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武练巅峰谁的好

您的位置: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网站地址: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请见法律声明!社区广播台
热门推荐:
查看: 5096|回复: 7
传统太极拳的文练与武练
传统太极拳与其它拳术一样,亦有文练与武练之分。文者,体也;武者,用也。体为用之本,用为体之能。谱云:“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伴侣,为之有用无体。如独木难支,孤掌不鸣。”点明了文练和武练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何为文练,何为武练?   文练又称文功,属行功技法,为阴,性柔,主修内功;武练又叫武功,属应战技法,为阳,性刚,重在练技。   太极拳的文练,是通过意念、呼吸与动作、速度的有机而合理的配合,练精气神意。通过文练可起到舒筋骨、活气血、平稳人体阴阳,练就丹田内气的作用,达到强身固本的目的。一旦用于实战,配合技法,周身轻灵,内气不运自到,随意而发(“随意”是“随意念”,不是“随便”)。   文练法,是内家拳修炼中高层次的练法,因其主修“内”,即“内练一口气”,固初看上去,肢体动作显得舒缓柔和,松活圆转且又沉稳,一般不表现出快捷紧凑、刚劲的外形,更无明显发劲的动作,虽与现在流行的太极拳健身练法颇为相似,但在本质与练法上并不相同。太极拳的健身练法强调的仅仅是动作外形的“规范化”,如同练习仿宋字、美术体,初看也“横平竖直”,步步工整,但细究起来却没什么文化内涵,缺乏技艺底蕴,经不起推敲。而太极拳传统练法则如传统书法,不仅每招每式的起承转合要讲究,更注意意念与呼吸的配合、呼吸与动作的协调、动作与速度的相应,即不仅讲“外三合”、“内三合”,而且要“势势存心揆用意”。因此,一般的太极拳健身练法虽然也能通过精神内守、肢体放松、动作舒缓协调等起到一定的健身效果,但毕竟不是武术上的“文练”,一般不会产生内气,甚至连汗都不出。须知出汗是练出功的标志之一。练功出汗与因天气热或其他运动而出汗是有本质区别的,它是营、卫二气作用的结果,即使冬天躺在床上练功也能挥汗如雨。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因为机缘而结识过一两位“正宗传人”,跟着学了几天,便以为已得真传,但终因练不出气来,又要自圆其说,竟称前人的经验是没有文化不懂科学的结果,其实是这些“翰林大学士”练习不得法。因为,即使得真传,还须真练才能有真功。何况真功单靠文练是不够的,还要有武练为根基。   太极拳的文练以练意为核心,以练出内气、增长内劲为标志,以强身固本、防身自卫为目的,它是传统武术的一种修炼形式,但决不是健身操。文练虽然是以练内气为主,可是在行功走架时每招每式仍讲究技法,因此比单纯的武练高级得多,虽为文练,同时又是最高级的技击练法。太极拳的技击不是两个人搭好手后推来推去,而是散手。推手只是一种训练听劲的方法,一般不能用于实战,故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太极拳和其它拳术一样,本质都是技击的,而且较技时不论对方是什么拳种,也不论对方用什么招式、从什么角度打来,都可以应战,至于输赢,那是另一回事,要取决于各人功力和技法的运用及应战心理等因素。在中国武术史上,曾有过蔡龙云先生用华拳技法于40年代分别战胜白俄拳击手马索洛夫和美国重量级拳击冠军“黑狮”的战例,还有吴式太极拳家吴公仪1954年在澳门迎战香港白鹤拳师陈克夫的战例。本文援引以上两例不是说谁的拳好,而是说任何拳种都可以技击。文练必须有武练为基础,特别是太极拳。如果吴公仪只会推手,就不可能在对方猛烈的进攻中用一记撇身锤击中对方鼻梁骨。可以说徒有内功也未必能应战技击,因为功与技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互跟互生的。功技并重是防身、技击必须遵循的原则,即所谓:“功技合一”。   如果说武术的文练是以内功来推动技法,那么武术的武练就是以技法来表现内功。拳无技不荣,技无功不用。无技法的练功,不是拳术。有人说大成拳不用技法,其实不然。以为单凭内功就可以搭手放人于丈外,让应者立仆,如果不是内行故意省略技法描述,就是外行没看出技法。有关太极拳的神奇描写莫过于此。实际上没有稳定的应战心理和较为娴熟的化打技法,同样也是动急不能应,动缓不能随,上不去,接不住,化不掉,发不出。任何人写理论文章或介绍前人的功夫都应实事求是,要讲科学,不能搞“神”化。