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能直接开到平天山重庆茶园新区那里吗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302|回复: 0
点券366 ¥金币73 魅力366 金钱357 ¥威望2552 点性别女生肖龙星座白羊座生日1988 年 4 月 6 日经验387 点在线时间199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4221精华0UID224553
在线时间199 小时积分4221主题帖子
本帖最后由 莪·僦昰莪 于
10:57 编辑
第四章&&茶园山文化的精神品格(二)
宁静致远——桃源之韵 & && &著名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有载:“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其实也是走进茶园山时的一种体验。& && &“桃源”一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表征。桃源生活,象征着宁静、仁爱、安定、和谐、与世无争而又止于至善的一种审美化的理想的生活与生存状态,是古代文人千百年来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家园。茶园山徐氏家族世代就诗意栖居在如桃源般美丽而富饶的茶园山庄,地理环境无比优越,多种传统文化交融与厚积,浓郁而古朴的民风保留着远古及明清代生活遗风。这里不仅是自然优美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一,更是多种品质文化交融与回归的精神栖息之所。是我国原生态的家族文化模式和传统文化生活的高度浓缩。是全世界为数不多仅存的文化内蕴丰富的诗化家族的典范,是桃源生活诗化后的真实再现,无与伦比,美轮美奂。这里才是真正进入陶渊明所希望的生活样式。& && &从铜仁城东出发,往东行十余公里,跨过寨桂河,一座座入云的山峰拔地而起,给人一种无路可行的景象。从东面山坡往上攀行,经过燕子岩,曲径千折,再沿幽涧直上,攀爬一段如同天梯般的栈道之后,一道横亘在山坳上的石墙出现在眼前。石墙上开有一门,映衬在蓝天白云里,显高古而神奇,这就是茶园山庄的山门,也称卡口。门外是险峻陡峭的山峰,且只有一条独路可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驻足卡口,远山如千嶂林立,缘卡口而下,山间有泉水潺潺。走近石门不禁吃惊,门内豁然开朗,一块深山平地展现在眼前。良田沃土、村庄农舍一派生机,四周高山围成天然屏障。再往东行进两三里,一片坡石上有清翠的古柏,透过古柏环绕的西面则茶园山庄古村落隐约可见。村的左面一高峰侧上,村后随着视线上移,是一山的枫林,从侧面登上村后的山顶,可见其势如游龙而至的峰峦,此起彼伏,簇拥着奔赴茶园山庄而来。& && &当置身茶园山庄后面山峰,眺望村前,其如笔的峰峦交错环列,山势往西而去。村右侧有两条如龙游走的山脉起伏追逐着向西行进,与村前向西奔走的山脉,至村西两三里处相交合龙,合拢处兀立两峰,如龙翘首回望。山庄坐东朝西南,从山庄右往西南方向,其左右两山脉围成长约五里,宽约一里的条形长坝。茶园山庄右侧接近卡口处,有莲池,方圆里许,碧波荡漾。庄南即左侧高峰间有一山洞,泉从洞中飞出,流入村前水塘。塘之南有竹林千竿,竹林往塘西延伸,与上百棵古树相接,依树而生的藤萝缠绕密布。竹与树倒影于塘中,从日出至黄昏、月夜,其影变幻万千,婆娑有致,令人玩绎不绝。徐以暹选择这样一处栖居之所,耕读可家,得山水之助也,成就了茶园山诗人的五百年的风规。
10:41 上传
10:41 上传
宁静致远的茶园山后景 & && &茶园山,后枕六龙山脉,势踞武陵,苍润隽秀,逶迤连绵,清雄并有,可入诗者颇多。至若登攀金鳌峰顶,放眼四顾,心胸畅阔之际,夕阳西下,景色和融。或流连在茂林修竹、古树藤萝的村前,或徜徉在宁静安谧、黑瓦古墙的村巷,无不感受着桃源诗化之韵,使人不禁发思古之幽情,有说不清的一种欣悦油然而生于心田。春天来茶园山,这里景色如画;夏天来茶园山,这里的景色依然如画;秋天来茶园山,枫叶红了,景色更加如画;冬天,当满山白雪皑皑,其本身已然是画。茶园山诗风自远五百年,离不开茶园山这一方乐土对他们的滋养。代代生活于茶园山的徐氏家族,于烟云笼罩的灵山秀水间,吞食着大自然清纯之气,其诗中自然会透露出大自然之钟秀灵气。
