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接手海鑫科金重组大股东是谁

海鑫钢铁借破产重整甩7亿债务 近百债权人上门讨说法|海鑫钢铁|破产重组|债权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海鑫钢铁借破产重整甩7亿债务 近百债权人上门讨说法
  【推荐阅读】
  近百债权人反对海鑫钢铁破产重整
  张国栋
  一旦公司通过破产保护,走出了破产法庭以后,债权人暂时就不能去追究这个企业的债权,企业就能够有个喘息的时间,可以轻松上阵
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兆会与前妻车晓
  在“少东家”李兆会子承父业的第11个年头,海鑫钢铁集团(下称“海鑫钢铁”)陷入破产重整的境地。
  7月6日,多位海鑫钢铁的债权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确认,海鑫钢铁已在最近宣传破产重整,目前正在走破产程序。
  “破产重整意味着我们的债权要缩水。”他们认为,海鑫钢铁和有关部门试图启动司法程序,通过对海鑫钢铁破产重组的合法形式,消灭其合法债权的企图。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掌握的一份由债权人起草的材料显示,针对海鑫钢铁的破产重整,债权人不仅强烈反对,还提出要彻查海鑫钢铁的资产状况,彻查海鑫钢铁转移资产、抽逃资金的行为等要求。这份请愿书后面是全部94名债权人的名单信息,以及联名盖章。
  资金链危机,复产无望
  海鑫钢铁由李海仓一手创立,2003年其被枪杀身亡后,20岁出头的儿子李兆会接下了这座年产600万吨的厂子。十多年来,尽管经历金融危机及行业动荡,海鑫钢铁仍然是山西规模最大的民营钢企。
  但海鑫钢铁的危急时刻,还是在今年3月份到来。彼时,海鑫钢铁的原料厂里已没有原料,而这家钢厂随即在3月18日被迫全面停产,由于资金链出了问题,甚至遭到当地银行上门讨债。
  如今,已停产4个月的海鑫钢铁,困难局面丝毫没有缓解。
  “少东家”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除了银行抽贷继而追债,还得尽快偿还高达数亿的供应商欠款。“目前初步统计的债权人有94家,有供应商也有销售商,欠账这块7个亿左右。”前述债权人说,这份统计只是海鑫钢铁其中一部分债权人。
  据了解,海鑫钢铁的经营方式是,钢材以钢贸商或用户预付款的方式销售,原材料则是以供应商付货款的方式采购,过去,供应商们一直以民间集资、高息融资、上下游赊欠等各种方式,极力给予海鑫钢铁支持。
  根据债权人的反映,海鑫全面停产后,几个月来供应商多次向海鑫钢铁索要贷款,都被该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
  其中,在3月28日、5月23日,两次由山西闻喜县政府、钢厂、供应商三方共同参与的见面会上,海鑫钢铁方面均承诺供应商的债权会得到全面的保障,钢厂也会尽快复产。“海鑫只是宣称资金紧张,要求供货商给予支持,从未对外披露任何海鑫资不抵债的相关信息。”一位债权人如是向本报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此前报道,海鑫钢铁此前曾有意在4月10日左右复产,但因为与银行方面的协调不理想,导致复产时间推迟;此后,又将复产日期推迟至6月底到7月初,但仍旧没有实现。
  多位债权人的说法是,海鑫不能复产,主要是它与各银行之前没有谈妥,导致它的账号一直封着,资金无法周转。“十多家银行,都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每一家有每家的诉求,如果都能答复了,这个事就好办了。”
  此外,由于海鑫集团及子公司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海博鑫惠”)债务违约,南京分行、上海分行、江苏银行上海分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等向上海浦东法院和江苏高院集体上诉。
  破产重整为东山再起?
