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3 2015年6月27日有没有五倍经验

日幻想世界新区火爆开启_幻想世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3,793贴子:
日幻想世界新区火爆开启
尊敬的幻想世界玩家:为了迎接幻想世界即将到来的五周年,日(周三)中午12点幻想世界新区——唯吾独尊火爆开启,同时开放三组服务器龙战九霄、、龙飞凤舞。伴随本次新区开放的一系列精彩活动也不容错过!开放时间:日12点双线线路:唯吾独尊
新区独享活动指引:活动一、156小时五倍经验,火速升级有木有?!3月25日中午12点服务器对外开放时刻起,同时将连续开放156小时的五倍经验活动,即持续至3月31日晚上23点59分结束!五倍经验活动的作用范围等同双倍经验丹的作用范围,同时更可与双倍经验丹叠加达到六倍经验效果!前所未有的升级速度! 活动二、升级抽好礼,10万Q币送不停日-日期间,所有新区玩家在游戏内升到对应等级可获得抽奖机会。20级可获得1次抽奖机会,40级可获得2次抽奖机会,60级可获得5次抽奖机会,80级可获得10次抽奖机会。经验书、金券、银两、宝石袋、10万Q币、幻世定制智能情感音箱灯、幻世定制自拍杆、萌羊公仔、幻世定制拍立得等你来拿! 活动三、新区榜单挑战,三大榜单送好礼挑战奖励活动一:修炼狂人奖第1名 1000Q币、幻世定制移动硬盘第2-3名 500Q币、幻世定制智能情感音箱第4-10名 200Q币、萌羊公仔第11-20名 100Q币挑战奖励活动二:战斗力金榜第1名 1000Q币、幻世定制移动硬盘第2-3名 500Q币、幻世定制智能情感音箱第4-10名 200Q币、萌羊公仔第11-20名 100Q币挑战奖励活动三:家族风云奖第1名 3000Q币、幻世定制移动硬盘、幻世定制拍立得相机、幻世定制移动硬盘第2-3名 200Q币、幻世定制智能情感音箱第4-10名 100Q币、萌羊公仔第11-20名 800Q币以开服3周后下一个星期六(3月25号开新服,则以4月18日早10点)的最新榜单刷新数据为准注:奖励发放后续详细信息请关注相关官网公告和论坛活动贴 活动四、充值返利活动,iphone6、iPadmini、稀有道具送送送新区开服—4月27日23:59期间,单笔充值每满1000金子即送100金子。充值排行榜更有额外奖励:充值积分排行第1-5名的玩家可额外获得:五蕴仙笛充值积分排行第6-10名的玩家可额外获得:超级黄金羽充值积分排行第11-20名的玩家可额外获得:冠绝寰宇充值第1名的玩家还可额外获赠iphone6、特效称号“永乐之星”1个,充值活动结束后七个工作日内邮件发送。充值第2-3名的玩家还可额外获赠iPadmini充值4-20的玩家还可额外获赠空气净化器 活动五、新区美女活动,邀请美女共闯幻想新世界经过论坛海选选出12位美女,每位玩家可以邀请一名美女进行游戏,邀请美女的玩家等级达到50级可在活动页面上领取礼包一份。 唯吾独尊新区,期待您的到来!
QQ幻想世界研发运营团队
此处有个大坑等着各位!!!
继续御统的干活
5周年活动不会就这样吧
看到龙腾四海 我醉了。。。
就新区有福利?旧区呢
这次两个区的名字都是以前的区用过的,我也是醉了
唉,我只想说,我后天寝室校园网断网,玩个鸡鸡
大神又会跑去新区玩新鲜啦!
我跟同学一起喜欢上了贴吧,直到有一天他都11级了,我才4级,就向小红讨教有没有什么秘籍。小黑憋了半天语重心长告诉我:”你每到一个帖子就粘贴这句话,十五天就到了11级”...我彻底恍然大悟!吧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经验了。我是路过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不过我已经精秃了,假如你每天签到拿4经验,18级=75000天,如果从1岁开始签到,那100年=36500天,你差不多要活200年保持每天签到(谁知道200年后还有没有签到这玩意),如果你每天再水4经验,时间减半,但考虑现实,你不可能再活100年,取50年吧,你就要每天水16经验,可能你是个勤快的人,每天水32经验,那就需要25年!!!再如果你是个大水怪,每天水64经验,那就只要12.5年!!!还如果你个心急的人,每天水128经验,你只要6.25年!!!!假如你已经急不可耐了,每天水256经验,那你碉堡了,只要3.125年!!!当然,你会觉得3年还是太远了,每天你闲的蛋疼,忙忙碌碌的水512经验,碉堡了,你只需要1.5625年,只比1年半多一点!!!什么!!你还不满意,那你觉得你可能一天水1024经验吗,可能吗!!可能吗!!!据说回复100字或者一百字以上可以得到11~30经验,真的很棒。。。。那么,按照队形,点击复制,把我的话复制一遍,拿经验妥妥的
去新区有激情啊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梦幻诛仙2》6月27日四倍经验活动公告
【推荐给朋友】
亲爱的玩家:
  为了能让所有玩家在《梦幻诛仙2》中体验到飞速升级的快乐,我们将在6月27日晚上19:30-21:30开启全服四倍经验活动。活动开启后将享受四倍经验效果,并且此效果可与周双倍经验效果叠加,叠加后为五倍经验。与三倍经验药水叠加后为六倍经验。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活动精彩不容错过。
  《梦幻诛仙2》运营团队
  日星期五
扫描或添加微信号加官方微信为好友。微信号:PWRDmhzx┊┊┊┊┊┊┊┊┊┊┊┊┊┊┊┊┊┊┊┊┊┊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每日一练(6月6日)
来源:233网校&&日&&&【关注233网校,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
第1页:练习试题
在线测试本批《每日一练》试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保留做题记录 >>
简答题1、给定资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政法队伍。他说,政法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荡的队伍,为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政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政法机关要头脑清醒、警钟常鸣,把政法队伍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政法干警要做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公正、廉洁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化建设的关键就是以公正、廉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
日,中央政法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永康主持会议并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精心谋划好2011年政法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周永康说,201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政法机关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巩固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民法院面对持续增多的诉讼案件,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坚持能动司法,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检察院开展对商业贿赂、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开展“恪守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和“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公安机关全力做好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开展打黑除恶等一系列专项治安行动,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司法行政机关深化法律服务,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深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改进律师工作。国家安全机关加强业务基础和队伍建设,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13,周永康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暨司法体制改革第十次专题汇报会时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政法机关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对政法干警的职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政法保障机制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政法工作开展,促进了政法队伍建设。&资料2
我国政法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规模建设、规范建设和职业建设三个阶段。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职业发展的成熟表现。职业化意味着专门从事某类工作的人们,形成独特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生活方式以及专门思维模式的趋势。
法官职业化是现代司法体制的体现和要求,是社会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0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在全国法院队伍建设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新目标,明确提出法官职业化建设是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标志着法官职业化建设将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肖扬指出,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实行严格的职业资格制度,形成法官职业专门化。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地位和职业保障。这是对法官队伍的重新建构与全新整合,是顺应法治建设需要、根据审判工作规律和针对法院队伍建设现状而提出的一个深刻而又重大的实践课题。对于法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有非常明确的概括,主要表现在:法官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七条标准”,即职业准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形象、职业保障和职业监督。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结合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实践,全面落实法官规定的职业权利,完善中国的法官职业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法官依法履行职权,维护司法公正。
据《法制l3报》报道,目前,全国地方法院40岁以下青年法官为5万余人,占地方法院法官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2.46%,本科学历占77.01%。近年来,各级法院紧紧围绕理念作风养成和审判经验传承开展了阶梯式培养、体系化培训。仅预备法官培训一项,从2006年至今,各级法官培训机构已累计培训法官3万余人。《年全国法院教育培训规划》中还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优秀中青年法官的培养力度。
而早在此前的2001年,重新修订的《检察官法》就已经提出了检察官职业化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专门从事检察工作,行使国家检察权,表现为侦查、起诉和进行法律监督等;(2)拥有专业的法律知识、能力和法律思维,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应包括实践素养、技能和经验,并经过专门的法律训练和长期的司法实践;(3)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司法操守;(4)具有独立的地位,即依法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地位。
