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课文中,飘出来的不仅有清香,还有什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运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方法理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诵读品味,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感受小女孩的懂事,从中受到爱的感染。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大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象,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检查新词的认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评价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自读、讨论、交流、合作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感受小女孩的懂事,从中受到爱的感染。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1.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2.多媒体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揭题导入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美观、正确、规范。本课中左窄右宽结构的字特别多,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不仅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对词语的识读和理解。
分组出示词语,在学生读准词语。
俯身& 摘花&
捧着& 拿着& 惶恐&
惹事(惹是生非)& 懂事&
不知所措(错)& 眼眶&
请学生逐个读,相机正音
解释不懂的词语&
(1)惶恐:惊慌害怕。课文中指小女孩害怕大人责怪而表现出的神情。&
什么情况下人会惶恐呢?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2)惹事与惹是生非(惹是非)不要弄混&
(3)不知所措(提醒学生不能写成错)&
措:安排,处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课文中指小女孩摘了花瓣被人发现后那种受窘的神态。
想想在什么情况下人会不知所措,谁能用“不知所措”说句话?
例:看到孩子被坏人绑架了,那位母亲急得不知所措。&
在学校闯祸了被妈妈知道后,他不知所措。&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4)舍(多音字)舍弃 舍不得;房舍&
3.教师板书示范。
学生在书上用钢笔描红。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
  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
  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⑴你觉得这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引导看图体会“红艳艳”。
⑵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
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自己先练习怎么读好它。师相机指导书写生字俯、摘、捧。
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指名读。
⑶表演读第二自然段。
⑷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学习课文的第5节,感悟小女孩爱花的善良品质
1、学习第五节
1)学生读出勾画的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教师跟着出示句子: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2)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低着头不好意思。
3)“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觉得自己摘花做得不对)
过渡:你从哪些地方还看出小女孩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呢?
2、学习感悟3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不知所措、惶恐”。
小女孩偷摘了人家的花瓣被发现时,她心里会怎么想?(她会很惊慌,因为摘花瓣是不对的,怕受批评。)文中用什么词来形容?(惶恐)因为害怕,她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些“不知所措”。一个“惶恐”,一个“不知所措”,让你觉得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纯朴、善良)
3)教师引读:小女孩知道摘花不对,因此被人发现时不知所措,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能把小女孩没说完的话说完吗?学生想象小女孩说的话。
过渡:你从上文哪里看出小女孩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3、简单回顾第2节。
指名回答读2自然段。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女孩怎么样?(引导:舍不得、小心地摘、双手捧着)
(板书:爱花、善良)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4、5自然段。(读出作者温和的语气)
过渡:小女孩那么爱花、舍不得摘花,为什么还要摘花瓣呢?
(四)、学习第7节,体会小女孩关心妈妈,孝顺
1、指名读第7节,课件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再次拿出月季花,让学生们感受花瓣的柔软)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很爱妈妈,关心妈妈,敬爱妈妈,很孝顺)
(板书:关心、孝顺妈妈)
想象小女孩妈妈摸着绒布一样的花瓣,闻着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是啊,花瓣虽小,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或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带着这种心情读第七自然段。
3、指导朗读,抽读、范读。
4、小结:为了安慰生病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摘下整朵花,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摘下了花瓣,为的是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病好起来。多么孝顺的孩子啊
5、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又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像小女孩一样孝敬你的妈妈吗?谁来说说?
过渡: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还有什么地方体现出小女孩懂事呢?
(五)、学习第9节,体会小女孩敬重爸爸,听话懂事
1、指名读第9节,课件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南沙的地理位置,复习省份简称。)
2、说到爸爸,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很难受。)
3、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敬重爸爸,听话,懂事
&板书:敬重爸爸,听话)
4、指导朗读。指导语:谁愿意来当这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来读读她说的话?
5、小结:小女孩十分敬重爸爸,时刻记住爸爸的叮嘱,为的是让爸爸安心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啊!                      
过渡:所以作者忍不住夸道:“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引导学生说出这句话)
引导学生质疑,用“!”更合适。
(六)小结
过渡:真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呀!同学们想读读这懂事的好孩子吗?
