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餐厅 胡艳萍胡艳苹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胡艳苹带着孩子们上《中国梦想秀》
  城市晚报讯 7月15日晚上21:30,《中国梦想秀》迎来一群特殊的追梦人,他们就是来自长春阿甘餐厅的负责人胡艳苹和她的智障孩子们。这些智障孩子们看似呆滞的眼神、稚嫩的手语舞蹈,却用实际行动诠释&阿甘&精神。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也可以让梦想照亮现实。
  领回一个孩子 挽救两条生命
  &这些孩子都是我23年以来,陆陆续续在街边收留的流浪智障孩子,现在已收养了48名智力障碍者。&42岁的胡艳苹说。据了解,他们中大部分只有三四级的智力,也就是重度智力障碍和极重度智力障碍,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他们共同的妈妈就是胡艳苹。
  &就像阳阳,从小他的父母发现他有病,就给扔了。&胡艳苹说,后来阳阳被一个老奶奶捡回去养。这个老奶奶的儿媳妇逼她扔掉阳阳,否则就不养老人。被逼无奈,老人和阳阳准备一起吃药离开这个世界。胡艳苹得知这件事后,第一时间把阳阳接到自己身边抚养。&带回一个孩子,等于挽救了两条生命。&胡艳苹说。
  智障人士与健全服务员一起工作
  当初这些孩子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后来胡艳苹给他们起了&开心&、&快乐&、&幸福&、&如意&,希望他们以后的生活跟他们的名字一样,把不幸的过去都忘掉。同样,胡艳萍也建了一个大园子,取名为&善满家园&。
  &我们家的孩子很多都有多重残疾,来到舞台的这些都是能走出来、能说出来的智障孩子,他们也成为了阿甘餐厅的服务员。&胡艳苹说,23年来,从未接受过任何捐款,全靠自己的能力养着这些孩子。&最开始的心愿就是他们能活着。后来生意做好了就希望他们快乐地活着,我们天天扭秧歌、跳舞。再后来就希望他们能够体面地活着。&胡艳苹说,阿甘餐厅现在有12名智障服务员,他们与健全服务员在一起工作,同时还有专业的辅导员在智障人士身边帮忙协助。
  希望爱心得到认可和传播
  &有人说我是一个&疯女人&领着一群&傻孩子&。&胡艳苹坦言,其实他们无忧无虑,过得很快乐。胡艳苹作为一名特殊的追梦人,希望通过参加节目争取一套烘焙的设备,可以学会做面包等糕点卖给顾客,也可以做给智障孩子们吃。
  记者了解到,一整套烘焙搅拌设备,其实以胡艳苹妈妈自己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最主要是通过上《中国梦想秀》,希望爱心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最终胡艳苹和智障爱子们也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现场的智障孩子也合唱了一曲《母亲》,表达了对这位&阿甘妈妈&的感恩和爱戴。同样,他们也喊出了自己的阿甘精神:&阿甘、阿甘,追求简单;阿甘、阿甘,执着乐观;我劳动,我快乐!&(记者 姜永鑫/报道 李煦/翻拍)
o& o& o& o&当前位置: && >
女子开办“阿甘”餐厅接收智障者就业
来源:内容均来自网络
发布时间: 12:00:29
“用阿甘精神对待工作,完善自我,我劳动我快乐,加油!”喊出口号的声音虽然有些含糊,但却洪亮有力,这些智障的年轻人和老人从没想过他们能有自己的工作。
5月19日,长春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阿甘餐厅试点正式开业。12位通过岗前专业培训的智障者成为阿甘餐厅的员工,负责传菜、清理、搬运等各种工作。
传菜、打扫都能做,领薪水,住宿舍
20日中午,记者来到阿甘餐厅,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餐厅十分敞亮。身穿半袖、系着围裙的服务生,正忙碌地穿梭着。
餐厅的创办者胡艳苹告诉记者,身着黑色半袖的是她智障的“孩子”,“我不想让孩子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但是为了大家在一起工作方便,还是得略微区分一下。”
“我来这儿6天了,会传菜,还会扫地、擦桌子。”22岁的小博说。他每次传菜回来,都会端端正正地站在后厨门口,等着下一盘菜。
“今年我听残联说,长春建立了一家支持智障人士就业的餐厅,就带着儿子来这儿应聘。”小博的妈妈石凤丽说,“儿子经过培训,成了服务员。这是小博第一次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想都不敢想。”
餐厅里更多的员工,来自“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这个中心也是胡艳苹创办的,作为智障者农疗、工疗基地已经开始为阿甘餐厅提供蔬菜和食材。
12名智障员工中,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他们每6人为一个小组,每天上下午倒班工作3到4个小时。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三四级智力,有的仅达到二级。
智障员工“开心”跟胡艳苹特别亲,如今已经是20多岁的大小伙子,性格开朗,干活麻利。“他刚到康复托养中心时还是个孩子,一只眼睛刚刚失明,孤僻到总是自己一个人蹲在墙角吃饭,说话谁也听不懂。”胡艳苹回忆说。
“肢残、盲人、聋哑等残疾人士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就业机制。人们担心心智不健全做不好工作,但事实上,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长春市残联理事长庞国忠说。
