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拯救笔趣阁634章杨坚是个好名字

战争阴谋爱情,五胡乱华后大隋浴血重生的故事
  高敖曹是高欢手下最有权势的汉人将军,六镇出身的人都非常恨他,结果就是被他们害死的。
  离沙发如此之近!!
  为什么把这么一场大仗给肢解的支离破碎呢?像守坞那样一气呵成不好吗?不过瘾,太不过瘾了!
  一周才发一点,吊大伙胃口,不义之举也
  116,战争传奇    苦等的机会终于出现在尔朱荣眼前,黑压压的葛荣长蛇向太行山方向奔去,阵形彻底被高欢搅乱,葛荣中军暴露出来。尔朱荣催马离开山腰,旋风般向隐藏在密林中的契胡铁骑奔去,他们将成为出洞的毒蛇,利用这唯一的机会偷袭密谋已久的猎物。   尔朱荣跳下副马,骑上披挂整齐的主马,战马被主人忽略一夜,兴奋地猛然扬起前蹄仰天长啸,却被口中衔枚止住发不出任何声息。尔朱荣举起手中宝剑,望着深林中休息半夜,精神饱满的契胡精锐:“兄弟们,我们七千人马从晋阳出发,日夜兼程,穿越太行山,面前就是号称百万的葛荣大军,他们在河北作乱多年,身经百战,屡败官军,妄想把我们一举歼灭在滏口径外。我们绕到他们身后,敌军长蛇阵正在扑向滏口径的我军疑兵,前面只有葛荣中军,这是我们破敌的最佳时机。”  尔朱荣目光闪耀,六千契胡铁骑翻身上马,排列整齐,他们追随尔朱荣多年,将要主帅一起冲击敌军,热血在胸膛中沸腾,高举兵器齐声呐喊。  尔朱荣大声调兵遣将:“尔朱兆,你带领两千人马杀入敌军右侧的葛荣步兵,杀乱阵形拖住他们,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支援葛荣。侯景,率领两千人马从左侧穿插到葛荣中军与前军之间,截住他的退路,绝不能让葛荣与长蛇阵会合。其余人马和我一起攻上山坡,我们砸出一条血路,誓要将葛荣生擒活捉。”   尔朱兆和侯景应诺,策马而出,奔到自己骑兵队列前调转马头。尔朱荣高举宝剑,放开声音怒吼:“四百年前,十几万吴蜀联兵在赤壁破去曹操八十万军队,曹操却从华容道逃回许昌。一百年前,东晋的七万北府兵在淝水击败符坚的前秦百万大军,符坚也成功回到长安。兄弟们,我们今天要创造一个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奇迹,我们的七千人马将要打败不可一世的百万雄兵,我们将要阵擒葛荣,创造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奇迹。来,我们一起冲锋陷阵,用手中的狼牙棒杀出一条血路,绝不辱没祖先的荣耀。”  
  哇,刚好赶到
  楼主这篇烂文章,更新速度太慢了。几次都是说不看了,但是他又冒出来了。
  支持摟住
  更新!更新!又见更新!
真的写不出守坞那段令人血脉卉张的感觉了
  真够长的呀
  我曾经看过一处出土的环首刀图片,感觉有点像日本的东洋刀,这种刀使用普遍,应该不仅限于北方吧。另外,北方比较锋利的兵器应该是宿铁刀,可惜没有见过图片。    ========================================================  是的.因为偶刚开始看LZ的文.发现点问题只能采取最保守的方法提出来..环首刀在那时候确实是流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个是我看到的出土的环首刀的样子  /bbs/uploadfile/Mon_76.jpg    另外关于宿铁刀的图我也没见过..只知道它「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
  关于称呼的话..这时候还是该尽量称表字的.清朝开始,中国人才慢慢淡化了表字的概念.所以尔朱英娥应该喊尔朱兆为「万仁」吖~如果没有记载表字的话可以编一个.一般鲜卑人名字的规律是以原来的鲜卑名字为字,而提取原名中的一个字音作为名.譬如如万俟洛,字受洛干,高欢字贺六浑,慕容廆字弈洛瑰等等,都是这样.
  多谢楼上,这个比我看到的图清晰多了,这应该是个出土文物吧?有没有详细的记载?比如哪里出土?墓主是什么人?等等。古人的称呼,确实了解不多,而且找到每个人的表字工作量巨大。好难。另外,十八日就要去洛阳了,可以找到很多史料填进去。写这个帖子,我渐渐发现,《二十五史》已经不够用了,最详细的资料来自于当地的地方志,或者相关旅游景点的小册子。
  还有就好!
  记号。
  楼主继续开火啊!!!
   楼主继续开火啊!!!    抑制不住的期待  
  开火开杀,一笔下边尸百万
  117,恍然大悟    高欢愣勒住战马,胯下战马咆哮起来,葛荣叛军终于跑赢兜大圈的高欢骑兵,数万敌军堵住滏口径山口,调转方向列成队形,树林般的长槊齐齐指向自己,盾墙后的弓箭手引弓搭箭,密集的箭雨就要迎面罩来。高欢见形势不妙,再转马头,顺原路奔回,箭雨果然从后袭到,劈里啪啦地洒落骑兵背后。  高欢率领骑兵在太行山下左突右冲,终于没有腾挪的空间,背靠高耸的太行山脉无路可逃,叛军四面合围,不慌不忙排列整齐,兵器和弓箭在手从四面压来,将魏军重重包围。长蛇阵压到太行山脉,葛荣中军应该暴露出来,尔朱荣怎么还没有不动手?周围士卒惊慌起来高声叫嚷:“不好,我们被团团围住,没有退路了。”   高欢在马头旋转一圈四面观看,无穷无尽的葛荣士卒在数百步外,从四面八方像海水一样包围过来,自己近千骑兵围拢成一个小圆圈,像巨浪上起伏不定的小舟。  一名士卒急得大喊:“都督,快弃马进山吧,就要来不及了。”   “下马如同投敌,格杀勿论。”高欢高举右手,大声断喝:“大家听我号令。”     小猴子闭目不忍看屠戮场面,马佛念却摇头细思:“不对,魏军怎能如此草包?好端端地自己冲出来送死?”   杨忠也不解魏军的行为:“他们明明可以冲回滏口径或者弃马逃入太行山中,却自找死路,奇怪。”  “魏军只有一千多人,其他魏军去了哪里?”小猴子看见魏军被包围无法奔驰,尘烟随即消散,战马后面栓的树木暴露出来。  马佛念心中突然一动,大喊一声:“我明白了,那个山坡!那个靠近葛荣中军的山坡!”  
  又赶上了!
  还好,赶来了
  等了这么久终于有更新了!
  又挤了一点
  这个图也是从别处看到的。不过有本《魏晋南北朝考古》,我从国学数典下的那个版本解压不了..(哭).开火可以去找找看.  写小说如果用表字的话确实会让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搞混淆。只不过看到「兆儿」「歌儿」的叫法觉得实在不符合那时候的口语习惯..其实有个补救方法.  『在墓碑志中,写着慕容家土谷浑一支的「阿豺」(史书名)真实名是「豺」,说明他们实在没有表字时候,就在单名前加一个「阿」字,作为平时的称呼。』  
  记号一个
  118,闪电突击    契胡骑兵缓缓列阵从山腰向下离开森林,随即被一道斜坡挡住,葛荣中军消失在视线以外,他们继续前行登上斜坡,两柄九曲伞盖顶端渐渐露出,那就是在四周重装骑兵环绕的葛荣所在。葛荣侧翼的步兵方阵在几百步外,伸长脖子向前方战场眺望,没有注意到身后出现的黑甲大军。契胡骑兵悄悄前行,两军距离渐渐拉近到千步左右,葛荣中军士卒无意回头看见黑压压的敌人,惊慌失措地向这里指点,调转方向大声呼叫。尔朱荣催战马翻上斜坡,举起宝剑大喝一声:“冲。”  八百步,凄厉的进攻号角突然响起。契胡骑兵像地底突然冒出的黑暗兵团,出现在葛荣中军背后,黑甲骑兵扬鞭催马,战马开始加速,漫天彻地从山冈上翻越而来。契胡骑兵渐渐分成三支,尔朱兆带领两千骑兵向右奔驰,切入山葛荣中军骑兵和步兵方阵之间。侯景的两千骑兵向左从侧面兜个大圈,截住退往长蛇阵的去路。尔朱荣率领两千骑兵居中,像箭头一样直奔山包上的一万葛荣中军骑兵。  葛荣听到号角声音,顿时明白,滏口径冲出的魏军确实是诱敌之兵,埋伏却不在滏口径山谷中,却在自己背后,敌军竟然偷偷绕到背后发动突袭。葛荣看出眼前敌军只有数千,自己身边却有两万精锐中军,只要顶住敌军突袭,调回长蛇阵大军,这一仗仍然有胜无败。    五百步,尔朱荣率领两千骑兵缓慢接近葛荣中军,让尔朱兆和侯景有时间率领骑兵风弛电挚般切入两个预定包抄方位。尔朱荣挂好宝剑,左手从背后取出大弓,右手从战马悬挂的箭囊中抽出三支长箭。  葛荣冷静下来不慌不忙调转马头,身边居高临下的骑兵伸手去取弓箭,眼睛死死盯住数百步外的契胡黑甲骑兵。山包下的步兵同时将盾牌搭起,结成坚固的防御阵形,长槊林立指向风弛电挚而来的两千骑兵。    三百步,号角声音骤停,清澈的马鞭声击破可怕的寂静,铁蹄震地,兵器相交。尔朱兆的两千骑兵向右穿插到葛荣步兵方阵前,敌军步兵正在调转阵形,在阵前防御骑兵的长矛兵撤向后面抵御突如其来的骑兵,近身格斗重铠士卒向后缩回到阵形保护中。敌军进入弓箭射程,尔朱兆不由分说,手中反背弓哧的一声,一阵箭雨向葛荣步兵射去,葛荣步兵如同暴雨狂花般飘摇。  侯景率领骑兵向左绕到葛荣中军与长蛇阵之间,远远望见葛荣前军正在向滏口径方向涌去,喊杀声越拉越远,显然不知道主将遇袭。侯景猛地收拢缰绳,战马在葛荣中军背后两百步左右突然停住。他拍拍马头等契胡骑兵在身后停稳,双腿紧夹马腹,两千骑兵如同平地暴起的旋风向葛荣中军兜去。  两百步,三面包抄到位,尔朱荣右手一松弓弦,长箭借助马势,像黑色霹雳射向为首一名正在摇旗呐喊的敌军将领,鬼魅般钉在他面门上,敌将大吼一声坠落马下,葛荣中军大旗栽倒在地。尔朱荣箭弦一动,契胡铁骑号角又起,发出三路夹攻信号。三路骑兵纵马狂奔,将速度提到最高,风弛电挚般向葛荣骑兵冲去。契胡骑兵张开大弓,嗤嗤声音划破战场,箭雨像乌云一样向葛荣中军骑兵笼罩过去。与此同时,葛荣军中也腾起一片黑雾,箭雨迎面向契胡铁骑而来。  
  确实,用“歌儿”和“兆儿”,这样的称呼确实太像武侠小说,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他们的胡人名称,就像贺六浑一样。如果找不到,再想想其他办法吧。好像就是这两个人有这个问题,应该解决的了。
  更新!又见更新!真是太好了!
  等了几个月才这点,不过瘾啊。
  又见更新
  加油...    更新 哦!!!
  值得期待!
  很久没有更新了!
