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刷朋友圈圈的"22岁,天使轮估值超6亿"到底是咋回事

两天内3个“创业骗子”刷爆朋友圈,看看投资人们怎么说-中青在线
没有“水货投资人”,就没有“创业骗子”两天内3个“创业骗子”刷爆朋友圈,看看投资人们怎么说发布时间: 20:44 来源:中青在线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3个“牛皮吹上天”的创业者,给当下红红火火的互联网创业热潮,浇上了一盆冷水。7月29日、30日两天时间,《把脸打肿:刷爆朋友圈的“22岁!天使轮估值超6亿”到底是咋回事》、《扒皮第二弹:刷屏的“云视链”被一家公司找上门了,指其剽窃》、《一个月前,我绝不敢把“无耻”用在创业者身上》、《知乎网友把号称“中国特斯拉”的游侠汽车扒得干干净净》、《“一亩田”万亿奇迹疑云,夸张和欺骗其实只隔一层纸》等“扒皮”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内刷屏,这些文章,将此前刚刚驶上创业神坛的“三驾马车”拉下神坛。
被扒皮最惨的,是被称为“哈佛都教授”的金证济苍。经哈佛大学校友“扒皮”,这个英文名为William Joy的小伙子,远非其自己声称的“哈佛学生”,而只是一个后勤部门的高压电工;他的公司Venvy云视链,也并未入选哈佛iLab孵化器;他网站上公布的“合伙人”们,图片和姓名也都是国外网站上“扒”来的。
而游侠汽车,则被网友用专业知识“扒”出了“买辆特斯拉改装”的老底;农产品交易网站“一亩田”则祸起107万吨的洋葱,网友扒皮称,盛产洋葱的西昌,一年产量才35万吨,“这是哪个种植大户种出了107万吨洋葱?”
对于两天内3个“明星级”创业企业被扒皮的现状,与创业者走得最近的投资人们又是怎么看的?他们有没有被骗上当的经历?创业的大环境是不是已经不太好了?
没有不靠谱的投资人,就没有“创业骗子”
听说金证济苍被“扒皮”了,上海拙朴投资管理中心创始合伙人邵楠“嘿嘿”笑了两声。这个经验老道的“天使”在半年前就注意到了这家公司,彼时,媒体对这家公司的报道有限,影响力也并不算大。
“一个字,扯淡。”邵楠不是一个唯学历马首是瞻的投资人,他也很少关注创业者身上哈佛、耶鲁、斯坦福的标签,但他有常识,“创业前期就炒作的项目,多数不靠谱。”
一名从事自动化研究的博士后在有关金证济苍报道一出场时就判断,“吹牛吹得太过了。”他说,直接手动在视频里加标签的技术比较简单,但自动识别视频里的东西,是人工智能的世界性难题,“人的意识很难通过什么瞳孔来识别,如果他已经做到,我只能说我无颜面对技术二字。”
邵楠说,如果这样的项目能拿到6亿估值,问题就出在投资人的身上,“没有不靠谱的投资人,就没有’创业骗子’。”
他认为,目前的大环境是,很多投资人,不具有甄别创业项目的资质。他们没有专业知识,只是“有钱”,“挖煤的、造房子的,有点钱都来当天使了,有这些人来投资,才会有骗子出现。”
沪江网蚂蚁雄兵基金创始人张相廷也持相同观点,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目前的创投形势是,“生态坏了。”富二代、煤老板、房地产老板的加入,整体拉低了投资人的执业水准,“是个人都能当天使,其实都是水货投资人。”
有的创投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但创投团队,却鱼龙混杂。个别项目经理,会与被投资的创业者串通作假,把不合格的公司“包装”成为朝阳企业,骗创始投资人的钱。还有的天使,在对行业缺少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就随便投给一家小公司几十万元,但这笔钱,多数是打水漂的。