据《法制El报》报道,截至2010年,地方各级检察院青年检察官为50070人,占检察官总数的33.68%。最高检政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青年检察官已成为检察业务的重要承担者,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最高检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年检察官进行教育培训:(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典型示范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培养青年检察官树立“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定信念,基础业务技能培训向一线青年检察业务骨干倾斜。(2)实施“逢进必训”和“逢晋必训”原则,加强新进人员和拟任职人员的培训,不断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技能比武活动。(3)不断拓展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层次。与国内各大院校、培训机构积极合作交流,同时选拔一批优秀青年业务骨干赴国外深造。
此外,公安系统也对公安警察的职业化建设作了积极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公安机关并没有按照职业化理念进行制度设计、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改革开放之后,从公安部到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对公安警察队伍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l984年,依据“从严治党,,的思想,提出了“从严治警’’的方针;1991年,中共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强大的公安队伍和强有力的公安工作”的“两强”口号;l992年,实行了警衔制;l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会议上指出,公安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民警有很高的政治素质,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较高的职业素养。加强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28日《法制日报》连续刊发“公安职业化,,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所有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说明了中国警察队伍正在向着职业化的方向坚实迈进。
据《法制日报》报道,目前,全国公安机关35岁以下民警占34.2%。多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为广大青年民警成长进步、干事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新人警民警将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首次任职培训。参加工作后,将根据工作岗位和业务分工,每年参加不少于l5天的集中培训。各地公安机关还根据本地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这些措施为青年民警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转发了省委政法委《关于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三年规划》,从加强政法干警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完善政法队伍的职业管理体系、规范政法干警的职业行为、加强政法队伍的职业教育训练、严格执行政法于警职业纪律、加强政法干警的职业行为监督、落实政法干警职业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的政法队伍,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该《规划》认为,政法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是政法队伍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以胜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者和捍卫者的基本要求为价值追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恪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精湛的职业能力,奉行规范的职业行为,执行严明的职业纪律,实现政法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日,河北省政法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委副书记付志方,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积极构建“大维稳”工作格局,深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张越要求,要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政法队伍理想信念和人生境界;要强化群众观点,把群众工作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摆正主仆关系,找准自身位置,尽好公仆的本分和责任;要加快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进程,提升政法队伍职业素养和整体战斗力。
日,河北省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现场会在秦皇岛召开,会议总结推广了秦皇岛市加强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试点经验,就全省政法机关全面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作出了安排部署。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越指出,政法队伍职业化,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由经验走向科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透过一些案件可以看出,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不规范,职业素质不高,职业作风不过硬,职业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警民关系,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去年以来,全省政法机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加强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精心组织,周密谋划,积极探索,为深入推进职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秦皇岛市作为省委政法委确定的试点,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直政法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从有形人手、向无形延伸,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积极构建政法职业核心价值、管理、培训、监督和保障五大体系,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体现了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昭示了职业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全省探索了路径和经验。
张越强调,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提出的“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这四句话,充分揭示了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职业化最形象的刻画,也是推进职业化建设的具体标准。全力推进政法队伍职业化,绝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脸谱化。公、检、法、司、安各部门都具有鲜明盼职业特点,必须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
范党育,男,汉族,44岁,中共党员,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人。l982年参加公安工作,日因公牺牲。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争创人民满意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牺牲后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荣誉称号。
范党育从警26年来,长期扎根基层,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不厌其烦地为百姓了事,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范大了”。范党育用忠诚筑起了治安防范的坚固防线,用心血架起了人民警察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是新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杰出代表,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爱民典范。
范党育牺牲后,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越认为,派出所民警离人民群众最近,打交道也最直接,每时每刻都面对着大量看似琐碎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矛盾。及时化解这些
矛盾,就可以定纷止争,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初始阶段;如果采取不屑一顾、不理不睬的态度,群众找不到一个说理的地方,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有可能酿成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转型期,范党育的先进事迹具有难能可贵的典型和示范意义。他要求河北省公安厅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归纳总结与群众打交道、帮群众了事的好做法――范党育群众工作法。河北省公安厅调研组经过细致的调查认为,范党育群众工作法可用六个字概括:当事、知事、了事。当事就是把老百姓当亲人,把老百姓的事当天大的事,带着深厚感情认真对待,不遗余力地去办,办不好不罢休,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知事就是熟悉辖区情况,掌握警情信息,通晓社情民意,关注社会动态,把握时代脉搏,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备途径。了事就是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最终目标。这种工作法的核心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和品牌效应;其精髓在于他和人民群众的水乳交融;其形成来源于他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深刻认识、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对履行职责的高超工作艺术。
日上午9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北省委联合召开的李永志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在石家庄隆重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为李永志颁发了“全国模范检察官,,证书和证章,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云川为李永志颁发了“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证书。
李永志,河北省承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lh l996年从事检察工作以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忠实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善于“亮剑’’不辱使命,以“真情做人、激情做事”的风格影响和带动检察干警,扎实有效地抓好分管的各项检察工作,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任务,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树立起人民检察官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优良风范。