  找个人拍电视剧。妈的,整天看盛世!!  这才是苦难中孕育的中华文明
  119,十面重围    马佛念跌跌撞撞来到山头另外一侧,果然看见三路契胡骑兵隐隐形成对葛荣中军骑兵的夹攻之势,瞬间想明白尔朱荣的战法,一拍大腿喊道:“滏口径的魏军吸引葛荣长蛇阵向前攻击,隐藏的契胡骑兵突然偷袭葛荣中军。尔朱荣运用骑兵出神入化,真是不世的战将。”  小猴子不服气哼一声:“尔朱荣狂妄至极,竟敢用五六千骑兵分三路夹击葛荣中军,我到想看看他怎么死。不过,我和她女儿是好朋友,他还在沙漠里送我一袋水。”  杨忠没有理会小猴子的念叨,点头同意他的说法:“尔朱荣从背后偷袭葛荣中军,确实是惊人构想,可是双方兵力悬殊,我实在看不出尔朱荣怎么打赢葛荣。”  杨忠四人处于两个战场正中的山顶,刚好将两面战局看得清楚。小猴子手指被重重包围的魏军:“即便魏军偷袭成功,诱敌的魏军却要全军覆没。”  “魏军只要轻举妄动,就会被弓箭射成刺猬。”马佛念说完调头马头,仍不敢相信尔朱荣的战法:“一旦长蛇阵的敌军回援,这偷袭的五六千契胡骑兵也跑不掉,除非尔朱荣能够在极短时间将两万葛荣中军彻底击溃。”    “高都督,突围吧。”几名骑兵在高欢耳边大喊。  突围是死路一条,高欢目光掠过四面八方围拢上来的葛荣叛军,距离只有百步,遥遥将他们包围在山下。魏军骑兵已经失去回旋的空间,无法穿越数十万敌军。稍微轻举妄动,仅需一轮弓箭,这一千骑兵就会被箭雨瞬间吞噬。  “高督都,我们弃马撤入山中吧。” 又有几名骑兵扯着嗓门喊。  撤入山中就无法完成合围葛荣中军的安排,高欢额头迸汗。只能拖延时间等到尔朱荣袭击葛荣中军的时刻,敌兵就会撤退去援救。可是远方没有有任何动静,预定的袭击号角声音没有传来,眼前敌军越来越近,望不到尽头的密密麻麻的长矛像秋天的田地里的麦穗,无数搭在弓箭上簇头如同沙漠里的细沙,盾牌结成无数道防线,密密麻麻无可逾越,魏军骑兵插翅难飞,葛荣叛军反而放慢步伐,缓慢收缩包围圈。  高欢调转马头望着魂飞魄散的手下骑兵:“兄弟们,大将军要从敌后发动突袭,我们如果退入山林,敌军必然调头围攻我们偷袭之军,大将军便万分危险。大家听我号令,不可妄动。”  两百步,一百步,五十步,葛荣叛军四面包围,将魏军骑兵罩入弓箭射程,无尽的簇头搭在弦上瞄向魏兵,眨眼间,每个魏兵就要被上百支长箭贯穿。  
  下周就去洛阳了,先飞到长治,就是小说中的上党郡,经过河内郡渡过黄河,经过孟津,(河阴之变和元子攸称帝的地方),到达洛阳,去看看牡丹,龙门石窟,还有古墓博物馆,还要喝喝铁谢羊肉汤,再沿着尔朱天光、宇文泰和李虎等人西征万俟丑奴的路线去西安。哈哈。
  居然这么强的帖子这么几个人追?全部去关心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去了!
  那我顶你!一流男儿本来就该战场上拼杀到死!感谢楼主!
  楼主再接再厉
  呵呵,哈哈,留个爪印!
  呵呵,瓦片,我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兴趣,如果有朋友喜欢这段历史,喜欢战争,自然就跟着看,大家一起讨论,都很开心.不喜欢的,也不必强求.
  我喜欢!
  其它帖子多装B犯!像你这样的游万里路,在古战场上神思战将们往来冲杀,给大家再现千古场面,佩服!
  真想与您同行!
  LZ是写得非常之好的,可惜就是更新太少太慢了!呵呵!
  来了就顶顶,甭管更新不更新!LZ四处考察,出钱出力的很不易!不像那些看了几本资治通鉴,24史之类的就翻译成白话文出来卖弄!
  瓦片说得有道理,现在的历史书基本上属于:《二十五史+网络语言》,就是用网络语言吧二十五史翻译一下。其实,历史应该仔细研究当时的军事(兵器、阵形、地理等等),宗教和学术(佛道儒,尤其在南北朝的阶段,如果不研究佛道儒的斗争,基本无法理解这段历史)等等。而且现代人回顾那段历史,应该从不同的视角,这就需要有自己的历史观。总之,历史书不好写。
  支持一下楼主!很喜欢历史,不过对这段历史全是一片空白,正好补缺。
  楼主的帖子一直很好,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更新太慢,相比较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楼主的就是蜗牛速度!!
  对这段历史全是一片空白,正好补缺。  同感
  搂住加油!
  南北朝的历史最复杂,特别是北朝各民族血腥的杀戮战争史最乱!不同民族在打杀、同族不同部落都在打杀,一个种姓兴起一个种姓被杀灭,同时各民族在腥风血雨中不断融合生成了一个全新的“汉”民族,其中鲜卑和凶奴就完全融合了。最不幸的可能就是羯族(杀戮最多汉人的民族),被冉闵报复性地杀绝了。乱还乱在先合建立了多个叫“魏”的国家和多个叫“燕”的国家。还有更怪的是,高句丽的人可以做到鲜卑人建立的国家的皇帝!宗教方面佛道儒三方争斗,发生了多次的“灭佛”,更牛的是南朝以广东及南部沿海为基地的五斗米教几乎取代司马氏(就和后来的太平天国洪秀全差不多)。
  还有就是民族血统问题,隋朝的建立者杨坚应该是二分之一的汉、二分之一的鲜卑,到杨广就只有四分之一的汉、四分之三的鲜卑了。  再说唐朝的建立者李渊是二分之一的汉、二分之一的鲜卑,到李世民就只有四分之一的汉、四分之三的鲜卑了,到李治就是八分之一的汉、八分之七的鲜卑了。
  终于一口气看完了  前天发现这个贴子的,花了两天时间看到这里,出来冒个泡  真是好文啊,楼上各位XD说得都不错,战争细节描写是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枋头坞保卫战看得真是过瘾啊  LZ设想重点叙述的儒、释、道、法四家之争应该也不错的  建议感情戏份就别太重了,没什么太大的意思,现在这样就很够了,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重头戏太多就繁杂了,反而没有特色了  而且什么都要细写,那得写到什么时候去?也不可能写完    
  还有就是民族血统问题,隋朝的建立者杨坚应该是二分之一的汉、二分之一的鲜卑,到杨广就只有四分之一的汉、四分之三的鲜卑了。    再说唐朝的建立者李渊是二分之一的汉、二分之一的鲜卑,到李世民就只有四分之一的汉、四分之三的鲜卑了,到李治就是八分之一的汉、八分之七的鲜卑了。  ===========================================================  你在这里颠倒什么黑白,血统论又出来了,先不要说从夏朝开始血统就以父系为准。我问阁下一句杨坚的父母杨忠和吕氏哪一个是鲜卑人,他从哪里来的鲜卑血统,独孤皇后的母亲也是汉人,本身就有一半的汉族血统,杨广怎么可能只有四分之一的汉人血统。现在都是些什么人,整天居心不良的造谣惑众,混淆视听。
  杨坚部分应该是搞错了!多谢指出!  但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都血统,不是吗?当今的汉族就是由一个多民族通婚加上文化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统称,是民国后才有此说法的。一千多年前有凶奴、鲜卑、汉之分,现在就融合成一个汉族了,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就不会再有五十六个民族了(都统称中华民族了)。
  楼上的,独孤皇后的家世哪里可以找到?想研究一下。多谢。
  点球不进,多谢夸奖,战争描写是这个小说的重中之重,一定会用心加强。最近一直在看蒙古西征的史料,真是牛。佛道法佛斗法,这个部分把握不大,如果哪里又问题,请不吝赐教。感情戏这个部分还是要有的,否则会损失女性读者,从市场考虑,没有办法。而且那个年代还是又爱情的,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我还在认真考虑是否加入这个故事,田中芳树的《铁流》就将梁山伯和祝英台放了进去,而且说马佛念就是马文才,就是祝英台的那个未婚夫,挺好玩。    另外,尔朱英娥的故事是历史真实,她先嫁元诩,后嫁元子攸,然后又成为高欢的妃子,这是《二十五史》和《资治通鉴》中明确记载的,而且对尔朱荣与元子攸之间的关系影响极大,这是想避也避不开的。同样,杨坚也是这个帖子后期的关键人物,也不得不交代她母亲与杨忠之间的关系。  
  我也是从网上看来的,没有查证,不知道是否准确    三、三朝皇室的泰山大人    泰山者岳父也,独孤信就是古往今来第一超级岳父。独孤信不但自己位极人臣,还造福后代,高瞻远瞩,眼光超强,令人叹为观止。    早年在东西魏分离时,他抛妻弃子,出走西魏,当时他只有一个儿子独孤罗和母亲留在了东魏,他一直被囚禁到父亲死了才被释放,后来隐居山乡,艰难度日,直到北齐灭亡,而他的母亲也在对丈夫的日思夜想中早逝了。    独孤信后来又娶两个妻子,生了六子七女,其中六个儿子全是正妻郭氏所出,而女儿都是著名的美女。根据史料看,他最小的女儿即次妻崔氏所生的第七女——大名鼎鼎的独孤伽罗,年龄都大于这六个儿子中的四个,可见他是先娶次妻崔氏,后来才娶正妻郭氏的。这样做的原因只能是一个:他把正室的位置一直保留给被他抛在东魏的原配,直到这个可怜的女人去世的消息传来,他才另娶继室。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有情义有操守的行为了。而崔氏没能扶正的原因只能是因为她没有儿子。毫无疑问,这样的情况,必定会让这些女儿们和儿子们之间的关系留下阴影。    说到独孤信的高瞻远瞩,他投奔西魏就是无比英明的决策。西魏发展出北周,北周发展出隋,隋统一中国,再发展出了中国人都引以为骄傲的盛世大唐。他自己是西魏的重臣,而北周、隋、唐都是他的后辈子孙。    回到上文要大家记住的名字:宇文泰,北周建立后被尊为文帝,独孤信的同乡好友,独孤信把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就是北周的明帝,也就出现了第一个姓独孤的明敬皇后;杨忠,西魏的大都督、陈留郡开国公,独孤信的同僚战友,他把第七女嫁给了杨忠的儿子杨坚(知道是谁了吧?),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那个赫赫有名的独孤皇后——隋文帝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也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妈;李虎,西魏柱国大将军、陇西郡开国公,独孤信的同僚战友,独孤信把第四女嫁给他的儿子李炳。这人死得早,大家不熟悉,但他俩的儿子孙子大家都知道——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又出现了一个繁育出盛世皇族的元贞皇后独孤氏,当然这是追封的。    这样的配置可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宋氏三姐妹也只是威风了一个短命的朝代,而独孤家族三朝外戚,显赫威扬了三百多年,有唐一代,经常可以在王公大臣、后妃驸马的名单中看到这个不常见的姓氏(那个超牛的独孤求败不知道是不是他家的后裔)。    都说女儿一般长得象父亲,一家三个皇后,还是不同朝代的,反过来就可以实证独孤信其人确是个名不虚传的帅哥吧(想想看,张飞的女儿也做了刘禅的皇后,他应该不像演义写的那么丑)。    他的女儿不但长得漂亮,与丈夫感情都很好,而且性格刚强。长女明敬皇后因老公没有办法杀掉宇文护为父亲报仇,气得病死了,明帝很伤心,跟着也去了。明帝的弟弟武帝英明神武,杀了宇文护,为独孤信平了反。七女文献皇后是女权主义先锋,提倡一夫一妻制,胆敢插足她的家庭的,通通都得掉脑袋,她坚决反对男人纳妾,连纳妾的大臣都会被她打压,不过上了次子杨广的当,断送了隋朝天下。四女元贞皇后(李渊的母亲)威风气派都很大,众多媳妇中只有李渊的正室窦皇后(北周襄阳公主的女儿)可以伺候她,得她的欢心。    杨坚废周立隋后,独孤皇后要他下诏追封自己的父亲独孤信,诏书上说他:“褒德累行,往代通规,追远慎终,前王盛典。故柱国信,风宇高旷,独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谋长策,道著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阶,而运属艰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今景运初开,椒闱肃建,载怀涂山之义,无忘褒、纪之典。可赠太师、上柱国、冀定等十州刺史、赵国公,邑万户”。意思就是说他是古今第一帅、第一棒、第一贤德仁义的好岳父。    独孤信那个倒霉的长子独孤罗在高氏的北齐灭亡后来北周投亲,异母的弟弟们嫌弃他,“不以兄礼事之”,还说他母亲没有受过朝封,无名分,不该继承爵位。独孤罗生性仁厚,不和弟弟们计较,因此得到独孤伽罗的器重,也可能因为她一向也不喜欢这些大老婆生的异母兄弟,就让隋文帝确立了独孤罗嫡长子的身份地位,让他承袭了父亲赵国公的爵位。不过为了保持家庭和睦,端平一碗水,就加封兄弟独孤善为河内郡公,独孤穆为金泉县公,独孤藏为武平县公,独孤陀为武喜县公,独孤整为千牛备身。还有一个兄弟独孤顺死得比较早,没赶上。    
