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齿轮战士中的40火箭筒筒在哪个地方

今天我们来聊聊解放军的98式120火箭筒。昨天一个小学同学当兵回来了。和我聊到他最早就是120火箭筒射手。被这玩意折磨的够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我知道的最大的火箭筒吧。中国解放军一直注重步兵反坦克武器,最早装备火箭筒是在时期。期间,的坦克虽然不多,但仍给缺乏反坦克火力的我军造成了很大麻烦。在朝鲜战争中,面对坦克多如牛毛的“联合国军”,志愿军战士们依然只能靠血肉之躯去阻挡这些钢铁巨兽,付出了很大伤亡。幸好军工部门及时根据缴获的美式火箭筒和日本的涡轮火箭技术。研发出了有自己特色的51式反坦克火箭筒。而且在实战中这种新生的武器 成功的挡住了联合国军的"坦克劈入战"。从19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装备仿制苏联的RPG-2火箭筒,即56式40mm火箭筒,随后60-70年代面临苏联强大的坦克洪流的威胁。解放军迅速更新配备69式40mm火箭筒、70式62mm火箭筒和PF89式80mm火箭筒等单兵反坦克武器。图为我国研制的最有特色的84式双连发火箭筒。随着新型坦克不断涌现,主流的第三代坦克装甲也由轧制钢装甲变成多层不同材料的复合装甲,使各种轻型反坦克武器无能为力。为进一步加强步兵分队的反装甲能力,我国在1990年代开始研制步兵分队的新型反坦克武器,用于替代78式无坐力炮。1998年,120mm反坦克火箭正式定型,命名为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该型反坦克火箭于1999年正式装备部队;同年12月20日,在驻澳部队装备中公开亮相;成为我国轻武器的“明星”之一。图中为营用型号。装配有火控计算机。98式120火箭筒的特点1999年正式装备部队的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系统是一种步兵分队的大威力火箭筒。它口径120mm,最大单件重(发射筒)不大于10千克。有连、营两种型号。营用反坦克火箭主要由发射筒、火箭弹、击发机、简易火控系统、营用微光瞄准镜和营用三脚架组成,简易火控反应时间小于10秒,方向射界360°,高低射界-6°~30°用于取代PW78式82mm无坐力炮。此外,营用型和连用型使用的弹药相同,均配备有破甲火箭弹、多用途火箭弹、云爆火箭弹和攻坚火箭弹。威力大,打击目标多样PF98式反坦克火箭的口径达到惊人的120mm,堪称步兵手中的“大炮”,其配用的破甲火箭弹威力十分恐怖 ,垂直静破甲厚度达800mm,能击穿M1A1坦克的主装甲但无法击穿加装贫铀装甲的M1H1。射程远,精度高营用型PF98式反坦克火箭采用能自动装定射击诸元的简易火控系统,使破甲弹有效射程达到500m,最大射程达800m,多用途弹的有效射程更是高达1800m。从前我军的火箭筒都是测瞄合一的瞄准镜。镜内有测距曲线尺,在测量目标距离同时可直接装定射击表尺,简单明了。在打击运动目标时,射手要盯住光学瞄准镜中的测速标尺,在1秒内用快速数1-10,同时心中默算一秒钟内坦克走了多少格(米),以此来推算坦克行进速度。打击二三百米距离的移动目标,因为测距、提前量计算导致的偏差,会使命中概率极其低下。 而98式火箭筒的这套简易火控系统大大简化了射手估测距离、方向、提前量等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操作过程,并降低人为造成的误差。而且能自动规避横风的影响。主要技术指标98式火箭筒的发射筒也称为前筒。火箭弹后半截的圆筒叫后筒。 筒身质量10kg。营用型和连用型火箭配用的发射筒结构基本相同,只在局部设计上有所差别。连用火箭筒的结构更加简单 。筒身结构为滑膛式,内层设有约1.2mm厚的薄金属衬套,外部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制成,这种结构设计能降低筒身质量。但其带来的最大弱点是发射筒寿命的降低,发射寿命仅为200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使用次数记录,发射到200发时要强行退役,超期服役会出大事故。98式火箭筒弹两个型号均配备了破甲弹和多用途弹,其中个矮的为多用途弹,长弹尖的为破甲弹,弹尖内一级战斗部用于引爆反应装甲。破甲弹是主弹种,弹重6.28kg,串联战斗部,主战斗部紫铜药型罩锥角60°,等壁厚,装聚黑-2精密压制药柱,垂直破甲厚度800mm或230mm/68°,击穿带反应装甲的北约三层重靶以后有一定的后效。发射初速246m/s,新设计的续航发动机使得该弹在小于6m/s的横风中射击,1000m内的风偏量不用修正,极大地提高了火箭弹战场适应能力。在连用发射筒上有效射程400m,在营用发射筒上有效射程800m。多用途弹重7.6kg,战斗部采用自锻弹头破甲技术,内装聚黑-2炸药,紫铜药型罩锥角140°,等壁厚。多用途弹的初速为205米/秒,在55°着角时的破甲厚度为400毫米,随进5.5毫米钢珠120多个和可燃金属锆,后效明显。弹头外套杀伤环对人员密集杀伤半径为25m,最大射程2000m发射时,将带后筒的破甲火箭弹或多用途弹装入发射筒,闭锁装置将其锁紧(30°仰角发射也不会掉弹),发火电路自动接通,射手瞄准目标后即可击发。击发时,点火机产生电流,点燃点火器,继而点燃火箭发动机。当火药气本压力足够大时,火箭弹剪断后筒内的固定销钉飞出。退出一次性后筒后,即可再次装填发射。缺点及和国外同类产品比较从这张对比图可以看到。除了破甲威力PF98式其他方面并不占优势。PF98式作为一种**口径火箭弹,发射装药多。后喷十分严重,发射时火箭筒正后方100m、左右各70°均为危险区,如此大的危险区,让PF98式火箭筒在选择阵地时非常困难,特别在城市、登陆滩头等狭窄环境中更难。更别提在室内发射了。全系统沉重,发射筒将近10kg,4发破甲弹重量就超过25kg,装备到营、连,采用“一射手配备两弹药手”的编制。系统沉重,机动能力差,发射小组编制大,导致作战方式不灵活。装填了7公斤重的火箭弹后98式火箭筒有将近17公斤重,将近1米6的长度。一般的士兵背着别提战术动作,根本无法使用, 上图的士兵只背着发射筒和脚架如果在带上瞄准具和两发火箭弹,站起来都费劲。98式火箭筒从骨子里看就是火箭筒化的无坐力炮。只有发射前才能装填火箭弹,无法带弹携行。这样战术思想落后的武器却配置到需要及时火力的一线步兵连,存在着“冲不上、展不开”的严重问题。配发一具战斗全重17+公斤的98式火箭筒远不如配发5具全重不到四公斤的89式80毫米火箭筒战斗效果好。******************************看了这么多资料我才明白哥们当初的苦啊,要是我整天背着这玩意去跑步。我得尿血......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384楼从训练大纲来看, 120火箭筒使用基本上都是2人以上配合使用,单人使用都是极端情况下才会有的,这需要楼主来强调“单兵使用不方便”吗?那种火箭弹最起码要有个背弹药的才能形成战斗力,正常情况下副手还得负责支架。楼主拿大口径火箭弹与一次性使用的89式比优劣,好比拿F15与F16论好丑,完全忽视其作战目的区别,您觉得呢?
