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岑镇西跟单员是做什么的的

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一张别具意义的皈依证—雪公与如岑法师
       
发布时间: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藏密人关注&&&&&&
              从双流机场赶赴成都,不到半个钟头的高速公路车程,虽然安坐在巴士里,心却是向着右侧的华阳镇(今之成华区)遥想而去。华阳镇距双流县不过十五公里,镇上的定光寺,在四十多年前,曾有净土宗大德如岑法师驻锡,与台中莲友结下不解之缘。  印祖为《思归集》作序  如岑法师以印祖为师,民国四十二年,虚云老和尚在〈印光大师画传序〉说:  「其弟子灵岩妙真和尚,及了然丶德森丶廉音丶如岑诸法师,为纪念大师,传播遗教,以宏扬净土,特聘沪上名画家唐云丶孔小瑜,合作大师画传廿五幅。」  岑公一生致力弘扬净土法门,曾编撰《思归集》,摘录佛菩萨祖师,及近世大德所说的念佛法要,以策励念佛行者,使信心未坚固的人得以坚固,愿力不宏大者得以宏大,行持不踏实者得以踏实。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是佛菩萨的开示,第二卷是从慧远大师到犍益大师的法语,第三卷是坚密大师以至印光丶弘一大师的嘉言,第四卷是净土杂咏丶生西证验及兴虚大师〈念佛论〉等附录。  书成之後,送到苏州灵岩山寺,请印光大师作序,因书中收有印祖的文钞,印祖在序中特意以「学人」自称,印祖说:「如岑大师,录其佛菩萨祖师及近世各学人言论」,为什麽叫学人呢?印祖括注云:「近世知识,称为学人者,以前有佛菩萨祖师故,切勿疑讶。」书前有佛菩萨开示,所以近代人只能以「学人」自称,以示尊卑。  印祖为《思归集》作序,另有〈复如岑法师书〉信函,指正书里几处不妥。还为此书作歌:「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与思归净土者,共勉同生西方。  定光寺的印祖雕像事迹  如岑法师仰慕印祖道风,时有书信往来,《文钞三编》就有〈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条例四则学佛者不可不懂的礼仪。民国三十三年,如岑法师在定光寺两边廊道,刻画印光大师雕像,墙上畆的碑记详细记载印光大师的事迹。对印祖的崇敬,於净土法门的弘化,无所不用其极。  鉴定《阿弥陀经义蕴》  雪公与如岑法师因缘从何说起?抗战期间,雪公在重庆,见唯识学者,有藐视净土为「寓言权说」的论点,因而撰述《阿弥陀经义蕴》,书成之後曾请如岑法师鉴定。民国三十八年,《义蕴》在台湾出版时,书後有一篇署名「姑苏灵岩行人传智」的题偈,说道:「炳南李居士,现作维摩身,以文字般若,放作大光明,深入而显出,着《弥陀义蕴》,博采群经注,复加妙答问。先化於台湾,继以及各省,推行全世界,咸返古家乡。因请如岑公,法眼而鉴定。」  引荐南京莲友皈依  抗战胜利,雪公随孔奉祀官乘舟抵达南京。在京三年,雪公趁着公务之馀,在正因莲社讲经弘法。大难不死,民心思定,加上雪公善巧弘化,一两年间,便吸引众多人士想皈依佛法。民国三十七年,雪公致函四川定光寺的如岑法师,蒙法师复函慈允,请雪公在南京正因莲社举行代授皈依典礼。事後,雪公将当天代授皈依典礼情形,再函报如岑法师。  雪公在信中提到,皈依者先行礼佛数日,在观音成道日举行典礼。一切仪式都是遵照皈依证书後的仪式办理。雪公并将莲社取名正因的由来丶莲社修学作风,以及依学校教室方式讲演情形,陈述一番。  如岑法师接信後,遂即在八月十二日复函。  如岑法师效法印祖的书信复函,以「莲友」自称。对雪公讲经不敢仿效丛林讲大座的模式,而改以学校讲课方式,既谦抑又善巧,符合白衣不登座说法的佛制,多有嘉许。  信中提到的一西法师,也是一位净宗大德,他在民国三十七年,於四川威远弥陀寺创办《净宗月刊》,开辟「古德言论」丶「今人着述」丶「佛化消息」等专栏,详细纪录了民国时期净土宗的发展情况,直到民国四十年年底才停刊。如岑法师给雪公的信,及雪公来函,就是登在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的《净宗月刊》第八九期合刊。  介绍台中莲友皈依  民国三十八年初,雪公来台,应台中法华寺智雄师之邀,於四月初一在法华寺首次讲演,於五月初二日开讲《般若心经》,一星期三次,至六月廿二日圆满。雪公在法华寺还设有「施诊处」,开出的处方笺有一千四百馀张。讲完经後,听众想皈依拜师,为雪公拒绝,智雄师在《李老居士讲经周年记念特刊》云:  「李老居士青年学佛,具受菩萨大戒,萨陲行愿,犹如普贤,平等待人如常不轻,慈悲度众如阿弥陀。故讲完了经,不少的人要皈依拜为师者,他老人家戒行庄严,绝不接受。只有介绍四川华阳定光寺净宗道场,如岑法师慈悲摄度,迄今依受度者七十馀人。」  当时正信佛法在台不兴,一般人很难分得清居士与三宝的关系,有人问说:「在家居士为何不能收皈依弟子?」雪公答云:「僧者众也,乃指一切比丘之集团,皈依僧,实皈依其集团。在家人不过近事男女耳,并非比丘,无资入此僧团,何能僭分,妄受皈依?」雪公只是代为引荐皈依三宝,并没有收皈依弟子。因当时台中没有正式的出家僧宝,所以雪公最初都是写信给四川的如岑法师,介绍通信,代说皈依。  民国三十八年,两岸尚未分隔,信件往来正常通畅,在法华寺听雪公讲解佛法的学生,大多皈依如岑法师。