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堵墙仅穿文胸引众人围观观龙舟赛

Copyright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 传真:029-端午节北京开展赛龙舟 250米直道竞速丰台队落水
  16:22:21 来源:法制晚报 
  端午节,赛龙舟。今天上午,来自本市10个区县的29支参赛队伍,以及来自清华、北大、中央民族大学等14所高校的20支参赛队伍,在本市最大的水上乐园金海湖上一决高下。  今儿是端午节,作为传统民俗活动,赛龙舟
  ,赛龙舟。今天上午,来自本市10个区县的29支参赛队伍,以及来自清华、北大、中央民族大学等14所高校的20支参赛队伍,在本市最大的水上乐园金海湖上一决高下。
  今儿是,作为传统民俗活动,赛龙舟已经成为民间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水上娱乐项目。比赛采用12人龙舟进行比赛,设置了500米直道竞速和250米直道竞速两项赛程。
  上午,金海湖龙舟赛举行了开幕式,各项赛事参赛队伍将在为期一天的比赛中展开精彩纷呈的对阵角逐,并决出最终名次。
  250米直道竞速小组赛中,丰台队在码头准备出发之前,有队员失去重心致使船只侧翻,12个人全部落水。但是这场小意外并没有影响好心情,一众人嘻嘻哈哈爬上了船,继续比赛。
  除了观看赛龙舟,游客还可在景区内进行游船、快艇、水上摩托、水上飞伞、自驾船等众多水上娱乐项目。同时,目前世界首个悬挑式蹦极已经落成,水上飞人、滑水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此外,端午小长假期间,小朋友还可以到园博馆参加&小手画世界&活动,展现属于自己的长卷绘画,临摹世界名画。
  昨天正逢&六一&,小朋友临摹的是莫奈的组画《睡莲》,数十名孩子趴在画卷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观察能力,用最天真的表达方式,用&小手&去描绘世界大师的&名作&。
  小长假期间,园博馆还推出园林探索之旅、亲子插花、创意手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责任编辑:李丹
】【】【】
内容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更多关于 端午节,北京,赛龙舟 的新闻:
精彩图片:
聊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聊城新闻网是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所属《聊城日报》、《聊城晚报》刊登新闻及其他作品的唯一授权使用单位,上述作品电子版的版权均为聊城新闻网所有,严禁任何网站擅自转载或盗用。
任何网站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需事先征得本网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聊城新闻网,作者□□□”等字样。
截止今日,聊城新闻网没有书面授权任何网站转载使用本网作品。
近期发现聊城若干网站擅自盗用聊城新闻网发布的新闻报道、照片、视频等。为此,特郑重声明:凡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的网站,务必于三日内将本网作品撤除,并保证以后不再转载,否则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聊城新闻网电话:07版:中国湖泊休闲节特刊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 往期回顾 & && &&&
姑娘老外参赛 网友组团助威
龙舟赛场故事多
中国青年报
&&&&尽管第三届中国湖泊休闲节龙舟赛的竞赛规程注明了“选手性别不限”,但多数参赛队伍派出的都是清一色的男选手——毕竟,男选手在力量方面比女选手要有优势。
&&&&但有两支队伍带上了女选手,并且是划手:上海体育学院龙舟队有4名女生随队,其中有两名女生——严秀和张璐进入了替补名单;而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龙舟队则有4名女选手上船参赛。起初,因被安排在离水上舞台较远的赛道,且赛事争夺激烈,观众和记者们都没有发现苏州队的那4名女选手。直到3000米追逐赛进行到外半圈的时候,有眼尖的记者才发现,船上还有4位巾帼英雄。
&&&&尽管上海体育学院龙舟队并未派女划手登船亮相,但他们的队伍中却有一张洋面孔——来自美国的交换生Cory。