“很多天使都有这种经历,刚给一个小企业几十万,没几个月,CEO就跑了。不干了。”张相廷说。
把别人的PPT拿来改一改,也能忽悠到“水货天使”
“水货投资人”的增多,直接导致互联网创业骗子这一新兴行当的诞生。
张相廷经常遇到“草台班子”创业者——除了CEO,所有的创始人都是大企业的高管、中层,简历牛得不得了,但没有一个人是全职的。这样的小公司,最爱“骗”天使。
因为在“天使轮”融资阶段,公司雏形、项目报表、财务报表等还不够完善,所有很少有“天使”会正儿八经像A轮、B轮投资人那样专设一个部门对所投项目进行尽职调查。一般一个创业项目,只有在A轮之后,才会被正规投资公司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包括财务、法务、商务(数据库)等多个方面。
但在“天使轮”,一来,单打独斗的“天使”们没有一个专门团队来做调查,二来,企业尚不稳定,也没有一个稳定不变的业务来供投资人调查。这种状况,直接导致那些“眼神不好”的水货天使栽跟头。
张相廷曾在智能视频分析领域精耕10多年,见过很多“创业骗子”。有的人拿一个思路,先在一线、二线城市骗投资,再到三线、四线城市骗,拿到创投机构去骗投资,再拿到天使那里骗个人,同一个项目,反复融资好几回,却不告诉投资人总共从多少人那里拿过钱;还有的人,拿着一个其他企业的路演PPT,直接改了名字、改了日期后,就变成自己的,也能骗到钱。
苏大天宫创投总经理袁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曾遇到过一个“人品有问题”的创业者,到处忽悠钱,最后果然有一个不够专业的“天使”被忽悠了进去,至今仍与创业者一起“陷在泥潭里”。
媒体报道一下,估值“蹭蹭蹭”就上去了
一个令人不安的现状是,“浮躁”之风日盛。
一名过去常常在中关村出没的天使投资人告诉记者,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南大门往里走,短短200多米的路程,就能让一个创业者迅速“膨胀”起来,“进去的时候,心里估值是200万元;兜了一圈,各种创业咖啡喝喝、投资人聊聊,200米逛完出来,心里估值就1个亿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媒体推波助澜。袁方介绍说,不少创业项目都喜欢“疯狂包装”自己,给自己此前的融资数额加一个零或者把“元”改成“美元”,在公共媒体上展示,以提升逼格。这一招,据袁方观察,也的确有效,“被一些媒体,尤其是比较火的创业公众号报道一下,马上抬高自我估值。”
因为有人通过这种捷径成功提高估值,因此这种被媒体报道的方式也在创业者圈内被广泛应用。
曾有一个初创企业的创始合伙人告诉记者,他们收到过一些比较有名的、自媒体公众号的邀约,“给我们写一篇稿子,收费9000元到几万元不等。”这名合伙人说,有的自媒体向他吹嘘,自己有数十万粉丝,每篇文章阅读率都超过10万次,“他们运行团队总共才五六个人,号称年盈利1000多万元。”
除了媒体报道,名校出身也成为一些创业者自我提升估值的“有力论据”。
邵楠就遇到过一个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肄业的创业者,他跟“天使”谈价钱,跑上来就要了一个很高的估值。“问他为什么这个价?他说我们学校毕业的都这个价。”对于这样的创业者,邵楠哭笑不得,“是学校创业,还是你创业?”
袁方投资有一个原则,被媒体大肆报道过的项目坚决不投;创业者人品不好的,坚决不投,“被报道过的,自我感觉都太良好,估值太高;人品不行的,把你钱坑了都不知道。”
干货分享:创业者“人品”怎么看?