& && &这里草木敷荣,云烟变幻,勃然有滃郁气象,茶园山徐氏家族正是得此山水滋养而后诗风蔚然。他们或攀金鳌,去莲池,听云阁钟声,寻幽涧花香,赏南屏松月;或穿寨桂,过水星阁,走渔梁滩,卧游于锦江之上;或下六家洞赏岚光,览天台,访莲池庵;或上梵净,或登东山,或邀酌跨鳌,观云彩,听江声……不断地去积贮胸中丘壑,饱游饫看,进而使心游乎山川以体味无穷。徐北楼得铜江清奇之态,徐以暹得茶园山暮烟朝岚之韵,徐訚得黔东山水淋漓之兴,徐世坦得仁山智水之乐,徐镇得深重浑然之气,徐如澍得苍润古雅之质,徐楘得险变奇幻之姿,许韵兰得山水灵秀之妙,家家有得,人人见殊,蔚然大观,实则铜江、茶园山之山水有功于茶园山诗人大矣!孔子关于山水的“仁智”之乐的说法,“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处世态度,赞叹曾晳那种“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吾与点也”之意,“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志,“逝者如斯”之悟慨等等,都是形成茶园山诗人山水情结的一大思想渊源。& && &茶园山人审美旨趣是在始迁祖徐宰六那里就以深层姿态开始演进,逐步在家族共同意识中发展生成的。从徐宰六“频来为幽胜,天许一身间”的洒脱不羁开始,茶园山人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与自己共存互长的自然界。至徐以暹《卜筑纱帽山》:“云掩荆扉才酿熟,嘤嘤好鸟歌松竹。山花满径少人行,风月一帘春睡足。”已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平淡无争的相处方式,给予我们的不但是一种诗意的浪漫想象情趣,更有着浓厚的生态情感,正是茶园山人内心所诗化的桃源之情。正如笪重光在《画筌》中所道:“云拥树而林稀,风悬帆而岸远。修篁掩映于幽涧,长松依薄于崇崖,樵子负薪乎危峰,渔父横舟于野渡”,我想这是对茶园山人审美旨趣的最好注释了。& && &茶园山诗人中,像徐鹤年、徐稷、徐以遇、徐以暹、徐懋德、徐訚、徐世垓、徐世坦等一生都热爱自然,追求自由,诗教耕读,心情是平和舒适的。他们即便辞官归来,躬耕于茶园山,在其心底里,田园山庄都带上温暖和谐的色彩,因其人生摆脱羁绊,拥有自由生活而倍感愉悦。在茶园山,他们的耕读生活始终充满着淡泊、和平、自然的生活气息。实际上像徐訚、徐世垓家境并不富裕,他们虽然要靠艰苦的劳动才能维持生活,但是,他们的心境,所塑造的耕读之乐,浸润的却是他们满意自适的情感,是因内心宁静之境而美化了田园耕读之趣,实现其藉境润心、目击道存之境界。当他们或躬耕于平畴原野,或沉浸于渔樵之乐,或归于夕阳炊烟之时,或课诗读月,或品茗,或自酌,实乃牧歌般之雅致,令人而生期羡之情。& && &人生于宇宙间,虽是那么渺小,如能象茶园山人充分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无穷无尽的美感,虽然也有耕读生活艰辛,但耕读之暇常坐卧于山坡草地之上,或游于青山绿水之间,骋怀放歌,其乐也无穷。茶园山文人代代耕读,其淡泊宁静之道,其乐于山、融于水的侃侃自得之意,其天真烂漫的稚童之心,这是一种完全没有阴翳与云霭的畅爽之情。难哉!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也。茶园山诗人在生命的顿悟之际,获得内心的解放与自释,其外在形态未必仅仅流露喜笑盈盈之态,而是深层次的不浮不躁,不怨不慕,平平淡淡,是常人更不易达到的宁静之怀,其心灵修为多已臻于宠辱不惊的境界。每每展读茶园山诗人的诗文,感到其情也恬,其意也足,其境之旷,其气之清。那种激情奔放的笔势,好象已把诗人人生的苦闷之情一扫而光。