&&&&Cory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龙舟比赛,很开心也很激动。“能和队友们一起通力合作,在这片美丽广阔的湖面上比赛,真的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Cory表示,能在这风景如画的湖区举办龙舟赛,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肯定能为东钱湖带来不少的客流量。在这里,游客们在欣赏到东钱湖美丽景色的同时,还可以看到精彩的比赛,是休闲旅游的好方式。
&&&&据此次带队参加比赛的上海体育学院龙舟队负责人顾程园介绍,通过一周的集训,Cory划起龙舟来已经有模有样,“他上手极快,运动是没有国界的”。
&&&&顾程园还告诉记者,除Cory外,上海体育学院龙舟队还有一名来自巴西的队员,名叫汉尼斯。而在其余23名队员中,有6名是女队员。“我们的龙舟队可谓是‘龙凤组合’、‘中西合璧’。”顾程园说。
&&&&比赛结束后,有着赛艇经历的Cory还与记者交流了他对赛龙舟这项传统中国民俗运动的看法。他表示,同赛艇不同,赛龙舟有着独特的魅力。划龙舟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风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选手在赛龙舟运动中感受到的团结友爱、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团队精神,更是千金难买的财富。
&&&&文艺表演显用心
&&&&除了竞争激烈的龙舟赛吸引眼球外,组委会安排的文艺演出和滑水表演也让各位嘉宾和观众大饱眼福。
&&&&首先要提一下为龙舟赛而专门搭建的水上舞台。该水上舞台距离岸边的观礼台约20米,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舞台上竖立着两个展架,中间是“东钱湖龙舟赛”这6个红色的大字,字的两端正好与展架板上的龙首龙尾相衔接,组成了一条飞龙的样态。在正对着观礼台的舞台挡面上,印着象征东钱湖龙舟精神的“同舟共济&奋勇当先”8个大字。舞台两侧各停泊着一艘游船,作为演员的候场休息、更换演出服的场所。
&&&&当天的文艺表演以歌舞为主,既有男声五重唱《众人划桨开大船》这样寓意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应景歌曲,也有专为东钱湖定制的主题曲《幸福水岸》。此外,还有威风锣鼓、中国太极功夫扇等群众性文艺表演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龙舟赛间歇期进行表演的多数表演者来自东钱湖本地。其中,中国太极功夫扇是由东钱湖武术协会组织的表演,该协会秘书长袁雅花告诉记者,参加此次表演的30名成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年龄最大的68岁。
&&&&而由组委会邀请的中国青年艺术滑水队带来的滑水表演更是让岸边的嘉宾和观众大开眼界。其中,水上金字塔由6名滑水队友由上往下依次排出1至3人的阵型,在快艇的带动下在水上急速滑行,队员需要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很好地掌握身体平衡。而借助水上跳板完成的前后空翻滑水翻腾则考验队员的身体柔韧性和瞬间的反应能力,在被快艇带上跳板后,需要在腾空约两米的极短瞬间内完成空中翻转动作,并保证下落后仍保持站姿不落水。
&&&&对大多数观众和嘉宾来说,尽管在东钱湖边能不时看到游船、垂钓等亲水项目,但观看如此高水平滑水表演的机会还是非常难得的。滑水队员的每一次腾空都能引来阵阵惊呼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
&&&&网友组团来助威
&&&&10月15日是农历九月十九,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出家之日。当天来东钱湖小普陀景区烧香拜佛的香客较平日多出很多。正好又碰上第三届湖泊休闲节龙舟赛的举办,聚拢在湖岸观赛的游客在水岸边形成了好几道人墙。
&&&&记者沿着长堤漫步,看到前方围了一群人。挤进人群后发现,原来是一位老大爷在表演乒乓球特技。只见他一手拿着酒瓶,一手拿着特制的迷你乒乓球拍,左右开弓,表演花式颠球。
&&&&在向围观群众打听后得知,这位68岁老人的这手乒乓球颠球绝技,已经练了20多年了,还曾上过“中国达人秀”的舞台,并曾接受过国内外多家媒体的采访。他告诉记者,他得知今天赛龙舟后,特地赶来露一手,“我年纪大了,不能为他们呐喊助威,只能用自己的特长,以这种方式为他们加油了。”
&&&&在陶公堤上“围观”龙舟赛的除了单个或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外,还有专程组团前来的。来自宁波市区的章阿姨是一名退休工人,非常喜欢户外活动。退休后,她经常和朋友结伴郊游。不仅如此,这群好友还专门组建了一个QQ群,如今的成员已经超过百人。每周,群里都会组织自愿参加的郊游活动。