调查“人品”,是最难的。
邵楠在这方面算是一个专家了。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于“天使”来说,人比事儿要重要地多,“项目不稳定的,可以是一直改变方向,但人是稳定的,只有看人才准确。”
在决定是否投资以前,他首先要看一个团队是否“All-in”了。“我投过一个福建农村来的中专毕业生,他把自己所有存款都投了进去,把自己唯一一套经济适用房也卖了创业。”这种人,在邵楠看来,即使没有华丽的简历、闪亮的母校,一样值得投资人投。
相反,那些一开始就告诉投资人“万事具备,只差投资”的人,邵楠一定不会给钱,“我投资你只是一部分钱,事业是你自己的,能不能活靠你自己全情投入。”
当前创投界,有一种追逐海归名校的风气,有一部分投资人专投国内外名校毕业生。邵楠对此并不认同,“我宁可相信一个在路边摆摊的卖油条、卖小龙虾的创业,也不相信一个成天坐在办公室里的名校毕业生创业。”
邵楠投资的一个准则是,只查人,别的不查。他一般会问创业者两个问题——这辈子经历过最大的苦难是什么;你的缺点是什么。他会把创业者从初中开始的每一段经历都研究个透,要求创业者每个时间段提供一个联系人,他会逐一打电话去调查。
张相廷也有类似的做法。每遇到一个想投资的创业团队,他都会让对方找几个朋友一起聚聚聊聊天,通过了解创业者的朋友,来了解创业者本人。
一个创业团队,张相廷通常要求与几个创始人分别单独聊天,“有的来不了的,说明是兼职;有的来了以后,各说各的,不是一条心;还有的干脆不同意分别聊,那就更不能投了。”【责任编辑:王长宇】
新闻排行榜
国家旅游局“2015中国好游客、2015中国好导游”推选征集活动火热开启,你也来支持一下吧!
在雨中发一会儿呆,向那对甲虫情侣微笑一下。日子,尽可能从容起来。激情,请不要瞬间燃烧殆尽,留一点回忆给未来。
因小品《花木兰》扮演者贾玲,在其小品创作中对花木兰这一形象的改编偏离了历史形象,而将自己推向了“道歉门”。3个明星创业者被网友批为“牛皮吹上天”,这给当下红火的互联网创业热潮浇了一盆冷水。7月29日、30日两天,《把脸打肿:刷爆朋友圈的“22岁!天使轮估值超6亿”到底是咋回事》《扒皮第二弹:刷屏的“云视链”被一家公司找上门了,指其剽窃》《...
4天1小时前发布
还可以输入150字
标题已超出10个字
您发布过于频繁,请2分钟后重新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哦!可以选择
赶紧当第一个评论者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闻:
24小时挨踢1024 TOP 10
7块多发行,3000万的盘子,圈钱不过2亿多,股价一度涨到300多,跌到200的时候证监会要求大股东增持,大股东当场斯巴达了。。。7块钱卖出去的东西,你让我200买回来?何况圈来的钱归公司所有,不是大股东自己的。。。现在又跌到了120了
微博评论有一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独自一人不带脑子不带钞票出去旅行,一心想着蹭别人的便宜,搭别人的顺风车,那么,你早晚会被抛尸在郊外!”
分析的头头是道,就是没提到一点,这么一个号称是制造大国,咋就连做点让人放心的奶粉都这么难呢?
秋秋不是怕你边走路边玩手机撞到,还温馨的帮你开启了摄像头让你看着路么
千万别带京东玩,就因为不给我打电话直接给我放快递箱里,我已经养成了货到付款的好习惯。让丫不给我送上楼,这回让你带pos机来。
作为专业人我来说两句,有朋友住在基站塔底附近,约离天线直线距离80米左右,我测算过,该站到他家的无线功率已衰减到约几百万分之一瓦,我跟他说:你家电视和微波炉和电灯泡的热辐射比基站过来的信号强到不知道哪去了。 不要以讹传讹,基站信号对大家的健康完全没有影响,请充分享受移动通信带来的各种便利各种乐趣。
防水溅不防手贱
基站信号属于热辐射(太阳那暖意就是热辐射),并非属于X光那种对人体有直接伤害的电离辐射,基站信号离开天线后会迅速衰减,但因为各种调制技术,还是能让终端接收到信号并正常工作。还有,一定区域内基站数量增多,各基站就能相应地降低功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请大家不要妖魔化运营商的无线基站,你们不知道,为了保证广大用户能正常使用各种服务,我们维护口的真的操碎了心,你们不忙的时候我们忙,你们忙的时候比如过个什么节我们可是要跑断腿的,要是哪个山区来电地质灾害,我们爬也要爬到基站保证信号,保证灾害地区通信畅通。不说了,说多都是泪。如何在22岁偷到6个亿
