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八甲镇镇桥连村

在云南昆明环城东路上,巨型的"手机楼"造型十分惹人眼球,是昆明市区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大楼一共有13层,后期装修成为一部手机的造型,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其窗户被设计成了按键的造型,顶层的大厅玻璃则被设计成了手机屏幕,当前施工人员正在对大楼外墙装饰幕墙进行更换。
中国青年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名为《中共双峰县县委双峰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对李定胜涉嫌非法经营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的请示》的复印件,更为清晰地揭示了这一过程。
目前,落水妇女正在赣州市某医院接受救治,救人大学生与中年男子均无大碍。
由于日本决定跳上美国的战车,做美国战略的马前卒,所以,一直搁置了几十年的钓鱼岛问题,日本决定不搁置了,它要挑起事端,以用作对日本国民进行思想动员的借口。钓鱼岛事关中国国民情感,日本知道攻其所必救,它挑衅,中国必反应,它正好可以做借口,扩军,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甚至突破和平宪法。这就是日本政府的套路。民主党本来是对中国不错的,这次问题就是从民主党的野田佳彦开始的,突出说明日本为了本国战略利益,会毫不犹豫地牺牲中日友好。
这起路霸事件的来龙去脉被3名留学生共乘的普腾赛嘉轿车内的行车记录器完整拍下,事主过后将该段长达10分钟14秒的行车记录器视频短片上载至社交网络,同时还在视频内附上中文字幕解释当时的情况,要求网友们为他评一评理。
林为根说,2014年4月,他就跟县卫生局和镇里打过电话,镇政府承诺到5月份就不倒了。结果到现在也没有停止。2014年端午前后,气愤的村民曾把开来倾倒的垃圾车扣下,将司机拉到派出所申诉。结果副镇长黄昌尧让村干部赶来调解,作出停倒承诺,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新华网杭州2月21日电(张钟文)今年春节,笔者回温州苍南县金乡镇桥头连村老家过年,没想到村里已经被困扰了27年的垃圾问题居然还没有得到解决。更多精彩: /9jjlbSA
上一条: 下一条:&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一桥连浙闽 两村一家亲
  &&花桥上桥两村睦邻友好的美丽故事
  说着相同的方言,喝着同一条溪的水;看似一个村,实为两个村,行政区划上属于不同的省份。这两个以桥而名的村庄,一个叫花桥、一个叫上桥,分别属于浙江省龙泉市上镇和福建省浦城县富岭镇管辖。日前,记者来到这两个村,零距离聆听和感受两村群众亲如一家的佳话。
  历史上,因纠纷而修桥
福隆桥内景
  雨后的晌午,记者来到浙闽交界的花桥村和上桥村,刚刚的一场大雨,让群山环抱的村庄显得分外的干净、秀丽。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丽浦线(今53省道)、新建的龙浦高速公路从这里穿行而过,把浙闽两省连在一起。
  如果事先不知道,或者没去看过分界线,很难想象这里会是两个村,因为看上去就是一个村。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我们来到花桥村和上桥村的分界线,也就是浙闽两省的交界处一探究竟。与53省道成九十度角,自北往南有一条差不多两米宽的小路,花桥、上桥两村就是以这条小路为界。往前走是一座古廊桥&&福隆桥,在福隆桥北端桥头,1999年国务院第6号浙江、福建两省的界碑就竖立在这里,碑的东侧为浙江省,西侧为福建省。
  桥,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方便通行,而&福隆桥&的主要功能则是以桥为界,并且是因为当时的混乱而建的。据当地村民介绍,花桥、上桥历来就分别属于浙江省和福建省管辖。由于两村地理位置上过于靠近,历史上因为界线不明,两地村民纠纷不断,甚至群殴械斗,震惊官府。
  记者在桥上看到的&福隆桥志&碑上载明,该桥建于嘉庆丙辰(一七九六)年,由于两村之间常常闹纠纷,两村村民就商议共同修建了一座石拱桥&&福隆桥,以桥为界,从此村民们和睦相处。光绪十二年,又对石拱桥进行修葺,在上面建了一座观音庙。后来,两地村民又多次对桥和庙进行修葺。为纪念这段历史,表达浓浓的浙闽情缘,村民将观音庙改名为&浙闽福隆寺&。
  &福隆桥&不但记载了两地人民连绵不断的情缘,还与两村现在的村名有关。据花桥村支书钟章文介绍,传说当年新建的&福隆桥&雕梁画栋,非常漂亮,村民习惯上就叫&福隆桥&为花桥,后来慢慢地就取代了村名。上桥村支书叶兴隆告诉记者,上桥村原先也不叫上桥,而是叫&上叫&,&福隆桥&建成后,就将村名改为&上桥&,恰好当地方言&叫&与&桥&同音。
  据1984年版《浙江省龙泉县地名志》记载:&四源乡(今上镇)花桥村,原名新畈马处,清嘉庆年间乡人郑芳德为首在浙闽交界水口建石桥一座,上有观音堂、戏台,造型美观,为群众娱乐场所,取名花桥,村以桥名,系浙闽两省界地,东半村属浙江省龙泉县,西半村为福建省浦城县管辖。&