你看完在来喷行不,98式火箭筒 的确分连用型和营用型,但是这俩玩意就火控瞄准镜 和三脚架不一样 剩下的都通用。 扛着那大筒子都一样的
营级连级只是装备的级别,而是不是单兵则是操作,两者不是一回事。
当然有一次性使用的,但这个98式你可以不用,但不可以没有。
没准他老爸当初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呢。小胖拥有了珍贵的人生经历
你说的对 就是用来打固定目标的 我猜想这是土共在没有能力像霉菌那样实时呼叫炮兵、陆航或者攻击机火力支持时候用来攻击敌方固定火力点的 属于过渡性产品
索马里内战,黑鹰坠落,几架美军黑影直升机不是被什么尖端武器,反倒是被最简单的RPG火箭筒打下来的!单兵便携武器威胁更大,目标小,便于机动,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好比二战,天下无敌的虎式坦克,没有被苏联的坦克和反坦克炮击毁,反倒很多死在了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燃烧瓶下!笨重的虎式坦克,一旦近战,就如同猛犸象,连转个身都困难,自然不如灵活的步兵,一转眼跑没影了,可虎式坦克炮塔转动一圈都得需要一分钟,步兵早就溜达但他的后部朝着发动机位置扔过去一个燃烧瓶,坦克只能熊熊燃烧殉爆了!朝鲜战争,我军还有的步兵爬上美军坦克到处找空隙好把手雷扔进去,附近的美军步兵看的目瞪口呆,这种情况下,坦克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被动挨打,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看来我军是把单兵作战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应该多研发点适合单兵使用的武器,当重型武器不在奏效的时候,仅剩下步兵也能继续较量一番!美军不怕伊拉克的重型武器,就怕神出鬼没的武装分子,不知道从哪就飞来一枚RPG火箭弹给炸飞了!这玩意,是个人都能熟练操纵!背在后背就能走,灵活机动!鬼影都找不到!天朝的这个东东不是用来打游击的
炮弹轻了就没威力,直径小了穿甲威力就小,想要威力大只有增加直径和战斗部大小。98式就是用来在野外打几百米之外打装甲目标的,不是拿来冲锋的。 341楼天朝有你说的那种一次性使用的火箭筒啊 同志 都说了 使用方式不同啊
74楼76楼86楼118楼364楼 我们是自己对自己不人道,他们是强加给别人不人道。要是我们有实力的话,我也想把“人道”赐予老美。自二战后,老美干过哪一件好事了?
363楼 当兵的可以丢肉丢血就是不能丢人,跑不过坐车会被看不起!
74楼76楼86楼118楼364楼 86楼的是尖子哦!估计起码是个特请连队的
最爱看的就是机炮连武装越野,那叫一个壮观,8740汽车营的飘过
70楼74楼76楼86楼118楼。。。。。。别说了,再说霉帝和小日本等等该哆嗦着说我们没人权了。他们会说“你们这么不人道,没人权,我们还是不要打仗了,还是好好地坐下了谈谈吧”。。。。。。看来我们的子弟兵还得继续受苦了。。。。。。。
好多年前我骑车在路上遇到军队拉练,一个负重的小兵掉队在最后独自跑,我看着想捎他一段路,被婉拒了,多淳朴的人啊。
人高马大是啥意思
,.......是啥意思
70楼74楼76楼86楼118楼 哪个兵种的新兵连5%的死亡名额????我以前是侦察兵,我们连队每天训练那么苦,那么累,还要学习防化和工兵知识,我们连队也没有5%的死亡名额啊!
48楼352楼355楼虽然重量差不多,但是炮身好背啊,跑的起来,我们这个就跟背了个乌龟壳差不多
349楼兄弟你好
都是炮连的
五公里越野
野外训练都是泪啊
82迫表示还是你们压力大
48楼352楼嘿嘿
一炮手也不相上下袄
48楼 我外号也叫大成迫击炮3炮手,我们连最重的东西了
82无的炮身是二炮手负责的,我当班长前就是二炮手,一炮手背瞄准镜的,帮助二炮手的,一般一炮手都是付班长,帮助抗炮身比较少。
炮弹轻了就没威力,直径小了穿甲威力就小,想要威力大只有增加直径和战斗部大小。98式就是用来在野外打几百米之外打装甲目标的,不是拿来冲锋的。
尽管部队依旧训练武装越野,我觉得那是为了锻炼部队体质。实际上像解放战争中的那种靠脚板一天跑出50公里的事已经不会出现了,像越战期间,几十公里的山地穿插,出现概率也不大。看最近这些年发生的战争比如俄格战争,科索沃战争,基本套路就是空投突袭,然后建立阵地,然后等待后援的装甲部队。这时候,这种大口径的反坦克武器,便能发挥出重要作用。至于比其他轻型反坦克武器重出的几公斤,可以忽略这方面的缺点。前几天看优酷上的有关乌克兰视频,连乌克兰民兵都是乘坐步兵战车,或者坐在坦克上,抵近战区再下车近战。这么来看,为了大的威力而损失一些轻便性能还是值得的 回答中肯
70楼74楼76楼86楼118楼 当兵的有两种,一是真干活的,二是混日子的。他那个王八蛋典型的第一种。觉得累可以,我他妈也累,我他妈就算一天睡够了八个小时也不愿意过晚上九点半就熄灯,早上六点还得起来接着受虐,一天到晚吃个零食都跟特种兵玩斩首行动一样躲着指导员的日子,可有谁真抱怨过部队的日子“不人道”?部队就是部队,对兵的所谓人权,事实上是对他们最大的不尊重。不是说像老美那样毫无节制地骂人,骂兵,最后骂到自杀的蠢货才干得出来的事情,而是我们的苦,支撑的是一个国家的安宁,当他在战场上端着上了膛的枪,还大骂指战员不人道,把他安排到最危险的位置上的时候,我就不信下一秒没有一颗子弹爆了他的头,让他体会体会什么是人道。别跟流氓讲道理,流氓就是流氓,二流子就是二流子,本性难移。
炮弹轻了就没威力,直径小了穿甲威力就小,想要威力大只有增加直径和战斗部大小。98式就是用来在野外打几百米之外打装甲目标的,不是拿来冲锋的。 341楼98式火箭筒不是给单兵用的,89式火箭筒才是作战需求完全不一样,没有可比性98式是用来反重型装甲目标的,对于这种目标单兵的火箭筒够不着、打不中、摧毁不了看看叙利亚战场,反坦克的还靠重型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RPG-7系列的都没戏
63楼291楼294楼你只看到了奸商投机取巧,但你也该看到当时给志愿军提供劣质装备的奸商,当时被抓起来枪毙了多少!军队物资不像民用物资,关系到战争的胜负,这上面要是敢玩猫腻,除非是嫌自己活的太久了!三反五反运动里,多少奸商被抄家枪毙了!国家能那么心慈手软吗?其实一些物资交给民企生产倒也无妨,如果出了问题,就死定了!美国军工企业都是民企,也没看美军武器系统出什么大问题!就是那些军工企业根本不敢拿这个开玩笑!轻则失去了军队大订单关门倒闭,重则负责人要被抓起来坐牢枪毙!有竞争,能给军队提供更多的选择,更物美价廉的武器!谁能想到,二战排名第一的三大王牌飞机,美国p-51野马战斗机,是几个还不出名的年轻的飞机设计师连夜在廉价小旅馆里赶马临时设计出来的图纸,参加第二天美国空军招标,还没想到被选中了!美军作战手册里有句话,不要过分信任你手里的武器,因为他是军队招标里出价最低的厂家生产的!就是这样,军队招标,绝不会选择性能最好的,而是性价比最高的,最低廉的价格里的性能出众!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军费预算里大规模的采购!性能最好但是采购不起又有鸟用!比如二战美军普遍装备的汤姆逊冲锋枪,战争爆发前,可是黑帮最爱,街头火拼大杀器,每支售价二百多美元,可二战爆发后,美军大批量采购汤姆逊冲锋枪,采购价只有二十多美元了,是被阉割的廉价版,很多昂贵的部件和功能都给取消了!虽然不如原版好,但是却能大批量生产采购,能给每一名美军都配发上一支!军队不会给士兵配发性能最好的,只会给他们提供军队能大规模提供的起的!没有人敢在军事物资上动脑筋,除非是腐败透顶的政府,那他也不可能赢得战争,比如国民党政府,很多奸商给国军提供物资,大发其财啥事没有,也没有人去查,可轮到我党得了天下,那些奸商又给志愿军供应物资,以为还会没事,结果把命都搭上去了,当时抓起来枪毙老多人奸商了!那些资本家,丫的你没事还看你不顺眼呢,都想收拾你们呢,更何况还提供伪劣物资,更是自寻死路!
