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国标数字电视发射机里的游戏《空地大战》怎样发射武器

  @wzm楼
14:29  想请教楼主一个问题。国军有个编制叫路军,其编制不过数师之众可其最高指挥官总指挥多授上将几乎是一方诸侯,地位似乎要比其他同等编制(集团军,军团,军)大得多。这是为何?  -----------------------------  路军是国军30年代用的一个临时性质的编制,级别要高于军,相当于军团。而且这个编制基本上都是给地方军阀的,所以出现了您说的那种情况。这是我目前所知道的。  感谢您的支持!  
  @鲁西狂人
20:24:49  硬着头皮守济南  济南,山东的省会,北临黄河,南倚泰山,津浦、胶济铁路交汇于此,上连接平津,下屏障徐淮,是扼守中原的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那是非常重要的。当年燕王朱棣南下靖难,携大军围攻济南三个月未下,被迫北返,近两年不得南下,只在山东西北部德州聊城地区拉锯作战,后来朱棣冒粮道被断的危险绕过济南,直取南京,方才取得胜利。山东布政使铁铉被凌迟处死。  黄河是地上河,济南地势低,泉水......  -----------------------------  吴化文要是不起义,至少再打一周,也难说....
  @鲁西狂人
20:24:49  形容济南的名句,莫过于大明湖铁公祠里“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了。......  -----------------------------  我还以为是:皇上,您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wzm2005
14:29  想请教楼主一个问题。国军有个编制叫路军,其编制不过数师之众可其最高指挥官总指挥多授上将几乎是一方诸侯,地位似乎要比其他同等编制(集团军,军团,军)大得多。这是为何?  -----------------------------  @鲁西狂人
21:00:25  路军是国军30年代用的一个临时性质的编制,级别要高于军,相当于军团。而且这个编制基本上都是给地方军阀的,所以出现了您说的那种情况。这是我目前所知道的。  感谢您的支持!  -----------------------------  路军应该更早20年代就有了的,我记得李济深统治广东就是第几路军
  @鲁西狂人
19:53:36  胡宗南能力一般化,但也不是傻子,毕竟当过小学
,还是黄埔一期生。他在延安抓了几个俘虏,心里最清楚。他将指挥所移到延安,指挥大军北上,寻歼共军主力,歼不了也得赶进沙漠或者赶过黄河。彭老总用一个营伪装主力吸引整一军往延安西北的安塞去了,而在侧翼掩护、出延安沿咸榆公路往东北走的整编27师31旅落了单。  不管董钊的整一军怎么寻歼那一个营,单说这个31旅,旅长叫李纪云,第一个倒霉蛋。  自打胡宗南大军......  -----------------------------  @百骑卷平冈
22:11:47  【伪装主力】,这玩意从接触TG的战事起,就不停往我脑袋里灌。可我一直就没闹明白,举个牌子“我是主力”就把国军骗了么?  -----------------------------  你不明白的事儿太多了。被美国人洗脑过度的都会有这种后遗症。。。
  路军,查了下,如果不算早期的东路军西路军这种情况,应该最早是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后使用,当时把部队编为第几路等等。  国民政府方面我看了下,似乎在1927年也采用了,比如李宗仁是第三路军的名义进行龙潭之战(1927年8月)。  路军,有独当一面的味道。老想起隋唐时期的XX道行军大总管。
  @锦衣卫副使
23:30:31  @总机叫武昌
17:24:00  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率领的中央纵队告别延安,转战陕北。这支800人的中央纵队,要面对的则是将近20万人的胡宗南部队。作为中央纵队的一员,罗青长用情报工作为纵队提供保障。  刚撤出延安不久,纵队就在子长县遭到了国民党飞机的轰炸。“这时候总理就在思考,怎么我们的行踪被敌人发现了呢?他就启用一些情报关系,最后了解到,敌人通过无......  —————————————————  所以共军的胜利主要原因还是胜在用间  -----------------------------  是啊,所以美帝称霸世界,怎么能说是自由世界、民主制度的胜利呢?应该是全靠中央情报局的伟大特工们在拯救吧。。。
  @鲁西狂人
20:57:33  人民万岁  在整个解放战争过程中,虽然军事力量可以衡量双方的强弱,但是,还有一个群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可以使天平发生不可逆转的倾斜,这个群体就是——人民!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中国人民的90%以上。即便到了今天,如果加上农民工
,农民依然在70%以上。既然是农业大国,土地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20世纪,土地成为最大的利益(今天,土地依然是非常大的利益)。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那......  -----------------------------  不得不赞一下
  @匣中剑楼
21:25  @鲁西狂人
20:24:49  形容济南的名句,莫过于大明湖铁公祠里“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了。......  -----------------------------  我还以为是:皇上,您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  哈哈哈,仁兄也是很幽默的啊!  
  @理解力迫不及待 3108楼
23:02  @鲁西狂人
20:57:33  人民万岁  在整个解放战争过程中,虽然军事力量可以衡量双方的强弱,但是,还有一个群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可以使天平发生不可逆转的倾斜,这个群体就是——人民!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中国人民的90%以上。即便到了今天,如果加上农民工
,农民依然在70%以上。既然是农业大国,土地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20世纪,土地成为最大的利益(今天,土地依然是非常大的利益)。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那......  -----……  -----------------------------  感谢您的支持!  
  王耀武也算光头嫡系,抗日时表现绝对超群,不过内战时就不受中用了。是不是因为其太聪明了?
  @wzm2005
14:29  想请教楼主一个问题。国军有个编制叫路军,其编制不过数师之众可其最高指挥官总指挥多授上将几乎是一方诸侯,地位似乎要比其他同等编制(集团军,军团,军)大得多。这是为何?  -----------------------------  @鲁西狂人
21:00:25  路军是国军30年代用的一个临时性质的编制,级别要高于军,相当于军团。而且这个编制基本上都是给地方军阀的,所以出现了您说的那种情况。这是我目前所知道的。  感谢您的支持!  -----------------------------  刚好冯玉祥的五路军被蒋介石改编为26路军拉倒江西剿共,部队暴动投共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
