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标宋聘号全球不超过五个出海捕鱼招聘是真的吗吗

广州嘉德09冬拍:国宝级珍品亮相15周年盛宴_今日话题_新闻中心_RFID世界网
广州嘉德09冬拍:国宝级珍品亮相15周年盛宴
来源:RFID世界网
摘要:广州嘉德09冬拍:国宝级珍品亮相15周年盛宴
关键词:[0篇]&&
&&& 日电//--中国嘉德2009广州冬季拍卖会将于12月6日开槌,包括中国油画、中国书画、中国当代工笔画、紫砂佳器、名表•珠宝•翡翠、瓷器•玉器•工艺品•古旧家俱、中国现当代陶瓷、顶级葡萄酒与普洱茶在内的10个专场,近1700件艺术珍品将于12月4至5日将在东方宾馆预展。此次冬拍是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的艺术献礼,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勉学赋并序》、‘天蠁楼’旧藏元代方从义《云树流泉图》、来日瑞士藏家的清康熙素三彩玉壶春瓶等国宝级艺术珍品集中亮相,盛况空前。
中国书画:元代大家方从义、赵孟頫领衔拍场
&&& 中国书画专场推出“‘天蠁楼’旧藏”专题,元末画家方从义《云树流泉图》倍受关注。落槌不久的2009秋拍,著录于《石渠宝笈》的明代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在北京一家拍卖行拍出1.69亿天价,刷新中国绘画拍卖的新世界记录。同样著录于《石渠宝笈》的方从义《云树流泉图》因此令各地藏家充满期待。这件《云树流泉图》为方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入清宫内府之前曾为清代重要收藏家梁清标旧藏,历经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宣统皇帝传承,钤有“乾隆鑑赏”、“宜子孙”、“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以及嘉庆、宣统御览等的皇家宝玺十方,可谓拍场难逢。
&&& 另一件国宝级巨著为赵孟頫书中峰和尚《勉学赋并序》,其纵24CM,横363CM,款署“至治元年三月廿二日弟子吴兴赵孟頫记”。此次自海外回流的《勉学赋并序》流传有序,多部文献中均有其记载,包括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卞永誉()所著《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六和广东大藏家潘仕成之《海山仙馆藏真贴》,乃至《赵孟頫年谱》均有此卷之记载,因此将成为又一件可能拍出高价的艺术珍品。
方从义《云树流泉图》
中国油画:靳尚谊、艾轩写实大师精品毕现
&&& 中国油画•雕塑•版画专场,由靳尚谊《端茶杯的女人》及艾轩《荒原的黎明》领衔。前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一直是油画拍卖领域倍受关注的艺术家,其代表作《毛主席全身像》在6月举行的广州嘉德夏拍上,以2016万天价成交,刷新画家又一成交记录。本次冬拍推出靳尚谊先生的又一精品力作《端茶杯的女人》,该作品造型严谨准确,色彩悦目,超越靳先生一般的写生作品,实属难得的佳作之一。
靳尚谊《端茶杯的女人》
中国当代工笔画:江宏伟《南国印象》上拍
&&& 《南国印象》为江宏伟于1999年在广州华南植物园半月写生得稿,经10年反复构思酝酿而成,实为画家作品中的罕见巨制。当代工笔画专场的另一亮点就是征集了近年来引起关注被喻为“新工笔”画家的部分优秀作品。如喻慧《静观》、张见《肖像》、陈林《波提切利之舞》等。
江宏伟《南国印象》
瓷器•玉器•工艺品:瑞士藏家藏品现身
&&& 广州嘉德力促国宝回归,特别推出 “海外遗珍”专场,并获得瑞士著名收藏家MR.Barraud家族的鼎力支持。MR.Barraud 40-60年代就职于瑞士信贷集团,1965年-1975年作为瑞士驻香港总领事馆的外交人员,在香港工作了近十年之久。“海外遗珍”专场上拍的诸多珍品之中,包括MR.Barraud1970年购买的一件玉杯及1981年在佳士得拍卖行购入的青玉雕水牛,皆为赠送给其妻子的礼物,而其本人生平最钟爱的一件藏品 “清康熙孔雀绿地素三彩官上加官玉壶春瓶”,更为本场拍卖的亮点之一。
清康熙孔雀绿地素三彩官上加官玉壶春瓶
顶级葡萄酒与普洱茶:木桐套酒与红标宋聘唱主角
&&& 作为全新开设的一个专场,不乏重量级拍品亮相。法国木桐庄园(MOUTON)的葡萄酒十分罕见,而能够收齐一套就更为难得。本次拍卖会推出年份木桐庄园套酒(年份各2瓶,其余年份各1瓶),估价仅150-220万,实数可遇难求的珍品。普洱茶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饼百年红标宋聘号。乾利贞宋聘号茶庄创于光绪二十一年(1885年),本品“红标”宋聘陈期约100年,按行内评价此茶品质无论在香味、茶味、茶气方面都堪称一流,可将古董级百年陈茶的韵味诠析得淋漓尽致,代表着至高境界的普洱茶,近期在交易场上已不见踪影,难得一见,可谓有市无价。
木桐庄园(MOUTON)的葡萄酒
&已有条评论
最新评论():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新闻:
关键字搜索:技术文章:[0篇]&&成功应用:[0篇]&&解决方案:[0篇]&&
图片新闻:
最新发布产品收藏茶已达30万吨 普洱形成“东莞价格”还需3-5年
  茶博会一角 程行欢 摄
  在刚刚举办的广州国际茶博会上,由专事茶叶收藏的广州汇德丰行收藏的红标和蓝标宋聘号现身。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两款陈期约100年的茶品,售价分别达到了250万元和150万元。