单就打假功能来说,一个知乎,可以抵10个方舟子和20个315。
先是游侠电动车被@maomaobear 爆料说只不过是买了辆特拉斯做了一些改装,做了一辆甚至不能上路的原型车就开始大肆宣扬2017年要量产了。
时隔两天,另一则刷爆朋友圈的文章《22岁,天使轮估值超过6亿,将颠覆整个视频和广告行业》&&讲述22岁的哈佛奇才金证济苍(William Joy),『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休学创业做云视链,不但估值超过6亿,而且可能颠覆整个视频和广告行业&&更是被知乎扒得体无完肤:
@Emily L 曝光故事男主角并没有在哈佛入学;
@大倪 曝光他们的官方网站所谓的『团队成员』竟然是盗图自《纽约时报》和一个印度的图片库;
@唐溪永 爆料他们把使用文档放在Github上,就说Github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使用了亚马逊云服务,就说aws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也是醉了。
不过,更离谱的是,有知情人士爆料称,就算是他们所谓『核心技术』的云视链,其实也是盗窃的别人的技术。
什么是云视链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看似高大上的云视链(真的不是云鄙视链)到底是什么鬼。
有趣的是,在维基百科上,根本没有『云视链』这个词条。
不得已,看百度百科的解释:
云视链是一种全新的视频交互模式,依托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视频中物体智能追踪,让用户可以点击视频中的物品或人,实时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可广泛应用于电商,科教,娱乐等领域。以此搭建的视频生态系统,让观众能直接点击视频中感兴趣的事物或人,进行评论吐槽或购买,提供前所未有的视频交互体验。
用人类能听懂的语言说,就是当你在看视频的时候,看到某个东西比较感兴趣,就能直接点击它,进入更多的解释页面,或者产品的购买页面。
图片来源于云视链宣传视频
虽然我并没有在看视频的时候动手点击的欲望,但这看上去貌似是一个蛮牛逼的技术。
这个技术是金证济苍首创的吗
知乎上有网友爆料说这个技术早就已经在国外见过了,而&E-motion(现更名为Cinematique)&团队成员更是向望月爆料,称他们在三年前就已获得这项名叫&互动点触视频技术&的专利。
从他们出示的证据来看,好奇心日报在今年了2月的时候报道了 E-MOTION的这项技术。
截图自好奇心日报
雅虎财经也在5月的时候报道了E-motion创始人莫迪摘得《Fast Company》2015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奖。
截图自雅虎财经
更具说服力的是36Kr 的报道,他们在报道云视链的时候,提到了几个月前就入驻的E-motion。
截图自36kr
E-motion的创始人莫迪也在朋友圈谈到了这个问题。
种种迹象表明,云视链可能不是宣传中的那么美好,甚至,可能面临剽窃技术的质疑。
还有,这些诡异而有趣的事情
&&今晚云视链的创始人金证济苍视频直播,澄清之前的质疑,我饶有兴致地去看了。你不修边幅翘着个腿讲也就算了,你说话我听不大清楚也就算了,但是,你讲的内容就是自己如何牛逼,完全没有回应这些质疑啊,而且,讲着讲着竟然断网了,你觉得带宽有限,于是让大家把电脑和手机都关了,都关了&&
&&云视链的 about 页面,也就是之前知乎网友爆料的四处扒图过来滥竽充数的那个页面,已经无法访问。
&&知乎上替吹捧云视链好用的一位用户,被网友扒出来点赞者都是僵尸用户,这也太狠了吧!
&&发布《22岁,天使轮估值超过6亿,将颠覆整个视频和广告行业》这篇雄文的微信公众号被封号了,原因应该是诱导分享。
互联网时代,虽然信息还没有完全透明,但也大大改善了不对称的状况,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傻子明显越来越不够用了。所以,『创业者』们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产品上,要知道,讲故事不等于编故事,而且,如果可以轻易『偷』来6个亿的话,那么让其他的优秀创业者情何以堪?