炮弹轻了就没威力,直径小了穿甲威力就小,想要威力大只有增加直径和战斗部大小。98式就是用来在野外打几百米之外打装甲目标的,不是拿来冲锋的。 单兵武器根本不会打太远,都是近战一二百米距离内,所以这么短距离,精度就不是问题,瞎子都能打准!单兵看重的是机动灵活,一个人扛起来就能走!寻找机会打击对手!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看美军作战,他们装备的单兵火箭筒,打完一发,发射筒直接就扔了,一次性使用的!廉价的火箭筒,能够大量生产广泛装备,每个士兵都配发一具,将是可怕的火力打击
索马里内战,黑鹰坠落,几架美军黑影直升机不是被什么尖端武器,反倒是被最简单的RPG火箭筒打下来的!单兵便携武器威胁更大,目标小,便于机动,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好比二战,天下无敌的虎式坦克,没有被苏联的坦克和反坦克炮击毁,反倒很多死在了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燃烧瓶下!笨重的虎式坦克,一旦近战,就如同猛犸象,连转个身都困难,自然不如灵活的步兵,一转眼跑没影了,可虎式坦克炮塔转动一圈都得需要一分钟,步兵早就溜达但他的后部朝着发动机位置扔过去一个燃烧瓶,坦克只能熊熊燃烧殉爆了!朝鲜战争,我军还有的步兵爬上美军坦克到处找空隙好把手雷扔进去,附近的美军步兵看的目瞪口呆,这种情况下,坦克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被动挨打,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看来我军是把单兵作战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应该多研发点适合单兵使用的武器,当重型武器不在奏效的时候,仅剩下步兵也能继续较量一番!美军不怕伊拉克的重型武器,就怕神出鬼没的武装分子,不知道从哪就飞来一枚RPG火箭弹给炸飞了!这玩意,是个人都能熟练操纵!背在后背就能走,灵活机动!鬼影都找不到!
后喷尾焰太厉害, 皮卡肯定不行, 只能装在长度比较短的车子上, 比如吉普, 侉子等, 尾部必须略微伸出车尾。 这个和无坐力炮原理基本一样。
我们营炮兵连的那些抗100迫的哥们有些都是一肩高一肩低
点击加载更多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59|回复: 11
中国各型号火箭筒
中国2004型40毫米等分管火箭筒2004型69改式40毫米分管火箭筒分结与组合状态中国69式40MM反坦克火箭筒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推出了2004型的40毫米等分管火箭发射器。这是69-1型40毫米发射器的一种变型,而69-1型本身就是根据RPG-7仿制的。2004型的发射管可以完全分开成两段,以便携带时减短武器长度。发射器携带时长655毫米,装配好后长910毫米,可发射高爆榴弹和燃烧弹。
  相关资料:
  1969年式40mm火箭筒配用85mm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这是我国60年代初期在苏制ПГ-7型火箭筒基础上改进设计的。69式于1970年完成了设计定型。它的射程是&老40&的3倍,威力明显提高,采用光学瞄准镜,可以测定目标距离,可以修正目标速度和风对弹道影响。在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复杂地形中摧毁碉堡、坑道、掩体起了很好的作用。从70年代到80年代,69式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北疆装备到班,南国装备到连。69式和苏制ПГ-7同为世界上性能较好、造价便宜的火箭筒。我国已在80年代中期停止了生产。  
  69式40火箭筒技术性能参数:  
  口径  40mm  
  发射筒质量  5.6kg  
  发射筒长  910mm  
  弹径  85mm  
  弹质量  2.1kg  
  直射距离  300m  
  破甲威力  垂直破甲380mm  
  验收指标100mm/65°  
  300m立靶密集度  0.45×0.45m  
  配用电-2型压电引信  
  配用白光和红外瞄准镜
中国新型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
持新型80毫米云爆火箭的中国军官
  云爆弹ABC
  云爆弹又被称为燃料空气弹,顾名思义,其装药不是炸药而是燃料,外国人称为Fuel Air Explosive,即燃料空气弹药(FAE)。炸药在发生爆轰反应时全靠自身供氧,而云爆弹爆炸时则是充分利用爆炸区内大气中的氧气,是一种非均质的云雾爆轰,破坏作用主要是超压场,比等质量的炸药释放的能量高得多,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能破坏大面积军事目标,还能在作用范围内形成一个缺氧区域,使生物窒息而死。
  中国新型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
  云爆弹的破坏作用除超压场外,还有温度场和破片。虽然云爆弹产生爆轰波的最大爆轰超压值比普通炸药低,但由于其爆轰反应时间(包括爆燃反应时间)高出普通炸药几十倍,持续作用时间长,所以冲击波的破坏作用比起普通炸药要大得多,其作用面积也大些。有试验表明,环氧乙烷的TNT当量为2.7~5.0倍,即l千克环氧乙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效应相当于2.7-5.0千克TNT爆炸的冲击波效应,其冲击波作用面积比同等质量的TNT炸药大40%,冲击波持续时间也比TNT爆炸长得多。燃料空气弹对于有生力量、软目标、轻型装甲目标有很大的毁伤威力。由此可见,云爆弹的出现是常规兵器的重大革新和发展,使常规武器增加了一个系列。
  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系列
  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的80系列武器之一,属于爆燃型燃料空气弹(即集爆炸和燃烧两种功能于一身),2002年研制单位完成设计定型并出口,定型号为WPF89-1式80毫米步兵攻坚火箭。该产品威力大、性能可靠、对建筑物、人员和仪器设备具有较强的毁伤能力。由于WPF89-1是一筒七弹配置(即一个发射具可以发射七发火箭弹),发射筒与火箭弹需要现场装填,发射隹备时间较长,操作步骤多,不够机动灵活,若操作不正确,则会出现故障。因此,研制单位于2003年在WPF89-1和PF89A式单兵攻坚弹的基础上,将其研制成弹筒合一、一次性使用的步兵云爆火箭。同年9月,研制合同正式签订,定型号为WPF89-2式80毫米步兵攻坚火箭。
