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玩过的儿时电子游戏戏

在线时间3369 小时羁绊7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保密UID376559帖子诚信1 点C金216839 枚G币70 枚人气1407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120注册时间
帖子精华2C金216839 枚人气1407 ℃阅读权限120注册时间
可惜我想玩的007好象至今都不能模拟&&
那位XD要是有这个游戏的ROM的话我拿20个金币换
在线时间5091 小时羁绊4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保密UID862087帖子诚信0 点C金65311 枚G币18 枚人气17368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60注册时间
CG铂金会员, 积分 841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84 积分
帖子精华0C金65311 枚人气17368 ℃阅读权限60注册时间
我是90后....我也都玩过....应该还有热血系列的...也很经典...
在线时间192 小时羁绊4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保密UID1130339帖子诚信0 点C金1602 枚G币0 枚人气18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20注册时间
CG青铜会员, 积分 24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9 积分
帖子精华0C金1602 枚人气18 ℃阅读权限20注册时间
晕,LZ你敢说这帖是你原创的?不怕被雷P?
说实话,我是看过了,LZ做人也太假了啊,哎~
在线时间603 小时羁绊4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男UID509502帖子诚信0 点C金3779 枚G币0 枚人气16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30注册时间
奈何 奈何 奈何 奈..何.........
CG白银会员, 积分 6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81 积分
帖子精华0C金3779 枚人气16 ℃阅读权限30注册时间
那圣斗士的游戏,我竟然没玩过
很久很久以前,谎言和真实在河边洗澡,谎言先洗好.穿了真实的衣服离开,真实却不穿谎言的衣服.后来,在人们的眼里,只有穿着真实的衣服,却很难接受赤裸裸的真实.
在线时间365 小时羁绊4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保密UID948307帖子诚信0 点C金179 枚G币4 枚人气5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20注册时间
诺贝尔潜水奖得主
CG青铜会员, 积分 26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1 积分
帖子精华0C金179 枚人气5 ℃阅读权限20注册时间
在线时间8307 小时羁绊7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男UID194901帖子诚信0 点C金16787 枚G币110 枚人气555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芸術は爆発だ…!!!
帖子精华0C金16787 枚人气555 ℃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除了12 19 24 都玩过的说~~
在线时间8405 小时羁绊7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保密UID244948帖子诚信0 点C金18906 枚G币16 枚人气1082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それから……
帖子精华5C金18906 枚人气1082 ℃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全玩过,不知道贝贝玩过FC上的合金装备没,绝对是个经典啊[]
倒数第三个游戏的准确名称叫&SD街头快打&[]
在线时间2005 小时羁绊7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男UID166159帖子诚信1 点C金7504 枚G币10 枚人气67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40注册时间
不可说,一说便是错.
CG黄金会员, 积分 117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69 积分
帖子精华1C金7504 枚人气67 ℃阅读权限40注册时间
在线时间3549 小时羁绊5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女UID518908帖子诚信0 点C金4209 枚G币37 枚人气100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昔日的魔王
CG紫晶会员, 积分 304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581 积分
帖子精华0C金4209 枚人气100 ℃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14没玩,15没玩通(机会问题)20看不懂所以没玩,而且也没卡,21见都没见过,22没机会玩通
在线时间1730 小时羁绊5 重爱心公益0 点原创贡献0 克拉最后登录QQ性别男UID294612帖子诚信0 点C金4085 枚G币0 枚人气374 ℃资源贡献0 盎司阅读权限40注册时间
CG黄金会员, 积分 120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991 积分
帖子精华0C金4085 枚人气374 ℃阅读权限40注册时间
看了这些,想起了 小时候快乐时光啊~
社区推荐 /1
社区盗号猖獗,目前已发现黑客盗取论坛用户账号发布违法信息,建议大家为了账号安全,定期修改密码,以免账号被盗取!
提示:点击左侧图标立即修改!