生命现象是繁茂的,顽强的,热情激荡而又生生不息,它给茶园山诗人寂寞中的耕读生活赋予了壮美的情感色彩和丰富的人生意蕴,也给他们的生存和创造带来价值和意义。& && &茶园山人善于怡情悦性,以此作为耕读的调节、生活的补充、精神的滋养和审美的愉快。优美的茶园山庄能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美感价值。坐穷云烟山岚,眼前处处无非生机,无不快人意而实快人心。这是由于云烟供养而朝于斯,夕于斯之故。其落日的雄浑,灿烂的星空,山间的明月,庄上的清风,造物主把这一切赐给茶园山也赐给人类,绝无偏私,对于同样的自然赏赐,行去匆匆,烦恼缠身的人无缘拥有的,而那些奔于生计之人也是无暇顾及的;只有从容、悠闲并沉醉于耕读之乐的茶园山人,才能成为江山风月的主人,这悠闲既包括不太为生计发愁,劳碌,又包括不为名缠利索紧勒,而是心灵相对超脱,拔俗。& && &茶园山人通过人生诗化的过程,在于回到自我、回到内心。回到的是平静宁帖的自我,而不是踟蹰犹豫的自我;回到的是平易坦荡的内心,而不是偏颇委琐的内心。可以说,宁静是茶园山人的生活追求的最高原则,宁静的含义在茶园山人那里显然得到生发,更突出了人内心世界的圆融,人退回内心,平灭内心世界的冲突,通过心灵的颐养,养得一片怡然。徐訚在《天台闲眺》: & &&&翠巘丹岩画嶂开,人寻松径到蓬莱。一双白鸟云边去,无数青山眼底来。树杪泉声奔绝壑,江心帆影上层台。凭高最受临风坐,向晚扶筇带醉回。 & && &其闲眺之时,俯仰之间,随着飞鸟云边而去,目光由低下推向高远,推向茫茫天际,于是无数青山之境就汇入到宇宙的洪流中去了,有限的空间获得了无限的意义,人的心灵因此也得到一种满足。当他的目光又从云边收回而俯视万物,因到幽幽丛林、深深山谷、树杪泉声、江心帆影,在俯视中更见其深厚广大。其心灵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流动,为人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心灵的安顿之所。远的空间是由目光所巡视的,但是目光是有限的,而人的心灵是无限的,远的境域的真正完成是在人的心灵体验中进行的,远是人心之远。同时也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存养心灵的世界。这样的景色,写出一片胸怀,一片境界,一片天与人的对歌,一丝悠然的等待。& && &茶园山诗人对山水林泉可以说富有一种神圣的情怀,享受山居宁静生活是他们心灵的渴求。徐如淳也可以说是有这种渴求的代表,他在诗《忆横山别业》中写道:“雅爱吾庐好,幽楼境自偏。山云封曲径,溪水落平田。旷野黄牛卧,晴沙白鹭眠。自嗟尘扑面,相隔已逾年。”其间荡漾着一种怡然的生命情调。而表现山居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徐均可以说是一个代表,他笔下的村居之适,宁静而非喧嚣,洁净而非芜杂,飘远而非世俗,淡逸而非繁富,幽冷而非热烈。他在《秋日茶园山居》中道:“茅柴煮酒醉青天,绕砌行吟度岁年。门外不知秋易老,寒山多在夕阳边。”将平和的心灵融入山居自得之中。& && &茶园山诗人的人生之境是丰富后的宁静,宁静是因为他们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多姿多采。当他们沉浸于人生诗化的状态时,便获得了人生的丛容与悠闲,即是获得了生命的自由空间,避免了只有劳作,没有闲暇,而丧失性灵,忘掉人生之根本。天地悠远,生命短暂,一个人一生的确做不成多少事,多少事想做而未做,还有多少事准备去做而未做。未完成是生命本身行进的状态,也是人应有的一种积极的心态。茶园山诗人充分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处于一个未完成状态,那么,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正确面对一切乃至死亡,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也保持着一份超脱的心境,从而善待自己。