因为这不是武打小说,也不是港台武打影片,搞得人能在天上飞。以为内功是高深莫测的,或强大的象原子能反应堆,都是不切实际的。内功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即人体潜能,人人都有,但它因人因时因事有所不同,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只有功夫高低之分。狗急了会跳墙,人急了能拼命。60年代,上海光华丝绸厂着火,一女工情急之中搬起一台电动机冲出着火的车间。后来她再想搬回原处,连推都推不动。不练功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不易调动这种潜能,往往只有在情急之下才行。而练内功的人,由于平时练功已养成“眼前无人似有人”、“行止坐卧不离这个”的习惯,因此,一旦遇到情况立刻能“如同火烧身”,马上调动起人的潜能,出手比常人快,劲力比常人大,这是毫不奇怪的。   拳本无法,有法也空,动即是法。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文练法和武练法都是法。不深刻体悟这些道理,不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就无法攀登武学高峰。不少人习武多年还不能应战,特别是练太极拳的只会推手,不能对付其它拳种拳法,这往往是上来就文练,不重视或不会武练的结果。于是在推手中叫人家不要用力,冷不防给人家一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提高对武练的认识,加强武练。   武练,是传统武术的基本练法,是基础。它是以技法为主的训练,属应战技法。太极拳的武练法强调功架的工整,细节的变化,方向的正确,角度的巧妙,劲意的深透。吴式太极拳传统练法中的低架子就属于武练。它与中高架文练相比,架子低、步幅小、细节严、出功快,深受习练者喜爱,同时也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因为难度大。例如,起势中的马步分掌,要求大腿蹲平仍保持上身中正,重心右移至一条腿时要平稳,不可有起伏。同时腰胯要彻底放松,浑身无一处僵硬。其行功走架时,闪展腾挪,步如灵蛇,身似游龙,翩若惊鸿。其折叠转关处,劲意似断非断,层次分明,灵活多姿。这种练法不易为中老年人接受,不易推广,无法象文练法那样普及。可以说,如果太极前辈当初公开的是武练法、武功架,哪怕动作练得再慢,恐怕也难能有现在那么多中老年朋友参与了,更不会出现当代“翰林学士”竞相出书论太极的热闹景观。因为事实会让“翰林”们明白:光靠一般性健身练法或单纯文练,要产生“四两拨千斤”、“耄耋御众”的功夫,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武练法除了套路训练,还有单式、发劲、发声,以及对接、喂拳训练,也要练习排打等。但所有武练的内容都是科学的,不违背生理特点的。如适当地练习打沙袋,主要是感受技击中的应力,决不是硬打蛮干,以打出一手老茧为“功”。 无论文练还是武练,都应在明师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初学启蒙时,老师更为重要。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光靠看书、看录像是学不会的。太极拳传统技法相当细腻,要求相当严格,即使在老师指导下,也不是很快可以入门的,千万不要以为看着书学真能成才,自学得有了基础再进行。   山高路人稀。要真正学以致用练好太极拳,提高太极拳艺,就要文练、武练并重,遵循两者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规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拳术之道,一文一武;技法之道,一阴一阳。其中包含一柔一刚、一内一外、一功一技、一静一动等变化。技法上不变是相对的,暂时的,变化是绝对的,不断的。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阳尽阴生,阴尽阳长。阳中有阴,阴中寓阳,阴阳互生,复又互长。理为互根,转化消长。文练为阴,武练为阳。阳为阴生,阴为阳长。文武并重,体用俱强。   太极拳的文练和武练说到底是要练好内功,提高拳技,达到功与技的高度统一,这一点和其它拳术是一样的。有功无技难成艺,有技无功浑身空。功技合一,不可偏废,这才是练好太极拳和其它拳术的正确途径。
好文呀,俺支持!
