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中毒七天还没过女性危险期是什么时候回事

一家三口爬山摘野蘑菇食后中毒 - 资讯 - 贝瓦网
您的位置:
>>>一家三口爬山摘野蘑菇食后中毒
一家三口爬山摘野蘑菇食后中毒
贝瓦小编推荐:贝瓦资讯-前沿资讯,一家三口爬山摘野蘑菇食后中毒,什么样的蘑菇不能吃?梦见摘蘑菇,是会怎么样?摘蘑菇,去哪里摘?更多小白兔摘蘑菇等相关内容,一起看看小编怎么说吧!
昨日,市人民医院。刘志武仍在治疗,其儿女也未脱险。南都记者 陈奕启 摄
“希望我们是全广东、全国最后一例了,不要再有人误吃毒蘑菇中毒了。”昨日,广州市儿童医院病房,来自东莞的熊华美声泪俱下。3月16日,她丈夫及儿子女儿三人食用了毒蘑菇“白毒伞”中毒,至今未脱离生命危险。
●3月16日●谢岗五星村
南都讯 记者何永华 阳春三月,正是踏春爬山时,可千万别采路边的野蘑菇。3月16日,家住东莞谢岗五星村的刘志武带着一双儿女去谢岗银屏山爬山,看到有人采摘路边的野蘑菇,也跟着采摘了十几个带回家。当晚,刘志武将蘑菇做成菜,结果吃了以后一家三口相继出现头晕、呕吐等中毒迹象。由于毒液已经渗透到血液与内脏当中,刘志武与一双儿女目前还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抢救,尚未脱离危险期。这是东莞今年首宗误食夜蘑菇中毒事件。
趁着周末带儿女去爬山
刘志武来自湖南株洲,今年39岁,居住在谢岗五星村,目前在谢岗一家工厂打工。妻子熊华美也在五星村附近一家工厂打工。刘志武的家属说,刘志武有两个孩子,女儿11岁,儿子9岁。两个孩子都在谢岗的民办小学读书,“全家人在东莞生活了好些年”。
3月16日是星期天,刘志武的工厂放假,儿女也不上课。看到天气比较好,刘志武就带着一双儿女去爬银屏山。“银屏山与五星村相距不太远,所以之前有空的话,我们夫妇也常常会带着儿女去爬山。”因为出差躲过一劫的熊华美有些悲伤地说。
把采摘的野蘑菇做成菜
据刘志武的家属说,在爬山过程中,刘志武看到别人采摘路边的蘑菇,也带着儿女去采摘了十几个白色的野蘑菇。“他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路边的蘑菇可能会有毒。”刘志武家属说,当晚,刘志武就把爬山时采摘来的十几个蘑菇做成一道菜。“应该是全部吃完了,我们事后在家里没找到一点残留的蘑菇”。
3月17日凌晨1点左右,已经上床睡觉的两个孩子突然喊肚子疼,并开始伴有头晕、恶心以及呕吐等明显的中毒症状。没过多久,刘志武也开始有了这些症状。他立即打电话通知远在外地出差的妻子,而后又打电话叫来120救护车。很快,刘志武父女三人被送到谢岗镇人民医院。3月18日,中毒太深的三人出现昏迷状态。
两三天内抢救费花了一二十万
刘志武的主治医生说,送到医院时,野蘑菇内一种名为“致命白毒伞”的毒液已经渗透到伤者的血液和内脏当中,三名患者中毒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昏迷状态。于是刘志武被送到东莞市人民医院,两个孩子则被送到广东省儿童医院。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中毒的三个人还没有脱离危险期,均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抢救。
刘志武家属说,由于毒液已经渗透到血液当中,现在伤者每天都要换1000CC的血,每天的医疗费都要一两万。“短短两三天,三个人的抢救费已经花了一二十万了。”据刘志武的哥哥说,广州与东莞两地都有病人,他们家属只能分两批照顾,根本没有时间去筹借这么多钱,希望社会有好心人能够帮一把。
[部门提醒]
如误食毒蘑菇马上喝盐水催吐
事发后,东莞市食安办发布食品安全预警通告,提醒广大市民,切勿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以免发生中毒。据了解,这也是今年全市首宗误食野蘑菇中毒事件。
东莞食安部门提醒,目前,东莞市已进入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充沛,菌类生长迅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市食安办介绍,毒蘑菇又叫毒蕈,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有10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难于区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为预防毒蘑菇中毒,市食安办提醒广大市民勿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以免发生中毒;经营蘑菇的企业和餐饮单位要提高警惕,严把采购关。
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要立刻进行催吐,将未消化的毒蘑菇排出体外。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5-10m l一次,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催吐后,务必立刻到医院诊治。
据专业医生说,毒蘑菇毒性非常强,误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一般吃毒蘑菇后,发病大概就是三四个小时之后。”
线索提供:佚名200元
致命白毒伞
又名致命鹅膏菌;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剧毒,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致使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
