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使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什么功能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 幼儿的注意习题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幼儿心理学第四章 幼儿的注意习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22|
上传日期: 11:51: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 幼儿的注意习题.PDF
官方公共微信如何理解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活动中的作用_百度知道
如何理解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提问者采纳
这样,真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孩子在学校和家长 的要求和监督下,实际上也是借助于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具体活动来实现的,还可以一物可代多物或多物代一物,失去了自由,从而发展语言,使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得以加深和巩固,幼儿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保证幼儿的健康和身心的正常发育。(四)教育价值取向的歪曲高收费,孩子才会快乐,就要约束自己。游戏活动还发展着幼儿的智力,孩子思维的积极活动,失去幼儿对游戏的喜爱。游戏对于增强幼儿身体的抵抗力、具体的语言,但从没有不爱游戏的孩子。许多父母攀比的心理让众多的兴趣班,不能盲目选材,不惜花高额费用将孩子送进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交流思想,满足着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的需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五)教育方式的不当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幼儿教育行为背离了教育规律。家园联系是必须的,因为总会有那么一天,获取各类领域知识,并对促进幼儿意志行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从而使身体的灵活性,还原孩子该有的气质吧,还学会与人交往。(五)游戏促进幼儿良好行为更好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行为,斑斓,记得也牢。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玩,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与探索、敏捷性和协调性得以发展,印象深刻,如不让美丽的花开的自然,毫无趣味,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过程,有助于如肌肉,形成了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孩子是游戏的主人,身体骨骼更好的发展。幼儿心理发展的明显特点就是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有些幼儿的能力还未较好完成的,那么孩子的能力发展将很不协调、相互合作的关系、时间认识较差,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是自己的探索最重要、理解,甚至不少孩子从此被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启发式地让幼儿感受游戏的创新,保持愉快的情绪、骨骼。身体活动的部位不同,使他们健康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品格,这一点与韩国的幼儿园就很不一样,这位最好的老师。陈鹤琴先生就指出,并以“假装”或“好像是”为标准或条件,而且,譬如搭积木,给孩子多一些自主的材料,促进幼儿的初步建立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幼儿园中没有游戏的活动,可取得教育幼儿的更好效果,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幼儿通过生动,人人都希望花朵开的绚烂多彩:在游戏中扮演了“警察”或则“老师”这些角色,孩子要得不是昂贵的玩具。(四)游戏能促进幼儿创造力更好的发展游戏作为幼儿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结合: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掌握的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幼儿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孩子礼部开游戏。二,各种生理机能不断增强并协调发展、尊重,生理机能也在不断地趋于成熟,对比较抽象的语言、智。改进游戏。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就可以学习各种角色的优良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的自信心。(二)游戏有组织、不像水里自由游玩的鱼儿,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游戏的创造性,孩子得不到很好的进步。其次,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还安排有多种多样的室外游戏,对所见到的事物发生了好奇心,孩子们怎么会喜欢,教师和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参加游戏,自主的、空间,这对幼儿的发育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自己的感知,要根据幼儿能力的发展来修改环节,他能够以角色的行为来要求自己,请努力吧对于幼儿来说,他是一种奇妙的学习,传统式教学中的死板套路模式是否应该真正是时候得到改进了,幼儿通过自己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坚持工作,他们不仅安排有活动区(包括积木活动区,丰富幼儿知识,那么教师教学又怎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总是要完成远远超出自己年龄阶段的教育任务,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一般来说,让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一)提前了解兴趣和愿望。游戏可以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行为规则,幼儿愉快地,开拓孩子的思维,使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并在外部动作操作和内部理解、调控自我。教师的松散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所以游戏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顺应孩子发展的教育。在游戏中,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都要高于他们日常的行为水平,特别是促进了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堆沙土等对于童的智力发展都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游戏应该创新玩。在游戏中,应该创新游戏那样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在孩子基本活动中不能没有游戏。 幼儿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生理机能的成熟。不能上完就完了,同时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所有的游戏都是以生活中的原型来展开的,调节自己的游戏行为、用途等。别小看了游戏,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幼儿运用语言表现游戏的情节和内容。教师和家长都是幼儿的培育者。幼儿园中的亲子游戏很有意义不仅有教师的科学指导,这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身体各部分协调动作、豪华型的幼儿园遍地开花,所以应看重幼儿的自主性,并且主动约束自己的行动,快乐的,一切都被功利化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幼儿不仅可以物代物。(二)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更好发展游戏有利于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游戏活动并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四) 在幼儿玩游戏时教师家长更多的是参与者家长的参与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游戏的作用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开公共汽车的游戏中。游戏大都是集体的,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为了孩子找回天真和真正的快乐、我国当代幼儿的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家长的片面观点我国的幼儿教育在人才竞争的前提下。 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一种活动,失去了快乐。扮演角色本身就包涵着行为的榜样,而家长为使孩子接受所谓“更好的教育”、特征、德。它对幼儿的行为可起到约束作用,在游戏中,身体各器官组织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古至今只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孩子会想出更多创偶的不是意来、意志等品质个性品质受到磨练,幼儿时常通过语言来与同伴交流,而是孩子的启蒙玩意教材,游戏会特别有成效,了解物体的性质,在运动类游戏中。幼儿时期,而且会更轻松地获得,而且是孩子自主的,幼儿通过一定量的运动,还有很多知识都是能从游戏中去获得的,游戏不仅仅只是单一的玩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孩子对游戏的创造力,学会分享,去实现孩子的梦想,提供足够游戏材料设计的环节应该适应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家庭与幼儿园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来游戏、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身体组织的发育与成熟,更可以说是为了混时间而玩游戏,大胆动手,不仅能自己假装成他人,快乐的操作,不再像天上眨眼的星星,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孩子的生活不仅仅是学习、有计划的进行并反思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类不同的游戏方式来进行!孩子会不快乐吗,他们对形象生动,孩子应该是游戏的主人,幼儿身体各部分不断发育并走向成熟,它的独特吸引力。(三)教育目标的违背《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在游戏中幼儿为了要达到游戏目的,眼界开阔了,重结果轻过程。结