李永志说:“检察工作很多时候就像置身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办好一起案件好比打赢一场战争,要敢于亮剑执法,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根据对手情况的不同,随时改变办案策略。”&2005年8月,承德市检察院接手了由中纪委、最高检交办的一起特大案件。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庞某在任职期间,伙同郑某通过财务作假,将某部驻秦皇岛办事处所属的某工程公司的工程款500万元转移到郑某开办的公司。接手此案时,有关部门已经对该案侦查了近两年,所有账目已全部灭失。他意识到郑某所在公司的会计尉某是关键人物,而尉某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根据初步调查掌握的情况,李永志认为尚无尉某涉嫌犯罪的证据,且犯罪动机和目的均不朗显,于是李永志决定对尉某采取教育感化的策略,尉某最终提供了重要事实和证据。专案组根据这些事实和证据,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查清了这起僵持近两年的案件。
2010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了《关于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任秋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决定》指出,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任秋华同志从事审判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履行人民法官的职责,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公正执法、高效办案,十几年来办结了近千件民、商事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申诉上访,真正做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她所办理的一审案件没有一件上诉,二审案件调撤率达80%以上。2008年,在她审结的111件案件中,调解、和解撤诉89件,调撤率达80.2%。2009年办案113件,调解、和解撤诉91件,调撤率达80.5%,创造了中院历史上个人办案调解率的最高纪录,深刻诠释了一名现代法官对科学发展观和司法为民宗旨的深刻理解,出色地履行了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崭新风貌,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日,任秋华荣膺“十年法治人物特别贡献奖”。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在为她颁奖时指出,任秋华荣获特别贡献奖,既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全体法官的荣誉。他勉励全国法官要以任秋华同志为榜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中国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任秋华在颁奖典礼上感言:“调解对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个方式,更是一个过程,一个法官执法的过程,解答当事人心结的过程,也是尊重法律的过程。法官尽心尽力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每个善良的人都喜欢看到喜剧的结局,我愿意做生活喜剧的导演者和参与者。”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日上午,周希胜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秦皇岛隆重举行。周希胜,现任沧州市公安局渤海新区公安分局黄骅新城派出所所长。2010年他荣立个人一等功,还先后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省范党育式公安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11年6月,当选全国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并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周希胜同志从警16年来,立足本职岗位,真诚服务群众,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先后救助数以百计的流浪乞讨者、贫困家庭、失学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等普通群众。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肠必须是最软的,肩膀必须是最硬的。我们得用最软的心肠,去体谅百姓的疾苦和需要;我们得用最硬的肩膀,去担当百姓的苦难和诉求。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是要让老百姓喜爱,让犯罪分子惧怕,时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在下岗女工陈长霞的眼里,周希胜就是上苍派来的贵人。认识陈长霞很偶然。周希胜在调查一起被盗案走访群众时,看到案发现场西侧人家的床上躺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脸色惨 A,骨瘦如柴,还戴着尿不湿。经了解,周希胜得知这是个单亲家庭,39岁的女主人陈长霞是下岗工人,靠低保费抚养一双儿女。l3岁的女儿倩倩从小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警察的天职就是为民服务。为什么咱中国在‘警察’前面加上‘人民’?就是因为我们是人民的警察。在警察面前,人民最大,人民的利益最高。”周希胜很快自费为小倩倩买了一部轮椅,小倩倩终于可以出门晒太阳了。
“警察的职责有边界,但为民服务不能有止境;把人民的冷暖疾苦记在心间,把人民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把群众的安危当做自己的安危。”周希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渤海新区公安分局政委穆存福介绍,多年来,周希胜常年帮扶二十几户贫困家庭,资助2名面临辍学的贫困学生,并帮助9个贫困家庭办理了低保,帮助21名贫困人员找到了工作,帮扶群众的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累计达3万余元。
近日,省委政法委印发了《关于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向周希胜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各级政法机关迅速掀起向周希胜学习的热潮。省委政法委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引领广大政法干警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着力把维护人民利益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体现和落实到各项政法工作中,把执法为民的理念更好地贯穿于执法办案每个环节,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政法机关亲民
爱民为民的职业操守,构建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为推动全省政法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再创佳绩。
1.资料3中张越引述了周永康“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认为他“充分揭示了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职业化&最形象的刻域,也是推进职业化建设的具体标准。”谈谈这四句话的内&涵。(400字)20分
2.概括我国政法干警职业化的特征以及职业化建设的历程。(250字)20分
3.资料4~7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我省政法系统四位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这些事迹对政法队伍建设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400字)20分
4.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为完成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多项重要工作,政法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请结合&给定资料,以“职业化――政法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为题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40分2、给定材料
北京市将继续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研究调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上下班时间。6月1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年)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到2012年,早晚高峰路网运行速度比2008年底提高3%,市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5。A。同时,继续实施机动车按车牌尾号每周一Et高峰时段停驶的交通管理措施。(6月2日《京华时报》)
党政机关错时上下班对于解决交通拥堵无疑是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如果错时上下班制度一把尺子量到底,无疑会给市民办事带来不便。因此,如果错时上下班制度要推行,必须先解决公众的几个心病,让错时上下班制度更趋科学化和人性化。
一要解决市民担心办事不方便的“心病”。中国的国情决定,不是所有国人都能够享受“朝九晚五”“双休日”“节假日”等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甚至很多农民和市民向来都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和上下班概念,因此群众办事的时间具有不可确定性。另外,目前北京市党政机关的上下班时间一般为8:O0和17:O0。这种情况长时间执行下来,很多市民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办事思维,认为在这个时段就可以办事,其他的时间不好办事。
因此,这就需要首先打破立即实行错时上下班的想法,可以在该项制度实施前的一段时间试行,然后逐步过渡到新的时间段。其次要灵活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譬如有人提出,像交管、公安等部门可以提前到7点上班,以更好地管理城市运行;像出入境管理处、办证大厅这样的单位可以延时到l0点到晚上8点,这样更有利于市民办事。再次要建立特事特办、24小时值班制度。错时上下班不等于人去楼空,要保证市民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能够找到党政机关人员;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尽快解决一些程序上的问题,并立即得到处理。此外,市民的声音很重要,要广泛征集民声。
二要解决市民担心错时上下班后公车私用的“心病”。这个问题说白了是个监管问题。错时上下班的初衷很美好,可以将公车使用分开时间段,解决上下班、子女接送等高峰期车流拥堵问题。但不能排除有早下班的人在高峰期驾着公车办私事的,也不能排除不到下班时间有人“早退”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错时上下班制度就会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可能造成次生交通拥堵问题。
基于这一点,有关方面在制定和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制度的执行监督监管。譬如可以让交管、路政等将公车号全部予以备案,将不按时段行驶的车辆进行曝光。同时,可以聘请市民义务监督员、开辟24小时投诉热线、让媒体曝光等,有效监督错时上下班制度的执行。如果有违反的,毫不留情,按章办事。