当他们深知人生永远只能处在未完成的状态时,也要在未完成中进行生活。对于人生状态寻找,通过人生诗化实现其丰富,又通过心灵的超脱获得宁静后的单纯。这是茶园山诗人的心灵世界具有的特征,却又能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 &当茶园山诗人行走在大山之中,青山隐隐,绿水淙淙,风烟俱尽,天山一色,一切皆是宁静而恬淡的,充满自然与闲适,使人烦心顿释而心旷神怡。每当兰桂期芳,松丹吐露,鸟语盈耳,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使人触发无限的生机;每当万籁俱寂中偶闻一声猿啼,平添几许幽趣;每当亲近自然就陡增惬意,真是人间岁月芳菲无限之美。从徐訚的《竹居漫兴二首》中我们初步领略其当时的人生诗化状态与宁静生活的趣味: & &&&为避俗尘喧,园林多种竹。新枝日以抽,旧叶相映绿。疏影拂江云,动摇风蔌蔌。倦向石床眠,手把陶诗读。 & &&&荒园数亩宽,深竹有微路。好风徐徐来,披衿聊适趣。晓挹露华清,夜对月华树。兴至吟小诗,诗成复散步。 & && &那由于远离俗尘的宁静、从容与悠闲,是在安宁的耕读生活中体验到的愉悦和美感,是人生诗化的丰富与充实,就是到了今天仍让人倾慕徐訚那活得有滋有趣的况味。徐訚所创造的就是一种人生的诗化境界,以典雅的风物来凸显典雅的氛围,在典雅的氛围中传达出典雅的意韵。这种境界不让于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典雅》中所描写的境界:“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茶园山的文化是茶园山五百年历史发展所沉淀的,也是在多个层次与环境发生联系而产生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与环境的联系密切些,直接些。作为文化主体的意识文化是抽象的,与环境的联系疏远些,以间接关系联为主。”茶园山文化是在人与山水相融的自然环境上凝聚形成的。在茶园山文化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可以看到自然环境的痕迹。因此茶园山文化是典型的仁山智水所构成的带有地理环境特点的文化。& && &茶园山人诗化的、闲适容与的人生正如明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说:“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清风下的花朵随风摇曵显得特别飘然洒脱,雪夜中的月光逐云辉映,其形影显得特别明朗清宁,只有内心宁静而有境之人才能享受这种怡人的景色,只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掌握这妙不可言的变化。大自然的“风花”、“雪月”可以给人恬静的心境,恬静的心境又可增进人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心境的恬静。智慧与恬静交相涵养促进,审美的情致便从本性中流露出来。只有心灵空阔才能包含万物;只有静才能获得“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生命之境,这恰如一汪清澈明静的湖水只有平静时,才能映出周围群山的倒影。如果水波涌动奔腾,那就只能听到自己的响声,也就不可能映照不出天上的星月和地上的万物。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境,只有以闲情,以心静才可以造就诗化人生的境界,才能体会到自然的真趣和生命的韵味。& && &当年徐宰六选择山环水绕的铜仁安居乐业,徐以暹移居茶园山,并精心构建茶园山庄,于茶园山庄右面植松,左面种竹,以藉松风竹节之气养之于胸,还栽花,引泉、移石于园中。每当春和景明,俯观游鱼弄影,仰听时鸟变声。往往招二三村叟,牧童樵夫,于绿荫深处,话烟月课雨晴,其目的将身心融自然的怀抱之中,无不与自然相容与,相往还,与自然精神相吞吐,相互养,相涵摄。而当茶园山人出外为官,致仕归里,居于茶园山者仍多,也在于烟云供养之故。