餐厅给这些智障员工提供了宿舍,在试用期间,每人每个月的薪酬在300元左右。等到他们转正独立工作后,工资还会上涨。“给他们每个人都办了存折,让他们体验劳动的收获,也让他们学会购物。”胡艳苹说。
“阿甘妈妈”让智障孩子自食其力
智障孩子叫胡艳苹“妈妈”,大伙也都称她为“阿甘妈妈”。胡艳苹是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目前收养着48名智障者。
胡艳苹老家在长春市远郊兴隆山镇太平村,迫于生计,17岁就独自一个人出来闯荡。在长春火车站前,胡艳苹卖过服装、摆过地摊儿,承包过公共厕所和电话亭,后来成为经营着茶楼、酒店、超市的老板。
日,胡艳苹7个月大、患有先天智障的儿子离开人世。从那以后,她开始收养智障者,把情感寄托在她收养的智障孩子身上。一个个智障者,被她起了好听的名字:开心、高兴、如意、吉祥……至今,胡艳苹已累计收养过近百名智障者。
2010年11月,在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胡艳苹终于获得了创办“九台市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的批文,并在九台市西营城镇建成落户。如今,“善满家园”康复托养中心院子里养起了鸡、鸭、鹅,还种菜,栽果树。
“起初,只想着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行。后来发现,他们并不快乐,就想让他们在自食其力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胡艳苹开始组织人教孩子们叠被子、扫地。
随着认识的提高,胡艳苹又利用康复托养中心的便利条件,引入了农疗、工疗,并建设成了智障者的疗养基地。如今,从康复托养,到农疗、工疗的辅助性就业,再到阿甘餐厅的支持性就业,胡艳苹为她的智障孩子融入社会铺设了一条坦途。
“妈,咱开个餐馆,我当经理,我能帮你。”被大伙称为“梦经理”的孩子,是撺掇胡艳苹开餐馆的“功臣”。“没有孩子的撺掇,从没想过开饭店。”胡艳苹说。
有人质疑阿甘餐厅是个噱头。胡艳苹说,这是她帮孩子实现的一个梦,“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尊严和价值。孩子也能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智力慢慢成长。”
这些年,不少人想给胡艳苹捐钱,但她没接受过捐助。“大家的好心我领了,但我现在还有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不想把这个事情做偏、做歪。”胡艳苹说。
目前,在全国7个实施支持性就业试点地区中,阿甘餐厅是一次性支持智障者融合就业最多的试点机构。“智障者就应该走出来、说出来、做出来,人生就会改变。”庞国忠认为,他们只要说出自己的梦想,就很有可能实现。
每年运行费用60万,政府给补30万
“支持性就业”,是智障者的一种就业模式,是由就业辅导员在竞争性工作场所为智障者持续提供训练,以增进他们工作、与同事的互动能力。当智障者的表现符合工作要求后,就业辅导员逐渐退出工作现场,改为追踪的方式提供服务。
“看到餐厅里的‘阿甘’们,好多企业家也来跟我说可以提供岗位,但是担心管理不了这些孩子。”胡艳苹说,智障者确实需要一个可信赖的人来帮助他们,就业辅导员至关重要,却又非常紧缺。
阿甘餐厅的12名智障者,能够经过培训顺利进入工作岗位,除了有胡艳苹这样一个妈妈,还有经过培养和认证的7名就业辅导员来管理服务。
目前,康复托养中心收养48名智障者,每年维持运行的费用达60多万元,政府给补贴30万元。此外,阿甘餐厅一年的租金就大约100万元,还有其他的支出。餐厅可能会持续赔本运行一段时间。
由于支持性就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扶持政策还并不完善。既是餐厅又是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胡艳苹作为法人的阿甘餐厅,却找不到享受减免营业税政策的相应依据。就是当年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过程,土地税减免也没有相应政策,胡艳苹硬是拿出9万多元交税。
“智障人士走上工作岗位,政府尽可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庞国忠说,长春市正在研究落实吸纳智障者就业的工资补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补贴和智障者就业养老补贴等多种支持政策。
目前,长春市已经有近60家企业,吸纳300多智障者就业,在餐饮、家政、搬运、包装等行业,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政府会在智障者工作时间、工资和保险等方面进行监管。”庞国忠说。
在启动长春支持性就业基地的基础上,吉林省将逐步把支持性就业工作在全省开展起来,通过集中安置和个别安排,使更多的智障人士能够融入社会,增加收入,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去年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