  为解决海鑫方面的难题,此前做了多个解决方案,当地政府为此还专门前往江苏考察寻求解决之道,探讨包括由德龙钢铁等企业出面实施后续的产业整合。
  前述债权人说:“不管海鑫最终以什么形式解决问题,只要保证我们的债权不缩水就可以了。”
  但这些人没有想到,在苦苦沟通数月后,海鑫钢铁给出了一个不能让人接受的结果。
  “在6月24日的第三次见面会上,钢厂和政府部门突然宣布要破产重整,使得我们的债权面临巨大损失。”前述请愿书中如是写道。
  一位参加了此次见面会的债权人告诉本报记者,李兆会的意思是坚决要实施重整,“他说为了债权人的利益,不想走清算”。
  外界看来,一旦公司通过破产保护,走出了破产法庭以后,相当于把身上的债务甩掉了,它的债权人暂时就不能去追究这个企业的债权,企业就能够有个喘息的时间,可以轻松上阵。
  在一位长期关注海鑫问题的行业人士看来, 海鑫钢铁这次可能是彻底破产清算,“不单是李兆会的资产,还会涉及其他的股份,把所有资产整合后,看能不能卖掉”。重整之后,海鑫钢铁就可能托给别人,而非李兆会所属。
  但对债权人来说,重整意味着债权面临缩水。
  “目前,海鑫与当地政府均向我们声称,海鑫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我们认为声明是海鑫集团逃避债务的恶意,根本不是事实。”前述请愿书上显示,海鑫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拒不履行债务,使其合法权益被严重侵害:“当前,我们多数供应商已经无法正常运营,企业里天天都是讨债、堵门、闹事的,面临破产倒闭。”
  目前,这些债权人已经陆续抵达海鑫钢铁所在地山西省闻喜县。“我们打算向海鑫讨个说法。”一位债权人说。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海鑫钢铁被曝出债务危机后,身为海鑫钢铁行政部经理的段学慧,除了应对从各地赶去的媒体和供货商,也接触了不少有意合作方。  “本来我告诉他们别来,因为公司的高管都不在,来了也是白来。”3月21日,碰见段学慧时,他刚送走洽谈合作的河北敬业集团一行。  海鑫钢铁被曝出债务危机后,身为海鑫钢铁行政部经理的段学慧,除了应对从各地赶去的媒体和供货商,也接触了不少有意合作方。  但河北敬业集团并未从海鑫钢铁得到实质性回复。相反,这家钢厂的系列表现,让他们颇为不解:“我们有这个意向后,曾联系他们的老板,都关着机,来到海鑫钢铁后,也找不到能说得上话的人。”  目前,海鑫钢铁在用自己的办法试图解决掉难题。“现在我们接触的一些兄弟单位,他们已经来现场核实过设备,不管融资还是其他方面,像民生银行,都有想为海鑫提供帮助的。”海鑫能源管控中心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河北另一家民营钢企德龙控股已到海鑫钢铁考察过现场。按照能源管控中心人士的说法,海鑫与德龙控股已谈到一定阶段,双方未来很可能以托管形式展开合作。  德龙控股董事长丁立国25日表示,现在还不太方便聊重组的事情。  2011年上半年开始,钢铁业的整合席卷全国。山西省很早就开始谋划省内钢铁企业的重组,太钢集团和首钢集团长治钢铁,作为被地方政府寄予厚望的整合者,“双巨头”的格局也被写进《山西省钢铁行业重组整合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但数年下来,山西省的钢铁重组毫无进展,其中,太钢、首钢曾一度与海鑫钢铁眉目传情,因为价格没有谈拢,最终没了下文。“现在山西省钢铁重组纹丝不动,阻力太大,之前28家小钢企都是互相收拾。”一位海鑫钢铁中层如是说。  那么,随着德龙控股的跨区域尝试,能否打破此前山西钢企重组的僵局呢?  目前,海鑫钢铁在海鑫董事长李兆会之妹李兆霞的实际管理下,已经启动改革,其中“生产管理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多样化,在这个时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确实老板也想把钢铁干好,前几个月从日照聘过来一个生产总监,包括副总监也是。”前述能源管控中心人士说。  但这一切来得似乎有点晚,让任何重组方更加头疼的依然是海鑫钢铁的债务。  闻喜县银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鑫钢铁体量太大,大部分借贷来自外地的银行,民生银行是主力行。除了媒体爆出的工商银行30亿元逾期贷款,海鑫钢铁还欠下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近30家银行的贷款,具体债务尚不得而知。但无论闻喜县政府、银监办还是海鑫钢铁,均对具体债务讳莫如深,并未给出答案。  