1、同桌分角色练读4——9自然段的对话。
2、指名分角色读,评议。
3、读得真感人啊!此时,你最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小结过渡:其实小女孩送的不只是花瓣更是一份孝心,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打动了文中的“我”。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七)学习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指名交流。
2、齐读11自然段,读出我们心中的感动吧。
3、口语训练: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
作者的母亲看见了月季花会怎么问?“我”又会怎样回答呢?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过渡: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课文用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她不仅爱花,更爱父母。她摘的花瓣的芳香飘到了她妈妈那里,她妈妈高兴;飘到了作者那里,作者也学着送花给自己的妈妈。同学们,相信你们也闻到了花香,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虽然我们的手中没有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孩子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芳香。
2、深情地读课题:花瓣飘香。
3、你们知道课题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花瓣飘香”字面意思是花瓣散发出香味。以此为题,暗指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人格也会想花瓣一样散发芳香,让人感动。
作业设计:
1说话练习:
亲爱的同学们,你会给妈妈这样美丽的花瓣吗?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女孩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假如你是那位小女孩,除了摘花瓣外,还会做些什么事让妈妈高兴呢?
2阅读欣赏: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板书设计:
&6、花瓣飘香
&&&&&&&&&&&&
爱花、善良
关心、孝顺妈妈
敬重爸爸、听话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花瓣飘香》教学设计&尹子康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
扬州市育才小学 尹子康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读懂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关心父母的好孩子、“我”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2、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关键词句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 复习字词(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谁愿意再为大家读读课题?
  & 生:(读)花瓣飘香。  &
师:读得真好听。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束飘着淡淡清香的月季花。同学们看,它们好看吗?好看在哪里?
  & 生:花红红的,真美。  &
生:这么多的花,开得真热闹。
师:是啊!看到这么美的一束花,你会特别想读课文的哪一节呢?
  & 生:我想读读第一节。  &
师:那就读读吧!
生:(读第一节)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 师:你眼中的花红得真鲜艳,是红艳艳的。还有谁想读?
  & 生:(另一位学生读)
师:你看到的花真多,都开满了。今天老师带来是一束花,而我家门前可是一丛花,比这更多更美。让我们全班一起来欣赏欣赏这丛美丽的月季花吧。
  & 生:(全班有感情地读)
师:如果你家门前也有这样一丛月季花,你会怎么对待它们呢?
  & 生:我会在常常去看看它们,因为它们实在太美了。
  & 师:是啊!美好的事物谁不爱呢!
生:我会经常给它们浇浇水、捉捉虫,让它们的花开得更鲜艳。
  & 师:你真是一个爱花的人啊!
师:这丛美丽的月季花是如此的惹人喜爱,它吸引来了一位不知名的小女孩,并由此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谁愿意再带大家听听这个故事。
  & 生:(指名读课文的2—11节)
师:在上节课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出示问题:按常理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为什么作者还夸小女孩懂事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师: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才能真正弄懂这个问题呢?
  & 生:认真读课文。  &
生:一边读一边想。  & 生: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师: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你们觉得是应该先自己读书、思考还是应该先讨论。
生:应该先读书、思考,等有了一定地想法后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
师:对,这样的讨论会更有效果。那么,就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的2—9节,你觉得小女孩到底懂不懂事呢?从课文中画出关键的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生:(认真地阅读、勾画。)  & 师:巡视指导
&师:不少同学已经胸有成竹了。那么我们就分小组讨论讨论。讨论时,先把你勾画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最后再试着把你勾画的句子读好听。今天是星期五,就由5号同学主说,其他同学在他说完后帮他补充、纠正。
  &分小组按要求进行热烈的讨论。
师: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小女孩很懂事。我们是从这句话中读懂的: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 师:(大屏幕出示这句话)
师: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那么多,为什么小女孩选择会选择花瓣作为礼物呢?
  & 生:因为花瓣很美,妈妈会喜欢的。
师:每一个小组都放了一朵月季花,请大家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你有怎样的感觉。
生:(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摸月季的花瓣,用鼻子闻月季的香味,并交流感受)。
生:我用手摸了摸,觉得月季的花瓣软软的,像绒布一样,感觉很舒服。
师:那么请你读读看,带大家一起感受感受。  & 生:(读)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
生:我刚才闻了闻这朵月季花,觉得月季的香味很淡,要凑近了才能闻到。
  & 生:月季的香味虽然淡,但很优雅,一直飘到人的心窝里。
  & 师:说得好。你来带我们一起来闻一闻这月季花的香味。
  & 生:(读)(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师:你读的这“香味”似乎太浓烈了,能不能再淡雅些,再试试看好吗?