  “红标只剩下两片,喝一点就少一点,而蓝标存货相对多一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使喊出这样的价格,提出购买意愿的人还是大有人在。据记者了解,在此次茶博会拿出来享用的蓝标,茶位费高达5000元一位,但也很快销售一空。那么“年龄”高达100年的普洱茶品鉴风味如何呢?“如果保存良好,一款陈年茶最好的口感风味应该在50-60年,”现场有专家透露,这个时间的普洱应该把口感、色泽、韵味发挥到淋漓尽致,再往下可能会走下坡路,但其时间价值不断上升,“因为时间越久存量越少”。此次展出的红标比蓝标更为珍贵,是因为存世更为稀少。
  那么,目前普洱茶的市场情况如何呢?“受气候、人工影响,普洱茶的价格每年上涨10%-15%。”东莞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卢树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而具备收藏级别的古树所产的普洱茶,价格也有所上涨。在当年推高普洱茶价格最为疯狂的东莞,如今对普洱茶还是“情有独钟”,“每年云南产出的普洱茶有六分之一流入东莞。”卢树勋透露,东莞各界收藏的普洱茶已经达到30万吨。不过,虽然藏量巨大,但要形成“东莞价格”还时日尚早,“普洱茶具备收藏价值至少要10年以上的老茶,而东莞收藏普洱茶的历史也才6-7年,虽然收购价格对市场有影响,但在收藏界还缺乏影响力,目前对于收藏价格有影响的,主要还是一些老字号茶行。”卢树勋认为,东莞收藏界形成“东莞价格”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记者程行欢报道)
】【】【】__________________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5:18:31编辑过][/color][/align]
清光绪年间,易武茶区常住人口约10万,有村寨63个,其中56个以种茶为生,易武镇收购、加工、销售茶叶的茶庄就有17家,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茶庄,因光绪二十年(1894)敬贡“易武正山七子饼茶”而获得过云南布政史转赠御赐“瑞贡天朝”匾额。至今,车顺来茶庄后人家中还保存肓一方此匾额,成了昔日的辉煌。 民国10年至23年()间,易武的“同兴号”茶庄,亦称同顺祥、中信行,创造于清乾隆年司,民国中期以前的茶,有“圆形牌印”圆茶内飞,直行隶书印于圆圈内,其文曰:“云南普洱茶产于普洱府属之七山,曰易武、曰倚邦、曰漫乃、曰蛮松、曰攸罗、曰漫腊、曰漫洒,此七山惟易武所产者为最佳,其味天然清香,无需人工:薰造,其性温和,不寒不热,义能消食解暑,于滋养卫生大有裨益,历来进贡之茶均易武产者也。又茶分粗细两种,粗茶即老茶也,细茶即嫩尖也。自曾祖住易武百有余年,拣采春季发生之嫩尖茶,新春正印,细白尖,并未掺杂别山所产。近有采买坝区所产之一种坝茶伪造冒充易武山茶者甚多。特列刷圆形白牌印分别真伪,勿使鱼目?昆珠,得购此者见可以辨,仕商赐顾请认明本号招牌,庶不致误。云南易武同兴号主人向质卿谨识”。1925年以后的后 期“同兴号”向记圆茶,内票是白底蓝字中英文双象图,票头印有“同兴向质卿茶庄总售”字样,亦称“同兴向记茶庄”,其内飞内票在抗日战争前后改制此新版,并出现“同兴J句庆记”内飞,民国18年(]929)时,加工:制茶400-500担。 易武“同昌号”同昌黄记(青蓝色印刷),同昌记(红色印刷),不同茶标滋味不同。青蓝色印刷的“同昌黄记”茶标—亡印有文字:“本号经营茶业历有年,所专购正山细嫩茗芽精』二揉造发行,恐有假冒,特加此内飞为记同昌黄记主人谨白”。在易武街的茶叶商号还有同泰昌、泰来祥、余文昌、车顺号、安乐号等。   倚邦茶山在清雍正年间,就已有石屏人迁来开发了,倚邦的石屏会馆建于清雍正年间(),在此之前,早有楚雄人、四川人在倚邦落户了,故还有楚雄会馆和四川会馆。光绪年间(),倚邦的茶号有“宋云号”,自光绪初年办到民国初年()止,民国10年(1921)又恢复,年制圆茶200担,销四川。“元昌号”,制作圆茶,光绪年间办,民国时已无,年制茶400-500担,销四川。宣统三年(1911),倚邦有“庆丰和”、“庆丰益”、“元昌”、“恒盛”等四个茶庄,茶叶运往昆明、下关,分销各地。民国2年(1913),又新增加“园信公”茶庄、“惠民茶庄”、“升义祥”、“鸣昌号”等茶号,这时的茶叶,运销越南莱州。“李宝云茶号”,从民国初年到民国10年(),年制茶200担。“陈会明茶号”,民国10年到民国二十年(),年制茶80担,销越南莱州。“崔梅祥茶号”,民国10年(1921)开始,年制茶80担。“盛裕祥茶号”、“杨聘号”茶庄,所各制茶80担。民国初年开业的“杨聘号”,所制的“杨聘圆茶”,饼身较小,每饼有立式内飞,白底红字印文: “本号开设倚邦大街,拣提透心净细尖茶,发客贵商光顾者,请认明内票为记杨聘号”。另有“杨斌铨茶号”、“宋耀光茶号”,年各制茶60担,“施友清茶号”、“宋贤生茶号”,年各制茶50担。“陈绍先茶号”,年制茶40担。倚邦在30年代还有“鸿昌号茶庄”,后来为避战祸,转移到泰国,在曼谷设立“鸿泰昌号”,代理销售倚邦易武圆茶。据当年茶商刘俊川回忆,民国初年(1912),易武茶叶产量有四五千担(每担150老斤),销 越南莱州出香港,为七子饼茶,老茶运思茅制紧茶,钱正利家 “宋斌号”还制过方压茶,民国34年到36年()销泰国密赛,产量已降到一千多担。倚邦、曼砖、攸乐茶叶都集 中易武加工。   曼洒茶山,清代时已有外籍石屏人进山开发。茶叶在民国7年(1918)时最旺,茶号最初有陈家和杨家,后来冯家、李家、高家等纷纷设立茶号,最多的一百担。曼腊有陈世元家的陈云号,李当寿家的同顺号,高家星家的德顺祥。“陈云号”最大,有马五把(每把马5匹),牛10把(每把牛10头),茶叶直接驮到越南莱州销售,所制的圆茶有蓝色双圈十角形花纹内飞,圈内印有“陈云资印”四字,内票为直书六行蓝字,上端横书“陈云号”。民国时期,在曼洒街,有万顺昌和张秀书两家茶号。在曼黑乡曼洒东南大路边有胡发兴、胡小川、胡金城、罗士元、朱世口、段平生和大漆树的李开元、杨家明等茶号。曼乃乡紧接老挝,是出口茶叶必经之路,过去在老街有何福宝、杨守顺,新寨有余国宝,旧庙有胡士等茶号。