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漠南万澳度假村荆棘滩社区全民赛

棘洪滩街道_互动百科
棘洪滩街道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棘洪滩街道 政区人口
  棘洪滩街道座落于城阳区北部,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16´。东靠城阳街道,西以桃源河为界与胶州市李哥庄镇相接,南同上马街道毗邻,北与即墨市蓝村镇、南泉镇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5公里,海岸线长10.5公里,总面积70.6平方公里。   1994年6月,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棘洪滩镇整建制划入城阳区,辖24个行政村,3个城镇居委会。2001年6月改建为棘洪滩街道。2004年,辖27个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5873户,50700人。
棘洪滩街道 经济状况
  1994年6月建区以来,全街道国民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增长。1994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22991万元,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095万元,完成国民收入2847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978万元,人均收入1625元。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3.5亿元,完成财税总收入2.6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547万元,人均纯收入5688元,综合经济实力列“十强”和山东省乡镇前列,进入全国千强乡镇行列。
棘洪滩街道 特色经济
  工业是棘洪滩街道的支柱产业,连续多年获得青岛市利用外资“十强”乡镇。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设立和城阳区,大规模地吸引和利用内外资,包括青岛市十大工业园中的纺织工业园、橡胶工业园等在内的10余个园中园项目先后在棘洪滩街道落户。截止2004年底,全街道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46家,合同利用外资8.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224个,实际利用内资55.02亿元。全街道已投产工业企业285家,形成纺织服装、化工橡胶、机械加工、医药食品、电子电器、新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2亿元,总收入46.7亿元,利税5.2亿元,实现利润2.4亿元,工业增加值21.9亿元,外贸出口8000万美元。
棘洪滩街道 城市建设
  2001年,聘请山东省规划设计院完成《棘洪滩街道区域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城阳区锦绣小区规划》。到2004年,全街道用于旧镇改造和水、电、林、路、通讯、住宅、商贸、教育、旅游等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达14.5亿元,在继续保持山东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青岛市16处中心镇的基础上,2004年,又被青岛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6个卫星镇之一。
棘洪滩街道 社会事业
  2004年,有初中2处,小学16处,在校中、小学生4420人,幼儿园16处,入园幼儿830人,共有教职员431人。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所、棘洪滩医院座落域内。全街道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4%。2003年,被命名为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
棘洪滩街道 历史沿革
  2002年,总人口44208人,其中农业人口37689人,非农业人口6519人。棘洪滩,因地势低洼,南靠海滩,西靠土岭,俗称“滩里”,又多生荆棘而故名。秦朝属胶东郡不其县。西汉时期改属琅琊郡不其县。东汉建武年间改属东莱郡不其县。三国时期归魏国东莱郡不其县。西晋时期属青州长广郡不其县。南宋时属青州长广郡不其县。刘宋时属东青州不其县。北魏时改属光州长广郡不其县。北齐划并光州长广郡长广县。隋朝改属东莱郡即墨县。唐朝属河南道莱州(东莱郡)即墨县。宋朝为京东东路莱州即墨县。元朝先后属胶州、莱州即墨县。明朝时期分属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里仁乡、富海乡。清朝属山东省登莱青道莱州府胶州即墨县里仁乡、富海乡。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域内沿海划入德国租界。