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上里昂网上邻居在哪里里

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2从地球仪上看世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2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4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1、地球仪上看世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地球仪上看世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
(一) 本节的课标要求及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1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综合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本部分设计的重点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更是偏重于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考虑到学生在 1—6 年级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课程中,都学习了一些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 7—9 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没有必要作简单重复。此外,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是目前惟一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球,所以学生认识地球是必要的。而地球仪正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所以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是“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和“经纬网”。
2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地理是研究空间的学科。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7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的一开始就学习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引发学习兴趣。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海陆分布、各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等,还可以形象的演示地球的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具体标准:
1.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3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
(二)《地球和地球仪》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和地球仪》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①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②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③纬线和经线④利用经纬网定位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学校地理课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地球开始。《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初步 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因为这部分内容不仅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还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应用。《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教材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能否较好地完成这一节的教与学,关系到这一章的教学效果甚至整个地理教学的效果, 为学生今后学习地理乃至高中地理奠定了基础。
(三)本节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了 4 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天圆地方 →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海边看船”和“月食现象”,让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并引导学生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关于地球的大小,教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字来描述。
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
纬线和经线: 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的头脑中很难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所以教材一开始首先给了一幅“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图。让学生明确地球仪的组成和用来确定位置的经线、纬线和经纬网。并给了一组阅读材料: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和赤道纪念碑。关于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教材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学生活动时要围绕观察地球仪展开,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材通过 2001年 3月 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台风“桑美”两个报道,引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教师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虚拟的实际应用问题等,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同时安排课本第 8页的活动内容。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②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经线,认识赤道、本初子午线。
③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④运用经纬网来确定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
⑤通过阅读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⑥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②通过列表,理解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③通过生活经验和资料阅读找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使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生活经验和资料阅读找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②通过地球是个球体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肤浅、主观、感性的认识逐步发展到深入、客观、理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
③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养成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观察地球仪。
①让学生了 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运用 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②通过比较,理解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知识,初步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
③能在地球仪上找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能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⑤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①纬度与经度的划分和 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
③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教法阐述
(一) 教法的选择依据
1 、遵循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初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探究,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缺乏的是对探究结果的概括和表达。所以要想使学生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建立地球球体的空间概念。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仪,通过启发式教学活动和体验式教学来完成。
2 、体现新课程改革中“以活动为主线”“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尽可能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体验式学习
2 、教学手段 :地球仪、多媒体
三、学法指导
(一)学法的理论思考
1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体系与策略体系。它在改善课堂内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变教师的单向传递为学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能力,也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知识传授的目标。
2 、初中学生注意的特点比小学生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他们已能较长时间地集中干他们要完成的工作和感兴趣的事物。同时,初中学生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他们不喜欢依附于教师、家长的周围,而是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活动。他们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且好胜心强。因此,初中生的课堂教学,应是针对初中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设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不迷信权威、教师、书本,调动起学生探究、获取的心理。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成绩,也满足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方法及能力培养
1 、观察。通过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2 、实践。通过制作地球仪,量算经纬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拥有小组目标(完成老师布置的观察内容)和个人责任(完成组长分配给个人的任务)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小组间同学的合作,建立空间概念,完成平面到球体之间的转化,归纳概括出知识网络。展示小组的作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语言或文字或图像的表达能力。
四、课堂程序安排
(一)教学主线:出示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过程 →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建立一个坐标系 —— 经纬网 →综合练习。
(二)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本节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二课时 纬线和纬度
第三课时 经线和经度
第四课时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五课时 习题课
【课前准备】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找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导入】(时间 2 分钟): 同学们 , 在晴朗的白天 , 我们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 在十五的夜晚 , 我们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教学过程】(时间 35 分钟):展示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体 , 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学生自行阅读课本 P2 页图 1.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 P3 页阅读材料。
学生回答: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 经过了天圆地方 →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四个过程。
教师追问:你知道麦哲伦吗?你了解麦哲伦航行吗?(教师补充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如北朝民歌敕勒川;天坛公园;古希腊几何学家毕达哥拉斯等)在这里较好的学生可以自己分析,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引导分析。
& 提问 & :你还能说出一些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吗 ?
