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人一个怎么去隐藏我梦见自己杀了一个人

怎么能马上救一个素不相识的想自杀的人?
希望今后的日子我们都能好好为自己生活^_^,哪怕波浪滔天
按投票排序
关于这位特定的姑娘,谢谢各位的关心,警报暂时解除了。其它细节就不多说了,因为她很可能会成为我的客户。抛开这位姑娘的个案不谈,就这个问题泛泛而言,我倒有些经验可以分享。先别看到自杀就那么害怕,自杀也分很多种情况:一种是你们有近距离接触的,那就会好办得多。看对方选择的是什么方式:如果是服药,割腕,上吊,煤气,这些动作基本都是可以强力拦住的,就算对方力气比你大,或者趁你不备执行了,只要能及时送医,通常也死不了。跳楼和跳海会比较麻烦一点,一方面是时间太短,跳下去一般就没救了,另一方面是只要站到那个位置了,跳下去所需的动作幅度会很小,一般人是不敢动手制止的,生怕反而把事情弄糟,甚至连肢体靠近都不敢。这时候赶紧打110找消防员吧,他们处理这种事比我们专业很多。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拖时间。因为你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这种情况仍然是比较幸运的。对于网上的自杀求助信息,OK,你收到了对方的求救信号,也就是说你至少知道他在网上的联系方式(匿名用户会比较麻烦,不知道问管理员会不会有用),那么通过这个方式,设法联系他认识的人接手此事,如果能查到地址信息,也可以拜托在那附近的人,打110当然也很必要,但我怀疑信息不明确的时候110也没什么办法……总而言之,尽可能把监护的任务交给他身边(物理意义上的)的人,那比通过网络要有效得多。——至于身边的人怎么处理呢?参见上面一段。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才是以上方法都无效的(无法查到此人认识的人,也无法定位他的所在)。说实话,你远远地面对着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这时候能做的事就很有限了,先尽量取得联系吧。好在你有他的账号,可以发信,幸运的话还能查到他的电话号码(通常已关机,但没关系你照样发短信)。要知道,既然他曾经发出过求救信号,说明他或多或少还是希望自己的声音被他人听见,能聊上两句的。所以有一定的概率,在他最后的犹豫时刻,你发出的信息会被看到。我们假设他看到了。因为如果他不看,那很不幸,这件事谁都已经无能为力。那么你的这条信息就非常非常关键了。——我说关键的意思,请注意,绝不是说他自杀与否,是你这条信息可以决定的!那是一种极其极其荒唐的想法,既侮辱了求助者,也吓坏了助人者。切记切记,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句箴言或咒语,是你说出来,就可以定夺他人生死的,所以你千万也不必搜肠刮肚去想。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全能,你只不过是远在天边的一个网络符号,而对方无论最后是活着还是死去,起决定作用的都是他本人的意志,生不是你的功德,死也不是你的罪疚。说句实话,假设真的死意已决,就算你在身边,就算你是至爱亲朋,还是拦不住。既然生死由他本人来决定,唯一能影响到这个决定的因素,就是时间。这里说的时间,不是三个月五个月那么长,大概就是三五个钟头,甚至三五十分钟,这是基于一个最基本的情绪理论:人的情绪强度时刻处于变化中,会有一个峰值,但不会永远保持在这个高峰。过了这个峰值,情绪会自然回落。——情绪没那么激烈了,很多想法自然也会变。这就是这条信息之所以关键的地方,它不能「马上」改变对方求死的想法(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如果是因为一些现实问题自杀,而你恰好能帮他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那另作别论),但它会有可能启动一段对话,而这段对话,可以撑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作用是非常宝贵的。所以问题就变成,怎样开头,会有最大的概率让对方愿意和你聊聊呢?大概不会是「不要死,生命很宝贵」或者「想想你的父母亲人」这种大道理。一方面,会让人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反感(你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听这些话的感觉),更要命的是,它是一个祈使句。而我们其实都知道什么样的句式是更容易获得回应的——没错,应该是疑问句。比如:「发生什么事了?我们通个电话好不好?」或者「方便给我你的手机号码吗?」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剩下的就是祈祷和耐心等待。