  现在&福隆桥&&浙闽福隆寺&均由两村村民共同管理,成为村民休闲、纳凉和老人活动的场所。记者看到,古廊桥、古寺庙都保护得很好,一群老人正在桥上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花桥村村委会主任郑自友介绍说,每年两村群众都会在&福隆桥&聚会3次,并举办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 因乱修桥,因桥得名,因桥结缘。一座桥把两村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福隆桥&真正成了花桥、上桥群众心中的&连心桥&。
  现实中,因和谐而发展
两村村民在交流食用菌技术
两村妇女在编排节目
俗话说,和气生财,指的是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和谐促进发展。别看花桥、上桥属于不同省份,但村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就像生活在同一个村庄一样,他们说着同样的方言,分享着一样的便利、快乐和发展成果,在和谐的环境里携手共进。
  今年64岁的上桥村村民彭陈恩就住在交界处附近,和另外一位花桥村村民负责管理&福隆桥&。彭陈恩操着一口标准的龙泉方言说道:&我们就像是一个村一样,你看,我的手机卡是龙泉办理的,钱也是存在龙泉的银行里,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去八都镇里买的,每天我都会去花桥村串门,跟生活在一个村一样。&
  &实际上,我们两个村庄就像亲戚朋友一样,平时联系就非常多,彼此互相帮助。&郑自友说,上桥村的自来水和电都是从花桥村接过去的,每年的自来水维护费收取也与本村村民一样,不多收一分钱。
  两村群众和睦相处,更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53省道改线、龙浦高速公路建设,花桥村被征用土地较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村民们就向上桥村租赁田地,用来栽培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正是在这过程中,上桥村村民也有了做香菇、黑木耳的想法,于是,他们虚心求教花桥村村民,花桥村民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非常感谢花桥村村民!&叶兴隆多次表示,多亏了他们把香菇、黑木耳的栽培技术带到了上桥村,让原本产业单一的上桥村又多一个促进增收的产业。目前,上桥村已经有20多户村民在做香菇、黑木耳,有100万袋左右的规模。
  长期互相来往,使两个村庄的村民建立起了深厚情谊,每当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或发生意外的时候,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记得2004年,我家里发生了火灾,那时候,两村村民闻讯后纷纷赶来帮忙救火。&花桥村村民郑承光说,可是,由于火势过猛,最后还是没能保住房子,家里的一切都被大火给烧没了。那时候,一家人很是绝望。但是,两村村民却给了他们无限的温暖和感动,第二天,大家又自发给他们送来钱物救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郑承光还是感动不已,他说,真的很感谢大家。后来,村民们又投工投劳,帮助他家重新建房子,这一切他都牢记在心里。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每当夜幕降临、音乐响起,两村妇女就聚在一起,放松心情、放开手脚纵情舞起来。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排舞,也成了两村妇女联络感情的纽带,她们经常一起切磋舞技、一起聚餐,偶尔还会来一次&斗舞&,今年还在&村晚&上作了表演,着实秀了一把最炫浙闽姐妹风。花桥村村民钟根菊是铁杆舞友一个,&姐妹们除了一起跳舞,还经常结伴去青瓷小镇游玩,到八都、龙泉城里买衣服&&&钟根菊开心地说。 花桥村有人口1182人,上桥村有人口1066人,两个村庄紧密相连,尤其是插花山较多,唇齿尚有磕碰时,要说没有一点纠纷、矛盾是不可能的,村民之间的纠纷主要还是在山林方面。前不久,上桥村村民郑某某和花桥村村民钟某某因为山界纠纷,在两村干部的调解下,双方互谅互让得以和解。&村民之间偶尔有点什么小纠纷,我们都能解决好,从来没有把矛盾往上交。&郑自友、叶兴隆异口同声地说,由于两个村庄一直以来交往密切,所以只要一有纠纷,大家都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解决好。
向未来,谋合作促共赢
两村干部在商谈工作