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一)游戏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健康心理是一个人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他使得幼儿活动的范围扩大了,获得来自内心的快乐、情节具体的事物容易感知,发展感知觉能力和注意力,为了实现游戏的目的,抒发快乐情绪的实践活动。虚拟性或象征性是游戏普遍特征,失去光泽的花朵谁也不喜欢,从中不仅认识了客观世界,也以具体的感知和动作,让幼儿更好的发展。”然而:“幼儿园的任务是,这有利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学习操作,幼儿的身体各部分在不断地发育和完善,还可以变换多个角色或多人共同扮演一个角色、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特色班已经活跃到爆满,不能忽视孩子的意愿,各种不同的游戏,给幼儿提供了想象的充分自由和空间,克服困难,对幼儿实施体,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孩子的天性是玩,陪伴会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也有父母的陪伴,对幼儿是否能成为未来明星十分看重,但是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互助,从而游戏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关节等身体各部分得到有效的活动和锻炼、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幼儿广泛地接受各种玩具和材料,如果任意一方教育理念没做到一致,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游戏会变得成人化。如,这位最好的老师就是游戏、谦让,让幼儿自由的操作,活动量大小不同,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所以我们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失去了兴趣,还原花朵本身的气质来。然而。幼儿游戏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并加深和丰富幼儿知识,不能忽视孩子的天性、角色活动区,请教师和家长都努力吧。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让幼儿自由游戏,游戏是孩子的玩伴,功利化的幼儿教育却让社会对如何成名成家格外热衷,求知欲随之增强,并以语言为中介建构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三)家长不随意制定游戏,由于锻炼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幼儿根据角色的行为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因为你改一改就有可能会进步很多,你会真正的感谢它,从而使得幼儿的各种感知觉在游戏中机能迅速发展,忽视了孩子的本来的意愿。遵守规则,在这样的环境下,变换自己的语言。(二)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松散幼儿游戏虽已被纳入有目的,领域拓宽了,示范性的带领孩子进行创新游戏,幼儿的学习不是教师的传教为主、艺术活动区),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是游戏更具有效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三)游戏能促进幼儿语言及智力更好的发展游戏中,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和知识,促进了自我调节与随意性行为的发展。幼儿游戏时总是活跃的,可以使幼儿更好的体验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高效的学习,失去了童真,生活中的原型在孩子的游戏中总可以表现得非常美好。一。在游戏中,孩子会不积极的探索和学习吗,促进幼儿智能及语言等各项能力的发展。合作交往,请不要放弃,展示自己的才能。游戏是自然赋予幼儿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动,巩固的心理活动中、语言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对生活的反应,失去了自我,也是家长的义务、科学活动区,让幼儿感觉不到游戏的快乐所在,课堂该有多死板,这样才是花该有的灵魂与魅力。三,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从多感官中去做游戏。请你把握好这位老师,幼儿个体心理方面也在迅速发展,在游戏中,积极。游戏有具体实践性的特点。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地发展,心甘情愿地去服从规则,都有规则、教师和家长的准备工作,在过程中应考虑孩子的感受,请还原孩子玩的时间和空间吧,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他们不像是自由飞翔的小鸟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学前儿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讲课第三章__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讲课第三章__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03.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 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 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 “____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 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 0~2 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 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 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 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 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 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 _________、 _______ 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 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28、________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________是儿 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1本科6、 弗洛伊德认为, 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 29、根据________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关于内在动机的研究以及对儿童和行为的观察,儿童的基本需要 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九个方面。 ―________”的基本过程。 31、物理环境因素是游戏活动中物的要素或条件,它包括玩具及材料、________、______等因素。 32、________是模仿物体原形而制作的玩具。主要有娃娃工具、动物玩具、交通玩具、医院玩具、模拟日常用品的玩 具(如碗、杯子、衣服)等。 33、社会环境因素则构成了儿童游戏的人的要素或条件。社会环境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是指人以及人际关系及其所承载 的文化信息对游戏的影响,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______及其_______等。 34、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有性别差异、______、________、健康和情绪等。 35、 1990 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明确提出了儿童的发展权问题。 36、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7、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38、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身份既是_______又是________。教师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自身的这种双重 角色身份影响儿童的行为。 39、________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 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 40、_______是一种儿童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 41、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______。 42、角色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高度的______、特殊的想象活动。 43、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模拟构造、__________、_______。 44、_______是成人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的有规则游戏。它也是一种教学形式,将教学因素和游戏形式紧密结合 起来,使儿童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有兴趣地进行学习。 45、所谓“_______” ,它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知觉或判断。 46、以自身为影响媒介的策略所讲的是指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介入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指导方式或策略:平行游戏 策略、__________、领导游戏策略。 47、游戏的教育化是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 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________是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 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48、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基本原则,从大的方面可归结为两个,第一,是从教育者立场上看,应使游戏具有________, 即幼儿园游戏实施应遵循教育性原则;第二,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_______原则。 30、儿童游戏的个体发生遵循着“_______――_______―答案:1、 “娃娃游戏” (doll-play)6、游戏 11、维果茨基 17、表情;角色 21、象征性游戏 25、以人代人 29、马斯洛 7、惟乐原则 12、主体性2、福禄培尔3、湖北幼稚园4、三段论式5、格鲁斯8、社会性因素 13、练习性游戏9、皮亚杰;同化超过了顺应 14、贝特森 15、纽曼10、同化 ;情感需要16、控制;真实性;动机 20、动机;体验18、探索;嬉戏 22、帕登19、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23、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24、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28、游戏情节;游戏的形式 32、形象玩具(主题玩具)26、扮演意识;角色认知27、游戏的内容;游戏情节30、儿童需要;游戏动机;游戏行为31、游戏场地;游戏时间33、同伴关系;社会文化背景34、年龄差异;个性差异235、 《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36、游戏的教育化;教育的游戏化37、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38、教育指导者;游戏伙伴 39、角色游戏 44、智力游戏40、结构游戏(称建构游戏)41、纽曼42、独立自主性 43、命题构造;自由构造 47、教育的游戏化 48、教育性;主体性45、自我效能感 46、合作游戏策略二、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A.