例如张庆祝老菩萨三皈证书就是远从四川华阳定光寺寄来的,证书背後还有印祖〈为远道函求皈依弟子略说皈依仪式〉的遗教,与南京正因莲社颁授的皈依证书同一版本。而後台湾与大陆通讯中断,从内地来台的僧宝日多,雪公才就近恭请斌宗法师丶证莲老和尚丶忏云法师丶会性法师等为莲友传授皈戒。  风云变色之际,一张三皈证书「经天复东注」,为两岸做了超连结,深心体会个中因缘,似有一股道意古风,从泛黄的证书飘散出来。  处处水月道场  两岸对峙後,如岑法师境况如何?据《现代佛学》期刊披露,一九五一年,有人对法师的立场,质疑说:「我 公(案:指一西法师)与如岑上人实为川中法门龙象,主持正法,四众钦依,已非一日。不过时代突变,佛教徒应当细心研究:此种突变,向好处变,抑向坏处变。倘向坏处变,吾辈岂能以法徇俗?倘向好处变,而吾辈佛徒,袖手旁观丶略无赞助,则此佛法,与人何益,与世何补?修慧之人,断不应贸然随人,亦不应执法自缚。」力劝法师不要「被『微妙法』束缚住」,足见如岑法师当时笃信佛法,守死善道,不肯随波逐流。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个人志向可以屹立不摇,但是依报环境却作不了主,从《双流县志》得知,民国三十九年以後,定光寺被改成织布厂,及乡里小学用地。也曾利用寺院办过敬老院丶农民夜校及肥料厂等,致使佛像丶殿堂更遭破坏。到了文化大革命,寺里的经书丶字画荡然无存。生产大队将殿堂拆毁,将藏经楼建成礼堂,寺庙地基则划给农民建房舍,最後仅剩破房十馀间。  世事变化,法运无常,即使是佛说法的?树孤独园,如今安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南京,在台湾,因如岑法师而皈依佛门的三宝弟子,往生极乐者大有人在,此中功德,不可计量!岑公完了这场梦中佛事,会在何方起建另一座水月道场呢?                      第405期 公元2010年6月发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佛教净空法师净空法师:当今的佛教有六种,你学哪一种?
  净空法师:当今的佛教有六种,你学哪一种?      净空法师:我学佛之后,我的老师,章嘉大师就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一生没有建道场,哪个地方请我我就到哪里去。   主持人:难怪我们大家都在想,净空老法师怎么好像没有自己的一个庙?   净空法师:那我现在住在香港,是香港一位老居士他的一栋房子借给我用,是无条件的,他说法师你用多久,我就供养多久。给我一把钥匙,里面水电开销全是他的,我统统不知道,这个自在!如果他说这个房子所有权送给我了,我可麻烦了,那这个房子开销我都要操心,这个我不干,你送给我的我不要。过去在台湾,有个简丰文居士是建筑师,他送我一个道场。我就问他,我说你是不是想害我?他说没有,我这是护持,法师,护持正法,我不敢害您。   我说你不害我,你这个房子送给我了,我要不要开销。他说那当然要。那我到哪找钱去?我说你不是害我吗?他说那怎么办?除非每个月开销的你都拿出来,我就要。他真的拿,一个月拿六万,拿了三年,三年之后信徒多了,有收入了,可以够开销了,我再告诉他,你不要拿了。要问人要钱,这个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一生不向人要钱,不化缘,不向人要钱,你送来,要做什么我一定帮你做,比如印经、做慈善事业,我帮你做,我绝不问你要,问你要不叫自找麻烦吗?你送来的时候,想修一点福,我给你服务,我应该做。   主持人:给你做法布施。   净空法师:对,给你做些好事,给你积功德,我们是干这个,这是什么,这就是学释迦牟尼佛。   主持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大智慧。   净空法师:对,这是一种。   主持人:这是一种。第二种?   净空法师:第二种宗教,它变成宗教了。   主持人: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宗教了。   净空法师:不错、不错,它不是宗教,但是变成宗教了。你看它有法会,什么佛寺,它有这东西,所以它变成宗教,这是第二种。第三种学术,大学里面拿着佛经开课程,研究佛学,这是三种。现在还有什么?还有变成企业了。变成旅游观光的地方了。   主持人:有邪教的吧。   净空法师:变成企业了,变成旅游观光的地方了。   主持人:企业了。   净空法师:企业的佛教。   主持人:企业佛教,拿这个东西挣钱去了。   净空法师:好多道场好像开连锁店一样。   主持人:我明白了,您有所指,我很清楚的知道,大陆有很多的名山道场,现在跟企业差不多。   净空法师:这是企业佛教,还有观光旅游的佛教。   主持人:对,旅游点,对、对。   净空法师:末后是邪教的佛教。   主持人:所以六种。   净空法师:所以讲佛教你得搞清楚哪一种。   主持人:所以这个辨教很重要。   净空法师:重要、重要。   主持人:很重要,你到底要学的是什么佛法。   净空法师:不错、不错,你学的是哪一个都得搞清楚。   我们要学的就是要正教的佛法,也就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的佛法。不能被一些怪现象迷惑。就佛教就这么多,你说修佛谈何容易!