1914年,日本驱逐德国取而代之,域内其它地域仍归即墨县里仁乡、富海乡管辖。民国时期,域内一部分仍属即墨县管辖,沿海部分属青岛特别市。民国十六年(1927年),棘洪滩地域分属洪海乡、富海乡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属即墨县第六区洪海乡、富海乡,区治驻地洪滩村。抗日战争时期,仍沿用这一建制。解放战争期间,洪海乡驻地改设在上崖村,富海乡驻地设在南万村。,棘洪滩全境解放,分属即墨县中华埠区、信村区管辖,后属棘洪滩乡、王林庄乡管辖。1958年9月,属即墨县光明公社。1959年1月,光明公社更名为棘洪滩公社,仍直属即墨县辖治。1961年3月后,棘洪滩?社由即墨县划归青岛市崂山郊区、崂山县。1984年3月,撤销公社建制,建立棘洪滩镇,仍属崂山县。1989年1月属崂山区。1994年5月,棘洪滩镇整建制划入城阳区,辖前海西、后海西、南万、北万、韩洼、河南头、铁家庄、院后庄、港东庄、港北、棘洪滩、下崖、上崖、古岛、大胡埠、张家庄、魏家庄、黄家庄、沈??庄、小?埠、中华埠、段家庄、东毛家庄、赵家堰24个行政村和毛家、徐家屋子、西毛家庄3个居委会。1997年,面积70.6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棘洪滩、赵家堰、院后庄、中华埠、段家庄、大胡埠、小胡埠、港北、港东庄、河南头、韩洼 、南万、北万、张家、铁家、黄家、魏家、沈家庄、古岛、前海西、后海西、上崖、下崖、东毛家庄24个行政村和徐家屋子、毛家、西毛家庄、客车分厂4个居委会。2001年6月,撤镇改设街道,机关驻地棘洪滩村。2004年底,面积70.6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辖28个社区。
棘洪滩街道 下辖社区
( )   
棘洪滩街道 经济状况
经济指标  2009年,棘洪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条主线、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总体思路,突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两大亮点”,抓好社区集体经济、环境建设和民生工程“三项重点”,强基础、聚民心、破难题、促增长、重民生、保稳定,抢抓先机,逆势而上,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财税总收入历史性的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2.9亿元,增长74%,比06年增加9.4亿元,年均增长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2亿元,增长59%,比06年增加2.06亿元,年均增长51%;完成到帐外资4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6.5亿元;出口创汇6.1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6元,增长10%。今年被评为全市经济发展先进街道。
特色经济  (一)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1、大项目引进和建设成效显著,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全力培育、拉长高速列车、新材料、橡胶等主导优势产业链。全年引进施华洛世奇、联强国际等投资过千万美元外资大项目3个,引进庞巴迪动车组配套、输送带等实际内资过5000万元大项目9个,总投资达19亿元,其中过亿元的5个,目前有6个已建成投产。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39家,完成总产值276亿元,比06年增长325%。   2、增资扩建和技术创新成果明显,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积极扶持和引导企业在危机中抢抓先机,增资扩建、实施技术改造,抢占市场制高点。全年有卡拉罗等9家外资企业增资,新增注册资本968万美元;国恩科技、润兴新材料等27家企业扩大生产,新建厂房18万平方米;全年实施技改项目22项,完成投资15.4亿元。   3、税源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税总收入比上年增长5.5亿元,占全区增长额的75%。在巩固原有税源基础上,积极培育新税源、挖掘潜力税源、引进外协税源。全年争取外协税源8000余万元,清理企业8家,新投产纳税企业72家,共增加税收8700万元。纳税过千万、百万的企业分别达到9家和79家。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突破   1、加快物流园配套和项目建设,现代物流业实现新发展。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物流园全部回填和部分基础设施配套;物流分拨交易中心一期1.8万平方米综合楼和仓储中心完成主体;引进了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联强国际运筹中心。   2、加快特色街、星级酒店建设,商贸餐饮业得到新提升。投资2.86亿元、6万平方米的三利五星级酒店已完成主体;投资600万元,完成城阳一品街整体升级改造和休闲活动场所建设,新引进特色店13家,目前已有营业商铺59家,人气、商气逐渐集聚。   