(文章来源腾讯网)
相关文章推荐:
扫一扫&关注贝瓦网微信小心食用野蘑菇中毒
到了夏秋季节是野生蘑菇的生长旺季,也是误食毒蘑菇引起中毒的多发季节,每年到这个时候总能听到有人因食用野蘑菇中毒死亡的事件。今天记者在街头发现有不少人在买这种从山上刚采摘下来的野蘑菇。记者上前询问卖蘑菇的大娘这种野蘑菇能不能吃,吃有的蘑菇中毒是怎么回事?大娘说没事,她每年到雨季都采摘野蘑菇到街上来卖,有毒的和无毒的她能分辨出来,吃蘑菇中毒的一般都是不懂有毒无毒的人自己上山采摘后食用中毒的。
& &&&记者回来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
& &&&我国目前已鉴定的野生蘑菇种类中,有毒的约8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致人死亡的有10多
种。误食毒蘑菇中毒最早表现大多为消化道刺激症状,其后出现一定类型的临床症状,大体可
分为如下四种临床类型:
& & 1.胃肠炎型:潜伏期为10余分钟至6小时。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流
涎等。轻者经一般对症治疗,多可逐步好转,病死率低。重者吐泻严重,腹痛剧烈,水样便
伴黏液及红细胞,可有休克、谵妄及昏迷,有人称此型为假霍乱型,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 & 2.溶血型:潜伏期长,一般6~12小时。患者除有胃肠炎症状外,尚有明显溶血,出现
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及溶血性贫血等,大量溶血可引发急性肾衰竭。若能及
时治疗,预后尚佳,病死率较低。
& & 3.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为0.5~6小时。患者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脉缓、
瞳孔缩小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呼吸抑制、昏迷等。但也有以精神症状为主,如幻觉、
谵妄、昏迷,或发生嗜睡、精神错乱、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本型严重者预后不良。
& & 4.肝损害型:潜伏期较长,可达15~30小时。此型以中毒性急性肝损害为最突出的临床
表现。在初期(1~2日)轻度的胃肠炎表现之后,患者有一假愈期,其间除纳差和轻微乏力
外,似乎已病愈,但实际上正在发生肝损害。大多数病人会接着出现脑、心、肾等内脏损害,
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患者会迅速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伴全身出血倾向。同时伴有不同
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甚至出现急性肝坏死继发肝昏迷而死亡。也有少数病人在肝损害
表现尚不严重时,即因中毒性心肌病变或中毒性脑病猝死。此型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甚高。
经急救治疗存活者,需度过2~3周的危险期,方可逐步康复。
& & 毒蘑菇中毒目前尚缺乏理想的特效疗法,故应针对不同临床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急救
治疗措施,并早期防治并发症。有些人对毒蘑菇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其一是认为蘑菇即使有
毒,通过高温煮沸也会将毒素破坏。其实不然。毒蘑菇中所含的毒素毒性稳定,耐高温,耐
干燥,一般烹调不会破坏其毒性成分。其二是认为毒蘑菇可以根据外观、味道等特征来鉴别。
事实上,一般人们很难用肉眼来区分野蘑菇是否有毒。
&&& 在此提醒大家目前正是野蘑菇大量生长的季节,尽管它的确是一种味道鲜美的佳肴,但还是不要轻易吃野蘑菇,特别是采摘或购
买自己不认识的野蘑菇,以免误食有毒蘑菇而中毒。
一键转帖:不要采食野蘑菇:黄山区3人误食野蘑菇中毒抢救
18:16:58 来源:
作者:本站
核心提示:每年七八月份是黄山市毒蕈中毒易发期和多发期,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近两三年来,我市相关部门每年都通过各种渠道发放宣传材料,提醒市民特别是山区村民不要误采误食毒蘑菇。
8月9日,黄山区发生一起毒蕈(俗称毒蘑菇)中毒事件,3人因误食毒蕈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两人病情危重,目前均在积极救治中。
11日8时许,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6岁的谢陈浩虚弱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悬挂在床边的导尿袋里收集了大半袋尿液,用医生常用的术语说这属于&肉眼血尿&。15小时前,他从黄山区仙源镇的家中被送入医院,经过15个小时紧张抢救,病情有所好转,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期。医生告诉记者,入院检查时发现病人的心、肝等身体多脏器受损严重,其中肌酐激酶一项数值高达10000,而成人参考值则在55至170之间。查房结束后,医生一再叮嘱谢陈浩不要过于用力,以免心脏等脏器消耗加大。