  “三李不如一王”  王耀武,1904年出生于山东泰安上王庄的一户农民家庭,父亲早逝,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虽说家里生活比较拮据,但王母还是让王耀武上了村里的私塾,读了几本书认识了几个字。当然,像王耀武这种家庭情况,能上本村子哪位落地秀才办的私塾已经很不错了,高中大学就甭指望了。像张灵甫那样能上个大学,甚至大学里花前月下谈情说爱勾引个妹子,门都没有!  作为一个有着小学学历的农民孩子,除了留家种地和外出打工,实在想不出第三条路来,王耀武选择了外出打工。王耀武十九岁那年北上天津,在一家烟草公司找了一个活儿。不知是对工作不满意还是有人撺掇,不久,王耀武南下去了上海。那年头,山东人除了闯关东,大概还有不少闯荡上海滩的,比如马永贞。民国初年的上海滩光怪陆离,一个农村出来的土包子在十里洋场不可能混得风生水起,这不是拍电影,现实是残酷的,王耀武在上海滩没有混成大佬,却混成了伙计,一家饼干公司的店员。  很多人认为,改变王耀武一生命运的是宜黄之战,也有人认为是王耀武能够进入七十四军,王耀武造就了七十四军,七十四军也造就了王耀武。本人认为不是,个人认为,改变王伙计命运的是在上海滩的这两年。在这两年里,王伙计学到了在村子里永远学不到的东西。一方面是社会上的,作为饼干店的伙计,要与上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既要懂得礼貌尊敬,又要懂得说话办事,王伙计是个聪明人,他很快拥有了这种交际处事的能力,这使他受用前半生,而且当时和饼干分店少东家混得很铁;另一方面是知识上的,王伙计在谋生中不忘学习,这一点尤为重要,他白天工作,晚上报夜校学习,别人吃喝玩乐,他刻苦读书,通过两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原本文化程度不高的伙计王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这才是最终改变他命运的事情!不然,考不上黄埔,后面一切的一切都是浮云。  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看似不起眼罢了。  1924年冬天,王伙计在少东家资助下,擦擦鼻涕南下广州,考上了黄埔三期。他有幸见到了全国各地赶来的热血青年,有戴安澜、石觉、李天霞、方先觉等牛人,还有山东老乡宋瑞珂、刘安祺、王叔铭等人。当然他也有幸见到了校长蒋中正,不过这时候蒋中正校长还不知道王伙计是哪根葱。  让蒋校长知道黄埔生中还有王耀武这号人时,已经是1933年了。宜黄之战,身为团长的王耀武建议旅长柏天民死守宜黄,在林彪指挥红一军团、红五军团围攻下,坚守24天。柏天民不居功,向蒋介石如实作了汇报。老蒋亲自接见王耀武,升他为补一旅少将旅长。这一年,王耀武29岁。  之后不久,王耀武在俞济时指挥下,击溃红十军团,再立新功。  王耀武坐上了军旅生涯直通车。  王耀武有着商人一样的精明。北伐结束之后,他以友人名义在武汉开办了一家饼干厂,干起了老本行,很快又在长沙、重庆等地开设了分厂,而且收购了原先打工的上海那家饼干公司,这件事颇令他自豪,日后在功德林监狱,还不忘给狱友沈醉吹嘘这件事。  有了财源收入,王耀武既改善部队生活条件,帮助困难官兵,又上下打点关系。凡是有来军中视察的,好吃好喝招待不说,临走绝不会空手。王耀武与熊式辉、贺国光、邓文仪、贺衷寒等一干近臣结交关系。抗战时期,王耀武率部经过戴笠家,身为中将军长的王耀武亲自去拜见戴笠母亲,虽说是举手之劳,但戴笠肯定会把王耀武的好记在心里的。后来王耀武去重庆,戴笠竟然请客吃饭,这种交情岂是空手来的?王耀武每次开会,口袋里都装上十几只派克金笔或者金表,随时送人。王耀武对属下官兵也是很大方,凡是有探亲休假者,均赠以路费。王耀武又通过努力作战,取得刘峙、顾祝同等人赏识。最重要的是与俞济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俞济时,浙江奉化人,是老蒋纯老乡,据说还是老蒋的外甥,大概也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就像今天哪位领导是父辈朋友就叫“叔”一个道理吧。但俞济时是老蒋铁杆亲信,给老蒋当了多年侍卫,一直当到警备司令,说句话肯定好使。老蒋命俞济时组建七十四军时,俞济时不远千里,把驻扎汉中的王耀武51师拉了进来。  王耀武不是油嘴滑舌的人,虽说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刀切豆腐面面光,但本人也是实干的人,治军严明,作战卖力,抗战时期参加了国内大部分的会战,能把七十四军带成一支抗日钢军,不是单靠走门路跑关系就能行的。而且王耀武指挥的雪峰山战役,也是非常出色的。  39年6月,王耀武接替俞济时任七十四军军长;  44年1月,王耀武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司令;  44年12月,王耀武就任第四方面军司令;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在长沙接受日军投降。  当年的伙计在上海滩没有混起来,却在军队中混的有头有脸了。  早年军中有“山东三李”之说,即黄埔一期的山东齐河李仙洲老师和山东广饶李玉堂、李延年两兄弟,三人都到了兵团司令的级别。不过王耀武更胜一筹,王耀武在1946年1月就任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黄埔学生中,能达到省主席级别的屈指可数,王耀武这个三期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后来有了“三李不如一王”之说。  抗战结束后,老蒋有意让王耀武担任湖南省主席,王耀武乡土观念较重,愿意回桑梓服务,当蒋委员长召王耀武来重庆,授意他来山东当主席时,王耀武欣然接受了。  1946年初,王耀武带着一干文武官员来到了山东省会济南。  当年那个擦着鼻涕打零工的伙计,现在成了山东一把手。  光宗耀祖,此生何求啊!
  home town
  @鲁西狂人
20:27:00  随着兰州外围几个主阵地的丢失,青马大势已去。  沈家岭离黄河铁桥很近,沈家岭失守意味着黄河铁桥有被截断的危险,如果黄河铁桥被西野攻占,那他马继援真成了瓮中之马了。  25日下午,马继援部署撤离兰州,他给大家排了个顺序,100师、248师、新1师、357师一个一个从黄河铁桥过,不要插队,190师负责掩护撤离,等全军撤完,190师最后撤离。小马深知国人不怎么守规矩,为了保证大家排队有良好秩序,专门安排  —————————————————  lz写的真好,我还记得太爷爷说他当年走货时,过兰州,那时兰州刚解放没几天,只见黄河里漂的全是国名党的大檐帽,虽说当时当时马家军跟我们那个地方的汉民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想想那个惨状,只能说一报还一报吧。  
  徐向前打太原末期,病倒了  要是徐向前身体健康,得意洋洋率领18兵团到西北,攻打兰州,会是怎样的反攻倒算??
  lz写的真好,我还记得太爷爷说他当年走货时,过兰州,那时兰州刚解放没几天,只见黄河里漂的全是国名党的大檐帽,虽说当时当时马家军跟我们那个地方的汉民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想想那个惨状,只能说一报还一报吧。  
  @落雕校尉 3116楼
09:49  @鲁西狂人
20:27:00  随着兰州外围几个主阵地的丢失,青马大势已去。  沈家岭离黄河铁桥很近,沈家岭失守意味着黄河铁桥有被截断的危险,如果黄河铁桥被西野攻占,那他马继援真成了瓮中之马了。  25日下午,马继援部署撤离兰州,他给大家排了个顺序,100师、248师、新1师、357师一个一个从黄河铁桥过,不要插队,190师负责掩护撤离,等全军撤完,190师最后撤离。小马深知国人不怎么守规矩,为了保证大家排队有良好秩序,专门安排  ———————……  -----------------------------  感谢您的支持!  
  @e_gun 3111楼
09:38  王耀武也算光头嫡系,抗日时表现绝对超群,不过内战时就不受中用了。是不是因为其太聪明了?  -----------------------------  老蒋任命王耀武为山东省主席和第二绥靖区司令,不能说不重用,不过王耀武所处位置比较艰难,没有发挥出作用来。  
  最近看了几集长沙保卫战,感觉国军将士还可以啊,薛岳,李玉堂,方先觉等,比较有血性  
  留名再看
  @labbal-18 15:38:21  最近看了几集长沙保卫战,感觉国军将士还可以啊,薛岳,李玉堂,方先觉等,比较有血性  -----------------------------  薛岳作战还是可圈可点的,活的岁数也大,据说李登辉时期他还有一些态度。  不过不是蒋家嫡系,难免受排挤---他确实也有过害蒋的行为
  @e_gun
09:38  王耀武也算光头嫡系,抗日时表现绝对超群,不过内战时就不受中用了。是不是因为其太聪明了?  -----------------------------  @鲁西狂人
14:08:54  老蒋任命王耀武为山东省主席和第二绥靖区司令,不能说不重用,不过王耀武所处位置比较艰难,没有发挥出作用来。  -----------------------------  感觉老蒋还是不够信任他,抗战后就把他的几个嫡系部队全划给别人,给他的全是二流队伍。而且省主席是文官,而他更适合野战军。
  据说王耀武曾向蒋进言,不打内战,让出西北.