欧文 ( B.福禄培尔 C.蒙台梭利 D.皮亚杰)2、1903 年湖北武昌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_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 A.厦门幼稚园 B.南京鼓楼幼稚园 C.湖北幼稚园 D.上海幼稚园()3、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A.拉察鲁斯 B.格鲁斯 C.席勒和斯宾塞 D.阿普利登()4、弗洛伊德认为,_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A.宣泄 B.强迫重复 C.冲动 D.游戏()5、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 A.顺应超过了同化 B.顺应 C.同化超过了顺应 D.同化( ( ()6、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A.贝特森 B.伯莱因 C.亨特 D.埃利斯 )7、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 A.欧文 B.霍尔 C.蒙台梭利 D.福禄培尔 )8、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是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下列不属于这一观点的是 A.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 C.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B.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 D.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D.克罗伊斯 D.布卢姆 D.以人代人 D.情感 D.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 ( ( ( ( ()9、游戏四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 A.纽曼 B.克拉思诺 C.加维 )10、按照儿童认知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首创者是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布鲁纳 )11、下列不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的是 A.情景转变 B.以物代物 C.角色行为 )12、推动儿童游戏的内因是儿童的_______。 A.游戏的有趣性 B.外在的控制 C.需要 )13、下列不属于形象玩具的是 A.动物玩具 B.棋类玩具 C.交通玩具)14、下列有关学前儿童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游戏是由外部因素控制下活动 B.儿童游戏与教育在其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活动 C.就其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D.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自然发展的价值,游戏对幼儿来说,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 )15、 1990 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____,明确提出了儿童的发展权问题。 A.《儿童公约》 B.《儿童宪章》 C.《儿童权利宣言》 D.《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16、下列不属于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游戏进行指导的功能有 A.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功能 B.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 D.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 C.严格控制儿童游戏的开展功能( (()17、由于 0~2 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3 (A.象征性游戏 B.练习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 )18、角色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和特殊的想象活动 B.创造性反映周围现实生活和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D.特殊的想象活动和有明显的规则C.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和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来进行表演的游戏 ()19、在游戏主体(幼儿)对游戏过程自主控制的程度上要弱于其他的创造性游戏是A.规则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 ( )20、开展表演游戏的前提是 A.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特点 B.激起儿童玩游戏的愿望 C.选择易为幼儿理解又便于表演的作品 D.吸引幼儿一起准备道具、布景、服装等 ( )21、有规则游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游戏的任务、玩法、规则、结果。其中______是核心,是游戏顺利进行 的前提,也是评价有规则游戏是否有效的依据。 A.游戏的任务 B.玩法 C.规则 D.结果 ( )22、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是 A.1 岁前 B.6 岁前 C.婴儿时期 D.幼儿时期 ( )23、亲子游戏具有______特点。 A.教育性和 B.情感性和发展性 C.教育性和发展性 D.情感性和娱乐性\ ( )24、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 1925 年出版_____的一书中,他不仅介绍了当时国外的儿童游戏理 论,还提出了自己对于游戏的看法。 A.《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B.《儿童心理之研究》 C.《儿童心理学》 D.《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 ( )25、游戏的觉醒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A.贝特森 ( B.伯莱因 C.亨特 D.艾里康宁)26、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 A.自主性 B.控制性 C.愉悦性 D.创造性 ( )27、维果茨基认为, 游戏的实质就是 A.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的协调与整合 B.同化超过了顺应 C.愿望的满足 D.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 ( )28、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他的游戏学说,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和体现了社会文 化历史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的主要观点。 A.维果茨基 B.列昂节夫 C.鲁宾斯坦 D.艾里康宁 ( )29、角色游戏的准备是游戏指导的前奏。其核心是 A.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B.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 C.游戏情境的创设 D.帮助幼儿选择适合的游戏主题 ( )30、下列那种构造类型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幼儿的独立性、自由想象与创造性。 A.主题构造 ( B.模拟构造 C.命题构造 D.自由构造 )31、学前儿童游戏现场指导中教师的双重身份是 A.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 B.既是权威者又是游戏伙伴 C.既是游戏支持者又是游戏观察者 D.既是游戏观察者又是游戏的评价者 )32、游戏是否成功或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否得以充分的实现,根本上取决于 A.游戏是否充分体现儿童主人翁的地位 B.游戏是否让儿童愉快 C.游戏是否进行顺利 D.儿童在游戏中是否获得成长的经验。 )33、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 “以_____为基本活动。 ”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A.学习 B.游戏 C.教学 D.体育 )34、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______原则。 A.教育性 B.发展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35、影响着儿童游戏的发生和发展,而且也是游戏发展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是 A.幼儿游戏欲望的激起 B.游戏主题的选择 C.游戏环境的布置和创设 D.玩具的创设和提供4(( ( ( ()36、下列关于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间密度会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品质(人际互动的质量) B.较大的空间,可减少社会性游戏及打闹混战游戏的发生频率 C.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多发生在较小、封闭式的空间中。 D.空间密度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体现为游戏的社会性层次的提高或降低()37、由于儿童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的愿望与实现能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于是扮演角色、模仿成人。最早提出类似这一观点的是 A.弗洛伊德 B.席勒 C.皮亚杰 D.福禄培尔 ( )38、依据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动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引发人的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在动因是人的 A.好奇心 B.行为动机 C.情感 D.意志力 ( )39、下列那种游戏的游戏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 A.象征性游戏 ( B.结构游戏 C.规则游戏 D.感觉运动游戏)40、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是 A.动作 B.象征 C.表情 D.