清代、民国时期佛海、南峤茶庄商号佛海(今勐海)、南峤(今勐遮),产茶以勐海为中心区。佛海茶业,始创于清光绪末年。据老茶人李拂一、刘献廷先生回忆,光绪三十四年(1908),定住佛海的石屏商人张棠阶兄弟三人,以及吴显之、李润亭、杨宪章、回族纳家等十多家,以经营百货或散茶为业,每年收集散茶运往思茅或缅甸销售,运些食盐土产、生活日用品回佛海零售。宣统二年(1910),张棠阶兄弟筹资,从思茅请来汉族揉茶师傅传授技术,开设了第一个茶庄”恒春茶庄”,民国2年(1913),张棠阶设灶1盘,制造圆茶四五十驮运销思茅。又制紧茶七八十驮,售予缅甸景栋商人张仲德,张转运至印度销售,此为佛海茶销印度之始。张棠阶的“恒春茶庄”,后来有茶灶两盘。民国27年(1938)后,由其子张锦培掌管,年产量2500担,抗日战争后生产300驮,1947年后生产800驮,后来转移境外。  民国3年(1914),思茅厘金总办玉溪人秦克廷,派办事员玉溪人周文卿到佛海经营盐茶生意,开设“广源利”商号,民国6年(1917),周文卿与朵云峰、刘华轩合伙成立“三益祥”商号,继续盐茶生意。民国14年(1925),周文卿开办“可以兴茶庄”,到民国16年(1927)时,有茶灶2盘,年产茶2500担,抗日战争后生产200驮,1949年后生产200驮。民国时期的“可以兴茶庄”,红色商标上绘有马鹿、白鹤松树图,印有“鹿鹤商标”字样,四个小圆圈内标以“云南猛海”四字,横行双线圈内印“可以兴茶庄”五字,中间直书六行字:“拣选上等尖芽,精工督造如法,诸君认明内票,请试非图自夸”。下方横书三行缅文,生产的茶砖很有名气。
民国13年(1924),腾冲富商董耀廷派叶安年到勐海租赁城子脚那“恒春号”后面山上赵绍虞宅,成立“洪记”茶庄,专营紧茶销藏,初仅1灶,迁至新街新建之厂房后增为2灶,后又增为四灶,优礼高价聘请思茅制茶师傅到“洪记”制紧茶。“洪记”茶庄后到7灶时,年产茶量1.5万担,1949年生产500多驮,后来转移缅甸。 民国17年(1928),鹤庆富商张静波派缅甸景栋栈的经理傅孟康到佛海成立“恒盛公茶庄”,有茶灶4盘,年产茶量1万担,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曹容川代管。同年,云南回族苏兴元在城子脚设茶灶一盘,制造紧茶二三百驮,售予“洪记茶庄”,年产茶1000千担。民国19年(1930),新开业的茶庄有腾冲人李云生的“云生祥茶庄”,有茶灶2盘,年产茶2500担,抗日战争后生产1000多驮,解放后生产300驮。石屏人王抹时的“时利和茶庄”,有茶灶2盘,年产茶2500担;广西柳州人李拂一的“复兴茶庄”,有茶灶2盘,年产茶2500担;勐海土司刀良臣集资傣族合股的“新民茶庄”,有茶灶6盘,年产茶1.2万担;傣汉族合股以景谷人罕荣邦为经理的“利利茶庄”,生产圆茶紧茶,有茶灶2盘,年产茶2500担;蒙自回族马鼎臣的“鼎兴茶庄”,有蓝圆茶、红圆茶、紫圆茶3种内飞,其内票以一月一星的“月星”为注册商标,紧茶为有柄心脏形,茶庄有茶灶2盘,年产茶2500担,抗日战争后生产1500多驮,后转缅甸景栋。另还有张敏然的“大同茶庄”,抗战前生产800驮。民国25年(1936),有回族纳成方、纳成俊合办的茶号1家,有茶灶1盘,年产茶600担。“恒顺康”号,抗日战争前生产1200驮,1945年后生产300驮。“马文华”茶庄,战前生产800驮,“普倍”号战前生产600驮,战后生产1000多驮,1949年后生产600驮。“利文”号,战前生产1000多驮。合营的“思普茶号”,战前生产1000多驮,1949年后生产100驮。勐混在抗日战争前生产1200驮,战后生产1000驮,南糯山战前生产600多驮,顶真战前生产1500驮,战后生产500多驮,勐宋抗日战争前后均生产600多驮,徐土鸿战前生产200多驮,战后生产1500驮,陈壹、杨建勋战前各生产500驮、300驮,叶荣坤战后生产200多驮,罕荣邦战后生产1200驮,1949年后生产茶100多驮,利 民茶庄1949年后生产300驮。民国27年(1938) 开办的茶庄有5家,有勐混土司代办刀栋材、曼 赛老叭双喜与利利茶庄合股开办的茶号;群众 集资由石屏人梅植三开办的“大同茶庄”;普洱 人张吉庵的“吉安茶庄”;傣族合资,由勐遮土司刀健刚开办设在曼洪的茶庄;由勐混傣族合股、勐混土司代办刀栋材设在勐混的茶庄。上述5家茶庄,各有茶灶1盘,年产茶各600担。“大同茶庄”民国29年(1940)停业,“吉安茶庄”民国31年(1942)停业。民国27年(1938),李拂一主张小茶庄联合,得到支持,于是由“可以兴”、“时利和”、“大同”、“利利”、“复兴”等茶庄参加,成立了“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有紧茶2万多驮,实力增强,还办了一些社会公益事业。民国28年(1939),佛海茶灶有30余盘,年产茶达4万担,除原有的茶庄外,这一年,云南省财政厅在勐海创办思普企业公司所属思普茶叶试验厂,委任白孟愚为厂长。这年5月,中央经济部采纳李拂一先生建议,派中国茶叶专家范和钧率领一批技术人员,到佛海成立官办“中茶公司佛海茶厂”,机制红绿茶。 民国29年(1940),思茅“元信昌号”老板马子厚及中茶公司试验厂高价购买紧茶,茶号又增加勐宋区曼迈的石屏人陈玺、曼默的昆明人覃玉篇、佛海的大理人赵绍虞、思茅人刘肇炎四家茶庄,每家1盘茶灶,加工紧茶,年产茶各600担,这时佛海的茶灶猛增至40盘,年产紧茶3.5万余担,圆茶7千余担,创佛海最高年产量,出口到香港等地的有“鼎兴茶庄”绘月星标记的紧茶。民国30年至34年(),抗日战争期间,因受战争影响,揉茶灶开工减少,产量下降,直至销售完全停止。日本投降后的民国35年(1946),疏散在外 地的茶商,陆续归来,重振茶业,新开业的有湖北 人傅孟康的“福景公司”,湖南人刘献臣的“湘记茶 庄”,广东人蔡永秀的“公亮茶庄”,石屏人陈碧与勐海人康朗怀合股的“广利茶庄”,以及勐海人蚱乃 怀、石屏人徐土洪、江苏人苏匙、腾冲人叶永坤、王元臣二人合股等4家茶庄,除“公亭茶庄”有2盘茶灶,年产茶1千担外,其它7家茶庄各有茶灶1盘,年产茶各600担。至民国37 年(1948),因茶园多有荒芜,鲜茶产量低,佛海每年产量只有2万担左右, 至民国38年(1949),佛海加:工:的茶运不出去,茶庄均已停止生产。  民国时期景东、墨江、江城茶庄商号景东县在民国9年至19年()时期,据《景东县志》载,经营土产、百货、茶叶的商号有湖南人谭惠平开的“惠平号”,四川人诸玉清开的“义兴号”、广西人覃华甫开的“广华农”、大理人赵其亚开的“德茂祥”,以及景东人邓静安、刘承尧开的“德安号”、“三益合作社”等十多个商号,据民国31年(1942)统计,茶叶销售量为3000驮。