也不用发很多遍,他如果不想回复你,那么你发一百遍也还是不会回复,可能还有反效果。运气好的话,就会等到回复,哪怕是告诉你:「我不想跟人聊天。」啊,那也很幸运,至少他回话了,回话就意味着这段对话在进行。可以继续发问:「没关系,那你现在身边有可以说话的人吗?」或者「是因为不方便打电话吗?我在网上,你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网上聊」,或者「那你什么时间方便说话呢?我可以等你」,这种问题都可以。你看,问题要尽量简单,要聚焦在此时此地。信息型的问题尤其好,比如现在冷不冷,附近有没有人,在哪里,吃过饭没有,这种问题既简单,而且又只有他能回答,潜意识里就会让人有回答它的动力。千万不要聊人生哲学,人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是没法进行太复杂的思考的。如果开始你来我往聊上了,那就真的很幸运,这条命暂时就算救下来了。聊吧,不要担心自己不是专业人士,聊天就是聊天,不需要专业性。原则跟前面一样,多提问,聚焦此时此地,话题不要太高深,不要大道理,不要评判。最简单的就是「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跟我说说吧。」他说你就听,不要急着做反应,像正常人聊天一样,适度地给些回应就好。把对方想成你的朋友,朋友遇到了难过的事情,找你哭诉,你边听边理解,慢慢等他的情绪冷却下来,就好。把时间交给对方,不管从你的角度看,是否有更合适的想法或做法,那都是你的个人意见,「如果是我,我会怎样怎样」,这类演讲就留到自己的日记里吧——这么宝贵的时间,还是留给对方比较好。不要怕对方说错话,说狠话,大哭,大骂,歇斯底里,如果他在交流中表现出比较极端的情绪,对你们来说都是很幸运的:这些表达会有助于促进情绪的冷却。聊着聊着,他慢慢就过了那个劲儿了。人一旦过了这个劲儿,自然也就不会想死。所以没必要和对方辩论,劝其「想开」,或者拿什么「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之类的哲学思辨去绕。你要做的就是等,时间比一切道理都管用。在你们聊天的时候,适度地表示一些关心。晚上在楼顶或是海边一般是非常冷的,风会很大。建议对方要不要换到一个暖和点的地方,要不要喝杯热水,吃点东西。在他情绪趋于缓和的时候,他会倾向于考虑这些建议(这也是你判断警报解除的一个信号)。既然他冷静下来了,你也可以跟他聊一下之后的打算(而不是在他特别激动的时候),比如明天打算干点什么之类,请求他下一次如果情绪失控要先给你打电话。当然,也可以帮他梳理一下,看有没有其他人可以求助。毕竟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时刻担负着这种被求助的责任,也是强人所难。可以给他危机干预的热线,并要求他存在通讯录的醒目位置:座机拨打800-810-1117(不用付费)或手机拨打010-。并且拜托他提供几个紧急联系人(最好在同一城市)的电话,监护人,老板,同事,心理咨询师,都可以,如果有同住一屋的室友或合租者那就更棒。这样下次再遇到情况,至少有人可以现场起到帮助。大致如此。其实自杀有许多不同的阶段,也有各种不一样的动机,以上所说还是太泛泛了。不过,也没法讲得更细致。我想至少针对一部分冲动型自杀的情况,是会有点作用的。前提是阿弥陀佛,他要首先愿意发出求救信号——这个信号,还要恰好能被萍水相逢的你及时看到。最后,说一下那个生命线的问题。我不是很赞成目前最高票的观点:因为有接线员让我感觉不好,所以呼吁大家都不要打了,免得反而变成临门一脚。我提一下我的看法,大家可以讨论:1,确实,这种场合,不宜直接提供这种号码。接线员靠不靠谱倒在其次,对于求助者来说,查看你的信息,是基于对你的信任,希望和你有所交流。如此难得的一个机会,就收到一串号码,我想这本身就会让人很失望。好像是说:「你的问题太可怕了,不是我的专业范畴,你打这个电话找找别人吧」。——这种隐藏的拒绝,可能会让很多求助者产生抗拒。而我的建议是,你先聊着(因为对方看了你的消息,所以你们有很大的概率可以直接交流),聊到你实在搞不定了,再告诉对方:我真的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但是我好担心你,我听说有个热线电话,那里的接线员可能会比我有经验一点,你要不要找他们聊聊看?当然,我也听说那个电话可能会经常占线,而且有的接线员挺不靠谱儿的……不管怎么样,你先打这个号码试一试,等下再给我说说情况好不好?——这样先介入再转介,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如果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多少也能做些事先的铺垫。2,批判是很容易的,但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品,怎么办?