  但从目前国际形势来看,未来陆战发生在平坦的开阔地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在地势复杂区域和城市的可能性增多。WPF89-l和WPF89-2式80毫米步兵攻坚火箭对于建筑物有破坏优势,但在地势复杂区域的破坏性相对降低。更大的不足是,由于配置的是瞬发引信,着靶的瞬间即起爆,所以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不具备破障功能,在射击窗户玻璃、门、墙等障碍物后,云爆弹瞬间起爆,云爆作用不能进入室内(单兵云爆火箭特点之一就是在半封闭的有限空间内,可以使云雾爆轰发挥到极限),威力大大降低,极大限制了单兵云爆火箭的作战场地及威力的有效发挥。针对普通云爆弹无法进入室内的缺陷,研制单位决定重新设计一种攻坚串联云爆弹。即一级战斗部破障或破孔,为二级云爆弹随进打开通道,二级随进战斗部随进后起爆,以实现云爆弹完全在有限空间内作用的功能。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系列的系统结构除战斗部不同外,其它特点大致相同。
  总体结构 全系统主要由支撑体、火箭弹、固弹胶圈、发射具组成。其中火箭弹包括引信、战斗部、发动机、稳定装置几大部件。发射具包括瞄准具和击发机构。发射具具有发射和包装的功能。 战斗部 一级攻坚战斗部瞬发引信起爆,以实现串联起爆,对厚墙体开孔,形成通道。二级为云爆弹丸,随进建筑物内,由延时起爆装置起爆,在一级战斗部爆炸后随进建筑物内延时起爆,形成云爆作用,对建筑物和人员进行破坏和毁伤。
  战斗部装药采用固、液双组合燃料空气炸药,用弹底引信起爆中心炸药,使壳体和炸药飞散,随着空气的加入和燃料空气炸药的雾化,炸药云雾逐点连续起爆,以持续高温和超压杀伤人员,破坏工事和轻型装甲目标,杀伤力很大。尤其是在半封闭空间内爆炸时,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比常规弹药大得多,特别适用于摧毁掩体和城市建筑物等。
  发动机 采用WPF89—1式的发动机。
  引信 采用双环境力破甲弹引信。延时起爆装置借鉴了PF89A式单兵火箭攻坚弹的二级随进延时起爆装置的成熟技术。炮口保险距离10米,可靠解脱保险距离25米,具有万向碰炸功能,对各种地面发火良好。
  发射具 在PF89A式发射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击发机构、保险装置、瞄准镜座等保持不变,只改进设计了瞄准镜分划板,保持了外装定时不变。射击时不用打开前盖,用前置气囊方式固弹。火箭弹与发射具的连接仍采用成熟的PF89式产品固弹胶圈结构,
  增加了前支撑以便辅助定位。为便于隐蔽,发射具外观被喷成丛林迷彩色。
资料图:攻坚云爆火箭整体结构示意图
  稳定装置 WPF89—1式稳定装置的尾翼片是由薄不锈钢板压弯、卷制而成,在飞行试验中出现尾翼片脱落,导致偏航。后来研制人员对卷制的轴孔进行焊接以提高连接强度,但由于原材料较薄,焊接难度高,质量不易控制,检测和工艺性不好。在研制WPF89—2时,将尾翼材料改成硬铝,其弧面和轴孔一次挤压成型,制造精度高、一致性好,改善了工艺性,提高了质量。同时设计了检测量具和装配量具,提高了装配质量,在改进后的飞行试验中弹道稳定。
  瞄准镜 借用Y/MAWPF89-l-80式瞄准镜,放大倍率2.5倍,视场120,具有测距、修正方向等功能,测距范围100~800米。
  包装设计 由于WPF89-2式被设计成弹筒合一,发射筒也是 弹的包装筒。外包装设计了新包装木箱,内置4发全备火箭和瞄准镜,包装箱全重不超过45千克,密封可靠。
  云爆剂 云爆剂组分采用了镁铝合金粉与硝酸异丙脂的混合物。镁铝合金粉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它们与硝酸盐混合后,可以提高炸药的爆热,比镁、铝作为单一组分加入炸药后的稳定性都好。试验证明,爆热和威力大大提高了,而爆速和猛度却下降了,冲击波超压值衰减缓慢。在炸药中加入镁铝合金粉后,与相应单质炸药相比,瞬间爆温在2 000~C以上.超压一般增加10%~15%,冲量一般增加20%~30%,威力与俄罗斯“什米尔”相当甚至超过(“什米尔”战斗部装的云爆剂是固体镁粉与液体硝酸异丙脂的混合燃料)。
  2003年3月和11月,国外代表团两次来厂观摩WPF89-2表演,分别静爆和动爆了l座空间90米,的房屋,房屋均瞬间坍塌,试验获得成功。
  攻坚云爆火箭的用途
  不受地形影响,适宜破坏特殊目标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系列适宜毁伤一般弹药不易破坏的目标,如暴露于地面或隐蔽在坑道、山洞、峡谷内的装备、掩蔽所等敞口的半地下工事中的软目标和人员等。它爆炸瞬间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可使通信中断、电子计算机失灵,达到瘫痪敌指挥控制系统的目的。它具有一定的拦截导弹功能。当跟踪雷达或预警装置探知导弹来袭时,可适时对空连续施放燃料空气炸弹,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爆炸高压层,拦截并摧毁来袭导弹。此外还能引爆阵地表面的地雷和海洋中的水雷。
  破坏轻装甲 在用80毫米单兵攻坚云爆火箭弹对12毫米厚的钢板焊制的模拟装甲车射击实弹时,其中心装药造成破孔、撕裂和反卷现象,证明该火箭能对一定区域内的装甲车和坦克集群实施攻击,使其丧失作战能力。
  适合各军兵种作战 80毫米单兵攻坚云爆火箭与同类产品相比重量轻,携行与使用方便,发射筒为一次使用,便于灵活作战,为不占编制的单兵使用武器。适合装备或配备步兵分队、空降兵、海军陆战队、机械化快速反应部队、装甲部队及反恐怖小分队等,用来摧毁建筑、掩体、装甲车、杀伤目标内的有生力量,破坏仪器设备及其它军事目标。
  云爆弹的发展
  美军新研制了一种专门用来摧毁藏匿在洞穴或深埋在地下目标的新型炸弹——温压弹,在美军倡导的“非对称”战争中崭露头角,成为各国军事专家关注的焦点。新型炸弹的原理是利用空气炸药产生温压效应.故取名为温压弹。美国空军验证了该炸弹的安全性,
  并为其设计生产了改进型引信。2001年12月.温压弹在美国的内华达实验场进行了全尺寸地下测试,成功地摧毁了地下目标。温压弹是在燃料空气弹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可以说是燃料空气弹的高级发展型。它和燃料空气弹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通过药剂和空气混合生成能够爆炸的云雾。爆炸时都形成强冲击波,对人员、工事、装备造成严重杀伤。都能将空气中的氧气燃烧掉,造成爆点区暂时缺氧。在杀伤效能方面,温压弹相对于燃料空气弹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据统计,温压弹在有限空间内爆炸时的杀伤效应比开放区域中高出50%~100%。它采用含有氧化剂的固体药剂,当固体药剂呈颗粒状在空气中散开后,形成的爆炸杀伤力比燃料空气弹更强。在有限的空间里,温压弹可瞬间产生高温、高压和气流冲击波,既能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又能摧毁无防护或只有软防护的武器和电子设备。爆炸在洞穴和地道中产生的气流对关键的设备和系统有显著的破坏能力。通过这种方法破坏的关键设备,使其产生“功能损伤”,即发挥的效能有限、甚至失效。