墨江县  墨江的茶庄商号,据民国《墨江县志稿》和《思茅地区志》载,民国26年(1937),墨江人庾晋侯、聂雨南、李子忠等,集资在景星镇开办“兴华茶厂”,李子忠任经理,厂里分种植部、制茶部。年可获茶一万余斤,有仿制红茶、绿茶及龙井茶,茶销石屏和省城昆明。民国31年(1942),茶厂职工达40人,李子忠从浙江请来两名制茶技师,制出烘青、炒青,生产玫瑰花熏红茶和研制“寿眉”、“玉露”等名茶。民国32年(1943),李子忠在昆明崇仁街设茶庄,专售墨江景星生产的茶叶,年生产各种茶叶四五十担,最高年达60担。  民国时期,墨江县城经营茶叶的商号有“华盛昌”和“广生祥”。经营茶叶出口的墨江县有马同恭(字敬修)的“源馨斋”商号,后称“源馨昌”,先后在思茅设“原信昌”、磨黑设“源馨昌”分店,在泰国曼谷开设“原信昌”商号,在江城县开茶厂,创制七子饼茶,开设“敬昌茶号”,其所制茶品或由江城经李仙江进越南转香港;或由马帮运昆明,经滇越铁路至越南海防再海运香港;或在江城雇牛帮运到老挝和缅甸景栋,转运泰国曼谷再海运香港,每年茶叶出口运销量从初期的二三百担增至后来的一千担左右。 江城县 民国期间先后开办商店的有20余家,据《江城县志》载,以经营茶叶为主的有福泰隆茶庄、鸿顺茶号、泰来茶号、兴华祥茶庄、福黍昌杀号、同兴昌茶号、永茂昌茶庄、四合公茶庄、仁和祥茶号、群记茶庄、敬昌茶号等。江城群记茶庄,在民国9年(1920)以后生产的圆茶,在越南莱州、左波、河内、西贡、香港等处有分售处,“群记茶庄”主人张季皋老板印有“卢仝品茶商标”内票,票上印有“督造人张季皋,监制人张荫培,分售处:莱州、左波、河内、西贡、香港、广州,总发行所,云南普洱茶山,主人张季皋谨识”等字。这些茶庄商号多数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歇业,到民国35-38年()时期,江城剩下的茶庄商号只有群记茶庄、敬昌茶号等七八家,马店近十家。 在江城的商号中,以墨江马同恭为业主,派墨江人李发相经营的敬昌茶号规模最大,其前身为“信昌号”茶庄。“敬昌茶庄号”,是墨江“源馨斋”马同恭的分号,开设于民国27年(1938),起初只经营茶叶,办有茶厂,压制圆茶,并兼营杂货及货币汇兑,后来经营扩大到紫胶、蓝靛、名贵药材、毛皮、布匹、食盐、日用百货等。江城“敬昌茶庄号”的茶品商标,有姑娘“采茶图”,墨绿色印刷的直行商标内票文字称:“启者本号自来亲赴普洱各名山,选办真正普洱贡茶,提拣雨前春蕊细嫩尖叶,绝无参杂冲抵,认真改良薰蒸符合卫生旨意,走销海外香港各埠,声誉早著。久为中外人士所赞许。贵客赐顾务请认明采茶图商标为记,识别真伪庶不致误。总发行所云南普洱茶山敬昌茶庄启”。茶饼中,还另有一张红色圆标内飞,圆标线外圈右方写着:“本号内飞以往太大,为观瞻起见”,左方写“兹改良缩小,茶品尤佳,特此声明”。圆标线内圈六行直书:“敬昌字号,精工揉造普洱正山贡茶,诸君赐顾,请认内飞为记”。故内飞有大小两式,均为白底红字。江城“胜利号”茶庄,其内飞为椭圆形紫黑色,左右两旁有五瓣花各一朵,上端文为“云南江城”,中间为“胜利”二字,下端为“茶庄元飞”四字。江城县对外出口商品较多的时候,茶叶出口销售曾达到每年1700担。  1949年后普洱茶区茶厂企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思茅全区迅速恢复了茶叶生产。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分公司普洱支公司在全区建立茶叶收购站。勐海县在原制茶厂的基础上,建立佛海茶厂,设立茶叶收购网点,1953年改为西双版纳茶厂,1959年建设现在的勐海茶厂,年加工5.5万担。1963年后,先后建成思茅三家村茶厂、景东茶厂、思茅曼昔茶厂、景东文华茶厂、普洱茶厂、澜沧茶厂等,在传统的手工制茶基础上进行机械制茶。年后,又建成江城农场茶厂,景东定安茶厂、思茅茶厂、镇沅茶厂。1984年至1986年,地区和县先后成立普洱茶实业公司,1989年思茅全区新建和扩建精制茶厂24个,年加工茶叶1.1万吨,出口茶叶1581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辖区有普文茶厂、东定茶厂、大渡岗茶叶实业有限公司;勐腊县有尚勇茶厂、勐海县境内有勐海茶厂、黎明茶厂。1994年全州精制普洱茶9300吨,出口2500吨。
思茅市茶厂企业    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在思茅市翠云区思江路,1999年5月曾组建过云南普洱茶叶集团,该集团由思茅地区的20余家茶厂、公司组成,有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的茶厂。公司、集团有理事会,朱启忠任总裁兼总经理。核心企业是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后又改组成现集团有限公司,朱启忠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以茶业为主,相关产业为辅,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拥有4个子公司,4个分公司和1个科技应用研究所,固定资产1.2亿元,年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企业信用等级为A级。2004年拥有优质生态茶园4万余亩、年产各种高中档优质茶2000吨,龙生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加3232艺,按绿色食品卫生标准,生产适销对路的龙生生态绿茶,龙生生态红茶、龙生生态乌龙茶、龙生普洱茶四大类五十多个花色品种的系列名特优天然绿色饮品,主要产品有龙生翠茗、龙生毛峰、龙生绿茶、龙生红茶、龙生飞虹、龙生银枪、龙生银针、龙生玉芽、龙生万寿菊、庙山银毫、庙山尖、传统普洱茶等。