   独孤信的这些儿子们看来基本上是安享富贵没多大作为的,除了独孤陀因为卷进一场奇怪的官司外没有多少记载。虽然这已经和本文主角独孤信没有多大关系了,因为这事相当荒唐古怪所以也说一说。    独孤陀以国舅的身份在隋朝担任郢州刺史、大将军,也算国家重臣,他的妻子是隋朝越国公杨素的异母妹,而这个杨夫人的生母原来是杨府一个侍妾,江湖传言说她猫妖附身,后来这猫妖跟着杨氏嫁到了独孤家,似乎变成了他家的保护神。看来杨氏和她的异母兄嫂关系不睦,这件事就被有心人传播到隋文帝那里了,但他开始并不相信。后来独孤皇后和杨素的老婆同时生病了,医生(是巫医吧?)居然诊断说是猫妖作祟,于是独孤陀夫妇立即就成了主要嫌疑犯。虽然他竭力否认,但文帝下令几个大臣联合调查。经审讯,他家一个丫环供认说独孤陀想喝酒没钱买了(这都有人相信),就叫他老婆招猫妖谋取越国公家的钱财,向皇后下手是为了让孤独皇后多赏赐给他财物。    中国自古传说老鼠是聚财的,猫妖能驱使老鼠,可以把别人家的财宝搬到自己家来。就这样,隋文帝下令赐独孤陀夫妇自尽,经其弟独孤整进宫向独孤皇后哀求,改判削职为民,夫妇离婚,老婆杨氏强制出家为尼。此后不久独孤陀就病死了。直到隋炀帝即位后,觉得这事过于荒唐,就为这个莫名其妙死掉的舅舅平了反。总之,这些事透露出独孤信的两个妻子所生子女之间存在着相当很深的隔阂和矛盾吧。  原贴地址;
  多谢楼上,给我不少线索。
  120,箭雨凌空    尔朱荣率领契胡重装铁骑顶住迎面洒来的五六轮弓箭,弓箭劈里啪啦射在铁甲上折成两截,坠落地面,契胡骑兵如同从十八层抵御钻出的威风凛凛的不死骑士,向黑旋风一样席卷而来。葛荣中军骑兵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仓促调头迎战的瞬间,眼前一黑,箭雨如同云彩遮住阳光,密密麻麻的长箭像雨点一样落下,洒向毫无防备挤在山坡上的骑兵。葛荣中军战马没有重装铠甲,几轮箭雨倾泻而下,战马像雨中泥团一样软倒在地,士卒纷纷坠落。  “小心,他们战马有铠甲。”葛荣中军纷纷高喊,他们的箭雨就像洒在石头上。  葛荣中军骑兵被射倒一片,仍有八九千精锐骑兵将葛荣簇拥保护起来,他透过层层密布的盾牌,压住心中惊慌定睛细看,正面敌军只有两千左右,己方数倍于敌军,山包下几百步还有一万精锐步兵。葛荣当机立断,中军骑兵冲出箭雨,就可以利用人数优势击败敌军,他抽出宝剑大声命令:“冲,冲出箭雨近战。”    尔朱兆冲到葛荣步兵方阵与中军骑兵之间,战马在步兵阵前来回驰骋,箭雨不停向敌军罩去,迫使敌军在原地结阵防御,不能救援在高地上的葛荣。他调头望见尔朱荣的两千骑兵穿越箭雨,迎面要与葛荣中军骑兵短兵相接,全身热血沸腾,调转马头大喊:“大将军亲自上阵,跟我冲,朝葛荣屁股使劲踹一脚。”  尔朱兆两千骑兵放开葛荣步兵,无声无息调转方向,从侧后方向山包上的葛荣中军骑兵掩杀过来。契胡骑兵精神大振,手中弓箭调转方向,箭雨射向山包上的葛荣中军。尔朱兆异常亢奋,哈哈狂笑:“哈哈,又射倒一千,兄弟们,举起狼牙棒,给我砸出一跳血路。”  侯景兜个圈子绕到葛荣中军背后,不时侧身观看战场形势,山包上的葛荣叛军催动战马迎战尔朱荣骑兵,尔朱兆从侧面杀向山包。侯景判断时机已到,率领两千骑兵调换马头,加紧马腹将速度渐渐提起,弓箭齐发,这两千骑兵贴着地面,在黑色箭雨下,袭向葛荣中军骑兵左翼。侯景将手中三支弓箭射完,战马已经距离敌军三十步距离,他将弓箭挂好,右手挺起长槊,左手抽出袖棒与槊杆握在一起,站于马蹬吼道:“兄弟们,砸。”  葛荣久经战阵,目光一扫就看出局面,敌军三面包抄,数量却不多,只要集中兵力就占上风,长蛇阵必将前来支援,将敌军包围消灭。中军精锐是葛荣起兵三年以来屡战屡胜的根本,他举起宝剑大声命令:“儿郎们,不管其他两路,集中大军击破前面敌军,上。”  八九千中军骑兵将葛荣簇拥在中间,收好弓箭,居高临下开始冲锋,长槊红樱飘摆穿透而出,指向对面两千名尔朱荣契胡铁骑,拼力狂奔而来,战马口中突出血红的舌头绞得空气一片窒息。   
  沙发。顶起
  终于又更新了!
  顶起!!
  八九千中军骑兵将葛荣簇拥在中间,收好弓箭,居高临下开始冲锋,长槊红樱飘摆穿透而出,指向对面两千名尔朱荣契胡铁骑,拼力狂奔而来,战马口中突出血红的舌头绞得空气一片窒息。    ==============================================
  顶起...  
  正在考虑是否一个月还是一季度来一次好?
   八九千中军骑兵将葛荣簇拥在中间,收好弓箭,居高临下开始冲锋,长槊红樱飘摆穿透而出,指向对面两千名尔朱荣契胡铁骑,拼力狂奔而来,战马口中突出血红的舌头绞得空气一片窒息。   ====================================================================================    崇拜
  楼主,快呀,我等不及了。。。。。。。。。。。。。。  
  121,诈降求生    高欢的一千骑兵被汪洋大海般的敌军包围,契胡骑兵虽然骁勇善战,却都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形,吓得脸色泛白:“都督,撤入深林吧。”  高欢冷笑一声,制止士卒抵抗:“现在撤还来得及吗?不要射箭,不要动手。”  葛荣叛军得寸进尺,将魏军压缩在数百步方圆范围,高欢劈手抓过军旗高高举起,催马走出圆阵,面对敌军黑压压的弓箭,一名头目大喊:“扔旗投降,饶你不死。”  高欢哈哈一笑把军旗向地下抛去,大声说道:“魏国前军都督高欢阵降大齐皇帝。”  葛荣叛军面面相觑,都觉得此战打得太容易,刀枪未发敌军就要投降,一起望向那名头目。高欢从铠甲和兜鍪看出他职务不高,猜到敌军主将没有赶到,两手一摊:“我处于包围之中插翅难飞,想面见大齐皇帝当面求降。”  这名头目毫不起疑,敌军现在的形势只有求降才有活路,哈哈大笑说:“凭你也想见我们皇帝?快我放下兵器求饶,要不然爷爷一声令下,让你们变成刺猬。”   这名头目如此猖狂,高欢更加确定主将未到,继续拖延时间,紧盯他说:“既然见不到大齐皇帝,求见军中主将请降。”  这名头目东张西望,寻找能够做主的将领,高欢不再多说,策马退入军中,一名契胡士卒难以置信:“投降?我宁死不降。”  高欢压低声音:“笨蛋,诈降,拖延时间。”   契胡士卒恍然大悟,严阵以待。此时,一阵慌乱的号角声音从战场南边飘来,葛荣叛军听出这是收兵之号,左顾右盼,不知该继续包围还是听令后撤。向这里赶来的葛荣叛军没有这个犹豫,纷纷停住脚步向后面张望。高欢立即明白,尔朱荣动手偷袭了。    小猴子来回奔跑,张望南北两处战场,扭得脖子酸痛起来,他看看北边叹气一声:“从滏口冲出来的魏军投降了。”  马佛念仔细观察南边偷袭的战局:“尔朱荣真是胆大,他兵力少于葛荣中军骑兵,竟敢分兵三路包抄。”  杨忠目不转睛看着尔朱荣的三路骑兵,惊讶喊道:“尔朱荣竟不想放过葛荣一兵一卒?”  马佛念揉揉眼睛:“我们在枋头坞用四千兵力,只能凭城据守,尔朱荣竟敢率领六千骑兵在穿插到这里,还敢兵分三路悍然包围葛荣中军?”  昆仑连听带看再想,也明白了眼前战局,闷声说道:“他疯了。”  马佛念目光茫然:“如果他真能打败葛荣,将是骑兵击败步兵的旷世杰作。”  
  对不起,本周更新比较慢,我一直都在外面,去了长治(上党)和洛阳,给大家汇报一下。    这条路线就是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的路线,收获很多,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元子攸的墓地。我到了洛阳先去了龙门石窟,后面会有陈庆之攻入洛阳与智仙游龙门的情节。然后去看古墓博物馆,这里背依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墓地,又汇集从汉代到宋代不少的墓地,其中又死于河阴之变的元劭的墓,其中的出行俑很有特色。我在看一副展图的时候,发现元子攸的静陵就在元恪墓地以南五公里一个叫做上寨村的地方,他们是堂兄弟,连墓地都很近。我就到处打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我就从门口找了一辆出租车,到了上寨村。村口又几个妇女在聊天,司机一问,这几个家庭妇女立即叫起来,手一指,就在310国道旁边就是元子攸的墓地。我下了车,沿着天地走了一百步左右,就来到元子攸墓地封土之侧。元子攸死于乱世,墓地规模远远比不上元恪,大约十米高,封土大概又半个篮球场那么大,我从土径爬上去,封土上面极为平坦,种了数百棵松树,上面四周散步很多当地百姓的坟墓。封土顶端有一个一人可以钻入的盗洞,黑漆漆看不清楚,我决定冒险下去看看。  我不由得想起《鬼吹灯》的情节,糟糕,我没带黑驴蹄子,真是遗憾,我住的酒店对面又一家驴肉火烧店,要是今天早上弄一个就好了。但是,现在也来不及回去搞了,狠狠心,咬咬牙,我弯下身体准备进入元子攸墓地去闯闯。精彩故事,下回分解。  
  抢沙发
  加油阿
  元子攸死于乱世,墓地规模远远比不上元恪,大约十米高,封土大概又半个篮球场那么大,我从土径爬上去,封土上面极为平坦,种了数百棵松树,上面四周散步很多当地百姓的坟墓。封土顶端有一个一人可以钻入的盗洞,黑漆漆看不清楚,我决定冒险下去看看。  =======================    洛阳北邙帝王将相的陵冢规模已远不如前。你看到的封土规模肯定不是当时的规模,甚至三四十年前邙山上的墓冢规模都和现在差别很大,很多。    50、60年代邙山上的大冢还非常多,并且好多规模都是现在不能比的,大的变小了,还有好多干脆就被平毁了。    具体内容可参照/c?m=9d78d513d9d437dc4f999e697c1dcba7db020edb4ad20cbebb08f8fc814d2e1d46e6d9f57c419d88a1b6feaf6eb6e7af2fcffe950c4226dbb6cf3eeda4b165e12bde6d6fc0&p=9f6cc64ad7c31bee4ba4c4710a14cd&user=baidu    期待楼主精彩继续!    