&中国青瓷小镇的旅游开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这边发展空间相对充裕一些,两个村能不能合办个来料加工厂或者农产品市场什么的&&&&应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做绿色有机农产品&&&在上桥村的会议室里,两个村的两委干部正你一言我一语,就如何加强合作、发展经济提出各自的想法和建议。其实,像这样的不定期&会晤&,两个村之间是常事,并且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解决问题,深化双方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这些天,丽浦线上桥段路面正在全面整修。&路面修好后,我们也要像花桥村一样,开展拆违、拆破、拆旧,把沿线整理出来、美化起来。&上桥村村委会主任王章豪表示。如果说,花桥村开展的&六边三化三美&行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桥村,那么,去年以来的&五水共治&工作更是让上桥村群众竖起大拇指。以前,花桥村有的村民直接往河里倾倒垃圾,同时,一村民在村里办了一个废旧塑料加工厂,废水、废气、粉尘直排,这让处于下游的上桥村群众很是困惑。但是,从实施&五水共治&以来,废旧塑料加工厂被取缔,河里的垃圾全部被清理,河水变得干净了、空气变得清新了。&真没想到,你们治水的力度这么大,效果这么明显。&叶兴隆感叹道,不管是河道治理,还是村庄环境整治,两个村子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接下去,要认真向花桥村学习取经,加快村庄环境整治和河道治理。
  其实,上桥村还有把好做法&搬回去&并且落地生根开花的成功例子,那就是文化礼堂建设。原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叶兴隆看了关于我市文化礼堂建设情况的报道,他觉得非常好,再加上他们村历来有崇孝的传统,&孝&文化丰富,可以通过文化礼堂来进一步弘扬。于是,他专门到上镇五都楼村考察学习文化礼堂建设情况。&看过之后,我觉得文化礼堂的理念很好,能够让村民们有一个&精神家园&。&回去以后,上桥村两委广泛发动,争取支持,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外创业乡贤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去年,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总投资120余万元的上桥村文化中心建成使用,相关设备一应俱全,这可把两个村庄的群众乐坏了,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上桥村群众以及在外乡贤的善举,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钟章文说。
  近些年,花桥村村民不仅把食用菌种到了上桥村,更是把房子也盖在了上桥村。2013年,村民郑军就在上桥村安了家,他说:&我们两村村民的感情原本就很好,像亲戚一样,再加上我妻子也是上桥村娶的,所以就是亲上加亲了。&由于两个村庄彼此相处非常和谐,郑军觉得生活在上桥村就像在自己村里一样,没有什么差别。像郑军一样,目前已经有3户花桥村村民在上桥村建房。虽说在上桥盖房子是近年来的事,但两村之间的婚姻嫁娶自古以来从未间断过。&只不过改革开放前上桥粮食多,花桥嫁到上桥多一些;现在花桥经济发展快,变成上桥嫁到花桥的多一些。&彭陈恩逗趣地说。
  &我们已经着手在&福隆桥&边上建一个条件更好、设施更为完善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现在基础部分已经做好。&郑自友介绍说,相信随着&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的不断推进,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的建设,也必将为两个村今后更好地合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除上桥外,靠近浙闽交界的富岭镇高坊、双同、大水口、前洋、圳边等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样与上镇这边更为密切,人们的购物消费都在上、八都为主,随着上&中国青瓷小镇&旅游的不断升温,也带动了这些村的农产品销售。
  今年,一龙泉人和浦城人在高坊村合作办起了一家幼儿园,解决了附近几个村子没有幼儿园的难题,周边村民都就近把小孩子寄托在那里,让大家省心不少。
  && 清晨,满载新鲜蔬菜小货车从上桥等村出发,开往上、八都集镇甚至龙泉市区销售;接送小朋友的车辆,接走花桥村的小朋友,去高坊村上幼儿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浙闽边际两个村的兄弟姐妹又开始新的美好的一天!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丽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电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您所在的位置: >>
一桥连浙闽 两村一家亲
一桥连浙闽 两村一家亲
  18:15:00&&来源: &&
 &&花桥上桥两村睦邻友好的美丽故事
  说着相同的方言,喝着同一条溪的水;看似一个村,实为两个村,行政区划上属于不同的省份。这两个以桥而名的村庄,一个叫花桥、一个叫上桥,分别属于浙江省龙泉市上垟镇和福建省浦城县富岭镇管辖。日前,记者来到这两个村,零距离聆听和感受两村群众亲如一家的佳话。
  历史上,因纠纷而修桥
福隆桥内景
  雨后的晌午,记者来到浙闽交界的花桥村和上桥村,刚刚的一场大雨,让群山环抱的村庄显得分外的干净、秀丽。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丽浦线(今53省道)、新建的龙浦高速公路从这里穿行而过,把浙闽两省连在一起。