2014年,残疾人就业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7.6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7.0万,公益性岗位就业1.2万,个体就业及其它形式灵活就业10.7万,辅助性就业1.3万。全国城镇就业人数436.0万;1723.6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6154个,其中残联兴办2211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943个,38.2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盲人按摩事业稳定发展,按摩机构迅速增长。2014年度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21296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623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5609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1018个。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规范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5917个,共为16.1万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1758个;日间照料机构2132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2027个。在以上机构中,共有15933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3503名残疾人实现了支持性就业。机构之外接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达到77.1万人。全年共有4.9万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本报记者 潘 跃)
《 人民日报 》( 日 15 版)女子开办“阿甘”餐厅接收智障者就业|智障者|就业_新浪新闻
  “用阿甘精神对待工作,完善自我,我劳动我快乐,加油!”喊出口号的声音虽然有些含糊,但却洪亮有力,这些智障的年轻人和老人从没想过他们能有自己的工作。
  5月19日,长春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阿甘餐厅试点正式开业。12位通过岗前专业培训的智障者成为阿甘餐厅的员工,负责传菜、清理、搬运等各种工作。
  传菜、打扫都能做,领薪水,住宿舍
  20日中午,记者来到阿甘餐厅,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餐厅十分敞亮。身穿半袖、系着围裙的服务生,正忙碌地穿梭着。
  餐厅的创办者胡艳苹告诉记者,身着黑色半袖的是她智障的“孩子”,“我不想让孩子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但是为了大家在一起工作方便,还是得略微区分一下。”
  “我来这儿6天了,会传菜,还会扫地、擦桌子。”22岁的小博说。他每次传菜回来,都会端端正正地站在后厨门口,等着下一盘菜。
  “今年我听残联说,长春建立了一家支持智障人士就业的餐厅,就带着儿子来这儿应聘。”小博的妈妈石凤丽说,“儿子经过培训,成了服务员。这是小博第一次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想都不敢想。”
  餐厅里更多的员工,来自“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这个中心也是胡艳苹创办的,作为智障者农疗、工疗基地已经开始为阿甘餐厅提供蔬菜和食材。
  12名智障员工中,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他们每6人为一个小组,每天上下午倒班工作3到4个小时。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三四级智力,有的仅达到二级。
  智障员工“开心”跟胡艳苹特别亲,如今已经是20多岁的大小伙子,性格开朗,干活麻利。“他刚到康复托养中心时还是个孩子,一只眼睛刚刚失明,孤僻到总是自己一个人蹲在墙角吃饭,说话谁也听不懂。”胡艳苹回忆说。
  “肢残、盲人、聋哑等残疾人士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就业机制。人们担心心智不健全做不好工作,但事实上,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长春市残联理事长庞国忠说。
  餐厅给这些智障员工提供了宿舍,在试用期间,每人每个月的薪酬在300元左右。等到他们转正独立工作后,工资还会上涨。“给他们每个人都办了存折,让他们体验劳动的收获,也让他们学会购物。”胡艳苹说。
  “阿甘妈妈”让智障孩子自食其力
  智障孩子叫胡艳苹“妈妈”,大伙也都称她为“阿甘妈妈”。胡艳苹是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目前收养着48名智障者。
  胡艳苹老家在长春市远郊兴隆山镇太平村,迫于生计,17岁就独自一个人出来闯荡。在长春火车站前,胡艳苹卖过服装、摆过地摊儿,承包过公共厕所和电话亭,后来成为经营着茶楼、酒店、超市的老板。
  日,胡艳苹7个月大、患有先天智障的儿子离开人世。从那以后,她开始收养智障者,把情感寄托在她收养的智障孩子身上。一个个智障者,被她起了好听的名字:开心、高兴、如意、吉祥……至今,胡艳苹已累计收养过近百名智障者。
  2010年11月,在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胡艳苹终于获得了创办“九台市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的批文,并在九台市西营城镇建成落户。如今,“善满家园”康复托养中心院子里养起了鸡、鸭、鹅,还种菜,栽果树。