外界认为,钢铁行业还要继续低迷,但海鑫钢铁的采购和销售两头在外,不管谁重组,如何管控成本都将是考验。海鑫钢铁80%以上的铁矿石来自澳洲,海运后还要从山东青岛陆运至山西厂区。而闻喜县焦煤缺乏,其生产所需焦煤也要从外地进来。不仅如此,这家钢厂的产品更多是往内地陕西等省销售。  媒体还援引海鑫内部员工的说法,德龙控股在考察时,发现仅5号、6号高炉维修费就高达6个亿。“德龙它能有多少钱,满产才有300万吨。我们这600万吨。”海鑫钢铁前述中层说。  不管是重组还是托管,这些摸不清的庞大债务规模,将成为左右海鑫前景的重重负累。  一位接近海鑫债权人的消息人士认为,因为现在债务什么都摸不清楚,可以先破产,之后就进入清算程序,以前的债务以前算,新的债务重新算。  当地一位政府官员说,山西联盛能源公司董事局原主席邢利斌近日已被警方带走,并不愿意看到再有一家民营企业因为破产“出事”。此外,海鑫的债权人希望政府接手,赶紧把钱还了撤出来,如果其他企业接手,这些欠账何时能还呢?  据了解,李家近日已经召开了家族会议,决定由李兆会的五叔李天虎重掌海鑫。后者曾为海鑫钢铁的总经理,但在李兆会执掌帅位后,这位颇具才华的实干家曾选择另谋出路。  至截稿前,海鑫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民生银行、德龙钢铁以及李兆会本人,已经去过山西省政府。在本周底或者下周,政府会牵头跟银行有个会,不知到时会是什么结果。  张国栋大股东减持和重组的关系_百度知道
大股东减持和重组的关系
当然? 请高手指点, 我想知道的是,重组也只是一种猜测有些报道说某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疯狂坚持自家的股票,为什么说大股东疯狂坚持股票有重组的预期,该公司可能会有重组的预期,谢谢? 非要减持才能重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哈哈 如果重组
是好消息吧.既然是好消息
如果你有股票你会卖吗?
其他类似问题
大股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受阻巨额债务 海鑫钢铁重组停滞_工业品资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受阻巨额债务 海鑫钢铁重组停滞
  生意社04月21日讯
  海鑫钢铁的意向重组方之一、德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国在“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会议间隙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海鑫钢铁重组不顺,“主要是债务问题达不到统一”。
  财新记者曾独家报道,海鑫钢铁资金链断裂,深陷债务危机,风险敞口达150亿-200亿元。其中,涉资最大,风险敞口总计约70亿元,且缺乏足额抵押物。
  根据新华社在去年11月16日报道中,援引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此前在债权人会议上透露的数据,海鑫集团现有负债及对外担保数字为104.59亿元,而整个海鑫集团的账面资产仅100.68亿元。
  “海鑫钢铁以及山西政府都主张债务重组,而我们主张需要对海鑫钢铁进行破产清算。”丁立国表示。
  日,山西省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海鑫钢铁集团的重整案。12月15日,深陷破产危局的海鑫钢铁在中钢协网站发布公告,面向全国招募重整投资人。
  根据《海鑫钢铁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目前海鑫钢铁拥有年产100万吨焦、560万吨铁、600万吨钢、260万吨材、260万吨板坯的综合生产能力。全部实现国际钢铁企业的五项先进技术,2013年12月进入第二批工信部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丁立国证实了目前重组海鑫钢铁意向方为德龙钢铁、山西的立恒钢铁有限公司(下称立恒钢铁)、集团(下称美锦能源)。
  “但重组方都不想背上海鑫钢铁的债务。”丁立国表示,在目前钢铁盈利形势不佳的情况下,重组海鑫钢铁的意愿本来就不是很强烈。“如果再背上债务,就更没法操作。”
  (文章来源:)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鑫钢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