  廖说新六军在东北参加不少战役,消耗很大,又不能休整补充,完全被拖垮了。  由印缅回国的老兵老班长老下级官,因伤亡、迁调、退伍、逃亡的很多,每个步兵连由印缅回国的老兵老班长平均不过10个人左右。  部队兵员缺额多,7无法及时补充,每连只不过100人上下,自动武器大都消磨太厉害,冲锋枪有好多已不能连发新六军重炮损失了两门,山炮损失了六门,更重要的是自动武器和迫击炮没有充足弹药补给,尤以炮弹奇缺。  其次,汽车和其他特种车辆,都已到报废年龄,只好用“车吃车”的办法来维持一部分运输。医药设备及服装暨主副食都很差。美式服装出官长及少数老班长外,都没有。主食勉可维持,副食很差。新六军战斗力赶不上当年的1/3,官兵素质减低,士气战志都低。新六军名称虽在,内容全非。希望美国能多予援助。  魏德迈听了廖的报告,不胜感慨!认为美国为国民党装备了这样一些部队,自己连维持的力量都没有。他说:“想不到你们消损得这样快。”魏廖谈话中,魏问廖一个预示性的问题:“你看你们在东北还能支持下去吗?能够迟迟多久?”  廖说:“只要增加军队、增加补给、增强空运和空军支持,我们还是能够支持下去,最低限度我们能够长期巩固占领沈阳、营口、葫芦岛、锦州这一三角地带。”
  日,停止对国民政府的军事援助  到1948年11月一批物资1200吨才运输到平津,蒋早已大势已去
  此贴不顶,对不起楼主,也对不起自己  
  此时华野部队已经相当疲劳,伤亡也不小,但是,黄百韬兵团与邱清泉兵团距离都很近,东西两面把粟裕挤得死死的,如果盲目撤退,必然会被邱疯子和黄秃子撵着屁股打,那样损失就大了去了。  ------------------------------------------------  豫东就是小淮海战役了  粟裕打了豫东,明白了国军几大兵团可以分割开来一个个吃掉的道理  这才信心百倍地建议老毛打淮海  豫东算为淮海练兵+积累经验了
  留个记号。
  48年9月14日,王耀武再次飞往了南京。  此时,许世友十四万大军已经做好了围攻济南的准备,粟裕的十八万军队则在运河两岸排兵布阵。  到了这个份上,王耀武来南京干什么呢?  当然不会是王耀武之前坚持的有关南撤话题了,说南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也不现实。所以王耀武见了校长,找最现实的提要求,开口就要兵,要增加济南的防御力量。王耀武的理由很充分,以往作战,援军就没到过,这次恐怕也差不多!  老蒋让这位学生整得很无语,只好答应空运新组建的整74师到济南。  王耀武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即便是新组建的整74师,也让王耀武心里有了底。从后面那七个连的作战能力看,如果整74师全部抵达济南,那么王耀武多守济南十天半个月的也难说。  王耀武来南京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但是接下来的事让王耀武受了惊吓。这次老蒋不再唠叨“死无葬身之地”了,老蒋直接带他去紫金山中的一块空地,指着说:这里筹划建一个墓地,凡是战死的少将以上将领都将埋在这里!  老蒋一席话说得王耀武脑袋发炸头皮发麻!王耀武唯唯诺诺应付过去才算完了事,如果再多聊一会儿,说不定棺材就给定好了。王耀武想做陈明仁,不是要做张灵甫。  当天,王耀武去见了见母亲和妻子。第二日,便飞回了济南。王耀武大概此时不会认为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但王耀武直到死,也没有再见到含辛茹苦拉扯他长大供他读书的母亲。  日夜,农历八月十四,一轮皓月当空。  随着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山呼海啸的炮弹声打破了中秋前夜的宁静。  济南战役打响!  以许世友为总指挥的攻城集团共十四万人,分成东西两兵团,西兵团由三纵、十纵、鲁中南纵组成,十纵司令宋时轮任总指挥,后来预备队十三纵也加入了西兵团;东兵团由九纵、渤海纵组成,九纵司令聂凤智任总指挥;两广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围攻长清、齐河县城。  王耀武以泺口至马鞍山一线为分界线,把济南分成了东西两个守备区。东守备区由整73师师长曹振铎指挥整73师15旅、77旅、保6旅以及整2师213旅,防御茂岭山、砚池山、千佛山等主阵地;西守备区以整96军军长吴化文指挥整84师155旅、161旅、96军独立旅、整2师211旅及保8旅等部队,防御张庄飞机场、商埠等地区;以整2师师长晏子风率领9月初空运济南的整32师57旅和整83师19旅作为总预备队;以绥靖区特务旅和保安部队防守黄河南岸。  王耀武认为,西面飞机场易攻难守,兵力薄弱,必然是共军主攻方向,而济南东面的茂岭山、砚池山阵地坚固,守不了半月也能坚持十天,所以开战之初,王耀武把预备队放在了城西。  王耀武判断错了吗?王耀武判断得极为准确。共军确实是西面主攻。但王耀武不知道,东面的聂凤智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儿。聂凤智擅自把助攻命令改成主攻,发给各纵队。纵队领导们打电话来询问,聂凤智回答:不要以为老子没读过书,分不清助和主!就是主攻,照命令打!  九纵官兵猛冲猛打,一夜血战,攻占了茂岭山、砚池山阵地。  15旅一个营长擅自逃跑,被王耀武枪决了!  茂岭山与砚池山的失守使王耀武认为自己判断失误,慌忙把城西的预备队调往了城东,配合整73师向茂岭山、砚池山反扑。  王耀武听说空运整74师的飞机来了,顾不得炮弹横飞,亲自来到机场迎接。此时仅运来整74师58旅172团的七个连,由团长刘炳昆带队,而解放军很快用炮火封锁了飞机场,运载后续部队的飞机不敢着陆,掉头飞回去了。王耀武心情激动,把老蒋赐给他的中正剑送给了刘炳昆。刘炳昆当场用剑刺破手指说道:“请司令官记住,我的老家是湖南长沙!现在哪个地方最吃紧?我们上!”  王耀武将这七个连派往了城东马家庄。此时东兵团正向济南外围的马家庄冲锋,与19旅逐房逐屋争夺。19旅旅长赵尧亲自督战,凡有后退者,亲手击毙。不久,赵尧负重伤退下阵地。刘炳昆的七个连没带任何武器,在军械仓库领取枪支弹药后,立刻奔赴马家庄。
  济南东面暂时稳住了,而接下来的两天共军似乎没有什么进展。王耀武紧张的心慢慢放松下来,照这个趋势,守一个月不敢说,二十天应该没问题。那时候援军就该到了吧!  王耀武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影响整个济南城防的事情发生了!  19日夜里,突然有人报告西线一个团长要见王耀武。  王耀武感觉不好,让那个团长进来。  那位团长进来后抱住王耀武大腿大哭起来。  这位团长说的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劈在了王耀武脑门上:吴化文叛变了!  王耀武一屁股坐椅子上,嘴里嘟囔着:这个吴化文太不够朋友了……  吴化文,山东掖县人,这个山东人没有山东人忠厚的一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滑头。吴化文早年在冯玉祥西北军中当兵,是冯玉祥栽培出来的,中原大战前他随韩复榘投靠了蒋介石。韩复榘被老蒋毙了之后,吴化文在沈鸿烈手下抗日,43年吴化文再次跳槽,投靠了汪精卫,堂而皇之当起了伪军。抗战胜利后,吴化文手里有兵,还有利用价值,老蒋给了他一个番号参与戡乱,他表面服从国民政府,暗地与共产党联系,属于脚踩两只船的类型。  吴化文先后投靠冯玉祥、韩复榘、蒋介石、大日本皇军和汪精卫,最后竟然加入了解放军,攻占了总统府(今天我们看见的那张解放军攻占总统府的照片,上面站着的就是35军官兵,说不定其中就有些人曾经当过汉奸,粟裕为这事很上火,历史其实挺可笑的),真是跳槽跳出花来了,恐怕连民国第一反复无常的倒戈将军石友三都比不了他。因为石友三最后被活埋了,吴化文却得以善终(文革前就病死了)。  潍县战役后,王耀武感到济南防守空虚,建议把吴化文部调来了济南。王耀武还给吴化文争取了整96军军长一职,并且把济南战斗力较强的保2旅划归吴化文,番号改为96军独立旅。王耀武算是对这位山东老乡不薄。  19日夜,吴化文率整96军军部、整84师师部、155旅、161旅、96军独立旅两万多人起义。吴化文发表起义通电:自倭寇入侵,全国燃起抗日烽火,化文等奋起御侮,并无二致,嗣受蒋贼曲线救国政策愚弄,铸成大错……  吴化文部改编为解放军第35军,吴化文向跟随他起义的国军将领讲:以前咱们就像妓女,今天跟这个,明天跟那个,现今咱算从良了,今后就不要再偷汉子了……  吴化文的老部下、原96军副军长而今的35军副军长杨友柏气得当场离开。  前面说了,西守备区一共四个正规旅和一个保安旅,吴化文一下子拉走了三个旅,只剩下一个211旅和一个保安旅,原本重兵防备的西线顿时空虚了。  王耀武不愧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他立刻命令211旅和保安部队占领吴化文让出的阵地,阻住解放军进攻,掩护后方调整部署。将黄河南岸的防军全部调回,又把东线的172团七个连调回西线商埠,固守绥靖区司令部所在的邮电大楼;拆毁济南外城附近民房,扫清射界,准备进行城防战。  同时,王耀武向老蒋发电,希望批准突围。  老蒋大概想到了李仙洲老师的遭遇,不同意突围,并且让王耀武坚持,他已经让各路援军兼程急进了。  