  记个标记
  期待  
  楼主活着出来没有?
  完了,楼主没有出来啊
  大家不要急,付先生现在已经采访完了元子攸,现在2个人正在商量出版后的分成问题.
  可能买到假的黑驴蹄子了!哈哈!
  顶,直到我们范白的舌苔搅得天涯几乎窒息!!!
  122,三面夹击     契胡骑兵三面包抄,箭雨将敌军射倒小半,数量仍然少于葛荣中军骑兵,敌军槊尖闪耀突破箭雨迎面压来。尔朱荣伸手将兜鍪向下一压盖住面孔,左手从腰间抽出宝剑,右手取出挂在战马侧面的袖棒向上一举,大喊:“杀。”  尔朱荣催动战马向前一冲到达队列前方,腰杆一挺站在马蹬上,用全身力气轮起狼牙袖棒,向迎面敌兵的虎头大盾凌空砸下,一声闷响之后,盾牌的木屑像鲜花一般在战马头顶绽放。尔朱荣的袖棒击碎大盾,轻轻向回跳起,尔朱荣胳膊向后一舞,变砸为扫,毫不停顿迎面向敌兵胸口扑去。袖棒扫中铠甲如同挂上面团,不守阻挡向前滑行,重铠软嗒嗒向内缩去,形成奇异的内陷弧度,突然断裂,狼牙袖棒穿透盾牌和重甲的防护,如同冲破羊圈的恶狼向血肉之躯扑去,一团更加艳丽的血花绽放在木屑花之中。尔朱荣手腕一翻,上半身被砸成鲜花的敌兵尸体从马上滚落,血花迎面罩向尔朱荣全身,变成一团血红的雾气四散而去。  两千契胡骑兵双腿站立在马蹬上,左手盾牌护住破绽,右手取出狼牙袖棒,与六七千葛荣中军骑兵在山包上撞击一起,血腥的味道弥漫山坡。契胡骑兵手中狼牙袖棒大显神威,不管敌军方位,不管招式,凌空砸下,葛荣中军的虎头大盾像雪花一样在战场上盛开,刹那间如同满山遍野的桃花绽放而出。断裂的槊杆像弓箭在空中激射,重装铁铠面团般软倒,葛荣中军成了手无寸铁的待宰羔羊,仅仅一个照面就被黑色的狼群撕开缺口,溃不成军。  尔朱荣手中袖棒向敌军正中的九曲伞一指:“那里,活捉葛荣。”  主将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契胡骑兵勇气倍增,向前将尔朱荣护在中间,向葛荣的九曲伞盖杀去。葛荣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军队,两军迎面相撞,中军骑兵如同遇到狼群的绵羊,不堪一击。仅仅一个冲锋,前面近千骑兵就像镰刀下的小麦一样在腾起血花中齐刷刷倒下,契胡骑兵从红色血雾中钻出,如同冒出地面的地狱恶鬼。葛荣正在魂飞魄散的时候,背后箭雨袭来,身后两支契胡骑兵抛开己方步兵冲到百步距离。己方数量仍然超过敌军,葛荣却胆寒心碎,这样下去,没等步兵攻到支援,中军骑兵就要被砸成肉酱。葛荣收拢缰绳,停住战马,大声命令:“撤,撤回步兵阵中。”    不仅葛荣胆战心惊,山顶观战的马佛念如同遇到鬼魅:“契胡骑兵竟有如此战力?”  葛荣中军的前端被契胡骑兵刀削般地整齐削掉,张狂的士气被迎面浇灭,不敢与契胡骑兵正面交锋,纷纷调转马头向四处散去,契胡骑兵像锋利的尖刀刺入敌军核心,木屑横飞,血光四溅腾起红色烟雾,刀枪长槊向空中激射。葛荣中军终于支撑不住,调转战马向步兵方阵仓皇逃窜,战场一切情景尽入杨忠视野,他自言自语说道:“葛荣中军要撤入步兵中。”  马佛念被眼前激战吸走魂魄:“尔朱荣契胡军队使用的是什么兵器?槊杆折断,盾牌飞散,铠甲如同朽布,葛荣中军形同赤手空拳。”  杨忠震惊于契胡骑兵的战力,仍不相信葛荣就会战败:“葛荣只要撤入步兵方阵中,固守待援,一旦长蛇阵撤回,胜负还未可知,毕竟人数相差太大。”  “长蛇阵后撤了。”小猴子两手板着头颅来回晃动,目光转向北边的战场,乱成一团的长蛇阵听到葛荣中军号角,停下脚步东张西望,终于醒悟过来,猜到中军遇袭,转身向后方狂奔,去拯救被偷袭的皇帝。葛荣叛军气喘吁吁来回奔跑,长蛇阵全部乱套,士卒找不到将领,叛军众将无奈一边撤退,一边竖起军旗聚集士卒。  “哈哈,葛荣贼兵今天跑到这里来练习长跑了。”小猴子看得有趣,拍掌大笑,忽然手指北边山下包围魏军的葛荣叛军:“那里的贼兵也撤退了。”    
  好久没有来了,看的过瘾。
  骑兵冲锋,只能砸一次吧?
  应该可以车轮式的进攻!
  对于突袭,机会应该只有一次吧
  呵呵,大家好像对骑兵战法很又兴趣,说说我的心得吧,供大家参考。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骑兵并非作战主力,战场的绝对主力是战车,战车上通常有两三士卒,分别驾驭,作战和射弩。不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兵早已现身战场。    孙膑曾说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利也。夫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名离合之兵。    孙膑以车兵和步兵为主,骑兵相辅,从来没有凭借骑兵为主力会战取胜的战例。此时,肯定不会出现骑兵之间的阵地战。原因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没有发明马蹬,骑兵无法借力,难以在战阵中搏杀。马蹬的发明对骑兵作战又深层的影响,这我不多说,大家可以用百度搜一下。    马蹬的发明,使得骑兵可以冲击步兵阵形,而且借助速度和力量,以及弓箭,重装骑兵成为撕裂步兵阵形的法宝,魏晋南北朝时期,身披重铠的重装骑兵如同重型坦克,长驱直入,无可阻挡。这个帖子讲述的就是这个阶段的作战。在中原地区,重装骑兵间很少相遇,战场上讲究扬长避短,重装骑兵旗鼓相当,双方都损失惨重,故此极力避免这种拼命的战法。但是尔朱荣击败葛荣的战例,却是一个例外,仔细研究葛荣战例,你就会发现,葛荣又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他曾经率领轻骑在白牛逻击败元融大军,因此可以判断葛荣使用的没有战甲的轻型骑兵(他有没有重铠骑兵,没有研究出来)。    尔朱荣的重装骑兵遇到葛荣的轻骑兵到,怎么办呢?当然打!在阵地战中,重装骑兵绝对克制轻骑兵,此时就是比较难以见到的骑兵间的阵地战,你想想,数千骑兵假定一排五十人,纵深就数十行,你砸一次怎么成?你得干掉一个一个再干一个,而且不停减速,加速。骑兵间的间隙可大可小,间隙小的就类似铁拐马,紧紧相连,排山倒海。    但是一物降一物,重铠骑兵很快就遇到克星,你看看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又一匹战马又重铠吗?都没有,到了那个时候,轻骑兵重新成为了战场主力,到了蒙古的时候,成吉思汗采用“三如战法”。“进如满山从草,阵如遍地流水,攻如锋利穿凿。”,加上重装骑兵的最终克星,炮兵投入战场,骑兵阵地战从此消失与战场。  
  晕死,写了几百字关于骑兵作战的东西,这么全丢了?
  搞错了,没丢。唐太宗为什么不用重装骑兵呢?是由于突厥部落在击败柔然的时候,发明出一种全新的运动战法,唐太宗借鉴过来,这里不多说,在小说的最后,将详细描写。
  强勒!~~很强很彪憾...呵呵    怎么写着突然还有鬼吹灯的现实版出现啊,哈哈哈...看来这又可以开辟一个天地让你写咯!~~~
  快快快快快快
  妈妈啊  过年的时候就开始讲这一仗的事了  都5月了还没完呢  比太监贴还闹心啊
  123,表里合击    葛荣叛军收兵号角响起,大军像潮水一般向后退去。高欢口头投降,暗自拖延时间,按照尔朱荣的谋划,他不仅要拖住敌人大军,还要伺机穿越敌军包抄葛荣中军,形成四面合围,表里合击,一举擒获葛荣。四周包围圈中葛荣叛军在奔跑中早就乱了阵形,四下张望,群龙无首,不知道继续包围,还是按军令撤兵。  远处的葛荣叛军却不用犹豫,听到号角调头就撤,包围圈越来越薄弱。高欢将左手背后食指和大拇指弯成,示意契身后士卒准备作战。圆阵核心的契胡骑兵悄悄解下弯弓,搭箭上弦指向地面。高欢偷偷抽出弯刀,挽了一个刀花藏在身后,策马走出圆阵,接近那个葛荣军中头目笑着说:“嘿,你们主将什么时候到?”  葛荣头目回头看看,不耐烦说:“再等等,你投降还急什么?”  高欢右手捂着腹部:“我们没吃早饭,饿得前心贴后心,快点办完投降手续,赶快开饭。”  葛荣头目伸着脖子,眉毛挤在一起像瞧怪物一样看着高欢:“你还有心思吃饭?”  他话音未落,没来得及合拢嘴巴,高欢左手亮晃晃的弯刀从背后翻出,冰冷的刀锋灌入他胸口。高欢拔出腰刀大喝一声:“兄弟们,跟我冲。”  在高欢手起刀落之时,后排的骑兵举起弓箭发出箭雨射倒一片敌军。高欢骑兵在敌兵猝不及防间突然发动,聚拢成锥形从弓箭射出的缺口加速向外冲出。高欢无心与撤退的葛荣叛军厮杀,率领骑兵专挑敌军的缝隙猛冲,就像漂浮在退潮大浪上的小舟,向天宽地阔的平原奔驰而去,他们只有一个目标,从后截杀葛荣中军。  
  大家不要着急,好文章写起来都是很慢的,不信你自己写一部《三国演义》试试。只有那些垃圾小说才可以一天写几万字。  感觉楼主对古代战争有较深的研究,文章写得也不错,引人入胜。  希望能持之以恒把书写完。
  我玩《帝国时代》游戏,感觉该游戏对古代的各兵种表现的非常真实,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轻骑兵和重骑兵的移动速度一样,体现不出任何轻骑兵的速度优势。
  呵呵,苹果说得有道理,突厥的轻骑兵击败柔然的重铠骑兵,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帝国时代》这里又缺陷。
  给楼主提个建议:  为了增强阅读的娱乐性,应该增加些故事的趣味性,哪怕适当减少点战场的细节都行,要知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虽然我非常喜欢看真实的战术讨论,可大多数人可能缺乏耐心,电影要靠票房,好书要有读者。当年我看《战神家族》一书,写得非常好,可发行量非常少。就是说,不需要写得太好,只需要读者喜欢。
  最吸引我的 就是战场的细节
  娱乐性不够
  日日盼
  纷繁复杂的章节使我现在仍然无法搞清楚
  是啊,现在这个帖子线索太多,非常复杂,这也和当时的复杂的时局有关。
  喜欢现在的风格,很入味。  楼主坚持!
