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牵牛织女渡河桥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什么动物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唐宋八大家
当前位置: &&
&&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禹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原文赏析_刘禹锡_随便看看吧
刘禹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原文赏析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
  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
  当时朝士已无多。
  刘禹锡诗鉴赏
  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 805)去世,顺宗即位,改元永贞,但这位新皇帝却已因中风不能理事。这时,在宰相韦执谊主持下,发动了一个政治革新运动。韦执谊重用王叔文、王傻热耍哉谓懈母铮畹萌诵摹A谠⒘跤砦榷疾渭恿苏獬≌胃母铩5匙谥蛔隽税烁鲈碌幕实郏阋虿〈桓茏凇=幼耪獬「镄略硕捅欢笊绷恕A⒘醯劝巳耍急槐嶷氐侥戏降钠г吨菘ぃ滴韭恚虼吮怀莆怂韭怼J暌院螅遣疟惶嵘A跤砦蛟谡倩钩ぐ埠笞髁艘黄脊劭刺一ǖ氖泶痰本郑俣缺槐帷S止耸哪辏疟辉俣日倩梗群笤诔ぐ布奥尻任职。这首诗即作于飘零宦海、久经风波之后,反映了他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这不只是个人的遭遇,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因此,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头两句写昔写盛。天河、云间,喻帝王宫禁。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诗中以喻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这位旧宫人,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所以记得宫中一些最动人心弦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诗句并不直接赞赏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动听,而只说所唱之歌,来之不易,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学到,而所学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则其动听悦耳自然可知。这和杜诗说李龟年的歌,只有在崔九堂前、岐王宅里才能听到,则其人之身价,其歌之名贵,无须再加形容,在艺术处理上,并无二致。
  后两句写今写衰。从德宗以后,已经换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还要加上武宗)等好几位皇帝,朝廷政局,变化很大。当时参加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仍然还活着的,已经&无多&了。现在,听到这位旧宫人唱着当时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回想起在贞元二十一年那一场充满着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灭的政治斗争,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真是感慨万千,所以,无论她唱得多么好,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一般人听到美妙的歌声,总希望歌手继续唱下去,而诗人却要她&休唱&。由此可见,此刻诗人的心潮是如何起伏难平。
小说分类导航  @周子衿
19:13:23  吧里冷清,寂寞的文字  -----------------------------  @李晓润 99楼
03:44:30  我也觉得越来越冷情。除了极少数口碑作品,大多靠字数或上线时间争取点击。难道天涯正在走向衰落?我的《师道》在网易轻松突破五十万,在这里过十万都难。  -----------------------------  高人都是寂寞的
  词又名诗余,诗词本为一家。如果把诗词的成就综合考虑,那么温庭筠完全可以进入伟大诗人的行列。他的诗歌成就不如李商隐和杜牧,但总体成就有过之无不及。文学史上象他这种诗词兼工的大家屈指可数。  温庭筠的朋友说他“鹦鹉才高却累身”,意思是鹦鹉因为能说会道所以失去自由身,反而不如其他凡鸟得以悠游山林。进士考试可以改变读书人的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场维持秩序的都是全副武装的军人,所以诗圣杜甫以及和温庭筠齐名的韦庄都战战兢兢发挥不出正常水平。唐朝进士考试又是有史以来最难通过的考试之一,但是温八叉当年纵横考场“日救数人”,以帮人过关的特殊方式抗议自己的怀才不遇。论考试能力,温庭筠堪称古今第一。现在无法统计晚唐有多少进士是因为温庭筠的帮助脱离苦海,但是可以肯定温庭筠代考的收费不低,而且转身就送给了那些沦落风尘的歌儿舞女,所以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如果只会考试也没什么,毕竟唐朝出现过祖咏、钱起这种仅凭一首诗就通过进士考试的牛人,直到晚清俞樾还以一句“花落春仍在”打动主考曾国藩拿下状元。温庭筠在考场上帮人搭桥,在诗词写作上却绝人后路,今天是雷锋,明天摇身一变成为欧阳锋。我相信晚唐以来有无数文人在看了温庭筠的诗词后放弃了做诗人词人的念头。温庭筠的进士考试同学黄巢八岁写出《咏菊》(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但在确定自己无法超越温庭筠之后,决心用武力另谋出路,结果壮志未酬牺牲在泰山狼虎谷。