  & 生:(再读)(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师:闻起来真舒服啊!所以课文的题目就叫《花瓣飘香》。谁谁再来读一读,让花瓣的清香在教室里飘荡起来。
生:(深情地读)花瓣飘香。  & 师:真香啊!
师:当躺在病床上的妈妈看到女儿特意为自己摘来的美丽的花瓣时,她一定很高兴。如果你就是小女孩的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我会轻轻扶摸着小女孩的头,激动的说:“你真妈妈的乖女儿。”
  & 生:我会紧紧搂住小女孩说:“你真孝顺,真懂事。”
生:也许我会紧紧搂着她说不出一句话,因为,我太感动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能让妈妈感动,不仅仅是因为花瓣很美、很香,更因为它包含着小女孩对妈妈深深的爱。(板书:美,爱)
   师:老师读了这句话也非常的感动,我就在想:如果我的女儿长大了,也像小女孩这样关心我、爱我,那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所以,我情不自禁地把这句话读了又读。(教师范读这句话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师:同学们你们感动吗?如果你也很感动,那么就像老师这样有感情的读一读,试着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别人。
生:(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
师: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生:小女孩的爸爸不在家,她很乖,记住了爸爸的话不惹妈妈生气。
  & 师:你怎么知道她的爸爸不在家?
生:我从这句话知道的:“‘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南沙在祖国的最南面离家很远的。
师:你知道的真多。如果你有这样一位当解放军的爸爸在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你感到怎样?
  & 生:我会感到很光荣。  &
生:我会感到很骄傲。  & 生:我会感到很自豪。
师:说得对呀!你们这么一说倒让我有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小女孩有这样一位值得骄傲的爸爸,为什么此刻提到他时,眼眶里还会闪动着泪花呢?
  & 生:在小组内小声地讨论后汇报。
生:我们这小组觉得小女孩可能是思念远方的爸爸了。你想南沙那么远,当解放军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小女孩想到爸爸就忍不住想哭了。
  & 师:说得有道理。
生:我们这小组觉得可能是因为妈妈生病了,小女孩觉得没有照顾好妈妈,没有完成爸爸交给的任务,感到自责,所以眼眶里闪动这泪花。
  & 师:咦,这种想法挺特别。
生:一般像她这么大的小孩子还需要父母的照顾呢?可是,她却能主动的关心妈妈,让远方的爸爸放心,说明她很懂事呀。
师:所以,作者才会情不自禁地夸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谁来夸夸她。
  & 生:(有感情地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师:刚才同学们是从小女孩说的这两段话中读懂她关心父母、懂事的。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懂事呢?  &
生:(无人举手,很多同学在犹豫。)
   师:似乎没有了。但我们在看看刚才大家讨论的这个问题,(再次出示问题:按常理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为什么作者还夸小女孩懂事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但小女孩摘的是花吗?
  & 生:不是,是花瓣。  &
师:从课文的第几节知道的?  & 生:第二节。
师:第二节写的是小女孩摘花的过程,读一读这一节,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 生:小女孩摘花瓣的时候非常小心。
师:想不想像小女孩那样小心的摘一回花瓣。  & 生:(齐声答)想。
师:要想演得像,必须要读懂剧本,也就是课文的第二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二节,其他同学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
生(指名读后质疑)“俯“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生:(犹豫,不能确定。)
师:其实我们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个字,在课外书中,我们经常看见它和“视“在一起合成一个词——俯视。俯视的反义词是——
生:(齐答)仰视。  &
师:仰视就是——  &
生:(齐答)抬头向上看。
师:那么俯视就是—— &
生:(齐答)低下头向下看。
师:俯视的“视”是“看”的意思,那么“俯”就是什么意思呢?  &
生:低下头。
师:对。“俯”是小女孩摘花瓣时的一个动作,这节中还有哪些词也是描写摘花瓣的动作的?