  这个帖子越写越乱,现在的版本有点接不上了,真不知道该怎么贴下去,想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听听大家建议。
  不要休息,千万要继续啊
  不要停,继续啊
  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LZ要加油了!
  楼主写了提纲没有啊  感觉有点太注重细节而忘了大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哎
上次到这帖子的时候我还和女友很好  可现在却彻底分了
  LS的说得好!可能你多交几个女友,LZ就写完了!
  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你钓口味呀,N久不更新
            急死人
  顶一下,不然都找不到这个帖子了
  哪有书买?哪有书买?哪有书买?哪有书买?哪有书买?哪有书买?
  顶一下阿,不然真找不到这个帖子了,希望作者继续哦。。
  高敖曹是一代名将
  但高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不管怎样,继续支持!
  有我们的支持,LZ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啊!
  楼主呢? 楼主呢?
  呵呵,谢谢大家肯定和支持,这个帖子一定会坚持下去,事实上,已经联系好了出版商,正在修改前面的内容。结构会有较大的调整,第三章景龙飞,第四章河阴之变,第五章烛影刀声都将从第一集中移走,这样第一部变得很单纯,主线就是杨忠率领三百梁军驰援枋头坞的事情。尔朱兆,尔朱世隆,贺拨岳,温子升、元子攸等人都没有正面出现。如果按照这个进度,现在已经贴到第二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这里不会停,时间要间隔长一些,对不起了。
  痛苦!LZ带来了好消息也带来了坏消息。
  还没有?????????????????????????????????????????????????????????????????????????????????????????????????????????????????????????????????????????????????????????????????????????
  42,逃生之路    三面箭雨瓢泼而下,葛荣中军数量大减,与尔朱荣骑兵迎面一战再被砸倒近千,已与偷袭敌军数量相差不多,失去人数优势。葛荣骑兵手中的长槊和刀剑不敢与狼牙袖棒相交,又刺不破敌军重铠,各自调转马头,裹挟着葛荣向山包下的步兵方阵撤去。葛荣中军步兵用盾牌结成阵线缓慢向山包靠拢过来,葛荣挥动马鞭,加速摆脱紧追不舍的契胡骑兵,只要退入步兵方阵中坚持到大军来援,不管契胡骑兵多么骁勇善战,也将被淹没在人海之中。  尔朱兆的骑兵夹在葛荣骑兵和步兵之间,他率领两千骑兵抛开敌军步兵,加速向葛荣中军骑兵冲来,他双手横握狼牙棒站立马蹬,寻找葛荣的踪迹。尔朱兆得到袖棒后,睡觉都抱着这宝贝兵器,觉得还不过瘾,他日思夜想,让工匠将袖棒的短杆换成长杆,舞动起来四面风声,仿佛横扫千军。  葛荣率领的五六千骑兵吸取教训,不敢用兵器和盾牌硬抗敌军袖棒,千方百计荡开狼牙棒,绕开敌军战马,加速冲回步兵方阵,像撞网之鱼从空隙中脱出包围。尔朱兆狼牙袖棒向空中一举,身边五六百骑兵一起停住战马,他不管逃脱敌军,目光搜寻葛荣的绫罗伞盖,望见葛荣被簇拥在数千骑兵之间,急匆匆顺着冲出的缝隙策马逃窜。尔朱兆长柄狼牙棒向葛荣伞盖一指,大声喊道:“举起大旗,跟我冲。”  尔朱兆站在马上,双手紧握狼牙棒,身先士卒迎面向葛荣杀去,狼牙棒斜着劈下,当先葛荣骑兵尝到这兵器的厉害,不敢硬挡,身体趴向马背想逃脱一命。尔朱兆手腕一按,狼牙棒向下一沉,扫在战马背部,高速狂奔的战马止不住前冲步伐,腹中却像被砸出花来,白花花的肠子拖到地面,连人带马被狼牙棒轰出数丈。  葛荣被眼前景象吓了一跳,敌军骑兵悍然切入中军队伍,向自己冲来,他大叫不好,命令身边士卒:“快,扔掉大旗,扔掉伞盖。”  尔朱兆骑兵像咬住猎物的毒蛇,放过退入步兵方阵的溃散敌军,紧紧咬住葛荣不放。葛荣背后喊杀声音再起,前后都有敌军夹击,已经无法冲入步兵方阵,一转马头,率领身边两千多名骑兵斜着向外冲出,一名裨将大声问道:“皇上,我们去哪里?”  葛荣放弃与步兵方阵汇合的念头,趁着两面夹击的契胡骑兵没有合围,率领身边忠心耿耿的两千多名骑兵向北狂奔:“我们与大军汇合,再与敌军决战。”
  顶一个,终于更新了,就是太少,不过瘾啊。。
  终于又见更新了,开火兄的输赢我以前也看过,说实在的有点虎头蛇尾,希望这个帖子不要如此啊.  这部小说如果写好了当剧本拍电视的话绝对是史诗级的,以兄台的人脉可以考虑往这方面发展一下.
  快写啊
  这次更新可等了不少时间呀~
  坚持写下去!绝对是史诗!  
楼主才华横溢!这篇小说描写细腻堪比《李自成》,但现在已经超越了姚雪垠的《李自成》!如果写的好,将是不世之作!将来会像金庸的作品一样被人无数次搬上银屏成为经典!
  好久没看到“开火”兄更新了,  本人随州人,杨忠被封为随国公,隋朝的“隋”字就是来源繁体字的“随”。  前段时间《隋唐英雄传》很火的啊,建议取书名《隋唐英雄传前传》好了,《星球大战》还有前传呢,到时也拍个电视剧,保证轰动宇内。  没想到开火兄对这段历史掌握得如此之好,也让我们了解一下隋朝前后发生的故事。  我知道的历史主要梗概如下,  1,由于晋的奢靡,造成五胡乱华,思想混乱,以致佛教有了市场;  2,饱受外族欺凌后,团结起来的汉人力量很强大,创造了隋唐盛事,特别是唐朝初期,更是吓人。但我也承认,五胡乱华,促进了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大融合,我们不能有纯汉族或大汉族思想,杨坚的血统论就是如此,这点我们跟德国人不同;  3,鲜卑的战术是拐子马(?),所向披靡,好像中学历史书上有提及,开火兄同时钻研兵器谱,很让人增长知识;战国赵国胡服骑射,才让赵国强大,一直到楚汉相争,刘邦靠韩信发明“车战”才战胜项羽骑兵,随后汉武帝靠轻装骑兵对无纪律性匈奴轻装骑兵,大胜,挣得汉族的生存空间,并迫使匈奴一部分(呼韩邪部)归降。  4,随州是杨忠的封地,不过看起来那个时候也不见得远离战祸,但据说杨坚就是靠老子在随州的源源不断的兵力物力补充,才创建隋王朝。随州地理位置在荆州右侧,南北朝时期长时间处于南北斗争的前沿阵地,杨忠被封在此,我估计北朝斗争的重点还是南方,北方游牧民族确实给中原带来很大伤害,但从历史上看来(如冉让杀蝎族),以及开火兄的描述,汉人对付胡人看来胜算8成以上,失败的大都归于内因,如内部斗争、腐败、流民生变等等。  从开火兄的文章看出,南方汉人的军队善“守”(春秋战国时就有墨子学说),不象胡人野蛮善“攻”,所以一旦汉人不坚持法家学说(韩子),“守”就不抵不住“攻”。秦王朝就是建在法家学说之上,以致今天,中国正在建设法制社会,但上上下下都不以为然,拼命钻空子。南宋,北方斗争得仍然激烈,但汉人(如岳飞等)获胜的法宝也在于严明的组织纪律。
  43,浴血逆战    侯景率领两千骑兵冲到葛荣中军背后拦住退路,将骑兵散开,拦截被打散的葛荣中军骑兵。侯景目光虎视战场,只有数十名名手持大旗环列在身边,葛荣中军骑兵先与尔朱荣迎面交战失利,想退入步兵防线,又被尔朱兆阻拦,两千多名葛荣中军骑兵猛然调头,纠集漫山遍野的葛荣溃军,斜着向空挡冲来,试图逃脱三面夹击。  一名士卒大喊:“敌众我寡,我们让让吧。”  如果让开位置,葛荣就将冲出包围,侯景横下心来大喝一声:“不许撤,调兵。”  侯景大旗向敌军一指,号角齐鸣,一百多名正在截杀敌军的契胡骑兵聚集在大旗下,拦截在葛荣两千骑兵面前,面对惊天动地的两千多葛荣中军骑兵。    葛荣背后两个侧翼出现如影随形的追兵,箭雨从背后洒下,他魂飞魄散战意全消,狼狈不堪奔下山包,彻底放弃汇合步兵打赢此战的想法。他本为怀朔镇将,纵横漠北,多次与柔然骑兵交手,又在河北与官军鏖战多年,却从来没有遇到这样敌手。敌军谋划丝丝入扣,滏口径出兵诱走大军,不惧弓箭的骑兵从天而降,猛然偷袭,奇形怪状的兵器正好克制中军骑兵铠甲和盾牌,敌军将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得淋漓尽致。葛荣对敌军战法心服口服,却仍不甘心,只要逃回百万大军中就能反败为胜。葛荣在三面夹击下折损大多数骑兵,率领两千多名骑兵像洪水一样向滏口径奔驰而去,他一抬头看见百名敌军骑兵在大旗下拦在面前,葛荣将满腹怒气都发泄他们身上,恶从胆边升,两千多葛荣骑兵漫山遍野将敌兵淹没。