该公司是思茅市传统普洱茶生产企业,年可生产500吨,主要有普洱散茶、沱茶、饼茶等,远销港澳地区,该公司的龙生翠茗,曾获全国第二届”机优杯”机制名茶奖,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龙生茉莉花茶获2000年成都国际茶博览会名茶评比银奖。公司产品质量于2000年11月通过了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香港、上海、广东、甘肃等三十多个省份和地区。   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中国普洱茶研究院 在思茅市翠云区南郊柏枝寺,场长、院长杨柳霞。是国家农牧渔业部、云南省农牧渔业厅、思茅行署联合投资兴办的一家集茶树良种繁育推广、茶叶生产、贸易、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树良种场。主要从事云南大叶良种茶苗生产、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相关茶业产品的研制开发及茶叶贸易等。中国普洱茶研究院于2004年1月在思茅茶树良种场的基础上成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全院分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三部份。有茶树种植资源圃13600平方米,收集保存无性系品种、品系、地方良种单株160份;高效A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1500亩,有茶叶加工厂,全院年产茶叶100多吨。生产的名茶“思茅雪兰”,荣获1994年首届“中茶杯”特等奖。有优质茶“云长峰”系列,大宗产品以滇绿一级为主,还生产部分中高档功夫红茶、红碎茶及装潢别致的各款小包装礼品茶。近年来的特色产品有“帕卡”牌饼茶、砖茶、沱茶,散茶等普洱茶系列产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广西、甘肃和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繁育推fL,’获200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思茅三家村茶厂   在思茅市翠云区三家村,是集体所有制茶厂,厂长郭远明,有自营茶园4700亩,8个制茶车间,年产茶470吨,其中优质茶100吨,名茶60吨,是省、市“出口企业供货质量先进单位”,茶厂生产的”思榕;牌”普洱茶叶系列产品,于1997年获得“一村一品”名特优科技发展国际金奖。   思茅力达茶叶有限公司   在思茅市翠云区人民东路,董事长、总经理杨顺明。组建于1993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种植、新产品开发、产供销一条龙的民营企业,有职:卜500多人,资产总值716万元。力达茶叶有限公司是云南首家获得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德国BCS公司认证的有机生产企业,有茶园面积28000多亩,其中22000多亩树龄已达数百年至上千年,成片成林的古茶园生长茂盛,3000多亩新式茶园在近期完成有机转换,成为生产有机茶出口产品的基地,该公司生产的“原森牌”有机古茶系列产品,全部采用经德国BCS公司认证的生长在古茶树上的鲜叶为原料加工精制而成。在生产过程中从茶园原料的管理、初精制加工生产到包装储运过程,均严格遵循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管理规范要求运作。产品符合国际有机食品标准。“原森牌”系列有机茶品种有:有机普洱茶、有机沱茶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该公司有机茶产品,1997年8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主办“第六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思茅康提茶业暨生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在思茅市翠云区东郊,董事长丁梅、总经理洪龙华,主要经营普洱茶叶的生产和销售,茶产品的销售,注册资金100万,以古茶园的乔木大叶种茶为原料,用台湾先进的制茶技术提升茶品品质,从而达到气清、质醇、韵雅、香陈、饮之心怡不伤身。公司除批发销售外,在思茅与科协中心合作,在12亩果园内建设了康提茶艺山庄供饮茶、品茶以推动茶文化,带动茶艺风气和培育茶艺人才。用茶文化学家黄桂枢命名出品的“贵舒青普”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其紧压茶产品畅销海内外。   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在思茅市翠云区环城南路,董事长柳天德,1999年至2004年,总经理为王霞,是股份制有限企业,管理人员有工程师、评茶师、经济师等技术人员,有职工120人,年加工普洱茶1000吨,设有普洱茶、紧压茶、青红茶3个精制车间,主要生产加工传统普洱茶、宫廷普洱茶、七子饼茶、沱茶、砖茶、女儿茶、优质普洱茶等,汤色红浓、香气陈香,生产的普洱茶、压制茶、红、绿茶四大类共计48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日本、港澳台地区及国内市场。