  温压弹主要是用来杀伤有限空间(洞穴和山洞)内的敌人,在洞穴和山洞内引爆后,氧气被迅速耗尽,爆炸带来的高压与冲击波席卷洞穴,彻底杀死洞内人员以及破坏关键设备和电子设施,同时不毁坏洞穴和山洞,保持洞口完好无损。
我国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攻坚起爆效果示意图
  80毫米单兵云爆火箭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的80系列武器之一,属于爆燃型燃料空气弹(即集爆炸和燃烧两种功能于一身),2002年研制单位完成设计定型并出口,定型号为WPF89-1式80毫米步兵攻坚火箭。该产品威力大、性能可靠、对建筑物、人员和仪器设备具有较强的毁伤能力。由于WPF89-1是一筒七弹配置(即一个发射具可以发射七发火箭弹),发射筒与火箭弹需要现场装填,发射隹备时间较长,操作步骤多,不够机动灵活,若操作不正确,则会出现故障。因此,研制单位于2003年在WPF89-1和PF89A式单兵攻坚弹的基础上,将其研制成弹筒合一、一次性使用的步兵云爆火箭。同年9月,研制合同正式签订,定型号为WPF89-2式80毫米步兵攻坚火箭。
WPF-89-1单兵云爆火箭具有丛林迷彩 中国的40火箭筒中国PF-89型单兵火箭筒 驻港部队的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80毫米WPF-89-2型单兵云爆火箭卧姿射击
看来你对军火有瞒大的研究~不错~支持
1)中国第一代火箭筒51式火箭筒
为了满足朝鲜战场对反坦克武器的迫切需要,当时紧急研制了51式90毫米火箭筒。51式是仿制美国M20式88.9毫米火箭筒的产品,1951年投产,装备志愿军部队。该火箭筒采用圆管发射筒;用干电池作发火电源,配有反射式瞄准镜;战斗部采用空心装药;以肩射为主,配有两脚架可进行卧射。
打坦克英雄杨清海
朝鲜战场上使用51式火箭筒的志愿军
51式火箭筒
51式主要参数:
口径:90毫米
全重:10千克
全长:1.45米
初速:106米/秒
最大射程:785米
有效射程:100-250米
破甲厚度:120毫米
2)56式40火箭筒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苏联技术,很快试制出仿苏ПГ-2(RPG-2)的56式40mm反坦克火箭筒。这种火箭筒是一种一筒多弹的武器,由40mm火箭发射筒和超口径的80mm破甲弹组成,其技术指标如下:
口径:40毫米
全重:4.55千克
发射筒重:2.75千克
弹重:1.8千克
初速:84米/秒
直射距离:100米
破甲厚度:280毫米/55度
该武器1956年定型装备部队,成为我军步兵连的主要攻坚武器。参加过西藏平叛、援越战争和1962年10月的中印边界自卫还击战等多次战斗,屡建战功。由于56式40火箭筒威力大、精度好、体积小、质量轻、机动灵活、受地形限制小,适用于山地丛林地作战,对敌坚固掩体、战车特别有效,所以深受部队欢迎,战士们说:&40火箭筒棒极了!&40火箭筒的问世,使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作战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40火箭筒之所以称其为火箭筒,是由于它采用了火药燃烧后的喷射气体的反作用冲量为弹头提供飞行动能,它没有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就是发射筒本身,火药包固定在弹尾部,从筒口插入发射筒,击发后火药燃烧,火药燃气从炮尾高速喷出,其反作用冲量使弹获得飞行动量,初速可达84m/s。弹头部是空心装药聚能战斗部,尾杆上装有用弹簧片制造的稳定翼,火箭弹飞行稳定,精度好。
56式40火箭筒
56式40火箭筒
(a)内部结构图
(b)原理图
火箭弹飞行状态
3)69式40火箭筒
着坦克的不断改进,其防护装甲增加了厚度、改变了角度,机动性和火力也有了加强,56式40火箭筒很快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射击距离近,一个射击位置只能发射一发,且不能修正瞄准点;二是威力偏小,加上采用弹底机械引信,灵敏度低,更削弱了破甲威力,在1969年中国珍宝岛反击战中不能击穿苏制T-62坦克;三是由于所采用的火药是3号小粒黑药,其能量受气温影响较大,加之瞄准机构太粗糙,瞄准精度差,特别是在卧姿射击时不易瞄准,所以实战射击精度较差;四是火药能量利用率太低,未经适当膨胀即排出筒外,弹头初速低。60年代中期56式40火箭筒得到改进,改进后称为56-1式。在其头部加装防滑帽,并改进发射装药和发射筒设计,威力提高到120mm/65°,射程提高到150m,但改进后的56-1式40火箭筒威力提高得不明显,发射筒和引信可靠性低,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改进,部队最终停止了装备。1970年,我国研制定型了69式40火箭筒。相对于56式40火箭筒被称为&老40&,69式则被称为&新40&。&新40&代替了&老40&,&老40&在生产了几百万发后于70年代中期停产。这就是我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筒。
  1969年式40mm火箭筒配用85mm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这是我国60年代初期在苏制ПГ-7型火箭筒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新40&的研制得到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1964年8月向军委首长作了汇报射击,贺龙元帅说:&这个小东西,能打坦克,射程有300m,应该喊万岁。&罗瑞卿总长指示,要加快研制,尽快装备部队。&新40&于1970年完成了设计定型。它的射程是&老40&的3倍,威力明显提高,采用光学瞄准镜,可以测定目标距离,可以修正目标速度和风对弹道影响。由于&新40&对&老40&的缺点有实质性的改进,因而定型后很快受到了部队的欢迎,尤其是在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复杂地形中摧毁碉堡、坑道、掩体起了很好的作用。从70年代到80年代,&新40&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北疆装备到班,南国装备到连。&新40&和苏制ПГ-7同为世界上性能较好、造价便宜的火箭筒,除&北约&外,多数国家也都装备了这种武器。虽然我国已在80年代中期停止了生产,但目前它仍活跃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上。
69式40火箭筒
69式40火箭筒技术性能参数:
发射筒质量 5.6kg
发射筒长 910mm
弹质量 2.1kg
直射距离 300m
破甲威力 垂直破甲380mm