3、加快特色会所建设,生态旅游业顺利启动。投资900万元的上崖湿地庭院会所已完成基础;投资800万元的东毛林地休闲会所一期2000平方米主体完工,着手编制周边7000亩林地、湿地旅游景观整体规划,林地、湿地生态游初现雏形。   (三)深入实施“一村一策”富民强村工程,社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过层层论证,确定实施“一村一策”项目42项,使村村有新项目,完成投资8200万元,增加社区财力1900万元。07年以来共投资3.6亿元、实施“一村一策”项目144项,社区财力总量由06年的1900万元提高到7100万元,27个社区财力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有21个超过100万元,其中5个过500万元,切实增强了社区为民办事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全面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城镇面貌进一步改善   1、不断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重点区域环境提升。投资600万元新铺设污水管线3公里,总长度达到62公里,所有污水实现并网处理;投资200万元实施亮化改造,亮化道路达到30公里,重点道路实现全段亮化;投资28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完成了岙东路、204国道、金岭1#路、团结路大修工程,新建和修补道路31.8万平方米;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重点区域、路域绿化景观改造,投资1000万元对金岭1#路进行高标准绿化铺装,建成贯穿园区、连接高新区的景观大道,提升了园区承接高新区辐射和大项目落户的能力。   2、不断推进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纵深化、精细化。在前两年投资5100万元基本完成“五化”建设的基础上,又投资1950万元实施精细化和重点社区整治,完成硬化12万余平方米、绿化5万余平方米、新装路灯250盏,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更加完善。27个社区全部创建为市级卫生模范村,其中省级卫生村17个。   (五)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新提高   全年投资1.2亿元实施民生工程28项。投资500万元建成中心幼儿园并投入使用,投资1400万元的南万小学扩建并校工程开工建设,投资200万元的塑胶操场已完成基础;投资5500万元完成6个社区解困房工程,解决了660户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完成6个社区文化中心改扩建,一类文化中心总数达到14个;完成危房修缮36户,所有困难户、低保户、优抚对象危房修缮完毕;投资500万元建成水上公园体育休闲广场,增补社区健身器材311套,所有社区普及健身活动场所。   (六)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平安建设、作风建设,基层基础更加坚实   1、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社区班子建设,建制度、促规范,保民生、促和谐,突出加强民情走访、解难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筑牢了社区班子基础;不断加强廉政勤政建设,转变机关作风和干部作风,形成了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和上下齐心、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换届及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扎实开展主题宣讲教育和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加强山墙文化建设,新建文化山墙1.5万平方米,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丰富了群众生活、提高了居民素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区级以上文明单位达到24个。   3、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5起,处结信访积案6起;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000多处、处结企业欠薪案件130余起,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6%。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棘洪滩试点推开。
棘洪滩街道 城镇建设