记住,是兼程急进了!  趁吴化文让出阵地,济南西面出现缺口之机,许世友下达向商埠攻击命令,十纵、三纵、十三纵从北、西、南三面对商埠进行猛烈攻击。20、21日,双方在迷宫一样的商埠内混战了两昼夜。21日三纵八师师长王吉文亲自上前线指挥战斗时,被济南守军一颗炮弹炸死。  22日,十纵推进到了火车站,击毙了211旅旅长,三纵、十三纵、鲁中南纵也靠近了济南外城,整个商埠地区几乎全部占领。  为什么说几乎呢?  因为还有一个地方有国军占领着,那就是整74师七个连守卫的邮电大楼,现在如同一叶汪洋大海里的孤舟。  这七个连固守着邮电大楼以及附近的的几栋楼房,如同一个大碉堡,上百个射击孔往外喷着火舌,三纵和十纵联合攻击,也没有攻下。  三纵把数门火炮调来,瞄准邮电大楼,一顿猛轰,整个大楼炸成了水泥架子,竟然没倒!很想知道这座大楼是谁建的,现在五六级地震都有楼坍塌,七十年前的建筑怎么就这么好?用炮猛轰都不倒?  解放军冲进了这座水泥架子,没想到还是遇到激烈抵抗,整74师的守军用桌椅、沙发、弹药箱子等一切能用的东西做掩护,逐楼层逐房屋争夺,坚持了一个白天,最后几乎全部被歼灭。  这样,到了22日下午,西兵团才算全部占领商埠。  王耀武把剩余部队全部收缩入城。  剩下的就是济南外城和内城了。  战争发展到此时,一座城墙已经不能阻挡住现代化武器的进攻了。西兵团采用炮火轰击、炸药爆破的方法攻上了城墙;而东兵团直接开来四辆美式坦克,把城门轰开冲了进去。一天时间,王耀武就丢掉了外城。  王耀武紧急开了一个小会,研究下一步怎么办。  整73师师长曹振铎态度很强硬:济南内城城墙厚,可以抵御住共军攻击,坚守待援!  绥靖区参谋长罗幸理冷笑着说:援军在哪?坐牛车也该到了吧!  整2师师长晏子风比较悲观:要不我出去和共军谈判吧……  王耀武最后做了决定:我不想就这样把济南交出去,共军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儿攻占内城,大家同心同德,说不定还能打出一个奇迹来!  王耀武与其他国军将领不一样,一些将领眼看守不住了,会把政治犯、俘虏杀个一干二净。王耀武为了给自己留个后路,把这些人都释放了。王耀武也没有组织公务员们一起作战,而是说,你们都是行政官员,军事这东西和你们无关,都回家照顾老婆孩儿吧。不少公务员竟然愿意继续跟随王耀武,足见王耀武平日对他们是不错的。  王耀武从省政府珍珠泉出来,在大明湖坐船来到大明湖北岸,即济南内城的北城墙。铁公祠就在此处,不知王司令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坚守济南三个月的前辈的祠堂,如果注意到了不知王司令会有什么滋味。王耀武钻进了成仁祠下面的地下室指挥所。  23日晚,许世友下达攻击内城命令,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向济南内城发起攻击。24日,解放军突入内城,双方展开巷战。  跟随王耀武的一部分公务员没有跑,整2师师长晏子风却先跑了。  王耀武何等聪明,他明白现今形势回天乏力,他对指挥所内人说:这地方叫成仁祠,犯了地名。不过内战不是抗战,徒死无益,自杀也成不了仁,你们各自珍重吧。  指挥所内的人顿时泣不成声。  王耀武换上老百姓衣服,趁乱向北逃出了济南城。王耀武在卫兵保护下,躺在大车上往东跑,四天以后在寿光被民兵俘虏。  而老蒋所谓的兼程急进的援军在哪呢?也就是邱清泉的第二兵团稍积极,从商丘开进到了鲁西南,而黄百韬第七兵团和李弥第十三兵团还在集结中!  是还在集结中!  解放军牺牲的官兵大都埋在了济南城南的四里山,1952年毛泽东同志来济南凭吊黄祖炎时登上四里山,许世友向毛主席讲述了济南战役过程。毛主席说了句“四里山成就英雄山”,故四里山改名英雄山。今天济南的英雄山和英雄山路,即来源于此。
  @shandian3hao
13:28:01  此贴不顶,对不起楼主,也对不起自己  -----------------------------  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鲁西狂人
20:44:00  济南东面暂时稳住了,而接下来的两天共军似乎没有什么进展。王耀武紧张的心慢慢放松下来,照这个趋势,守一个月不敢说,二十天应该没问题。那时候援军就该到了吧!   王耀武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影响整个济南城防的事情发生了!   19日夜里,突然有人报告西线一个团长要见王耀武。   王耀武感觉不好,让那个团长进来。   那位团长进来后抱住王耀武大腿大哭起来。   这位团长说的一句话,如  —————————————————  看得很过瘾,楼主加油  
  共军14万就敢攻打国军11万驻防的省城,怎么有这么大的胆量呢?一般来说,攻击坚固设防的城市,起码要有2倍以上的兵力吧,比如锦州、天津、太原
  @pine_stream
21:32:05  共军14万就敢攻打国军11万驻防的省城,怎么有这么大的胆量呢?一般来说,攻击坚固设防的城市,起码要有2倍以上的兵力吧,比如锦州、天津、太原  -----------------------------  三野是能征惯战的,不是鸦部那种豆腐渣  徐向前攻打太原的时候,也只有10万人,围攻10万人,不克,但也确实包围了太原,等到19、20兵团到达,4小时攻克。  鸦部1949年攻打安阳,居然用了42军67000人,加1个师,若干地武,38军炮兵团,多带炮弹炸药,合计8万兵力,打谁呢?1.4万名土杂还乡团  就这,安阳战役用20天,42军供称:伤亡很大,超过平津战役,仅次于辽沈,是我军有名的攻坚战!
  收藏了
  @nkfangtao 3135楼
20:53  @鲁西狂人
20:44:00  济南东面暂时稳住了,而接下来的两天共军似乎没有什么进展。王耀武紧张的心慢慢放松下来,照这个趋势,守一个月不敢说,二十天应该没问题。那时候援军就该到了吧!   王耀武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影响整个济南城防的事情发生了!   19日夜里,突然有人报告西线一个团长要见王耀武。   王耀武感觉不好,让那个团长进来。   那位团长进来后抱住王耀武大腿大哭起来。   这位团长说的一句话,如  —————————……  -----------------------------  谢谢支持!  
  楼主:鲁西狂人 时间: 19:22:40  难道都结束了吗?  无所谓了,此生足矣!  转机很快来了。  六期的小师弟廖耀湘不愧是“中国巴顿”,他率领他的新6军一路突飞猛进,再次发挥了上次长途奔袭的余热,沿着中长线一路打来,穿越了民主联军的数次伏击,渐渐逼近了四平。  林彪再次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  攻打四平已经毫无意义。如果继续下去,将有可能陷入反包围,那样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惨败。  林彪下令四平攻城部队转入佯攻。  6月30日,民主联军撤出了四平。  三战四平战役结束了。林总的耻非但没雪,反倒加了一重。  ……  日,卫立煌被任命为东北剿总司令,郑洞国、范汉杰为副司令。同时撤销了陈诚在东北的一切职务。  2月5日,陈诚灰溜溜离开了东北。  此时的东北,伟大的国军仅仅占住三个大城市及其附近区域,因而划分成了三大坨,完完全全成了翁中鳖,任凭解放军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国军三大坨在哪儿呢?  第一坨,以沈阳为中心的区域包括铁岭、抚顺、本溪、新民等地驻守的卫立煌东北剿总司令部直属部队及周福成第8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共8个军辖24个师又3个旅,计30万人;  第二坨,长春驻守的郑洞国第1兵团共2个军辖6个师又3个旅,计10万人;  第三坨,锦州驻守的范汉杰及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辖14个师,计15万人。  东北国军兵力总计55万人。还是那句话,数字仅仅是数字,代表不了什么。这55万人真正能拿出来作战的顶多20万。而此时的东北野战军兵力75万,民兵30万,总计105万人。  ------------------------------------------------------------  @知白守黑2012 64楼
14:05  谁能将东北民主联军的兵力发展做个时间节点上稍微精确点的统计?  因为三战四平,都到1947年的6月了,林彪居然还担心“陷入反包围”?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林彪是主动撤退,当然说成是被赶到松花江以北也可以,但兵力损失应该不是很严重。  可是一转眼到1948年的上半年,东北民主联军就发展到了百万之众,还不算47年下半年有个三战四平后的恢复期。  这种突飞猛进式的兵力发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北满是个男人就........  ------------------------------  看过张正隆的雪白血红!你的疑问都可以得到解决!!!!