一项制度的出台,必须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充分的论证。错时上下班成为常态在长远来看是一件好事,但其前期是必须在不断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让制度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在其后期要有效监管,让制度喊得响落得实。只有该制度充分成熟,执行中有的放矢,错时上下班才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上海市人大代表张启琴在“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切实推行上下班错时制,以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出行难”》的书面意见,已得到有关部门答复。
有关部门在答复中表示,根据第三次交通大调查数据,不同行业、职业的上下班时间已存在错时,但道路交通高峰前后流量差异不明显,错时潜力有限。上海主要道路交通早高峰出现在7:30__8:30,但总体来看,7:30一10:00道路交通流量非常接近。道路交通晚高峰出现在下午17:o0一18:o0,但在16:o0一19:o0之间,道路流量无非常明显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本市各单位上下班时间已错开,另一方面则是因道路交通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所致。7:30一9:o0主要为上班出行,9:O0后公务、商务活动出行有所增加,造成叠加效应。想在7:30以后进一步采取错时政策,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空间有限。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2004年就已组织专家对上海能否实行错时上下班开展专题研究。专家认为,尽管民意调查中对上下班错时制有一定支持率,但从上海道路交通现状来看,可调整空间不大;从已实施错时上下班的城市来看,错时上下班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不是非常明显,而且实施难度较大。
针对上海交通发展的背景和交通特征分析结果,实行错时上下班,牵涉面较广,市民和企业都要不同程度作出牺牲,处理不当会产生社会问题,需谨慎从事,在2010年前不宜实施。&重庆:
1986年,中国曾为节电在全国推行夏令时,历时6年却又不得不宣布取消。只因打破了个体生物钟的夏令时,也打破了城市运转的生物钟:交通运输时刻的调整,导致时间转换发生混乱;工作时段的调整,致使如气象等必须定时观测的工作,面临提前一小时的播报尴尬;生活时间的变化,更让不少需要提早上班的民众,面临睡眠不足的苦不堪言。
一座城市的运转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调息,只有符合内里生物钟规律的整体协同,才能达到由内至外的身心平衡。也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事关城市整体运转的构想,都必须基于符合城市生物钟规律的整体调息之上。比如现在重庆市人大代表邓明鉴建议的,在重庆推行企业错时上下班制度。
“错时上下班”,并非是什么新鲜名词。此前,我国的北京、大连等地就曾开展过部分范围的错时试点,目的就是为了通过错开人们的上下班时间,达到抑制高峰、缓解拥堵的效果。一座城市的发展,通常伴随的是El渐拥堵的上下班交通。高峰拥堵,也几乎成为每座城市发展去之不掉的一块心病――为防迟到,人们只有拖着满身疲惫,提早乘车上班;夹在众多的乘客与包裹中,更是大汗淋漓的尴尬狼狈――重庆的上班一族,很显然就正处在如此的上班拥堵焦虑之中。
如此焦灼之下,“错时上下班”应运而生,它也几乎被认定为城市“消肿”的一剂良药。至少,很多人会认为,如果施行了“错时上下班”,以后就再也不用在拥堵的车辆、人群和道路中受罪了。&只是,也正如一些人所疑虑的一般,如果整个城市都施行错时,是否会因为上班时段的错开,导致到政府机关办事困难等新问题?既然是错时,必然有些人上班时间被调早,抑或下班时问被调晚,这是否会违背一些上班族的意愿和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对其休闲时段的分配、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因为家庭成员起居时段的不一,是否会对整个家庭成员的休息,特别是孩子的接送产生影响?由于错时导致的各个行业、企业之间的重叠工作时间减少,是否会加大企业之间合作的运营成本?……这些,都是城市施行“错时上下班”之前亟需通盘考虑的问题。&当“错时上下班,,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指令执行的时候,它意味着一座城市不同以往的一项公共政策开始实施――城市运转的秩序因之而变化,现有的作息规律和业务联系被打破,企业、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关联有了新的接口,一座城市平和顺畅运转的生物钟也随之改变。可以预想的是,如果“错时上下班’’导致的新问题,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出口,那一座因“错时上下班,,而打破原有运行规则的城市,也必然产生生物钟紊乱。一如当年的夏令时,在运行6年后不得不宣布取消一样。
“错时上下班,,是_座城市的系统工程,正如市政府办公厅在回复建议时所陈述的一般:“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量大面广,将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此触及社会各方,事关城市顺畅运转的工程,自然脱不了对新问题周密详实的通盘考虑与规划,也唯有通过对这些新问题的认真审视,建立起一套与之相符的合理运行机制,一座城市新的生物钟方能良好运转。更关键的是,城市发展不能只依靠“错时上下班”这类治标之策来“消肿”,而只有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及运营方式等多种手段进行调节,一座城市良好运行的生物钟体系方能真正改善。
自3月1 Et起,我市及市内四区党政群检法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试行“错时上下班”。在昨天召开的通报会上,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错时上下班,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已被普遍采用,我国北京、杭州、青岛等一些城市也已经推行。实践证明,错时上下班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借鉴推行这样一个成功经验,对大连来说应该是一种有益的现实选择。&据调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市市区交通拥堵状况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快速增加的机动车保有量与市区主干道交通承载能力的矛盾日渐突出。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l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7.5万辆,市区超过30.7万辆,而市区道路的面积增长率仅为5.1%。二是大量机动车集中在交通高峰即最拥堵时段出行。交通高峰时段基本与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现行的上下班作息时间相对应,早高峰时段在7时20分至8时20分,晚高峰时段在16时30分至l8时30分。在这两个高峰时段,市区60%以上道路的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70%的路口出现拥堵状况。通过交通流量观测发现,市区l2条主干道早高峰车辆流量在7万辆左右,早高峰之后1小时内车辆流量约为5.5万辆,流量相差近l.5万辆,而晚高峰车辆流量要比高峰前l小时流量增加约1.2万辆,高峰时段前后交通流量急增和骤减,使高峰期与平峰期道路交通状况形成很大反差。
针对这种现状,试行“错时上下班”是缓解我市交通高峰即拥堵时段的必要措施之一。一是可以使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上下班延时半小时,预计可使2万多辆机动车、市内四区1900多个党政群检法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约6万名职工,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二是可以调节车流人流,合理分配路网资源,使道路利用率和车辆(特别是公交车)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有效缓解交通压力;三是对改善城市环境、节约能源、减少城市噪声等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位负责人同时认为,试行“错时上下班”,既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的一种举措,也是一种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落实这一制度,确保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不影响市民的各种公共服务需求,需要试行“错时上下班”的有关部门和单位适应作息时间变化对行政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服务。各职能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下大气力维护好交通秩序。各级监察、办公、机关工委等部门也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切实落实好该制度。
3月4日,温州市在全省率先推出错时上下班制度:市级和鹿城、瓯海、龙湾3个区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上班时间从原来的上午8:O0推迟到8:30,学校的上学时间为8:O0以前,商场的上班时间则推迟到上午9:O0。这一制度推出后,使40万温州人错时上下班,大大缓解了城市道路通行压力,各界人士普遍为此叫好。
实行错时上下班一周以来,温州市区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连日来,往日经常堵车的学院路、飞霞南路、小南门、大南门、民航路口、锦绣路和车站大道交叉口,如今交通秩序良好。
南站天桥至清明桥的人民路全长2.2公里,宽36米,是浙江省最为繁华的市区道路之一。以前上午7时半至8时左右是上班高峰期,南站路口车如潮涌,一辆车一般要等3至4次红灯后才能通过,而现在仅需1至2次红灯就能通过,“排队”的车辆大为减少。交警吕杉对以往人民路车堵现象印象颇深。他说,过去在高峰期,人民路的几个主要路口几乎是天天堵,两三名交警忙都忙不过来,有时稍不留神,就会堵得一塌糊涂,排起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车辆“长蛇队”。交警忙得连违章都管不过来,许多驾驶员把高峰期当作是交通管理的“大赦期”,纷纷违章,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交通更加混乱,而现在秩序好多了。
“错时”,给温州人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实惠,也给全国其他城市解决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带来了启发。
1.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20分)
2.给定材料中指出,采取错时上下班措施,若“处理不当会产生社会问题,&需谨慎从事”。甚至有专家认为上海在2010年之前“不可行”。请结合&给定材料,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分析“错时上下班”不能得到广泛赞&同的原因。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贴切,语言简洁。(20分)
3.结合给定材料,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缓解城市交通难题的对&策性建议。
要求:针对性强,方法可行。(15分)
4.结合给定材料,试从“城市和谐与科学决策”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证有力,篇幅不少于&1000字。(45分)3、给定资料
1.教育公平作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民众关注,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此前的相当一段时间,萦绕人们耳畔的教育主题词很多,从“普及”“跨越式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到“争创世界一流”“高校扩招”“大学城崛起”等,教育领域“发展压倒一切”的“光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现实中已经产生的教育公平问题。
