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布《安倍 波茨坦公告告》的只有美英苏三国

《开罗宣言》的实质是惩罚侵略国日本
[导读]打败日本法西斯是惩罚日本侵略的重要内容,是开罗会议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正如《开罗宣言》所指出的,“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表示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陆海空诸方面加诸残暴的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1945年,苏军向关东军发起进攻
日至26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防御转入进攻的关键时期,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罗会议。会议形成的《开罗宣言》,在征得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同意后,于12月1日以中美英三国名义正式发布,实际上是反法西斯四大国的共同宣言。《开罗宣言》庄严宣布,“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打败日本法西斯是惩罚日本侵略的重要内容,是开罗会议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正如《开罗宣言》所指出的,“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表示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陆海空诸方面加诸残暴的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为了尽快打败日本法西斯,日至日,在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向斯大林提出,请求苏联在远东参加对日作战。斯大林表示,“一旦德国被最后打败,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增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将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 日至11日,在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苏首脑专门讨论了苏联对日作战问题,于11日签订了《美英苏三国关于日本的协议》,即《雅尔塔协定》,决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至此,盟国完成了对日作战的最后协商与布局。日,在美英苏三国首脑波茨坦会议上,经美英中三国协商同意,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庄严宣布:“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此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直至其停止抵抗为止。”后来,苏联也同意了《波茨坦公告》,重申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波茨坦公告》便成为美英苏中四国的公告。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反攻作战,日本陷入中美苏英四大国包围之中。在中美苏英盟国的合力打击下,日,天皇宣布日本向盟国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中美英苏等盟国投降的仪式,签署了《日本投降书》,标志着盟国完成了开罗会议确定的用武力制止日本侵略,使其无条件投降的惩罚日本侵略的目标。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与嘉兴南湖纪念馆联合举办的“大...…
北京游乐园全新的升级改造方案目前正在由多部门联合制定...…
没有工作的假期,想睡就睡是极好的。没有压力,也没有突...…
前往渣滓洞,是久仰其名。受《红岩》等小说的影响,今天...…
重庆,是从前在我专业上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龚主任工作和...…
红村联盟站:
合作伙伴:
扫二维码 下载安卓版手机客户端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其他合作网站账号登陆 :日本挨原子弹或因翻译错误?解密《波茨坦公告》 - 海德网
溯古追风,网聚历史人的力量! www.xhistory.net投稿及合作请联系个人微信号:thexrock()声
明 文章所持观点立场,不代表溯古追风世界历史网立场;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站会员转载;如文章引起版权及其它原因纠纷,请与我们及时联系。来源|国际在线原文|解密《波茨坦公告》 日本挨原子弹或因翻译错误文|杨卫隆日,美、英、中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且给予日本投降和结束战争的某些承诺。7月27日,日本内阁举行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内阁有主战和主降两派,会议没有结论。由于苏联没有签署《波茨坦公告》,日本要求苏联斡旋,想与盟军进行和谈。之后,日方便等待苏联的答复和盟国正式的最后通牒。7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记者招待会。当时,日本官方通讯社——同盟通讯社发表了铃木声明的英文译本。笔者的翻译是:“我认为联合公告只是重复开罗会议声明。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看不到重大意义,而且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完全将它忽略,并且为了成功地结束战争而坚定地战斗。”日本终战首相:铃木贯太郎从这段译文中,可以看出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明确地拒绝了《波茨坦公告》,决心要与盟军决一死战。日本拒绝《波茨坦公告》之后,美国于8月6日向广岛投下原子弹,令10万人丧生。8月9日,美军再以原子弹轰击长崎市。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回忆此事时表示,如果日本不拒绝《波茨坦公告》,美国就不会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而根据战后文献和裕仁天皇及铃木首相的发言,日本当时的确没有拒绝《波茨坦公告》,只是暂时不予置评,等待苏联的回复。有些人说铃木首相一语误国,没有明确地表示暂时不评论此事。也有人认为铃木当时确实是拒绝了《波茨坦公告》,只是日后日本遭到原子弹袭击才倒过来说。也有人说是翻译的人译错了,导致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悲惨下场。为了搞清楚这件事,笔者找到铃木当年回应《波茨坦公告》的日文原文。这段声明和日本官方通讯社——同盟通讯社的英文译本内容有很大差别。日本战时首相铃木说“不回应”《波茨坦公告》,日本同盟通讯社将铃木的话说成“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路透社和美联社更是将铃木的话说成“拒绝”《波茨坦公告》。美国战时总统和军方首长看到的文本是路透社和美联社发出的版本。结果,日本就是在政客、译者和编辑的疏忽之下,吃了两颗原子弹才无条件投降。战后,日本人埋怨铃木首相没有明确地说对《波茨坦公告》“暂不置评”,却用了意义含糊不清的日文“黙殺”一词。“黙殺”这个词没有对应的英文单词,即使在日文里也可以解作“不置评”或者“拒绝”等意思。关乎国家存亡的声明,不应该说得模棱两可。铃木是位日本政客,日本政客说话一定是模棱两可,这是惯例。同盟通讯社的翻译员在不清楚铃木首相声明的原意情况下,选择错误的译文,把“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的话硬塞进铃木的口中。路透社和美联社编辑又将“拒绝”《波茨坦公告》的话硬塞进铃木的口中。