生:(读书、勾画、汇报)还有“摘了、捧着、穿过、跑远了。”
师:表演时,这一连串的动作不能漏掉。不仅如此,还要注意这些动作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演得逼真。请一位同学读读,看谁读得像,等一会一定演得好。
生:(指名试着有感情的读)。 & 师:你们评评看她读得像吗?
生:我觉得她读得像。特别是“小心地摘”和“双手捧着”这些地方读得让人感到小女孩摘花瓣真的是非常非常小心。
师:你听的真仔细,请你也来读一读,小心地摘一片花瓣。  &
生:(指名有感情的读)。
生:她刚才“跑远了”好象小女孩真的跑得飞快,跑远了让人看不到一样。
师:你真用心,别人读书的时候,你一边读一边想象,眼前似乎真的浮现了小女孩的身影。那请你也来读一读  &
生:(指名有感情的读)。
师:读得这样好,相信一定会演得很好。请你演一演,老师来帮你配音。
  & (师生合作表演,结束时赢得同学的掌声)  
师:老师想问问你,为什么摘花瓣前,你在月季花前面停留了好一会,你在找什么呀?
生:我停在那是想找出一片带露水的花瓣把它献给生病的妈妈。
  & 师:为什么一定是要带露水的花瓣呢?
  & 生:因为这样的花瓣是最美的。
师:谢谢你的表演,也谢谢你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问题想问她的?
生:我有问题。花瓣很美,由花瓣组成的花应该更美,那为什么小女孩只摘花瓣,不摘整朵花呢?
生:我来回答。因为在第5节中小女孩说:“她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说明她很喜欢花。
生:我同意这种说法。花是给大家欣赏的,小女孩大概不想把大家喜欢的花摘走,影响这里的美,所以只摘花瓣,这样就不会影响别人欣赏花了。
师:这么乖巧、这么懂事的女孩,如果她摘了你家门前的花瓣,你会责怪她吗?
  & 生:不会。  &
师:为什么呢!
生: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让妈妈高兴,让远方的爸爸放心。
生:月季花多美,许多人都爱观赏它,小女孩真不愿意去破坏那份美丽,于是,她选择了只摘花瓣。
  &师:哦!原来如此!正是摘花瓣这一细小的举动,更让人觉得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作者也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她被小女孩深深的感动了,所以在与小女孩的交谈中,“我”始终是轻轻地询问。正是因为作者的宽容,才会被了解到小女孩背后的故事,才会被这个故事所感动。小女孩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情意打动了作者的心,这情意正像香飘四方的花瓣一样,悄悄地飘到了作者的心。这真是花瓣飘香啊!让我们再读读课题吧!
  &生:(深情地读课题)
  &师:也正是因为这份感动,作者才会将她看到的、听到、想到的写下来,让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感受到小女孩那金子一般的心。请每个同学自己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的第2-9节。将这份感动也深深地印在心间。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露水的花瓣,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在两盆花的下面,我都压着一张贺卡,同学们,你们猜猜看,卡上可能会写些什么?小组讨论讨论。
  & 生:(热烈讨论后汇报)
生:“我”会在给小女孩的贺卡上写“祝你的妈妈早日康复。”在给妈妈贺卡上写“谢谢你妈妈!”
生:“我”会在给小女孩的贺卡上写“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祝你全家幸福。”在给妈妈的贺卡上写“我爱你妈妈”。
生:“我”会在给妈妈的贺卡上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这句诗用在这里太恰当了。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两句诗的呢?
生:因为,我觉得作者被小女孩深深的打动了,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像小女孩那样去关心妈妈,孝顺妈妈,所以我想到了《游子吟》中的这两句诗。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让我忽然也想起了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我们刚刚在练习4中学过的孟子说的两句话,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 生:(齐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师:意思是说——
生:关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关爱她。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
  & 生:(齐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师:意思是说——
生:关心自己家的老人、孩子的同时也要关心别人家的老人、孩子。
师:身边值得我们关心爱护的人很多,如果你身边有一朵美丽的月季你想送给谁,为什么呢?说得好的,老师就真的花给你一枝月季花,让你送给想送的人。
  & 生:送给亲爱的妈妈,因为生我、养我非常辛苦。
  & 生:送给爷爷奶奶,他们年龄大了,我应该好好孝顺他们。
  & 生:送给敬爱的老师,因为老师很关心我们。
师:一会功夫,老师手上的花就送完了,真是供不应求。看来,想表达心意的同学还真不少呢!那么没有拿到花的同学可以用什么方式怎么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呢?