最新图文推荐
合作媒体专栏
望月,蛰居桂林的80初四川大汉,供职于通信部门,酷好网络,06年底开始写博扯淡。2005...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
seajs.config({
base: "/resource/passapi/scripts/"
seajs.use('seajs/seajs-css');
seajs.use(['artdialog/src/dialog-plus'], function (dialog) {
$('/newsweb/news.html?url=http%3a%2f%%2fnews%2f1%2f429149.shtml%23favorite').on('click', function(){
$.getJSON('/passapi.php?op=userstatus&callback=?', function(data){
if (data.status == 1) {
var _this = $('/newsweb/news.html?url=http%3a%2f%%2fnews%2f1%2f429149.shtml%23favorite').find('span');
$.getJSON('/?app=favorite&controller=favorite&action=add&jsoncallback=?&contentid='+contentid, function(json){
if(json.state){
_this.html('创业明星造假 ,是谁在泡沫里游泳|创业者|创业_凤凰资讯
创业明星造假 ,是谁在泡沫里游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创业明星”造假被“扒皮”,心里哇凉哇凉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被称为“天使”的投资人。造假被揭穿,投资打了水漂,天使折翼,就可能要和股民一起去挤天台。但,这到底要怨谁呢?
原标题:创业明星造假 ,是谁在泡沫里游泳近日,《把脸打肿:刷爆朋友圈的“22岁!天使轮估值超6亿”到底是咋回事》、《扒皮第二弹:刷屏的“云视链”被一家公司找上门了,指其剽窃》、《知乎网友把号称“中国特斯拉”的游侠扒得干干净净》等“扒皮”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内刷屏,这些文章将此前刚刚驶上创业神坛的“三驾马车”拉下神坛,也给当下红火的互联网创业热潮浇了一盆冷水。(7月31日《中国青年报》)“创业明星”造假被“扒皮”,心里哇凉哇凉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被称为“天使”的投资人。造假被揭穿,投资打了水漂,天使折翼,就可能要和股民一起去挤天台。但,这到底要怨谁呢?首先,投资“天使”们自己难辞其咎。据业内资深投资人揭秘:有些投资人,除了“有钱”之外,基本啥也不懂。钱多人傻,“互联网创业骗子”应运而生。有些“创业骗子”把别人使用过的PPT改一改,居然也能忽悠到“水货天使”的投资。还有些项目经理甚至会与被投资创业者串通作假,包装不合格的公司为朝阳产业,骗创始投资人的钱。这完全忽视了创业投资是个极其专业,需要完善机制保障的事业,懵懂的投资人,就如同小孩持金过闹市,骗子不骗你会责怪自己也没有职业素养了!反思过自身,就该好好骂骂那些互联网创业骗子。这些骗子,不仅坑了投资人的钱,更坏了创业者的名声与前景。不过,话又说回来,骗子,本是个古老的职业,能流窜进新兴的互联网创投行业,也是嗅到了宜于施展骗术的浮躁气息与氛围。中关村创业大街,短短200米的路程,据说一个创业者走进去时心里估值200万元,兜一圈,喝喝创业咖啡,和投资人聊聊天,出来时心里估值就迅速暴涨到1个亿了!泛滥的资金、职业素养欠缺的投资人,加上创业者急遽膨胀的欲望,必然会使互联网创业热潮的空气里弥漫着泡沫的幻魅色彩……再加上媒体的渲染夸张,创业与投资,失去了应有的理性与谨慎,便很容易从夸张往前跨一步成为欺骗,甚或被骗者会再造假去骗别人……创业需要梦想和激情,但即便是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也不可能脱离现实,抛弃常识。对于互联网创业来说,超高估值与盲目投资,都像是致幻又致命的毒药,令当下迷失,令未来夭折。由此而言,创业神话的破灭,反而是一剂解药,让创业者、投资者以及监管者都清醒冷静,用真实与踏实写就一部互联网时代无悔的创业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388227
播放数:317595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316092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友圈刷优衣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