验收指标100mm/65°
300m立靶密集度 0.45×0.45m
配用电-2型压电引信
配用白光和红外瞄准
69式40火箭筒实际上是一个前装的无后坐力炮,发射火箭增程破甲弹。发射药管仍和“老40”一样连接在弹尾上,但发射药已由原来的黑火药改进为面条状的“双基药”,这种药能量高,并且受气温影响小。当击发火箭弹底火后,点燃药室中的发射药,火药燃气一边经发射筒的后喷管膨胀喷出,一边在药室中膨胀,并向前推动火箭弹使其飞出筒口。发射筒的尾喷管起到提高火药能量利用率和使发射筒得到平衡(即无后坐力)的作用。火箭弹初速为120m/s。由于发射过载使火箭弹的惯性延期点火机构作用,在火箭弹飞出膛口10~14m时,火箭发动机装药被点燃。发动机是倒流多喷管微旋结构,在主动段末,火箭的速度达到295m/s。火箭弹上四片带迎风倾角的尾翼被安置在尾杆上,尾翼提供了火箭弹飞行的稳定力矩,底螺、尾翼片的倾角和发动机斜喷管的综合导转使火箭弹由于推力和质量偏心所造成的火箭弹偏离无风弹道的倾向给予适当地纠正,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69式40火箭筒配用的电-2式压电引信,分头部和尾部两个机构,头部机构是引信的发火能源,主要由陶瓷压电晶体和线路组成,当火箭弹命中坦克时,晶体在碰撞作用下两端产生很高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通过导线和尾部引信的电雷管相接,像电子打火器一样,由电火花引爆电雷管,使战斗部装药爆炸,爆炸波推动罩体使其形成金属射流,穿透钢甲。这种特殊的陶瓷压电晶体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提高了引信的瞬发度,保证了战斗部能量的发挥,提高了破甲性能。尾部引信采用火药延期结构,保证炮口有10~14m保险距离。压电引信的采用对于反坦克破甲弹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它解决了大法线角发火问题,由原来的机械引信发火角小于55°提高到70°,从而提高了对新式坦克的作战效能。
40火箭筒成为步兵普遍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但在训练和实战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缺点,这些问题主要有:
(1)经几年存储,火箭弹战斗部所装8321炸药中的4号炸药在湿热环境下产生慢性分解,释放酸性气体,对于弹体零件、导电线路造成腐蚀,形成短路或断路,造成引信瞎火率偏高。
(2)火箭弹风偏太大,1m/s横风可造成300m内迎风落点偏差1.2m,训练中所遇风速和风向都是随机的,修偏难以掌握。
(3)从武器效能看,其破甲威力偏小,随着坦克防护的加强,提高破甲威力就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以上3个问题,有关研制生产单位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首先是于70年代用酸值低的8701炸药代替了8321,解决了瞎火率高的问题。其次于1983年对战斗部装药进行改进设计,在保持原弹重情况下使破甲威力提高到150mm/65°,即40-I型弹。由于射表不变,定型后即投入了生产,取代了原型弹。同时还进行大幅度提高威力的新弹设计。
新弹于1983年定型。弹径加大到94mm,弹质量加大到2.97kg,威力可达180mm/65°大幅度提高威力并仍可用原火箭筒发射,但射表需要修正。新弹定型后投入了小批量生产,这就是40-Ⅱ型弹。
1988年又定型了40-Ⅲ型弹,它是在国产新单兵反坦克火箭战斗部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弹质量、初速及最大速度与40-I相同,威力提高到180mm/65°,仍用原火箭筒、原射表。40-Ⅲ型弹取代了40-I型和Ⅱ型弹,目前仍在生产装备中。在改进40-I和40-Ⅱ的同时,还进行了减风偏的理论和工程研究,改进了发动机设计和全弹总体设计,使横风影响减少50%以上。
为了扩展“新40“的作战用途,在叶剑英元帅的提倡和关怀下,于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为40火箭筒配钢珠杀伤弹的研制工作,并于1988年完成了设计定型。该弹着地后通过反抛装置跳到1~1.5m高后,引信起爆,弹在空中爆炸,这就大大提高了对生动目标的杀伤效果。其密集杀伤半径达20m,射程1500m。装备部队后深受欢迎,目前仍在生产中。此外,还为40火箭筒配备了照明弹。
4)70年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
40火箭筒是一种占用兵员编制的双兵(射手和副射手)使用的班、连用武器。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调单兵作战效能,一个步兵除了对付传统作战目标外还能实施反坦克作战。他们在1964年率先定型装备了一次使用不占编制的全质量仅有2.36kg的M72单兵反坦克火箭。并成为世界装备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之一。我国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的研制始于1966年,1969年珍宝岛保卫战的发生,大大加快了研制进度,在1970年研制成功,并命名1970年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它的研制困难是口径小,质量轻,体积小。当时我国尚无高燃速火药,复合材料工业才刚刚起步。在这个项目带动下化工厂研制出了燃速为25mm/s的双地-1火药,在此基础上设计成功毛刷式装药的火箭发动机。发射筒采用卷制玻璃钢结构,这就为减轻武器质量打下了基础,它的技术诸元是:
口径(弹径)62mm
全备质量 2.48kg
火箭弹质量 1.06kg
发射筒质量 0.99kg
后筒质量 0.428kg
携行长度 738mm
战斗长度 1.2m
直射距离 180m
破甲威力 100mm/65°
200m立靶密集度 0.35×0.35m
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是一个纯火箭系统,由于采用了高燃速火药,它的主动段被控制在发射筒内,发射时筒口无火焰。火箭弹靠折叠式刀形尾翼稳定,飞行时受风的影响很小,在3~4级风直射距离内射手不作任何修正也可命中目标。发射筒多次使用,火箭弹的包装筒同时作发射后筒。射击前打开包装筒的前后盖,从前端插入发射筒尾部,旋转到位,即可靠地接通了点火线路。击发机安在握把上,是一个压电式装置,当打开保险、扣动扳机时就产生一个电脉冲,从包装筒内布设的线路传到点火具,引燃点火药及发动机中的装药,发动机中毛刷式装药燃烧只需十几毫秒,发动机在筒内工作完毕,出筒后按预定弹道飞向目标。射击后拧下后筒,可以进行下一发射击。
62单兵火箭口径小,质量轻,便于步枪手携行使用,战时可以作到人手一具,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反坦克火力密度。但是由于它的发动机采用超硬铝合金制造,当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能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铝材以及当时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因而未能及时投入生产。
