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玩的游戏,只动脑筋有创意地玩和动嘴的。

玩一个不说话的游戏
行到水穷,坐看云起
王亦科的BLOG
 发表时间: | 人气:2877
梦晗走过来了。我恩恩了半天,她也没听懂,她做了个写字的动作,我点点头,表示明白。我在纸上写下:你说话了吗?
张梦晗拼命地摇头,那神情好象是要洗清所有的耻辱似的。这时,马千寓也走过来问我:“你不能说话吗?”我点了点头,并冲她做了一个悲哀的神情。心里有些后悔。
上课铃响了,我安静地坐着,紧闭嘴巴,但却好象有很多话想要从我的嘴里钻出来似的。
我真想说话,可我也不想输掉比赛。但好在女同学都够义气,她们不刺激我,反而给我打气。但那些可恶的男生呢,都故意逗我,气得我快吐血。
快了,放学时间快到了,可就在离胜利一步之遥的时候,我的嘴巴却不争气地溜出了一句话来。哎,半天不说话,这难度还真大。
上午,王老师又要选人参加“不说话”游戏了。&&&&& 我立刻站了起来。因为前一次挑战的人全军覆没了,我就不信我做不到,再说了,胜利了还有奖品呢!如我所愿,我被王老师选中了,时间安排在下午。我不禁心想:“你们就看我的厉害吧!”&&&&& 午睡课铃一响,我立刻下定决心:现在开始不说话了。午睡时,我想着想着,竟然失眠了。午睡结束了,我一个剑步冲进教室,我刚想说:大家好!但是,话到嘴边又被我吞进肚子里了。我让俞淳、马千寓帮我收本子。我熟练地打着手势指挥马千寓和俞淳收好本子,让她们交到办公室,累得我手也酸了。我想:这下,本子都收好了,接下来就容易了!&&&&& 突然,胡亦珂叫我一起去玩“沙沙拉拉”游戏。我早就料到她们是想让我说话,我偏不说。这时,俞淳说:“我们来玩哑版喔!”尽管马千寓和胡亦珂使劲朝俞淳眨眼,可俞淳就是不管她们,坚持要玩哑版,真不愧是我的好伙伴啊!&&&&& 尽管我已经很努力了,可真是防不胜防啊!&&&&& 阅读课时,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甚至忘记了我正在参加“不说话”游戏。这时我的同桌――陈奕妃大概观察到了这个情况,便故意问我“闵”字怎么读,没有防备的我告诉了她。&&&&& 就这样,我输了。“不说话”游戏想想很简单,要做到却真难啊!
你终于说话了
我故意逗她:“否则什么呀?”
周恬羽没有理我。第一次刺激失败。
突然,马千寓把我拉到教室一旁,悄悄对我说了一个绝好的主意。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周恬羽身边对她说:“哦!你说话了!”周恬羽直摇头,看样子极想说话。“马千寓这一招可真灵!”我心想。可是说了几次,后来周恬羽索性不理我了!第二次刺激失败。
就在我费尽口舌又绞尽脑汁,再也想不出主意时,广播响了,播送的是前几天我们班眼操比赛和广播操比赛的成绩:“眼操比赛四年级――四(3)A班第一名!”虽然我们早就知道了比赛成绩,但是我们全班同学还是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耶!――”
重要的是――周恬羽也说“耶!――”哈哈,周恬羽,你终于说话了!
&&&&&&&&&&&&&&&&&&&&&&&&&&&&&&&&& &
&&&&&&&&&&&
俞淳就知道:
我被选上了
自从王老师和我们玩上不说话游戏,我们差不多都是全军覆没,今天是星期五,
曾听过国外有些个学校,每个孩子每年都有一个特殊的“体验日”,即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在这一天,也许你是一个盲人,眼睛被蒙上纱布,走路需要同学搀扶;也许你的双腿行动不便,需要依靠轮椅;或许你是一聋哑人,不能开口说话。我觉得这个体验日的设置是很有意义的,它更让人懂得珍惜,学会珍爱,同情弱小。而我们这个小游戏,也许要说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未免有些牵强,然而,那也是对孩子们意志力的考验,参加游戏要有勇气,不中途放弃更要有毅力,就算对每个孩子未必达到这样境界,也是游戏了,开心了,若是还有几篇好文章诞生,那真是意外收获呢,我得喜上眉梢了。您说呢?