  温庭筠的《苏武庙》是可以和杜甫《秋兴八首》相提并论的名作。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过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候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四川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当时名叫利州。温庭筠的《利州南渡》也是最好的律诗之一。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徽。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只有才子才能理解才子,怀才不遇才能理解怀才不遇。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温庭筠曾经去他的墓地拜祭。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商山早行》是温庭筠最著名的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让欧阳修刻意模仿。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唐朝很多诗人都不像是凡人,他们偶尔会在诗歌中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刘禹锡写过《听旧宫人穆氏唱歌》(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顾况写过《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温庭筠写过《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小时候随家人客居江淮,晚年一度回到江淮和崇拜他的晚辈痛饮狂歌,写下名作《赠少年》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温庭筠写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写词与韦庄齐名,世称温韦。据说他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就是这个相貌奇丑的才子,写出了世间最美的诗词。
  据花间派著名词人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宰相令狐绹自己才能有限,只好高价请温庭筠代笔,但是告诫温庭筠守口如瓶。温庭筠对这种买卖轻车熟路,童叟无欺。可能正是这个缘故,在所有词牌中他的《菩萨蛮》写得特别好。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多么美好的词章,好得让人绝望。
  支持大作。
  历史高级群 逐鹿丶墨兰阁(群号:) 在此十分欢迎天下各位英雄豪杰加入,在这不在乎种族,性别,年龄,只要你热爱历史,热爱生活。
    含苞待放的作品,一如含苞待放的花
14:36:57    ---------------------------  不会是你自己的作品吧?
  应楼主之邀,特来此顶一贴!
  支持佳作  
14:36:57    ---------------------------  @李晓润 113楼
19:59:03  不会是你自己的作品吧?  -----------------------------  不是。
  每日一读。  
  好书!顶起来
  @李晓润 101楼
15:42:00    -----------------------------  楼主看似酷爱美仕女,何不把仕女图配到相应的文章内容里,以求图文并茂??
  @李晓润
15:42:00    -----------------------------  @yml楼
08:22:25  楼主看似酷爱美仕女,何不把仕女图配到相应的文章内容里,以求图文并茂??  -----------------------------  呵呵,好建议。
  @李晓润 122楼
09:55:40    -----------------------------  楼主的那篇唐诗演义也在跟着慢慢看,一直有个疑问,唐朝诗人和宋朝词人似乎大都命途多舛,这是不是和他们的性格进一步影响了诗词风格,再进一步产生了与俗世的隔膜所造成呢?楼主有何高见无?
  @李晓润
09:55:40  @昆巭勥 123楼
10:09:32  楼主的那篇唐诗演义也在跟着慢慢看,一直有个疑问,唐朝诗人和宋朝词人似乎大都命途多舛,这是不是和他们的性格进一步影响了诗词风格,再进一步产生了与俗世的隔膜所造成呢?楼主有何高见无?  -----------------------------  无论多么有才华的诗人,都念念不忘做官,比如李白、李贺、李商隐和王维孟浩然。唐朝进士考试开始受到重视,不是因为考上进士可以证明自己的才学,而是因为考上进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在封建时代做官就意味着一切。诗人们想做官又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一生都在桀骜不驯和摇尾乞怜之间纠结。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命途多舛的原因,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和诗歌风格。
  刚到京东没查到有货呢~~~  楼主加油~~~
  淘宝有了~~
  @李晓润
09:55:40  @昆巭勥
10:09:32  楼主的那篇唐诗演义也在跟着慢慢看,一直有个疑问,唐朝诗人和宋朝词人似乎大都命途多舛,这是不是和他们的性格进一步影响了诗词风格,再进一步产生了与俗世的隔膜所造成呢?楼主有何高见无?  -----------------------------  @李晓润 124楼
11:47:23  无论多么有才华的诗人,都念念不忘做官,比如李白、李贺、李商隐和王维孟浩然。唐朝进士考试开始受到重视,不是因为考上进士可以证明自己的才学,而是因为考上进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在封建时代做官就意味着一切。诗人们想做官又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一生都在桀骜不驯和摇尾乞怜之间纠结。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命途多舛的原因,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和诗歌风格。  -----------------------------  那我可不可以引申成,到了明朝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要不选择放弃文学天赋选择当官(明朝那些如徐阶、高拱、张居正的文臣好像也都是读书人的佼佼者,可是却鲜有以文学作品名动天下)、或者选择自暴自弃留恋人间(如李渔、徐渭等等文人),所以造成了明朝登峰造极的科举考试的极端后果呢?