& && &茶园山诗人在生活之中,把宁静作为一种审美沉浸,除了具有内在的包容性、思致的深刻性之外,还咸有韵味,有一种让人玩绎不尽的美感。像徐訚《关山月》中有:“良夜不消孤客恨,清光转起故乡愁”表达了诗人不可摆脱、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而在《月夜宿天台》中有:“扪心直欲探牛斗”就在举头凝望,月随山转之时,诗人从单纯的乡情沉浸中,产生了对宇宙永恒和人生短促的深切体验和感怀。月亮的形象是永恒的,亘古不变的,而人的思乡情怀也是永恒的。不论何时何地,人都会有厚重蕴藉的乡情:“杜鹃啼到伤心处,怕向空庭落月时”,月光的无限性增强了徐訚对人生个体存在的渺小与孤寂的感慨,由月光诱发的澎湃心情化为一种具有最大包孕性的人生追问。茶园山诗人所追求的宁静生活是有品味、有格调、有涵咏、既丰富又醇厚,其人生处处呈现出韵外之致,让人仰慕不已。而茶园山诗人的宁静在于善蕴善寄,是一个深层的内心结构,要获得其妙,在于曲而杳,有如盘旋婉延进入深山,须慢慢领略山中的奇幻世界一样,来感悟人生之景。诗人们通过百花绽放、落英缤纷、霞晖夕照的意象世界,意在创造一个朦胧奇妙、美轮美奂的境界,如同人远眺群山,一个深远迷离但又暂时无法尽览的美的世界,引起观者无限遐思与展望;诗人们所选取的意象极富力感、动感和澎湃着强烈的生命激情,纵马驰骋,鸢飞鱼跳,波翻烟涌,纵逸多姿、奇崛生动、气象之万千的境象,领略其无限生命活力的激荡,有摄人心魄之感;诗人们通过寻绎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孤月清晖,独鸟高飞,消融了物我之间的界限,此时之诗人就是白云,就是皎月,就是星晖,就是落叶,就是自然之物,从而进入旷放澄明、翛然自远的境域。这便构成了,一是远望有奇观,为物所吸引;二是深入觉激越,观物赏风韵;三是心寄明月自往还,将自身融于物,跻身于羽化而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至上之境。& && &心态自由、平和,当下即是云水,胸中自有丘壑、山林。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感:“你看一个歌咏自然的人,走到自然中间,看见了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听见了泉声,以为是情调,会着了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能互相了解,悄悄地诉说着他们的情、他们的梦、他们的想望。”人生要有意境,应该留有闲情。盘桓于生活琐事,忙碌于世俗烦务之中,并为之所累,定然不会有逸致而沉缅于庸俗。虚怀若谷,澄怀味象,方能“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这种态度使人回复到生命本身的真实和宁静,体验超然物外的大自由。鲁迅先生也曾有此感慨并有所劝告,“人生要留有余地,否则精神太疲劳、太压抑,怎能活出趣味来?大而言之:人们到了失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人是有限的存在,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必须留有时间来品味生活,获得对人生之迷的独特领悟。& && &徐訚在《登黄腊关天台山》诗中曾道出了一条宁静致远的生命之歌:“盘溪一路入云边,曲径岹峣别是天。乱壁千寻青接汉,狂波万顷碧当筵。山川胜概应称最,林壑奇观此独偏。惆怅仙人踪迹杳,桃花流水自年年。”盘溪的小路向云边延伸,曲折高峻直到天上,峰回路转,乱壁千寻,碧波万顷,如筵席展开,山川林壑,胜慨奇观,应接不暇,该是仙人所居之地,踪迹难寻,偶尔有桃花随水飘来,又随着流水无声远去,只留下一缕春意淡淡地给人思绪。年年岁岁,春意随着淙淙涧水徜徉而去,当徐訚置身于这山水间,清泉就是他惬意的心灵,不断绵延的小径就是他盘桓的意度,云烟朝岚将他的心摄向远方。其情感随着涧水的婉转荡漾,别有一番滋味;其心境随烟云的起伏飘扬,又似有逸韵周流。