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乘客一个星期内指派了二次,在高峰期举报不良网站有奖励么点

同一个乘客一个星期内指派了二次,在高峰期有奖励点_百度知道
同一个乘客一个星期内指派了二次,在高峰期有奖励点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作者按:UBER的一套玩法值得东莞酒店业好好学习,同样是希望自己的司机(小姐)多接客,看看人家是怎么制定游戏规则拉动服务从业人员积极性的。另:此文为微信专栏《聂帅说》而撰,知乎并未开通专栏,因此自问自答,见谅。最近UBER的人民优步非常火,去年UBER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其实我们爱特惊喜早就和UBER 形成了合作,用高档车来为我们的用户送花以及接送主角到达指定餐厅,因此这一路走来还是比较了解UBER的发展过程。那会还是不瘟不火,但是最近突然旺了起来,以至于我前两天在朋友圈说突发奇想,想申请成为人民优步的司机,一天接一个客户,把当天和乘客发生的故事进行直播连载,受到了朋友们的极大怂恿。(东莞酒店业什么时候能有趣到让业外人员都有下海尝试的冲动?)其实我最初的想法很奇葩,就是想利用每天半个小时的接客时间,上班时认识一些从小区出发的邻居,下班时面试一些公司科技园附近的攻城狮,每次接客都免费获得一个我们产品的用户(甚至有车费回报!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机智啊有木有~~)再有就是不经意间一个电话谈妥上千万融资的时候从观后镜里欣赏乘客的讶异表情,这一切YY起来都是多么的有趣,于是,在这样的动力下,从来就喜欢玩些不正经游戏的我开始正儿八经的研究Uber人民优步司机的申请流程。这一研究不打紧,研究出了为什么UBER能够在每个城市不超过10人的团队运营下,如此迅速崛起的原因。我发现,除了有强大的硅谷基因,雄厚的资本实力,最令人佩服的是他们制定了一套牛逼的游戏规则来实现运营效率的提高,这值得每一个产品经理,创业者,管理者学习,而不仅仅是酒店业。我们逐条分析:
1. 奖励政策每周不同,实时更新(奖金也是每周发放,而车费是即时发放),说明他们在不停的用奖金杠杆测试司机增加数量以及用户数量之间的均衡点。补贴是令人发指的,因此烧钱一定不是长期行为。2. 从奖励政策可以看出,在目前这个与其他几家XX专车之类的竞品抢私家车司机的阶段,司机的收入每一单都至少是平常的两倍,高峰期可以到3倍。这个数字说着没什么,但是具体到司机的收入那就可怕了,你说你平时一个月的工资是1万,现在突然涨到了2万,要是努力度增加50%,就变成了3万,这就是平时1万的3倍,天哪,你说换了你是不是玩命的干? 因为司机们也很清楚,这样的补贴是不会常有的,得抓住这段风口上的好日子。于是司机越拼命,用户就越觉得好多人民优步的车啊,身边到处都是,你看地图上爬的到处都是红色的小虫子,真是不错的体验,“好吧,那我以后就用这个工具了”。用户多了,
司机接客也容易多了,于是也就死心塌地的跟着uber干了。。。于是在用户和司机两端的势能桥接就完成了。互联网产品,最初拼的就是用户习惯,用户习惯形成了,任务就基本完成了。(当然,奖励减少后情况会发生新的变化,这需要新的策略)。同时,我们也看到了,UBER留了一手,每程的奖励50元封顶,那就意味着一个普通25元车费的行程 高峰期3倍车费可以到达75元(25×3)的收入是奇点。如果40元的普通行程,3倍也只能拿到40+50=90元,而不是40×3=120元。这个规则的制定,我觉得倒不是uber补贴不起,而是为了防止某些精于算计的司机在高峰期蓄意刷一些远途的大额单,比如200的,如果不设上限就达到了600,这样的钱就太好赚了。因此让你不要想这门心思,安心多拉客吧,因为让司机永远在路上多跑,是UBER运营所有政策的核心中的核心,关于这点,在接下来的解析中仍然可以看到。当然,除了高峰段奖励,还有冲单奖励,这是很多产品的销售政策中都会涉及的,数量越多额外的冲单奖励就越多,值得一提的是,以10单为一个阶梯,也就是说做够31单和30单是一样的奖励300元,你要想拿到更多,就必须冲着40单去。