Powered by《第一次》儿时玩过的游戏 引发80后一代集体童年回忆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第一次》儿时玩过的游戏 引发80后一代集体童年回忆
摘要:本期节目中,四组明星家庭重温了一把童年回忆。紧张刺激的击鼓传花、手明眼快的抢凳子、配合作战的踩气球,那些儿时玩过的游戏被一一搬上荧屏,也引发80后网友的怀旧共鸣。被羊折磨的王仁甫恩爱的王仁甫夫妇  网易河北讯 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2》3月22日晚在传说中“外婆的澎湖湾”童趣上演,星爸星妈返老还童带萌娃大玩儿时游戏,引发网友集体童年回忆。本期东道主王仁甫主场频失手遭调侃,小沈阳夫妇秀甜蜜过难关受赞。最后一站的旅行,不舍分别的众星抱团痛哭,也让满心不舍的网友直呼期待原班人马的下一季。  小沈阳夫妻共度难关获粉丝力挺  钟丽缇母女边忙工作边忙桃花  从“对爱说不出口”到“甜蜜秀KISS”,短短三个月,小沈阳沈春阳夫妇感情迅速升温,不仅让观众大呼一饱眼福,甚至让以“甜蜜芹仁”着称的王仁甫深感地位不保。而在最近小沈阳无辜陷入“微博门”遭质疑,沈春阳立刻挺身在微博表态:“为什么每次出现什么事也不问什么原因就要把阳仔说成像十恶不赦就像犯了多大的罪一样呢?我知道作为艺人就要经的起流言蜚语,但是这次也太离谱啦,我作为他的妻子很心疼他!”  事实上,在节目中小沈阳就曾感叹自己和妻子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一步一步在舞台上打拼天下,只为了给孩子和家人一个好的生活。虽然节目期间风波不断,“亲生门”、“耍大牌”等恶意声音不绝于耳,但夫妻俩为女儿拼命努力有目共睹,众多网友纷纷留言力挺:“你们这样,我们也很心疼你们,那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人太多了!公道自在人心。那些说话太难听的也请积点口德,每个人的成就都是辛苦换来的!”  这厢小沈阳夫妻忙相携渡难关,那厢钟丽缇母女通告节目“很忙碌”。在带双千金顺利录制《大牌驾到》节目后,近日钟丽缇微博再曝变身《功夫》包租婆与女儿考拉搞怪合影,引得网友萌心打动纷纷转载,看来这忙碌的节奏一时是停不下来了。  不过说到忙,这对辣萌母女的桃花可不比工作逊色。“萌主”考拉与“绯闻小男友”林志颖儿子KIMI一直交往密切,不仅常常共同玩耍,更不时有青梅竹马的“定情曲”、“定情衣”闪亮登场。而离婚又带着3个女儿的钟麻麻近日终于松口坦言“追求者很多”,稳定后可能会公开,并表示经历2次婚姻后,觉得婚姻就是一张纸,心中有爱就够了。而  东道主王仁甫主场失利遭调侃  搞不定“熊孩子”搞不定羊  一踏上台湾,就等于间接来到了星爸王仁甫的地盘。都说“我的地盘我做主”,但这次东道主竟然主场连连“歇菜”:先是被家乡的羊搞得精疲力竭,而后又遭自家的娃毫不客气的吐槽,尴尬无奈下一张偶像脸硬生生变成了调色板。“真是风水轮流转,想不到平时能说会道、一直运筹帷幄的王仁甫也有这么憋屈的时候,看来羊和熊孩子的破坏力不容小觑啊!”  “台湾充满人情味,你有困难他们都很乐意帮忙。”虽然在王仁甫眼中,家乡人很热情,但家乡的羊就没那么亲切了。本期扮靓羊大赛中,相较于其他星爸们三下两下轻松带走了萌娃们选中的羊,王仁甫却在前后采用“怀柔政策”、强制镇压、情歌出击、多种语言交流等策略后,仍没能成功搞定一只羊。“王仁甫这是把‘育儿经’用到羊身上了么?刚柔并济、情理结合,很有深度~可惜羊听不懂啊。”被逗翻的网友纷纷笑场。  在遭遇羊难后,“熊孩子”也趁势来袭了。节目中女儿乐乐一句毫不留情的“爸爸妈妈每天要亲五次以上,看着有点恶心”让电视机前观众纷纷拍手叫绝。事实上由于不同地域对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也有不少网友曾提出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少点亲热。“看到她(季芹)我就觉得她是要跟我走一辈子的人,我也要每天好好告诉她,我很爱她。”而现场王仁甫一番感性的解释不仅羡煞他人,更成功俘获了一大票女粉丝的心。  那些儿时玩过的游戏  引发80后一代集体童年回忆  本期节目中,四组明星家庭重温了一把童年回忆。紧张刺激的击鼓传花、手明眼快的抢凳子、配合作战的踩气球,那些儿时玩过的游戏被一一搬上荧屏,也引发80后网友的怀旧共鸣,“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都是一群孩子一起做游戏,什么跳皮筋丢沙包,随便找个地就能玩一整天,最后还是被妈妈拎回家吃饭的。想想真有些怀念了。”“看着电视里孩子们玩着我们小时候的游戏,熟悉的画面有些小感动,也容易让人想起很多珍贵的回忆,那时的小伙伴都在哪里?那时狂奔过的小巷还在不在?忽然有种时光飞逝的感觉。”  虽然无法找回伴着蝉鸣和蛙叫走过的一个又一个夏天,但缅怀美好童年的网友还是自发搜罗起儿时游戏:运动类的滚铁圈、跳房子、跳皮筋;物品类的打弹珠、拍洋画;对抗类的捉迷藏、丢沙包、老鹰捉小鸡;脑力类的飞行棋、东南西北、塑料积木……“现在互联网发展这么快,我们的孩子玩的都是电子产品,手机IPAD不离手,对身心和视力都不好,有机会一定带他们玩玩我们小时候的游戏。”满怀激动的家长们纷纷表示。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责任编辑:HEB046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学者们长期追踪观察发现:(1)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2)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的差异。因此,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多动症应及早治疗,综合治疗。
家长和老师应统一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
第二,对儿童多动症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但药物不能代替教育,药物可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应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四方面(患儿、家长、教师、医师)的互相配合。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非常有效,可使注意力集中,养活活动过多的症状,从而达到改善行为的目的。患儿随着行为的改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随着情绪的稳定,与同学之间的冲突也会减少。因此,该药也间接地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发育。不过,利他林唯一的缺点是,它无法根除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
利他林每片10mg,每晨1片,餐后服用,如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显,可酌情增量,药物有效剂量,因人而异家长应经常与老师联系,密切观察反应,摸索其有效量,如出现食欲减退、头昏、失眠等情况,家长不必惊慌,可稍减量,2-3周后,患儿即可适应,反应消失。为避免产生耐药性,在周日、假日及不学习时,可以不服药,寒暑假也可停药,但如假日须要学习及做作业,可在学习前半小时服用利他林。利他林一次服药作用时间只能维持4-6小时,因此,必须坚持长期服药才有效果,随意停药,症状又复出现。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可服用1-5年,但随年龄增长,情况好转,药量可逐渐减少,直至停药。
服药同时家长要重视教育工作,要学习了解有关儿童多动症的知识。不要责备、怪罪、歧视、打骂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紧辅导。教育多动症的患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必须切合实际。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只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肽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提要求不应过于苛求。
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对于这类活动力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的过多的精力能发挥出来。家长和老师要组织他们多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如有条件,应安排他们做一些室外内活动,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但是,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危险。