历史上的今天:净天法师法相集要,内明,法相宗-五明频道-学佛网
净天法师法相集要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 20:44:14&&&
百日宣佛发起因缘序
我是陕西安康人,俗名胡永忠,生于一九二五年正月。六岁开始放牛割草,随父务农。十一岁上学。十二岁冬因病,母送出家。法号净天。十四岁,父亲去世,弟亦出家,法名观西。十八岁于西安兴善寺受戒。次年,母和妹同时出家,母号辉成;妹名净明。我十八岁住长安兴教寺依妙阔法师学唯识教。二十一至三十一岁住终南山苦行,修行。三十二岁上山西五台山从能海上师学戒学密。三十五岁住陕西华县宁山寺务农。三十七岁,母亲去世。次年,弟亦去世。三十八到四十八岁下放扶风农村劳动十年。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回到终南山观音寺务农自养。妹亦去世。五十八岁朝礼东南十余省经过百余名山大寺院。五十九岁住四川新都宝光寺任讲师。一九八九年二月初应广元政府邀请来天台山,同时开放佛光寺,梵天寺,西禅寺。八六年创建陕西大明寺,为报父恩,开办大僧道场,回向累世父亲超生佛界;九零年创建佛光寺,为报母恩,开办尼众道场,回向累世母亲超生佛界。大明寺今年第六次结夏安居了,佛光寺今年第五次结夏安居了。在这末法时期总算是正规的道场了。我自十九岁以来发菩提心,学菩萨道。所创的寺院名大明者,是佛法身名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光明遍照,亦名大日如来。法身佛国,名常寂光,亦名密严世界。此表般若父德,能转无明痴父为般若德。故名大明寺也;所创的尼寺名佛光寺。亦是报身佛名。因号法藏比丘,果称无量光佛。所居国土,名极乐世界。众生生者,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一生成佛,如是恩德,极表大悲慈母,能生法身慧命,能转贪爱悭母成大慈德。今闭百日关者,一则忏悔罪业;二则求佛加被,使我百日宣佛功德顺利圆满。自佛已还西天,东土历代祖师高僧大德语录注疏,并及高学居士所出书籍遍地皆是,何用净天锦上添花呢,只缘诸佛最初发心,所愿不同,一佛普度无量众生,而一众生须奉无量诸佛。佛所度者,必先结缘,无缘者难度。我自发心以来所度众生数以万计;今更赞佛百日以结佛缘。在这百日宣佛会中,一要录像,二要笔记,修整成册,以结万世佛缘。如有一人听我赞佛功德,发菩提心,至成佛时,普度无量众生,已满我愿。何况现在未来有无量僧俗佛子,见我百日赞佛的录像,阅我赞佛的书册,同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同见弥陀佛,同闻妙法音,同证无生忍,同化诸众生,同满普贤愿,同达寂光地。我常劝人学佛菩萨,学祖师,学善知识,亦向我学,略举如下:(一)我十四岁,父亲去世,虽未孝养其身,而六十年来,不忘为父亲回向;我自十八岁开始奉母,至三十七岁送母往生,至今,不忘为母回向。(二)我自十二岁出家,至今七十四岁,未破大戒。我自十九岁,将此身心奉献十方三宝,普施众生无有自私之心。(三)自母出家时,将所有家业,舍奉双溪寺。我在终南二十里高山,夏天背粮一日一次,每次多者一百三十斤,少者一百一十斤。冬天满地冰雪,无人做饭,我来做饭,夜不倒单。(四)二十余年念满了一百万遍大悲神咒;五体投地拜满了一百万拜佛。(五)头顶,两臂及心胸间共燃了三十五个灯,背上燃了个多宝佛塔,一共一百零八支香疤。(六)七四年,七五年在安康放生共计百万余。(七)巡礼印度,泰国,缅甸。香港并在缅甸请回大小玉佛共三百余尊。(八)曾在终南山前后共住二十年。行过两次般舟三昧;第一次五十八天,他缘破坏;第二次三十天,西安解放,般舟停止。(九)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经六七年,次因大病,虽食两餐,仍然不吃夜饭。(十)文革时在农村劳动十年,未废修福修慧,乃至监狱担粪是修福,念咒是修慧。我在终南山冬天喂鸟;我在宝光寺夏天喂蚂蚁。诸位能学我否?