于是司机们会暗自算计,这周已经38单了,不如再做两单冲40吧,还能再拿个400呢。你看,还是我刚才说的策略,让司机多多跑起来。3.补贴奖励是有前提条件的,你不要光是看到了钱的部分,而忽略了你需要达到怎样的要求。星级4.8的门槛设置还是体现了让你多跑多接客的核心。很多人没有意识到4.8是个啥意思,就是说,你一旦稍有服务不周获得了一个4星评价,就不得不以4个五星来拉高平均数到4.8,换句话说,你本来这周不想跑了,但是因为达不到4.8的门槛,就拿不到奖金,因此就不得不多接4个客,而且每次都得服务周到以确保拿到5星。还好人家没设置门槛到4.9,那样你拿到一个4星就得多接9个五星回来。这样会导致难度增加很多,从而很多司机会选择放弃奖金,慢慢也就放弃了这个平台转战其他竞品,因此,你看这个尺度拿捏是多么的精准,稍增一分则多,稍减一分则少。这就是游戏规则制定的妙处。再来看第二个门槛,接单率要达到80%。接单率是什么呢? 就是平台指定了离客人位置最近的你去接单,就会在你客户端爆出来一个圆圈,你得在15秒内去接,如果十次派给你你有2次以上不接,或是由于在干其他事没接到,那不好意思,那的接单率就不到80%了,就没有奖金资格了。这个政策是用来保证什么的呢? 是保证乘客用户体验的,用户总能在15秒之内就得到答复说有车来了,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简直太棒了有没有?就算是出租车挂着空车灯远远的驶来你得不能确定对方是否一定停,是否一定在众多的候车者中停在你面前,是否一定载你去你的目的地,这些出租车都不能给到你的安全感,UBER在15秒内都能给到你。而随后车主司机打来的电话更是让你放下了一百个心,你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他在过来接你的路上由于交通堵塞是否能准时到,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明确的知道有人来接这就已经很开心拉,多等几分钟又何妨呢?如果你知道这辈子一定会有一个人来娶你,你会在乎他是在你25岁还是30岁的时候出现吗?再来分析第二句红色标出的规则“如果不相信我们的数据统计,可以选择不冲击奖励,但千万不要过来找我们辩论,辩论者终止合作”。这是何等霸气的条款?但作为一个公司创始人和产品缔造者,我深深的感到这种霸气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霸道总裁的魅力有时候就是体现在这些霸道上。我们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时间或精力或必要向我们的员工,或者合作者,甚至用户去解释更多,其实更多时候,你们照着我制定的规矩去做就好了,你只要需要相信我的智商,我的经验,制定出来的规则一定会比你能想到的更好,那就够了,这是一种对领袖,对产品,对品牌的信任。而这种信任能减少我们很多的沟通成本。――照着去做,不需要问为什么,因为我暂时没有时间回复你!UBER作为一个全国极少人数的精英团队来管理的公司,当然没法去接待一个个琐碎的司机抱怨,所以这个时候他们选择的处理方式是:爱干干,别BB.为UBER的这种霸气喝彩。最后一条关于推荐奖励,介绍朋友成为人民优步的司机后,不是直接奖励200元,而是被介绍的新司机在做满20单以后,你看,这个又是我刚才说的原则,司机们,给我跑起来,出去接客去~~是不是像极了窑子里妈妈桑的声音?是的,只不过人家UBER用经济杠杆,而不是直接吆喝。4.UBER很相信经济杠杆的力量,因为优步司机只是partner不是员工,所以他们从来不要求优步司机一定如何如何,而会说建议如何如何,因为怎样怎样你就会得到好评,而好评刚才讲过了,是拿到奖励的门槛,所以实质他们还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进行管理。这就是游戏规则的力量,胜过你说一万句。5.“永久封号”对于在这个平台上努力赚钱的司机来说,是灭顶之灾,因此众多的“一经发现,永久封号”条款,是司机们必须熟读的,他们不得不去掂量这些风险有没有必要去冒。