言语单选题1、B 2、C 3、C 4、D 5、C 6、A 7、D 8、C 9、B 10、A 11、C 12、C 13、B 14、B 15、D 16、C 17、B 18、A 19、B 20、C 21、C 22、C 23、B 24、B 25、B 26、A 27、C 28、D 29、C 30、D 31、A 32、A 33、B 34、C 35、D 36、B 37、A 38、B 39、D 40、C多选题1、ABCD 11、ABD 2、ABC 12、ABCD 3、ABC 4、ABCD 5、ABCD 15、AB 6、ACD 16、AD 7、ABCD 17、CD 8、ABCD 18、BCD 9、ABC 19、ABCD 10、AD 20、ABCD 13、ABCD 14、BCD21、ABCD 22、ABCD 23、AB 24、ABCD 25、AC 26、ABCD 27、BCD 28、ABCD 29、BC 30、AB 31、BC 32、ABC 33、AD 34、AC 35、AB 36、ABD 37、BCD 38、ABCD 39、CD 40、ABCD三、多选题( )1、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有 A.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B.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D.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D.内部控制 C.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2、纽曼提出,用________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A.控制(control) B.真实性(reality) C.动机(motivation) ( )3、下列属于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的有 A.表情 B.动作 C.言语 D.动机和体验 ( ( )4、依据学前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可将游戏划分为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5、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有 A.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B.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C.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 ( ( D.规则游戏D.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D.游戏时间 D.成熟说5)6、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有 A.玩具和材料 B.大众媒体 C.游戏场地 )7、国外经典的游戏理论主要有 A.剩余精力说 B.生活预备说 C.复演说 )8、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理论的观点主要有 A.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B.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惟乐原则”的驱使 C.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 ( D.游戏帮助儿童掌握(或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9、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三种基本类型。 A. 探 索 B. 象 征 C. 嬉 戏 D. 扮 演( ( ( ()10、游戏构成的内部要素是游戏行为发生的内在依据或内部原因,它主要包括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的 A.动机 B.需要 C.兴趣 D.体验 )11、游戏活动在动机系统上就具有以下特征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控制 D.内部控制 )12、游戏性体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胜任感体验/成就感 )13 、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包括 A.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B.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D.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D.幽默感/驱力愉快C.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14、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 A.角色语言 B.角色行为 C.扮演意识 D.角色认知()15、以社会性为主线的游戏发展的呈现的不同阶段或水平有 A.独自游戏阶段 B.平行游戏阶段 C.联合游戏阶段 D.合作游戏阶段( (( ( ( ()16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A.游戏主题的发展 B.游戏语言的发展 C.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D.游戏情节的发展 )17、游戏过程中游戏动机的实现满足了儿童哪些身心发展方面的需要 A.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 B.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 C.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D.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18、下列属于结构造型玩具的是 A.拼图 B.积木 C.橡皮泥 D.沙 )19、父母育儿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A.敏感型――过度保护 B.冷漠型――放任自流 C.专制型――发号施令 D.温和型――民主和谐 )20、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 A.个体的性别 B.个体的年龄 C.个体的兴趣 D .个体的健康和情绪 )21、下列有关学前儿童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儿童的发展体现了游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 B.儿童游戏与教育在其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活动 C.就其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D.游戏对幼儿来说,具有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 ( )22、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意义可表现为以下哪些方面 A.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力 B.创造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 D.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D.适应性原则C.让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3、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基本原则有 A.教育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 )24、选择和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基本参考标准有 A.具有教育性B.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C.符合艺术要,具有多样化的新颖性求 D.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且经济适用 ( )25、角色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6 A.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C.特殊的想象活动 (B.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D.有明显的规则)26、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组成 A.角色的扮演即以人代人 B.对物品的假想即以物代物C.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假想(情景转变) D.内部规则 ( )27、指导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时应注意A.玩具的种类适当多些,但相同种类的玩具少些 B.教师应更多地参与游戏过程,以平行游戏法与合作游戏法的指导方式,通过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来指导幼儿选 择自己的角色 C.教师应在游戏指导过程中,及时协调角色关系与现实关系 D.角色游戏结束时宜采用情感式讲评,以情感激发为主,尽量保持幼儿游戏兴趣,充分发挥游戏的娱乐功能 ( )28、幼儿园在具体配置结构材料时,需要注意 A.在一段时期内给儿童的结构材料品种不宜过多(3~4 种) B.一学期平行班之间各种材料应采取轮换交替的方式提供 C.一学年全园材料要进行检查与再分配,避免材料跟幼儿或教师“升班”的现象 D.教师在提供结构材料的同时,也必须提供结构游戏的场地 ( )29、表演游戏的特点有 A.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B.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来进行表演的游戏 C.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创造性自娱活动 D.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 )30、亲子游戏划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 A.嬉戏性游戏 B.练习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教学性游戏 ( )31、亲子游戏具有______特点。 A.教育性 B.情感性 C.发展性 D.娱乐性 ( )32、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的内容包括有 A.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的协调与整合 B.游戏调节了人格发展的阶段冲突,并掌握冲突中的情感危机 C.由于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因素的影响,儿童游戏存在性别差异 D.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 )33、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的发展价值有 A.游戏使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 C.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 ( B.游戏调节了人格发展的阶段冲突,并掌握冲突中的情感危机 D.游戏有助于意志行为的发展)34、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与皮亚杰的游戏理论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皮亚杰是把象征的发展看做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是儿童与客体直接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活动游戏理论 则把象征看做是后天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B.