  “起初,只想着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行。后来发现,他们并不快乐,就想让他们在自食其力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胡艳苹开始组织人教孩子们叠被子、扫地。
  随着认识的提高,胡艳苹又利用康复托养中心的便利条件,引入了农疗、工疗,并建设成了智障者的疗养基地。如今,从康复托养,到农疗、工疗的辅助性就业,再到阿甘餐厅的支持性就业,胡艳苹为她的智障孩子融入社会铺设了一条坦途。
  “妈,咱开个餐馆,我当经理,我能帮你。”被大伙称为“梦经理”的孩子,是撺掇胡艳苹开餐馆的“功臣”。“没有孩子的撺掇,从没想过开饭店。”胡艳苹说。
  有人质疑阿甘餐厅是个噱头。胡艳苹说,这是她帮孩子实现的一个梦,“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尊严和价值。孩子也能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智力慢慢成长。”
  这些年,不少人想给胡艳苹捐钱,但她没接受过捐助。“大家的好心我领了,但我现在还有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不想把这个事情做偏、做歪。”胡艳苹说。
  目前,在全国7个实施支持性就业试点地区中,阿甘餐厅是一次性支持智障者融合就业最多的试点机构。“智障者就应该走出来、说出来、做出来,人生就会改变。”庞国忠认为,他们只要说出自己的梦想,就很有可能实现。
  每年运行费用60万,政府给补30万
  “支持性就业”,是智障者的一种就业模式,是由就业辅导员在竞争性工作场所为智障者持续提供训练,以增进他们工作、与同事的互动能力。当智障者的表现符合工作要求后,就业辅导员逐渐退出工作现场,改为追踪的方式提供服务。
  “看到餐厅里的‘阿甘’们,好多企业家也来跟我说可以提供岗位,但是担心管理不了这些孩子。”胡艳苹说,智障者确实需要一个可信赖的人来帮助他们,就业辅导员至关重要,却又非常紧缺。
  阿甘餐厅的12名智障者,能够经过培训顺利进入工作岗位,除了有胡艳苹这样一个妈妈,还有经过培养和认证的7名就业辅导员来管理服务。
  目前,康复托养中心收养48名智障者,每年维持运行的费用达60多万元,政府给补贴30万元。此外,阿甘餐厅一年的租金就大约100万元,还有其他的支出。餐厅可能会持续赔本运行一段时间。
  由于支持性就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扶持政策还并不完善。既是餐厅又是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胡艳苹作为法人的阿甘餐厅,却找不到享受减免营业税政策的相应依据。就是当年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过程,土地税减免也没有相应政策,胡艳苹硬是拿出9万多元交税。
  “智障人士走上工作岗位,政府尽可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庞国忠说,长春市正在研究落实吸纳智障者就业的工资补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补贴和智障者就业养老补贴等多种支持政策。
  目前,长春市已经有近60家企业,吸纳300多智障者就业,在餐饮、家政、搬运、包装等行业,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政府会在智障者工作时间、工资和保险等方面进行监管。”庞国忠说。
  在启动长春支持性就业基地的基础上,吉林省将逐步把支持性就业工作在全省开展起来,通过集中安置和个别安排,使更多的智障人士能够融入社会,增加收入,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去年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
  2014年,残疾人就业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7.6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7.0万,公益性岗位就业1.2万,个体就业及其它形式灵活就业10.7万,辅助性就业1.3万。全国城镇就业人数436.0万;1723.6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6154个,其中残联兴办2211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943个,38.2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盲人按摩事业稳定发展,按摩机构迅速增长。2014年度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21296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623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5609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1018个。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规范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5917个,共为16.1万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1758个;日间照料机构2132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2027个。在以上机构中,共有15933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3503名残疾人实现了支持性就业。机构之外接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达到77.1万人。全年共有4.9万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本报记者 潘 跃)