比如说这条“完成行程后私自联系客户”“一经发现,永久封号”,对于想通过此方式认识美女并死缠烂打的人来说,是走不通的。当然,两厢情愿的眉来眼去,事主也不会投诉,因此永远不会被发现。不但不会投诉,还会感谢这样的平台吧。不过UBER平台考虑的更多的可能是不愿意司机和乘客联系形成长期包用关系,因为这样的关系形成太多,对于平台就没有依赖性了。所以必须杜绝。6. 人民优步的车型,要求并不高,8万以上的车即可,虽然很多豪华车主由于好奇在陆续加入,但并不因为他们的豪华车型而形成不同的价格(我是针对人民优步而言)。也就是说,豪华车由于油耗大,如果真要做这门生意的话,反而是赚不过低价车型的。这点看上去不公平啊,你提供了豪华车给用户装逼,却不能收更高的价格,心中自是不平。但其实机智的UBER早已看穿了这一切,你要用豪华车装逼,那就请去尊享系列,或者是uber black.那个更贵,你要是只是代个步,就请老实使用人民优步的普通车,如果运气好遇到高富帅的大奔,你就暗自庆幸好了。而UBER也很清楚,高富帅们也就是来玩个票的,好奇和好玩作为驱动力,永远就是个三分钟热度,人家根本不缺这个钱,怎么可能满大街帮你拉客去呢? 富家千金跑去KTV做陪酒的也有,只不过人家是想自己嗨,顺便赚点钱,你要是指望她天天去坐台?别做梦了,这不是一个道理吗?比如我,初衷其实是想为我的专栏《聂帅说》(公众号:nieshuaishuo)写故事,才想到去拉客人,我放着自己的公司不管,跑去做接客的生意?我疯了不成?所以人家根本没必要为你的所谓豪车去做特别的定价,因为知道你压根玩不久。但是,前期这样的影响力客户对于口碑,营销还是很有传播作用的,因此,他们不遗余力的炒作这个点。关于高富帅,关于艳遇,关于浪漫。。。正是这样的宣传故事多了,女孩们对UBER产生了某种幻想,以为用UBER和进了长江商学院一个效果,所以据后台数据,年轻女性乘客在UBER用户中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个效用是正循环的,女性用户多了,男性司机觉得机会也大增,把交友阵地延展到了UBER上。按照楼下一位卢知友的说法,这种找金龟婿的方式,从落地和精准性来讲,确实比去世纪佳缘有效得多,交友网站上或许会写着年收入,但是你信吗?吹牛又不用上税!而优步车主实实在在有辆不错的车在眼前,这个总不能造假吧,就算有万分之一的人是租来的,敢于租车出来接客或泡妞的,我也不得不说人家是个人才。这个思路和我们爱特电梯海报征婚的用户如出一辙:把交友的大幅精美海报通过我们爱特直接挂到城市的高端社区的电梯里,不管你是租的还是自购的,能在这个高档小区出入的人,不会差到哪儿去,这样直接把经济适用男给过滤掉了。简单,有效!7. 对于投诉的处理,UBER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他们采用了非常丰厚的奖励政策,所以司机们是趋之若鹜,等于是送钱给司机的阶段,因此再严苛的要求,司机们都会遵守。开什么玩笑?大佬在给你派红包,训斥你几句还不得赶紧笑纳?还敢顶嘴?这么严苛的管理,其他家要是没有资本实力去支撑而贸贸然跟着玩,结果一定会不一样,人家司机会说:TMD老子也赚不到多少钱,还被你各种严厉的制度压着,老子不干了!各种投诉分为初级,中级,严重,能容忍犯错的机会也不尽相同。为什么对投诉如此看中,C端用户的体验永远是互联网产品的根本,至于司机?那是资本撬动的,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所以司机随便欺负都没关系,拿钱的手软,冤枉了你就是冤枉了,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而用户是付钱的,是上帝。在这两者孰轻孰重的关系上,UBER看得很明白。8.溢价算法和下面要讲的自动匹配算法,我觉得是UBER整个产品的核心,所以放在最后来讲。前面讲的所有,关于司机怎么圈,资本怎么砸,用户怎么忽悠,体验怎么做好,司机怎么管理,这一切哪家公司来做,都是没啥区别的,只要掌握方法。而UBER横行全球几百个城市,赖以成名的,我认为就是这两个核心算法。