好帖!!!!!!!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修真图
拳术之三练(转贴) & &向来修习拳术攻防之道,存在三种练习的方法,即文练法、武练法、横练法,简称“三练”。 & &文练法:即指练空,悟空,用空;武练法:练实,物实,用实;横练法:练横,横练,用横。三种不同修炼方法,最终达到三种不同的境界。 & &文练法:乃拳术的正统练法。文者,体也;武者,用也。自己懂劲,阶及神明,是为文成,而后较技,可有武之用。假以时日,可达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功夫艺境。 & &武练法:击打拍物,可速成武事之用,然无文体之功,而不能使功夫炉火纯青。 & &横练法:虽可制敌,取一时之成效,而非拳术攻防之道的真谛,终难成正果。 & &上论乃是“三练”的大概情况。 & &文练法,乃遵《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则,精研拳术理论,运用拳术攻防变化规律,掌握拳术练习与运用的方法、准则,修炼拳术攻防之道的内外功夫,以练己为宗旨。 & &自练时,拳以打空为能,没有实物为物象,全以意境为第一大要,求的是内劲的自然生成和外形之体静而不躁、柔弱无骨。进行攻防招法训练时,面前虽无人而意境似有人与其拆手破招一般,以心意体察自身变化技巧的运用。 & &而动手较技时,视对手如无人而知其势,防守疏密得当而不可侵,攻击对手而不伤人,使对手攻击不得机势而无法出招还招。此为拳门上乘功夫的要旨。 & & & &练此功者,须要有较高的悟性。一旦入门上道,则能终生习拳而不辍。运用拳术攻防变化,可达出神入化的妙境。 & &武练法:不修炼文体而直修“武用”,以实物操练拳法招数,如打砂袋、击木桩、踢巴斗,或借助于其它器物如树木、砖墙、电杆等,以此物象模拟要击的人,练习打、踢、肘、靠诸法,其特点是借物而贪重。此种习拳之人,较技用招力量较重,然绝非“文练法”击手用招之“沉”的功夫可比。 & &故此种人功夫虽可速成,与一般拳手较技确有成效,但已违反“手为天盘”而清轻之理,因此如与文练好手较技则显示出攻防动作粗糙,欠缺灵活敏捷而攻防招法少变化,因贪而易失势,故易落下风而至败阵。 & &此种人,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不知气沉丹田调息之法而气浮;不知渐法,常即兴突击训练;不懂药洗调理养护之法,所击重物的“反作用力”,通过击打部位传导造成体内脏腑气机不畅淤滞,使脏腑生化机能失调,甚至造成暗伤,影响身体健康,此类习拳方法乃养虎为患之举动,不可取。 & &横练法:是武学拳门发展过程中,因历史的种种原因和一些人对中华拳术攻防之道不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习练方法。这是一种特殊的、超出普通习拳者身体功能承受能力的训练方法。 & &如插沙:以木桶盛砂使密实,每日以双手指插之,日久,指硬如铁石;搓掌:每日以掌根内外搓磨巨石、门边、桌角,总以掌缘坚皮翻起,硬如铁石为止;扛膀:以双小臂三里穴肌肉处扛树或木桩,直至皮厚硬如铁石为止;碰碑:每日以木棒击头、或以砖碰头,直至一头能碰断尺厚的碑石为功成;排打:以木棍、木板,每日依次拍打前胸、后背、臂、腿等处,直至棍打棍折,板打板折。