  如果事先不知道,或者没去看过分界线,很难想象这里会是两个村,因为看上去就是一个村。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我们来到花桥村和上桥村的分界线,也就是浙闽两省的交界处一探究竟。与53省道成九十度角,自北往南有一条差不多两米宽的小路,花桥、上桥两村就是以这条小路为界。往前走是一座古廊桥&&福隆桥,在福隆桥北端桥头,1999年国务院第6号浙江、福建两省的界碑就竖立在这里,碑的东侧为浙江省,西侧为福建省。
  桥,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方便通行,而&福隆桥&的主要功能则是以桥为界,并且是因为当时的混乱而建的。据当地村民介绍,花桥、上桥历来就分别属于浙江省和福建省管辖。由于两村地理位置上过于靠近,历史上因为界线不明,两地村民纠纷不断,甚至群殴械斗,震惊官府。
  记者在桥上看到的&福隆桥志&碑上载明,该桥建于嘉庆丙辰(一七九六)年,由于两村之间常常闹纠纷,两村村民就商议共同修建了一座石拱桥&&福隆桥,以桥为界,从此村民们和睦相处。光绪十二年,又对石拱桥进行修葺,在上面建了一座观音庙。后来,两地村民又多次对桥和庙进行修葺。为纪念这段历史,表达浓浓的浙闽情缘,村民将观音庙改名为&浙闽福隆寺&。
  &福隆桥&不但记载了两地人民连绵不断的情缘,还与两村现在的村名有关。据花桥村支书钟章文介绍,传说当年新建的&福隆桥&雕梁画栋,非常漂亮,村民习惯上就叫&福隆桥&为花桥,后来慢慢地就取代了村名。上桥村支书叶兴隆告诉记者,上桥村原先也不叫上桥,而是叫&上叫&,&福隆桥&建成后,就将村名改为&上桥&,恰好当地方言&叫&与&桥&同音。
  据1984年版《浙江省龙泉县地名志》记载:&四源乡(今上垟镇)花桥村,原名新畈马处,清嘉庆年间乡人郑芳德为首在浙闽交界水口建石桥一座,上有观音堂、戏台,造型美观,为群众娱乐场所,取名花桥,村以桥名,系浙闽两省界地,东半村属浙江省龙泉县,西半村为福建省浦城县管辖。&
  现在&福隆桥&&浙闽福隆寺&均由两村村民共同管理,成为村民休闲、纳凉和老人活动的场所。记者看到,古廊桥、古寺庙都保护得很好,一群老人正在桥上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花桥村村委会主任郑自友介绍说,每年两村群众都会在&福隆桥&聚会3次,并举办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
因乱修桥,因桥得名,因桥结缘。一座桥把两村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福隆桥&真正成了花桥、上桥群众心中的&连心桥&。
  现实中,因和谐而发展
两村村民在交流食用菌技术
两村妇女在编排节目
俗话说,和气生财,指的是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和谐促进发展。别看花桥、上桥属于不同省份,但村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就像生活在同一个村庄一样,他们说着同样的方言,分享着一样的便利、快乐和发展成果,在和谐的环境里携手共进。
  今年64岁的上桥村村民彭陈恩就住在交界处附近,和另外一位花桥村村民负责管理&福隆桥&。彭陈恩操着一口标准的龙泉方言说道:&我们就像是一个村一样,你看,我的手机卡是龙泉办理的,钱也是存在龙泉的银行里,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去八都镇里买的,每天我都会去花桥村串门,跟生活在一个村一样。&
  &实际上,我们两个村庄就像亲戚朋友一样,平时联系就非常多,彼此互相帮助。&郑自友说,上桥村的自来水和电都是从花桥村接过去的,每年的自来水维护费收取也与本村村民一样,不多收一分钱。
  两村群众和睦相处,更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53省道改线、龙浦高速公路建设,花桥村被征用土地较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村民们就向上桥村租赁田地,用来栽培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正是在这过程中,上桥村村民也有了做香菇、黑木耳的想法,于是,他们虚心求教花桥村村民,花桥村民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非常感谢花桥村村民!&叶兴隆多次表示,多亏了他们把香菇、黑木耳的栽培技术带到了上桥村,让原本产业单一的上桥村又多一个促进增收的产业。目前,上桥村已经有20多户村民在做香菇、黑木耳,有100万袋左右的规模。