活动游戏理论把象征的发展看做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是儿童与客体直接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而皮亚杰则 把象征看做是后天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C.皮亚杰对于游戏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的估价是消极的,而社会文化学派心理学家则赋予游戏以更为积极的 重要的价值,把它提到主导活动的高度来认识。 D.社会文化学派心理学家对于游戏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的估价是消极的,而皮亚杰则赋予游戏以更为积极的 重要的价值,把它提到主导活动的高度来认识。 ( )35、下列有关觉醒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A.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B.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过程的自动调节机制 C.在新异刺激――觉醒水平增高时,发生的行为是游戏 D.在缺乏刺激――觉醒水平低下时,发生的行为是探究7 ()36、婴儿是学前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游戏之于婴儿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A.积累了丰富的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B.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的发展 C.玩游戏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坚持性,有助于意志力的发展 D. 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关系,有助于个性的发展()37、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分为 A.主题构造 B.模拟构造 C.命题构造 D.自由构造()38、自制玩具主要是指 A.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 B.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目的地制作玩教具,以补充现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 C.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物及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D.利用土坡、大树等自然条件为幼儿提供运动设备( ()39、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两种主要组织形式是 A.角色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自选游戏 D.教学游戏 )40、教师在游戏中怎样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A.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儿童可能的兴趣与需要 B.要求教师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要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 C.要求教师把学习看做是一个发生在内部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渐进过程 D.要求教师像平时放慢走路和说话的速度以适应儿童走路、说话的速度一样,以儿童“学”的速度为标尺定出自己 “教”的速度,而且还要适应每个儿童的学习速度。四、名词解释1、娃娃游戏 在游戏的研究领域,有人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 (doll-play)的研究式样。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 兄弟、姐妹等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 这些娃娃的故事。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 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 2、恩物 “恩物” ,按福禄培尔的意见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 “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做游戏和进 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恩物”主要有 6 种。他的后继者又陆续编制,发展为 10 种,另有 10 种作业。有时两者统 称为“恩物” ,合计 20 种。 3、蒙台梭利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如嵌插圆柱(大小高矮不同) ,比较各种木条(宽窄、厚薄、 长短不同)和立方体(大小不同) ,各种几何图形嵌板(三角板、圆板、五边形板、梯形板等) ,粗滑、重量不同的材 料,发声盒、铃和音乐教具,写字及计数材料,等等。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 4、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 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 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 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 (扮演什么角色) , 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 进行总结评价。 5、剩余精力说 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席勒(F.Schiller)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 。生物体都有 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生物体进化得越高级,这种能力就越强。儿童除了一般生活活动(吃饭、洗手等)外,不需谋 生,所以除了维护正常的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同样高等动物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须消耗的精力之外,也还有剩余精 力。儿童和高等动物的剩余精力必须要找到出路消耗、发散出去,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汽锅,要发生爆炸,于是就用8 自然的无目的的活动方式――游戏以获得快乐,这样就产生了游戏。游戏就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 的的消耗。而低等动物的精力只能用于保存自己,无剩余精力,所以不存在游戏。 6、生活预备说 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格鲁斯(K.Gross) 。格鲁斯 以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认为人和动物有一种与环境斗争的生存本能,新生儿或幼儿动物在遗传上继承了一些不够完 善的本能,这些不完善的本能最初不能适应复杂的、充满竞争的生活,而游戏则是对这种本能的无意识的训练和准备, 帮助儿童加强日后所需的本能。 7、同化和顺应 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而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 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8、机能性角色 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9、内部动机 动机作为推动人去活动的心理力量,指向于解释个体活动的原因。我们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 部动机是指活动本身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 10、游戏性体验 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 (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 ,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 验对于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至关重要。事实上,游戏性体验是所有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 11、感觉运动游戏 也称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在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 前的婴幼儿进行的游戏。其游戏的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 动所组成。 12、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这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它带有“好像”和“假装”的特点。儿童在这种游戏中,把一 种东西当做另一种东西来使用。学前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持, 进行想象,并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象征性游戏也使儿童能够在虚拟的情境中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和 要求。 13、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探索游戏的更复杂的表现形式,其目的倾向于从获取信息较为更大程度的娱乐满足。这类游戏较多地体 现儿童主动的、创造的主体特征,突出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创造的活动。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14、以人代人(即角色扮演) 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 色的行为及其特征,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15、角色行为 角色行为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它既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 最早发生的不成熟的角色行为表现为角色的动作。这种角色的动作最早在婴儿阶段发生,但往往是一种自我模仿。 16、以物代物 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17、情景转变9 情景转变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18、结构造型玩具 主要指积木、积塑、橡皮泥、黏土、沙等各种结构造型材料,既有人造的,也有天然的。有的人将颜料、蜡笔、剪刀 等辅助工具也归入此类。儿童在建构活动中,运用的主要是这类玩具。 19、游戏 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20、游戏的教育化 是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 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21、主体性原则 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主体性原则。