  下次拿了书到杭州请您面签哈~~~
  支持佳作  
  @aiyiyimama 128楼
12:35:59  下次拿了书到杭州请您面签哈~~~  -----------------------------  我暂时不在杭州。您在哪里呢,上海?
  @李晓润
09:55:40  @昆巭勥
10:09:32  楼主的那篇唐诗演义也在跟着慢慢看,一直有个疑问,唐朝诗人和宋朝词人似乎大都命途多舛,这是不是和他们的性格进一步影响了诗词风格,再进一步产生了与俗世的隔膜所造成呢?楼主有何高见无?  -----------------------------  @李晓润
11:47:23  无论多么有才华的诗人,都念念不忘做官,比如李白、李贺、李商隐和王维孟浩然。唐朝进士考试开始受到重视,不是因为考上进士可以证明自己的才学,而是因为考上进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在封建时代做官就意味着一切。诗人们想做官又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一生都在桀骜不驯和摇尾乞怜之间纠结。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命途多舛的原因,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和诗歌风格。  -----------------------------  @昆巭勥 127楼
12:21:20  那我可不可以引申成,到了明朝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要不选择放弃文学天赋选择当官(明朝那些如徐阶、高拱、张居正的文臣好像也都是读书人的佼佼者,可是却鲜有以文学作品名动天下)、或者选择自暴自弃留恋人间(如李渔、徐渭等等文人),所以造成了明朝登峰造极的科举考试的极端后果呢?  -----------------------------  我真心觉得明清正统文人成就平平和程朱理学有关。过于强调政治教化的文学肯定乏善可陈。这也可以解释过去六十年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文学作品。
  可能是为了迎合皇帝的欣赏情趣,这组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人公都是贵族妇女。温庭筠擅长描写富贵景象,这种能力在《玉楼春》中发挥到极致。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掠烟草。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温庭筠拿到稿费之后就去呼朋唤友喝酒,席间听到大家夸奖令狐绹不但有政治才能,而且文采风流,忍不住出言讥讽。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代笔的事。令狐绹怀恨在心,后来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恰巧温庭筠经过他的地盘,他让部下军士借故把温庭筠痛打一顿。  温庭筠是花间派的旗手,现存词七十多首,在唐代词人中首屈一指。这些词大都收入《花间集》和《金荃词》。《旧唐书》本传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说:“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刘熙载《艺概》说温词“精妙绝人”。  张惠言更以“深美闳约”高度评介温词。  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
  《菩萨蛮》之外,温庭筠写得最好的词牌是《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旧欢如梦”,这四个字能让很多口若悬河的人哑口无言,也可以让很多曾经沧海的人泪流满面。  他的两首《梦江南》也是词家典范。  一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
  第一首《望江南》最值得注意的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山月和水风本是最平常的风景,但是在温庭筠笔下却有万种风情。  第二首《望江南》每一句看起来都很平常,但是组合在一起却巧夺天工。王国维说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遂关千古登临之口,温庭筠的这首词具有同样的效果,自古思妇登楼念远之作无出其右。  温庭筠的五首《杨柳枝》说的都是杨柳,纯粹是逞才之作。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南歌子》快言快语,妩媚妖娆,应该是他学习民间词的成果。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河渎神》的起首两句“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为人称道。