我们学圣贤多不可举,且指三人以代之。唐代马祖道一祖师,他一生创建四十八个大丛林。百丈怀海大师,他八十多岁天天要劳动,他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还有鉴真大师,赴日弘法五次失败,第六次才到达日本。这足够我们向他们学习了,他们就是佛菩萨,他们就是善知识,马祖道一能创建四十八个大丛林,阿弥陀佛能创建极乐世界,毗卢佛能创建华藏世界,彼是丈夫我亦而,先发大愿,现在办不到,将来一定能办到。
我今赞佛百日,是令大家慕果修因。诸佛都是凡人修成地,他们能修成,我们也能修成。是为百日赞佛发起因缘序也。时维:一九九八年正月初四日于佛光寺丈室
净天自序百日宣佛题目表分十
一。净天发起因缘序;
二。赞佛名号分二:(一),通号:分十1,如来;2,应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间解;7,无上世,调御丈夫;8,天人师;9,佛;10,世尊。(二),别号:分二1,东:分三
(1).毗卢遮那;(2).卢舍那;(3).释伽牟尼。2,西:阿弥陀佛――法报相同,胜应劣应大别不同,名绍万德。
三。赞佛身:分二(一),东:分三1,法身有二:(1)法性身;(2)法相身。2,报身有二:(1)自受用身;(2)他受用身。3,应身有二:(1)胜应身;(2)劣应身。(二),西:阿弥陀佛――法报与东相同,胜应劣应大别,劣应接引十恒河沙世界,念佛众生。
四。赞佛土:分二(一),东:四土隔离,上能见下,下不见上。(二),西:四土圆融,上下互见。
五。赞佛化境:分二(一),东:法,报,化,十方。应身分二:(1)胜应化大千;(2)劣应化阎浮。(二),西:三身普化十方十恒河沙佛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吸铁石,因果成熟接引往生。
六。赞佛修因:分二(一),东:四教修因,障碍太大。藏――教如莲花初生,正化二乘凡夫,兼化钝根菩萨。通――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正化菩萨,兼化二乘凡夫。别――别前二教,别后圆教,正化界外钝根菩萨,无明惑重。圆――圆信,圆悟,圆修,圆证,正化界外利根菩萨,无明惑轻,仗自力修,难中之难。(二),西:四教圆融,依正说法,仗佛力故,易中之易,下品往生,一生成佛,何况中上品者。
七。赞六即成佛:(一)理即佛: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二)名字即佛:承认自己心是佛者,即入此位。(三)观行即佛:依教修行,伏见惑。(四)相似即佛:先断见思,此断尘沙,伏无明惑。(五)份证即佛:初破无明一品至四十一品。(六)究竟即佛:圆证菩提涅。
八。赞佛大愿:分二(一),十大愿王;(二)四十八愿。
九。赞佛依正二报:分二(一),东:三身住四土,各各差别;(二),西:三身无碍,四土圆妙庄严。
十。赞佛接引:九品往生,登三不退,一生成佛。下三品――凡圣同居土;中三品――方便有余土;上三品――实报庄严土;
常寂光土。
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既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势至菩萨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众生四颠倒
佛说四念住
众生四颠倒――(病)无常计常
佛说四念住――(药)观身不净
观身不净:种子不净――父精母血合成住胎不净――可知生处不净――从产门出举体不净――五脏六根全不净究竟不净――死在六月半月后比死狗还臭
观受是苦:(三苦八苦无量苦)结婚是乐――生死业缘成就了杀生吃肉是乐――挨刀还肉帐时苦五欲名利是乐――三恶道报苦了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观心无常:心无常 身也无常 乐也无常 我也无常
观法无我:身也无我 心也无我 受也无我一无我 一切无我 一无常 一切无常一苦 一切全苦 一不净 一切都不净
念住修成了
颠倒消灭了成大菩提
佛初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悟独尊。后成佛时又道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佛果涅十大自在。
佛果涅十大自在
(一),一身现刹尘身,大如弥小如微尘满十方界觉化众生――如是自在名为大我(二),示一尘身,满十方界,万类随形广度众生――如是自在名为大我(三),能现大千身量,一刹那间,轻举飞空过二十恒河沙世界:无有轻重能现轻重:但利众生而无损害――如是自在名为大我(四)安住不动随形万类各令有心成办众事――如是自在名为大我(五)法身如虚空能令众生同时见身各有所求悉皆满愿――如是自在名为大我(六)六根普觉六尘:如光照物不染六尘作大佛事――如是自在名为大我(七)得妙法藏不执有得:名得涅:觉化众生――如是自在名为大我(八)能演一偈,经无量劫:妙义无穷,无分别心如水流风声――如是自在名为大我(九)于一尘中,现十法界依正二报,了了分明,如镜现像,无分别心――如是自在名为大我(十)于一毛孔现法界量无分别心:三世诸佛从初发心乃至成道:于念念中:八相成道互应重重无尽:尽未来际终而复始如日月轮――如是自在名为大我
理即佛――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即佛
名字即佛――能相信自己有佛性:念佛修行一定成佛:即入此位――即佛
观行即佛――用智慧观察十法界唯心所造。想要成佛一定要修行。断十恶修十善:三轮体空是佛因:三轮体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未伏见惑是外凡位,已伏见惑是内凡位。即圆五品位。――即佛
相似即佛――断见惑开天眼。证位不退。初入圣胎。断思惑开慧眼。断尘沙惑开法眼。住行不退。是圆教十信位――即佛
份证即佛――初破无明一品:出圣胎开佛眼。住念不退即能分身百佛世界。现十法界身。逐类随形普度众生。破两品无明,分身千佛世界。破三品无明分身万佛世界。乃至破四十一品无明份证三身五智十大自在。
究竟即佛――圆证三身五智十大自在。返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生死涅犹如昨梦。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自度将毕,度他不息。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转于阳焰法 轮:普度幻化有情于念念中,八相成道:互应重重无尽:尽未来际终而复始:如日月轮。心观佛,口念佛,身拜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先生佛国最后成佛――即佛
净土法门九品往生图
具造上品五逆十恶,临命终时地狱现前,遇善知识,劝令念佛或念半月十日五日**一日一时乃至十念,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见金莲花犹如日轮,如一念顷往生净土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见观音势至说实相法闻法欢喜发菩提心住位不退.