2007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曾就民众的教育满意度问题,在10个大城市、7个小城镇、8个县的农村地区进行过5000多个样本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育公平”在诸多分类指标评价中分值最低,民众对教育公平方面的改革期望,较为集中的是改善中小学“择校热”、坚守教育的公平性原则、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众多家长深感切肤之痛的重点学校制度的事实上存在,对培养“人才”的片面追求产生了误导:教育对“才”的关注日益取代对“人”的关注,造成教育最根本的树人育人功能的旁落。在教育过程中,对少数优异学生的关注取代了对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关注,致使义务教育具有了本不该有的很强的竞争性、淘汰性、选拔性,其后果是筛选出一小批“尖子”时,造就了大量教育的“失败者”。因此有学者指出,“人”在教育指导思想中的缺席,从根本上动摇了教育公平。
2.“新购房户的子女中考可加10分”“在某私立中学读初中,中考最多可加10分”一一这些出自福建省永安市有关部门的“土政策”,在当地论坛上引起网民的强烈质疑。经媒体曝光后,日,这些不公平的教育政策已被部分取消。
永安市教育局关于《永安市2009年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意见》的“附加照顾政策”中明确规定,“应届初中毕业生中2007年9月至日在永安城区购置商品房,购房总金额达到25万,已付清总房款或办妥按揭贷款手续的购房户子女(持房管局备案的购房合同及永安市购买商品房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手册、发票、贷款合同),购房户户主子女享受l0分照顾,免收学费、择校费减半”。
日,永安市中招政策正式公布后,当地群众议论纷纷。在“永安论坛”上,诸如“搞笑政策,买房加分”“买房加分,对中考生公平吗”之类的帖子,引来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抱怨:“咱怎么就没个有钱的老爸呢?买个25万以上的房子就有l0分了。”有人指责当地政府“扼杀了教育平等权,让穷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人质疑,“这中间是否有不可告人的利益链”。
永安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范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当时出台这一政策主要是应对金融危机,现在看来“有失公允”,好在还没有正式实施。他透露说,6月6日上午,永安市招生委员会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取消上述加分政策。
3.近年来,高考加分丑闻频频被曝光,大多集中在体育加分、民族成分加分等方面。
湖南省是因体育加分而被揭露问题较多的省份。2006年,中国青年报揭露了湖南上千体育特长生是“水货”,存在地市体育局乱发二级运动员证书的情况。此后,湖南省对体育加分政策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中国青年报经调查仍发现,2010年经统一测试后获得加分的803名体育竞赛优胜者中,有267人属于武术加分,进一一步调查则发现,湖南高考武术加分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交几万元钱参加时间不等的训练后,获得加分十拿九稳。
2009年6月,中国青年报还披露了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二级运动员存在的问题,该校1200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二级运动员有l53名,其中很多考号相连。当时据记者调查,这其中,有的篮球类二级运动员甚至存在没怎么摸过篮球的情况。
4.学校招生一般是按照学区划分来进行,但近日在铜Jil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招生却要看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此举引起许多群众的不解和质疑。
日,铜Jil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开始报名,市民李先生一大早就来到该校为孩子报名。学校大门内侧摆放着一张桌子,旁边坐着两名工作人员。李先生兴冲冲地拿出户口本,交给两名工作人员。两人看了看户口本后,请李先生出示工作证。“给孩子报名上学,看大人工作证干啥?”他问。两人告诉他:“此次招生只招市委、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子女!”“为什么?”李先生一下子蒙了。“学校有规定!”一工作人员说。很快,这名工作人员从抽屉里拿出一页纸,“这上面的单位的工作人员孩子才可报名!”
记者在“报名处”也见到了那页纸。上面罗列了一堆密密麻麻的单位名称:“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政府办、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为什么不招别的学生?”记者问。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们新校区主要解决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今年只开4个班,资源有限!”
孩子被拒绝入学之后,李先生有些生气:“公立学校应该是公共资源,怎么能专为公务人员享用?”
此后,还有多名带孩子来报名的家长都被拒之门外。于是一些家长愤然离开,另一些家长将此事反映到铜川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5月21日上午,基础教育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只要是学区内的学生就可免试进校读书,学校不得考试,也不得设置门槛。“新区有好几所初中,只要家在新区的学生在任何一所学校就读都符合规定。之所以有这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市一中,是因为该校教学质量较高,家长遂产生了择校心理。”接到群众反映情况后,该科已与市一中校长王斌取得联系,得知确实是“教育资源有限”导致。“我们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秩序。此问题出现后,我们将重新划定学区,并设法纠正这种不合理现象。”&5.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经退出竞争了。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温总理最近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到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有专业人士认为,温总理的讲话无疑触及了我国教育界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城乡教育的不均衡。
此前关于重庆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消息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据新华社记者的调查和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的统计,2009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有不少来自农村学校。
“现在就业形势竞争太激烈了,不少农村学生自认为考不进名牌大学,读高职或高专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干脆就直接去打工挣钱。”重庆市永川区永荣中学杨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农村孩子想考好大学越来越难”。
农村考生目前大多沉淀在高等教育的“中下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是“高等教育前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的投入差异带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郑新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高考前,城市和农村考生已经出现了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公平。
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有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其中80%在农村地区任教。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现在想留在北京好一点的高中当老师,都要求重点师范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彭宇凡告诉记者。北京市不少中学教师早已要求是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小学教师也都是本科生。
而在中西部农村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是80年代初的中专师范生,他们通过函授或自考取得大专文凭,现已人到中年。有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还存在“不对口”的现象。据河南农村学校的一份调查显示,河南省多数农村小学根本没有专职计算机和英语教师,大多是一个老师教好几门课程。
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琼大声疾呼:“重视农村教师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当地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一般只有800多元工资,没有其他津补贴。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让很多教师选择“大逃亡”,县里教师每年以约l0%的比例外流,“却没有人愿意流进来”。
“正因为目前城乡的教师队伍差距太大了,所以农村不少收入好一点有点门路的家长,也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市去读书,使城市学校人满为患。”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杨老师眼里,“教育下乡”决不仅仅是向农村宣传一些科教文卫的东西,而是实现“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也能得到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
6.罗某,一名普通的农家女,2004年参加高考,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于是复读考上了大学。五年后,罗某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篡改。这时,她才发现第一年高考时,被人顶替上了大学,顶替者正是同班同学,当地原公安局政委的女儿王某。目前,顶替者王某的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已被注销,她父亲王某也被公安机关刑拘。&《新京报》的评论指出,此事按程序分析,需“摆平”公安部门、教育考试部门、高校等多个部门。而这种“摆平”,恰恰是公众对升学招生所存在的问题中,最为忧虑之处。评论认为,要真正做到“阳光高考”,必须加强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在招生监督中,不妨引进异地监督和上级监督,打破地方力量的官官相护。同时,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布每所学校的招生进展和录取详情,在不涉及隐私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面公示每个考生的信息,由此最大限度地压缩造假、作弊、潜规则的空间。
7.高考在即,一则关于重点大学减招本地生源的消息备受关注。据《人民日报))日报道,目前各地高校陆续公布的2009年高考招生计划中,许多重点大学压缩了在所在省市的招生计划,扩大了在外地的招生名额。比如复旦大学的本地生源招生计划降至34%左右,武汉大学则达到了教育部此前提出的“本地生源逐步控制在30%以内”的要求。
继1999年实行“省部共建”后,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现象一度愈演愈烈,多数重点高校所在地生源招生比例达到5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70%。十年后的今天,这一数字的变化的确是不小的进步,但重点大学从“地方名牌”向“全国重点”的回归还有漫长的路要走。30%的黄线达标不是重点大学“去本地化”的终点,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影响高校招生的内外部因素,从体制、从理念,而不仅仅是数字上下功夫。
大学之大,首在胸怀。无论是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还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都道出了大学的可贵之处。有胸怀,方能汇大师、聚英才,大学才有了赖以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不少面向全国招生的重点高校却乐于“聚本地生源而育之”。原因何在?