3.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对于这类儿童应逐步培养其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以从看图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可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如果儿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
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这类儿童应从小培养其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按时饮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应迁就儿童的兴趣而让他们看电影、电视至深夜,以致影响睡眠。
5.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这类儿童,应耐心地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父母应和医生经常保持联系,帮助医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况,征求医生关于治疗上的指导性意见,有条件时,应争取医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教育。
如果药物治疗和教育措施配合得当,在部分患儿可在短期内变得安静,注意力集中,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行为疗法是利用学习原理来纠正孩子的不适宜行为的一种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适宜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而当有些不适宜行为出现时,就要加以漠视或暂时剥夺他们的一些权利,这样就会促使这些行为逐渐消失。如教师把患儿在上课时间内屁股扭动的次数记下来,倘使减少了,就加以表扬,并且每天给家长带一份报告去,扭动次数减少了,家长就根据报告给予奖励。而奖励的办法可根据各家的具体条件确定,如准许其晚上看电视,或假日去动物园,或奖励给玩具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量进食含有酷氨酸、水杨酸盐的食物以及进食加入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铅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发生多动症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生多动症,或者使多动症状加重。相反,多动症的患儿只要限止这类食物,症状可明显减轻,因此,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
2.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无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锌缺管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
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血等。
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5.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
回复于: 03:55:28今日论坛第 1 个签到,每日签到可得财富值+2,连续5天签到后再连续签到则每日可得财富值
+4,记得每天都来签到哦~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12463 | 回复: 143
【双豚】80年代人的记忆----儿时的电子游戏。看看自己都玩过什么!!!
财富值 811
交易信用 0
首席评论师
积分/帖子:807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都图片,还以为有游戏。
财富值 207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205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怀念中!下载中!纠结网速太慢中!
财富值 128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26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就那个飞机没玩过....
财富值 1396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469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来自:河北
状态: 离线
95%都玩过……太经典了!尤其喜欢松鼠大作战[s:12]
UID 6236832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54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Nokia 8310
状态: 离线
1:超级玛莉
2:坦克大战
5:魂斗罗I
6:忍者神龟II
7:水管兄弟
8:MAC小精灵
9:俄罗斯方块
10:松鼠大作战
11:越野摩托
12:西部枪手
13:忍者龙剑传
15:恶魔城
16:绿色兵团
17:大赛车
18:双截龙II
19:大力水手
20:赤色要塞
21:圣斗士星矢――黄金十二宫
22:蝙蝠侠
24:大金刚
25:影子传说
没记错应该是这些名字吧……从1990年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部红白机,那时买要三百多块,还得去省城才能买到,那游戏盘就一个魂斗罗都要68块,真是记忆犹新……然后开始接触策略类游戏《霸王の大*陆》《龙珠Z》《吞食天地》等,一盘带子要两百多……然后就是满大街的小霸王,再是很强大的N合一,很多都是把一个游戏里的每一关分拆成一个一个的游戏,还有最早的标题党诞生――把旧游戏换个很好很强大的名字,配一张莫名其妙的封面……
现在,老了,但想起那曾经阳光灿烂的日子,心中还是如沐春风
财富值 145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32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s:26] 全玩过[s:26]
财富值 195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96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哈哈&&都玩过的飘过
财富值 813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798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谢谢分享 期待分享更多
财富值 304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288
连续签到天数:1
全部签到天数:1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呵呵回想童年
财富值 342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334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来自:贵州贵阳
状态: 离线
仿佛回到了60面前玩魂斗罗的日子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31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谢谢分享啊
都是小时候玩的呢
(Q我的别乱来,有空我会回的 ...)
财富值 10454
交易信用 0
人气值 133
DOSPY超级评论员
新浪微博求粉丝
积分/帖子:9358
连续签到天数:1
全部签到天数:17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GALAXY S6 edge/iPhon
状态: 离线
好玩,有意思
想下载海量资源?