这种误会与两国的民族特性又有没有关系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附:溯古追风世界历史网补充内容部分关于波茨坦公告,当时是英,美,苏三国参与制订了波茨坦公告,但由于之前苏日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还没有结束,所以苏联方面斯大林没有立刻签字,而是等条约到期,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波茨坦公告。中国并没有代表参加波茨坦会议,(另有一说:中国其实有派代表参加,只是中国首脑没有参加会议,所以容易在历史上被忽略。)但公告发布前,征得了中国的同意。苏联方面因条约限期以及没有对日本作战,不方便签字公告,加之中国在二战及抗战中的历史作用,所以改由中国代苏联签字波茨坦公告,蒋公委托美国杜鲁门总统代签为“The president of China”(即中国主席)。8月6日,8月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加入《波茨坦宣言》;8月9日,苏联对日作战;8月10日,日本政府被迫通过中立国瑞士向中、美、英、苏发出乞降照会;日,日本天皇向议会宣布接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溯古追风,网聚历史人的力量! - www.xhistory.net关注世界历史,关注 溯古追风世界历史网 微信公众帐号,点击右上角,分享本文或关注本帐号。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说明出处。国家档案局发布《伟大胜利——中国受降档案》第二集:中、美、英、苏等国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平顶山新闻网
国家档案局发布《伟大胜利——中国受降档案》第二集:中、美、英、苏等国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09:04:02&&&&&&&&&&&&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 国家档案局16日在其官网发布了《伟大胜利——中国受降档案》专题第二集:中、美、英、苏等国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根据第二集说明,1943年11月22日——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等问题,会议宣言强调战争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1945年2月4日—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对日本作战的秘密协定。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指出:“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在日本宣布“不理睬波茨坦公告”后,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正式声明加入《波茨坦公告》,并发表对日作战宣言,次日,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这些都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促进了日本的投降。
责任编辑:祁凯琳
 相关新闻
平顶山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平顶山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平顶山新闻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平顶山新闻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平顶山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平顶山新闻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平顶山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平顶山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 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邮编:467002&& 传真: 豫ICP备号 豫平公网安10《波茨坦公告》还是“波茨坦宣言”,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应怎样表述_爆料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6,255贴子:
《波茨坦公告》还是“波茨坦宣言”,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应怎样表述
众所周知,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上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通称。出版的《国际条约集1945-1947》全文收录了这份文件,所用的名称就是《波茨坦公告》。很多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的历史文献集中,采用的也是《波茨坦公告》这个名称。高校许多世界现代史教材也都使用《波茨坦公告》一词(如、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第377页,,1994年版)。《波茨坦公告》这一专用名词已经为国内外普遍认同和使用。早在这份文件问世的时候,我国就明确称它为《波茨坦公告》,如1945年8月10日登载的《对日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的宣言书》(1945年8月8日)中,就有“苏联政府”“接受了盟国的建议,并参加盟国今年7月26日的公告”之语。还要指出,《朱德总司令为受降问题致美英苏三国说帖》(1945年8月15日)中也称之为“波茨坦公告”,指出“日本政府已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也都是采用《波茨坦公告》这一专用名词,那么到底应该用哪一种表述更合适呢?
30秒只要30秒让你的灵魂...
今晚,我请你吃米线加肠...
更爱哪一位?相似美人大...
你逃不掉的!它,在你背...
女人和道理你只能选一个。
周四美女●撸啊撸的脑残粉
火影忍者拍真人版电影,...
九百多度的近视,居然能...
也许我们的爱不那么顺利...
当年那个叫我梓楠妹妹的...
从“小黑人”到“大圣”,客...
萌妹头像:你不可错过的...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天涯共此时》栏目7月21日播出:《波茨坦公告》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以胜利告终,但是在亚洲大陆的各战场上,与日军的作战还在激烈进行。
  与此同时,美、英、苏三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经过协商决定,为了解决战后欧洲问题、对德国处理的问题,以及如何令日本早日投降的问题,于1945年7月中旬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二战当中,最后一次&三巨头&会晤。
  在这次会议期间,发表了举世闻名的《波茨坦公告》。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参加波茨坦会议的是美、英、苏三国,而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的却是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以及英国首相。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为何没有参与这份文件的发表,日本政府又是如何接受这份公告的?《波茨坦公告》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真相?
编辑:滕雪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016年基本完成数据整合建库,2017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
24小时点击排行
CBox央视影音精彩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