人生如此,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境界。& && &徐訚《孟溪访奚健庵山斋》:“幽人抱膝烟霞外,曲径行来对夕薰。仿佛鹿门栖隐处,千林红叶一溪云。”当徐訚融入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回到生命本真状态,与万物相融相即,其境界自然博大了,诗意的情怀油然而生了。这是用生命体现人生之诗,用诗意来解释生命之意蕴。宁静之境之所以能成为人生的审美境界,是因为它使人超越日常生活的感性形式,进入回味无穷的体验之中,有幽人之寂寞、烟霞之远归,体验到曲径行来、夕薰醉人、鹿之隐外、千林红叶、一溪流云,诗人与自然充分融合,留下的只是赏心悦目的审美景观。& && &如今我们已无法看到耕读的茶园山人是否曾戴斗笠耕田,并站在田边土埂之上行吟的诗人形象。如果他们还能一边吟诗,一边敲着牛角打拍子;如果他们偶尔一醉,爬到山坡或墙顶上看月色,那当然妙不可言。茶园山之美,一半靠自然,一半靠诗人们欣赏的眼光。对于一个有闲情逸致、审美眼光的人来说,一片落叶就是一首诗,几声虫鸣就奏出一首歌。莺飞草长,落木萧萧;潮起潮落,月圆月缺皆似诗情画意,茶园山诗人便是这种能以独特眼光去捕促美的存在。茶园山诗人,不免看到、感觉到别人无法在自然之中感受的韵味。& && &茶园山诗人的诗意与思想是同一的,其诗化语言具有启发或唤起意义,是一种非直接性的语言,这种意义只能通过心灵不断融入、体验、沉思,并在人生过程的不同阶段去加感悟才能获得其意义所在。为了使人的生存从物役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只能回归素朴的人性。茶园山诗人从积淀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寻找桃源式的生存观念,以合流成诗化人生的理想,特别是茶园山诗人创造性地改变了三代文明意义中的理想观念,并把桃源式理想中的人改造为诗化的人,通过人生诗化以表达生命的意蕴,从而揭示人的终极意义,使远去的三代文明方式和陶渊明式的理想由难以企及的神圣虚无,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人生,在家族诗化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人的生命的独立和生存,找到了可居可游的精神空间。& && &从诗化人生的境界来说,茶园山诗人的人生内涵无不透射,阐发一种表里澄澈、超旷空灵的审美境界。正如叶朗先生在论意境时,所强调的哲学意蕴时作出的至论。他释道:“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所,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另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茶园山诗人作为人生审美境界的意境,是人与世界冲突与融和、矛盾与统一中寻找心境与外境之间的联系、互动、和谐、等富有创造性活动而获得人生的一种内在充实、博大与丰富。其意境更多的是通过艺术的审美形式使人的心灵擢升、扩展和丰富的过程。使自己在营构的意境中生活,实现藉境观心。(来源:《黔东茶园山文化解读》作者:周政文)
打开微信,点击 发现 ->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同仁社区。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
还没有账号请
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
About TongRen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用户体验提升计划穿越云雾缭绕的平天山
查看:28268 | 回复:489
本帖最后由 a60625 于
15:17 编辑
平天山位于市城区西北部,是中部连绵数百里的大瑶山余脉,千百年来,她就像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生丽质,风韵不凡,神秘迷人。。。。。。。