财富值 325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286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来自:江苏常州
状态: 离线
路过,打酱油的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48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至今这些游戏电脑里还有
还有200++款街机游戏
财富值 112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04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来自:广州
状态: 离线
真怀念,感触很深
微信扫一扫关注dospy让我们回味的儿时游戏
中国网 .cn  时间:
当一个个孩子长大成人、为人父母,回首儿时,对童年的回忆,多半藏匿在他们关于游戏的记忆里。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童年并没有一个标准而清晰的模样,却多多少少打着时代的印记。物质匮乏的时候,孩子们玩得简单、单纯,追追打打就是一天。
改革开放之后,国门打开,中国与世界接轨,电脑、游戏机深入到中国家庭,数字化生存使得我们这个星球越来越形同一个村庄。孩子们不再拘囿于一个户外的童年,游戏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游戏,童年的转型
文/本刊记者 张 曼
如果用镜头把中国30年以来不同时代孩子们的游戏影像,做成一部横贯时空的纪录片,一定会让许多人都心生感慨。在某种程度上,几代人的童年几乎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映射。
几代人的童年狂欢
倘若这部纪录片是按色彩来区分的,其中色彩最丰富饱满的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生人的童年影像。尽管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生活尚在物质匮乏的阴影里,童年却并不因此而苍白无趣,相反,孩子们的天性大多在种类丰富的游戏里得到了释放和满足。
那时,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尚未开始。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对游戏的创造力和大胆的想象都并未受到额外的禁锢。他们很少单独行动,常常三五成群,自发地组织和开创一些有趣的游戏项目。用如今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带着乡土意味和野趣的追逐欢笑,似乎反而得益于那个年代的匮乏状态。
曾访问过身边几位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如今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而“童年游戏”几乎是个一提及就让他们目光熠熠生辉的词汇,无一例外,都有趣事糗事一箩筐。
那时的孩子们远在芭比娃娃和变形金刚的诱惑之外,不知“至尊汉堡”和哈根达斯为何物,更无法想象整日幽闭在家是何种感觉。男孩子们上山打麻雀,农田沟里抓虾,河边甩杆钓鱼,傍晚列队巡逻、带兵打仗,女孩们跳房子,跳皮筋,聚在一起研究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儿。
“我们用碎玻璃捡来当胶片,用毛笔在上面画各种图案,讲述各种情节。一到天黑,就拿出家里的手电筒,把画在玻璃上的图案照射到白墙上,模拟电影放映。制作的电影题材主要来自小人书,《水浒》、《三国》等等,观众还不少。”
“弯下身子,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食指刨去圆洞周围的灰尘,口中念念有词:‘地牯牛,地牯牛,请你出来吃酒酒,请你出来吃酒酒!’念着念着,一只只黄豆大小圆圆的小虫便仿佛很听使唤似的,呆头呆脑地从灰尘中爬了出来。”
“三五成群地一起去爬山,下河去捞螃蟹。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还上山刨人家挖完不要的红薯,到地里去烧来吃,好吃极了。”
这种快活而大胆的童年狂欢一直延续到了“80后”孩子们的身上,童年的游戏是这几代人记忆里欢快的间奏曲。
大院,阳光灿烂的日子
15年前,中国导演姜文拍了电影《阳光灿烂日子》,被称作是“94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仍渴望观看的影片之一”。影片借着主人翁马小军的独白,讲述了那个年代军队大院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一个黝黑的马小军,勾起了多少人的童年记忆。
在这个电影拍摄完成的那个年头,中国才开始了住宅商品化的步伐。此前,中国城市的住宅分配大多由单位统一完成,单位所构成的住宅小区或院落是那个年代的特色产物。尽管对父母们而言,狭小的空间和遥远的公厕是那个年代痛苦的记忆,对孩子们来说,院落却是安顿悠长童年时光的摇篮。
“那时候一见面,就问你是哪个院的啊,你们院离我们院多远,我们院最近都有什么活动,特别有意思,在我们小孩的脑袋里,全世界好像都是靠院子划分的。”70年代末出生的王新回忆说,“那时候北方一到冬天,菜就很少,家家户户都储存大白菜,我们院里就堆起了高高的白菜山,外壳上结了薄薄的冰,我们一帮小孩冬天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爬白菜山。”