更有甚者,以悬吊檩条冲打自身胸、腹、胯、背部等;拍钉:将铁钉拍入木内,再依次起出;打桩:以身体各个部位依次超重量击打。还有烫法,有水烫法、火灰烫法,现代还有用电击法练功的。 & &总之此种方法举不胜举,而练出看似超越一般人的特殊的攻防功能。采用此种方式练拳术,不仅不是去追求文体武用的文练法的功夫艺境来提高攻防技艺,就是视武练法的物象贪重练法都觉轻。 & &采用这种非正常拳术功夫的训练方法,练出“横”的功夫,用则虽能伤人,甚至置人于死地,看似可得一时之能,但终不得拳艺之奥妙、拳术的真功夫。由于横练功夫者对身体的生化机能的暗伤更为严重,故历来横练功夫者都多不能长寿。 & &民间中,历来因练功不得当而早亡者,举不胜举。因其不按修练拳术攻防之道的自然法则训练,虽在青壮年时,可逞一时的威风,但成为不了拳界功夫上乘的高手。此种人如与文练高手较技,亦多落败,胸隔膜水平用力是为“横”。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武练和横练功夫之人,以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寿命为代价,换取并非真正的拳术攻防之道的功夫,损失太大了。 & &1978年秋,我出差到银川,住在银川新城旅馆二楼,晚上八点多钟,见一九岁儿童用实拳击打楼道墙壁,击打动作娴熟而有力度,自思此少年击墙练拳已非近日之功,如在三年以上肩胛骨处必有暗伤无疑。 & 出于爱护儿童之心,上前讯问:“你打墙练拳谁教的,有几年了?”少年回答:“有四年了,我父亲教的。”我说:“能请你父亲出来,我认识认识好吗?” & 少年将其父亲唤出,我对其父说:“您教孩子打墙,看看孩子的手,都变形了,指背成方楞平面了。据我揣度,孩子的肩胛骨部必有暗伤,请孩子脱去上衣验看可否。” & 其父把孩子上衣脱掉,在其两肩胛骨下部靠脊椎侧,果然各有一个乒乓球大的硬包块。我仔细验看后,告之其父,立即停止孩子击打墙壁等实物,以打空为法,回到家后立即找中医调治,将其硬包块用药消解,否则,肿疡溃烂,孩子要残疾。 & 其父自悔不及。此事过后时常忆起,细思之,习拳不知文体武用的“文练法”,而以武练、横练的方法酿成悲剧,实乃人生之不幸,今记之以告来者为戒。 & &当然,“武练法”并非毫无意义。有一种人,习拳练功,悟性较低,单纯采用文练法,对其则显得抽象而不能彻悟拳理、拳法和拳术攻防变化,因而可借助于“武练法”的形式。但必须注意,这种练法同那种“借物而贪重”的作法不同,借物时毫不着力于所借之物上,而纯是实物“物象法”。 & &此法习练拳术攻防之道亦佳,当练到一定悟性时,应再完全回到文练法上来,或间断采用,以提高拳艺。此法颇多效益,虽在技艺成长过程中走了点弯路,但亦不失对拳术真谛的追求。有的拳师,亦乐采用此方法授人拳技而取得良好效果。 & &至于那些不晓练拳术之宗旨,不知练功方法奥妙的人,用物象的形式,而采用“借物而贪重”的武练法,甚或采用连“借物而贪重”都嫌轻的横练法修炼拳术攻防之用,而自以为得到习练拳术攻防之道的良法秘诀。长久练习,置身体本身受暗伤而不知,真可悲之举措,希习拳术攻防之道的人勿犯之。更有以此法传授他人,而自己又以为得意,自己受害无知可悲已极,再误人子弟,真可恶之举也!希习拳者明察之。文:马国兴
文武双全(练),正确!提起武练(并非蛮练)!