具造中品五逆十恶临终猛火现前,遇善知识劝令念佛,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猛火化凉风,吹诸天花,花上现佛菩萨接引往生宝池经六大劫莲花乃开,观音势至为说妙法闻法欢喜发菩提心住位不退.
或有三宝弟子无惭愧心犯三皈五戒八戒具足戒及造下品逆恶,命终遇善知识劝令念佛,于念念中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即见化佛菩萨迎接往生,经七七日莲花乃开,观音势至说微妙法闻法欢喜发菩提心经十小劫证无生忍住念不退.
四众佛子定心念佛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修下品五戒十善遇善知识赞扬净土命终见佛菩萨放光接引往生宝池七日花开,观音势至说微妙法即证初果过一小劫证四果.
四众佛子定心念佛修中品五戒十善一日一夜持三皈五戒八戒具足戒回向净土临终见佛菩萨放光接引生莲花中七日花开,见佛闻法即证初果,经半小劫成阿罗汉.
四众佛子住念佛三昧更修上品五戒十善回向净土命终见佛菩萨放大光明赞叹念佛功德,行者坐莲花中,为佛顶礼未举头顷已经往生,莲花寻开,具见佛圣说法即证四果罗汉,三名六通十八神变一时俱证.
住念佛定更能讲经说法,发菩提心随喜万善回向净土临终见五百佛圣放光接引,赞言法子汝行大乘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金莲花随佛往生,一日一夜花开,见佛相好不明,三七日后,见佛相好了了分明,闻妙法音生大欢喜游历十方供养诸佛,经三小劫,证无生忍住念不退.
成就念佛三昧兼修六度解第一义回向净土命终见千佛菩萨赞言法子汝修大乘解第一义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如一念顷生宝池中经宿花开,见佛菩萨放无量光,普闻妙音演第一义再经七日住阿耨菩提得不退转,飞行十方供养诸佛,经一小劫证无生忍住念不退.
成就念佛三昧更能正修六度万行发三种心回向净土,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必生净土,复有三人得生净土,一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读诵大乘经典,三修行六念,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定得往生,临命中时具见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无量佛圣百千比丘无量诸天七宝宫殿放大光明赞言法子无量功德,行者自见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往生极乐,见佛报身无量相好,菩萨圣众,宝林宫殿演妙法音,即证无生法忍历事诸佛遍十方界,於诸佛前授记作佛,还至本国得无量陀罗尼门,或破一三至七品无明.
天台教六即成佛 (一)理即佛:经云: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譬喻一堆黄土:理可造成一尊佛像。需要人造;不造不成。
(二)名字即佛:能信自心是佛的人,就入了此位。如土加水成泥。
(三)观行即佛:需要信佛皈依;三轮体空。发菩提心,断恶行善。三轮体空――空――我,肉身无我;心灵也无我。
人,怨亲平等;悉愿度他。
法,万法皆空;如梦幻影。发菩提心――具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华言: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就是佛心。
看我三皈依图解:就知道了。伏见惑如施工造像,形相位成。施工不已悲智双运直至菩提
(四)相似即佛:初断见惑;开天眼。六根清静。次断思惑:开慧眼。证得三明,六通,十八神变。更断二十品尘沙惑,开法眼,伏无明惑,能现九法界;普度众生,如造佛像;面目初成,智慧慈悲就是佛。
(五)分证即佛:无明惑有四十二品:破一品至四十一品;均在此位。破一品无明开佛眼。能分身百佛世界。现十界身普度众生。破两品无明;分身千佛世界。破三品分身万佛世界。如造像成。
(六)究竟即佛:四十二品无明破尽了;五智十身周遍十方尽虚空界;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自度将毕度他不息,如造像圆满。装藏贴金开光典礼。偈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生死涅,犹如昨梦。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转于阳焰法 轮普度幻化有情。
愚痴:贪爱。是众生的父母。
因愚痴:要杀生;要偷盗。五逆,十恶,无罪不造。
因贪爱:要吃肉;要饮酒,三毒,生死,苦海无边。
智慧:慈悲。是菩萨之父母,生育法身慧命;自利则上成佛道。利他则下化有情。
修行以智慧光明破灭愚痴黑暗。以慈悲破灭吃肉等等的贪爱。须知愚痴贪爱是生死,反之即了生死。智慧慈悲是成佛的飞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是上了飞机。三轮体空;万善齐修。要知飞机一定在空中飞。飞到哪里去;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呀,,,
佛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存佛心。口宣佛语。身作佛事。定生佛国。定成佛道。
观音寺 ;净天题于安康天圣寺时维公元一九九七年十月二日。
智者国师依法华经立天台四教:藏
三乘:一,小乘――七贤――外凡――五停心――别想念――总想念――未悟
内凡――暖――顶――忍――世第一――大悟
四圣――四果罗汉(六十大劫成就)
二,中乘――缘觉(百劫成就)
三,大乘菩萨――发四弘愿,修六度――三僧}劫。三恒河沙劫。
藏教(佛为界内钝根二乘凡夫说的。因为见思惑重故):三大阿僧}劫成就初僧}证位不退。二僧}劫住行不退。三僧}劫满证念不退。再经百劫修相好因。于人间菩提树下。示现成佛。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法五十年。住寿八十岁涅。八相成道。一周圆满。
通教(三乘共十地)乾慧地――同藏外凡性地――同藏内凡八人地――同藏内凡见地――同初果薄地――同二果离欲地――同三果已办地――同四果支佛地――同缘觉菩萨地――同藏佛佛地――超藏佛
别教(没有二乘凡夫。都是菩萨。是钝根。无明惑重。有四贤。十圣。)四贤:十信――伏――见惑十住――初住断――见惑
七住――断思惑
八九十伏――沙尘惑十行――断十品――沙尘惑十回向――断二十品――沙尘惑
伏――无明惑
十圣:欢喜地――破一品――无明惑离垢地――破二品――无明惑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破八品――无明惑善慧地――破十品――无明惑法云地――等觉(破十一品无明惑)――妙觉(破十二品无明惑)
圆教(五十八位成佛(利根菩萨无明轻))五品:随喜读诵演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伏见惑
十信――初信――断见惑,伏思惑
――七信――断思惑
――八信――伏尘沙惑
――九信――断十品尘沙惑
――十信――断二十品尘沙惑,伏无明惑十住――破十品无明惑十行――破二十品无明惑十回向――破三十品无明惑十地――破四十品无明惑等觉――破四十一品无明惑妙觉――破四十二品无明惑佛果――洗净无明习气――成就佛果 净土法门有显有密。如岑法师写的是显教净土法门。讲完之后再讲密教净土
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信:信有六信一 ―― 自――相信自己有佛性,三世诸佛都是凡人修成的。