  城市建设 2001年,聘请山东省规划设计院完成《棘洪滩街道区域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城阳区锦绣小区规划》。   2004年,有初中2处,小学16处,在校中、小学生4420人,幼儿园16处,入园幼儿830人,共有教职员431人。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所、棘洪滩医院坐落域内。全街道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4%。2003年,被命名为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
棘洪滩街道 社区改造
  2011年,城阳区组织编制了《大沽河流域城阳段湿地休闲产业带概念规划》,依据规划的功能定位,拟将沿河(含桃源河)流域的25个社区统筹整合为7个居住片区,呈组团式集中发展。   其中涉及棘洪滩的社区有十个,将整合为两大社区,具体为:   一: 小胡埠、大胡埠、张家庄、魏家庄、沈家庄、黄家庄将整合为
  二: 东毛家、西毛家、段家、中华埠将整合为棘洪滩
棘洪滩街道 历史文化
摩天岭   传说。棘洪滩()因摩天岭的故事而驰名四方。所谓“摩天岭”,原是一座高20米左右的岭埠。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欲东游山海时,曾问询高官刘墉有关崂山风光。刘墉忠君爱民,怕皇帝出游搅扰地方百姓,便把摩天岭脚下的洪江河、棘洪滩说成是白浪滔天、虎狼出没的凶险之地,使乾隆打消了游览崂山的念头。有关摩天岭的传说由民间口耳相传,经过作家整理在《城阳间故事》《刘思志民间故事》《崂山民间故事》发表后,更充满了神奇色彩。
柳腔戏曲发源地  棘洪滩(金红滩)街道是被誉为“胶东一枝花”的著名地方戏柳腔的发源地之一。清咸丰七年(1857年),棘洪滩开始有人清唱柳腔。清末民初,东的于守汉、李维同、李、李丙福、于瑞宝等发起组织柳腔戏班,演出剧目为古装戏。1915年,村民刘作尧发起组织柳腔戏班,由王敦珍、刘吉富、余孟(艺名小忌讳)任戏班师傅,演员7人,演出剧目多为《四京》《八记》中的折子戏和其他传统剧目。20世纪60年代,棘洪滩境内村村都有业余柳腔剧团,农闲时节排演剧目,春节前后演出。上演的剧目,既有传统戏,又有现代剧。在柳腔戏演员中,最著名的是东毛家庄村的毛秀美。毛秀美1950年代初拜柳腔名伶、人称“戏母子”的即墨县南泉镇挪城村的刘森学艺,三年后登台。1956年进入即墨县民益柳腔剧团,成为台柱子,扮演青衣、花、大生、小生等角色。其演出剧目和唱腔,曾多次录制成音像制品,在省、市电台、电视台播放。
棘洪滩街道 特产
海西末货  名产“海西末货”。棘洪滩(金红滩)的海产品丰富,最为珍贵驰名的是海西末货。“末货”是指浮游在河口入海处水面上的一种微小的虾。“末货”一词至今未在全国通用,各类辞书中查不到它,但《》中有“末货”记载。它是胶州湾北部的特产,因其太微小,被认为是“海货的末末”而得名。末货经过精心烹饪,味道鲜美,是餐桌上的美食佳肴。素有“海西末货,越小的越贵”之说。相传在清朝时,海霸占据海域,靠海上捕捞为生的海西渔人失去了生机。走投无路的渔民们,想通过村中驻京师的和尚疏通官府惩治海霸。几个精明强壮的渔人偷偷到海口捕捞末货,装入家中瓷   罐,连日风餐露宿赶往京城,找到和尚。和尚第二天即宴请朝廷官员,开宴后将末货端上,官员们吃后赞不绝口,问为何物。和尚边道出菜名,边落泪叹气,道出原委。第二天早朝,官员向皇上奏 本,要求铲除海霸,还海西百姓公道。皇上恩准,遂颁布诏书,铲除海霸,使海西渔民能自由自在捕捞生产。
韩洼海水豆腐  “韩洼海水豆腐”。棘洪滩(金红滩)的海水豆腐,风味独特。早在清末民初,河南头村人利用清澈甘冽的洪江河水和本地大豆为原料,用海水点浆生产豆腐,细腻白嫩,爽滑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全村有30多户,雇工200多人,在青岛专营豆腐生意。后来,河对岸的韩洼人也掌握了此项手艺。20世纪30年代,韩洼人也流往青岛做豆腐生意,业户达28家,从业人员270人。1950年代初,   青岛市各豆制品厂的生产骨干,多为韩洼、河南头人。后来,河南头和韩洼村合并为韩洼生产大,故而人们把当地生产的豆腐统称为“韩洼豆腐”。如今,“韩洼豆腐”已是人们喜爱和熟知的品牌。
渔盐之利  历代“渔盐之利”。棘洪滩(金红滩)地处胶州湾北岸,自古以来,借地利之便,享有“渔盐之利”。域内制盐,最早入典《禹贡》。自明朝始,盐民淋卤,置锅支灶,燃薪煎制,傍海煮盐,资本萌生,盐业最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南万村民万永方率族人开辟盐田,以晒代煎,开胶州湾盐业改煎为晒之先河。所产之盐除销往国内,还远销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大投入,实施旧滩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促进了域内盐业发展。至2005年,有盐田2万余公顷,年产原盐8.35万吨,成为青岛市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生活用海盐的产地,其主导产品“海玉牌”原盐粒大、色白、纯度高,被评为省、部级优质产品。棘洪滩村社区介绍_山东青岛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棘洪滩村社区资料简介
山东青岛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棘洪滩村社区
行政代码:身份证前6位:370214长途区号:0532
邮政编码:266000隶属政区:行政级别:社区 车牌号码:鲁B 棘洪滩村社区相关网站:??????????????