葛荣抽出手中弯刀向侯景一指:“儿郎们,杀。”    聚集在大旗下的百名契胡骑兵望着惊天动地的两千敌军骑兵面色苍白,侯景将手中弓箭向空中一扔,两脚一高一低瘸立在战马之上,狼牙棒向空中举起,用嘶哑的声音吼道:“兄弟们,拼了,冲。”  侯景左手猛拍战马,双脚马刺拼命向战马腹部一踹,鲜血立即从战马腹下溅出,不要命般迎着洪流逆袭葛荣骑兵。百名契胡骑兵砸出血路直奔葛荣,却敌不过葛荣人多势众,四面刀剑齐上,侯景身边一匹战马被长槊凌空刺翻,骑兵栽落马下。侯景疯了一般迎上敌兵恐惧目光,从腰部使出全身力气,狼牙棒向面前敌兵横扫出去,敌兵伸出长槊去挡,耳边喀嚓一声,槊杆受不住数十斤的狼牙棒撞击,从中断裂,狼牙棒去势不减,直击敌军脑盖,像砸中西瓜一样,红的鲜血,摆的脑浆在空中绽开。侯景偷空目光一扫,身边的骑兵倒下一半,紧咬牙关硬挺,率领这余下的五十多名契胡骑兵逆流攻向被簇拥在中央的葛荣。敌兵长刀从侧面攻来,侯景狼牙棒反手一扫,正中刀背,凭借狼牙棒的重量竟将长刀凌空砸飞,在空中划出弧线,翻滚几下落在数十丈以外的地面。  葛荣勒住战马避免和侯景迎面相撞,向四周亲信护卫大喊:“拦住他们,杀。”  葛荣中军骑兵窝囊已极,将怒火全部发泄在面前数十名契胡骑兵之上,刀枪长槊和空间齐发,冲入敌军的契胡骑兵纷纷坠落战马,侯景大吼道:“兄弟们,聚在一起不要散开,杀。”  仅剩的二十几名浑身鲜血的契胡骑兵聚拢在侯景身边稳住阵形,纵马杀入敌阵,拼命舞动兵器格挡面前的刀剑和长槊林。侯景忽然觉得跨下一空,战马被长矛刺中倒地,发出凄厉悲鸣,像小山一样轰然倒下,他滚落鞍桥将倒地战马当做屏障,竭力抵抗眼前无尽的刀枪。    尔朱荣在背后紧紧咬住葛荣,眼看百名契胡骑兵簇拥在侯景旗下逆战葛荣,数量越来越少,终于淹没在葛荣数千骑兵之中。尔朱荣暗叫不妙,只要葛荣突出包围,回到长蛇阵中卷土重来,绝对无法再次将他击败,苦心呕血谋划的大战就要反胜为败。尔朱荣劈手抓过军旗,向空中一举,断喝道:“不要放过葛荣,追。”  尔朱荣猛抽跨下战马,他的坐骑岂能等闲?霹雳般长啸一声,四蹄腾空,黑龙出海一般加速向前冲去。尔朱荣接近葛荣骑兵队伍的尾端,轮起狼牙袖棒棒劈头盖脸砸下去,敌军兵器挡上就断,扫到就飞。契胡铁骑望见主帅亲自举起大旗,热血沸腾,号角齐声怒吼,不再纠缠四处的葛荣叛军,从四面八方向主将大旗所指方向冲去。尔朱兆的两千骑兵也从侧面刺入葛荣骑兵,如入无人之境杀出血路,从前后侧面夹向葛荣。  侯景的百名骑兵杀得只剩十几人,不但不退,反而纵马直取被层层环绕的葛荣,浑身鲜血的契胡骑兵在四周防不胜防的刀枪下纷纷坠马。尔朱荣双腿紧夹战马奋力追赶,只有数十步的时候,侯景军旗轰然倒地,拦截的十几名契胡骑兵被葛荣两千骑兵铁蹄踏过,已经没有一人能够站立起来。尔朱荣率领契胡铁骑如同猛虎冲入羊群,将七零八落的葛荣中军杀得落花流水,侯景大旗倒地处一片狼藉,战马横七竖八卧倒在四周,十几名契胡骑兵身上被扎成刺猬,鲜血像泉水一样四处流淌。尔朱荣跳下战马,大步来到中间,掀开横七竖八的尸体,大声喊道:“侯景,你在哪里?”  契胡士卒跳下战马,动手抬开尸体,用手抹去脸上鲜血辨认,随尔朱荣一起在死人堆里寻找侯景。众人正在忙乱之中,一只被鲜血染成红色的手掌从死人堆中伸出,推开上面的尸首,摇摇晃晃站立起来,鲜血像瀑布一样从身上向下哗哗流淌,侯景大声喊道:“大将军,我没死。”  尔朱荣欣喜若狂,士卒将侯景从人肉堆中扯出来,用手将他脸上血污擦去,露出侯景的眼睛和鼻子。他摇摇晃晃一瘸一拐走了几步,上下跳跳,对尔朱荣哈哈大笑:“大将军,我的胳膊在,腿在,鼻子,眉毛和眼睛,一个都不少。”  尔朱荣走上来拍拍侯景脸蛋:“侯景,好样的。”  看到侯景没事,尔朱荣放心下来,翻身上马向北边眺望,葛荣在侯景截击下又损失不少骑兵,率领七八百人逃出三面夹击,向太行山下的长蛇阵仓皇逃窜。尔朱兆率领骑兵与尔朱荣汇合,他对战果心满意足,策马到尔朱荣身边:“叔叔,我们旗开得胜,杀得葛荣落荒而逃,可以大摇大摆进入邺城了。”  尔朱荣马鞭向前一指:“追,只要葛荣他退入长蛇阵中,这次袭击就前功尽弃。”  尔朱兆拉住尔朱荣战马:“叔叔,他们逃出将近一里,追不上了。”  尔朱荣瞪他一眼:“前面还有高欢,快追。”  侯景擦净脸上鲜血,拾起倒地大旗,从战场上随手牵来一匹无主战马,将战马身披的重甲剥掉,翻身而上,将大旗向空中一举,声音从撕裂的嗓中闷声吼出:“兄弟们,跟我追。”  
  多谢大家鼓励和支持,真不知道该说什么,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吧。
  千万别停.就行!~~
  总有一天等到你!      终于更新了!
  这篇小说可以取名为《重生》!
  关于素材,建议楼主还可以参考东魏杨衒(又写作“玄”、“炫”等)之的《洛阳伽蓝记》!
  其实真实的葛荣,治军哪有那么严谨,他的手下就是乌合之众。后来尔朱荣死后,高欢辞别尔朱兆,率六镇降户去山东“就食”,起事时曾约束部众说:“葛荣就是因为纪律涣散、号令不行,所以虽百万大军,终兵败身死。因此如果大家真的推戴我,我就要求大家纪律严明、听我号令!”
  起名为《雄霸天下》怎么样?
  还有,楼主怎么没提尔朱荣的长子,即所谓的“世子”,尔朱部的部落大人尔朱菩提呢?我只知道后来孝庄帝元子攸诈言产太子,传尔朱荣、元天穆入宫,尔朱菩提跟随尔朱荣入宫,当场身死!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在历史上见到对尔朱菩提的其他记载,他身为尔朱荣长子、继承人,地位十分重要,肯定也做过不少事情,他的历史却成了历史上最冷门的死角,落满灰尘。也是一大悬案。
  记个号
  在我印象里,尔朱菩提死的时候只有十六岁,这个年龄应该不会有太多作为。尔朱荣年龄也不大,估计死的时候也就三十多岁,具体数字还要查查。
  《洛阳伽篮记》当然看过了,里面多次提到尔朱荣贺高欢等人,其中记载陈庆之那段很好玩,反映出了作者的立场。其实关于洛阳和永宁寺的描写一定要看这本书。
  追到,顶起
  记号。
  做个记号!
终于看完了,赶上了楼主的进度,半个月不能自拔的看完了,不过给楼主提个醒:  
1、楼主受黄易遗风太深,黄易的武侠风格绝不适合在写实类历史小说中出现;  
2、作为写实类历史小说,从出版而言,读者群主要是厌倦“戏说”的人,为了女读者必须加进爱情也无可非厚,但是,绝对不要写成“戏说”的样子,太假了,比如,真实的葛荣被7000重骑兵击败,没有文中写得那么玄,就是尔朱荣从后面骑兵冲锋,葛荣束手就擒,真实的葛荣手下就是百万乌合之众,所以在硬仗中不堪一击,不是文中葛荣的军队表现得象现代军队,结果被一批超时空骑兵打垮。  
3、楼主要是分批写吧,如果主写隋朝开国祖先的事迹,到现在扬坚还没出生,所以分批写好些,各选题目。
  楼上建议有道理,我一直喜欢黄易的小说,难免有黄易风格,首先就是关于智仙那个部分,简直就是不会武功的秦梦瑶。这个部分我还在犹豫,黄易风格的可读性还是蛮高的。分批写的建议很好,正式出版之后就是这种结构,和帖子差异极大。    我写这个帖子尽量坚持写实的风格,但是又有一些夸张的写法,我其实经常陷于矛盾之中,这个矛盾就是真实性与娱乐性的关系。就像《输赢》中见总理的情节,很多人觉得太玄,但是毕竟提高了小说的可读性,而且,我确实见过总理,还握过手,也不是不可能。葛荣击败了北魏多次进攻,斩杀元渊元深等人,应该不是乌合之众,至于具体的战法,史书上记载的是“表里合击”,表应该指高欢诱敌,里应该是偷袭,具体的战争历程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以至于尔朱荣用了七千还是七万人都有争议。
  还是选择半实半戏吧,添加娱乐性,史实方面不要太离谱就行,比如类似《三国演义》那样的写法就很好,但不要写成《三国志》,更不要写成武侠小说。  如果想写实,就应该写成《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那样的形式,也很不错,但不需要写那么详细,详细的历史谁知道?连司马迁也是略写的。  的确,体裁的选择实在非常难,但是必须做到一旦确定就不能再乱变化了。
  《三国演义》的最大优点是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描写事件引人入胜。
  楼主加油继续
  看来不错.留一个名.
  LZ加油继续
  LZ好长时间没有更新了!
  我和楼上一样的失望
  又来览此贴,  见文仍未变。  太息一声叹,  监督楼主难。
  搂主好久没有更新了,要出版了吗?
  难道是个太监?