二 ―― 他――信释伽佛。及十方诸佛赞叹净土依正庄严功德真实不虚。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真实不虚。
极乐世界真实不虚。
三 ―― 因――恶人造上中下五逆十恶。临终遇善知识教求忏悔发菩提心,至诚念佛少至十念往生――(下三品)
善人修上中下五戒十善定心念佛一日――七日一心不乱未悟――(生中三品)
大乘发菩提心得念佛三昧,开悟分上中下往生――(上三品)
四 ―― 果―― 是九品往生。
五 ―― 事――实有阿弥陀佛。实有极乐世界。
六 ―― 理――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想念极乐世界是弥陀心造得。无量寿。无量光。也是他心造的。我发菩提心。念佛断三惑。^五智。成就十大自在。无量光,寿,也是我的自性弥陀。
(一)求生――念佛是正行。万善齐修是助行回向净土。
(二)发菩提心――所有功德回向累世怨亲债主。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同成佛道。
行:有――因果事理凡圣
因,事,凡――念佛念到一日――七日一心不乱。
凡夫未开悟。是因中事一心――分上中下往生中三品。
念佛念到开悟伏见惑分上中下往生同居土上三品。
果,事,圣――圣人念佛――断见思惑。是果中事一心,分上中下生方便土三品。
理――念佛念到开悟伏见惑分上中下往生同居土上三品。
念佛断二十品尘沙惑。伏无明惑。分上中下往生实报庄严土。
圣――念佛断二十品尘沙惑。伏无明惑。分上中下往生实报庄严土。
前天讲的是如岑法师节录大乘显教赞阿弥陀佛功德今天是讲以大乘密教赞扬阿弥陀佛无量功德
密教五部妙法――五方,五色,五大,五因,五果。
五方――东方,南方,中方,西方,北方。五色――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五大――地大,水大,空大,火大,风大。五因――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准提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五果――阿z佛,宝生佛,陈穑滞臃穑删头稹
五方,五色,五大,五因,五果,五智,五部――这就是法界藏体相用妙妙妙
九识转五智:前五识转――成所作智六意识转――妙观察智七末那识转――法界体性智八阿赖耶识转――平等性智九庵摩那识转――大圆镜智
五部――东方金刚部,南方宝生部,中央陈浚鞣搅ú浚狈匠删筒俊
一佛俱五智
五智现五佛
续藏: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菩提流支译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诵持往生神咒十万遍阿弥陀佛常住顶上日夜拥护,临命终时往生极乐世界。
又舍利弗阿弥陀佛名号俱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念佛名号即是总念十方三世无尽三宝。
阿------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弥------是十方三世一切菩萨,缘觉,声闻,圣贤僧。陀------是大小显密八万四千陀罗尼神咒秘密法藏。佛------因:是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果:是法界藏身。------阿------是法界藏身之-----妙体。
弥------是法界藏身之-----妙用。
陀------是法界藏身妙体---妙用一合相。
佛------俱十种功德名号。
南无―― 是梵语-----有十义------(一,深信。二,切愿。三,实行。四,迎请。五,恭敬。六,顶礼。七,皈依。八,归命。九,求救。十,速急圆满成佛;普度十方法界众生。)阿--------------是----------真空门弥--------------是----------妙有门陀--------------是----------大总持门佛--------------无量寿----是大般若涅金刚定:尽未来际常住金刚定;无有不定 时。也是海印三昧。
无量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圆满觉。大般若:大福德:大慈大悲。十大自在。尽未来际常觉不迷。
是十三光佛-----------------无量光佛
超日月光佛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来――十如(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法界各具十如:成百界千如:等等)
――承本愿力来化九界众生。(仿同先德号)
应供――九法界(堪为福田号)
正遍知――法界(遍知法界号)
明行足――五明(果显因德号)
善逝世间解――解脱九法界众生(妙往菩提号)
无上士――佛最上(达伪通真号)
调御丈夫――大雄大力大勇健大慈大悲等等(摄化从道号)
佛――三觉(一,自觉,超六凡不觉;二,觉他,超小乘;三,满觉,超五十二位菩萨。)(觉悟归真号)
世尊――三世间之师(一,正觉;二,有情;三,国土器。)(三界独尊号)
往生神咒是阿弥陀佛心咒。念咒就是念佛。念佛也是念咒。念佛妄想多:就念咒。真正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不念咒也可以。念佛念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独有一句佛号了了分明:无分别心:心是佛。佛是心。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此是佛因成就。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三月,半年。未开悟:名因中事一心不乱。名为初机念佛三昧。分上中下。念到开悟:分上中下。是因中理一心不乱。伏见惑。是凡夫。圣人。念佛念到断见思惑。伏尘沙惑。是果中事一心不乱。是圣人。念佛念到断尘沙。伏无明。是果中理一心不乱。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化身佛从心想生。圆满报身佛。清净法身佛:都是从心想生。阿弥陀佛这些功德:是佛心想生。极乐世界也是从心想生。我们学佛念佛拜佛是心造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第一大愿――国无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牲。
第二大愿――国中天人皆无量寿永不堕三恶道。
第三大愿――国中天人皆是金色相。
第四大愿――国中天人皆同佛身相好光明。
第五大愿――国中天人得宿命通。能知过去百千亿那由他劫事。
第六大愿――国中天人得天眼通。能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
第七大愿――国中天人得天耳通。能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受持不忘。
第八大愿――国中天人得他心通。能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果众生心念。
第九大愿――国中天人得神足通。于一念顷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
第十大愿――国中天人断见思惑得漏尽通。不贪计身命无我相。
第十一大愿――国中天人常住定聚永远不死。