我想,除非能做一个更好的出来,要么还是只能接受,总不能说,因为不够好,就废掉。就我所知的情况,回龙观医院这条热线在国内已算是最专业的生命线(至少几年前的情况是这样,如果最近出现了更好的选择,也欢迎分享)。3,多年前和他们的接线员有过一次交流,提到过骚扰电话的问题。我想任何一个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接线员,都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分辨出一个电话是真需要紧急干预,还是伪装,或者是出于其它的动机(普通心理问题求助,好奇,纯骚扰电话,记者挖料,等等),因为实在接得太多了……就像我也能在咨询室里用最短的时间判断出客户的真实来意。我说这些的意思是,不要为了试探接线员靠不靠谱,伪装要自杀打过去,这种电话一天实在有太多,很可能你已经被看穿了。4,在任何情况下,接线员都是非常辛苦的工种,何况是生命线的接线员。还是应该抱有敬意的。5,最后重申——人不是神,无法替代任何人做决定。干预是你的事,接不接受是别人的事。再牛的接线员,或者再专业的临床心理学家,也没法保证干预是百分百有效的,所以也不要抱着绝对的期望。还是那句话,生不是你的功德,死也不是你的罪疚。谁也不要让谁太为难了。感谢所有对这个问题关注的人,但是无论如何,希望这个答案不会有用到的那一天:)
赞同老师的答案!我09年时打过类似的电话,不过是中科院内部的心理急救热线,体验非常差!!电话那边「例行公事」的语言没有任何温度!反而当时一位非心理专业的负责学生管理的老师(一位热心肠的北京大妈)仅仅凭借我的肢体语言和面部神态看出我的异常,拉住我说了很多很多话,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我现在仍记得她的名字,韩一琴老师。当时我感到生活非常的冷(不是物理学的冷),非常的冷,周围没有一把火。而那个心理帮助热线的例行公事的态度,就像生活中的另一块冰。韩老师给我找了一位心理学大夫,她还不错,但是对我帮助不太大。不过那时我已经有耐心通过心理急救热线预约大夫了。预约了一位貌似很有名的大夫,然后沟通——然后又是一次特别差的体验。现在回想,那个很有名的大夫很有礼貌,很有教养。而心理急救热线的人也非常有礼貌,说话标准宛如10086的人工客服。但是,他们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是「外人」。而韩一琴老师用了几分钟,然后她在我的词典里面,就不再是「外人」。而她,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很可能没有看过任何心理学专业的书籍。怎样救一个想自杀的人?做温暖的事,做温暖的人。我最近几年一直努力去学习我身边有温暖能力的人,他们的同理心(移情能力)非常之高,我不知道是天赋还是后天环境的塑造。他们身上有股力量,这种力量不能举起一块石头,却可以拯救一条生命。
1 如果对方是正在进行自杀行为,请立即报警。2 如果对方是流露出求助信号,请建议她/他咨询当地心理干预热线。如果你对抑郁、焦虑等没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请谨慎劝解,减少「想开点」「还是有很多好事」式的劝说,大多数时候,是起到反效果的。严禁采用戏剧化的做法激将对方,会造成严重后果。作为一个相关知识不多,但是的确关心对方的人。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认真听对方说话,并且给予对方反馈,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说话。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是非常重要,一定要真诚,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对方的情绪,获得对方信任,不要试图纠正对方的错误,这个时候不是你分析人生见解分辨是非黑白的时候,对方需要的往往是「无论如何我关心你,我一直在,有什么可以对我说」这样的态度。大多数自杀行为都是冲动所致,稳定对方情绪是阻止自杀行为的开始。对于中度、重度抑郁/焦虑患者,甚至有反复自杀行为的人群,不能放松监护,不要放弃药物和心理治疗。给予他们关心和注意,配合他们进行治疗。剩下的,就只能看患者自己了。