在伙伴们欢快的招呼里,什么事情都变得有意思了。
在“80后”潘丽的印象里,院子里的小孩们俨然成了一个小社会,活动多得眼花缭乱,“我们那会女孩子们还组织了春节晚会,在一个没人使用的大礼堂里排演节目,歌舞相声小品,种类还挺全,点蜡烛许愿,给各家各户散发自制的节目单。”
但是相比起无拘无束的乡土童年,院落也像是一种隐喻:童年摆脱了匮乏的阴影,却同时也变得有更多的限制了。
城市,失落的童年
在“80后”们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电视已然普及到了城市的家家户户,自制的小电影销声匿迹;印刷精美的“洋画”取代了烟盒,成了闲时消遣论输赢的游戏;群体游戏的种类和时间越来越少,孩子们把一半以上的时间留给了与电视和玩具的独处。
以至于很多“80后”在他们的童年记忆里,有多半时间想起的是当年的动画片主题曲、电视上和蔼可亲的儿童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或是当年的某类玩具。
事实上,电视是预示童年失落的开始。
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资讯和消费时代悄然降临。电视节目与2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更加丰富,尺度也愈加宽泛,无处不消费,无处不娱乐,也几乎能告知孩子们关于世界的一切表象。而在电视前长大的孩子,也理所当然地在懵懂中咀嚼并接受着成人世界的规则和秘密。
与此同时,孤独的童年伴随丰富的影像和资讯拉开了帷幕。
院落在住宅商业化的步伐里土崩瓦解。在如今的社会,人们在现实中逐渐相互疏离,家庭成了独立的小团体,生活也更加隔绝和私密。若干年前,邻里街坊之间互相走动的现象,在如今商业化的住宅小区已经越来越少见。
户外和群体游戏越来越少,甚至在有些孩子的生活里已经销声匿迹。孩子们往往在隔绝和孤单中打发着童年时光。
在父亲陈先生的描述里,上小学三年级的虎子生活轨迹很简单,每天4点半从学校回家后,吃完晚饭,就开始在客厅巨大的背投电视前看动画片,他已经独自看完了数十部动画片,无聊的时候还喜欢拿来反复观看。看到7点,回房间做作业。10点准时洗漱睡觉。陈先生无不自豪地告诉我:“他平时成绩很不错,尤其是数学。我告诉他,期末考试要是主课能都拿到A,过年就给他买个电脑。”
事实上,网络虚拟的游戏空间已经挤满了和虎子年龄相仿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起来,虎子已经慢了半拍。而此时,对于孩子们的网瘾是否属于精神疾病,也正引发着网络热议。
玩到天黑才回家
文/本刊记者 张 洪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赶上电脑和网络,也没有机会领略美国大片,他们的童年多半在室外度过,经常是一帮孩子在外面疯跑,一天呼啦一下就过去了。说起弹玻璃球、捉迷藏、扔沙包、跳房子、挑冰糕棍儿这些游戏,他们都有一肚子美好回忆。
廉价而简单的快乐
“我跟女儿最大的不同是,她们这代人的童年喜欢呆在家里,玩电脑,听MP3,而我们却是疯跑着在户外长大的。”39岁的陈列华,山东青岛人,上世纪70年代出生,当年她们那代人喜欢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过家家,每一样都玩得乐此不疲。
“直到现在,每天傍晚,我还是喜欢下楼跳绳,小时候,能跳很多花样,那时,课间或课后就是一个跳皮筋,一直能跳到‘大举’,所谓‘大举’,就是两个孩子用手把皮筋高高举过头顶,我们飞腿将它从空中勾下,后来,大家都有点腿长身子短,可能跟每天勾皮筋有关。” 在陈列华的记忆中,最有意思的是皮筋的来源,废自行车内胎铰成细长条,或者牛奶瓶上束瓶口的皮筋,攒多了,一圈一圈串起来正好可以跳。
那个年代还没有大周末,父母一周要工作6天,孩子周六也要上学,只有周日是“解放日”,可尽情玩到天黑。家里如果有老人,炉子上永远用铁壶热着开水,微呼出啸声,角落里堆着大白菜,屋里没有暖气,烧饭也还没有煤气灶……孩子们独立或结伴出行,不需要接送。放学后,跳皮筋、扔沙包、跳房子,用粉笔在地上画上大方格,用护肤香脂盒做成“瓦儿”,大家开跳,将“瓦儿”趋至下一个格子,看谁不踩线最后占完整座“房子”。“房子”跳得好的同学,运动会上拿了跳远的名次,家长觉得这奖是玩出来的成果,回家后免不了要赏一支冰棍。
“每天这样跳,腿功自然练得好。常常是满头大汗,玩得几乎脱水,回家后拧开水龙头直接对饮,母亲说这样喝肚里容易生虫子,也顾不上太多,真渴啊。”陈列华说。
除了跳皮筋、跳房子,30多年前,城市大院里的男孩喜欢收藏烟盒,而女孩则是攒玻璃糖纸。当时,只有春节才能吃到杂拌儿糖,有的孩子还专门跑到印刷厂去捡废弃的糖纸。一张张五颜六色平整地夹在本里,闲时几个小伙伴一起欣赏并互换自己多余的,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在北京的大院里生活过十多年的王惠玲,童年在西城金奖大院8号度过。那时的功课并不很紧,下午放学后,几个女孩就在院里玩老鹰捉小鸡。其实,无非就是一个跑,老鹰永远要捉住最后一个,而鸡妈妈总是挡着道不让它捉到,闪避的功夫很快就练出来了。
那个年代,一般家庭都比较贫困,能保证吃好穿暖已是不易,给孩子买玩具几乎是天方夜谭。很多玩具就地取材由孩子亲手制作,这个过程本身便十分快乐。一把鸡毛、几条碎布、一根铁丝都可以做成玩具,于是就有了毽子、沙包、和铁环,这些简单的玩具,让那个年代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户外的童年
“小时候我们最爱的是夏天,从吃完晚饭开始集合,每天疯玩到被父母一个个连名带姓喊回家。我从来没有独处过,周围几个女孩都是小辫子,急了就互相抓辫子,抓得再痛,也不留短发。因为当时的偶像是李铁梅。”陈列华说。