“省部共建”以来大学和地方政府之间纠结的利益关系是重要因素之一。部属高校要扩大规模、提高软硬件水平、解决教职工福利等,须仰仗地方政府的财政和土地支持。作为回报,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向所在地倾斜。重点大学的教育资源成了高校和地方政府利益交换的筹码。&殊不知,重点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性重点高校,举全国之力而建,享用的是全国的财政资源,政策待遇、办学条件和学科力量无不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本着公共财政惠及全民的原则,重点大学有责任、有义务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人才,而不应沦为所在地的“自留地”。更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重点大学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大城市里高校扎堆,欠发达地区则寥寥无几,重点大学“本地化”无疑将牺牲欠发达地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带来更多的教育不公平。“风物长宜放眼量”,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象,地方政府和重点大学都应深味此言。高校云集,必然带来人才汇聚,资金涌入,进而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这本身就是对地方的巨大贡献。同样,支持属地高校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应尽职责。“创建世界一流高校”不是一句口号。以开放的胸襟,海纳四方英才,确保生源的多元化,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汲汲于眼前利益,自锢于一地,发展就无从谈起。重塑大学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仅靠两者的自觉还不够,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和高校积极构思,拿出合理可行的刚性制度,更需要向社会公开制度设计的考虑并主动吸纳公众意见。比如30%的比例据何得出,还应将哪些因素纳入考量范畴,招生比例由谁制定、由谁审核,等等。
“全国重点高校”的名至实归,任重而道远。这一进程有赖于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
8.在2008年教育界对改革开放的全面回顾中,一批在教育体制改革之初十分活跃的教育家概括出90年代以来的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发展大于改革”,二是“单纯财政视角的发展”。其中,学校为弥补经费不足搞起五花八门的经营创收、政府千方百计解决拖欠农村教师工资之类的新闻,有着只属于那些岁月的鲜明印记。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从那时开始农村在“跨越式发展”中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大招生八年,在校生规模差不多增加了五倍。政府的教育投入一直在相对较低水平徘徊,还能让教育如此大发展,令很多外国人惊奇又羡慕。只是这种靠民众垫钱和银行贷款实现的教育数量规模上的“大跃进”,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教育的品质――包括教育质量、教育公平为代价的。
说起教育不公平的由来,杨东平一再提到上世纪50年代确立的等级化学校制度。那是中国工业化初期,国家为集中力量办好一小批重点学校,把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向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这个与义务教育理念截然不同的定位,自然把小学升初中以及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变成了“小高考”。1986年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以后,这种做法在理论上的合理性不复存在,因为义务教育是国家举办的面向每一个适龄孩子的强制性教育。然而至今,少数“优质学校”与大多数普通学校甚至薄弱学校并存的格局仍没有改变。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杨东平认为,这成为一个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公平的标志。对国家而言是理念上的一次变革。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教育奉行国家目标至上,视个人为实现国家目标的工具,为此个人的一切都可以改变乃至牺牲。如今,教育的两种功能得以彰显:既通过培养的人才兴国,又使人全面发展、关照民生。对学校而言,则意味着构建一种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体现“以每一个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同时教育需要人性化和个性化,即所谓“因材施教”。
据杨东平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产业化”思路下,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被强势的经济话语、商业逻辑挤压,均暴露出教育公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一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精英教育价值取向,将高等教育置于教育的重心,将城市置于资源配置的重心,倾向于维系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之间的“二元结构”,这些诱发教育不公平的价值特征在如今的教育政策制定中仍具有极大的惯性。&――原本出自上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的“效率优先”概念,未经论证就成为教育发展不容置疑的“硬道理”,从而在理论上模糊了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特定职责,以及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义务的概念,在现实中则混淆了政府和市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不同功能,将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提供的“公共产品”变成民众需要花钱购买的服务,架空了弱势人群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权利,加大了教育不公平。
9.“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就是解决了教育的最大问题。”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谈到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最大期待时这样说。
然而进入策划层面,就会发现阻碍重重。因为实现教育公平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比如,微观上仅一个“取消重点学校制度”的舆情民意,就涉及巨大的既得利益方的特殊利益,事关很多人的饭碗,因此要改变是相当的难。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推出的重要举措,无不被民间统统称为“内部人改革”,即在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和利益博弈机制的情况下,由掌控资源的部门主导的改革。由于资源垄断和缺乏监督,其价值取向往往不是开放教育市场,更多、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往往是被这些“改革”损害的。
比如,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非没有治本的路径可循。第一步是均衡学校的硬件资源,第二步是通过教师流动制度,促进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这既是韩国、日本的有效经验,也是中国沈阳、铜陵等城市的成功实践。很多地方政府之所以不作为,是因为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群体,名校当然不愿意丧失自己的垄断地位;而名校不仅是政府的形象窗口,而且是一些人享受“优质教育”的“近水楼台”。这是择校问题难以解决的关键。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认为,要完善已经形成的制度,需要在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中,建立新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通过公众参与、多元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等制度创新,达到价值和利益的平衡,确保教育公共政策的公正性、科学性。
杨东平认为,教育公平应是明确政府行为的边界,它的体制保障在于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确立政府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基本职责。
一直关注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提出,就学校管理来说,要建立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大学生自治委员会,这些改革可以保障教育决策的民主,更可以及时保障受教育者的权利不受侵害。就公平就业来说,推行就业信息完全公开、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提高公职人员子女教育及就业状况的透明度,这些改革有助于营造公平的环境,促进每个大学生在人才市场完全靠竞争力说话。
10.“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这是媒体报道高考加分乱象时,经常被引用到的数据。
从那些加分大省(区、市)来看,可以看到加分项目在设置上各自为政,在加分分值上有多有少,在名称上五花八门,在范围上又千差万别。
教育部规定,有关省(区、市)确需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须经本省级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确定,并报教育部核准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于是,在教育部的加分项目基础上,一些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又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
这些加分项目数量众多、内容复杂。例如在《四川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中,“录取照顾政策”长达2100余字,共l6项加分大类。广东省的体育类加分项目尤其繁多,一些项目如轮滑球、花样轮滑、毽球等为许多人所不熟识。
有很多加分项目属于地方政策。如河北省规定,“省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直系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增加20分”。黑龙江省规定,“在我省工作的省级(含)以上优秀专家的子女,在所报省内院校调档线下降低20分投档,由院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甘肃省规定,“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经市(州)党委、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由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者,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重庆市规定,“报考市属院校的农村独生女在各批次控制分数线下5分内视为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湖北、河北也有类似规定。此外,河北省规定独生子也可以获得高考加分。辽宁省规定,“实行朝鲜语、蒙古语和汉语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录取时总分增加l0分。”辽宁省仅这一项的加分人数就达5402人。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仍有一人获得“非典医务人员子女”加分,宁夏回族自治区有一人因获“自治区优秀青年”而加分。从加分项目来看,其名称又千差万别。比如湖南省2010年体育类加分名为“体育竞赛优胜者”,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该项目也是此类名字,北京市用的是简称“市体优”,但是在广东、重庆等地,体育类获加分的名单上却被称为“体育尖子生”。
各地高考加分分值也千差万别。教育部规定,“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
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20分”。但各省加分分值波动很大。如重庆2010年将加分的最高分值调整为l0分,而四川省规定,指定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加25分,其他院校加50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山区”回族考生享受加分照顾政策的最高分值为30分,其他考生享受照顾政策的最高分值为20分。
针对同一项目的加分分值也相差悬殊。在河北省,“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加分为10分,同一项目在云南省加分为20分。
湖南省体育竞赛优胜者经统一测试合格后,省级的可获加20分,市级的可获加l0分。但辽宁省体育竞赛优胜者一律加10分,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竞赛优胜者一律加20分。
