本应让地面承受的力,在膝盖处打折,就感觉到膝盖受力大,易受损。膝盖垂直对应较恰当的位置在脚掌中至脚尖,各位可自行感受。最后说一下,太极拳属内家拳,练习得当可感受到身体内部的运行,自如掌控全身肌肉运动,均匀发力,且有通畅血脉的效果。以上是我练习杨式太极拳后的感受,有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抱拳]
练习的时候膝盖不过脚尖,练习完毕按摩膝盖
从一位太极拳传承人的角度看:如果太极拳从领入手,再加上对三直的要求,膝盖只会越养越好,练伤是绝无可能的。
要知道学拳对身体素质是有要求的,能够一小时之内跑完十公里,徒手深蹲连续做三百个以上再学拳。任何拳术里都要求膝盖不能过脚尖,楼上说的敛臀,但是也不能敛过了,敛过了胯锁住就不灵活了。没有系统的学习一门拳术的基本功最好不要学拳。
首先,正确的练习太极拳并持之以恒的话,不但不会对身体有损害,而且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在我看来,要超过当下各种流行的西方运动健身方式。再说一个身边的真实故事,我原来有一位同事老张师傅,是公司的司机,原先在上海强生开出租车,后来出了车祸,病退,只能拄着单拐走路。后来找了一个很不错的太极拳师傅开始打太极,大概三四年吧,基本上就完全恢复正常了,然后一边拿着病退工资,一边又出来上班挣外快,这一点,也算是太极拳的副作用吧,呵呵。
楼上好几位已经回答了正确答案。1、膝盖不能超过脚尖。2、不要练体委推广的简化太极拳。俺是1986年开始练陈氏老架一路的,103式,个人体会是:必须有个正经师傅教你,身法上不能有毛病(比如膝盖过脚尖啊、撅臀啊、露腋窝啊等等),尤其是撅臀一项,很多人都注意不到,包括一些老拳师带的弟子们给你教拳的时候,他也注意不到你的臀,臀要对,圆裆是关键,这是陈氏十六字诀最后俩字,其他各式太极都不讲圆裆,不注意这个要领,首先就是毁膝盖,其次就是腰不灵活,于是明三节齐四梢都谈不上了。然后买一本《陈式太极拳》的书看看,这本书有好几个版本,顾留馨的陈发科的陈小旺的等等,老顾那本不错,尤其是后面的理论部分,一定要细读。练拳跟练毛笔字一样,不仅要是形体上纸上练,还要在心里练。心里练的时候要琢磨拳理和拳意,太极拳练到最后就是心里有手上无。打拳的时候要”旁若无人“。精神和注意力都回敛到自己身体里来,这是陈发科的诀窍。
反对关于膝盖不过脚尖的说法,我师傅也多次告诫过膝盖不过脚尖,我在打拳的时候也一直注意这个,后来发现有的动作膝盖不过脚尖根本做不出来,我再去看师傅的录像,发现他的膝盖一直都过脚尖的。我膝盖也疼过,后来发觉不是膝盖不过脚尖的问题,而是用力不平衡的问题。关于敛臀,还有一个正好相反的动作叫扩臀,就是在需要单脚承担大部分体重的时候,承重的那半边胯骨往外扩,我是自己发现这个做法的,后来在网上也见到有这种说法。具体怎么回事我也说不清。
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一句流传几百年的话,太多人不理解。不论任何武术套路,包括太极,都要先把基本功练好,力量,柔韧性,反应,速度,跳跃,拳脚硬功,等等。最后才学套路,一看便能学会了。你连最基本的大架还搞不定,可见基本功在哪?不伤才怪,能力不足练什么都会伤,跟太极没关系。回到起点从基本功练起最少三年后,在练套路一个月就能安全的学会。那个更合适?
太极拳对下肢力量要求高,请注意膝盖别超过脚尖,刚开始练弓步不用这么下面还有,有老师指导会更好
要时时记着,马步的时候,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其实不光是敛臀,这个是很重要的大家已经解释过了(不过我觉得题主还是看不懂)我讲另一个,扭腰腰胯必须一开始分离来,一般人一扭腰就扣膝盖,一套拳打下来站都站不住。杨式的话,将云手分离开单独练,对着镜子自己看,腰转,膝盖不动。然后慢慢加胯
练太极不会伤膝盖,初学的话架子尽量高点,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这是常识,而且过了一定年龄就最好不要练低的架子了,就算是你正确的方法练也不一定好,其实具体问题有很多原因,最好问师傅。
练拳要先站桩啊。。。。古训现在都不遵守了先把基础打牢了 再循序渐进
学太极拳的人,很大比例的人膝盖受伤,应当是老师教的时候,出了问题。太极拳是不应该让人受伤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关节不好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