那时一般家里都没有电视,条件稍好的会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闲聊是人们最基本的休闲方式。吃过晚饭,大人们拿着蒲扇坐在院门口山南海北胡侃,一大群孩子则出来捉迷藏,人人嗓门阔大,舍我能谁。
“那时的大院家家有一个小厨房,背后正好可以躲一个人,我们一般藏在那里,藏得次数多了,很容易便被找到,于是开始朝楼道钻,经常有父母出来乘凉,一开门喊一声,这孩子干嘛呢,很容易就暴露了。”陈列华回忆说。
农村的孩子,捉迷藏还有更好玩的花样。来自河南的王海涛老家在信阳农村,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是“八路军抓鬼子”。当年的电影多是抗战片,英雄是孩子心中的偶像。他们的道具是木头做的驳壳枪、木棍做的红缨枪,还要拴上红布条,条件好一点的,再安一个枪头,和真的红缨枪没什么两样。
两军对垒大多在晚饭后进行,以手心手背或“剪子包袱锤”决定谁当八路军和鬼子,场地多选在有隐蔽性的地方,比如生产队的粮仓、收粮食的场院等。那时的孩子都不愿当鬼子,人人向往八路军,“拿着手枪或红缨枪押着鬼子,他们举手投降,多威风啊!”某一天哪个孩子忽然有了一把塑料仿三八大盖的手枪,立刻被推为“司令”,简直是雄霸一方,神气坏了。
“那时没人呆在家里”,陈列华说。“如果某个小伙伴没来,一定是躺在床上在发烧。”只要大家能动,一定会聚在一起疯跑疯叫消耗能量。“童年的能量果然经得住耗,玩得累个半死,第二天又会活蹦乱跳。”
群体的童年
“一起玩的好处是,孩子们之间很容易相处,也很容易成为朋友。可是跳皮筋、跳房子等传统游戏,在社区已经很少看到了。”知春里街道干部赵冬梅说。“现在的孩子不怎么扎堆。”
“比如我们那时最喜欢的丢手绢游戏,要围很大一圈孩子。做丢手绢的那个人,通常有很大的成就感。被丢了手绢的孩子,要去徒劳地追一番,但也很幸福,现在的孩子,很少能团拢成这样一个大集体。”赵冬梅说。
因有相对空阔的自然空间,让户外疯跑成为可能。孩子们的耐力、体质和灵敏度都能保持不错的状态。“那时男孩爬树是小菜一碟,俗称‘小皮猴’,蹭蹭几下就上去了。农村孩子更厉害,我从小跟奶奶在乡间长大,亲眼见过猴子般灵巧的男孩。现在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即使有树,孩子们也没有爬一下的冲动。”赵冬梅说。
虽然拥有宽敞明亮的楼房和舒适无比的家居,陈列华却十分怀念简单、热闹、互相帮助、好像一家人的大院生活。“那个年代虽然清贫,却有着浓浓的人情。”现在住在单元房里,邻里之间很少走动,院子里相对寂静了很多,孩子的笑声也变得含蓄起来。
虚拟时代:孤独的童年游戏
文/本刊记者 王心一
10岁的孙扬出神地盯着五光十色的电脑屏幕,手指熟练点击键盘鼠标,聚精会神操纵自己的游戏人物与敌人战斗。一场殊死搏杀之后,他松了口气,嘴角露出胜利者的微笑。
说到自己的游戏方式,孙扬指指面前堆成一摞的复习资料。他说自己的寒假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上数学辅导班、学跆拳道、参加剑桥英语辅导……根本没有出去玩的时间,他最开心、最放松的就是能在休息间歇的时候玩一会儿网络游戏。
孙扬抱怨,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很少带他出去玩,经常把他一人反锁在家中。“从小我都是一个人玩,看电视、玩网络游戏、打游戏机,我还有不少电动玩具,这些自己一个人就能玩。”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像孙扬一样,从小习惯独自在家,独自玩耍,独自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童年快乐。面对这些孤独沉浸在虚拟游戏中的孩子们,一场关于儿童游戏的变革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
游戏在虚拟世界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53亿人,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而在中国网民的庞大群体中,比重最大的是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30%,达到7600万人。在中国网民年龄结构中,18岁以下青少年为第二大网民年龄群体,占人数19.6%,而这个年龄段自2007年底至2008年6月的上网人数增幅达948万人,是上网人数增幅最快的人群之一。
这样的变化不止发生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于电子产品和电脑网络的依赖已经日益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不需要跟谁约好,随时想玩就可以玩,在游戏里你可以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而且游戏过关、决斗胜利时,让我感觉很爽。” 孙扬这样描述自己喜欢网络游戏的原因。
其实,虚拟世界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不只来自网络游戏,14岁的郭倩是班上的班长,从小接触电脑的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小电脑专家,在网络上,她专门给班级同学设定了QQ群,还布置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班级家园。郭倩一边展示班级家园里同学们的照片和留言,一边介绍说,现在班上的同学几乎家里都有电脑,也都会上网。课余时间,班级的同学经常会来访问这个虚拟空间,这里没有老师也没有家长,大家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一起玩游戏,这个虚拟的小世界是班级同学聚会、谈心的游乐场。