特别声明:这个游戏的发明者其实不是我,而是宣敏老师。因为她没有申请专利,我便现学现卖,也算是将它发扬光大。呵呵~~
评论者:王亦科[本校教师]   评论时间: 10:13:40
言之有理!接受这个建议了。
评论者:吕文[本校学生]   评论时间: 8:11:01
王老师这招应该很有创意!但是我觉得后面的奖励方式好象有点不妥,免去做作业感觉不太好,如果改成精神奖励,例如奖励小红花/在墙报上表扬啊/等等,小孩子我想更注重这方面的奖励!
评论者:章筱锋[本校教师]   评论时间: 12:28:27
&&&&&王老师这招我立刻借用。太绝了!
发表评论:(游客不能发表,字数不超过300个汉字!)
我要匿名评论(打勾不显示评论者姓名)[讨论]动脑o动手o动嘴 - 知者乐 - 上海大学乐乎博客--思考,交流,分享,行动,成长,快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讨论]动脑o动手o动嘴
17:06:54&|&[讨论]动脑o动手o动嘴
&记得周恒院士有一次(好像是在上大举行的MMM-IX会议上)在我们这里做学术报告,他指着报告稿上的三位作者的名字说:&做这个工作时,我是动脑的,第一作者(研究生)主要是动手的,而第二作者则是又动脑又动手的。&我们看着这位(当时)年近八旬的报告人不禁会心地笑了,同时也很钦佩这位仍在科学园地里耕耘的年高德劭的学者。大家都知道,科学研究是一种重脑力劳动。需要动脑又动手,有时还得动嘴。&动脑&,指的是通过文献调研或现场调研,选题、立项、构思,确定研究方案,考虑如何解决其中的疑难问题,得到结果后还得考虑如何分析、总结;&动手&,主要指具体进行解析演绎、数值计算、实验室实验或现场观测,最后敷衍成文,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得动脑;&动嘴&指的是在各种场合进行口头表述,介绍所得的相关成果。如今的学术论文中若有三位作者署名,一般模式如周恒院士所述:主要动手者+动脑兼动手者+动脑者因此,我把科研工作者分成三类:第一类:动脑,动手,动嘴,经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第二类:主要动脑和动嘴,较少直接动手,我通常把他们称为在二线活动的科研工作者(见的博文);第三类:不动脑,不动手,只动嘴。也就是说,他们既不看文献、想问题、出题目等等,也不做演绎、做计算、做实验、审改学生论文&&;只是把学生、同事、甚至外人的科研成果拿来,做洋洋万言的大报告。严格说来,前两类是科研工作者,第三类则不是,或者说是假冒伪劣的,我经常给予这类人一个称谓:&科研掮客&。他们或利用手里的权力,或利用头上的&光环&,&套&来各种各样的项目,手头经费不少,然后以各种形式&分包&出去,本人自可不必动脑动手,有了研究成果,他就来坐享其成了,别人的成果统统算成自己的(有时还把真正的动脑动手者排斥在外)。这种人通常很有活动能力和演讲能力,善于吹嘘,善于编造,动起嘴来绘声绘色,很能迷惑人,让别人误以为他有本事。更为糟糕的是:这第三类人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品质低劣,不讲道德,经常&学术不够,权术来凑&,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他们那里常常是学术腐败的&滋生地&。我在想,时光倒转20年,几乎没有这种&科研掮客&呀!怎么现在会这样啊?我想不通。而且令人忧心忡忡的是:这类&掮客&没有消亡反有增多的趋势。该是对第三类人说&不&的时候了!&写于2010年7月9日<div class="votes" id="Score
(不得超过 50 个汉字) (输入完内容可以直接按Ctrl+Enter提交)&#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有趣的民间游戏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有趣的民间游戏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7:48:15|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有趣的民间游戏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益智玩具动脑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