  此贴不顶,对不起楼主,也对不起自己
  @鲁西狂人 92楼
20:17  锦州失守是10月15日。廖耀湘在黑山前等待那些人商讨的结果,所以待命了一个礼拜。宝贵的七天啊!我不知道那10万多人在那里究竟在干什么?打牌?推麻将?喝酒吃肉搞联欢?有没有心情啊!  廖中将的心情肯定很纠结!蒋介石、卫立煌都在反复劝说他们自己的想法,杜聿明飞来飞去从中斡旋。  林彪可不想看这些人唱什么戏搞什么鬼,不会给他们时间了,20日,林彪下令:在彰武以北的黄永胜六纵、彰武西南的万毅五纵进至黑山东........  ------------------------------  客观点讲!新22师表现称得上王牌和临危不乱的!一直到最后关头才崩溃!共军老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共军重机枪连居高临下扫射的情况下,虎师的撤退的队伍竟然可以做到无视!队形不乱!一个倒下,后面继续前进!虎师最后的崩溃是指挥官瞎指挥和最终大势已去的结果!
  公是  
  @乖乖真怪
09:05:36  此贴不顶,对不起楼主,也对不起自己  -----------------------------  谢谢支持!
  @鲁西狂人 3144楼
12:02  @乖乖真怪
09:05:36  此贴不顶,对不起楼主,也对不起自己  -----------------------------  谢谢支持!  -----------------------------  这都有人复制  
  顶一下! /m/post-no05-.s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请大家暂时放一放这个帖子吧,下一步本人要进入淮海战役,但阅读有关淮海战役的资料是近十年前的事了,许多细节记不清了,今天还要重新阅读,需要的时间可能会较长。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你们!  
  @有明袁大督师 3148楼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这个地方是为了讽刺,吴化文投靠日本鬼子,当然吴化文会把他的主子们称之为皇军了,这只能说吴化文很不知羞耻。  
  @有明袁大督师 3148楼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鲁西狂人 3150楼
09:43  这个地方是为了讽刺,吴化文投靠日本鬼子,当然吴化文会把他的主子们称之为皇军了,这只能说吴化文很不知羞耻。  ------------------------------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有明袁大督师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鲁西狂人
09:43  这个地方是为了讽刺,吴化文投靠日本鬼子,当然吴化文会把他的主子们称之为皇军了,这只能说吴化文很不知羞耻。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确实如此,吴化文35军占领南京和总统府这件事有意被淡化了,粟裕回忆录也是一笔带过,写什么“我们占领了南京”。而且解放军第35军存在时间最短,大概50年左右就撤编了。
  @有明袁大督师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鲁西狂人
09:43  这个地方是为了讽刺,吴化文投靠日本鬼子,当然吴化文会把他的主子们称之为皇军了,这只能说吴化文很不知羞耻。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35军在1950年就撤编了,存在了不到一年!
  @百骑卷平冈
11:58:12  那算人才冒不出头吧。  老孙、老蒋的国民党从一开始就一盘散沙,再好的政策不出南京也没啥用,何况未必有什么好政策,国民党的组织性,先天就不足。你举例用石觉(按下一帖),连大头兵都知道土地的重要性了,所以不是没有人才看到问题的关键,而是组织能力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有一两个人才、可断链子的地方太多。  上海有两回金融风暴,一回是国民党那会儿,小蒋严令物价不得上涨,资本家干脆不进货......  -----------------------------  @匣中剑-10 13:25:43  第六,你说到改开,呵呵,改开是在中国已经完成工业化奠基的情况下有序地控制下的改开。和蒋家王朝在中国民族工业薄弱情况下的开门揖盗卖国求荣是完全两码事。  在蒋家王朝时期,中国市场被洋货占据,有人在上海百货做过统计,美货就占了80%。  而在革命后,中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苏式法西斯制度,国家就是资本家,国家力量直接为民族资本的利益服务,这个制度经中国特色的改良后,成为当今世界最有优越性最有竞争......  -----------------------------  大神看得很透、分析得很到位,忍不住冒出来叫声好!
  @有明袁大督师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鲁西狂人
09:43  这个地方是为了讽刺,吴化文投靠日本鬼子,当然吴化文会把他的主子们称之为皇军了,这只能说吴化文很不知羞耻。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维基上看到:  1943年(民国32年)1月18日,吴化文表示参加汪精卫政权。吴化文的投降是奉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沈鸿烈(吴化文的老上级)的指示,并获蒋介石默认(名曰“曲线救国”)[4]。吴化文部改组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7月,山东方面军改组为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吴化文任上将总司令。1945年(民国34年)1月,吴化文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3][5]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吴化文回到蒋介石手下,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吴化文继续担任总司令,并兼任津浦铁路南段警备司令。  抗战中,吴化文主观上怎么想的我不是很清楚,但投日当伪军奉的是国民党命令。  而且抗战后,吴化文部改编归入国民党军队。  是否吴化文在抗战中应该顾及个人羞耻,违抗国民党的命令,不投日当伪军?  或者对于投日伪军,哪怕转身成为国民党军后,中共就应该对这种部队彻底消灭,而不能为避免战斗伤亡而再行争取投诚了呢?  吴化文的部队是投过日,但与中共交手时已是国民党军。这跟中共宣不宣传他率部抢先攻入总统府有何关系?