&&&&在得知10月15日中国湖泊休闲节组委会在东钱湖举行龙舟比赛后,章阿姨她们从一周前便开始策划这次郊游。当天,章阿姨和60余名网友一起到东钱湖游览,观看龙舟比赛,为本地的队伍助威。
&&&&“年年来东钱湖,年年有不一样的风景,东钱湖成为宁波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年年看龙舟比赛,年年有不一样的收获,龙舟比赛已经刻进宁波人的精神里。”章阿姨说。
&&&&(本文采写:本报记者来扬、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记者胡晓、上海海事大学学生记者洪杏、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记者沈亚婷、浙江万里学院学生记者邱利伟、东华大学学生记者白海燕)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湘潭风雨龙舟情
湘江、涓水、涟水汇聚在湘潭,在城市中部形成了一个天然港湾。自古码头商业贸易发达,也催生了丰富多彩的龙舟文化;每年端午节期间湘江上都会上演几十艘龙舟竞渡的精彩场面。
&#9679;&撰文、摄影/旷惠民
湘潭之城,在水一方;龙舟是水的庆典,是风的赞歌。
龙舟竞渡,飞龙在天;划船在浪里争雄,在鼓里飞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潭的龙舟活动已经在湘江上激荡了上千年。
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湘潭的龙舟文化是一种河运商业文明的结晶。
龙舟浓缩成文化符号,历经风雨依然飞驰在江河湖泊间而生生不息。
【新龙展雄姿】
重金打造的传统龙舟
湘潭十六总中山码头花费重金打造的新龙舟完工了,工人们正在用吊车吊运龙舟下水试游。
农历的三月三过后,湖南湘潭老街的古树在春雨滋润下一夜之间吐出新绿。十八总码头下的江面变得宽敞起来,混浊的河水激流而下,又到了湘江涨水的季节了。老街各码头一年一度的龙舟活动在这春雨里拉开了序幕。
热爱龙舟活动的陈建文以前当过“国标龙舟队”的教练,带队到岳阳汨罗江参加过国际龙舟比赛并取得过不错成绩。从单位退休以后一直想打造一艘属于十六总中山码头的传统龙舟。在他的牵头下,由老铁匠林少奇、水手指挥沈成林等人组成了新的“中山龙舟委员会”。以前中山地段没有龙舟,很多人都是到十八总聚在一起参加活动。如今一家分成两家,两个码头的人们一夜之间变成了竞技场上的对手。&
初夏,湘潭老街各码头会邀请龙舟制作工匠修舟造船;制作一条龙舟从绘制图纸,到选材、加工都非常讲究。
中国最早关于龙舟的记载,始见于《穆天子传》:“天子乘乌舟龙本浮于大沼”,可见龙舟早在屈原出生前已经存在。后来,屈原有“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的诗句。屈原死后,为纪念这位酷爱龙舟的爱国诗人,人们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龙舟节,在江面上举行龙舟竞渡。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龙舟竞渡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竞技。然而龙舟的制作,却一直保留着最原始的神秘色彩。
农历四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早晨,太阳穿过云层露出了火红的脸庞。阳光照射着老街马路上的积水形成了一面面镜子。陈建文骑着那辆老式单车从阳光山庄新家赶到中山路的老屋里。今天他特意穿上了西装,雪白的衬衣领衬托出喜悦的脸庞。街坊们高兴地和他打着招呼,他忙里忙外地接待来客,准备今天的造船开工仪式。在菜市场后面的高架层里,人们拉起了红色的横幅。陈建文公布相关单位和个人赞助资金收集情况后,造船马上开始。
如今打造一条全新的传统龙舟需要3万多元。加上服装、餐饮、奖金等其他开销,组织一次龙舟赛要10多万元。
71岁的林少奇是湘潭有名的龙舟活动爱好者。他擅长总结经验,经他组织指挥打造的龙舟结构合理,载人下水后变形小,划起来速度快,有过不俗表现。“这是从原湘潭造船厂前辈曾桂秋老人那里复印的,是湘潭传统龙舟制作图纸。”林少奇一边指挥着木匠师傅裁木料,一边对我介绍到:一条龙舟从组成结构、选材到保存都是非常讲究的。龙舟家族庞大,有10人划的“短龙”,有上百人划的“长龙”,有国际赛事上看到的“标准龙”,也有端午节民间竞渡的“传统龙”。