  棘洪滩村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王氏、华氏由云南迁至即墨西南胶州湾畔立村。因地处胶州湾北岸,东南靠海滩,地势涝洼,俗称“滩里”。又因夏秋汛期常有洪水滞留,村西土岭多生荆棘,故名“棘洪滩”。“0期间,曾更名“锦洪滩”。1981年11月,恢复原称。
  政区人口    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16@。东靠铁家庄社区,西邻大胡埠、小胡埠社区,南同下崖社区相连,北与中华埠、港北社区接壤。域内东西长1.7公里,南北长2.3公里,占地391公顷,耕地面积800亩。2004年7月,棘洪滩村改为棘洪滩村社区,有居民979户,2639人。
  经济状况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棘洪滩村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先后有14家外资企业和铁道部四方机厂车辆厂棘洪滩客车分厂、青岛橡胶集团等20多家内资企业在域内落户,合同利用外资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2亿元。全社区从事商业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00多家。同时,一大批私营企业迅速崛起。2004年,社区总收入15885万元,集体可支配财力683元,居民人均收入6301元。
  繁华的商业街
  社区建设    结合小城镇建设,实施了旧村改造,投资170万元整修道路,扩宽204国道和岙东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新建7处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180户居民搬迁入住,使棘洪滩村成为旧村改造的亮点。结合旧村改造,在204国道、岙东公路两侧建起了商业街。对集贸市场进行扩宽改造,建起占地120亩的锦都商城。2003年,建起总投资2500万元,商业网点1.9万平方米、市场大棚4200平方米的商业广场。
  社区居住小区
  社会事业
棘洪滩小学、城阳二十中、棘洪滩镇成人教育中心坐落棘洪滩村域内。1999年,投资120万元,建起达省标准的棘洪滩中心幼儿园。2001年投资130万元,建起了集文化教育,娱乐健身一体的多功能村文化教育活动中心。村里常年活跃着一支秧歌队和一个业余柳腔剧团,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有1495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投保额320多万元。2004年,全社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7%;2582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文明村庄和城阳区经济强村。
  社区幼儿园
  联系电话 01187
棘洪滩村社区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棘洪滩村社区怎么看? ---说两句吧!
全国地名搜索
?棘洪滩街道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棘洪滩街道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棘洪滩街道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Provider 错误 '8000ffff'
灾难性故障
/conn.asp,行 5棘洪滩街道 -
  棘洪滩街道座落于城阳区北部,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16´。东靠城阳街道,西以桃源河为界与胶州市李哥庄镇相接,南同上马街道毗邻,北与即墨市蓝村镇、南泉镇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5公里,海岸线长10.5公里,总面积70.6平方公里。
  1994年6月,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棘洪滩镇整建制划入城阳区,辖24个行政村,3个城镇居委会。2001年6月改建为棘洪滩街道。2004年,辖27个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5873户,50700人。
棘洪滩街道 -
  1994年6月建区以来,全街道国民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增长。1994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22991万元,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095万元,完成国民收入2847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978万元,人均收入1625元。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3.5亿元,完成财税总收入2.6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547万元,人均纯收入5688元,综合经济实力列“十强”和山东省乡镇前列,进入全国千强乡镇行列。
棘洪滩街道 -
  工业是棘洪滩街道的支柱产业,连续多年获得青岛市利用外资“十强”乡镇。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设立和城阳区,大规模地吸引和利用内外资,包括青岛市十大工业园中的纺织工业园、橡胶工业园等在内的10余个园中园项目先后在棘洪滩街道落户。截止2004年底,全街道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46家,合同利用外资8.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224个,实际利用内资55.02亿元。全街道已投产工业企业285家,形成纺织服装、化工橡胶、机械加工、医药食品、电子电器、新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2亿元,总收入46.7亿元,利税5.2亿元,实现利润2.4亿元,工业增加值21.9亿元,外贸出口8000万美元。
棘洪滩街道 -