而最让12岁的妞妞着迷的、同学中最流行的是“拓麻歌子”。这种诞生在日本,外形酷似鸡蛋的电子宠物现在已经开发到了第5代,并在全球范围掀起了虚拟宠物热潮。妞妞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照顾屏幕上那个闪动的虚拟宠物,密切关注它的喜怒哀乐,关照它的吃穿住行,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妞妞的妈妈张女士对女儿饲养这个虚拟伙伴表现得很无奈,“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里又没有养过什么小动物,比起我们小时候,孤单多了。有时候看着她对着一个黑白屏幕上的虚拟宠物这么用心,我会觉得孩子挺可怜的。”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为人类开创了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画面绚丽、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多彩的电子类游戏代替了以往的现实的传统游戏形式,如今,儿童少年的休闲娱乐进入了全新的虚拟时代。
虚拟游戏的现实思考
传统形式儿童游戏的逐渐消逝,虚拟游戏不断充斥儿童生活,早已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家长关注。专家认为电视、影像、电脑等多媒体电子产品促进了多样化信息传播,使如今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往任何时代的儿童都没有今天的孩子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但同时,他们也表示随着虚拟游戏的流行,孤独、无助、任性、自我中心、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成为一种当今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时代病”。
随着住宅高层化、封闭化,传统社会淳朴的民风人情在大都市里渐渐销声匿迹,而同时,儿童的自然群体、儿童“院落文化”也逐渐不复存在。缺乏玩伴、社交圈过小、社会角色单一,使如今的孩子们失去了与伙伴一起游戏时的快乐。
17岁的高中生林鹏回忆说,自己小时候住在老城区的平房里,各家的门好像永远都是开着的,那时候附近的孩子经常呼三唤四地一起玩耍,男孩们常常玩打仗攻城,女孩儿则会聚在一起玩过家家和跳橡皮筋。但自从自己初中时搬进了楼房,各家之间的联系也就随着冷淡了,楼里的孩子很少来往,就算差不多大的孩子,也只是见面经过时点头打个招呼。
随着当代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家长的教育心态和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使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父母主动自觉地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教师,用各种辅导班、才艺班塞满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
如今,数字化生存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谁也无法阻止游戏虚拟化的脚步,但如何使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无疑是社会各界应该共同面对的课题。
那些游戏对岸也有
文/本刊记者 李国文
甩陀螺、竹蜻蜓、踩高跷、打弹珠……这些据说阿公阿妈小时候在乡村生活时的童玩离我们很遥远了。”来自台湾宜兰县的陈洱通过网络聊起他童年的玩乐。“80后”的他正在大陆读研究生。
两岸传统游戏同源
据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张世宗研究,相传陀螺最早起源于宋朝,名为“千千”,为宫女玩的一种游戏。“陀螺”这个名词出现于明朝,已经普遍成为小朋友玩的一种游戏。如今的陀螺同样是中华民族民俗的技艺与童年游戏的代表之一。
来自桃源县的台商杨启峰对儿时的游戏记忆尤深:“那些童玩台湾也有。”他的童年基本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年代,台湾物质生活比较贫乏,那时父母根本没有多余钱为孩子买玩具,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男孩子用身边的竹子、木头做水枪与陀螺,女孩子便用布块做娃娃,拿废纸来折纸鹤、纸飞机。还有就是需要一块场地的群体游戏,如“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等。“当然,后来我儿子就不玩这些了,他们有了塑料玩具、模型娃娃、电动遥控玩具、电动游戏……”杨启峰感慨道。
台北市大直地区有一家台湾玩具博物馆,里面收藏着许多早期童年玩具,包括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训练小孩平衡感的“鸡啄米”、逗婴儿的“小木偶”等。由于馆藏丰富,许多小学生的家长都带着孩子来参观,重温自己的儿时回忆,也让现代的儿童一起享受父母时代的游戏。