“一条标准的龙舟一般长25米,最宽处2米多。”陈建文在一旁娓娓道来:“船的主梁是用粗大的圆木做成的龙脊,龙脊相当于龙舟的脊椎,贯穿整条龙舟,是整条龙的核心部位,在船的中部用两个圆木交叉构成竖立的‘油叉’,它是拉紧前后船头的绞紧机构。载人后可以调整船的弯曲度,保证50人上船后不变型。”&
一艘新龙舟完工后,还要在船首扎上龙头和兽头等;经过开光、祭祀、游街、行河等传统仪式后才能正式下水。
全舟共分6个区:龙首当地人称“鹅峰”,是用来扒开船头急流的河水为其开道的;接下来是叫“代桡”,是划手领头人;中间“油叉”为鼓锣区,它的前后为水手们聚集的前、后“鼓仓”,一般有16到20个仓位,龙舟左右每边一人;尾部为“道浆”区,由两个长5米的大水浆组成,需六人共同操作,它是用来为船加速导航;此外还有正、副指挥,两个锣鼓和机动水手,全船合计50余人。
造这样一条龙舟要用木材7个多立方,桐油200多公斤,船体自重2吨。如此巨大的龙舟在湖南乃至全国也很少见到。除此之外,龙舟在竞渡时还会装上龙头和龙尾。一江碧水,舟行水中,凶悍而威武的龙头迎面而来,震耳欲聋的鼓声、火铳声由远及近&#8943;&#8943;一条龙舟的气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龙头。
林少奇说,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多染成红色,称“红龙”。也有涂为黑色或灰色的,称“黑龙”或“灰龙”。龙头成型后,还得为龙头安装上鼻球、龙须、龙舌;一颗不锈钢珠,涂上黄色,放在龙口中,通通都能活动,显得活灵活现。“龙船一下水,龙头醒目有神,整条龙舟就会神气活现。”
每年端午龙舟比赛结束后,输了的队伍会默默地抬船回家,重新聚集力量等待来年再比拼。
林少奇在1976年参与打造了“仓门前龙舟”,1983年再造“张老虎龙舟”。当年与“关老爷船”比赛时以绝对的优势大胜对手。在到达终点时张老虎龙舟快速调头围绕紧跟其后的关老爷船划上一圈,上演了惊险的快舟穿鼻。惨败的关老爷船抬上岸以后被人们大卸八块。老林从此名震湘江。
陈建文和林少奇从开始造舟那天起就非常兴奋地忙活。每天天没亮就赶到造船现场,一面同老哥们叙着旧,一边为造舟把把质量关。视力不好的老人还会用放大镜细致地观看每一个木板的接口处是否密紧,主梁焊接是否合理,就像考古专家。造船的师傅们都称他们是“质控员”。
上世纪80年代造一艘龙舟只要8000多元,如今材料工钱上涨,要3万元才能完工。十六总的人为了便于水上联络还新购买了快艇;为了制作一双上等的大浆,特意派人花高价买回质地坚硬的木材。这一切都是为了和十八总龙舟的较量。
【老龙重出山】
祭江神恭请龙舟下水
恭请龙舟下水。赛龙舟包括了请龙头、祭江神、龙舟下水等程序,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端午节日期临近,周赞坤有些日子没有休息好了。他每天都会到望衡亭的茶馆里喝茶,侃的最多话题就是龙舟往事。他看见十六总的中山龙舟队一年年壮大,自己码头龙舟活动经费还没着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打电话将好友陈绍林约来商谈龙舟事情。陈绍林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从30公里外的韶山赶来。每一年的这段日子他俩都会放下手中事情聚在一起商议、策划十八总的龙舟活动。
68岁周赞坤是十八总最有号召力的老人之一。他参与过40多年龙舟活动。以前他在窑弯水上派出所工作,每年的龙舟比赛都会请他到现场维护秩序。1972年他带头支持群众造船比赛为此影响了入党提干,退休以后他每年都会牵头组织龙舟比赛。
每年农历四月初五过后,湘潭河街各码头就组织人员开始造舟修船。通常修复旧船需要10天,造一艘新船需要30多天。
几年前,他得知太平街一艘用了6年的龙舟由于没人组织参赛准备卖掉,便邀上十六总的陈建文用3000多元买下这艘在湘江里火了很多年的老龙舟。一般情况下修复这样的旧船需要10天,当时离端午比赛只有5天时间。他组织人力通宵达旦只用2天就将旧船修复一新。有了自己码头的龙舟,周赞坤春风得意精神爽,每天10个小时围着龙舟忙着。街上有钱的出钱,负责买服装,添置各种工具;有力的出力,到船上一展身手,连夜训练选拔比赛选手。十八总的这艘老龙舟在当年的比赛中取得了佳绩。
身材高大的陈绍林年轻时是湘潭有名的划船高手。常年漂在河里,不同时节各地段和水流情况他都一清二楚。少时读过一些老书,口才出众,还是河里龙舟赛有名的铁嘴标师。老哥俩几口酒下去对话直奔主题。周赞坤说:十六总在陈建文的号召下正在打造新的龙舟。曾经大家还是一条船上的兄弟,如今就成为对手了。两船相邻太近,大家对比赛输赢看得很重。我们那条老龙舟变形很大,维修难度大啊!陈绍林一边鼓气一边吆喝着旁边的老哥们一起商量对策。茶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十八总“龙委会”就在这简陋茶馆里开始了工作。
十八总码头每年在端午节龙舟下水前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河仪式。图为老标师陈绍林在码头上举行开光、游街、祭神活动。