&& 学生思考回答: ( 可能回答的证据 )
1 、站在海边 , 遥望远处驶来船只 , 总是先看到桅杆 , 再看见船身 , 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 展示教材图 1.3 请到过海边的学生交流一下亲身体验 )
&2 、月食的照片。教师及时展示课本图 1.4 月食照片帮助学生理解。亚里斯多德观察月食。并且补充 2007 年 8 月 28 日 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月全食的照片
教师补充讲解:以上证据能够证明大地不是平的。但是能够准确反映地球的形状,还是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提问 & :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 , 你感悟到了什么 ?( 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师要多鼓励。 )
总结 &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地球形状的认识中,我们也悟出一个道理。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 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 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出示图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承转提问:你知道地球的具体形状吗?
学生读图归纳总结: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 6357 千米 ,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 ,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 。所以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教师补充:不过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通常我们就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 再加上实验测量出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半径)
提问:你能用 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承转:既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 ,这个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
学生观察地球仪思考:你在地球仪上看到了什么?地球仪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回答。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
可以转动,绕轴转动。引出地轴和两极的概念。
有符号、文字和颜色。表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
有很多的横纵线构成的网。教师说明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经纬网。
【小结、板书及思考练习】 (时间 8 分钟)
板书: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
2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布置下节课的材料准备:乒乓球、牙签、塑料泡沫和彩色笔
【 课前准备 】 :把乒乓球的接缝处当做赤道,在大体南北极的地方扎两个小孔(让牙签能够插进去),在乒乓球面上任意一点点红点,作为观察时的标志。
【 导入 】(时间 2 分钟)观察地球仪:你在地球仪上看到了什么?
观察地球仪时发现 有很多的横纵线构成的网,这就是经纬网。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经纬网。
【教学过程】(时间 35 分钟):
实验内容: 1 、将乒乓球在桌上随意转动,观察乒乓球上的红点运动轨迹有没有规律。(如果学生说有规律,应让他说明是怎样转的)。
2 、把牙签插在乒乓球小孔里,捏住牙签象转陀螺似的转动,观察这时乒乓球上的红点运动轨迹有没有规律。
3 、用彩笔描出红点的运动轨迹,观察红点绕牙签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形状?
4 、乒乓球上任意一点绕牙签的运动轨迹都是圆形吗?
5 、乒乓球上那个点绕牙签的运动轨迹是最大的圆形?
6 、将插着牙签的乒乓球倾斜着插在 塑料泡沫上,倾斜角度为牙签与塑料泡沫面为 66.5 °。
承转:刚才我们用乒乓球做了一个实验。没有插牙签的乒乓球和插了牙签的乒乓球 红点运动轨迹有什么区别?(没有规律和有规律)
教师讲解:实际上插上牙签的 乒乓球就相当于我们的地球仪。地球仪上的地轴好似乒乓球上插的牙签 地球仪上的北极和南极相当于牙签插在乒乓球上的两个小孔,上面的是北极,下面的是南极。
教师演示:现在在地球仪上贴个红点,转动地球仪。
学生观察:地球仪上 红点运动轨迹是什么形状?
红点贴在什么地方它的运动轨迹最大?(地球仪上的红线位置即赤道)
教师讲解:在地球仪上我们把这最大的圆圈称作赤道,把和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纬线对应的度数叫纬度。我们知道纬线的形状是圆形。纬线的长度怎样变化,我们接着来做实验二。
观察地球仪。在地球仪的旁边有一个弧形的标志,上面标着 75 °、 60 °等数字,每个数字在地球仪上对应的都有一条纬线,我们请 1 组找赤道以北 75 °纬线,
2 组找赤道以北 60 °纬线 ,
3 组找赤道以北 45 °纬线 ,
4 组找赤道以北 23.5 °纬线, 5 组找赤道 0 °纬线 ,
6 组找赤道以南 23.5 °纬线, 7 组找赤道以南 45 °纬线 ,
8 组找赤道以南 60 °纬线
实验步骤:
1 、在地球仪上找到你们组要量的纬线。
2 、在要量的纬线上确定一点,将线沿要量的纬线绕一圈,然后用尺子量出线的长度,即为纬线圈的长度,长度为___厘米。(组内每位同学量一次算出平均值)
3 、假如纸条相当于纬线,按照你组量的长度截取纸条,然后将纸条用胶带首尾粘上,做成一个纬线圈。
4 、师生共同归纳纬线的特点。
纬线的位置
纬线圈的周长(厘米)
赤道以北 75°
赤道以北 60°
赤道以北 45°
赤道以北 23.5°
赤道以南 23.5°
赤道以南 45°
赤道以南 60°
1、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 、谁是最大的纬线圈?