来得太晚没有看到事情始末,只是泛泛地说说危机干预,跟这个主题初衷基本无关。写完感觉和问题中的温馨调子格格不入啊,匿了算了…… 说的现象在中国目前普遍存在,心理学的普及工作和专业机构仍旧处于石器时代,很多地方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机构说白了都是聊胜于无的地方。想当初汶川地震之后,灾区成了心理学生的“实习基地”,占用了灾区过多的资源,却没能提供真正专业的服务。在这种大环境下能够遇到一个好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咨询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接受过两年短暂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人,我还是想强调:作为没有相关只是的大众请相信专业机构,这不仅是对被救助者的负责,也是对救助者自身的保护。绝大多数人无法想象危机干预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巨大风险。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是完全区别开的两个职业,前者就类似于医院的一个部门,诊断抓药走人,你跟他谈爱,他跟你谈今天我后边还有n个号。后者则是通过完整的心理咨询流程,对来访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来访者共同探讨来访者的内心和感受。其实这种现象也是天朝特色,因为两个职业的资格证是分开的,前者由卫生部颁布,属于医生,后者由劳动部颁布,水的一比。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有处方权,后者没有。Suicide is a eternal way to solve a temporary problem. 自杀也许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最可悲的是,这的确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会安慰自杀的人说“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要怕活着”,对不起,对他们来说活着比死更可怕。在南京的人可能会知道一个人叫陈思(),他十年如一日每周末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来回义务巡逻,寻找自杀的人。找到后想方设法把自杀者从桥上就下来,送到他租的一个屋子里进行照顾,提供食宿。这样的人才是中国战斗在危机干预第一线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官方的态度永远是三不原则:不阻止不支持不负责最近在跟朋友拍陈思的纪录片,期间了解到了不少真实个案。其实很多的自杀没那么浪漫,相当的现实,比如生意失败欠了几十万的债,比如残疾癌症染艾滋。很多时候即使临时救下来了也无法给自杀者的生活带来任何的希望。当我们引导自杀者接受自我、接受现实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告诉自己,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帮不了所有人。如果在亲眼见到有人要跳楼、跳江、抹脖子上吊要怎么办?最最重要的是,保障自己的安全!保持和自杀者的距离,以防自杀者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威胁到自身安全。通知相关机构,无论是危机干预中心或者是消防局。然后静候专业机构过来解决问题。你还想冲上前去来个涛涛雄辩力挽狂澜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醒醒吧,任何一个正常体重的成年人都能在跳楼的时候拉你垫背,以一般城市人的体质是不可能像电影里边一样拉住自杀者吊在空中等待其他人来帮忙的。好吧如果你真的有必要跟自杀者有交流的话,请记住,运用倾听技巧,少说多听,问开放式问题,拖延时间等待专业人士。
每一次活过来的感觉都很好,但是每一次的挣扎却又叫人生不如死,痛不欲生。你不知道自己如何去面对,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但是你总是觉得,那一天就快到了,大不了就去见见死神。是的,这是一种安慰。不到绝望处,不是已无力挣扎,谁会去走这条不归路。这不是借口,也不是懦弱。但是,不要忘记我们曾那么努力的想活过。嗯,我就是这样偷着每一天。偷天换明日,就是不知道能换几个明天。