午饭过后,陈绍林在十八总唐兴桥上拿出那个跟随自己多年的铜锣发出了号令:“有钱的出钱啊!有力的出力啊!十八总的龙舟又要修船比赛了&#8943;&#8943;”随着有节奏的铜锣、吆喝声,很多老屋大门渐次打开,老人们你10元、他20元为自己喜爱的龙舟活动出力。大家都叫着“细哥今年要多多出力啊!”这些杯水车薪的集资是很难承担活动全部开销的。居委会所在的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也纷纷出资来赞助活动。出资的可以享受在整个活动里冠名插上一面大旗待遇。
随着队伍人数的增加,大伙来到窑湾小学存放龙舟的架空层下。拉开紧紧包扎一年的油布,露出了一条褪色的龙舟。人们像抬出一件宝贵文物一样轻轻地移动着这条庞然大物。移动过程中船体发出咔咔的炸裂声。一些老人眼里流露出失望的目光。围观的孩子们爬上船唱着《百龙赞歌》:龙迎华夏,国富民殷。龙光普照,天下太平。龙抬其头,崛起群雄。龙游大海,波浪不惊。龙游城市,遍地生金。龙舟竞渡,纪念忠魂。
龙舟祭江结束后,人们会在河边摆放“三牲”贡品祈求河神保佑龙舟比赛平安吉祥,一帆风顺。
龙舟在人们的簇拥下抬到了唐兴寺小学的大门旁。人们都说在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寺遗址前修复龙舟会带来好运,得到菩萨的保佑。校门口巨大的雷锋画像下龙舟越发显得古老。川流不息的车流和奔跑上学的孩子们的身影与这条满身沧桑的龙舟形成了新老动静的强烈对比。
二十天过去,十八总龙舟在人们精心修复下焕然一新。周赞坤和陈绍林为此已经有很多天没有休息好了。细心的陈绍林书写了详细的活动安排计划,周赞坤负责全程的路线安排和人员调动。
农历五月初一,当启动龙舟游街时,老街被看热闹的人围了个水泄不通。龙舟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的起程,由摩托、腰鼓、西洋乐队组成的队伍从老街出发,经过一大桥进入城市中心。这个庞然大物出现给街道交通带来堵塞,行人和车流停了下来为它让路,这是十八总龙舟爱好者最幸福和荣耀的时刻&#8943;&#8943;
湘潭市龙舟协会成立时,人们舞起龙头以示庆贺。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多染成红色,并安装上鼻球、龙须、龙舌,显得活灵活现。
下午3点,人们将龙舟抬到了江边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周赞坤一声令下祭奠龙舟开始了。杀猪的杀猪,宰羊的宰羊;陈绍林抛洒五谷,高声宣读龙舟祭文;周赞坤拿着笔点画龙眼,而后在龙舟前烧香,祈祷风调雨顺。抓来的鸭子象征性地杀上一刀,抛向河面。看见鸭子消失在滚滚江水中周赞坤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陈绍林在一旁鼓气:今年的比赛会一帆风顺、旗开得胜。
初次下水的龙舟围绕自家码头快速划上一圈,而后又换了三批人试划,从中选拔出有力的年轻人组成了比赛队伍。定下队伍后龙舟在周、陈两人带领下快速划到杨梅洲岛上“抢柳”,将一把新长的绿柳摘下插到“油叉”上。岸上观众看见船上飘动的绿叶,感觉龙舟在飞驰。
每年端午龙舟赛期间,各参赛的码头会举行龙舟游街活动。狭窄的街道被看热闹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长长的龙舟队伍穿行在老街古巷,到处充满着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众舸竞风流】
敲战鼓上演飞龙争渡
在湘潭的涓水、涟水等乡间河流上,人们利用一些老船改造的小型龙舟参加游河活动,人们划着小船中流击水,也能有山呼海啸的气氛。
2011年6月6日,端午节,下午正式敲响了龙舟比赛的战鼓。湘江两岸人头攒动,从杨梅洲至湘潭三大桥的湘江两岸挤满了上万观众,大家为龙舟队呐喊助威。九总码头78岁的陈琪老妈妈特意带上3台录音机在自家码头岸上播放《大悲咒》经文,祈求菩萨保佑九总龙舟能够快马加鞭,平安凯旋。那艘满身蓝色龙鳞的家伙快速穿梭在江面上,引来了人们羡慕眼光。
湘潭水上公安分局和海事局出动了很多快艇在江面上维持次序,保证参加活动的龙舟队不发生意外事件。十八总码头下的沙弯水域上一下聚集了16条龙舟。各船都派出了水上助威的队伍摇旗呐喊,宽敞的江面变得拥挤不堪。
湘潭十六总码头与对岸太平街码头的龙舟队伍是多年竞争的冤家对头。端午节前二十天,太平街的王姓家族就派人递来邀请比赛的文书。在端午节前两家卯足了劲,谋划准备着赛事。
龙舟比赛的时候,人们除了在岸上观看助威,各码头也会组织人员登上大船跟在自家龙舟后面摇旗呐喊,鼓劲加油。
端午节下午2点,十六总码头突然来了10多台出租汽车,车上下来了很多身穿中山水手服装的陌生大汉。人们为他们的到来感到惊奇。原来十六总中山码头为了保证与老对手太平街龙舟队的比赛中不负众望,稳超胜券,花费了5万多元从湖南汉寿请来了参加过亚太地区国际皮划艇比赛获奖的专业队伍来主划今天的龙舟。