第十二大愿――我成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百千万亿诸佛世界。
第十三大愿――我成佛时。寿命无量超过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数。
第十四大愿――国中声闻无数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经百千劫悉共计较不知其数。
第十五大愿――国中天人寿命无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
第十六大愿――国中天人无有不善名。无女人修罗三恶道。
第十七大愿――十方世界无量诸佛悉称我名劝化众生。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十八大愿――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决定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九大愿――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命终时我与观音势至诸菩萨众现其人前放光接引一刹那间往生宝池莲花化生。
第二十大愿――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决定满愿生莲花中。
第二十一大愿――国中天人皆是三十二大丈夫相。
第二十二大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道供养十方诸佛开化恒沙众生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修普贤之德。
第二十三大愿――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遍至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
第二十四大愿――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无量妙供随意即至无不如意。
第二十五大愿――国中菩萨能演说一切妙智诸法。
第二十六大愿――国中菩萨皆是金刚那罗延身。
第二十七大愿――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大千众生同得天眼经百千劫不能辨其名数。
第二十八大愿――国中菩萨少功德者能见菩提树王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香光充满无量世界示作佛事。
第二十九大愿――国中菩萨受读经法讽诵持说得无量总持辩才。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大愿――国中菩萨三昧总持辩才犹如大海无有限量。
第三十一大愿――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
第三十二大愿――自地以上至虚空中楼阁宫殿池流花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妙宝百千种香集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断恶烦恼皆修佛行。
第三十三大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
第三十四大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皆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
第三十五大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往生净土莲花化生。
第三十六大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
第三十七大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第三十八大愿――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不求裁缝捣染浣濯。
第三十九大愿――国中天人。所受快乐。超过漏尽比丘。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大愿――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
第四十一大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具足。无有缺陋五根。信进念定慧。
第四十二大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速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
第四十三大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加官家王家佛家。
第四十四大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开根本智。
第四十五大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
第四十六大愿――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佛说菩萨说国土大地万物同说。
第四十七大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即得至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不退。
第四十八大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即得不退转。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表解
如岑法师监定}凌鹤居士制表
(一)名义阿――译云无
光明无量“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弥陀――译云量
寿命无量“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劫”
(阿弥陀经说)佛陀简称佛――译觉者(有三义)自觉――觉悟心性真常。解脱烦恼生死。
觉他――普令众生自觉。各复真常佛性。
觉满――自觉觉他。功行圆满。乃名为佛。
(楞严经详说常住真心)
(二)因地――法藏比丘――原系国王。因听世自在王佛说法。弃位出家。发四十八愿。经无量劫。行菩萨道。功圆成佛。号阿弥陀。建极乐国。摄引十方众生(无量寿经详说)
(三)本愿――四十八愿(详见无量寿经)其中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九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二十愿云:“设我得佛。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四)成佛――(阿弥陀经云: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
(五)领土(报土所感)
(1)名义――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此下至(4)见阿弥陀经。而无量寿经言之更详)