3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的长度怎样变化?
4 、相同度数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5 、纬线指示的方向是?
将赤道以北的小组做好的纬线圈摆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学生观察:
纬线圈的形状是?(圆)
以北极为中心的纬线圈的形状?(以北极为中心的同心圆)
北极点的纬线圈是什么形状?(点)
进一步观察地球仪。
1、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和南极,说出它们的纬度。
2 、地球仪上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度数逐渐增加)
教师讲解: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用英文字母 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英文字母 S表示。
学生读图 1.12南北半球的划分。
结论: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小结、板书及思考练习】 (时间 8 分钟)
小结:纬线和纬度的视频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轴和两极(北极、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
长度是否相等
0 °纬线的位置
怎样划分度数
以赤道为界,向北
为北纬,向南为南
度数表示方法
N 表示北纬, S表示南纬
认识重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导入】(时间 5 分钟)复习导入。 读纬线和纬度图回答:
1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_____________。
2 、纬线的形状是 _____________。
3 、纬线指示 _____________方向。
4 、南北半球以_____________ 为界。
【教学过程】(时间 35 分钟):
我们研究了纬线和纬度,但是光有纬线我们还不能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由教室的座位横纵,我们可以想到在地球表面横的坐标已经有了,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纬线。在地球表面怎样把纵的坐标表现出来,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请同学们把乒乓球准备好,看活动一:
把乒乓球的接缝处用彩笔描一下当做赤道。
在上节课观察过的红点位置用铅笔画出和赤道平行的纬线作为红点在球面的横坐标。
思考:请你用笔画画看怎样在乒乓球面上表示红点的纵坐标。
在乒乓球面上另外找一点,同样画出它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你画的纵坐标是什么形状?
(注:两种情况。一种是得出结论;另一种是结论出不来,用地球仪导出)
教师讲解:这个半圆的纵向线实际上就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
学生观察地球仪,完成活动二:
1 、经线是否交汇于南北两极?
2 、每个小组在地球仪上任意找一条经线用绳和尺子量经线的长度,填表:
经线的长度(单位:厘米)
归纳总结:所有经线交汇于南北两极,形状为半圆,经线长度都相等。
承转:前面我们讲纬线时,提到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度为 0 °。现在我们讲的经线形状为半圆,长度又都相等,所以我们无法找到一条特殊的经线,只有人为规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6 页阅读材料说明 0 °经线的位置。
学生观察地球仪,完成活动三:
找到 0 °经线,观察 0 °经线穿过那些大洲?
0 °经线向东和向西经度数值是怎样变化的?
最大的经度值是多少?
东经 180 °和西经 180 °是一条经线吗?
师生归纳总结。
教师讲解: 0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向东和向西各分为 180 °。 0 °经线以西的 180 °称西经,用字母 W 表示; 0 °经线以东的 180 °称东经,用字母 E 表示。 0 °经线和 180 °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学生读图:课本第 7 页图 1.13 东西半球的划分。
思考:东西半球以哪为界?
学生回答: 20 ° W 和 160 ° E
教师解释为什么以 20 ° W 和 160 ° E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小结、板书及思考练习】 (时间 5 分钟)
小结:经线和经度的视频
板书:四经线和经度
长度是否相等
0 °经线的位置
& 本初子午线
怎样划分度数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
度数表示方法
W 表示西经, E表示东经
【导入】(时间 5 分钟)我们已经学习了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请同学们看图 1和图 2
1 、图 1和图 2表示的是经线还是纬线?
2 、读出各点的纬度,并把北半球用阴影表示出来。
3 、读出各点的经度,并把东半球用阴影表示出来。
以上两张图分别确定了各点的经度或纬度,这样表示能准确地描述一个点的位置吗?为什么?