文武双全(练),正确!武练并非蛮练,也没有真正的速成,还需要意领气使、相应配套(包括保健措施)。正如文中所讲,“武练的内容都是科学的,不违背生理特点的”。正确的武练和正确的文练一样重要。提起武练!&
79797.gif (88.5 KB, 下载次数: 6)
22:58 上传热 词& && &
太极拳成名之因:弟子多为京中政要
&&&&来源:&&&&
&&&&&&字号
1864年,同治、光绪二帝帝师翁同在观看杨露禅武艺后曾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杨露禅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杨班侯()和杨健侯(),长期住在端王载漪(当时还是贝勒,直到1889年才晋封端郡王)府中教拳。太极拳得以成名,除了杨氏父子的功夫,更有赖于弟子多为朝中政要。
《太极》剧照&
编者:近日,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与女儿们,来到成都第七中学进行参观、演讲。其间还和学生们一起练起了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功夫,不仅有良好的健身价值,还体现了和谐的东方哲学思想,包括刘少奇、邓小平、陈毅在内的许多领导人也都热衷于太极。事实上,太极拳在清朝晚期之所以能推广开来,也正有赖于当时的京中政要。
功夫片也许是华语片在全球范围内认知度最高的金字招牌,不过这几年它的势头不太好,这和人才的青黄不接大有干系。随着成龙、李连杰的老去,缺乏有号召力的“打星”担纲,银幕上借助电脑特技花里胡哨的武侠片倒是不少,但有点影响力又有真材实料的功夫片,数来数去也就是周星驰的《功夫》和甄子丹的《叶问》,但星爷毕竟处在半退隐状态,也不长于武戏,原汁原味的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昙花一现。甄子丹要做“演技派……功夫迷的心早已拔凉拔凉的。
今年国庆档,一部名叫《太极》的三部曲前两部亮相大银幕,评价褒贬不一。但不管怎样,里面确有一些很爽很High的打戏,并且终于有人要斥巨资打造新一代的武打巨星了。
看电影像是在打游戏
《太极1:从零开始》和《太极2:英雄崛起》分别上映于9月27日和10月25日,两部电影投资2.2亿元人民币,号称是史上最贵的功夫片。大结局《太极3:巅峰在望》按计划将于明年6月上映。电影改编自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赴陈家沟学武的故事,杨露禅的扮演者是位新人,但来头不小――北京奥运会长拳冠军袁晓超,功夫自然是没的说。为了力捧这位武林高手、演艺菜鸟,电影公司也拉来了一干大小明星为其配戏。电影中他爹是刘伟强、娘是舒淇、老丈人是梁家辉、大舅子是冯绍峰、老婆是杨颖(Angelababy)、情敌是彭于晏。幕后阵容也极为豪华,就算冯德伦在导演这一行当上的资历可以忽略不计,监制陈国富、武术指导洪金宝、美术指导叶锦添都是业内顶尖之选。
《太极》的题材不新鲜,民国武侠小说家宫白羽的《偷拳》和1987年的电影《神丐》都是对此事的艺术加工,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中杨昱乾的人物原型也是杨露禅。《太极》的故事情节也相当老套和幼稚:傻小子闯天关,抱得美人归……
当然,要一本正经和这部电影纠缠情节、人物,你就输了。《太极》追求的是把传统武学玩出花样来,大量对游戏、动漫的借用也让它被称作“混血功夫片”。杨露禅一出场,电影就用“怪咖”――一个刚刚在网络上开始流行还没被《现代汉语词典》“招安”的词来形容它,目标受众对准80、90后的用心昭然若揭。之后,大战清兵时的“暴走模式”、初到陈家村网游式人物地图标签、和玉娘对打时的招式步法图解、街机格斗游戏式的闯关,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切水果也粉墨登场,配乐扔掉了老三样琵琶、古筝、二胡,换上了重金属……有的时候感觉导演是把游戏机接到了大银幕上,用游戏手柄、鼠标、触摸屏操控着袁晓超过关斩将。这种对游戏的大面积克隆,注定不会搔到所有人的痒处。把电影拍得像游戏,偶尔尝鲜还行,用多了也会让人腻味。
相较之下,第二部风格没有第一部那么出挑,更像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武打片,结尾处袁晓超和元彪的一段厨房比武,洪金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精心编排,会家子打起来端的不一样,以致海外媒体已经忙不迭地送给袁晓超“李连杰接班人”的头衔。电影中在19世纪的大背景下出现了能自动铺铁轨的装甲移动城堡、机械动力的飞行器,说它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也好,说它瞎胡闹、鬼扯也好,用“好玩”来定义《太极》应该是一个中肯的评价。