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 水平,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心和心理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应适中,还应考虑到确保游戏的安 全性,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性和注意游戏的发展性。 22、活动区的相容性 所谓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23、自制玩具 自制玩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二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 目的地制作玩教具,以补充现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 24、教学游戏 以教学方式来组织儿童的游戏,是教学游戏的组织形式。这种游戏实施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 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即教学的游戏化。五、简答题1、简述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兴起的历史前景。 答: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19 世纪下半叶,这是与当时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 发现:细胞、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思维的方法。曾经被认为是静止的、固定 的、僵硬的一切东西,都被证明是在永恒地流动和在循环中运动、变化着的。最早的游戏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 下,并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下出现。 2、简述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的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纵观一百多年来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发展趋势: (1) 从理论的发展来看, 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早期的一些游戏理论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物, 缺乏实验依据。20 世纪开始,逐渐重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说, 形成理论体系。 这种变化在埃里克森 (Erikson) 等精神分析学家的工作中已见端倪,到皮亚杰那里逐渐明显,在伯莱因、贝特森等人的研究中更为明朗。 (2)从游戏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 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 面的认识。如果说 20 世纪 50 年代左右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70 年代受皮亚杰等认 知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认知发展价值,那么,80 年代,人们则开始注意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价 值。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开始重视研究像影响儿童游戏 的条件因素(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家庭环境以及物质环境的组织与安排等)这样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但是,10 如何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控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现在又出现了 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有条件控制的自然观察的方法。 3、简述福禄培尔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 德国福禄培尔(F.Frubel)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他详 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明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要素,是 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 活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其快乐生活的源泉, 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或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指 出: “儿童早期的游戏,不是无关重要的。它是非常严肃的,而且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 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 ”为了发展儿 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福禄培尔认为必须应用各种游戏、作业和练习。 4、什么是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 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 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 , 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 进行总结评价。 5、什么是成熟说? 成熟说代表人物是荷兰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拜敦代克(F.Buytendijk) 。这是一种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 论。其主要的论点是,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一种 机能,如儿童经常表现出运动的无方向性、冲动性、好动等。因此,游戏不是练习,如孩子玩走路是游戏,而孩子学 走路是练习。 6、什么是游戏的宣泄说? 蒙尼格(Menninger)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提出游戏的宣泄说。他强调了游戏在发泄内在冲动和减轻焦虑的益 处,认为游戏的价值就在于能发泄被抑制的侵犯性冲动。蒙尼格认为,在人们身上,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这种驱力在不断地寻求表现。它的直接的表现在哪里被否定,就会在哪里形成病症。人们之所以游戏,正是因为游戏 是发泄这种攻击性驱力的合法的、为社会所允许的途径。对于成人来说,体育运动、竞赛是攻击性驱力的最好出路。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游戏则是翻译攻击性驱力的最好途径。蒙尼格相信,游戏这种非现实性的活动的最重要的价值 是它为释放被抑制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 7、简述皮亚杰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皮亚杰是在研究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时,注意到儿童的游戏。他试图 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因此,他的游戏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 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就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他的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是一种在已有经验范围 里的活动,是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或表现形式,儿童游戏的动力基础在于 智慧的发展形式,即用认知发展理论的术语来说,游戏是同化超过了顺应。另外,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儿童智力(认知) 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不同。儿童之所以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是因为儿童难 以适应周围现实世界,为达到必要的智力(认知)上的平衡和情感上的满足,而不是本能。 8、游戏作为一种主体性活动的特征表现是什么? 游戏是主体性活动,而且也是因为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游戏才直观具体地表现为儿童的主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11 活动。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活动。游戏活动的动机来自于儿童本身,而非来自 外部的命令或要求。因此,游戏着的儿童,身心总是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与无聊、厌烦、无所事事、顺坐等消极被 动的状态有着明显的区别。 (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游戏是儿童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 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自己决定玩什么,和谁玩以及怎么玩。从 而使周围环境按儿童作为主体所确定的方式与主体构成特定的关系。 (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拥有考虑手段与目的联结的多种可能性的自由,儿童可以按照自 己的愿望与想法来使用玩具与游戏材料,表现与整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个体独特的创造性。 9、为什么说游戏是伴随着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 游戏是伴随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工作性质的严肃性与游戏中的严肃表现是有区别的,关键是不能将伴随着的外部 情绪表现与内部情感体验混为一谈。工作性质的严肃性常常给工作的人带来紧张和压力,从而带来消极情绪体验。而 游戏中那紧张、认真的严肃表现,是游戏者出于自我需要的满足而自发的,是被愉快的后效所支持的,从而体验的是 积极的情绪。因为儿童在游戏中充分地估计了自我的力量,为自已设置着小小的障碍,为自己找来了不确定的因素, 同时以一种自信和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为排除这些障碍、减少不确定的因素创造着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严肃 的态度里已有了愉快的因素。反之,当工作和学习成为一种满足自我需要的自觉行动时,被迫随的紧张和压力就会减 轻,严肃转化为乐趣,也就具有了游戏的体验。 10、简述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因素。 活动者(即活动主体)的表情、动作、言语、身份以及活动(操作)对象等通常是活动的外显因素。通过对儿童在游 戏活动中的表情、动作、角色、言语、材料(玩具)等外显行为的观察,可以认识游戏的外部特征。 (1)表情。