可能正是因为这几句词境界高古,胡应麟等人判断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出自温庭筠之手。   下面这首《清平乐》在温词并不突出,但是却可以成为其他词人的代表作。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琐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温庭筠的才能世所公认,却因为恃才傲物一生沉沦。就像他在《河传》中所说,“梦里每愁依违”。不过以温八叉之聪明,他何尝不知道随波逐流可以致身成名,所以我们可以判断温庭筠是故意选择落魄江湖载酒行,这条路虽然艰辛,但是不违本性。  和温庭筠齐名的李商隐也写过两首杨柳枝词,不过杨柳枝和竹枝词常被人当作绝句。  暂凭樽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李商隐和温庭筠同龄,聘请温庭筠代笔写《菩萨蛮》的令狐绹是李商隐恩师令狐楚的儿子,一度和李商隐关系密切。温庭筠是著名词人而李商隐几乎没写过词,可能和两人的恋爱对象有关系。温庭筠喜欢和歌儿舞女混在一起,很多词都是为她们量身定制。李商隐更喜欢追求良家妇女,所以写的都是婉转含蓄的情诗。
  好贴,支持。
  @嵩阳云树 137楼
21:48:07  好贴,支持。  -----------------------------  祝云树兄新书旧作一起大卖!
  好书天天读。  
  好帖,要顶起来。  
  继续学习  
  @yml楼
12:15:31  好帖,要顶起来。    -----------------------------  可爱的小朋友。
  每日一读。  
  支持。
08:10:50  每日一读。    -----------------------------
08:10:50  每日一读。    -----------------------------  @李晓润
10:34:30   -----------------------------  
  支持佳作  
  等更新。
  第四回
韦端己暴走蜀山
皇甫松闲梦江南  《花间集》是后蜀卫尉少卿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收录晚唐五代十八位词人的作品。这十八位词人中温庭筠、皇甫松属晚唐,和凝来自北汉,其余十五位都和蜀国有关。十五位蜀国词人除了韦庄,其他人名声都不是很响亮,若非《花间集》选录他们的词作,他们很可能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被人遗忘。  唐朝被黄巢起义军叛徒朱温推翻后,中国进入又一个乱世五代十国。五代是指唐亡宋兴的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期间,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十国和五代同时存在,他们主要建立在南方,分别是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和北汉。实际上在唐朝正式灭亡之前,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已经基本形成。其中后唐和南唐都自命是唐朝的继承人。和词有关的主要是前蜀、后蜀和南唐。  晚唐的历史应该让韦庄主讲,因为他比较长寿的一生正好经历了整个晚唐。唐朝在907年灭亡,他也在三年之后死在成都,亲眼见证这个伟大的王朝从中年多故到病入膏肓。
  传说韦庄是韦应物的四世孙,小时候客居华州下邽即现在的陕西渭南下邽镇,与白居易为邻。家人让他拜白居易为师学习写诗,他却顺手牵羊从白家厨房偷零食。  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  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  招他邑客来还醉,才得先生去始休。  今日故人无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  他在晚年避难四川之前曾经回到下邽探望亲友,偶遇李氏弟兄等儿时伙伴。大家携手来到酒馆共叙离情。韦庄再次回忆无法无天的童年。  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  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  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  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  探雏就是抓小鸟。麻雀、燕子、喜鹊等鸟类喜欢在人家屋檐或墙洞筑巢。  下邽有唐朝皇帝离宫,离宫附近是韦庄小时候的游乐场。韦庄如此津津乐道自己的童年,说明童年的快乐刻骨铭心。成年后的韦庄饱经忧患,直到五十九岁考中进士之后才稍微安定。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逃难,颠沛流离却能活到将近八十高龄,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很可能和他有个幸福的童年有关。