2001年6月,该公司参加昆明中国首届春茶交易会,展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巨型古普洱茶饼,直径1公尺,重30公斤,此巨型饼茶系列该公司用储存十多年的陈年普洱茶作原料压制,经两个多月缓慢烘干。首次在昆交会上亮相,引起了各方面的极大关注,云南电视台、《云南茶业》均作了报道。2001年7月,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该公司压制的另一特大型古普洱茶饼一块,直径1.06公尺,净重40公斤,创了中国饼茶之最。该厂生产的“宫廷普洱茶”获2002广州茶博会“普洱茶王”称号。   思茅明珠茶厂   在思茅市区振兴南路,经理谢道云,厂长吕永康。始建于1996年,走科技兴茶道路、着重科研、创新茶叶品牌,经理谢道云(工程师)发明研制的“环状茶及其加工方法”(产品俗称玉环茶),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产品畅销国内20余省区,并已销往国外,“明珠”品牌系列产品已形成。随后又研制出了玉蝴蝶、雪龙、丁香、玉柱、草霉等10个工艺茶产品。1999年,该厂又与普洱龙凤沱茶厂协作,共同研制创新紧压茶系列品种,玉饼、微沱、象棋茶等新产品,尤其是象棋茶,除可品饮、收藏、观赏外,更有文化价值,可用茶来下棋、斗茶,富有茶艺、茶文化乐趣。该厂研制的手工特种工艺名茶为普洱茶乡增添了光彩和声誉。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思茅王霞普洱茶有限公司   在思茅市区北郊露营新村,2004年冬,王霞从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辞后,独资成立了该公司,是一个以加工为主的普洱茶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霞,评茶师,公司设有标准化普洱茶加工紧压茶车间,年加工能力1000多吨。所产“王霞”牌传统普洱茶、宫廷普洱茶、七子饼茶、沱茶、砖茶、女儿茶等系列普洱茶产品100多个品种,以其条索肥壮,汤色红浓,品味陈香而畅销沿海省区和日、韩、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思茅兴洋茶业有限公司   在思茅市区航空路,总经理吴伟,属与港商合资的以生产、加工、销售为主,集农、工、贸为一体的私营企业,现有一个占地万亩的生态茶园基地,已种植茶园面积2000余亩,设有茶叶加工厂2个,茶叶交流中心1个,茶叶直销连锁店16个,生产传统普洱贡沱茶、七子饼茶、金瓜贡茶、茶砖、茶屏风、普洱茶匾、精制普洱茶及绿茶、花茶、红茶等系列产品30余个。形成自种、自制、自销纯正普洱茶生态型系列的经济贸易实体,其中,普洱茶获2002年“普洱茶国际名优产品评比”金奖及2003年“全国优质普洱茶评比”金奖,产品主要销往山东、甘肃、陕西、重庆、福建、广西、上海等省市,部分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  普洱县茶厂企业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普洱县城宁洱镇西门龙潭旁,董事长郑炳基,总经理赵华琼。有茶叶基地11578亩,主要产品有传统普洱茶(紧压茶、散茶)、绿茶、红茶、袋泡茶等60多个规格品种,产品外销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精制茶销国内12个省区。“普洱茶蕊”荣获2000年“普洱茶国际名优产品评比”金奖,2002年普洱茶、绿茶系列产品被认定为“放心食品”,拥有出口经营权。   普洱山水茶业有限公司   在普洱县城,董事长赵志雄,总经理李明,是普洱县物资有限公司与昆明客商共同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以“山水”牌系列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同时兼营各种名优茶。系列产品有普洱茶“砖茶”、“沱茶”、“饼茶”,绿茶有“碧螺春”、“竹叶青”、“白毫”、“毛尖”、“春绿”,精制茶有“春蕊”、“春尖”等。产品在国内已具有一定规模的营销网络,部份产品销往亚太地区,公司还设有茶艺馆。  景谷县茶厂企业  景谷白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在县城北郊。民营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正勇,公司拥有高标准的现代化茶园8000余亩,其中获得有机茶认证1500亩,良种茶园3000多亩,建有初精制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茶叶能力1000吨。主要产品有普洱茶,名优绿茶两大类系列产品,所产饼茶、沱茶、砖茶等多种普洱紧压茶和散茶久负盛名,所产白龙牌系列名优绿茶深受市场和消费者喜爱,尤以景谷大白茶、紫茶、有机茶、雪茸为公司特色产品和云南地方特色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产品销往国内10多个省市。公司汇集了全县大部份优秀茶叶技术人才,是景谷县茶叶生产的龙头企业。   景谷万润利茶叶有限公司  在景谷县永平镇辖区,是2002年2月注册登记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董事长李程,经理李昌荣,主要经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良种茶园基地在县城西部77公里处,距永平镇21公里,茶园海拔2000米,为针阔叶混交林,2001年至2003年定植良种茶园1000余亩,2003年生产高档优质茶20吨以上,大众绿茶100吨以上,加工生产的还有三春茶(春蕊、春芽、春尖)、烘青茶、普洱茶系列产品。   