急诊候诊大厅的候诊椅上,谢陈浩的父亲一直盯着重症监护室的铁门。焦虑不安的他告诉记者,8月9日晚,儿子应一董姓朋友之邀,前往其家中喝酒吃饭。&听说他的朋友在太平湖里钓了几条鱼,还顺带在湖边采了些野蘑菇回家一起烧了吃。&10日凌晨一二时,谢陈浩突然出现呕吐症状。&他平时能喝1斤多白酒,当晚喝了那么点酒,不可能醉的。&到了10日下午,谢陈浩的不适症状迅速进展。&一身都痛,肉底都是漆乌的,嘴里不停吐泡泡,往外直噗直噗的。&谢陈浩父亲说,他一看情况不好,就赶紧包了辆车,直接把儿子送进市人民医院。
&儿子那个姓董的朋友现在也在市里一家医院进行抢救,他来得比我儿子要早一点,是10日上午从家里过来的。&谢陈浩父亲告诉记者,在黄山区经常有人到野外采食毒蘑菇,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赶紧通知大家,不要采食野蘑菇。随后,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得证实,在这起毒蕈中毒事件中,共有3人不同程度出现中毒症状,其中董姓男子已转入黄山首康医院ICU进行救治。
导致中毒的野蘑菇
这起毒蕈中毒事件发生后,市疾控中心和黄山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先后进入黄山首康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据了解,这是今夏我市接报的首起毒蕈中毒事件。疾控人员提醒,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不要采食野蘑菇。
Copyright & 2005 - 2015 Xinan Housin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下次自动登录&|
当前位置:
黄山3人吃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其中2人病情危重至今仍在ICU(正文)
黄山3人吃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其中2人病情危重至今仍在ICU
8月12日,记者从黄山市黄山区疾控中心获悉,8月9日,黄山区发生一起毒蕈(俗称野蘑菇)中毒事件,3人因误食毒蕈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两人病情危重,目前均在积极救治中。  吃了湖边野蘑菇 三人被&放倒&  8月9日晚,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居民谢陈浩应朋友之邀,前往其家中喝酒吃饭。谢陈浩的父亲介绍,&听说当时儿子的朋友在太平湖里钓了几条鱼,还顺带在湖边采了些野蘑菇回家一起烧了吃。&  10日凌晨2时许,谢陈浩突然出现呕吐症状,到了10日下午,谢陈浩的不适症状迅速扩展,不仅身上发痛,嘴里还不停地吐泡沫。当天晚上,他被家人紧急送入黄山市人民医院。  记者从黄山市黄山区疾控中心获得证实,在这起野蘑菇中毒事件中,共有3人不同程度出现中毒症状。目前,当地市场监管、卫生疾控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中毒者情况不乐观 专家正会诊  记者了解到,谢陈浩与其朋友的情况较为严重,目前其朋友已转入黄山首康医院ICU进行救治,还未脱险。  8月12日下午,记者又联系了收治谢陈浩的黄山市人民医院。该院急诊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病人谢陈浩入院检查时发现病人的心、肝等身体多脏器受损严重。经过医护人员多次的紧张抢救,谢陈浩的病情稍微有所好转,但还没有脱离危险期。&现在他还躺在我们医院急诊ICU病房当中。&工作人员透露,谢陈浩目前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该院正在对他的情况进行大会诊。  不要采摘食用野蘑菇  黄山市地处山区,每年夏秋季节高温多雨时,野蘑菇就会疯长,有些毒蘑菇的外形跟大家平常食用的蘑菇很相似,很难分辨。黄山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称,虽然当地政府部门多次发布通告,呼吁大家不要吃野蘑菇,但还是有少数人喜欢冒险或心存侥幸。  针对民间认为颜色鲜艳的野生蘑菇才有毒,不使大蒜变黑的野生蘑菇就可以吃,该负责人表示,这些&经验&和&土法&不可靠,只凭经验采集食用,容易发生误食中毒意外。  由于蘑菇的毒素不能通过烹调破坏,有毒和无毒蘑菇难以辨别,目前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  要想吃蘑菇了,怎么办?该负责人建议,从蘑菇专业养殖户或合格供应商采购原料。购买常用的熟悉蘑菇品种,如香菇、平菇、鸡腿菇、猴头菇等,不采购不认识的野蘑菇。  ■小贴士  野蘑菇中毒急救方法  吃了野蘑菇,万一出现中毒症状怎么办?记者也请专家来为大家支个招。黄山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有两种紧急应对的方法。  一、催吐。立刻饮用大量的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  二、发生毒蘑菇轻微中毒症状也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因为消化道出现的症状可能很短暂,并在1-2小时后能得以缓解,但内脏损害和溶血反应可在6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生。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记者 方佳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多相关资讯:
如果您认为此信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将相关资质证明和您的权利要求发送至,世界工厂网工作人员会尽快回复处理!