  长期互相来往,使两个村庄的村民建立起了深厚情谊,每当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或发生意外的时候,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记得2004年,我家里发生了火灾,那时候,两村村民闻讯后纷纷赶来帮忙救火。&花桥村村民郑承光说,可是,由于火势过猛,最后还是没能保住房子,家里的一切都被大火给烧没了。那时候,一家人很是绝望。但是,两村村民却给了他们无限的温暖和感动,第二天,大家又自发给他们送来钱物救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郑承光还是感动不已,他说,真的很感谢大家。后来,村民们又投工投劳,帮助他家重新建房子,这一切他都牢记在心里。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每当夜幕降临、音乐响起,两村妇女就聚在一起,放松心情、放开手脚纵情舞起来。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排舞,也成了两村妇女联络感情的纽带,她们经常一起切磋舞技、一起聚餐,偶尔还会来一次&斗舞&,今年还在&村晚&上作了表演,着实秀了一把最炫浙闽姐妹风。花桥村村民钟根菊是铁杆舞友一个,&姐妹们除了一起跳舞,还经常结伴去青瓷小镇游玩,到八都、龙泉城里买衣服&&&钟根菊开心地说。
花桥村有人口1182人,上桥村有人口1066人,两个村庄紧密相连,尤其是插花山较多,唇齿尚有磕碰时,要说没有一点纠纷、矛盾是不可能的,村民之间的纠纷主要还是在山林方面。前不久,上桥村村民郑某某和花桥村村民钟某某因为山界纠纷,在两村干部的调解下,双方互谅互让得以和解。&村民之间偶尔有点什么小纠纷,我们都能解决好,从来没有把矛盾往上交。&郑自友、叶兴隆异口同声地说,由于两个村庄一直以来交往密切,所以只要一有纠纷,大家都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解决好。
向未来,谋合作促共赢
两村干部在商谈工作
&中国青瓷小镇的旅游开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这边发展空间相对充裕一些,两个村能不能合办个来料加工厂或者农产品市场什么的&&&&应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做绿色有机农产品&&&在上桥村的会议室里,两个村的两委干部正你一言我一语,就如何加强合作、发展经济提出各自的想法和建议。其实,像这样的不定期&会晤&,两个村之间是常事,并且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解决问题,深化双方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这些天,丽浦线上桥段路面正在全面整修。&路面修好后,我们也要像花桥村一样,开展拆违、拆破、拆旧,把沿线整理出来、美化起来。&上桥村村委会主任王章豪表示。如果说,花桥村开展的&六边三化三美&行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桥村,那么,去年以来的&五水共治&工作更是让上桥村群众竖起大拇指。以前,花桥村有的村民直接往河里倾倒垃圾,同时,一村民在村里办了一个废旧塑料加工厂,废水、废气、粉尘直排,这让处于下游的上桥村群众很是困惑。但是,从实施&五水共治&以来,废旧塑料加工厂被取缔,河里的垃圾全部被清理,河水变得干净了、空气变得清新了。&真没想到,你们治水的力度这么大,效果这么明显。&叶兴隆感叹道,不管是河道治理,还是村庄环境整治,两个村子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接下去,要认真向花桥村学习取经,加快村庄环境整治和河道治理。
  其实,上桥村还有把好做法&搬回去&并且落地生根开花的成功例子,那就是文化礼堂建设。原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叶兴隆看了关于我市文化礼堂建设情况的报道,他觉得非常好,再加上他们村历来有崇孝的传统,&孝&文化丰富,可以通过文化礼堂来进一步弘扬。于是,他专门到上垟镇五都楼村考察学习文化礼堂建设情况。&看过之后,我觉得文化礼堂的理念很好,能够让村民们有一个&精神家园&。&回去以后,上桥村两委广泛发动,争取支持,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外创业乡贤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去年,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总投资120余万元的上桥村文化中心建成使用,相关设备一应俱全,这可把两个村庄的群众乐坏了,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上桥村群众以及在外乡贤的善举,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钟章文说。
  近些年,花桥村村民不仅把食用菌种到了上桥村,更是把房子也盖在了上桥村。2013年,村民郑军就在上桥村安了家,他说:&我们两村村民的感情原本就很好,像亲戚一样,再加上我妻子也是上桥村娶的,所以就是亲上加亲了。&由于两个村庄彼此相处非常和谐,郑军觉得生活在上桥村就像在自己村里一样,没有什么差别。像郑军一样,目前已经有3户花桥村村民在上桥村建房。虽说在上桥盖房子是近年来的事,但两村之间的婚姻嫁娶自古以来从未间断过。&只不过改革开放前上桥粮食多,花桥嫁到上桥多一些;现在花桥经济发展快,变成上桥嫁到花桥的多一些。&彭陈恩逗趣地说。