作为一个试图自杀,现在一直在寻找合适机会自杀的人,我觉得,一般真的想自杀,不会主动说出来.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寻求别人的理解,寻求别人的帮助.死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就像计划一次远游一样.会很快乐很期待那一天,收拾遗物写遗书.不能选择自己如何活着,但是可以选择如何死去.因为这是自己在这世间唯一可以自己决定的事.说出来的人一般是想寻求帮助,虽然他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但是还是存在最后一丝希望的.如果真的想自杀的话,通常有几种情况.1,不堪生活压力,比如欠债太多之类的.他们不会闹得很大,但是通常会让别人找到尸体,为的是让别人知道,我已经死了,不要再找我家人的麻烦.他们会选择跳楼,上吊这种比较传统而又确实的自杀方法.这种人并非真的想死,只是找不到其活下去的办法.他们会把前后考虑清楚再选择自杀.所以通常已经是处于山穷水尽.2,对这个世界失去渴望,那样的话一定会自己默默的找一个地方静静的死去.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甚至连尸体都不想被找到,只是想消失.他们可能会失踪于深山,或者跳海跳崖等.对他们平时可以比较放心,因为他们绝对不会在别人面前死去,只要能看住他们,基本上不会实行自杀行为.他们会有意识的慢慢的脱离群体,变得沉默,寡言,不合群.让身边的人渐渐习惯他的不存在.然后再像空气一样实施他们的自杀计划.通常人们会在很久以后才意识到他的死去.3,想对世界表现出警告.这些人死志不坚,他们只是想找到被重视的感觉,或者根本就是内心的压力无处发泄.他们通常会选择割腕或者安眠药这种慢性死法.没什么痛苦和恐惧而别比较容易救回来.这样的人会情绪非常激动异变,但是只要保持关怀基本上危险性不大.4,恐怖分子.这个就不要解释了.报警,尽量疏散人群保证伤害降到最低然后果断射杀.如果很不幸遇到到自杀者,作为外行人1,绝对不要试图去理解他.因为渴望死亡的人的心情,是渴望生存的人绝对无法理解的.如果你的理解出现偏差,那么反而会更让对方觉得这个世界没办法理解他,而增加他的消极情绪.这类人通常情绪很敏感,而且很内向,你很难察觉他们的想法,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事情导向坏的方向.2,绝对不要试图去说服他.你所说的安慰的话,他很可能已经听过几万遍了,没有意义.只会让人觉得烦燥,罗嗦.也不要说什么比你惨的人到处都是.这关我屁事.想自杀的人根本不在乎别人惨不惨.他反而觉得别人那么惨还想要活着很不可理解.3,绝对不要试图去同情他,你会被他的负面情绪所感染,他的道理和你平时的思维方式相差很远,但是非常符合逻辑,你没有办法用你的逻辑来反驳他,只能顺着他的话走,最后反而被他说得哑口无言.这个时候就没有丝毫办法了.4,如果能在不被他察觉到的情况下报警,是最好的.如果已经被他察觉到,放弃报警.不要刺激他.5,和他说话,保持交流,除了1,2,3上面的说什么都可以,1,2,3是禁句.张家长李家短,寻问他的家人,往事,说自己的毫无关系的往事.目的就是保持交流,拖延时间,然后尽量让他的精神集中在对话上.6,在合适的时机,果断扑倒他,想办法剥夺他的行动能力.然后等警察来,交给专业人士处理.7,其实外行人能做到的真的不多.如果你想确保一个美好的人生,建议你转头就走,见死不救.没有人会责备你.如果是恐怖试自杀,转头能跑多快跑多快.如果声称自己要自杀,却执着得跟别人诉说,执着的要别人怎么样的人,有这样积极执着的感情的人是不会自杀的.我大学的一个同学跳楼自杀,他寝室的人说他一直很正常,而当时他正好好的上网打游戏,突然丢下鼠标冲向窗口跳了出去.没有任何一个人预料到这种场景.当时楼门口地上的血和脑浆现在还历历在目.真正的自杀就是这样,不会给任何人机会救他.其实自杀的人也是有死穴的.我曾经跟我最亲近的兄弟透露我的想法,希望他能帮我料理后事.我的财产可以全部给他.但是他回答我,"你背叛了我们",他说不会帮我做任何事,要做什么你自己解决,希望我不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侮辱他.我可以死,但是不希望背叛别人.这是我的死穴.现在其实也没有特别想死的感觉,只是也没有特别想活着的感觉.如果有一个绝好的赴死机会的话,我一定不会放过的.我特别盼望能参加战争,然后战死.另外,一个重度抑郁的人,没有任何动力去工作,认为自己只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自己的活着就是一种罪孽.没办法带给任何人幸福,没办法去放心大胆地爱别人,也不能坦然地接受别人的爱.失去正常社交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独自游离在人群之外,看着别人欢笑自己却只能觉得莫名其妙没办法融入.虽然自己强打出了笑容,努力了很多次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独,想要靠近别人却反而让别人和自己更加痛苦.感受到世界都在离自己远去并开始厌恶这个世界和自己.渐渐已经习惯了独自面对孤独和内心的黑暗.在孤独中中毒般的享受被吞噬的感觉.这样的人真的还有帮助得必要么?真的会有人来爱这样人么?真的能找到所谓的男朋友女朋友,重新宾的积极起来么?你们真的会去爱这样的人能去做他们的男朋友女朋友么?如果回答不了的话,那他们是不是应该就随他们去死?