  @百骑卷平冈
22:37:28  老美【却在中国革命上昧于既得利益,逆
潮流而动,硬和中国革命做对头】,这话真懒得驳。  【中国今天绝对不能和阿拉伯革命做对头】,反对这句题外话。小日本没军队,可自卫队满世界调动玩救援、演习,到时就是名字换一下而已。中国军队老宅在家里,到时出门连客运站在哪都找不到啊。 ......  -----------------------------  @匣中剑1001
00:28:47  别懒了,能驳快驳。  美国人要么把自己的商品滚出中国市场,留下资金和技术,支持中国革命打倒蒋家买办王朝,那美国人照样可以做中国人的老朋友。  要么就是恬不知耻去豢养蒋家买办王朝这条走狗,和中国人民决一胜负好了。  反正
已经证明了一切。  也说句题外话,我真心希望小日本赶快武装,最好日本穷兵黩武,自作孽不可活。  呵呵  就凭日本这种实力,还跟中国较啥劲啊  第二句题外话,中日两国
上风牛马不相及,德川幕府锁国,锁得干脆利落,一点没啥事情,中日两国都对锁国相安无事。  可近代以来,双方之间却恩怨相寻,矛盾尖锐,说明什么?  其实说明了中日关系正在加深,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直接说吧,日本迟早要并入中国。  -----------------------------  @百骑卷平冈
09:59:44  一直没合适的地方表达这个问候:
在乌有混得挺好的?  对了,按你的逻辑,咱兔子也该把商品从非洲、美洲出来,技术和资金留下?  -----------------------------  @匣中剑1001
10:40:58  我不混乌有,虽然我的文章确实被他们转帖过几次。  我不喜欢所谓毛左的氛围。  在我看来,世上的奴才大的来看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歌颂本朝主子当今皇上的,这就是五毛。  第二种是歌颂前朝、歌颂外国主子的。  这些奴才也是同样的下贱和怯懦,他们没有勇气反抗暴政,于是只能通过歌颂前朝主子,歌颂外国主子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本朝主子残暴,他们就幻想前朝主子仁慈,于是有了毛左、花生粉、......  -----------------------------  @百骑卷平冈
13:17:51  没混乌有啊,有点意外。  我倒和你不同,不给人定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讳言TG当初的问题,也不吝赞美TG如今的成果。老美杀印弟安人当然不对,可不能就此推出如今挂嘴上的“民主自由”也有问题。  普世价值或者有人会抵触,但人类社会毕竟会存在通用的正面公共道德。  -----------------------------  @匣中剑-12 14:56:44  我啥时候反对过自由民主了???  我谴责美国暴政,恰恰证明我在捍卫自由民主!  对于TG,我可没有讳言或赞美,我指出法西斯是
的必然,只是陈述一个客观规律;我说法西斯是最有竞争力最有制度优势的资本主义制度,我直接就说,因为法西斯压榨人民最残酷。这些是赞美?是讳言?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你们总想污蔑我支持法西斯,可“法西斯”是好词吗?就连德意日余孽都不敢自称“法西斯”吧?这个词......  -----------------------------  一些人(包括我本人)还是意识形态宣传下(无论中西)的精神奴隶,囿于文字游戏,缺乏求真知精神,人云亦云,知道了些皮毛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和道德制高点,所以才会经常有XX粉之间的自以为是、党同伐异。须得像LZ一样客观、扎实地整理和看待历史,像匣兄一样跳出意识形态牢笼科学、辩证地分析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当然,匣兄要学习LZ的平心静气,不要轻易动怒相争,反而对牛弹琴,落了下乘。期待此贴能有更多的真知灼见。
  @pine_stream
21:32:05  共军14万就敢攻打国军11万驻防的省城,怎么有这么大的胆量呢?一般来说,攻击坚固设防的城市,起码要有2倍以上的兵力吧,比如锦州、天津、太原  -----------------------------  道理很简单,济南没有11万国军! 济南的部队为吴化文3个旅2万人,另外还2个旅1万多。精锐力量不够,只好将74军空运了进来。
  @鲁西狂人
20:44:05  济南东面暂时稳住了,而接下来的两天共军似乎没有什么进展。王耀武紧张的心慢慢放松下来,照这个趋势,守一个月不敢说,二十天应该没问题。那时候援军就该到了吧!  王耀武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影响整个济南城防的事情发生了!  19日夜里,突然有人报告西线一个团长要见王耀武。  王耀武感觉不好,让那个团长进来。  那位团长进来后抱住王耀武大腿大哭起来。  这位团长......  -----------------------------  按照王耀武的副司令牟中珩的回忆,这个团长的告密不是在夜间,而是在下午16:00时就来告密了。  牟回忆说,王耀武接到告密后就认为大势已去,就企图把指挥权移交给参谋长,自己逃跑。牟逃出去后被俘,王耀武逃不出来于是返回指挥岗位。
  @有明袁大督师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鲁西狂人
09:43  这个地方是为了讽刺,吴化文投靠日本鬼子,当然吴化文会把他的主子们称之为皇军了,这只能说吴化文很不知羞耻。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知白守黑-21 14:34:32  维基上看到:  1943年(民国32年)1月18日,吴化文表示参加汪精卫政权。吴化文的投降是奉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沈鸿烈(吴化文的老上级)的指示,并获蒋介石默认(名曰“曲线救国”)[4]。吴化文部改组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7月,山东方面军改组为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吴化文任上将总司令。1945年(民国34年)1月,吴化文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3][5]  抗日战争结束后,19......  -----------------------------  国军驻山东战地视察组组长王然有这样的回忆,  在1948年夏我驻吴化文部任视察官时,在闲谈中吴对我说:“我投汪伪是遵蒋总统的旨意。戴笠叫我去见总统,当时总统小声地对我说:'只有你才能担负这个重任。'可是戴笠死了,谁能证明我投靠汪伪是蒋总统叫我干的呢?戴笠如果不死,周佛海不会被枪毙,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话说当年山东25万国军有20万做伪军,也是醉了。
  @鲁西狂人
20:44:05  因为还有一个地方有国军占领着,那就是整74师七个连守卫的邮电大楼,现在如同一叶汪洋大海里的孤舟。  这七个连固守着邮电大楼以及附近的的几栋楼房,如同一个大碉堡,上百个射击孔往外喷着火舌,三纵和十纵联合攻击,也没有攻下。  三纵把数门火炮调来,瞄准邮电大楼,一顿猛轰,整个大楼炸成了水泥架子,竟然没倒!很想知道这座大楼是谁建的,现在五六级地震都有楼坍塌,七十年前的建筑怎么就这么好?用炮猛轰都不倒?  解放军冲进了这座水泥架子,没想到还是遇到激烈抵抗,整74师的守军用桌椅、沙发、弹药箱子等一切能用的东西做掩护,逐楼层逐房屋争夺,坚持了一个白天,最后几乎全部被歼灭。  这样,到了22日下午,西兵团才算全部占领商埠。......  -----------------------------  这个大楼不是民用建筑,是原绥靖区大楼。
  @鲁西狂人
20:44:05  因为还有一个地方有国军占领着,那就是整74师七个连守卫的邮电大楼,现在如同一叶汪洋大海里的孤舟。  这七个连固守着邮电大楼以及附近的的几栋楼房,如同一个大碉堡,上百个射击孔往外喷着火舌,三纵和十纵联合攻击,也没有攻下。  三纵把数门火炮调来,瞄准邮电大楼,一顿猛轰,整个大楼炸成了水泥架子,竟然没倒!很想知道这座大楼是谁建的,现在五六级地震都有楼坍塌,七十年前的建筑怎么就这么好?用炮猛轰都不倒?  解放军冲进了这座水泥架子,没想到还是遇到激烈抵抗,整74师的守军用桌椅、沙发、弹药箱子等一切能用的东西做掩护,逐楼层逐房屋争夺,坚持了一个白天,最后几乎全部被歼灭。  这样,到了22日下午,西兵团才算全部占领商埠。......  -----------------------------  另外这七个连也并不是什么战斗力特别强大。  按照整二师师长晏子风的回忆是9月21日之前都是整二师在防守这一块。9月20日下午7时,共军开始攻击这一块,尽管王耀武出动了装甲车队助战,但到21日上午9时,整二师的二一一旅已经伤亡殆尽,旅长马培基被击毙。  这以后王耀武派这七个连1000多人接手了绥靖区大楼的防务,而把其他部队派到前线。  直到共军歼灭其他各部后,到22日上午才开始围攻这座绥靖区大楼。下午攻克,其实只坚持了半天。  这座大楼是商埠的最高最坚固的水泥混凝土大楼。  而且1939年就被日军占为宪兵司令部,1945年后改为绥靖区司令部。这里的工事那是锤炼多年的。  依托全区最好的工事1000多人防守,半天被攻下,不见得比整二师或者别的王耀武部队更顽强。
  @卓月-21 16:05:11  一些人(包括我本人)还是意识形态宣传下(无论中西)的精神奴隶,囿于文字游戏,缺乏求真知精神,人云亦云,知道了些皮毛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和道德制高点,所以才会经常有XX粉之间的自以为是、党同伐异。须得像LZ一样客观、扎实地整理和看待
,像匣兄一样跳出意识形态牢笼科学、辩证地分析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当然,匣兄要学习LZ的平心静气,不要轻易动怒相争,反而对牛弹琴,落了......  -----------------------------  实在是过奖了,不胜惶恐,谢谢您的支持!