部分加分项目有的地方取消,有的地方没取消。2010年云南取消了奥赛等所有学科竞赛活动成绩的加分政策,但在全国大多数的省(区、市)都没取消该项加分。一些地区比如青海、陕西等地已经取消了二级运动员加分,但在北京、山西等地仍有该项目,且这些项目可以加分20分。&在各表彰类项目中,福建、贵州、重庆等地“优秀学生”加分,但规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这两项不加分。在北京、上海、四川、河北、宁夏等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同样能获得加分,北京获加分的三好学生有2134人。上海市三好学生加分考生数占总加分人数的60%以上,而安徽等地这三项都没有加分。
北京市取消了“三模三电”的加分,但是浙江、河南、四川、辽宁等省依然设置此项加分,且获得加分的人数不少。
近几年,人们纷纷质疑“见义勇为加分”制度是否有鼓励未成年孩子见义勇为之嫌,是否有子承父荫之嫌,是否有将见义勇为功利化之嫌,是否有损高考公平之嫌。但大多数省份都有此加分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见义勇为”一项的加分人数在大多数省份都只有一两人,但在福建有15人,在吉林更有35人之多。
(一)“教育不公平”现象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请参考“给定资&料”,概括教育不公平的表现。(20分)
要求:概括全面,语言精练,250字以内。
(二)“给定资料3、10”提到了高考加分的问题,请针对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观点明确,言简意明,不超过250字。
(三)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针对“如何促&进教育公平”这一问题,你认为当前应从哪些方面人手?(20分)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
(四)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请&你根据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并联系实际,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1200字以内。4、申论要求1.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20分) 2.针对给定材料内容所反映的问题,请你对交警部门提出建议。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性强、条理清晰,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30分)3.结合给定材料,请以对“飙车”明确立法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述深刻、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50分)5、
6、二、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请概述目前干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2.目前,造成我国干群关系出现紧张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的见解。(20分)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3.结合给定材料中所反映的干群关系出现的问题,请你就改进干群关系方面应进一步做好哪些工作提出建议。(25分)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4.结合给定材料,以你认为增进千群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7、8、9、一、注意事项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 2.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第一、三页)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第一页准考证号的信息点。 3.看清答题卡题号位置,每题都要用黑色钢笔(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4.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5.答题结束后,将题本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上交时,务必请他(她)在你的准考证上签收。否则,若题本和答题卡遗失,由你承担责任。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三、作答要求1.假如上述给定的材料是你在城乡调查研究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请用不超过45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以供领导审阅。要求:归纳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0分)2.请用300字以内的篇幅就如何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三条以上的对策和建议。要求:条理清晰,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切实可行。(20分)3.请结合给定材料,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角度,用不少于800字的篇幅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10、给定资料
1.(中新网 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日与海内外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使社会更加发展、进步,使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进一步得到改善,使人民生活感到安全,对未来充满信心。
网友“无限憧憬”向温家宝总理提问说:“未来5年我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要有幸福感。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政府有哪些考虑?”
“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也曾经讲过关于如何使人有尊严和幸福,我不想再重复过去的话,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温家宝总理说。
温家宝总理指出,如果说结合“十二五”规划,那么我就想强调一点,就是民生问题,这也是大家所关注的。什么是民生?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
温家宝总理说,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对今后5年的最主要的考虑。
2.民生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有物质基础,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然而仅有这一点还不够,还要有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公平的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分配公正是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社会分配不公的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社会进入转型期,我国贫富差距出现了加大的趋势。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那么大多数人的生活就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不满情绪就会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应该按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以及“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大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力度,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在经济工作中,提高经济总量、集聚社会财富,常被比喻成“做大蛋糕”;在收入分配中,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常被称作“切好蛋糕”。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块“蛋糕”不算小了。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和“人均排名世界百位”的落差提醒我们,从国富走向民富,还有好长的路要走。继续“做大蛋糕”的压力仍在,仍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民共同做好高质量、高水平的财富“大蛋糕”。同时,要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切分好“蛋糕”,让民众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还要正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实,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诚如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时所说,如果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做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3.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网上出现了一个“反对高考加分联盟”。除教育部统一出台的高考加分政策外,各省级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加分规定也五花八门。
据媒体报道,有的省高考加分多达17项,得到加分照顾的考生古考生总数的16%。高中毕业班分成了两派一一“锦衣派”和“无衣派”。那些在高考前就已获5~20分加分的学生,仿佛“锦衣”在身;而不带加分“裸考”的学生,被称为“无衣派”。此前,重庆、浙江台州等地加分造假曾被曝光,受益者大多是当地官员的子女。
网民担心,恢复高考是中国改革的起点,是延续30多年的维护社会公平的举措,不应被加分政策逐步侵蚀。新浪北京网友认为:高考加分政策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各地政策不尽相同”上;教育部应当规范这个政策,并制定出打假摧施,保证大致上公平。
网友“沙洲野绿”觉得:加分项目基本上是城市孩子的长项,这个政策加剧了农村与城市在受教育上的不公。《人民日报》李泓冰在“人民时评”中表示担心:名校招生从“裸考”生中录取的比例越来越低,无疑加剧了农村生源在高校招生中逐年下降的趋势。
四川绵阳网友一针见血地说:加分绝大多数是父母努力的结果,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个错误的引导。父母无权势的其他孩子又该怎样评判这个社会?网友“开心”恳求:目前国情下,必须防止权力、金钱向高考加分政策渗透,留给草根一个仅有的公平竞争机会
4.在停止福利分房l0余年后的今天,一些部委、央企甚至高校,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政策通道,进行带有福利性质的分房和建房;一些地方城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低价房,也被质疑为向特定人群输送利益。作为“典型案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日《财经国家周刊》)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这一消息注定要刺激公众的神经。到底是商品化住房的“有益补充”,还是某些权力部门开历史倒车“自肥”的变通手段?对于旨在“居者有其屋”的时代,这到底是一个让一部分人先受益起来的馅饼,还是注定要成为一个拔不出来的泥沼陷阱
一些支持“馅饼说”的人振振有词一一既然国家满足不了民众住房的巨大缺口,让一些单位自己建带有福利性质的房子,低价卖给大家有什么不好呢?最近多个地区的保障房建设,不就是这么鼓励的吗?这或许是“福利房回潮”合法化最有力的论据。可问题在于,这事儿是需要区分对待的。对于自负盈亏的纯粹市场化企业,愿意出资费力集资建房,降低成本解决职工居住问题,从社会角度似乎应该鼓励,这算是企业溢出社会效应的组成部分。
可现实却是:当前大量福利性质的分房建房,都集中在依赖财政拨款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与公共财政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垄断国企,财务上很难说清,靠什么兑换很难说清,牺牲了多少纳税人的权益很难说清,这些通常是遮遮掩掩的糊涂账。而如此福利分房获益的人,实际上并不是这个社会的低收人群体,甚至是这个社会最该有能力购买房子的人。结果是什么?就是越有能力的单位、越有权力的个人,就越能得到超低价格的好房子,福利分房甚至会成为见不得阳光的利益输送通道。
这样的局面如果不加以制止,只能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越陷越深,鼓励企业分担住房责任的政策,率先被接近权力的单位变相利用。尤其是公务员的住房问题,“超国民待遇”的补贴福利这些年一直饱受诟病,更有甚者住着政府提供的免费房,拿着高额的住房补贴,却屡屡被曝出以超低价格团购商晶房的丑闻。在如此背景下,再默许他们依靠手头政策等资源便利,率先回潮获取“差价”利益,只会撕裂民众的不满情绪――会哭的鸟儿有食吃,绝不等于掌权的鸟儿有食吃,这是基本的权力伦理。
5.社会保障在消除老年贫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的覆盖率和合理的工资替代率是大多数国家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特征。人们相信国家组织和实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缩小市场分配导致的贫富差距,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帮助社会朝着更为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实施更趋向于作为一种社会力量,通过重新分配国家和社会资源,强化已有的社会阶层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受益范围狭小和分布不平等的现象。在收入方面,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在城市老人和乡村老人之间、男性老人和女性老人之间以及不同行业退休者之间制造了显著的不公平。