  & 生:妈妈工作很辛苦,我可以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生:天越来越冷了,我想每天晚上帮妈妈捂被子,妈妈会高兴的。]
生:下个礼拜天是奶奶的八十大寿,我想送给奶奶一个甜甜的吻,并对她说:奶奶,我永远爱你,祝你永远健康。
  & 生:我想为老师泡一杯清香的茶,让老师的声音更动听。
生:我想把我的压岁钱寄给希望工程,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能重返课堂。
师:同学们这么有创意。老师发现你们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善良、可爱,这些想法真让人感动。其实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找到最适当的方式,给人以惊喜。今天回家以后,同学们就试着做一做,用你独特的方式向关心你以及你关心的人表达一份心意,并将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像作者这样具体的写下来。让我们的爱心也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着淡淡的一瓣心香。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课题。
  & 师生:(共同深情地读课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花瓣飘香》教案及反思-中学语文在线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花瓣飘香》教案及反思
&&&&&&&&&&★★★
《花瓣飘香》教案及反思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 10:55:33
&&&&&&&&&&&
教案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字体: 】【】【】花瓣飘出来的不仅仅有淡淡的清香,还有什么?_百度知道
花瓣飘出来的不仅仅有淡淡的清香,还有什么?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反思一:花瓣飘香
学校奉献杯赛课,我上了《花瓣飘香》第二课时,通过对文本的认真研读,和作者一样也被小女孩的孝心感动着!
小女孩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去作者的院子里摘花,但又为了不影响其他赏花人的心情而不忍摘下整朵花,他时刻牢记爸爸的叮嘱,把不惹妈妈生气当成金科玉律来遵守。多么善良的女孩呀,是我们现在这批独生子女的学习典范,我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一、复习部分
齐读课题后激趣引导学生再次聆听这个感人的故事,通过听课文录音,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1、从文章那些语句看出小女孩善良、懂事、孝顺的品质
2、学生自读感悟并勾画语句
3讨论交流:立足于三组对话,展开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精读小女孩的每一句话,分别体会到她的爱花、孝顺和听话。并指导对话的朗读。在交流过程中珍视每一个同学的阅读感受,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情感共鸣。另外&摘花过程&那段也看出她懂事。再进行感悟
1、作者被小女孩的行动感动了,你从那儿读出来?
2、你被小女孩的行为感动了吗?如果你有一枝月季,你送给谁?再引导学生也学一学小姑娘对周围关心过自己的人表一表心意,让我们的爱心也像这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3、拓展作业:请同学自己设计一片花瓣,在花瓣上写对母亲问候的话或小诗,并送给你的母亲,祝她们节日快乐!(结合三八节)
课就这么简单,成功之处是我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展开教学。通过人物的对话语言、动作、表情等突出人物形象,为了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深化感情,升华主题我设计课题一共读了四次,每一次都在特定的情况下朗读,感悟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第一次,在上课伊始,通过教师评价暗示学生课题要读得好听;第二次,在学生感受花瓣的美、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二次读课题,加深对花瓣美与香的感性认识;第三次,在学生读懂小女孩美好心灵的基础上,三读课文,使学生感悟到小女孩对父母的深情像花瓣散发出的芬芳,悄悄飘进了作者的心,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第四次,读在全课结束时,代表着让同学们的爱心也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着淡淡的一瓣心香。这四次课题的朗读一咏三叹,意义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课后,学校听课老师也和我作了交流,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指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1.在朗读人物对话时,提示语不读。朗读有待加强2.在指导&小女孩摘花&一节还不够细致,不能仅仅从&小心地&&双手捧着&两个词指导。其实&飞快地&一词很有嚼头。可以说小女孩怕阳光晒到花瓣,花会枯萎,花没那么香了;可以说她想让妈妈摸到带有露水的花瓣;可以说花儿好看不能摘,她怕自己摘花瓣被别人发现。可以说小女孩怕妈妈没看到她人,不知道她去干吗的,会很担心的,所以她要快点走!可以说&&这样一个时刻爱着妈妈的孩子,事事为妈妈着想的懂事孩子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在钻研教材方面还要下一番功夫。针对以上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
反思二: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花瓣飘香》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为了让病中的妈妈高兴,摘片花瓣送给她,表明了她是个懂事的小女孩。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直白,情真意切,学生很容易读懂。因此,我觉得这样的文章在教学时需要浅入深处,不能仅仅浮于文字表面流于形式。