救命电话:010-829-51332,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的。24小时有人接听,接线员都经受过专业的自杀干预训练。自己想自杀但还有些犹豫时,身边人要自杀不知如何劝时,就打一个试试吧。不要再给这个答案点赞了,这个答案留在这里仅仅做个参考。大家都去看一下的答案,把她的答案顶上来!另外 叔很可能会接手这个妹子的案例,他准备在有时间的时候针对自杀干预分享些经验,大家都关注一下吧。真的很抱歉,这个电话我当初知道的时候并没有去亲自打,对这个电话的效果完全一无所知,很不负责任的就把答案发上来了。真的对不起。最后,不要再点赞,适当的点反对把我的排位挤下去(别折叠,毕竟这个电话也是一个求助渠道),让和以及那些更有帮助的答案上来。
可以向知乎管理员问问IP信息吧,不过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好揪心。
倾听,并破解ta的难题;讲自己(必要时可编造故事),意图表明世上还有与你类似经历的人;为ta描绘蓝图;适当的表示自己也只是个局外人,一切靠你自己。用这个办法,我救过一个因生活压力过大而想不开的人。
我只说网上告诉别人自杀的情况吧。
工作原因,这方面我还接触比较多。网上声称自杀的,真会自杀的,万中无一。实际上就是我迄今为止没见过,道理我懒得说,现实就是这么回事,真心想自杀的人不会有心思昭告天下,真心想自杀的人你也救不回来
请问你们为什么要阻止一个人去寻找解脱?当生的痛苦超过对死的恐惧时。致:自以为是的愚蠢的生命爱好者。
给这位姑娘的话:找一件自己喜欢做的正经事情,认认真真的做下去,一点点的积累和发展。找一个真正喜欢你的朋友或者男朋友,好好的相处。后者要看缘分,前者现在就可以开始。比如学一门语言,参加一个社团或者公益活动,或者一份正经的工作。有个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合适……我知道上海这边有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基本上报名就可以参加。那些老人一般比较和善,也比较渴望关心,也会用关爱回报你的关爱……在哪儿失去的就在哪儿找回来。也有慰问智障儿童和残疾人的活动,也许你多和他们相处之后,就能感受到拥有四肢健全耳聪目明的生命是多么的不易,活着真是太幸运了。你的城市应该也有这样的机会吧。没有钱是不能活的,如果你目前除了坐台之外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那么就暂且如此过活吧。但是毒品或者诈骗之类的不要再沾染了,这只能浪费钱浪费生命。如果再有恩客,试试看能不能找机会攒点钱自己做点小生意。我公寓同层楼一个的妹子大概就是KTV的公主(作息打扮猜测...),自己攒钱开了家卖衣服的小店,也有要好的小姐妹,好像快结婚了。漂亮女孩儿知道怎么把自己打扮好看的本事,实打实的变成了小店的生意经。其实我想,那时你跟知友说要去自杀,未必就经过了认真的事前计划。后来那一点点的温暖的关心,又把你拉了回来。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多陌生人,比你还要珍惜着你的命,真心的希望你能好好的快乐的活着。也请你珍惜自己的人生吧。别人的温暖和关心会让你快乐,而更多的时候,当你认识到你被别人需要,你为其他人创造出了有益的价值,你是别人生命中重要的人,你才会更持久的快乐。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你才二十出头,面前依然有大把的可能性。你看你,虽然高中都没有念,文字表述却流畅清晰,比我认识的一些顶尖大学的理工男都好多啦(理工男表示躺枪可是我真的不是黑你们来安慰人家这是事实好嘛),这说明你聪明——而你又漂亮,还年轻。苦闷的时候没有人说话,一个人待着会越来越闷。这时候静得下来就带着一本纸质书坐到公园或者咖啡厅去,静不下来就买张票跑去一个人跑电影院看电影,都是很好的调整情绪的方法。另外说到交友,想要通过网络和人攀谈,其实豆瓣的小组也是个很好的地方,虽然我目前为止并没有参与过聚会型的同城活动,但之前用租房小组给我的印象真的非常非常的好,觉得那边的人会比较不那么参差不齐而且比较友善,认识一些不一样的人打发时间都不错。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换个环境,去一个新的城市生活,认识一群新的朋友,更加容易忘记过去不愉快的时光。当你一片茫然,不知道明天有什么在等着你的时候,不妨勇敢的换一个没有走过的方向大步向前,也许就是一片新天地。