  《 人民日报 》( 日 15 版)
编辑:SN117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排队怒,一排队就愤怒;春运怒,一到春运就一片怨气和怒气;雾霾怒,雾霾来了一片怨愤;就医怒,患者怒,医生怒,医院里弥漫怒气;还有加班怒,地铁怒――再有就是这个机场打砸场景所展现的“延误怒”。
有近30%的人表示,每日在工作之余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仅为90-120分钟。更有12.4%的人每日自由支配时间不足60分钟。对于他们来说,能回到家洗漱睡觉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在下班之后放松心情,休闲娱乐是根本没有可能的
庆安火车站的枪击案余音未了,死者代理律师在异地被打断了腿。事发时,“据说打十几次电话警察不出警”,原本这已经很不正常;媒体刚报道,立即冒出不少称赞律师挨打活该、挨打和庆安事件无关的言论。
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这次会见,俩人聊了不少。习近平说给克里的话,无疑也是说给奥巴马的话,克里也一定会转达。女子收养48名智障者 开办“阿甘”餐厅(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女子收养48名智障者 开办“阿甘”餐厅(图)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阿甘妈妈”想让孩子们体面地生活 - 娱乐 - 生活资讯网
当前位置: >
“阿甘妈妈”想让孩子们体面地生活
url:?div=-1,id:0
城市晚报讯7月15日晚上21:30,《中国梦想秀》迎来一群特殊的追梦人,他们就是来自长春阿甘餐厅的负责人胡艳苹和她的智障...
url:?div=-1,id:0
城市晚报讯7月15日晚上21:30,《中国梦想秀》迎来一群特殊的追梦人,他们就是来自长春阿甘餐厅的负责人胡艳苹和她的智障孩子们。这些智障孩子们看似呆滞的眼神、稚嫩的手语舞蹈,却用实际行动诠释“阿甘”精神。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也可以让梦想照亮现实。领回一个孩子挽救两条生命“这些孩子都是我23年以来,陆陆续续在街边收留的流浪智障孩子,现在已收养了48名智力障碍者。”42岁的胡艳苹说。据了解,他们中大部分只有三四级的智力,也就是重度智力障碍和极重度智力障碍,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他们共同的妈妈就是胡艳苹。“就像阳阳,从小他的父母发现他有病,就给扔了。”胡艳苹说,后来阳阳被一个老奶奶捡回去养。这个老奶奶的儿媳妇逼她扔掉阳阳,否则就不养老人。被逼无奈,老人和阳阳准备一起吃药离开这个世界。胡艳苹得知这件事后,第一时间把阳阳接到自己身边抚养。“带回一个孩子,等于挽救了两条生命。”胡艳苹说。智障人士与健全服务员一起工作当初这些孩子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后来胡艳苹给他们起了“开心”、“快乐”、“幸福”、“如意”,希望他们以后的生活跟他们的名字一样,把不幸的过去都忘掉。同样,胡艳萍也建了一个大园子,取名为“善满家园”。“我们家的孩子很多都有多重残疾,来到舞台的这些都是能走出来、能说出来的智障孩子,他们也成为了阿甘餐厅的服务员。”胡艳苹说,23年来,从未接受过任何捐款,全靠自己的能力养着这些孩子。“最开始的心愿就是他们能活着。后来生意做好了就希望他们快乐地活着,我们天天扭秧歌、跳舞。再后来就希望他们能够体面地活着。”胡艳苹说,阿甘餐厅现在有12名智障服务员,他们与健全服务员在一起工作,同时还有专业的辅导员在智障人士身边帮忙协助。希望爱心得到认可和传播“有人说我是一个‘疯女人’领着一群‘傻孩子’。”胡艳苹坦言,其实他们无忧无虑,过得很快乐。胡艳苹作为一名特殊的追梦人,希望通过参加节目争取一套烘焙的设备,可以学会做面包等糕点卖给顾客,也可以做给智障孩子们吃。记者了解到,一整套烘焙搅拌设备,其实以胡艳苹妈妈自己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最主要是通过上《中国梦想秀》,希望爱心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最终胡艳苹和智障爱子们也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现场的智障孩子也合唱了一曲《母亲》,表达了对这位“阿甘妈妈”的感恩和爱戴。同样,他们也喊出了自己的阿甘精神:“阿甘、阿甘,追求简单;阿甘、阿甘,执着乐观;我劳动,我快乐!”(记者姜永鑫/报道李煦/翻拍)
[责任编辑:yfs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艳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