云南景谷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     在景谷县民乐乡,公司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思茅地区行署、景谷县人民政府、民乐乡人民政府共同投资的一个股份制企业,总经理李大昌,主要开发云南大叶茶种地方优良群体品种独特的“秧塔大白茶”为原料的大臼茶贡品系列产品。公司生产的传统“秧塔大白茶”被评为云南省8大名茶和全国54种名茶之一,载入《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公司1993年6月组建以来,已垦植“秧塔大白茶”无性系良种茶园和“云抗10号”良种茶园4800亩,生产的“秧塔”牌大白茶系列产品“秧塔大白茶”、“女儿环”、“景谷玉芽”、“碧螺春”、“银针”等高档名优茶,深受消费者喜爱。__________________
镇沅县茶厂企业   云南镇沅马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在镇沅县者东乡马邓村,是由思茅老茶农制茶所投资建立的民营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侯建荣,公司在海拔1800米多的哀牢山区,建有2000多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和标准化的茶叶加工车间,年加工能力600吨,公司潜心研究历史名茶加工工艺,开发创新现代茶叶加工新工艺,挖掘出南诏时历史名茶“银生绿茶”,创新开发出别有风味的“冷水泡茶”“鲜榨茶汁”等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并在“昆交会”上引起哄动,得到国内外客商的赞许,销售良好。  江城县茶厂企业  江城茶庄   江城县1949年后有,江城茶庄,生产普洱圆茶,销往香港、上海等地,出产商标用钢板腊纸刻写后,油印在棉纸上,上方和左右印有五个五角星,环似梅花枝朵图案。上端四个圆圈内印有“普洱圆茶”4字,中间直书7行文字:“普洱圆茶,远近驰名,曾经畅销港澳一带。现复选摘雨前嫩蕊,加工提制,认真包装,定符国内外之需要,繁荣经济,有利赖焉。普洱区江城茶庄”。此普洱圆茶,曾销往港澳地区,江城圆茶只有内票,没有内飞。   江城牛洛河茶厂   在江城县牛洛河,是一个股份制合作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袁明德。现有高效的现代化生态茶园1.5万亩,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和农、工、商、产、销一体化经营,年加工能力6.5万担,年产茶叶2000吨。生产绿茶、红茶、普洱茶三大类,注册商标“月圆牌”、“牛洛河牌”。1997年获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工艺茶“南江奇兰”、“报春银毫”、“云海玉芽”被评为云南省名茶,产品畅销广西、广东、福建、山东、陕西、北尿、天津、上海等20多个省市区。所产茶叶产品质量技术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主要参数指标优于欧盟标准,并出口欧盟国家,在全国享有盛名。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5:24:48编辑过][/color][/align]
澜沧县茶厂企业   澜沧县有澜沧茶厂,景迈古茶园、勐根茶场、惠民茶厂、美茗茶叶实业有限公司、澜沧县双扶福利(茶叶)公司、思茅兴荣公司澜沧(茶叶)分公司、澜沧古茶有限公司。景迈古茶园在澜沧惠民乡景迈村和芒景村,现存千年万亩古茶园,另有新式密植茶园1.6万多亩,1998年产干毛茶324吨,产品畅销国内外。 澜沧惠民茶厂 在澜沧县惠民乡,是集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石文清,有高标准现代茶园9652亩,其中有机茶园2000亩,建有花园式加工车间两个、一个名优车间,一个优质茶车间,年加:1::能力20多万担。茶厂生产景迈古茶系列产品,包括绿茶、红茶、普洱茶三大类,尤以橄榄茶、汇茗炒青、景山碧绿、景山松针、景山银毫、滇红、滇绿等产品质量上乘,红碎茶被评为省优产品,销往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连续六年被评为出口创汇先进单位。   澜沧县双扶福利(茶叶)公司   在澜沧县城三角花园,属社会福利企业,经理罗吉荣,有优质茶园3000亩,年生产干茶300吨,生产普洱茶系列35个品种,其中高档名优茶“茶王神毫”、“涌泉”,分别荣获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和银奖。公司生产的名优茶产品销往泰国、越南、老挝、缅甸及国内十余个省市。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   在澜沧县城西,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杜春峄,该公司有高产优质茶园五千多亩,茶叶初制所6个,精制生产设备5套,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以上,高中档名优茶产品有:王冠银毫、拉祜神针、古茶玉泉、茶王神毫、古茶玉红、馁尼金不换,以及各种普洱茶,芦荟茶系列,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产品销往国内十几个省,部分产品销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景迈古茶园”2000年已通过国际BCS公司有机茶园认证,已通过“国际公平交易”认证,并取得有机茶加:正资格。其“宫廷普洱茶”荣获2004’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康乐杯”名优茶质量评比普洱茶银奖。  