(2)方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3)依报庄严(环境)栏网行树妙――七重栏J。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池阁莲花妙――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花乐伸供妙――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化禽说法妙――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此鸟非是罪报所生。乃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风树叶韵妙――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4)正报庄严(国民)声闻――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菩萨――诸菩萨众。亦非算数之所能知。众生――众生生者,皆是阿@跋致。(不退转)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候补佛位)其数甚多。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5)往生资粮(信
信重要信之
佛法大海。信位能入。“往生净土。须要真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莲池大师)
非信不足启愿。(弥陀要解)
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经)
自性真常。与弥陀不二。但被烦恼所缚。枉受生死。若念弥陀。自然惑尽成佛。
华严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皆得现前。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信他佛说不谬
释伽如来。深望众生。一生成佛。故无问自说此带业往生之念佛法门。可知决无诳语。
弥陀世尊。发四十八愿。庄严净土。摄受众生早已满愿成佛。可知决无虚誓。
六方诸佛。欲令众生。深信佛说此微妙法门。故各出广长舌相。以赞叹而证信。可知决无异言。
普贤菩萨于华严经中。以十大愿王。导引善财。及华藏海众诸大菩萨。同归极乐。
马鸣菩萨宗百部大乘经。造大乘起信论。末后示人专念弥陀。即可往生西方。
龙树菩萨于婆娑论谓念佛乃易行道。速出生死。
智者大师著十疑论专志西方。
慧远大师创莲社。专弘净土。
永明禅师著四料简。终身念佛。
百丈禅师谓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华严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导归极乐。
法华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观无量寿佛经谓五逆十恶。称念佛名。亦得带业往生。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定散二种念佛。皆成佛种。因地不真果遭纡曲。菩萨畏因。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定散二善。兼愿具足。定到莲台。凡夫畏果。(指恶果)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十万亿佛土外。必有极乐可求。不同庄生寓言。以事由理成故。
星球无量。世界无量。科学进步。证明愈多。 信理
尽法界唯自心现。况止十万亿土之遥。以理由事显故。
净名经云:心净国土净。心秽国土秽。
愿重要愿之
弥陀要解云:非愿不足导行。
阿弥陀经云: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愿理娑婆众苦充满故。转生易昧故。成佛至难故。
愿生极乐。安乐无边故。生即不退故。决定成佛故。
行重要行之
非行不能满所愿而证所信。
正行观像念佛事一心――注视佛像。口称佛号。不缘余境。无间杂乱。理一心――观与不观。心像一如。不迁不动。及观余境。悉融佛境。
观想念佛详见无量寿佛经。
持名念法一心事一心――专注无间。口念耳听。心念心听。句句分明。理一心――念能念所念。心心入寂。无念亦无。
规仪普通念法(一)礼佛三拜。(二)阿弥陀经。般若心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各一遍。(三)往生咒。大悲咒各三遍。(四)赞弥陀八句偈一遍。(五)念那末弥陀佛一千遍(或多或少自定之。以有恒为要。并以绕佛为佳。若不便。或跪立坐念均可)(六)跪念那末观世音。大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遍。(七)发愿(朝念“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等)。暮念“一心皈命极乐世界――等――(八)三皈依(九)回向(十)礼佛(或问迅)而退。
事忙人念法(一)礼佛三拜。(无像处。向西方问迅。)(二)合掌念佛十念。(每尽一口气为一念。每一念不计遍数)(三)回向。(四句偈。愿生西方净土中――)(四)礼佛(或问迅)而退。
助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回向净土。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6)往生品位
九品――摄上中下三根。纵五逆十恶。但念佛号。亦可带业往生。(详见观无量寿佛经)
(六)净宗宝典
根本经疏:《无量寿经》。《十六观经》。《阿弥陀经》。《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无量寿经净影疏》。《十六观经四贴疏》。《弥陀要解蒙钞》。《弥陀疏钞》。《弥陀圆中钞》。《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辑要疏》。《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续法疏钞》。
重要辑著:《净土十要》(正附二十余中。皆精要论注。往生论注即其一)。《净土圣贤录》。《印光法师文钞》。《龙舒净土文》。《印光法师嘉言录》。《径中径又径》。《净土宏纲论》。《安士全书》。《阿弥陀佛圣典》。《近代往生传》。
(有上诸书于净宗众义。亦可备知。若欲博览。请详净宗书目。或佛学图书目录酌请之)
威远中馑掠∈楹牖缬⌒
回向偈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
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
总愿成佛道
普为出资及读诵受持辗转流通者回向偈曰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悉皆尽灭除
人各习礼让读诵受持人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公元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一日敬印三千册净天法师法相集要欢迎翻印
前五篇文章
后五篇文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控专员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