为了满足部队需要,研制单位开展了以钢代铝和以电磁式取代压电式击发机的改进设计,1974年完成了改进,定型后被命名为70-1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随即投入了批量生产,一直生产到80年代初。
62单兵火箭筒投产后随即开始了62mm跳炸钢珠杀伤榴弹的研制,80年代初定型。该弹配反抛装置和碰炸延时引信,弹碰目标后跳起1m左右空炸,弹体周边预置大量钢珠,弹爆炸后钢珠四散飞出,可杀伤20m以内的有生力量,射程可达1000m。这一改进使62单兵火箭筒除了反坦克功能外,还可用跳炸钢珠杀伤步兵。该武器定型后作为储备并未生产。
接着开发了双管62mm单兵燃烧弹和烟幕弹,燃烧弹的作用是对敌方阵地纵火,烟幕弹是设置烟障以利于我军实施必要作业。近来又开发了多管的62mm烟幕弹以增大烟障效果。这些都属特种用途的火箭弹。
全重:2.48千克
发射筒重:0.99千克
后筒重:0.428千克
弹重:1.06千克
携行长度:738毫米
战斗全长:1.2米
初速:123.5米/秒
直射距离:180米
破甲厚度:100毫米/65度
200m立靶密集度: 0.35×0.35m
火箭弹 射程m 威力
钢珠杀伤弹 1700 杀伤半径15m
杀伤破甲弹 1800 杀伤半径20m,破甲厚度150mm/65°
燃烧杀伤弹 1500 15m
照明弹 600-1500m
70年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
5)79式手持火箭1979年定型了手持反坦克火箭。它没有精确的发射具,只能实施概略瞄准,可以对60m以内的轻型装甲目标射击,该武器定型后曾生产数批供外贸出口。到80年代,世界各军事大国把坦克的性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除了机动性和火力、火控系统大大改进以外,特别改进了装甲防护。以80年代装备的新式坦克为例,苏联T-72、美M1、西德豹-2均采用了具有不同夹层材料的复合装甲,其正面装甲大约相当于180mm/68°均质装甲,因而原来的100mm/65°的破甲弹很难对其正面实施有效攻击。我国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终于研制出单兵一次性使用的具有180mm/65
全重:2.48千克
发射筒重:0.99千克
后筒重:0.428千克
弹重:1.06千克
携行长度:738毫米
战斗全长:1.2米
初速:123.5米/秒
直射距离:180米
破甲厚度:100毫米/65度
200m立靶密集度: 0.35×0.35m
79式手持火箭
6)FHJ84式62毫米单兵火箭筒
FHJ84式62毫米单兵火箭筒采用双管发射结构,最初是作为防化单兵火箭筒主要装备燃烧弹和烟雾弹,燃烧弹的作用是对敌方阵地纵火;烟雾弹是设置烟障以利于我军实施必要的作业。80年代后期我军在此基础上又为其开发了空炸钢珠弹,使其战力大增,现以普遍装备我军部队。
FHJ84式62毫米单兵火箭筒
FHJ84式62毫米单兵火箭筒
7)DFR89式35mm单兵燃烧弹
DFR89式35mm单兵燃烧弹是我军新近装备的一种由单兵携带、不占编制、临时配发、一次性使用的轻型燃烧发烟武器。它具有轻小便携、*作简单、安全可K等特点。
单兵燃烧弹主要应用在近战中,一是可以烧杀敌阵地上的有生力量,二是可以封锁敌坑道口和杀伤坑道内的有生力量,三是可以引燃引爆敌阵地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四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烟雾迷肓作用。同时它还是造成敌人心理恐惧、实施心理压制的有效武器。
DFR89式35mm单兵燃烧弹由背负式携行包装袋包装,每袋装3发。
主要技术诸元:
弹径:35mm
全弹质量:0.65kg
全弹长:(携行状态)400mm、(战斗状态)450mm
有效使用距离:20-100m
火焰覆盖面积:& 100m2
燃烧温度:& 1000℃
瞄准装置:简易瞄准具
DFR89式35mm单兵燃烧弹
DFR89式35mm单兵燃烧弹
8)PF89式80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筒
PF89式火箭筒为一次性使用兵器,全备弹包装筒即为发射筒,单兵使用不占编制,打完就扔。用以对付敌装甲目标、碉堡和火力点,解决了人人打坦克的问题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单兵反装甲兵器。该兵器结构简单合理、*作方便、重量轻、威力大、价格低、机动灵活、性能稳定、射击精度好、首发命中率高。在5—6米/秒的横风下可不做瞄准修正,士兵掌握容易,易于大量装备广泛使用。
主要技战术性能如下:
破甲弹口径:80毫米
直射距离:200米
有效射程:300米
破甲厚度:189毫米/65°
射击精度:0.23×0.23米
立靶距离:200米靶
机动方式/全重:人力携带/3.7公斤
作战全长:0.9米
与国外同类兵器相比,除射程近以外,PF89式火箭筒在破甲威力、射击精度、总重量、成本等性能指标上均居于前列,是中国目前比较理想的单兵反坦克兵器,已经大量装备部队。
PF89式80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筒
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系列
  该系列反坦克火箭筒是我国80年代末期研制的重型反坦克火箭筒。分为营用型和连用型两种。
  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采用破甲火箭弹和多用途火箭弹两个弹种。破甲火箭弹重约6.2公斤,战斗部为串联式,初速246米/秒,最大破甲厚度800毫米,在68°着角时的破甲厚度为230毫米,破甲火箭弹具有破坏反应装甲、主装甲及杀伤有生力量的能力,主要用于对付敌坦克装甲目标。多用途弹重约7.5公斤,战斗部采用自锻破片破甲技术,初速205米/秒,在55°着角时的破甲厚度为400毫米,而且随进120个以上的直径为5.5毫米的钢珠和可燃金属锆,具有燃烧作用,其密集杀伤半径为25米,可对目标实现穿甲、杀伤、燃烧等多种毁伤效果。多用途火箭弹主要用于摧毁敌步兵战车、轻型装甲车辆、杀伤暴露的有生力量。
  PF98式120毫米火箭的技术起点高,综合性能优良。在设计上采用了大量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复合材料,武器质量大大减轻;技术含量高的火控系统使有效射程和反应速度提高;采用串联战斗部技术,可有效击穿披挂反应装甲的北约重型三层靶。其综合性能远远超过了我军现装备的69式40毫米火箭筒和PF89式单兵火箭筒,就连俄罗斯RPG27式、德国“铁拳”系列、瑞典“卡尔”M3等火箭筒也无法与之相媲美。因此,堪称步兵手中的“大炮”。其优良性能主要表现在:
  •威力大破甲厚度可达800毫米,能有效击毁现代主战坦克;
  •火控系统完备适应多种天候作战;,自98年大规模装备部队!