  &我们已经着手在&福隆桥&边上建一个条件更好、设施更为完善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现在基础部分已经做好。&郑自友介绍说,相信随着&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的不断推进,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设施的建设,也必将为两个村今后更好地合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除上桥外,靠近浙闽交界的富岭镇高坊、双同、大水口、前洋、圳边等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样与上垟镇这边更为密切,人们的购物消费都在上垟、八都为主,随着上垟&中国青瓷小镇&旅游的不断升温,也带动了这些村的农产品销售。
  今年,一龙泉人和浦城人在高坊村合作办起了一家幼儿园,解决了附近几个村子没有幼儿园的难题,周边村民都就近把小孩子寄托在那里,让大家省心不少。
清晨,满载新鲜蔬菜小货车从上桥等村出发,开往上垟、八都集镇甚至龙泉市区销售;接送小朋友的车辆,接走花桥村的小朋友,去高坊村上幼儿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浙闽边际两个村的兄弟姐妹又开始新的美好的一天!
Copyright & 2013 .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丽水都市网
技术支持:&A||||||B||||||||||||||||||||||||||||||||C||||||||||||||||||||||||||||||||||||||||||||||||||||||||||||||||||||||||||||||||||||D||||||||||||||||||||||||||||||||||||||||||E|F||||||||||||||G|||||||||||||||||H||||||||||||||||||||||||||||||||||||||||||||||||J|||||||||||||||||||||||||||||||||||||||K||||||||L|||||||||||||||||||||||||||||||||||||||||||||||||||||||||||||||||||||||||||||||||||||||||||||||||||||||||||||||||||||||||||||||||||||||||||||||||||||||||||||||||||||||||||||||||||||||||||||||||||||||||||||||||||||||||||||||||||||||||||||||||||||||||||||||||||||||||||||||||||||||||||||||||||||||||||M||||||||||||||N|||||||||||||O||||||||||||||||||||||||||||||||||||||||||||P||||||||||||||||||||||||||||||||||||||||||||||||||||||||||||||||||||||||||||||||||||||||||||||||||||||||||||||||||||||||||||||Q||||||||||||||||||||||||||||R|||||||||||||||||||||||||||||||||||||||||||||||||||||||||||||||||||||||||||||||||||||||||||||||||||||||||||||||||||||||||||||||||||||||||||||||||||||||||||||||||||||||||||||||||||||||||||||||S||||||||||||||||||||||||||||||||||||||||||||||||||||||||||||||||||||||||||||||T||||||||||||||||||||||||||||||||||||||||||||||||||||||||W|||||||||||||||||||||||||||||||||||||||||||||||||||||||||||||||||||||||||||||||||||||||||||||||||||||||||||||||||||||||||||||||||||||||||||||||||||||||||||||||||||||||||||||||||||||||||||||||||||||||||||||||||||||||||||||||||||||||||||||||||||||||||||||||||||||||||||||||||||||||||||||||||||||||||||||||||||||||||||||||||||||||||||||||||||||||||||||||||||||||||||||||||||||||||||||||||||||||||||||||X||||||||||||||||||||||||||||||||||||||||||||||||||||||||||||||||||||||||Y||||||||||||||||||||||||||||||||||||||||||||||||||||||||||||||||||||||||||||||||||||||||||||||||||||||||||||||||||||||||||||||||||||||||||||||||||||||||||||||||||||||||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锡桥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