溢价算法,是基于他们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功能,百分之百的相信,以及百分之两百的理解,不得不佩服老牌资本主义经济学教育出来的人和我们受过几年计划经济耽误过的人理解上想比还是会深刻很多的,不然人家早起步那么多年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白干了。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溢价不是计划好的,是依据供求动态平衡”,具体算法我们不得而知,但基本上的逻辑还是能够揣摩的,这个溢价系数也一定是和那块区域的用户发送需求和司机数量的比例来确定。因为溢价的出现,当更多的司机奔赴现场去救火的时候,可能又会出现司机多过乘客的情况,于是再果断取消溢价会降低系数,因此说是动态平衡的。当然,一个区域的高峰时间段是大概可预见的,之前的所有数据都可以作为参考,但是随着UBER用户和司机数量两端每天的增加,情况会每天都不同,这确实需要一个完备的算法设计方案去应对。这涉及到大数据,用户增长预测,甚至当地堵车事件预测(例如演唱会散场)等很多方面,是很考验研发团队实力的。9.自动匹配算法:和其他软件不同,UBER派单是不用抢的,指定给最近的司机,他们认为这是社会整体资源效率的最大化。所以司机不用每天神经处于紧绷状态要去抢单,这种状态时间长了确实容易神经衰弱,别的不说,春节几天你天天抢红包把你弄得腰酸脖子疼红包肘你就知道常年保持这种状态对身体是怎样的摧残了。这样就等于解放了司机的神经,于是他们不需要考虑抢的问题,但接下来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我处在怎样的地理位置容易派到单呢?这其实就是在哪趴活容易多的易代驾们要考虑的问题了,食肆酒楼咖啡馆还是写字楼机场,这些司机们都很清楚。关于UBER没有预约,他们的说法是 当身边3分钟内就有车应约而来的时候,大家自然就不需要预约了,这说法当然是对的,但多少有点理想化了,趴活为什么存在?因为有些地方生意好做,有些地方偏僻就没客人,于是越没客人的地方,大家越不爱去,每个城市都有很多这样的死角,不管司机数量丰富到多少的程度,我相信死角一定存在,有死角,就需要预约,就不可能3分钟内一定来车。这点,不知道UBER想清楚没有。如果你不给预约,就一定会出现有乘客留下司机的联系方式,私下单线联系,从而摆脱平台上的交易,这点一定会出现!10.据说硅谷总部开发的永不停歇的多人乘坐计划已经在旧金山开始了,这个算法就更牛逼了。司机带着A出发要去甲地,途中收到拟行进路程中的某乘客B发出的要去基本同一方向的乙地的需求,于是顺上B继续向甲或者乙地行进(是先向甲还是乙视规划而定),然后此过程不停的循环,带上C,D,。。。理论上,一个4座车,如果算法得当,确实可以永远保持同一方向的乘客不停的上下,如同一辆大巴,但是路线永远不确定,随时变化着。。。这个说起来容易,在程序设计上确实相当相当牛逼了。我还蛮期待来到中国的。。。这样一路上小伙伴像走马灯一样不停的换,岂不是很有趣?那个著名的人生就像乘坐大巴的鸡汤理论是不是要改一改了?最后简单总结如上的分析,UBER是一家很相信动用 市场化的经济杠杆调节手段的公司,他们以此为指挥棒,制定了相关游戏规则,其核心就是不惜一切力量为了让司机不停的奔跑起来,因为这是平台吸引用户的根本,当用户基数达到一个拐点,才有可能爆发更多的大数据挖掘出来的核反应。那么请问,同样做服务行业的你,学到了什么呢?本人在微信开设有专栏《聂帅说》,主题是"互联网营销"“创业心得”和“两性关系”,如有阅读长篇文章的需求可添加 公众号nieshuaishuo,另有短篇未展开的观点性文字在私人微信的朋友圈有发布,有兴趣者可添加私人微信 aite-ns。延续微信公众号风格,插入了封面照片,不喜勿喷。