这篇课文主要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线展开叙述的,通过初读,学生已经能初步感受到小女孩的&懂事&,所以在精读课文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让生抓住文中的三组对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精读小女孩的每一句话,分别体会到她的爱花、孝顺和听话。在教学时,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抓关键词,感悟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小女孩的答话是朗读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关键词,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中体会小女孩的懂事。例如在感受小女孩孝顺时,通过&摸上去像绒布&、&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等词句体会小女孩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摘花瓣送给她&的一片真情。在体会小女孩爱花时,抓住&舍不得&&不好意思&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小女孩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在感受小女孩听话时,抓住&闪动的泪花&让生谈谈这是怎样的泪花?这泪花中包含着什么?学生有的说是激动的泪花,有的说是思念的泪花,还有的说是难过的泪花。在交流过程中,我珍视每一个同学的阅读感受,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情感共鸣。
二、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学生通过文中相关词句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小女孩的懂事,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探寻文本的空白处,通过创设情境,让生展开合理想象,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例如:在学生感受到小女孩送花瓣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后,我让学生想象:妈妈收到小女孩的花瓣后,会说些什么?小女孩的心情会怎样?再如,课本最后写作者在小女孩的感染下,买了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了母亲的阳台上,在此,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作者在把两盆花送给小女孩与他母亲时,分别会说些什么?&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生发挥想象,给予了学生深入思考与言语表达的训练,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
三、抓住题眼,升华主题
在课文学完时,我让生再次品读课题,并让生思考:这花瓣中飘着什么香?引导生领悟&飘香&的象征意义。这种香味不仅仅是花香,更是浓浓的爱,此处在教学时引导的较好。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品析完文中的关键词后,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略少,忘记让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所以课堂节奏有些过紧,导致最后时间多5分钟左右让生完成《补》练习。
2.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评价还不到位
3.个别问题的设计不深,让学生的回头流于形式 &
反思三: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花瓣飘香》一课,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女孩摘花瓣给生病的妈妈的事。表现了小女孩是个爱花、懂事、有孝心的好孩子。这篇课文主要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情节直白,情真意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生活的课堂,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本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
《花瓣飘香》的香味如何才能飘出来呢?&动情&不是教学的全部,但是此类课文教学的必须,要让学生真正&动情&,还必须借助文本特有的表达方式,品词析句。只有在扎实的训练中,情才有所依,感才有所靠。依据年段特点和课程要求,我训练学生学会抓住人物对话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分析人物的性格。教学时抓住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姑娘?然后围绕&懂事&,立足于三组对话,展开研究性学习。采用&自读&&感悟&&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在读中去感悟,通过学生自主感悟自由表达来体会文章的内涵。最后进行口语拓展训练:&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作者的母亲看见了月季花又会说什么?& &
自我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交流时不够充分,对品词析句做得还不到位。郑校长一语中的指出了问题所在:教师应继续追问,和他同样意见的举手?谈谈你的感受。你从这个句子中知道了什么?哪个词语印象深刻?从这个词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这样学生才会抓住重点语句谈体会。要面对更多的学生,把学生&追&到文本中,&追&到词句中。郑校长既指出了问题的原因,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正像郑校长说的:以后,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上,要做到 &三说&:让学生说;让学生多说;让多个学生说。
反思四: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花瓣飘香》这课没有明确说出&我&是什么性别,这篇课文的下面也没有注明这篇文章是谁所写,但反复阅读,让我作出作者也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个男性的决 定,也许我的判断是个错误,但我很想用这种错误来教,因为这样能够让顽童变得细腻,特别是让班级中那些调皮的孩子变得细腻。李大钊曾经这样教育自己的女 儿,即让自己的女儿有点野性,并且还专门撰写文章让男孩子有点柔性,因为这样男孩子、女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很有 创造力的,虽然这个小女孩没有表现出野性,但&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却展现给我们的应该是这个小女孩的创造力,
与花瓣飘香教学反思相关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瓣飘香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