  正当韦庄在渭南调皮捣蛋的时候,他后来的恩主王建也出生在东边的河南舞阳。韦庄小时候顶多算个顽童,而王建则完全是个混世魔王。王建家里很穷,可是他偏偏有个很费钱的爱好,喜欢吃驴肉火烧。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和牛因为可以帮助人类劳作,所以驴肉和牛肉从来就没便宜过,擅自杀牛甚至会被判刑坐牢。王建为了解馋经常把附近村民的毛驴偷走,乡人背地骂他“贼王八”。可能是因为从小吃了很多驴肉,所以王建长得虎背熊腰,徒手就能制服蛮牛。私盐贩子见他孔武有力,争相雇佣他做保镖。  安史之乱后整个中晚唐,中原几乎从未停止战争。韦庄离开家乡避乱江南,此后他除了做幕僚以及偶尔进京赶考,大部分时间都在长江以南奔走。那时的读书人做官之外几乎没有生财之道,所以估计他即使有马也经常用来换酒,逃难基本靠走,吃饭基本靠讨。下面这首《菩萨蛮》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经历的立此存照。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写得眼波流转,看起来韦庄虽然“落魄江湖载酒行”,但是“楚腰纤细掌中轻”。事实上“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只是他逃难途中的见闻,在画船上打盹的很可能是江浙一带的有钱人。“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说的是当垆卖酒的老板娘,韦庄把她想象成愿意跟自己私奔的卓文君。词中情境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若非晚年时来运转,韦庄真有可能老死江南。
  南宋作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后来有人在每件乐事后面加了两个字,变成“久旱逢甘雨,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梦里”。这个刻薄的文字游戏好像就是专为韦庄设计。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是人中英豪。王建就是晚唐五代的牛人之一。他作为私盐贩子的保镖,极有可能认识同样贩盐出身的黄巢。黄巢起义之后他本想投奔这个走私同道,可是一不小心穿错了军袍。当时政府军和农民军旗帜复杂,他只能根据服装判断是官兵还是强盗,以为衣衫褴褛脸黄肌瘦的就是起义军,结果误投忠武军杨复光部。杨复光把部下八千人分为八都,王建成为八名都将之一。黄巢攻陷长安时王建因为护驾有功晋升为神策军将领,大宦官田令孜把他收为养子。光启二年唐僖宗逃往兴元,任命王建为“清道使”,并委托他保管传国玉玺。  田令孜和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是同母异父兄弟,他们看见天下大乱,试图占领四川建立独立王国,派人邀请王建相助。可是在王建带领两千兵马进入四川后,他们心生悔意并派兵拦阻。王建一怒之下攻破鹿头关,取汉州,下彭州,大败陈敬瑄五万大军,不久进围成都,迫使陈敬瑄与田令孜打开城门。王建意犹未尽,紧接着逼降黔南节度使王肇,袭杀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拔思敬,征服三峡以西的整个大四川。天复二年取得山南西道控制权,天复三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后他也在韦庄等人建议下称帝。在他做皇帝的十二年里休养生息,史称“蜀中大治”。
  巴蜀拥有富饶的成都平原,又有剑阁和三峡之险,所以自古以天府之国著称。前蜀在唐朝灭亡前后的大部分时间远离战争,所以五谷丰登社会安定,吸引了很多诗人前来避难。  因为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人篱下,经历过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困境,所以韦庄富贵之后依然节俭,“数米而炊,称薪而爨”,成为同僚的笑柄。  年轻时的苦难不堪回首,韦庄只愿意追忆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上回书说到温庭筠擅长用《菩萨蛮》填词,韦庄同样如此,这组词几乎每一首都是精金美玉。
09:51:47  等更新。  -----------------------------  来了。
  顶  
  支持佳作,顶起来  
  终于宋词了么!在这么多的诗词鉴赏帖子中,还是楼主的文字看着舒服些!
  支持佳作
  @水光月 162楼
16:18:46  终于宋词了么!在这么多的诗词鉴赏帖子中,还是楼主的文字看着舒服些!  -----------------------------  谢谢水光月兄抬爱!