真的是运营牛吗?难道不是够有钱吗?估计补贴可能都几亿了。(假设一个司机一天早晚高峰接4单,每单高峰补贴补25那就是100,0.8倍补贴假设是80,一周就是1256,如果满50单就是800补贴,算下来一周很保守的估计这个司机一共大概会拿到2000左右补贴,一个城市假算1000司机,就是200万。这只是一个礼拜。还不算介绍的优惠券)深圳的Uber 司机,每单不但不收提成,还另外补贴0.8倍,早晚高峰每单再给25!这还不够,每周满50单一次性给800!上海还更高,而且据说有专门的刷单群,司机不赚乘客钱(因为Uber很便宜),专赚补贴。Uber乘客,隔三差五30或15优惠券,前段时间连续送了8张也就是120元,还感谢排外的微信,每次封号Uber公众号,我们乘客就会得优惠券。就算不给优惠也比的士便宜很多。除非不知道或者不打的,不然谁不用呢?我们天天打Uber上班,有优惠券时免费坐车,没优惠券时三个人一起也比地铁便宜。至少省了五百了。最初介绍一个新用户打车双方都能得50,现在是30。司机中互相介绍好像是补200。这么补贴下来,已经大半年了,基本没见过广告,全是口口相传。这得是多有钱!甚至大家都努力各处散播自己的邀请码(见过利用公众号假装介绍优步使用方法实则赚新粉补贴的,不要太划算!)每次跟Uber司机的交谈中,了解到很多只跑上下班的兼职司机一个月都能赚一万多,上海的司机据说刷单一周赚到三万。一个朋友的朋友失业了跑Uber,一个月两万多三万多。真金白银的创收啊!不是深圳限号,估计很多人想买车跑Uber了。附带提一句,司机们说不是不得已不用滴滴,因为滴滴不补贴还收提成。而且我第一次用Uber还是滴滴的司机推荐我用的,因为有一部分司机是既注册Uber又注册有其他打车软件的。这一切的用户口碑不是因为小清新的“每个司机都有一个不同的人生”好吗。诚然我喜欢Uber派车而不是抢单制度,明明白白告诉我有多少愿意接我的车而不是看着很多车其实一个司机都不愿意来。我也喜欢Uber的登陆画面。喜欢Uber简单。Uber司机大多素质也比较高。但是,这都不是他占领用户的理由,对用户而言同档次服务下的优惠才是硬道理。对比例证就是,Uber对安卓用户是场灾难,各种致命性Bug,要重装甚至有时无法绑定支付宝,而且没有客服电话。但用户在这么逼疯人的用户体验下还是愿意用,差别就是优惠啊。像这种财大气粗的公司,没法跟他比运营…服务质量管理上,Uber的司机没拿到乘客五星评价,是没有补贴的,所以好几次Uber司机有什么火气或者服务不周,都会反复解释。所以即使没有客服电话,大多司机还是很好的。最后,还在观望的筒子们,我的邀请码是tidi6……30优惠券哦(更新:8月份开始又升到50了,但不能分开用)!可以分开用!起步价15的话就是两次免费坐车啦!5月19日 修改 — —楼上说滴滴和快的等其他家也在这么做的,估计是后面的说法了。滴滴和快的的确补贴过一阵,但时间很短,双方合作后就没有了。Uber补贴虽然低调,但是时间相对长很多,而且注重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这点是其他软件没有做到的。不过现在真的是看谁家有钱补贴多,虽然PM们不一定想承认,但是这种生活服务产品毕竟服务体验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抄袭的。看看1号专车启动界面有多像Uber,还有现在的1号快车多接近派车机制。。。我可以说除了部分小资人士,大多数消费者觉得这些软件除了价格和效率,其实没什么差别吗?这个市场就跟前几年的电商似的,同质化相当严重,又不像QQ一样有朋友关系的壁垒、不像豆瓣有社区的沉淀壁垒、也不像游戏一样有积分的壁垒,并不足够独特形成用户粘性和足够的忠诚度,就靠砸钱了。你砸够了,烧不起了,别人才刚开始烧,你的用户就会流失。Uber前景如何,其实看Uber能不能最大化发掘它的初期忠诚度的潜力了。脑洞一下,Uber这么有故事的车,我跟不少司机聊过很多,如果Uber做社区或者小组或者心情日志,发现同路人,发现同个城市不同的故事,应该会很有意思。比豆瓣的世界观和视野会开阔很多吧。6月17日 更新——大家来猜测一下,打车软件的差异化会怎么做?A.从质量敏感型用户需求出发,走贴心服务(小众高端)路线,想办法提高师傅的服务,发挥文艺范借助出租车这个活动平台搞各种活动;B.从价格敏感型用户需求出发,走丧心病狂为用户省钱路线,你可以找到别的路线相似的用户拼单,你可以搭这个车得到各种饭店和酒店的优惠券,顺带给这些商家做广告,等等;C.向彻底免费路线努力(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路线),想办法让其他什么行业来让买单;D.走多元化路线,婚车,企业专车,旅游大巴,统统包揽……欢迎更多脑洞。。8月5日更新——最近偶然遇到一个特别不爽的司机,给出低分评价和意见反馈后,Uber的回应是这样的。所以价格战过后,还是服务细节取胜啊...其他回答——