从城北区去12公里,便进入四周高山环绕盆地,举目四望,林密树茂,山花遍野,村庄田园掩映其间,恍如世外桃源,见到海拔1157.8米平天山奇峰,巍然屹立,云遮雾绕,重峦叠嶂
平天山,山是青绿的山,水是秀丽的水
在这里感谢心雪,战车,老九,牛头的帮助,有你们的支持才使我们能在平天山的大草坪扎营,好爽哦。
废话少说,看PP吧。来张全家福
(819.13 KB, 下载次数: 117)
20:53 上传
下载次数: 117
发表于241楼
山不在高,也不在名气大小。重要的是游山的人有个好心情,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也被你们愉快的气氛感染了。祝你们天天快乐
发表于231楼
楼主的第一次就如此成功!佩服哦。可惜我还没有第一次呢
发表于230楼
哈哈~~~山顶上过N次了~~就是没有走过茶园这边
发表于225楼
进来看看平天山,看看认识和不认识的强驴们。{:5_139:}
发表于224楼
什么是驴行?驴行是什么?为什么驴行?又如何驴行?我想,这个问题平时甚少人会想到。因为,眼下的出驴玩是一种心态。大多数的时候是一种相对休闲的心态。因此,这些问题也就极少人去想了。可是,这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却让我感到,在出驴中,我们是不是更应提倡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驴行文化,从而达到磨砺个人意志、提高个人素养的根本目的?
发表于212楼
8264无处不在。。。
发表于181楼
山路崎岖难挡驴行脚步,漫天重雾不掩驴者风采。。。
发表于177楼
捷捷作为这次活动的总领队,跑前跑后。照顾队员、选营地、下厨、商定行程、线路。是个够负责的领队!
发表于175楼
绿油油的茶山看着就是舒服!
发表于173楼
谢谢老同学这次的出行。让我有幸认识了贵港,茂名,南宁的新驴友。给了一次和老朋友们在一起欢聚的机会。谢谢贵港的朋友。谢谢大捷龙的盛情。谢谢老九的稀饭。
发表于169楼
这次出行有幸认识贵港传说中的牛头、老九、战车等几位强驴,还有美女心雪,在他们周密的计划下和热心伴随下我们顺利穿越平天山,借LZ贵地说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也感谢大捷龙、小李热情陪伴和盛情款待
发表于165楼
对这次共有五地市的驴友参与、人数达二十九人之多的大型户外活动,贵港的驴友相当重视!心雪、战车担纲地接总领队;老九任后勤保障;我侧负责向导。
发表于164楼
首先祝贺捷捷首次组织跨五个地市的大型户外活动成功!!
同时,再次欢迎来自南宁、桂林、湛江、茂名的驴友们到贵港奇山秀水---平天山来!
发表于151楼
捷捷的活动,贵港驴界几位资深强驴都现身了。。。
发表于145楼
祝婕婕MM第一次举办大型户外登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发表于144楼
又见平天山,又见我很多的老朋友!又勾起了好多美好的回忆。。。。。。
发表于122楼
接着步伐来顶帖。
登平天山从茶场起步,到鸡胸岭共二千米的台阶,用了一个小时五十分钟。
发表于113楼
祝贺走私成功
发表于104楼
{:5_153:}巾帼不让须眉。佩服呀!
发表于102楼
你们从茶场出发的好多了,09年我们从某个水厂出发的走了好久的机耕路,我都崩溃抽筋了!
发表于97楼
回复 南海潮 的帖子
8264几位大名鼎鼎的马叉虫相聚平天山
发表于90楼
很多熟人啊
发表于89楼
捷的队伍够强大{:5_153:}
发表于78楼
一堆曝光过度的PP,骚包捷,光影魔术手不是这么用滴
红花满堂,杜鹃似火烧
肉桂生香,婕妤传大捷
发表于73楼
平天山虐得爽{:4_119:}好久不虐了
发表于62楼
{:4_111:}这种穿越爽
发表于61楼
马叉开锅之举,得顶顶!不过前面几张照片个卵大的,差点骂娘还好没骂出来
发表于59楼
{:4_129:}顶捷捷强帖。慢慢欣赏平天山。
发表于52楼
再赞一个是婕婕亲力亲为
云雾缭绕的平天山 漂亮!