  @有明袁大督师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鲁西狂人
09:43  这个地方是为了讽刺,吴化文投靠日本鬼子,当然吴化文会把他的主子们称之为皇军了,这只能说吴化文很不知羞耻。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知白守黑2012
14:34:32  维基上看到:  1943年(民国32年)1月18日,吴化文表示参加汪精卫政权。吴化文的投降是奉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沈鸿烈(吴化文的老上级)的指示,并获蒋介石默认(名曰“曲线救国”)[4]。吴化文部改组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7月,山东方面军改组为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吴化文任上将总司令。1945年(民国34年)1月,吴化文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3][5]  抗日战争结束后,19......  -----------------------------  @匣中剑-21 18:32:40  国军驻山东战地视察组组长王然有这样的回忆,  在1948年夏我驻吴化文部任视察官时,在闲谈中吴对我说:“我投汪伪是遵蒋总统的旨意。戴笠叫我去见总统,当时总统小声地对我说:'只有你才能担负这个重任。'可是戴笠死了,谁能证明我投靠汪伪是蒋总统叫我干的呢?戴笠如果不死,周佛海不会被枪毙,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话说当年山东25万国军有20万做伪军,也是醉了。  -----------------------------  据很多资料,吴化文一直是这样说的:“老蒋让我投靠日本人的!”  不过本人觉得吴化文说话实在是不可信,没有第二个人来作证,这事真就没法说清了。
  看好楼主,不要只要速度啊。  
  @燕山野叟
19:53:01  看好楼主,不要只要速度啊。  -----------------------------  谢谢您的建议,关于下一战场——淮海战场,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更新了。
  感叹。楼主好文采  
  @有明袁大督师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鲁西狂人
09:43  这个地方是为了讽刺,吴化文投靠日本鬼子,当然吴化文会把他的主子们称之为皇军了,这只能说吴化文很不知羞耻。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知白守黑2012
14:34:32  维基上看到:  1943年(民国32年)1月18日,吴化文表示参加汪精卫政权。吴化文的投降是奉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沈鸿烈(吴化文的老上级)的指示,并获蒋介石默认(名曰“曲线救国”)[4]。吴化文部改组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7月,山东方面军改组为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吴化文任上将总司令。1945年(民国34年)1月,吴化文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3][5]  抗日战争结束后,19......  -----------------------------  @匣中剑1001
18:32:40  国军驻山东战地视察组组长王然有这样的回忆,  在1948年夏我驻吴化文部任视察官时,在闲谈中吴对我说:“我投汪伪是遵蒋总统的旨意。戴笠叫我去见总统,当时总统小声地对我说:'只有你才能担负这个重任。'可是戴笠死了,谁能证明我投靠汪伪是蒋总统叫我干的呢?戴笠如果不死,周佛海不会被枪毙,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话说当年山东25万国军有20万做伪军,也是醉了。  -----------------------------  @鲁西狂人
19:48:45  据很多资料,吴化文一直是这样说的:“老蒋让我投靠日本人的!”  不过本人觉得吴化文说话实在是不可信,没有第二个人来作证,这事真就没法说清了。  -----------------------------  我想说的重点不是吴化文投日当伪军是受谁的指令,而且《冈村宁次回忆录》里也有吴化文等伪军将领还在领受国民党军饷的记载,所以我笼统称其是奉国民党命令,主要是用来说明吴化文部在45年抗战胜利后事实上是被改编成了国民党军。  就算他在后来国共内战,48年的济南战役中再次反水,倒向中共,这与宣不宣传他率先攻入总统府有什么关系?  难道此时我们仍然要把他当成伪军看待?搞得好像中共收编伪军打内战似的,有失颜面。还是吴化文这种人或他的部队就不该促其投诚,而就该被彻底消灭?  我不明白提不宣传吴化文率先攻入总统府这个话题的人到底想要说什么。
  @鲁西狂人 83楼
14:12  @总机叫武昌 81楼
11:20  您的问题一时还不好回答,林彪的百万大军论战斗力一比一肯定不如国军精锐,主要还是靠人多。如果锦州成了四平,林彪肯定有危险,这也是他不愿冒险的原因。您说的很有道理,细节问题还是等更多有识之士来讨论好不好?  ========================  一比一,打不过国民党一流,但打得过国民党二流!  103万打50万,很容易的。全国只有东北共军人数超过国民党。鸦部不勇挑重担,行吗?  鸦部攻打锦州是40万对10万  防……  -----------------------------留个记号  
  @鲁西狂人
19:35:25  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绝对是真理!陈导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条真理。  到了这个民国三十六年时,许多国民党人已经把三民主义当成了狗屁,把升官发财当成了孜孜以求的信条。甚至你去问那些国民党官员“三民主义”是哪“三民”,谁提出的,他都会支支吾吾憋得脸红脖子粗。不过陈导现在仍然坚信三民主义完全效忠党国的,他也相信他的校长会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所以,此次守四平之战,陈明......  -----------------------------  写的好啊,是应该多了解历史,了解这正面抗日的军队
  @鲁西狂人
09:39:00  请大家暂时放一放这个帖子吧,下一步本人要进入淮海战役,但阅读有关淮海战役的资料是近十年前的事了,许多细节记不清了,今天还要重新阅读,需要的时间可能会较长。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你们!  —————————————————  不要放弃哈楼主,帖子我收藏了的  
  留名支持。
  稳扎稳打,楼主莫急。
  @飞恋练 3170楼
20:34  @鲁西狂人
19:35:25  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绝对是真理!陈导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条真理。  到了这个民国三十六年时,许多国民党人已经把三民主义当成了狗屁,把升官发财当成了孜孜以求的信条。甚至你去问那些国民党官员“三民主义”是哪“三民”,谁提出的,他都会支支吾吾憋得脸红脖子粗。不过陈导现在仍然坚信三民主义完全效忠党国的,他也相信他的校长会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所以,此次守四平之战,陈明......  --------------……  -----------------------------  感谢您的支持!  
  @nkfangtao 3171楼
22:47  @鲁西狂人
09:39:00  请大家暂时放一放这个帖子吧,下一步本人要进入淮海战役,但阅读有关淮海战役的资料是近十年前的事了,许多细节记不清了,今天还要重新阅读,需要的时间可能会较长。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你们!  —————————————————  不要放弃哈楼主,帖子我收藏了的  -----------------------------  不会的不会的,一定写到金门。现在写的挺带劲的,就是前段时间太赶时间,导致质量下降,以后再改一改。  
  额。。那你就误会我了   我只是好奇而已,没有其他想法。
  额。。那你就误会我了   我只是好奇而已,没有其他想法。
  @知白守黑2012
14:34:32  维基上看到:  1943年(民国32年)1月18日,吴化文表示参加汪精卫政权。吴化文的投降是奉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沈鸿烈(吴化文的老上级)的指示,并获蒋介石默认(名曰“曲线救国”)[4]。吴化文部改组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7月,山东方面军改组为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吴化文任上将总司令。1945年(民国34年)1月,吴化文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3][5]  抗日战争结束后,19......  -----------------------------  @匣中剑1001
18:32:40  国军驻山东战地视察组组长王然有这样的回忆,  在1948年夏我驻吴化文部任视察官时,在闲谈中吴对我说:“我投汪伪是遵蒋总统的旨意。戴笠叫我去见总统,当时总统小声地对我说:'只有你才能担负这个重任。'可是戴笠死了,谁能证明我投靠汪伪是蒋总统叫我干的呢?戴笠如果不死,周佛海不会被枪毙,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话说当年山东25万国军有20万做伪军,也是醉了。  -----------------------------  @鲁西狂人
19:48:45  据很多资料,吴化文一直是这样说的:“老蒋让我投靠日本人的!”  不过本人觉得吴化文说话实在是不可信,没有第二个人来作证,这事真就没法说清了。  -----------------------------  吴化文现在这样说,或许是不可信,可他当年在老蒋统治下仍然这样说,假如是无中生有,那不是在“侮辱领袖”吗?
  @鲁西狂人
20:11:08  杜聿明的长途奔袭  不要因为阿杜在缅甸的表现不太好,就否认阿杜是个将才,其实阿杜在国军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了,如果搞一个民国将领排行榜,我认为,阿杜可以跻身前十名。  在东北战场上,杜聿明PK林彪,差不多旗鼓相当,前半段阿杜占尽了风头,后半段则是阿杜难挽狂澜。如果阿杜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加上老蒋不插手搅和,东北最后结局还不定是怎样的呢。从抗日战争胜利到辽沈战役结束,东北的国军统帅走马灯秀模特一般......  -----------------------------  吴克华时期的武器装备是啥样的?仓促进关,哪有那么快就装备上新武器的。东北民主联军有一句话叫做老兵老枪,新兵新枪。  还好,lz举例是吴克华,带着武器来的,不是空手的。真如果论起来为啥打不过,武器是一方面,吴克华的确不咋地。
  @有明袁大督师
09:32  写的很好,但讲吴化文生平那段,把日本人说成大日本皇军,很是刺眼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知白守黑-21 20:21:55  我想说的重点不是吴化文投日当伪军是受谁的指令,而且《冈村宁次回忆录》里也有吴化文等伪军将领还在领受国民党军饷的记载,所以我笼统称其是奉国民党命令,主要是用来说明吴化文部在45年抗战胜利后事实上是被改编成了国民党军。  就算他在后来国共内战,48年的济南战役中再次反水,倒向中共,这与宣不宣传他率先攻入总统府有什么关系?  难道此时我们仍然要把他当成伪军看待?搞得好像中共收编伪军打内战似的,有失......  -----------------------------  额。。那你就误会我了  我只是好奇而已,没有其他想法。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  @知白守黑-21 20:21:55  我想说的重点不是吴化文投日当伪军是受谁的指令,而且《冈村宁次回忆录》里也有吴化文等伪军将领还在领受国民党军饷的记载,所以我笼统称其是奉国民党命令,主要是用来说明吴化文部在45年抗战胜利后事实上是被改编成了国民党军。  就算他在后来国共内战,48年的济南战役中再次反水,倒向中共,这与宣不宣传他率先攻入总统府有什么关系?  难道此时我们仍然要把他当成伪军看待?搞得好像中共收编伪军打内战似的,有失颜面。还是吴化文这种人或他的部队就不该促其投诚,而就该被彻底消灭?  我不明白提不宣传吴化文率先攻入总统府这个话题的人到底想要说什么。  -----------------------------  你看我的资料就知道我是个潜水党,只是偶尔冒个泡,还是潜水安全。。  楼主,顶你!