三位专业教练带着五十位强壮的水手登了上龙舟,在老将沈成林的指挥下喊着号子划水动作整齐有力。陈建文坐在新买的快艇上看着船队表演猛龙过江,敲锣打鼓为他们助威;另一边,太平街码头也从市郊农村挑选出一批精悍有力的队员前来参加比赛;岸上的人们只等比赛开始,一较高下。
太平街码头和十六总两艘龙舟渐渐靠拢开始了较量。战鼓咚咚作响,号角此起彼伏,两条龙舟唯恐落后,舟上队员按照鼓点节奏,和着号角,迅速整齐地划动手中的船桨,似离弦之箭般在水中穿梭,破浪前行;如蛟龙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船头船舷激起层层浪花。
龙舟比赛时会装上龙头。通常在比赛前一天会把龙头抬上岸凉干水分,减少船体自身吸水,使龙舟变的轻巧。
十六总龙舟形同一人展开巨臂飞速行驶在激流中,没有用太长的时间就将太平街码头老龙舟远远地抛在后头。看见远去的中山船队背影,太平街码头龙舟只好打道回府。没有迎接的鞭炮声和欢呼声,一切都是那么地平静。大伙无声的将船抬回了家,有人开始盘算着来年也要集资造一条新船,再去召集一批专业划手一洗雪耻。
在湘潭的龙舟活动中,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斗标”。多为挑战应战的形式,一方对另一方大喊:“怎么样?拼一船?!”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大声应答:“来!”然后锣鼓齐鸣,开始斗快。但有些时候,一方挑战,另一方也会因没有准备不想应战。这时,看龙舟赛的人们马上在一旁助兴喝倒彩,发“嘘”声,让他们乖乖“就范”。
每年龙舟赛场会有数万人观看比赛。从杨梅洲到三大桥6公里河道上几十艘船排成长龙。吆喝声、鞭炮声助威龙舟比赛。
当天除了十六总和太平街码头的较量扣人心弦,九总和文星龙舟之间的“斗标”也异常生猛。在下午集体游河时文星龙舟总是寻机靠拢多次战胜自己的九总龙舟想与其“决斗”,可九总龙舟一直回避。这种场面僵持了2个多小时。
天上乌云四起,狂风吹着黑压压的乌云仿佛就要压在江面上。当九总队员们聚精会神看着十六总船队大胜回港欢庆胜利时,文星龙舟已慢慢地靠近。当两船相差只有几米距离时,一场猛龙拼斗开始了。文星队指挥一声令下启动了龙舟,九总船在落后情况下被迫拉进了比赛。看见文星快速启动的身影,九总龙舟奋起直追。齐心协力划出整齐的浪花、飞驰的龙舟、飞舞的龙旗组成了一幅竞渡画卷。
文星、九总两条龙舟正在上演“斗标”大战。50人协力划出的浪花、飞驰的龙舟、飞舞的龙旗组成了一幅竟渡画卷。
两船一直僵持飞驶在江面上。在经过7公里比拼离终点还有800米时,九总还落后文星,队员们出现了松懈。此刻,身材高大的副指挥跳起身来主动替换已经筋疲力尽的正指挥,高声呐喊为队员们加油,奇迹终于出现了:九总的龙舟又开足马力追赶上来,两船出现了并驾齐驱的场面。文星的水手看见对手追上了自己乱了阵脚,而九总的龙舟越划越快,在到达终点时以“一仓水”之先战胜对手。就是这点距离让文星人再次失去了胜利的喜悦。
屈原在《东君》一诗中写到:“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8943;&#8943;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意思是说驾在那飞驰的龙船上,就像坐在轰轰的雷声之中,船上的旗子像云一样,又多又厚,舞动开来,好似一条蜿蜒行进的巨龙。歌声舞影真使人欢畅,着迷的观众都忘记回家。那种气势和场面,正是今天湘潭龙舟赛的真实写照。
在当天的龙舟竞渡中,十六总的龙舟队可谓出尽风头,拔得了头筹。比赛获胜后,十六总老街到处礼花飞舞,流水晚餐开了120桌,电影、花鼓戏轮番上演7场,到处欢歌笑语热闹非凡。“今天是最热闹的日子,过年都没这么热闹,为了这天,厨师们准备了好几天”,陈建文一脸骄傲地说。
【龙舟守护人】
龙舟赛传承任重道远
&近年来,湘潭端午节龙舟比赛是靠老街热心人士自发出钱来维持的;来老街用龙舟做背景拍摄婚纱照已成为一种时尚。
时光飞驶,转眼又到2012年4月。周赞坤又在望衡亭下的那间老茶馆喝着茶,同老伙计们计划今年的龙舟活动。茶馆里一位了解湘潭龙舟历史的老人推荐我去拜访家住老汽车站旁80岁的易玉兰老人。
在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我推开了易玉兰老人的家门,橘黄的灯光下坐着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妈妈。昏暗陈旧的木房里除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再也没有值钱的东西了。当我说明来意问起湘潭老街龙舟历史时,老人说开了深藏心底的龙舟往事。