  @嵩阳云树 159楼
14:55:38  顶  -----------------------------  当初我要是能想到云树兄这么好的名字,就不会主动实名制。
  @中华五圣 160楼
15:01:29  顶  -----------------------------  大圣,花果山是否无恙?没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看上?
  韦庄晚年位极人臣,当年愤世嫉俗的“秦妇吟秀才”如今一本正经。不过到了古稀之年,韦庄终于不再恐惧流言。这几首《菩萨蛮》和前引“人人尽说江南好”不但词牌相同,主题也是一脉相承,都是回首自己的年少轻狂,写作时间应该不会相差太远。  第一首“如今却忆江南乐”紧接“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早年虽然逃难却流连温柔乡,和杜牧、温庭筠一样荒唐,直到把家里给的盘缠都送给了春风一曲杜韦娘。  第二首“红楼别夜堪惆怅”的女子身份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是韦庄妻子,但也有可能是个善解人意的歌妓,所以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第三首“劝君今夜须沉醉”写人生感悟。  第四首“洛阳城里春光好”还是情诗。其中“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是画龙点睛之笔。这句词会让人想起李商隐的“此情期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男女之间的情感到了最后无所谓对错,当我们回首人生的时候更多的是迷惑,这一生我们有没有真正爱过别人或被人爱过?  除了“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韦庄在词中还写过“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以上两个“迷”字都为人称道。他的诗歌代表作《台城》营造的也是一种烟雨凄迷的意境。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据说经常寻花问柳的男人很难有幸福的婚姻,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年复一年面对同一个女人。韦庄年轻时由于贫穷常常没钱吃饭,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在街上给美女打分,或者站在秦楼楚馆外望洋兴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因此把目标转向邻家女孩,写过很多纯真的情书。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这首词完全不用典故,清新自然。这是韦庄词的最大特点。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历”的主张到了韦庄这里成了痴人说梦。“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启发徐志摩写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也是不可多得的名句,后来晏几道写过“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另一首《女冠子》相对逊色,整首词写的就是一个梦境。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词中的女子不但分明梦见,还记得和心上人情话绵绵,所以醒来知道是一场梦之后,感到特别伤心。
  婉约词多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写女儿情怀,词人完全置身事外,但韦庄有些词一看就是亲身经历,请看下面这首《荷叶杯》。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晚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有人认为这是韦庄在写自己的爱妻,但唐宋诗词中从来没人用“谢娘”称呼自己的妻子。晚唐五代的词牌和内容经常有关联,因此可以推断这个“谢娘”极有可能是韦庄在逃难途中邂逅的江南采莲女。  传说韦庄入蜀后爱妾被王建借故夺走,所以他经常回忆“旧欢如梦”。此外他还写过“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他的《浣溪沙》应该也是写给这位爱妾。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韦庄的《思帝乡》和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相似,都是写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敢少女。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还有几首《浣溪沙》为人称道。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颦不语恨春残。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清平乐》写少妇半夜醒来听到风触鸣琴,很少有人把寂寞写得如此分明,哀怨写得如此婉转。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韦庄的词就像那个时代的无数女子,频遭丧乱,但是依旧恪守着女人相夫教子的本分,平静端庄的外表下蕴藏着无限伤心。许昂霄《词综偶评》说韦词“语淡而悲,不堪多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温韦齐名,温词浓艳如西方油画,韦词清简如中国水粉。