  谁给顶出来的
  44,狭路相逢     马佛念呆若木鸡地看着战场,紧张得不敢呼吸,两支风弛电挚的骑兵就像一场突然来临的暴风雨,顷刻间一万葛荣中军骑兵就被打散。马佛念手扶头顶兜鍪:“葛荣输了?”   小猴子拍拍失魂落魄的马佛念肩膀:“葛荣确实输了。”   杨忠催马几步来到马佛念身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打法。”   “兵书上也从来没有这样的仗,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信。”马佛念目光看着逃窜的葛荣骑兵续着说道:“我们与葛荣在枋头坞交过手,他的中军精锐绝非等闲,却被契胡骑兵打得根本无法招架。”   杨忠看一眼马佛念,两人心中想法一样,关中侯陈庆之久怀北伐中原之志,必与契胡骑兵交手。杨忠心知北伐中原难如登天,安慰马佛念:“我们将今日所见一字不差转述给关中侯,他必有对策。”   马佛念对陈庆之充满信心:“对,关中侯必有对策。”  小猴子心思还在战场上:“契胡骑兵绕开敌军主力,三路偷袭葛荣中军,如果此时乘胜进入邺城,葛荣即便百万军队,恐怕也不敢再战。”    “不是三路包围,是四路包围。”马佛念手指山下拼命奔跑的葛荣,又指指从北边战场中逃脱出来的诱敌之兵:“葛荣能不能逃脱还不好讲。”   杨忠估量距离和速度,手指战场正中的一个小山坡,上面仅有三颗孤零零的柳树:“第四路契胡骑兵在这个山坡将与葛荣相遇。”   小猴子却想不明白:“葛荣前方极为开阔,为什么一定要去那个小山坡?”   杨忠在战场上经验极为丰富:“那个小山包是平地中唯一可以向远处了望的地方,葛荣和尔朱荣骑兵必然抢占那个山坡观察军情。”   马佛念赞同杨忠说法:“先抢占那个山包便能将战场形势一目了然,采取对策。”    葛荣中军在敌军偷袭下毫无招架之力,上万的中军骑兵在短短的时间内被冲得落花流水,只有七八百人跟在葛荣身边。偷袭无声无息,如同从天而降,悄然而至,到来之后却雷霆万钧毫不留情,葛荣惊魂未定暗中抹了一把汗水,这是什么样的敌人?他身边的中军骑兵也被吓破担子,拼命扬鞭催马埋头狂奔。葛荣伏在马上偷偷回望,那些恶魔般的黑甲骑兵被甩出一里以外,他松了一口气。  回到长蛇阵中该怎么办?继续围攻邺城?能反败为胜吗?远处的太行山脊迎面压来,滏口峡谷张着大口,葛荣渐渐宽心,只要翻过左前方那个小山坡就能回到大军中,先扎下营盘修整,再做计议吧。想到这里,葛荣有了底气,大声为环绕在他身边的七八百残兵败将鼓舞士气:“哼,尔朱荣岂会用兵,如果在这里排下埋伏,我们怎么逃命?”  葛荣一提战马,调转方向向山坡上奔去,光秃秃的山坡上只有三颗并列的柳树。    高欢从来没有打过这么乱的仗,契胡骑兵策马与撒腿狂奔的敌军混在一起朝南边拼命奔跑。途中埋头狂跑葛荣叛军冷不丁偶然抬头,魏军骑兵就贴在身边飞驰,吓得在地上打滚逃跑。高欢率领骑兵在葛荣叛军缝隙间绕道而行,速度远远超过敌军步兵,他不时大声约束士卒不要交战只向前冲。他们纵马狂奔许久,号角停息,喊杀声平息下来,从北面撤退的葛荣叛军越来越稀少。他轻轻收拢缰绳,四处张望,前面就是尔朱荣偷袭地点,不远处山坡上有三颗翠绿的柳树,正可以了望战场,他一催战马着斜坡向山包冲去,三颗柳树正好挡住头顶火辣的太阳。    忽然黑影一闪,高欢战马踏上山冈的瞬间,一片密麻麻的葛荣骑兵翻越山坡向上冲来,为首骑兵的面孔好像突然从地面冒出,惊讶的鼻子和眉毛都挤在一起,凑到高欢面前。两人近得不用冲刺,敌兵呆一下,抽出腰刀斜着向高欢劈来。高欢袖棒就在手中,抢先一步抽中敌兵腹部。敌兵手中的刀锋同时在高欢胸前划过,他不解地低头去看完好无损的铠甲,又抬头去看高欢手中袖棒,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手指高欢手中兵器诡异笑着:“你那棒子太钝,该磨磨了。”  敌兵说话间,鲜血从口中泉水一样喷出,他不可置信地捂着塌陷的腹部,身体凌空从马背向后滑去。他耳边又听到一声闷响,腹部又中一记,他低头一看,铠甲扭成泥巴一般,如注鲜血将白花花的肠子喷射出腹腔,他闭上眼睛,手扶软嗒嗒的胸口倒栽马下。    数百葛荣骑兵糊里糊涂和高欢率领的千名骑兵在光秃秃的山坡上突如其来遭遇,连人带马绞在一起。高欢胸口被刀划过,胸前被铠甲挡住,胳膊上留下伤口,他来不及察看,不顾被几名敌军围在中间,大声向契胡骑兵高喊:“槊中夹棒,砸。”  契胡骑兵配备狼牙袖棒,仍然习惯用槊,两军相遇时本能抽出长槊杀在一起,听见高欢提醒,立即取出狼牙袖棒,迎面向对方长矛砸去,顿时矛杆断裂声不绝于耳,被磕飞的半截长矛四下激射。葛荣逃兵与如同神兵天降的魏军骑兵在山坡上撞在一起,根本来不及整顿阵形,就与敌军缠绕格杀起来。葛荣骑兵长槊施展不开,兵器上吃了大亏,只有片刻功夫,数百具骑兵尸体横七竖八铺满山坡。  葛荣无法突破山包上敌军,不与魏军纠缠,心惊肉跳地带着数十名亲信骑兵狼狈逃窜,拨转马头顺着山包向外逃逸,北边远远望见援兵,再退几百步就能和陆续赶来的援兵汇合。  
  不错,楼主继续啊
   太牛了~~继续~~~  
  LZ继续哦
  好是好,就是更新太慢。
  顶起`
  看一次顶一次~楼主这帖子真正的写出了武者雄风,怎么称赞也不为过~    记得在央视10套的《中华武功》系列节目中说过,宋朝之所谓文弱,其实是文人掌权,以文人的思想来改造武将后的结果,这点倒是和我们现在的有些想像。 那么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原因呢?
  煮酒沦史所有的帖子都是这样的毛病,虎头豆腐身没尾巴.
  开贴一年 做个记号吧!
  哈哈,西班牙1:0啦!  
  经典!我决定以后半年来一次!
  等待更新
  倒,半个月了都没更新一个。失望啊,我容易吗我,跟了大半年了。
  留个记号
  好久沒有更新了
  写得太好了,我来推荐
  经典!我决定以后一年来一次!
  45,生擒葛荣    侯景来不及擦干身上鲜血,血滴顺着战马腿上劈里啪啦掉在地上,一路溅出无数暗黑玫瑰般的血花,手中的大旗被刀砍斧削,只剩一缕布条。剥掉铠甲的战马速度更快,带着近千名杀红眼的契胡骑兵向前包抄猛冲。葛荣骑兵抢上山坡与高欢骑兵撞在一起的时候,侯景已经追到五六百步的距离。他嗓音喊哑,手中旗杆向两边指点,契胡骑兵分兵两路从左右两翼去包抄山坡中的葛荣残兵,自己毫不停留,率领几百骑兵拼命向前拦截。  侯景眼中只有葛荣,他正要调头冲回山坡,忽然看见几十名敌军骑兵保护着一员金色兜鍪的将领从山坡下落荒而逃。侯景一眼认出葛荣,将狼牙绣棒向前一指:“截住他。”  葛荣往返山坡的时候,反被候景冲到前面。侯景伸手从旁边契胡骑兵要来弓箭,鞍桥上的箭囊中还有七八支乌骨箭,抽出三支弓箭扣在手中,向契胡骑兵大喊:“弓箭,射马。”  侯景身边聚集数百契胡骑兵,散开形成包抄之势,他们快马加鞭拉近距离,弓弦暴响,箭雨被阳光投射到地面,黑点像一群疯狂老鼠扑向葛荣战马。葛荣战马向前一跌,咆哮摔倒,他身边几十名忠心耿耿的卫兵,收拢缰绳出手救援,葛荣翻身骑上另外一匹战马,四面已经遍布敌军,知道恐怕难以逃脱,心中一横,抽出战马上的长槊:“儿郎们,不逃了,我们杀。”  侯景越追越近,举手止住弓箭,口中含混不清大喊:“停,生擒活捉。”  葛荣纵缰绳挺起长矛,战马加速向侯景冲去拼命。两人相距五六步,侯景大旗凌空举起,兜头砸下,葛荣双手举长槊横挡,震得双臂发麻。他正要调转马头再战,突然下身一空,侯景右手袖棒夹在大旗之下,反手掷出,洞穿战马腹部。契胡骑兵将葛荣身边的几十名亲信骑兵包围,槊棒齐下,盔歪甲斜的葛荣从地面爬起的时候,四面已经没有自己亲兵。他看着四周黑压压的敌兵,仍然不失枭雄本色,抽出腰刀指向侯景。  侯景跳下战马哈哈大笑,清清嗓子,声音沙哑:“葛荣,认识我吗?”  葛荣并不认识眼前这个彪悍的小个子,埋头轮起腰刀劈头砍来。侯景哼一声,轮起袖棒将腰刀砸飞。葛荣赤手空拳,看到四面都是契胡骑兵,止住侯景,仰天发出凄凉大笑,笑声落地,缓缓说道:“上天不肯眷顾葛荣,何须你动手?”   葛荣猛然抽出匕首向脖子抹去,侯景前踏一步,手中袖棒横扫,将匕首击落,飞起一脚将他踢倒在地,顺势一脚踩下,用袖棒指他额头大声说:“葛荣,忘记我了吗?我是侯景。”  葛荣求死不成,被契胡骑兵捆绑起来,不再挣扎:“今日被你抓住,只求速死。”  契胡骑兵擒获葛荣兴奋非凡,各举兵器齐声大喊,胡角声音响彻天空。高欢击溃山坡上的葛荣骑兵,策马分开人群冲到葛荣面前,冷笑说道:“葛荣,你三年前追杀我们直到左人城,会不会想到今日?”  
  顶起,等到更新不容易啊!
  果然~ 每个月来看2次就足够了 哈哈~     不过~这段捉葛荣得这段是不是结束得太快了,总感觉没有坞头坊那段来得震撼~~    感觉高潮来得太快了,还没尽兴,就嘎然而止~~就那么不上不下得吊在那里了~~~
  强烈建议 生擒葛荣这一段重写~~ 怎么说葛荣也是个枭雄~最起码也得和候景大战三百会合后在来个悲剧英雄式的结尾~    要不然配不上最后 那一句 “上天不肯眷顾葛荣,何须你动手?” 啊  
  更新不容易啊!