作为爷爷奶奶们晨练健身操的奠基人,杨露禅被《太极》一掌推进宅男们的世界,尽管在他使来,“野马分鬃”、“白鹤亮翅”还是具有相当威力的妙招,但列位看官,这里事先声明:杨露禅的一生,和我们早已被武侠小说和动作电影过分满足了的英雄幻想相比,要平淡得多。
众说纷纭的太极拳起源
作为第一个将太极武术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人,讲杨露禅还得从太极拳的起源讲起。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形成共识。综合起来大致有五种说法:1.唐代许宣平、李道子所创;2.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3.明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卜所创;4 .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5.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所创。
第一种说法现在基本上被认定为假托,第三种说法连大多数陈氏后代也不相信,值得一提的是张三丰创拳说,经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和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的强化家喻户晓。实际上,明清史料中连张三丰死而复生这样的神异都有记载,就是没提他会拳脚。把他和太极拳联系起来大概是上世纪的事情。比起少林功夫、太祖长拳,太极拳诞生较晚,但中国人为了凸显一件东西的分量,喜欢往久远、往名人身上掰扯,就像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书《内经》非要署黄帝的名才觉得自己牛一样,这一点可谓是文武殊途同归。
陈王廷创拳说目前是主流,也被官方所认可,焦作市温县被中国武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牌子就挂在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大概生活在1600年―1680年,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曾任温县“乡兵守备”,在山东扫荡群匪。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创造了一套刚柔相济的太极拳。但这一说法一直以来都遭到质疑,因为陈王廷创拳说最重要的证据来自《陈氏家谱》,陈王廷名字旁注有“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他的一首遗词中确有“造拳”一语,但没说造的是太极拳,很多人认为他造的可能是陈家世传的“炮锤”。
第五种说法王宗岳创拳说信者寥寥,但有关王宗岳的争论却没有停止。原因是武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曾和杨露禅学拳的武禹襄,在1852年见到一篇署名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这篇文章是太极拳经典文献,许多人认为杨露禅和武禹襄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对学自陈家沟的拳法进行了长时间的改造和完善,也正是这篇文章太极拳命名为“太极拳”。但就是这样一个对太极拳发展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人,人们的认识也不一致,只推测他大概是乾隆年间人,持陈王廷创拳说的认为他学自陈家沟;也有人干脆否认王宗岳的存在,认为那只是个假托的名字。
不管怎么样,最早出现“太极拳”一词,当在1852年。电影中杨露禅跑到陈家沟学的也是“陈家拳”。
十八年间三赴陈家沟学拳
杨露禅 (年),名福魁,字露禅。河北广府(今永年县)人。他的师父陈长兴()是陈王廷的后人,先以保镖为业,走镖山东。其人站桩立身端正,落地生根,不偏不倚,稳如泰山,绰号“牌位大王”,无论别人怎样推、挤、拉、扯,其桩步丝毫不动。 按照民间传说,杨露禅为了学习太极拳,假装哑巴乞丐,混入陈家做家丁,暗中学会了太极拳。这个说法之荒谬可笑在于:要是凭借“偷窥”能学来真功夫,早有人跟着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电影,尽得数家真传开宗立派了。
杨露禅自幼好武,不过却是良民,从未像电影上那样参加过天理教。关于他如何到陈家沟学拳也有好几种说法。一说杨露禅家贫,十岁左右背井离乡,卖身到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陈长兴每天晚上都在陈德瑚家里聚同族习武。杨露禅从小聪明伶俐,把陈长兴侍候得很到位。因此,陈长兴收他为徒,令其随同习拳。杨露禅深得拳法套路的要领, 成为陈长兴门徒中佼佼者。杨露禅到了40岁许,主人陈德瑚亡故。杨露禅自陈家沟返永年老家,寄居陈德瑚在永年所设太和堂药号, 以授拳为生。