易玉兰老人很早就失去了丈夫,靠拉板车、买米粉养活家里的儿女。由于能干、肯吃苦,再加上为人豪爽,在30多岁时就开始负责组织老汽车站码头的龙舟活动。她是湘潭唯一的一位女会长。每年龙舟活动一开始她家就热闹起来。到杨梅洲船厂要木材请木工;到长沙买布匹、锣鼓;到乡下去找打“大浆”的师傅;只要龙舟队缺什么她都能想法办到,当时老汽车站的龙舟被人们称为“玉兰”号。
龙舟每到一个码头,船上的标师会出面高声“赞标”,各码头也会礼尚往来派人送上香烟、红包慰劳水手。
为了方便大家,她把家开成了“旅店和食堂”。经常免费为大家提供饭菜。为此,每年都要贴补不少资金。她说看见乡亲们在龙舟比赛里开心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在几十年组织龙舟活动中她没有上过一次舟,就连标船都没有坐过。她怕自己登舟破了老规矩,影响大家比赛。端午节下午热闹的龙舟竞渡比赛场上总是看不见她的身影。因为此时是家里最安静的时刻,她可以闭上眼睛好好睡上一觉,养足精神好为比赛归来的队员们准备节日晚餐。
2000年以后她年老体衰,靠130元的低保维持生活,没有能力继续组织这项活动了。从此,老汽车站码头失去了领头人再也没有参加过比赛。可易玉兰的名字一直深深印记在老街人的心中。曾经有人私下找她出3000元购买那条年久失修的旧龙舟,被她一口回绝。她说那是老码头人的精神,就是烂也要烂在河里,让它物归原主!40多位水手穿的绿色服装整齐干净地收藏在她家阁楼上。每次涨洪水她总是先将这些服装转移到安全地带,夏天会把它们拿出来一一晾晒。她说:“这是老汽车站龙舟队的最后一点宝贝。”她心里一直惦记着龙舟活动,在等待将这些服装转交给新的主人。可这新一代的主人何时才能出现?
湘潭城区十八总码头岸边的望衡亭建于1932年,相传晋时陶侃曾住在此地。亭上是每年端午节观看比赛的最佳地点。
老人要爬上那摇摇晃晃的木楼给我拿服装看,我没有让她去拿。此刻,我的眼睛变的模糊起来。当我要离开这间曾经给老人和街坊们带来无数欢乐的老屋时,她闭着双目沉醉在那些美好回忆里。我轻轻地起身告辞,慢慢地推开陈旧木门,生怕打破老人美好回忆。当我踏上归途回过头向老街望去,在夕阳的照射下白发苍苍的老妈妈站在古老的唐兴桥那端。虽然我没有能够看清楚她的脸部表情,但她现在一定还在想着那些龙舟比赛的往事。
除了易玉兰老人,在采访拍摄湘潭龙舟活动时,我还有幸结识了一批湘潭龙舟爱好者和各支龙舟队的领军人物:有九总码头的雷友根、中山街道的陈建文、十八总码头的周赞坤、窑湾里的细哥&#8943;&#8943;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自幼长在江边,现在都有六、七十岁了,但对端午节的龙舟比赛活动都有一种由衷地热爱。他们为了龙舟活动不计个人报酬,还经常自掏腰包贴补资金。
但这些老人也经常流露出一些遗憾和忧虑。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参加这种费时、费力、无经济回报的龙舟比赛活动,郊区河边的年轻人大部分出去打工了也没法请到。尽管每年湘潭还会有一些热心的各界人士出资金来助推龙舟赛,其实已经缺少传承的根基和发展的土壤,如同一位年迈体衰的老人失去了活力。以后要开展好龙舟比赛光靠个人、小集体、街道的力量和微薄的民间资金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十六总的龙舟在比赛中获胜,厨师们忙着做晚宴,流水席开了120桌,电影、花鼓戏轮番上演庆祝龙舟队夺冠。
2013年1月,湘潭市委和体育局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好2013年湘潭市龙舟比赛的相关文件,喜爱龙舟活动的人们真心希望今后能在赛场看见一批年轻的水手和新的领军人物。目前,这些还只是一个希望。因为关心、培养、振兴的工作还只是起步阶段,继续传承发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湘潭民间传统龙舟赛是一个地域文化数百年发展的结晶,是一种河运商业文明的集合,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人们在龙舟活动中杀猪宰羊进行祭祀,是对天地(实则是大自然)和鬼神(实则是公理和正义)的敬畏”。湘潭地方文化学者周磊教授说,作为湘潭传统精神不可分割的龙舟习俗,曾伴随着老一代湘潭人成长,但在今天已经开始日渐式微,要传承这个古老的龙舟活动不能只靠薄弱的民间力量去维持。
都说民族文化精髓是世界的。花费些金钱弘扬中国传统民俗,应该是一件好事。愿湘潭传统民间龙舟比赛能得到大力扶植并发扬光大。
2012年5月,十八总码头打造的新龙舟正式游街下水开始训练,晚上大伙在江边聚会预祝端午比赛能取得好成绩。
河运文化孕育独特龙舟习俗
湘潭龙舟文化是河街水运文化、码头商会文化和水乡农耕文化相融的产物。
湘潭濒临湘江,湘、涓、涟水汇聚在壶山脚下形成了一个天然港湾。从明、清以来因其上连两广,下通洞庭湖入长江,是南方重要的货物集散码头。有二十余省在此成立了商会。故有“天下第一壮县”和“小南京”、“金湘潭”之美名。