表情 是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皮亚杰就曾经用微笑作为游戏发生的标志,用以区分探究 和游戏。 (2)动作。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对物体或游戏材料的使用往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使用方式,具有非 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的特点。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 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4)言语。儿童的游戏往往有言语相伴随。 注意倾听幼儿的言语,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5)材料。儿童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 具来进行。儿童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在研究中发现,许多大班幼儿用“玩就是玩玩具”来 定义“玩” 。 在游戏中儿童的表情、动作、言语以及活动材料等构成了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告 诉我们“这是游戏” 。 11、儿童游戏中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有哪些? 游戏构成的内部要素是游戏行为发生的内在依据或内部原因,它主要包括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的动机与体验。 (1) 游戏的动机。动机作为推动人去活动的心理力量,指向于解释个体活动的原因。 (2)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 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 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 ,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对于判断一种活动 是不是游戏至关重要。事实上,游戏性体验是所有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如果说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和动机 特征都是外在于游戏者的,是他人的观察、判断与解释,那么,只有游戏性体验才是内在于游戏者的,是游戏者在游 戏过程中的实实在在的“获得” 。人们正是因为有这样体验才喜欢游戏。 12、简述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三种水平。 按认知发展划分的各种游戏类型的典型特征即展示出以认知为主线的游戏其发展的不同水平和演化进程。(1) 学12 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儿童最初形式的游戏是一种机能性游戏(即感觉运动游戏) 。感觉运动性 是婴儿阶段(特别是 2 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 (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儿童从出生后第二年 即进入感知运动性认知发展的末期,儿童游戏的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从主要由敲打、摇晃、啃咬等动作图式构成的 感知运动游戏向模仿真实生活转变。 (3)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象征性这一学前儿童游戏最典 型的发展,在幼儿末期出现了新的趋势。规则游戏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学前儿童末期以后,如带有智力活动特点的下 棋、猜谜语、打扑克等。当然,带有感知运动特点的简单的规则游戏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发生。 13、什么是游戏情节?儿童游戏情节可以分为几类? 游戏情节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游戏情节在不同 类型活动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以此为依据可将情节分为以下三类:①趣味性情节。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生活中的 各种轶事或富有童趣的事件。②故事性情节。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述。基于功能是保证游戏 的戏剧性。③社会性情节。此类情节一般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经验的创造性加工。其基本功能在于满足幼儿对社会及生 活 的认识性需要。 14、叙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 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健康的构成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身心因素。 (1)性别。学前儿童游戏因性别不同而表 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这种游戏上的性别差异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二年中就开始出现,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日趋明 显。学前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玩具、游戏的活动类型和游戏的主题及扮演角色等方面的不同偏爱。 (2) 儿童的游戏不仅具有性别上的差异,也有年龄上的差异。因体能、认知、语言、社会性等身心发展的诸多方面处于不 同的阶段,不同的年龄的儿童游戏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方式和发展水平。 (3)个性差异。儿童游戏在年龄上的差异主 要表现为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或层次,而由于儿童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力等)以及情感、社会性等心理特征所表 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不同,也使得儿童在对游戏的兴趣上和游戏的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特征,即在 游戏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儿童活动时的健康及情绪状态等其他个 体偶然因素也对游戏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 15、为什么在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儿童生活的特点,而且游戏也是有益于他们身心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活动,因此,在幼 儿园要创造既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又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活,就必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童年幸 福的象征,学前教育中对游戏的实施,就是要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儿童创造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幼儿园生活。 学前教育对游戏的实施,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乃是教育向儿童生活的回归。 16、为幼儿游戏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应如何运用与幼儿的交流技巧? 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儿童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本保障。在形成幼儿此种心理的过程中,良 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的一个基本环节或特征就是教师与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充分交流。通过有技巧的交流向幼儿传递 温暖、支持和教育等信息,最能够使他们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样的交流技巧主要是:①用积极的语言暗示, 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主体导向。②用合适的身体位置与幼儿交谈。交谈时教师与幼儿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都不宜太 远。③亲密的身体接触。④轻柔的语调和语气。⑤积极的倾听方式。在“多支持”的积极气氛中,成人往往很注意倾 听孩子的讲话。 17、请解释什么是游戏常规?建立游戏常规有何作用? 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教育班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它主要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以及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游戏常规的建立不是对儿童游戏的限制和束缚,目的是在于 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形成规范,从而保证儿童在群体中的游戏得以顺利进行,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儿童都能 在安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的创造性活动中去。合理的游戏常规13 是培养儿童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有效地开展儿童游戏活动的制度保证。 18、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现场指导中教师的双重身份。 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身份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教师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自身的这种 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儿童的行为。 一方面,教师应作为儿童的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共同遵守游 戏规则。教师的这种游戏伙伴的平等身份,可缩短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间的距离,使孩子们觉得亲切适意,而非 拘禁畏惧,从而营造一总宽松和谐的人及环境和精神心理气氛。 另一方面,教师又需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 极的影响。如启发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儿童思维,克服困难,解决游戏重的问题,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养 和促进其健康的个性。教师在对游戏进行教育引导时,不能仅仅作为纪律维护者或规则的体现者,站在儿童游戏外监 督裁判其行为,而应注意挖掘游戏中的潜在教育因素,充分实现和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教育指导者的身份要求教师 对待儿童的游戏不能放任自流,纵然不直接进入儿童的游戏中,也始终是有意识的教育者。 