  •有效射程远达800米(破甲弹);
  •机动灵活操作方便步兵可以携带,既可单人操作,也可由二人操作使用;
  •性能可靠筒身前后安装有前后护帽,保护射手免于被烧伤,在闭锁装置上装有闭锁插销,可防止大射角射击时火箭弹后滑。
  发射系统
  由发射筒和发射架组成,分为连用型和营用型两种,发射筒寿命大于200发。
  采用薄金属内衬、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缠绕而成的空心发射筒,不仅强度高,并且有效减轻了武器质量,还可使发射筒重复使用,降低了资源消耗。营用反坦克火箭筒还配备了性能先进的简易火控系统,大大提高了射击反应速度,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完毕在10秒内即可完成。两种发射器通用破甲弹和多用途火箭弹。
  三脚加强由脚爪、架杆、立轴等组成,方向射界为360度;营用三脚架还配有高低机和方向机,可在瞄准后固定筒射,以提高射击稳固性,降低瞄准误差。为便于射手在瞄准时及时测距和发射,还在高低机手轮上装有激光测距按钮,方向手轮上装有发射按钮,使操作变得极为方便。连用三脚架在卧姿射击时可起支撑筒射的作用。
  发射时,将带后筒的破甲火箭弹或多用途弹装入发射筒,闭锁装置将其锁紧,发火电路自动接通,射手瞄准目标后即可击发。击发时,点火机产生电流,点燃点火器,从而点燃火箭发动机。当火药气本压力足够大时,剪断火箭弹固定锁,火箭弹启动飞出。退出后筒后,即可再次装填发射。
  弹药系统
  弹药系统包括破甲火箭弹和多用途火箭弹。
  破甲火箭弹是该系统的主弹种,弹径为120毫米。该弹采用续航发动机增程,有效解决了火箭弹增程过程中横风偏移较大的问题,使之在1000米内、6米/秒的横风条件下射击后,风偏量可以忽略不计,大大简化了射击操作程序,提高了准确度。另外,该火箭弹还采用了串联战斗部和电子延时机电引信,在火箭弹碰击目标后,前级战斗部击爆反应装甲,经过引信精确延时,引爆主装药,击毁主装甲,从而收到最佳破甲效果。由于该弹采用二级爆破技术,使破甲威力强大,垂直破甲厚度达800毫米,已远远超过了装有反应装甲的北约重型三层靶的厚度,而破甲后还有一定后效作用。
  多用途火箭弹战斗部采用自锻破甲技术,在55度着角时破甲厚度为400毫米,而且穿甲后随进120个以上的直径为5.5毫米的钢珠和可燃金属锆,具有射伤和燃烧功能。其密集杀伤半径大于25米,有效射程达2000米,是对付轻型装甲、步兵战车、野战工事、仓库和消灭有生力量的有效武器。
  火控和瞄准系统
  包括营用火控系统、营用微光瞄准镜、连用光学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
  营用火控系统由光学系统、激光测距仪、弹道解算器、LED平面显示屏和操作修正系统组成。系统工作时,可自动完在测距、弹道诸元的计算机,并将瞄准点显示在显示屏上,免去了射手估测距离、方向、提前量等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和操作,使射击时的反应速度和测瞄精度得到极大提高。
  连用光学瞄准镜由可变闪光电路盒、镜管和俯仰镜体等组成,主要用于昼间观察和瞄准。放大倍率为4倍,镜内有测距曲线尺,用于测量目标距离,闪光电路装置的作用是测量运动目标的提前量,这也是一般光学瞄准镜所不具备的优点之一。
  微光瞄准镜主要用于在夜间借助微弱的星光或用光进行观察、跟踪、测距和瞄准。其优点是:被动工作方式,不易暴露;作用距离远,营用和连用微光瞄准镜夜视距离分别为300米和500米;成像清晰,提高了射手夜间作战能力。
  综上所述,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的综合性能不仅超过了国内同类武器,而且也达到了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随着它的研制成功和装备部队,将会使我军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1)连用型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主要由发射筒、火箭弹、击发机、连用瞄准镜、连用微光瞄准镜和连用三脚架组成。最大单件重(发射筒)小于10公斤,最大射程(多用途弹)1800米,有效射程400米,发射速度4—6发/分,方向射界360°,高低射界-6°—+30°,反应时间不大于10秒
  (2)营用型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主要由发射筒、火箭弹、击发机、简易火控系统、营用微光瞄准镜和营用三脚架组成。营用型有效射程800米,最大单件重(发射筒)小于10公斤,最大射程(多用途弹)1800米,发射速度4—6发/分,方向射界360°,高低射界-6°—+30°,反应时间不大于10秒,在一定距离上能有效击穿带反应装甲的坦克及装甲目标,最大破甲厚度可达800毫米。
  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翔翔,一看就知道是你啊!哈哈哈!搞那多火箭出来做什么啊?
[em01] [em01] [em01]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坦克火箭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