================================================================更新:感谢各位知友提醒,博客昨两天访问量太大,一下子冲挂了。。。已经升级服务器配置,现在可以正常访问了:)================================================================看不下去了,一些事实+各种吹捧+美化缺点+你学会了吗?明显的朋友圈文章居然有700多人点赞,特别是还有一个敬佩的前辈点赞,心碎……我觉得真的要学习的话,应该在好的地方辩证思考,在不好的地方承认并且想解决办法,而不是一通乱夸。1. 奖励政策每周不同,实时更新这个不需要多讲了,是做得好的地方,但是没有什么非常牛逼的地方吧,多看几家大家都这么做。2.高峰时段的奖励和冲单奖励这个也是做的好的地方,不过各家也都在这么做。Uber的补贴力度这么大,一来是确实有钱,二来是仗着自己在中国市场体量相对较小。在打价格战的时候,体量反而成了负担,Uber这招还是挺狠的。所以《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总结得非常到位,他说自己更看好Airbnb,而不是Uber,因为每间房子都是不一样的,规模化后比较容易形成垄断,但是车子都是一样的,任何有车的公司或者组织都是Uber的竞争对手。同理适用于滴滴,在同质化服务里,规模化的优势有限。3.严格的评分、接单率、封号举措这个本来应该是Uber运营的问题所在,却单单只看到文案条款,没看到实际执行的问题,这样真的能学到东西么……其实类似滴滴快的,在专车上对服务的把控也是一样的,而且效果都不错。这种严格的服务控制建立在信息透明或者说反馈通畅上。Uber的问题恰好就在这里,根本就找不到人好么,更别提及时反馈了,邮件?别逗我了……讲上周遇到的事吧,那天早上实在是没有拼到车,又急着上班,1.6倍的Uber也只好坐了。遇到的司机人还是不错的,一开始聊天还蛮开心的,后来司机就开始讲他昨天遇到的事,下面采用第一人称模拟:我前两天接了一个小兔崽子,那个WBD和他女朋友在路边吃小龙虾,因为老板收了他餐巾纸的钱,一肚子火,上车就骂爹骂娘,满嘴脏话……(此处省略很多字),我老老实实,舒舒服服地把他两送到目的地,TMD的小兔崽子居然给了我个一星,我拿起电话就打给他,他还装孙子,说是不小心按错了,我一顿骂……(此处省略很多字)老子我辛辛苦苦一周的奖励没了,TMD这对我影响多大……(此处省略很多字),骂完我又给他打了个电话,丫的跟他说'我知道你在哪里下车的,信不信我叫一班人来搞你……(此处省略很多字)' 。是吧,做人就是这样,你丫的吃了点亏咋了,还把气都撒在我身上,我骂他他都不敢还嘴,他根本没法举报,Uber连客服电话都没有,写邮件有人会理你吗,我就敢这么骂他……后面就不说了,感觉司机都是说给我听的……我当然给了他5星,倒不是因为怕(好吧,有那么一点点),我是觉得司机其实人还不错,人都有失控的时候,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个“误会”,如果是放在滴滴、易到之类的产品上,一个客服电话就搞定了。这虽然是个例,但是Uber的服务缺失是有目共睹的,知乎上也已经有很多声音了,我就不吐槽了。这种服务缺失和严格的规则放在一起会发生很多问题。4.如果不相信我们的数据统计,可以选择不冲击奖励,但千万不要过来找我们辩论,辩论者终止合作这样的条款,居然打着学习的旗号在喝彩,其实我真的是拒绝的。包括评论区居然有搞运营的表示赞赏,好像出了一口恶气……所以司机随便欺负都没关系,拿钱的手软,冤枉了你就是冤枉了,宁可错杀不可放过。UBER作为一个全国极少人数的精英团队来管理的公司,当然没法去接待一个个琐碎的司机抱怨,所以这个时候他们选择的处理方式是:爱干干,别BB.为UBER的这种霸气喝彩。这样的言论我就不评论了,在共享经济的时代,不尊重服务者或者手艺人,也就是有钱任性吧。5.