热门资讯点击
热门关键词39健康网 ? 急救
吃蘑菇中毒了该怎么办?
&&39健康网
  一家三野蘑菇
  胡先生是德州市德城区居民,8月31日,他在德州金秀川风景区游玩时,在树林里发现一长势很好的灰白色小蘑菇,这些野生蘑菇呈圆形,看起来像是一把把小伞。想起去年自己曾在这里采摘过一些野生蘑菇,回家后炖着吃味道挺香,胡先生就摘了一方便袋野生蘑菇带回家。
  野生蘑菇宴真香啊,谁知第二天全家中毒
  9月1日晚上8点左右,胡先生的妻子炖了一锅蘑菇,包括10岁的儿子,胡先生一家三口享受了一顿野生蘑菇宴。胡先生说,由于这次采摘的蘑菇不多,他还特意让妻子和儿子多吃了一点。
  2日早上,问题出现了。“我们一家都上吐下泻,当时感觉特别难受,浑身没力气!”胡先生意识到可能是蘑菇中毒了。
  中毒相对较轻的胡先生,强忍着身体的不舒服,骑着摩托车带着妻儿去了附近一家社区门诊,一家三口都打上了点滴。胡先生还自己吃了一些排毒,病情得到了缓解,可妻子吃任何东西都会马上吐出来。
  打了三天点滴,看到妻子和儿子病情没有好转,胡先生5日就带着妻儿去了。但很快,妻子和儿子都出现了,当地建议胡先生一家转院到省立。
  转氨酶水平高达9000,医生都对抢救没信心
  到达省立医院时,胡先生的妻子和儿子都已是重度。检测发现,三人的转氨酶(转氨酶是反映功能的一项指标)都高得吓人。正常人的转氨酶水平是0―40,而胡先生当时达到了1000,他的妻子和儿子都达到了惊人的9000。
  “见过高的,还没见过这么高的!”如此高的转氨酶数据,让医生都有些吃惊,省立医院职业中毒科主治医生刘大夫说,他们医院以前只成功救治过转氨酶数据达到6000的,“看到这么高的转氨酶数据,当时我们也没信心把那两人抢救过来!”
  全家治疗花了十几万,妻子还没离危险
  经过治疗,目前胡先生可以出院了,他的儿子也转到了普通病房,“就是我妻子还比较严重,虽然不再昏迷,但还有些不清醒!由于肝功能受到极大损伤,腿都肿了。”
  刘医生说,转氨酶水平达到9000还能抢救过来,这在他们科还是第一次,但他强调说胡先生的妻子现在还没度过危险期。
  “刚来的时候,一天就花了2万多,到现在已花了十几万了!”胡先生现在真是悔青了肠子,他说:“我往后都不吃蘑菇了!
  省立医院职业中毒科的刘医生说,每年到八九月份,他们都会接诊一些蘑菇中毒的患者,“这个时间,野生蘑菇多,中毒的情况也就多了。”对于有些人提到用蒜瓣来检验蘑菇有没有毒的土办法,刘医生说,一般的有毒蘑菇和蒜瓣一起煮食时,蒜瓣会变黑,但这种办法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也不适用于所有毒蘑菇。
  据刘医生介绍,吃蘑菇中毒后,都有一个潜伏期,然后就是肠不适;如果病情较轻可以洗胃,严重的要进血液净化。“毒蘑菇里面有毒肽,高温之下也不能破坏其毒性,所以对于拿不准有毒没毒的蘑菇一定不要吃!”