和他做朋友,爱他。
大喊我爱你
貌似危机干预的成功率也不高吧,好像加拿大是差不多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能赶到现场的话,顶级危机干预专家平均救下一个人,意味着看着两个人死在自己眼前。有一些自杀人士之所以迟迟不去跳楼,不是犹豫,而是想最后留下一些话,这种情况神仙难救。
打晕,绑起来,找个东西塞住嘴
这让我想起英式没品笑话的一个段子:在高楼天台上,一个脏兮兮的乞丐走到一个正准备轻生的女子旁,说:“你都打算死了,要不死前先跟我来一发?”“我才不要!滚开!”“哦~没所谓,那我在下边等着也一样。”
其实拯救欲自杀的人,你使劲灌鸡汤是没用的,你没说烦,人家都听烦了。站在一个“弱者”面前口若悬河道德地说教,狠狠发泄你的爱心其实是没多少用的。你告诉他其实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你还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做,可他的世界的不美好并不会因你的美好话语而改变。拯救自杀者需要比惨,告诉他你比他还惨,还有无数人比他更惨。他欠了一百万,还有人欠了一千万;他死了妈,还有人死了全家;他失恋了,还有人从未恋过......你需要做的就是以一个自杀者的身份向他求助,我是一个失败者,绝对的失败者,发挥演技的时候到了,要多惨有多惨,要多悲凉有多悲凉。他机灵一想,原来这SB比我失败多了。算了,安慰他一下。
他就会以一种同情地姿态安慰你,朋友啊,不要这样想不开,这世界上还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啊。能毫不留情地同情弱者,而不能去敞开胸怀敬佩强者,很多人这样。此上仅仅自我YY的理想状态,而已。
南京长江大桥上有一位常年救助自杀者的陈思先生,他的经验对于第一时间救助自杀者非常具有指导意义。首先,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绝不是疏导问题,不要让他在去回顾自己遇到的问题。一旦回想很可能会激发自杀的冲动。大多数决意自杀的人,不会让你去接近他,更不会和你坐下来好好的交谈。当务之急,点燃他的希望,哪怕只有一点点。先生的做法是:远远的交流,“我在政府上班,认识好多高层领导,什么问题都解决“。这时听到这话的人,凡是因事绝望的人,大多会踌躇一下,因此而基本都愿意进一步交流。只要有了愿意交流的机会,下面的处理就有了机会了。这位先生还自己成立了一个小型互助社团。刚解救下来的朋友几乎都比较抵制警方,抵制救助站,这时提供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宿舍,曾经被救助的人还可以回来做义工,继续开导刚解救下来的朋友。以上做法非常实用,大多数想自杀的人都能解救下来。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但是我猜可能确实提供了自杀者的犹豫踌躇时,急需的东西。以上---------------------新闻链接:向陈先生致敬程涛顿首
大一时候有一个网友一时想不开,半夜里开导了好久,问清楚了缘由,说一些鼓励她的话,才让她心情好了点,后续也和她一直联系。她现在生活的很好,生了个双胞胎,素昧平生,希望大家热爱生活,乐观点。说难听,父母养了那么久,等着享你的福,怎么能不负责任地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自己去杀死了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