动态定价和指派模式二者确实是Uber的核心所在,虽然我觉得这个更多的是产品设计/策略,已经有点偏题了,但是既然说到了,我也来说一下。指派模式和抢单模式的优劣,我在博客里已经讨论过很多,有兴趣的童鞋可以一起交流下:总体上来看,我个人认为指派模式要优于抢单模式。指派模式的优点在于:①对于司机可以通过不断地接附近的订单来提高收入②可以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和提高打车成功率,缺点在于其牺牲了个性化。个性化和效率确实有些背道而驰的意思。牺牲了个性化带来的问题待会再说。对于动态定价,非常牛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会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也有很多人为其喝彩,这些喝彩大都站在模式、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供给和需求嘛,浮动定价,市场经济,牛逼!但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动态定价有其体验不佳的一面,在你真正需要车的时候,你会打不起车。你觉得这合理吗?提供有保障的服务本来就是产品的分内之事,因为自身没有考虑到需求过大就以其供给不足调价的行为真的合理么?如果你觉得合理,那么旅游旺季,商家宰客的时候,你就别瞎抱怨。你去餐馆吃饭,店老板会说这是最后一碗饭了,价钱涨2.4倍吗?你去点外卖的时候,老板会说,不好意思点的人太多了,外送费1.6倍吗?同样是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不同的商家不同的做法,用户有不同的评价。为动态定价喝彩的人基本上是3种:①在市场经济的大旗下为其模式欢呼②Uber真TM太便宜了,所以偶尔贵一下无所谓③从没有遇到过在真正需要急迫打车的时候,Uber告诉你3.X倍。我属于第①种:)Uber的指派模式其实把非常多的车主排除在外了,这些车主一天就接一两单,而且对订单的个性化要求比较高,像现在很火的拼车应用就是抓住了这些车主。这些车主数量庞大,Uber无法为己所用。Uber不断地平衡车主和乘客的数量,但是却不能按照高峰时刻配置车主,否则在平时这些资源就闲置了,成本很高。所以Uber会不断地出现这个痛点(对用户),车不够加价。在共享经济的时代,其实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造一个缓冲池。这点不便多说,但是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在打战的时候,供给(军队)是小于需求的(要杀死的敌人),你看国家不会说哎,没办法,供给小于需求,涨价,每个士兵要杀死5个敌人,国家会征兵,抓很多壮丁,壮丁平时有自己的职业,偶尔打打战领工资也是蛮开心的。可能例子不是特别契合,将就着看吧……很多行业都可以这么做。6.多人拼车Uber已经在搞这个了么,我以前在博客上也讨论过这个:这个方案实现的关键点在于能否对路况精准把控,即准确地承诺下一位上车者车将到达的时间。一旦实现的话自然可以把车费降到非常之低,对车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不过在北京等经常堵的城市就别想了,体验可能会很糟糕。Uber是国内第一家把价格屠刀指向出租车行业的公司,其他小伙伴惊呼“我靠,你居然敢这样”。凭着“拼车”的幌子/保护套,人民优步也是蒸蒸日上。大家都享受到了实惠,自然也喜欢上了Uber(什么卡顿,破交互啥的统统不是事儿),我也一样,但愿人民优步补贴不要停,哈哈:)PS.本文纯属个人观点。PPS.算利益相关吧,从业者。也是Uber粉丝。
爱特传媒创始人CEO /微信专栏《聂帅说》/清华校友单身俱乐部创始人/分众传媒创始成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派订单有奖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