韦词表面看来不如温词明艳,所以王国维说“韦端己词,骨秀也”。清代词论家周济把韦词定义为“清艳”,他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端己词清艳绝伦,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刘熙载《艺概》卷四说“韦端己冯正中诸家词,留连光景,惆怅自怜,盖亦易飘扬于风雨者。若第论吐属之美,又何加焉。”  王国维认为韦词高于温词,“端己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他用韦庄自己的词句归纳韦词的艺术特点,“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天府之国除了物产丰富,才子辈出,还有一个特产就是荒唐后主。刘阿斗之后,王建的儿子王衍勇敢地站出来做坑爹败家的代表。后唐趁机伐蜀,忍无可忍的蜀地百姓一边高唱“王衍是我们的好领导”,一边为敌人带路。王衍仅仅在位七年就做了后唐俘虏,公元926年随同整个家族被押送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不愿意浪费粮草供养这群废物,派人在途中把他们扔进黄河洗澡,说好谁能游上岸就可以获得自由。自幼好玩的王衍游泳技术很好,但他知道后唐的所谓上岸免死都是忽悠,所以毅然转身游向黄河深处。  王衍写过《醉妆词》。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甘州曲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从以上两首词来看,王后主的文才泯然众人,不但和李后主不可同日而语,也远不如另一个著名后主陈后主。陈后主写过“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虽然他是亡国之君,但明朝永乐大帝还是让解缙把这句诗刻写在紫禁城大明门。  前、后蜀的开国皇帝王建和孟知祥不会写词,却庇护了很多词人,而这些词人集体创作了中国最美的诗文集《花间集》。他们的儿子王衍和孟昶虽然荒唐,但也很大方地让词人做翰林学士和宰相,所以当我们手捧《花间集》一唱三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顺便为前后蜀的几位君王奉上一炷香。
  支持佳作  
  我来顶贴,楼主普利次苟昂。
  每日一读。
  支持佳作  
  据说经常寻花问柳的男人很难有幸福的婚姻,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年复一年面对同一个女人。----才子据说都是这样滴,号称寻找灵感。 所以,我也想当才子。
  @yml-16 09:03:54   据说经常寻花问柳的男人很难有幸福的婚姻,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年复一年面对同一个女人。----才子据说都是这样滴,号称寻找灵感。 所以,我也想当才子。  -----------------------------    我喜欢这样的,嘿嘿。
  -----------------------------    这种风格也不错。
  @yml楼
09:03:54  据说经常寻花问柳的男人很难有幸福的婚姻,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年复一年面对同一个女人。----才子据说都是这样滴,号称寻找灵感。 所以,我也想当才子。  -----------------------------  想法很好。朝鲜人据说整形美女多,不过蔡澜说他们当年不整形也不错。
  楼主收藏了很多佳人美景
  楼主啊,可怜的没支付宝没网银的俺终于把您的大作收到俺的桌上了~~
  我也喜欢佳人美景,所以来拜读楼主的大作!
  支持佳作  
  我又来了。  
  每日一读。
  每日一读。
  @周子衿 186楼
13:50:16  楼主收藏了很多佳人美景  -----------------------------  我只把和诗词有关的发上来。
  @aiyiyimama 187楼
15:36:55  楼主啊,可怜的没支付宝没网银的俺终于把您的大作收到俺的桌上了~~  -----------------------------  我也没有,所以每次买书都要请别人帮助。
15:48:53  每日一读。  -----------------------------  这个季节应该去余姚吃杨梅,岭南吃荔枝,我活得还是不如意。
  @了了了了不了得了 180楼
12:57:02  支持佳作  -----------------------------  春花秋月何时了  不辞长做岭南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  ----我这么理解了兄的名字。
15:48:53  每日一读。  -----------------------------  @李晓润 195楼
19:21:37  这个季节应该去余姚吃杨梅,岭南吃荔枝,我活得还是不如意。  -----------------------------  去余姚吃杨梅,岭南吃荔枝,要有美人相伴才如意。不过好像现在还不是这两种水果的时间?
    吃着杨梅,看着荔枝,听着小曲,我所向往的生活啊!
15:48:53  每日一读。  -----------------------------  @李晓润 195楼
19:21:37  这个季节应该去余姚吃杨梅,岭南吃荔枝,我活得还是不如意。  -----------------------------  生活本来就不尽如人意,放宽心,到哪儿都如意。在我们看来,楼主不必看人脸色,已经十分幸福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郎织女渡河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