西盟县茶厂企业西盟县大黑山茶厂  在西盟县大黑山,厂长李田,有茶园820亩,年产佤山生态茶30多吨产品有佤山毫峰、佤山云峰、佤山青普饼茶等。西盟县茶叶外贸公司有茶园1500百亩,年产干茶25吨,产品销省内外。 景洪市茶厂企业   云南省大渡岗茶叶实业总公司   在景洪市大渡岗山岭,总经理、厂长李正行,属国有企业。有茶园1.6万亩,有一座5条茶叶生产线和制造红碎茶的精制茶厂,年生产30000多担,主要产品有绿茶、红碎茶、功夫茶、花茶、特种绿茶六大系列50多个品种,是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经营公司,为云南产茶出口基地、国家二级企业。产品行销全国26个省区和欧美、亚洲、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勐海县茶厂企业   勐海茶厂   在勐海县城新茶路,该厂始建于民国29年(1940),由茶叶专家范和钧先生创办,原名佛海茶厂,现为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勐海茶厂,有万亩茶园基地2个,有4个精制车间,5个初制分厂,管辖61个初制所,总资产1.1亿元,职工有1000多人、各类专业人员两百多名,产茶7500吨,茶叶品质上乘,有38个产品获国优、部优、省优和各类单项荣获称号,其中红碎一号获国优银质奖、七子饼茶获全国保健产品“金鹤杯”,在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该厂茶叶产品获金牌两枚,银牌、铜牌各两枚。红茶、普洱茶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行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滇绿、沱茶等产品销国内20多个省市,产品有固定市场和售后服务体系,是传统普洱茶生产加工的主要厂家。2004年已改制为股份制公司。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   在勐海县,省属单位,现任所长张俊。其前身为1951年8月设的云南省农业厅佛海茶叶试验场。茶科所的先后所长有蒋铨、张顺高、王海思、王平盛、张俊等。该所负责研究茶叶栽培、良种选育、种质保护、病虫防治等科研任务,创办过茶叶学校,培训过茶叶技术人才,为云南茶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思普区的一部分茶人均在该所工作过并取得巨大成绩。  省内外及海外普洱茶生产厂家  普洱茶名声远播,除普洱茶乡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外,1949年前后,在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州、临沧市、德宏州以及省外的四川省、广东省和海外的泰国、越南、香港等地,也有一些生产普洱茶的厂家。  云南省内普洱茶生产厂家  昆明市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直属昆明茶厂,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加工青茶、花茶外,还加工出口普洱茶,并担负全省普洱茶的拼配任务,该厂生产“云南普洱茶砖”、“普洱方茶”、“吉幸金瓜贡茶”、“普洱茶砖”有250克红字纸包装,绿字纸包装,4块为一千克,有500克的红字纸包装,2块为1000克,还有盒装的“云南普洱茶砖”,均为半生熟茶。有1000克红字纸包装的“云南普洱茶砖”,为生茶青砖。“普洱方茶”以滇青为原料,压成方块形而得名,有100克、250克两种规格,中英文红标黑字包装。还有“福禄寿喜”小方茶、大方茶,小方茶重250克,大方茶重500克,以及小到重5克的“福字小方茶”。昆明茶厂加工的这些普洱茶,广销海内外。昆明花园茶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生产1000克装•“云南普洱茶砖”,为半生熟茶,中英文红字,绿色茶枝叶图案厂名,纸包装。   大理州   下关茶厂,大理州下关素有“风城”之称,晒茶易于干燥,便于茶叶加工制造,民国30年(1941)云南省茶叶公司与蒙藏委员会合资在下关设立康藏茶厂,后改称“新康藏茶厂”,每天生产紧茶3市担、饼茶1.23—1.5市担,年产约1千市担左右,1949年停业。1950年7月,改名为云南下关茶厂,主要产品有:沱茶、紧茶、饼茶、方茶等压制茶及春蕊、春芽、春尖、配茶、滇绿、普洱茶、苍山雪绿等。其中有藏汉文内票内飞的“宝焰牌”紧茶,有20世纪50年代中期用金属压模生产的小字绿印“铁饼圆茶”,其茶叶原料是由勐海茶厂调去的,还有红印生沱茶,六七十年代还生产过简体字包装的“云南七子饼茶”,生茶与熟茶均有250克红字纸包装的“云南普洱茶砖”;沱茶中还分有甲级沱茶、丙级沱茶、绿印沱茶。到80年代的“云南七子饼茶”为繁体字包装,沱茶有竹叶包装的、外销盒装的。现在生产“松鹤牌”下关甲级沱茶,外销“云南沱茶”,又称“普洱沱茶”,“宝焰牌”云南砖茶,又名云南紧茶,这些茶品远销海内外各地。   大理州南涧茶厂,20世纪70年代生产“云南凤凰沱茶”,为三分熟茶。   临沧市   凤庆是一个茶叶之乡,凤庆茶厂生产“凤牌七子饼茶”、“凤牌甲沱”,产品销海内外。临沧茶厂生产银毫沱茶,有三分熟茶的、半生熟茶的、生茶的生沱,包装纸上均印有“普洱沱茶”四个红字,这些产品销国内外。   德宏州   德宏州的德昂族,是古代瀵人的后裔,种茶历史悠久,这里的德宏州特种茶厂产品有:云南普洱茶、云南贡茶、金瓜贡茶、竹筒茶、香竹筒茶,产品销台、港、东南亚等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达内招聘信息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