年近花甲的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谈起与年纪相差11岁的弟弟郭台成的深厚感情时说:“郭台成是我背着长大的,我常背着他去打弹珠,弹珠输光了,他还会帮我摸几颗回来,让我翻本。”弹珠是由玻璃材料制成,圆圆的,有透明、花纹、彩色的,约莫食指头大。“我小时候在庙会上还玩过弹珠台,不过是已经加工改造过的一种装置。”陈洱说,“至于其他传统童玩就没玩过。”父母他常给陈洱讲起上辈的活泼景象:目不转睛,奋力一掷,只为了使手中甩出的陀螺能强劲地旋转舞动。
与陈洱不同的是,大陆农村出生的“80后”对甩陀螺、滚铁环、玩弹珠、踢毽子等这些并不陌生。今年27岁的黄鑫不仅玩过这些游戏,还对其道具的制作方法了如指掌。他说,那时同村女孩子一般会“跳房子”、踢毽子等。
随着时代的演变与人类科技的创新,陀螺由最早的木制陀螺,演变成塑料陀螺。杨启峰说,其种类与玩法也随着时间渐渐多样化,从以前单人玩的陀螺,演变到两人、三人、甚至七八人都有,而且陀螺的重量由轻巧逐步到一两公斤不等。
“这样演变就不至于很快被社会淘汰。” 杨启峰介绍着,玩大陀螺的游戏创始于桃园县大溪镇的简武雄先生,当时因为看到了小朋友在玩陀螺,勾起了他儿时的回忆,于是就请朋友帮他打造一个5公斤的大陀螺。现今打“大陀螺”已经变成桃园大溪的特色之一了。
联机游戏让全球同步
在经济飞速发展继而成为亚洲四小龙的数十年里,台湾的小朋友已经拥有各种玩具,先是金属玩具、塑料玩具。回忆起童年,陈洱说,“国小时自己书包里总不离哥哥留给我的无铁金刚,而同龄女孩则对装扮芭比娃娃印象最深。”而电动遥控玩具和电动游戏已是后来上中学时玩的了。
《热血高校》是陈洱第一次在电子游戏机上玩的游戏。这款游戏一开始出现在1986年的电子游戏场,后来发展到红白机上并延伸出足球、篮球、躲避球等系列,成为街坊间的大热门。可以说是陈洱这一代人儿时的美好回忆。陈洱说:“直到上大学时,我偶尔还玩网络版的《热血高校》。其保留了原有的味道,藉此招揽像我这样喜爱热血系列的玩家。”
在陈洱记忆中,中学时“音速小子I” 刚面世,他就玩上了瘾。“后来其第二代速度之快、跨度之高,常常让我张大了嘴巴。真是玩得不亦乐乎。”前几年,“音速小子”10周年版刚出来时,他还特意买了放回家,“留着收藏”。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陈洱还时不时与大陆同学联机玩游戏。较早玩的便是《炎龙骑士团2》和《地理宝藏》。
女孩对于装扮芭比娃娃的兴趣,丝毫不亚于陈洱对电子游戏的迷恋。网名叫大头与小涵的年轻夫妇,曾经便是这么一个娃娃迷。他们经营着桃园市一家以娃娃为主题的复合式餐厅。开这家娃娃主题餐厅的小涵一方面为圆自己重返纯真年代的梦,也有心推动玩娃休闲风潮,小夫妻甚至自掏腰包举办改娃比赛。
小时候缺少各种玩具的黄鑫高中时对电子游戏异常迷恋,这与同龄的陈洱一样。“高一时,还经常跷课跑街边的游戏厅打‘三国志’。”黄鑫笑了笑,“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在节假休息日,还常玩网络游戏。”他说,大的网络游戏往往有朋友合作更有意思,比如《魔兽世界》等。
杨启峰担心,在富裕的环境中,电动玩具、网络游戏掳掠了E世代孩子们的心,以往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乐的温馨画面,逐渐成为一个看似容易却很难达成的梦。
曾经流行的儿童游戏
缝制一个两寸见方的布包,布包内放些沙土或绿豆。找一块空场地,可3至4人参加。两头各站一人负责扔包,中间一人面对手中拿包者,拿包者把包扔向中间人身上,又不要让她接住,只要击中三次,中间人就要“下台”,换扔包人上场。
流行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可三至五人一起玩,先由两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跳法是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然后举高,“小举”、“大举”,难度越来越大,跳者用脚(不许用手)去钩皮筋边舞边唱着自编的歌谣。
男孩们爱玩的游戏。盛行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铁环是个约一尺多周圆的铁圈,其厚约一厘米,另有一个一尺多长的铁钩。可选一平整的场地,玩者手握铁钩钩住铁环,从场地一头边跑边推,让铁环不倒并不断向前滚动,一直滚向场地的终点。滚铁环亦可二三人一起进行比赛,谁中途不倒又快速到终点者为胜。
用废纸扎成各种形状,可以是会返航的,可以是像蒲公英一样飘落的,还可以是像小鸟一样翱翔的。
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翻花绳的起手式一般是“面条形”,常见的花样大概只有5~6种,比如“牛眼”或“花手绢”。
老鹰捉小鸡
先猜拳,输的人当老鹰,最先赢的人当母鸡,其他人都拽住前面的人的衣角,躲在母鸡身后,排成一列。老鹰要抓住小鸡,就得绕过母鸡的翅膀,快速从尾部切入。被拉出来的小鸡就得接替老鹰的工作。
玩的人各出弹珠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再打谁,就可以把谁的玻璃珠吃掉,叫“打老虎洞”。
陀螺是一种像漏斗一样上圆下尖的木质锥形体,尖头上安有一个小钢珠。还需制作一个鞭子,即用约二尺长的一小木棍,在棍的一头系上一根绳或细皮条、布条即可。先将鞭子的绳在陀螺上绕几下,然后用劲把陀螺放在较平的场地上,让钢珠着地旋转,玩者应用鞭子抽打,使其不停地旋转。玩技好的可同时抽打2至3个陀螺,比谁转的时间最长者为胜。
供稿《今日中国》(2009年第二期)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雨悦
版权与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时玩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