早在宋代,湘潭街市便沿江而建,绵延十余里;到了明初,街区就划分为十八个“总”,即沿湘江从东到西将街区分为一总至十八总。“总”这个特殊的称呼,来源于古代打更巡夜所设的“总铺”。随着清朝湘潭商贸与城市活动向城外集中,一总至八总的称呼日后不再使用,而城外九总到十八总的地名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时每“总”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关系,构成了湘潭独特的社区文化。各总之间互相攀比争斗,尤其在各项赛事或集会中,总与总之间争奇斗富尤为鲜明。在水运盛行的年代,各总码头和商会为了显示实力,祈求风调雨顺、人兴财旺,每年都会组织人员参加龙舟竞渡。正是由于湘潭有着数百年河运文化和商业码头的辉煌,才培育出这种能聚集人气,显示实力,充满商业霸气的龙舟文化。
唐代诗歌描绘湘潭龙舟盛况
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祭龙图腾说、祛病驱瘟说、祈求丰收说、纪念英雄人物说。而纪念英雄人物说又众说纷纭,譬如屈原说、伍子胥说、勾践说等等。当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说法无疑是纪念屈原说,唐代文秀就有一首《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湘潭端午赛龙舟从唐代起就有记载。那位写过“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名句的“江南才子”许浑就这样描写过湘潭龙舟的盛况:“绿水暖青萍,湘潭万里春。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这首诗题为《送客南归有怀》,显然是许浑在长安(西安)作的。许浑有过南游的经历,一提到湘潭充满着抑制不住的激情。“绿水”、“青萍”、“松枫”、“杨柳”,这是典型的湘潭景色。“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更让我们看到了先人的好客、纯朴。敲起铜鼓,赛起木舟,以祭江神,这或许就是今天端午节赛龙舟的源头,它更接近先民的粗犷和神秘。
清朝竹枝词记载龙舟神话
晚晴文学家王闿运主编的《湘潭县志》记载了一个神话故事:古时有一条龙舟在竞渡时遇到大风浪,船翻沉入壶山下的陶公潭。巨大的旋涡将人们带到了深潭下的龙宫。龙王见问:“为何落水入宫?”船夫们回答:“参加龙舟竞渡为家乡父老求得风调雨顺,人兴财旺!”龙王感动,特许在宫中游玩七日。后将船夫们护送回岸。人们把这条船的龙头摘下来,以示纪念。于是,此后每年湘潭划龙舟,便总会有一条没有龙头。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湘潭流行的一首竹枝词也记载了这个故事:“龙船驿外赛端阳,认得船头是阿郎。底事失头龙诧异,黄龙久不下观湘。”
记录这首竹枝词的人还特地加了如下的说明:湘潭驿在观湘门对岸。龙船竞渡,传吾邑有二船沉龙宫,宝糕孔留七日归。今陶公船号“失头子”,尚可划;黄龙船不可复划,唯陆地金装迎送锦标。这里说沉龙宫的船是两条而不是一条。陶公山亦即壶山拥有的“陶公号”船,下水而无头。黄龙巷拥有的“黄龙号”船,虽有头但不能下水,便在陆地上盛装“接标”。
湘潭龙舟赛的“斗标”习俗
湘潭的龙舟形状和赛事内容有很多独特的地方:龙舟比赛中,各个队伍之间的竞渡称之为“斗标”;而在准备期间每一条龙舟都要到其他码头拜访相约赛事;船上的“标师”会高声“赞标”,岸上的码头会派人“接标”,共叙往日友情或确定今年赛事。岸上的还会送上香烟、包子、槟榔等用于慰劳船上水手。口才出众的标师常能化金戈为玉帛,将敌方结为好友。
民间流传一些“标词”形象的刻画了一些码头龙舟名称和挑战者的心态。十六总的龙舟队来到老街会高声说道:“小小杨梅洲(船),脚踏下五都(船),要吃金凤肉(船),快子一把收(船)。”十八总的人会回道:“脚踏双通(船),口含七星(船),身座朝龙(船),一扫太平(船)”,来藐视对方的龙舟。更有人会送上“水里一对一,岸上干着急,你急我不急,水上看成绩。”
但更多的是友好的标词:“兄弟码头来捧场,友谊第一不能忘。湘江赛舟显身手,我们永远是朋友。一帆风顺祝平安,码头上下喜洋洋。待到五月端阳节,举酒高歌凯旋还。”
节选自《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6期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6期
购买本期或全年杂志请刷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色财气四堵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