首先,城乡老年人在社会保障收入方面存在差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显示,在当代,老年人口养老保险受益分布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城市,57.5%的老年人口享有养老保险或退休金;在乡镇,这个比例是24。8%;在农村,这个比例为4.6%。虽然政府有计划地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和养老金计划,但是,目前还有54%的农村老人依靠家庭和子女的帮助生活,其中38%的老人需要继续参与生产劳动为自己挣得一份收入。
其次,老年人在社会保障收入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当代中国老年人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排除在政府的社会保险项目之外。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老年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显不,在城市老年人口中,87%的男性老人有稳定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收入,而在女性老人中,这个比例只有55%。同样的情况还反映在社会医疗保险受益方面,城市男性老人享受医疗保险的比例为73%,而女性的这个比例为50%。统计调查还显示,l2%的男性老人平均月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而女性老人的同类比例为40%。
最后,现有养老保障计划不仅把劳动市场中非正式部门的劳动者排除在外,还在保障计划覆盖范围内根据职业将退休者的收入分成不同的等级,而且等级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那些有退休金或养老保险收入的老人中,因退休前受雇于不同的部门而获得退休收入不同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企业雇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政府机关、公共事业部门雇员的退休金制度并存。这两种制度在制度模式、管理结构、筹资机制、收益计算和调整、受益资格条件以及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企业退休的人员获得的养老金收入是社会平均工资的特定比例,而且这种养老金没有制度调整机制。而支付给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退休者的退休金则是以在职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为标准,且随着在职工作人员工资的增长而增加。
6.一名年轻女子在宝马车上吸毒后毒性发作,将车歪斜地停在马路中间。在派出所,面对警察的询问,女子则称“我爸爸是村长”。近日,一则“吸毒女秀宝马,我爸是村长”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专家认为,这次“我爸是村长”的雷人之语可以套用当今社会的流行词“拼爹”来解释。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子女的贫富意识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子女比拼各自的父母,如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这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
没有人愿意贫穷,但经过努力依然摆脱不了贫穷,才是不正常且令人悲哀的。相对于富二代来说,穷二代是指没能致富的工人或农民的子女,他们如今依然无法改变贫穷的命运。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辛勤打拼,却始终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远没有营造出一个不同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机制,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远没有形成。官二代、富二代可以“拼爹”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穷二代却只能感慨命运不济,这无疑是不正常的。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社会已经形成了既有制度框架下的运行规则和利益群体。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既有政策的受惠者中有一些人由于担心失去已有利益,转而反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希望按照既有的制度、政策继续维护自己不断扩大的利益,导致改革动力缺失。而许多失地农民和城市失业人员则因为难以占有资源和政策优势而逐渐失去向上流动的能力。这个意义上的阶层固化在本质上是大多数群体难以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公共服务的结果,是社会不平等结构的固化。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政策制定和落实更多还是按照工人、农民的阶级身份或者区域划分来安排的,较少专门针对某个阶层。这固然有利于维护公平,但是在利益分化加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粗线条的政策规划难免存在缺陷。
位于上层的利益既得者在权力和财产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他们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后代承袭着权力和财富。“官者”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多的就业机会,“富者”可以通过财富的传递,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如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现在,底层民众的希望几乎破灭,路是越走越窄,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如果社会阶层继续固化,就会带来两大恶果,一是整个社会流动陷入僵化,长久下去这个社会将失去生机和活力,甚至出现断裂。二是对立情绪Et益激化,如果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关系随时可能擦出火花。阶层固化的社会是一潭死水,当底层民众失去改变命运的希望,当富裕被垄断、贫困被世袭,社会情绪的对立与仇视就难以调和,社会的稳定便难以维持。&&&
7.30多年来,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回过头来看,“效率优先”,我们成绩十分出色,而另一个目标――公平,却越来越远离了我们。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对于中国来说,不是未雨绸缪,而是势在必行。
收入差距源归何处?
差距之一:分配比重两个比重偏低,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前者由l990年的53.4 0AT降到了2007年的41.4%,后者由1995年的67.3%降低到了2007年的57.5%。
差距之二:分配关系&&&
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我国收入最低行业与收人最高行业相差l5倍,最穷地区与最富地区相差2.68倍;少数企业高管薪酬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上百倍。
差距之三:分配秩序
一些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不少用人单位同工不同酬,津贴补贴名目繁杂、渠道混乱。据财政部门调查显示,单位之间最高福利与最低福利竟然相差300倍,一些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失范等等。
《香港经济日报》的一篇文章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酝酿多年,但老百姓总感觉“雷声大,雨点小”,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事实上,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各个垄断行业的利益,阻力重重。
8.全国30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无疑是2010年值得记录的一笔。自日江苏率先启动后,各地纷纷上调,幅度平均超过20%。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上海市ll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北京市11元。尽管如此,不断攀高的物价依然引发普通居民对提高收入的强烈诉求,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成为普遍呼声。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关乎每个人的生活,又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此前,收入分配改革工作一直在推进,但改革的总体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可喜的是,2011年收入分配改革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列为2011年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已经到了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必须破题”的关键时期。他强调,要“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工资分配关系逐步理顺:建立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集体协商稳步推进,最低工资、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得到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基本解决了国有企业工资拖欠的历史问题,全国共清偿工资665.4亿元,惠及职工1670多万人;2010年,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为870元,比2005年的平均484元提高了80%……
9.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事关全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随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取得了不小成绩,从1978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45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约35倍,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突出,呈现出多年采取措施却长期未得到解决的态势……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问题也被提上议案,成了政府的工作重点。收入分配不公是中国公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但分配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出台,就遭到了国内舆论质疑。
也许是当前贫富差距太大刺激了公众的心脏,也许是收入分配制度存在太多的不公平,也许是那个该死的基尼系数“洋光”折射出了中国本土贫困中的富饶,此次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应乃至震荡。全体社会成员无不对此次改革寄予莫大的期望,从各种媒体反映出的社会情绪来看,人们的热望大大超出了本次改革能够给予的。似乎多年积累的种种有关收入分配的问题,_都可以通过这次改革得到解决,似乎此次改革可以给每个社会成员、每个经济阶层派发出大礼包。这不是一个好征兆,这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心理。我们必须呼吁每位社会成员应理性对待此番收入分配改革。当然,如果收人分配制度改革路径正确,那么它不失为一次值得人们期待的制改。&
三、作答要求
(一)阅读“给定资料3~6”,概括出其反映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阅读“给定资料7~9”,谈谈你认为其中所探讨的收入分配的问题与“给定资料3~6”中所反映的问题之间有着何种联系。(25分)
要求:准确、简洁、有深度。字数不超过400字。
(三)“给定资料2”画线部分提到:“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结合给定资料,对于政府如何有良知地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提出你的见解。(2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字数不超过300字。
(四)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民生之源”为标题,自拟一个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在1000字左右。
来源:233网校-
责编:ldy&&&
在线测试本批《每日一练》试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保留做题记录 >>
&233网校:
{News_Comment}
政法干警考试一周评论排行
1.&&评论467条
2.&&评论159条
主讲:孙昊等
0题 0题 2题 0题 0题
2411题 1413题
5题 6题 4题 6题 2题
108题 164题 190题 94题 115题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珠仙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