还有一种说法,拜师地点改成了陈德瑚“太和堂”,陈长兴在此授徒。杨露禅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并私下练习。后被陈长兴发现,令其徒轮番与杨比试,皆败北,始赞叹其为天赋异禀之武学奇才,特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陈家沟拳术。正式拜师后,十八年间杨露禅曾三次赴陈家沟学拳,不像电影上跟着陈长兴没几天就俨然一代宗师了。
杨露禅大概是在1821年拜师,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出山到永年授徒。武氏是永年的大族,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三兄弟前两个都是进士。武河清就是前面提到的武禹襄,他见杨露禅拳法精妙,常与其比试。杨露禅不肯轻以授人,所以武禹襄仅得其大概,而此时杨露禅称呼自己的功夫为“软拳”或“化拳”。1852年,武禹襄求教于陈长兴,当时陈长兴已经八十有余,推荐他去赵堡镇向陈青萍学拳,此后他又得到了《太极拳论》,勤加钻研,终于融会贯通。杨露禅曾把其子杨班侯送到武禹襄处念书。可以想见,杨、武二人在拳法上必然还有交流。
在刑部员外郎武汝清的邀请下,杨露禅赴京教拳,太极拳也迎来了从农村走向大都市的转折点。
弟子多为京中权要
初到北京城的杨露禅扬名于一次宴会。在北京城里,有一张姓富豪,开小店出身,人称小铺张,后来暴发致富,张公馆雇有拳师数人,教一班富家子弟学武练拳。一次,杨露禅到张府赴宴,小铺张见杨露禅身材瘦小便有些看不起,问道:“杨先生,你的绵拳能不能打人?”杨露禅说:“我这绵拳除了铜人、铁人、石头人不能打,父母生的有血有肉的都能打!”小铺张又说:“你能不能与在座的各位比试一下呢?”杨露禅说:“好!我就和各位师傅亲热亲热。”
下场之后,杨露禅略一举手,对方立即跌出几丈开外。另一拳师见状,不服气,扑了过来,只一招,也跌了出去。其余拳师不敢再比。小铺张大惊,马上吩咐重摆酒席,请杨露禅上座。杨露禅见小铺张如此势利,愤然离席,扬长而去。这事很快传播开来,北京各门派的代表人物一一找上门来切磋技艺,无不铩羽而归,杨露禅也得了一个外号――“杨无敌”。他的儿子杨班侯脾气火爆,实战记录比较多,后来继承了父亲“无敌”的英名。
杨露禅最著名的对手是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民间关于两人的斗法传的是天花乱坠、神乎其神。比试的高潮是两人上了梅花桩,如流星蝴蝶般飞来飞去,最后是个平手。观战的恭亲王大呼过瘾:“八卦董、太极杨,实乃武林双绝也!”电影中杨露禅与元彪饰演的八卦掌掌门人在厨房上空的比试,显然脱胎于此。但不知道为什么把董海川改成了李乾坤,把恭亲王奕?改成了他五哥淄蹀日p。真实的历史上,两人确实惺惺相惜,但是否交过手,谁也没看见过。
1864年,同治、光绪二帝帝师翁同在观看杨露禅武艺后曾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杨露禅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杨班侯()和杨健侯(),长期住在端王载漪(当时还是贝勒,直到1889年才晋封端郡王)府中教拳。太极拳得以成名,除了杨氏父子的功夫,更有赖于弟子多为朝中政要。
当时清朝已经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热兵器时代的到来使武术脱离了战场,其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开始与防身自卫一并受到人们重视。这种变化在杨露禅那些徒弟们身上表现最为明显,都是些王公大臣、贝勒贝子,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玉体不动”,将自己所学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功架简化,删改了一些发力、跳跃和难度较大的动作,让拳法柔和易练,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后经其子、孙改进,定型而成杨氏太极拳。广为流传的“简化太极拳”就是以杨氏太极拳为蓝本精编而成。
今天,全世界最为流行、学习者人数最多的中国功夫,也正是杨氏太极拳。
原题:《太极》宗师杨露禅HIGH起来,作者:上林
原载于《文史参考》(现更名《国家人文历史》2012年第2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雷蕾、周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练乾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