(否;准确地描述一个点的位置,就要建立一个坐标系——经纬网。)
【教学过程及板书、练习】(时间 40 分钟):
板书 :五、经纬网
观察地球仪,你能在纸上画出经纬网吗?
A 、平视地球仪,把观察到的经纬网的形状画下来。
B 、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仪,把看到的经纬网的形状画下来。
归纳不同角度的经纬网形状。特别是极地地区的经纬网形状。纬线为同心圆,经线为放射状的直线。
提供案例:阅读课本第 8页两个报道及课本内容。了解经纬网的实际应用。
( 是用来定位的,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
经纬网定位三步曲:
1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到需要定位的地点。
2 、分清经线和纬线,识别是东经还是西经,是北纬还是南纬。
3 、根据经度划分东、西半球,根据纬度划分男、北半球。
练习 1 :读图填写下表
____纬____ 度、____ 经____ 度
____纬____ 度、____ 经____ 度
____纬____ 度、____ 经____ 度
____纬____ 度、____ 经____ 度
____纬____ 度、____ 经____ 度
____纬____ 度、____ 经____ 度
2 、在地球仪上找出以下城市,读出经纬度。
A 、悉尼 B 、新德里: C 雅典: D 比勒陀利亚
3 、 在地球仪上 , 根据 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
A 、 35° N,139° E (东京) B、 38° N,77° W (华盛顿)
C 、 33° S, 18 ° E (开普敦) D
, 48°'W(巴西利亚)
4 、 课本第 8页活动第 3题
5 、课本第 8页活动第 2题
练习课(闭卷考试 30分钟,开卷考试 15分钟)
闭卷内容:
长度是否相等
0 ° 纬线或经线的位置
怎样划分度数
以赤道为界,向北 为____ ,向南 为____ 。
以 0 ° 经线 为界,向东 为 ____,向西为____ 。
度数表示方法
N 表示____ 。 S 表示____ 。
E 表示____ 。 W 表示____
4 、有位外国的小朋友发来一个热情洋溢的邀请电子邮件: “ 亲爱的伙伴,让我们过一个别开生面的圣诞节吧!请你在 12 月 24 日 18 点到经度 100 ,纬度 40 处相会。汤姆。 ” 请问,你能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与汤姆聚会吗?说说你的理由。
5 、作者夏雪宜在日记中写道:小姨从英国发来她在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照片,一张站在西半球,一张站在东半球,一张金鸡独立站在本初子午线上,还有一张双脚分别跨东西半球。这让我对本初子午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查询,我知道了什么叫本初子午线以及它的来历。日期 : 11:51 。
你能发现作者夏雪宜日记中的地理问题吗?你能替他改正过来吗?
开卷考试: 在地球仪上 , 按下表中列出的 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 写,或者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49 ° N ,123 ° W
31 ° N ,121 ° E
32 ° S ,151 ° E
39 ° N ,23 ° E
17 ° S,47 ° W
五、教学反思
教学应当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还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怎样做到教师少动,学生多动;教师引导,学生实践;这是我设计“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时一直思考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地球和地球仪”一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这节课没有沿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学生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及教师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培养分工协作的意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 、习题选择要与时俱进; 2 、问题衔接过渡要自然; 3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地球仪上的线地球仪的线怎么看好的加分!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地球仪上的线地球仪的线怎么看好的加分!
地球仪上的线地球仪的线怎么看好的加分!
经线 地轴(也就是地球仪上的旋转轴)与地球仪相交两点,即两极连接两极的线就是经线,是半圆.由于地球是球体,球体上相对的两点间连线长短相等,所以所有经线长短相等.由于地球仪是球体,极点向外划分角度一共是360度,这样就把经线划分360度,东西经各180度纬线 与经线垂直的线,是环绕地球仪的线,是圆,并且相互平行.其中最大的圆是赤道,然后向两极点变小,最后到两极,成为点人为划分,从赤道向两极各90度,赤道最小为0度,两极最大为90度最基础的大概就怎么多吧~
是经纬线吗?什么线呢说明白大家就能告诉你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仪上的纬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