发表于49楼
没得去也要强顶
发表于47楼
祝贺一下强驴们
你们辛苦了~!
发表于45楼
美丽的平天山,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
发表于35楼
第一次在平天山露营,好爽哦!
发表于34楼
捷捷的初次,号召力够强的,好多强驴呀!{:4_111:}
鼓励分享 &&驴币 + 2
鼓励分享 &&驴币 + 2
鼓励分享 &&驴币 + 2
精品文章 &&驴币 + 2
给力 &&驴币 + 2
雾气蒙蒙 &&驴币 + 2
支持好活动 &&驴币 + 3
精品文章 &&驴币 + 2
鼓励分享 &&驴币 + 4
鼓励分享 &&驴币 + 4
马叉开锅之举 &&驴币 + 2
欣赏 &&驴币 + 3
.. &&驴币 + 2
分享 &&驴币 + 3
支持 &&驴币 + 3
鼓励分享 &&驴币 + 8
MX &&驴币 + 4
鼓励分享 &&驴币 + 1
顶捷捷的初次。 &&驴币 + 2
支持 &&驴币 + 3
精品文章 &&驴币 + 2
好 &&驴币 + 2
和你在一起真的很开心 &&驴币 + 2
好 &&驴币 + 2
本帖最后由 红烧肉捷捷 于
21:01 编辑
高山茶园。。。。。。。。。
(1011.27 KB, 下载次数: 108)
20:59 上传
下载次数: 108
(899.66 KB, 下载次数: 112)
20:59 上传
下载次数: 112
本帖最后由 红烧肉捷捷 于
21:15 编辑
开始我们徒步。。。。。。。
(210.07 KB, 下载次数: 115)
21:05 上传
下载次数: 115
(239.76 KB, 下载次数: 113)
21:06 上传
下载次数: 113
(1.07 MB, 下载次数: 112)
21:06 上传
下载次数: 112
本帖最后由 红烧肉捷捷 于
21:05 编辑
从这里开始了我们的平天山穿越。。。。。。。。
(958.06 KB, 下载次数: 112)
21:04 上传
下载次数: 112
(237.85 KB, 下载次数: 113)
21:04 上传
下载次数: 113
本帖最后由 红烧肉捷捷 于
21:33 编辑
占坑。。。。。。。
(1.1 MB, 下载次数: 112)
21:19 上传
下载次数: 112
(197.48 KB, 下载次数: 110)
21:33 上传
下载次数: 110
LZ不厚道,占坑占道
本帖最后由 红烧肉捷捷 于
21:17 编辑
心雪 发表于
LZ不厚道,占坑占道
你的动作也太快了
本帖最后由 红烧肉捷捷 于
23:12 编辑
占坑。。。。。。。。。
(157.43 KB, 下载次数: 113)
23:12 上传
下载次数: 113
(97.45 KB, 下载次数: 110)
23:12 上传
下载次数: 110
本帖最后由 红烧肉捷捷 于
23:13 编辑
占坑。。。。。。。。
(158.29 KB, 下载次数: 109)
23:13 上传
下载次数: 109
(133.75 KB, 下载次数: 112)
23:13 上传
下载次数: 112
本帖最后由 红烧肉捷捷 于
23:14 编辑
占坑。。。。。。。。。
(157.42 KB, 下载次数: 116)
23:14 上传
下载次数: 116
(150.29 KB, 下载次数: 111)
23:14 上传
下载次数: 111
绑定QQ账号,轻松分享到QQ空间与腾讯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乌那里批发摩托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