  蘑菇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因蘑菇中所含的毒素种类和含量不同,中毒后的表现也不相同,再加上每个孩子的体质也不一样,所以中毒症状比较复杂,中毒的潜伏期也长短不一。中毒后常以某一系统的症状为主,兼有其他症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胃肠炎症状:误食含有胃肠毒素的毒蘑菇后,常以胃肠炎症状为主要表现。潜伏期较短,仅30分钟-6小时。有较剧烈的、、、,病程短,症状消退后好转快,预后较好。重度中毒可因严重吐泻造成水和电解质大量丧失,血液浓缩,甚至发生、昏迷或出现、等症状,并可留有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2、神经精神症状:如误食毒蝇伞、豹斑毒伞、角鳞灰伞、臭黄菇及发红毛锈伞中毒时,常出现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症状,潜伏期仅10分钟-2小时。除和外,还有流口水、大汗、、缩小,对,心跳变慢,,,急性等表现。此外,神经、精神毒素还可引起幻视、、哭闹无常等精神症状,个别患者死于呼吸或。
  3、溶血症状:误食鹿花蕈后可出现溶血症状,该类的潜伏期比较长,一般为6-12小时,患儿多在出现胃肠炎症状后发生,球发黄,尿呈浓水样;还有些毒蕈中毒,因导致而有出血现象,如、、等。
  4、多个脏器受损的症状:误食毒伞、白毒伞、柄白毒伞等剧毒蘑菇时,会出现多个脏器损害症状。潜伏期10-24小时,最长可达数日。初期表现为、呕吐、、腹泻等症状,1-2天后中毒症状消失,进入所谓的“假性痊愈期”。1-3天后,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广泛性出血,,、无尿,,甚至昏迷、、等,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达90%。
  5、类植物日光性症状:误食猪嘴蘑中毒的患者,身体的暴部分出现类似日光性皮炎的表现,如面部肿胀,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形如猪嘴一样。此外,还有指尖,指甲根部出血等。这类中毒很少伴有胃肠炎症状。
  吃蘑菇中毒了怎么处理?
  如意识清醒,可让病人浓茶或微温开水,然后用筷子刺激部,促使呕吐。如此喝水、吐出反复多次。如出现昏迷而丧失意识时,不可强饮水或强行致其呕吐,以免发生误饮而出现。
  毒蘑菇又称毒蕈,春、秋季节因误食后中毒时有发生。
  发生毒蘑菇中毒时,发病症状来势凶猛。
  从时间上看,少则 食后0.5-6小时、多则10-15小时即可发病。
  病人及其家属、同食者通过回忆进食情况,大多能够进行自我诊断,如疑有毒蘑菇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方法:
  (1)如意识清醒,可让病人饮浓茶或微温开水,然后用筷子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如此喝水、吐出反复多次。
  如出现昏迷而丧失意识时,不可强饮水或强行致其呕吐,以免发生误饮而出现窒息。
  (2)吐、泻严重者,要水或淡盐水。
  (3)在自行救治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送病人到医院抢救。
  在运送医院途中,如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摩术。
  怎样预防吃蘑菇中毒?
  野生的蘑菇种类很多,因此民间也就有了很多辨识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的方法,如颜色鲜艳的蘑菇可能有毒,不生虫的蘑菇可能有毒,有异味的蘑菇可能有毒,手感黏滑的蘑菇可能有毒。
  日前,云南文山13人吃野生菌中毒,1人死亡。
  食品卫生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到野外游玩最好别因为贪图野味摘野蘑菇吃,一旦中毒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到医院。
  事实上这些常识都是不准确的,如果根据这些经验来辨识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则有可能病从口入。
  也就是说,有些有毒的蘑菇颜色未必鲜艳,有虫的、摸起来不黏滑的蘑菇也可能有毒,食用后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夏天到野外游玩尽量不要摘野蘑菇吃,也尽量不要采野菜。
  餐馆对于顾客自带的野生蘑菇最好拒绝加工。
  一旦吃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等症状,要立刻催吐,如用手指抠咽部,并尽快赶往医院;如有可能,尽量把问题食物同时带往医院,以便医生辨识并尽快找到解毒剂。
  另外,如今也是鲜大量上市的时节,胡维双提醒市民,鲜黄花菜里含有致病的,因此一定要用清水焯过之后再炒菜吃,千万不能直接炒菜。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吴春丽)
看了本篇资讯的人通常还会看
关于39健康网&--
39健康网微信公众号:health39ne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人危险期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