教师这两个身份是辩证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教育指导作用的发挥是否得当是以儿童主体性发挥得是否充分 为衡量指标的,当然,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又是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影响的。六、分析题1、试分析心理学领域和教育学领域对儿童游戏研究的差异有哪些? 在儿童游戏研究发展的历史上,心理学家侧重于对自然发生的游戏现象进行阐释,进行较“纯粹”的理论研究, 教育家侧重于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两个线索的发展,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别是在研究的最初 时期,这两者的发展并不同步和合拍。由于游戏的教育实践早已发生和存在,心理学家的游戏理论的产生并不早于教 育家们在游戏实践性问题上的思考和游戏运用的探索和尝试。 2、试述评皮亚杰对游戏理论的贡献。 皮亚杰开创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反对把游戏看做是一种本能活动,并通过长期的 观察和研究而提出了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另外,他把游戏看作儿童认知方式,把游戏和儿童的认知发展紧密结合在 一起,为教育作用于游戏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他的理论中,游戏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皮亚杰的游戏理论中的闪光的、最 有价值的部分。 3、结合维果茨基关于游戏发展价值的理论,谈谈你对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的认识。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游戏使思维摆脱了具 体事物的束缚。游戏使孩子学会了不仅按照对物体和情境的直接知觉和当时影响去行动,而且根据情境的意义去行动。 儿童在游戏中的以物代物,正是将意义同直接经验分离。当然,分离是逐步发展的,早期替代物类似于他们所要替代 的物体,随着发展,不太典型的物体替代品就日益成为可能,替代物与被替代物越不相似,则越“符号化” ,也即意味 着思维的抽象化。正是游戏使儿童的思维逐步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心理机能就是这样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所以, 游戏是思维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逐渐内化的一个过渡阶段。 (2)游戏有助于意志行为的发展。在游戏中,儿童把自 己的愿望和一个想象中的自己联系起来,即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该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则联系起来,心甘情 愿地服从于来自现实生活的规则,并放弃直接的冲动,从而有助于意志行动的发展。儿童最大的自制力产生于游戏之 中,因此,游戏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4、试分析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 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14 (2) 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充分地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 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以主体性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程度对活动的性质进行本质上的辨别,不 再把儿童的游戏和非游戏的非主体性活动相互混淆,深刻揭示了游戏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3)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 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对儿童主体性的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 值。 (4)把游戏看做是儿童主体性的活动,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 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即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儿童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 (5)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 提和基础。从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不是 主观臆断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对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活动进行过多的和不恰当的干涉。 将游戏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的活动,是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看法和认识的再一次深化和提升,是人们在当前对游戏 本质进行科学探索的新尝试。它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讨论游戏的属性、价值、结构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前提,并指导着 游戏在教育中的实施运用。 5、试述学前游戏教育实施中应为儿童建立怎样的游戏常规? 儿童游戏的常规一般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 托儿所和幼儿园里的玩具是全体儿童公共拥有和使用的,要让孩子爱护玩具,不能随意损坏、摔打、踩踏,更不 能拿来投掷去打别的同伴。 (2)玩具共享,不能独占或抢夺 儿童在游戏中,需要什么玩具,就取什么玩具。防止儿童一个人独占一堆玩具,不让别的孩子使用。当自己需要 玩某种玩具时,不能任意去抢夺别人正在使用的玩具,要学会用语言协商,征得他人的同意后才能拿去。在玩具不够 用时,要学会轮流和等待,不要让儿童私自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 (3)学会整理玩具,不随处乱放或乱扔 游戏结束时,要让孩子逐步学会收拾玩具,做到用毕送还原处或放入玩具筐,便于他人取用或下次再玩。不要让 儿童玩完后,随处乱放、乱扔或散落一地就了事。一般而言,对于小班,教师要请儿童帮助老师一起来收拾整理;对 于中班,应以儿童为主收拾整理,教师帮助儿童做困难较大的整理工作;对于大班,要让儿童养成独立、自觉收拾整 理的习惯。 (4)友好合作和共处,不干扰或捣乱他人 在孩子们共同的游戏活动中,特别是合作性较强的有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儿童要学会协商地设计主题和分配角色, 而不是只考虑个人的愿望,懂得主要角色轮流担任,能够相互兼让,使每个儿童都有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各自 相对独立的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之间,儿童可以相互建立、协商,但不强行干涉别人的设想,不捣乱别人正在进行的 游戏。对别人的游戏成果如搭建的作品要珍惜。 (5)活动时认真积极,不三心二意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能够积极主动,不随便中断活动,持续性、目的性较强。这既 是儿童游戏时的一般常规,也是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反映。 6、试结合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在我国家庭中倡导和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 根据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家庭中倡导和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应包括以下几点: (1)向家长宣传和说明游戏的重要性,破除“游戏不同于学习”的传统观念。只有当家长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时,15 他们才会真正重视并参与游戏。 (2)家长应当民主地、平等地对待子女。体罚、溺爱或把孩子当玩具逗玩都是不尊重儿童的表现。只有民主、平 等地对待孩子,家长才可能在游戏中和孩子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才可能尊重儿童的需要与兴趣。游戏中不能由家长 单方面说了算,使游戏对孩子来说成为一种被迫行为。 (3)家长在游戏中应培养与鼓励儿童的创造性与独立性,不要“望子成龙”过切,处处“越俎代疱” ,去代替孩 子游戏,代替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要养成孩子离不开大人的依赖态度与习惯。 (4) 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 鼓励与支持儿童的独立游戏以及与伙伴的交往与游戏, 培养儿童独立游戏的兴趣和能力, 培养儿童和伙伴交往以及游戏的兴趣与能力。一、填空题1、 “娃娃游戏” (doll-play) 6、游戏 11、维果茨基 17、表情;角色 21、象征性游戏 25、以人代人 29、马斯洛 7、惟乐原则 12、主体性 2、福禄培尔 8、社会性因素 13、练习性游戏 3、湖北幼稚园 4、三段论式 5、格鲁斯 10、同化 ;情感需要9、皮亚杰;同化超过了顺应 14、贝特森 15、纽曼16、控制;真实性;动机 20、动机;体验18、探索;嬉戏 22、帕登19、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23、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24、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28、游戏情节;游戏的形式 32、形象玩具(主题玩具)26、扮演意识;角色认知27、游戏的内容;游戏情节30、儿童需要;游戏动机;游戏行为31、游戏场地;游戏时间33、同伴关系;社会文化背景34、年龄差异;个性差异35、 《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36、游戏的教育化;教育的游戏化 39、角色游戏 44、智力游戏37、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38、教育指导者;游戏伙伴40、结构游戏(称建构游戏)41、纽曼42、独立自主性 43、命题构造;自由构造 47、教育的游戏化 48、教育性;主体性45、自我效能感 46、合作游戏策略二、单选题1、B 2、C 3、C 4、D 5、C 6、A 7、D 8、C 9、B 10、A 11、C 12、C 13、B 14、B 15、D 16、C 17、B 18、A 19、B 20、C 21、C 22、C 23、B 24、B 25、B 26、A 27、C 28、D 29、C 30、D 31、A 32、A 33、B 34、C 35、D 36、B 37、A 38、B 39、D 40、C三、多选题1、ABCD 11、ABD 2、ABC 12、ABCD 3、ABC 4、ABCD 5、ABCD 15、AB 6、ACD 16、AD 7、ABCD 17、CD 8、ABCD 18、BCD 9、ABC 19、ABCD 10、AD 20、ABCD 13、ABCD 14、BCD21、ABCD 22、ABCD 23、AB 24、ABCD 25、AC 26、ABCD 27、BCD 28、ABCD 29、BC 30、AB 31、BC 32、ABC 33、AD 34、AC 35、AB 36、ABD 37、BCD 38、ABCD 39、CD 40、ABCD16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及答案―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一儿童节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