  留名支持。
  @清叟 3174楼
09:21  稳扎稳打,楼主莫急。  -----------------------------  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看楼主的文字,有种看明朝那些事的乐趣,不过看战争类的读物头大的事情是,各种地理位置搞的头晕脑胀,我同时还要开个中国地图,大城市还罢了,一些小的城市,找的我头晕眼花
  @知白守黑2012
14:34:32  维基上看到:  1943年(民国32年)1月18日,吴化文表示参加汪精卫政权。吴化文的投降是奉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沈鸿烈(吴化文的老上级)的指示,并获蒋介石默认(名曰“曲线救国”)[4]。吴化文部改组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7月,山东方面军改组为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吴化文任上将总司令。1945年(民国34年)1月,吴化文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3][5]  抗日战争结束后,19......  -----------------------------  @匣中剑1001
18:32:40  国军驻山东战地视察组组长王然有这样的回忆,  在1948年夏我驻吴化文部任视察官时,在闲谈中吴对我说:“我投汪伪是遵蒋总统的旨意。戴笠叫我去见总统,当时总统小声地对我说:'只有你才能担负这个重任。'可是戴笠死了,谁能证明我投靠汪伪是蒋总统叫我干的呢?戴笠如果不死,周佛海不会被枪毙,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话说当年山东25万国军有20万做伪军,也是醉了。  -----------------------------  @鲁西狂人
19:48:45  据很多资料,吴化文一直是这样说的:“老蒋让我投靠日本人的!”  不过本人觉得吴化文说话实在是不可信,没有第二个人来作证,这事真就没法说清了。  -----------------------------  @匣中剑-22 13:32:54  吴化文现在这样说,或许是不可信,可他当年在老蒋统治下仍然这样说,假如是无中生有,那不是在“侮辱领袖”吗?  -----------------------------  王然的职务是视察官,直属国防部,对各部队是监视监控。
  @看海角看日落 3186楼
10:10  看楼主的文字,有种看明朝那些事的乐趣,不过看战争类的读物头大的事情是,各种地理位置搞的头晕脑胀,我同时还要开个中国地图,大城市还罢了,一些小的城市,找的我头晕眼花  -----------------------------  哈哈,感谢您的支持!  其实多看看地图挺好的,我就是因为被迫找城市找地点,现在全中国一些大城市的位置了然于心,中等城市基本方位不会错。尤其某些地名发音,也不得不查字典,以免闹笑话。现在与朋友聊天,说到哪个地方或者他家乡,最起码知道是哪个省的。大学有个同学,刚入学互相扯淡,我问他家哪的,他说雅安(那时还没地震),我说,哦,原来的西康省会啊!同学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你还知道西康啊!我接着问雅安哪里?他说安顺厂,我说哦,石达开覆没的地方,那你家离泸定桥不远啊!同学直接对我敬佩得五体投地。  哈哈,真事!  
  @桥下乌篷 3182楼
21:49  ------------------------------  @桥下乌篷
13:36:07  怪不得没见宣传过占领总统府部队的资料  -----------------------------  -----------------------------  @知白守黑-21 20:21:55  我想说的重点不是吴化文投日当伪军是受谁的指令,而且《冈村宁次回忆录》里也有吴化文等伪军将领还在领受国民党军饷的记载,所以我笼统称其是奉……  -----------------------------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匣中剑楼
14:47  @知白守黑2012
14:34:32  维基上看到:  1943年(民国32年)1月18日,吴化文表示参加汪精卫政权。吴化文的投降是奉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沈鸿烈(吴化文的老上级)的指示,并获蒋介石默认(名曰“曲线救国”)[4]。吴化文部改组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7月,山东方面军改组为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吴化文任上将总司令。1945年(民国34年)1月,吴化文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3][5]  抗日战争结束后,19....……  -----------------------------  吴化文对山东老百姓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山东百姓要求杀掉吴化文以平民愤,组织上没有批嘛!  
  @匣中剑1001
14:47  @知白守黑2012
14:34:32  维基上看到:  1943年(民国32年)1月18日,吴化文表示参加汪精卫政权。吴化文的投降是奉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沈鸿烈(吴化文的老上级)的指示,并获蒋介石默认(名曰“曲线救国”)[4]。吴化文部改组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任总司令。7月,山东方面军改组为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吴化文任上将总司令。1945年(民国34年)1月,吴化文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3][5]  抗日战争结束后,19....……  -----------------------------  @鲁西狂人
16:13:33  吴化文对山东老百姓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山东百姓要求杀掉吴化文以平民愤,组织上没有批嘛!  -----------------------------  是啊,吴化文当初配合倭寇制造无人区,仅此一条,你就知道干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
  无文化也是运气啊,居然躲过了文革,带着四个老婆在杭州西湖边悠哉悠哉,当了交通厅厅长  
  @鲁西狂人
19:43:09  刘戡小传  刘戡生于湖南桃源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一岁那年,刘戡的父母相继去世,这对于小小的刘戡来说,无疑是天塌下来了。这个可怜的孤儿被他守寡的姑姑收养,两个可怜的人相依为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戡除了干农活外,就是刻苦读书,放牛不忘了拿本书,有时间就翻开来读一读背一背。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了,有时间不忘打打游戏。有人会想,湖南桃源,山清水秀,骑在牛背上读书,岂不是非常休闲浪漫的一件事?可不要......  -----------------------------  生。(现在军校也管吃管住发津贴,有兴趣的不要考虑,有关系的可以考虑。军队可不是好混的!)  楼主写书就写书,这一段,你有点过头了,你有过军人或军校经历可以写,道听途说加猜测就不应该了。
  楼主辛苦了!  
  @吃魔芋粉减肥 3193楼
21:02  --------------……  -----------------------------  谢谢您的提醒,后面修改会删去的。  不过为什么有军人经历或者上过军校就可以写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军校的学生,如果没有背景,很难混的,无论是评优秀学员或者入党还是在学员队当个骨干,很多是看关系的。而且考试,有关系的一学期不去上课都可以过,没关系的只能凭自己刻苦学。其实最严重的就是高考不公平,有关系的三四百分都能进,没关系的上重本线进军校都很难。毕业分配更是如此,没关系的分边疆,有关系的自己猜。甚至于考研都不看成绩好坏……算了,说多无益。  不知兄有何高见?  
  @shandian3hao
22:36:00  @鲁西狂人 3144楼
12:02   @乖乖真怪
09:05:36   此贴不顶,对不起楼主,也对不起自己   -----------------------------   谢谢支持!   -----------------------------   这都有人复制  —————————————————  足见诚意,呵呵  
  @吃魔芋粉减肥 3193楼
21:02  --------------……  -----------------------------  不好意思,看您资料才知道,您是女性,还是山东老乡。  那段日后修改会删去的,  对于军校,我还是非常熟悉的,有关军校问题,大可问我。从一日生活制度到吃喝拉撒睡,我相信我所了解的接近真实。如果有军校网友来与我讨论,我也不惧!  
  @zzhhcc999 3194楼
22:22  楼主辛苦了!  -----------------------------  感谢您的支持!  
  我也是醉了,吴文化眼光很毒,押宝很准。在北伐、抗战、内战这些动荡年代,居然能混得左右逢源,轻松自如,人才啊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标数字电视发射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