  葛荣这段暂时没有重写,只是顺序调整了,与枋头坞之战分开,希望好些,再想想。
  不错 不错  十年后再来  应该可以看到玉壁定功弩了
  孤,高欢,魏国大丞相、太师、渤海王、都督中外诸军,低头望着我最忠实部曲,铁慢熊,他却永远不能睁开眼睛。永安初年,我首次带兵攻伐时只有几百名部署,慢熊就在我麾下作战,他比常人高出半截,披挂重铠的重量却能顶上三个士卒,他手中的宿铁棒遍布狼牙的袖棒却是普通宿铁刀十倍的重量。沉重的身体让李慢熊无法在战场灵活冲折,但是在层层环绕,密密挤压的的战阵之中,他高大的躯体就成为我军必胜的灵魂。只要他手中巨棒向空中一举,数百勇敢的士卒聚在他的身边,他们便能在任何敌阵间撕裂一个缺口,我们的大军就从这里狂飙猛进,如同撕裂铠甲的长槊,直入敌军最脆弱的肉体,穿透敌军的心脏,爆出绚丽的雪花。  慢熊跟着我身经百战,我终成为大丞相,魏国江山已经握于我手,他也从帐下士卒成为军中都督。无论多么险恶的战场,只要他横抱大刀守在帐外,我都能安然入睡。可是,一支定功神弩射出的弩箭贯入他的右眼,直入脑中,手掌大小的斑驳的粗黑簇头从他的左耳处冒出,滴滴嗒嗒流淌着血红和雪白的血浆。他双脚犹在剧烈抖动,右手攥紧我的胳膊,身体护在我的面前。如果没有他在弩箭射来时,用身体挡住这支弩箭,被射穿头颅的就是我。  我轻轻合上他的左眼,感受到他忠诚的心跳渐渐离我而去,我干枯的双眼望向冰冷的玉璧,这座城池横亘我征服西贼的必经之路,不打掉玉璧,我就无法攻入长安。今年四月,晋州刺史韦孝宽接替西魏名将王思政驻守玉璧,我认为时机成熟,离开邺城至晋阳召集大军,九月包围玉璧。  大军在玉璧城南筑起土丘,企图居高临下,登城而入。韦孝宽将两座城门缚木连接,昼夜瞭望,严密防守。我派人向城内喊话:“即便你们缚楼顶天,我仍能穿城而入。”  我一面派军在城北再筑土山,日夜攻城不息,却偷偷命令投降的西魏降服命士卒在城南挖地道。韦孝宽在城内挖掘堑壕,在地道内储备了柴草,我军钻出即被擒杀或烧死。我早有准备,遍地尖头轳和轒轀车,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城上突降巨幔,战车不能进入,我军士卒捆绑松竿、浇上火油、烧幔焚楼。韦孝宽却已经打造铁钩,斩断火竿,护住布幔。我军沿着城墙大举挖掘地道,分四路共二十一条,安装木梁柱,涂油点火,烧毁木柱,地面下陷,城墙坍塌。韦孝宽却立即在城墙塌陷处竖立木栅,使我军不能攻入。  我不想下令强攻,这些士卒都是跟随我多年的百战精锐,他们随我出生入死,我不想让他们坚城矢石之下,枉丧性命。所幸,我还有一个办法来针对玉璧城中的致命弱点,城中缺水,必须从汾河汲水。我派遣大军一夜间截断汾水上游,可是天不佑我,漫天雪花竟然在不该的秋季不期突至,打乱我的攻城部署。  我一声令下,韦孝宽的侄儿韦迁被锁至城下,临以白刃,威胁韦孝宽投降,否则便行屠戮。参军祖孝征,祖莹之子,在重铠和大盾守护下,至城下劝说:“你们独守孤城,援兵断绝,最终必然无法守住城池?为何不降?”  韦孝宽慢悠悠从垛口之间露出:“我城池严固,兵食有余。攻者自劳,守者常逸,根本不需救援!我反而担心你们有不返之危。我韦孝宽为关西铁男儿,绝不为降将军也!”  祖珽有乃父之风,反应极快,立即离间守城士卒,向垛口中露出头颅的士卒高喊:“韦孝宽深受恩宠,所以才如此卖命,你们何必要替他赴汤蹈火?”  回答祖珽的是一阵箭雨,祖莹仍不放弃,手书募格: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赏帛万匹。让士卒射入于城中。韦孝宽随手拾起一支弓箭,手题书背:斩高欢者准此,返射城外。  慢熊怒不可遏,转身提刀来到韦迁身边,虎头刀高高举起。我挥挥手:“慢熊,且慢。”  城头的韦孝宽仍在慷慨激扬,毫不在意侄儿性命。慢熊不解:“高王,韦孝宽不降,何不杀之?”  城墙上的敌军,无不为韦孝宽不惜侄儿性命的行为感动,我招手叫来慢熊:“韦孝宽铁石心肠,毫不在意侄儿性命。杀韦迁只能泄愤,却惹得守城士卒同仇敌忾,以死难之心守城。”    无奈,我挥军猛攻。漫天雪花化作箭雨,无孔不入笼罩城墙,守城士卒身披重铠,连牙齿都有防护,弓箭无功而返,遍地坠落。正在此时,城墙上霹雳连连,定功神弩发射,夹杂在漫天雪花中向下倾泻。一点灰白雪花带着风声急卷而来,到我面前五六步幻成弩箭,我大吼一声挥剑格挡,我年老衰弱的臂膀无复当年神勇,竟被震得臂膀麻木,弩箭击破雪花长驱直入。我只觉得一股大力涌来,将我掀翻,我才发现,铁慢熊一点儿都不慢,假如他稍微慢一点,那支定弓弩也许就不会正中要害。他双手将我推开的同时,身体横在我的面前。我正好迎上他关切的目光,看着划着邪恶曲线的定弓弩贯入慢熊右眼。  我伸手,却抓不住他如同山崩倒地的身体,他就这样仰望着我,伴随着雪花和烟尘砸在地面。我全身颤抖,欲哭无泪,弯腰拾起慢熊跌落在地的铁刀,走到韦迁面前,他双目惊恐不敢仰视。  刀光闪耀,人头滚落地面,我不顾身上溅满鲜血,向城上的韦孝宽高高举起。城墙上的守军果然朝天怒吼,誓死为主将侄儿复仇。韦孝宽双眼喷出炙热火焰,如同我心中为慢熊复仇的烈焰。慢熊让我失去理智,十几万大军开始强行攻城,城墙上的箭雨更烈。复仇的快感忽然消失,我失去了窦泰,我失去了高敖曹,慢熊又倒在我眼前,还有多少好兄弟将丧生玉璧城下?即便我儿高澄代魏登上帝位,至高的荣耀也难以填平我的孤单。  我的士卒被慢熊的战死激怒,他们像我一样失去理智,潮水般向城墙涌去,箭雨夹在大雪之中飘落。我伫立在冰雪之中,苦战六十天,我就站在慢熊倒地的地方,看着我士卒冲锋,中箭,扑到,身亡。我殚精竭虑,智尽能枯,愤恨恼怒,忽觉眼前雪花幻作漆黑,我喷出一口鲜血,重重跌倒地面。  在我昏迷不醒的当夜,一颗流星自西而至,坠落我军营中,士卒惊惧。韦孝宽又放出风声,说我中箭身亡,动摇我的军心。我昏迷不醒让众将失去了主心骨,我双目紧闭,神智却能感受到他们的焦急和彷徨。外面战场仍在鏖战,我的心在流血,停止,不要攻了,退回晋阳,不要在玉璧城下消耗我的好兄弟的性命。可是,我的身体却不听命令,我的眼皮结实得如同铠甲,臂膀比城门还要沉重,嘴唇仿佛被弓弦锁死,我不能睁眼不能说话,不能坐起,也不能做出任何一个手势,就这样静静躺在帅帐正中,焦急的怒火在我心脏中燃烧,我在心里不断呐喊停止进攻,不要再让我勇敢的士卒们丧命。直到我放弃努力,一滴眼泪顺着我的眼角留下,这是我唯一可以做到的动作。众将看到我的眼泪,哗啦跪倒,放声痛哭,却不明白我命令他们退兵的心思。这样的煎熬已经持续二十多天,我的心脏已经被烧成灰烬,失去生机。我与你们相会的日子不远了,慢熊,慢些走,等等我。可是帐外战鼓激荡,喊杀的声音冲破霄汉,将领们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敢下令停止攻击。  只有祖孝征知道我的心事,向众将大声说:“不能再攻了,如果大王清醒,一定会收兵的。”  祖孝征人微言轻,能够替我下令的斛律金的忠诚此时变成愚忠:“不行,大王既然下令攻城,没有他的命令,我们便决不能停止。”  祖孝征远比他的父亲祖莹聪明:“城中韦孝宽放出谣言,说大王被定功神弩射杀,攻城士卒将信将疑。如果强攻失败,军心涣散,便将大祸临头。收兵吧,让他们见见大王,让他们心中有底。”  斛律金叹气一生,走到我的面前:“哎,大王这个样子,还不如不看。”    我的耳边飘来铃铛声音,谁来了?肯定不是来自邺城的武将和大臣,他们得到我病危的消息,一定会策马狂奔,而不会搭乘马车。我明白了,我最期待的那个人来了,我一生中有很多红颜。我最敬重的昭君,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毅然嫁给我,并为我生育了我爱如心肝的四个儿子,可是我对她仅为敬重。也不是郑大车,我最心爱的宠姬,她让我神魂颠倒,让我如痴如醉,但她仅是我的玩物。在我一生之中,我真正相爱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她,尔朱英娥,那个喜欢唱歌,曾经叫做小歌的女人。我游历大漠时与她那么亲近,她嫁入皇宫时,又曾经那么遥远,我与她的家族为敌的时候,我们又有那么无法逾越的距离,现在,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来了。    “彭城王妃到。”虽然我昏迷不醒,我的帐外亲兵仍然大声向我通禀。小歌为我生下的爱儿高泑被册封到彭城,因此大家都将小歌称为彭城王妃,其实对于一个曾为皇后的人,这个称呼仅是一个代号而已。  小歌,匆匆进入金顶大帐,没有直扑我的怀中,而是向老将斛律金大声吩咐:“快,传令收兵。”  小歌深知我心,我甚感欣慰。斛律金望我一眼:“可是,大王昏迷前命令我们大举攻城。”  小歌根本不与他争辩,大步走到我的床头,高高举起皇帝御赐节杖,众将见此信物如同见我,纷纷跪倒。小歌的语气不容置疑,毫无商量余地:“收兵。”    战鼓停歇,金锣响起,喊杀声音渐渐消退,勇士们停止流血,揪紧的心脏松弛下来,开始正常脉动,砰砰的心跳挤压血液在体内循环,体温开始回复,身体不再僵硬,一丝笑意浮现在我的嘴角。  祖孝征第一个发现,惊喜的声音压下众将的不安:“大王笑了。”  小歌放下节杖,扑进我怀中,毫无顾忌地紧紧贴在我的身上,熟悉的香味传入鼻中。她的嘴唇轻轻贴在我的耳边:“贺六浑,贺六浑。”  我的血液已经在身体循环一圈,我尝试着举起右手搭在小歌的腰间,又是祖孝征第一个发现我细小的动作:“大王能动了,哈哈,果然只有彭城王妃能唤醒大王。  我的手掌顺着小歌的脊背挽住她的腰肢,我挣来眼睛向小歌轻轻一笑,只有她才能读懂我笑容的欣喜。我借力挺起腰杆,挥手唤起跪地的斛律金:“扶我起来,我没有死。”  忠诚的斛律金还在担心我的身体:“大王,好好休息身子吧。”  我的体力衰弱,无法走出大帐,我必须让大军看见,怎么办?小歌明白了我的意思,手指帐顶大声吩咐:“快,拆掉帐篷。”  祖孝征已经跳起,指挥士卒捣毁帐篷,斛律金仍不明白:“大王,拆了金顶大帐,您住在哪里?”  “撤军,回晋阳。”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军士们已经拆去帐顶,露出星空,然后我又看到远处的玉璧城。  随着帐篷被一层层剥掉,我和小歌渐渐暴露,四周爆发出一阵欢呼的声音,他们在这二十多日饱受谣言折磨。我的目光扫向玉璧城下横叠的尸体,我轻轻招手唤来祖孝征:“战事如何?”  祖孝征明白我的意思,贴在我的身边压低声音:“损失七万。”  我强压泪水:“在玉璧城北挖掘深坑,埋葬将士遗骨,让慢熊独处,墓穴置于大墓之首。”  大军撤回,玉璧守军知我无恙,不敢出城反击。我们围攻玉璧六十多日,将士战死和病死者七万,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大一次挫败,而我已经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我衰老的身体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唯有小歌靠在身边,给我温暖。  二十多年过去了,小歌容颜依旧,我们相识的情景仿佛再现,同样的雪夜,同样的篝火,还有同样的那些人。我转向斛律金露出笑容:“阿六敦,还记得我们相识的那一夜吗?”  斛律金比二十年前苍老许多,精神却仿佛比那时还要矍铄:“记得,大王,那时你还是秀容的牧马人。我也刚打完败仗,心灰意冷,便要与候景和刘贵一起逃亡。对了,还有皇后陛下,那也是你与皇后第一次相见吧?”  斛律金仍然称呼小歌为皇后,我毫不介意,小歌曾嫁两帝,如果我儿高澄称帝,她便成为三帝之妃。我却没有篡魏之意,天下还是大魏的天下,小歌曾为孝庄帝的皇后,我们都是曾经向她跪拜的臣子。即便她成为我的王妃,我对她仍不敢失礼怠慢,以皇后之礼待她。  “还记得那天我们考得羊肉吗?好想。”小歌也沉浸到回忆之中。  “还有那首歌。”我轻轻贴近小歌身体,她的香味没有改变。  小歌从我怀中坐直,右臂暗自撑在我脊背之后,让我坐直身体,振奋军队的士气。她向斛律金挥手:“阿六敦,让我们用歌声为战死的士卒们送行吧,他们战死异域,却可以借着歌声回到他们魂牵梦绕的草原。”  小歌与斛律金带头唱起这首歌,我不禁泪如雨下,哀感流涕,以手击节,高声合唱: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的士卒大多为六镇胡人,他们听到熟悉的歌曲,仿佛回到故乡的草原,歌声渐渐升起,直上云霄。我融入到歌声之中,我的回忆回到二十年前,逃避皇宫采选的小歌游历大漠。我却放不下猎天下的梦想,导致她被父亲送入皇宫,成为孝明帝元诩之嫔。我回到秀容牧马三年,深深自责,自暴自弃,突然,我得到消息,胡灵太后竟要谋害亲子元诩,你被幽禁闭食于深宫。    我命令将全部食物取出,犒劳将士。第二日,十一月庚子,我解围而去返回晋阳。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我仰天长叹:“难道日蚀为我?如此死亦何恨?”  
  我食言了 没到10年就来了  可是楼主你..居然写了不放出来!!!
  楼上的。为何我们都是5分50秒。你却在我前面。。。
  呵呵,这段是写好了,但是暂时废弃不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拯救武侠美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