  2001年,聘请山东省规划设计院完成《棘洪滩街道区域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城阳区锦绣小区规划》。到2004年,全街道用于旧镇改造和水、电、林、路、通讯、住宅、商贸、教育、旅游等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达14.5亿元,在继续保持山东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青岛市16处中心镇的基础上,2004年,又被青岛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6个卫星镇之一。
棘洪滩街道 -
  2004年,有初中2处,小学16处,在校中、小学生4420人,幼儿园16处,入园幼儿830人,共有教职员431人。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所、棘洪滩医院座落域内。全街道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4%。2003年,被命名为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
棘洪滩街道 -
  2002年,总人口44208人,其中农业人口37689人,非农业人口6519人。棘洪滩,因地势低洼,南靠海滩,西靠土岭,俗称“滩里”,又多生荆棘而故名。秦朝属胶东郡不其县。西汉时期改属琅琊郡不其县。东汉建武年间改属东莱郡不其县。三国时期归魏国东莱郡不其县。西晋时期属青州长广郡不其县。南宋时属青州长广郡不其县。刘宋时属东青州不其县。北魏时改属光州长广郡不其县。北齐划并光州长广郡长广县。隋朝改属东莱郡即墨县。唐朝属河南道莱州(东莱郡)即墨县。宋朝为京东东路莱州即墨县。元朝先后属胶州、莱州即墨县。明朝时期分属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里仁乡、富海乡。清朝属山东省登莱青道莱州府胶州即墨县里仁乡、富海乡。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域内沿海划入德国租界。1914年,日本驱逐德国取而代之,域内其它地域仍归即墨县里仁乡、富海乡管辖。民国时期,域内一部分仍属即墨县管辖,沿海部分属青岛特别市。民国十六年(1927年),棘洪滩地域分属洪海乡、富海乡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属即墨县第六区洪海乡、富海乡,区治驻地洪滩村。抗日战争时期,仍沿用这一建制。解放战争期间,洪海乡驻地改设在上崖村,富海乡驻地设在南万村。,棘洪滩全境解放,分属即墨县中华埠区、信村区管辖,后属棘洪滩乡、王林庄乡管辖。1958年9月,属即墨县光明公社。1959年1月,光明公社更名为棘洪滩公社,仍直属即墨县辖治。1961年3月后,棘洪滩?社由即墨县划归青岛市崂山郊区、崂山县。1984年3月,撤销公社建制,建立棘洪滩镇,仍属崂山县。1989年1月属崂山区。1994年5月,棘洪滩镇整建制划入城阳区,辖前海西、后海西、南万、北万、韩洼、河南头、铁家庄、院后庄、港东庄、港北、棘洪滩、下崖、上崖、古岛、大胡埠、张家庄、魏家庄、黄家庄、沈??庄、小?埠、中华埠、段家庄、东毛家庄、赵家堰24个行政村和毛家、徐家屋子、西毛家庄3个居委会。1997年,面积70.6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棘洪滩、赵家堰、院后庄、中华埠、段家庄、大胡埠、小胡埠、港北、港东庄、河南头、韩洼 、南万、北万、张家、铁家、黄家、魏家、沈家庄、古岛、前海西、后海西、上崖、下崖、东毛家庄24个行政村和徐家屋子、毛家、西毛家庄、客车分厂4个居委会。2001年6月,撤镇改设街道,机关驻地棘洪滩村。2004年底,面积70.6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辖28个社区。
棘洪滩街道 -
棘洪滩街道 -
经济指标  2009年,棘洪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条主线、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总体思路,突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两大亮点”,抓好社区集体经济、环境建设和民生工程“三项重点”,强基础、聚民心、破难题、促增长、重民生、保稳定,抢抓先机,逆势而上,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财税总收入历史性的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2.9亿元,增长74%,比06年增加9.4亿元,年均增长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2亿元,增长59%,比06年增加2.06亿元,年均增长51%;完成到帐外资4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6.5亿元;出口创汇6.1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6元,增长10%。今年被评为全市经济发展先进街道。特色经济  (一)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1、大项目引进和建设成效显著,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全力培育、拉长高速列车、新材料、橡胶等主导优势产业链。全年引进施华洛世奇、联强国际等投资过千万美元外资大项目3个,引进庞巴迪动车组配套、输送带等实际内资过5000万元大项目9个,总投资达19亿元,其中过亿元的5个,目前有6个已建成投产。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39家,完成总产值276亿元,比06年增长325%。
  2、增资扩建和技术创新成果明显,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积极扶持和引导企业在危机中抢抓先机,增资扩建、实施技术改造,抢占市场制高点。全年有卡拉罗等9家外资企业增资,新增注册资本968万美元;国恩科技、润兴新材料等27家企业扩大生产,新建厂房18万平方米;全年实施技改项目22项,完成投资15.4亿元。
  3、税源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税总收入比上年增长5.5亿元,占全区增长额的75%。在巩固原有税源基础上,积极培育新税源、挖掘潜力税源、引进外协税源。全年争取外协税源8000余万元,清理企业8家,新投产纳税企业72家,共增加税收8700万元。纳税过千万、百万的企业分别达到9家和79家。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突破
  1、加快物流园配套和项目建设,现代物流业实现新发展。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物流园全部回填和部分基础设施配套;物流分拨交易中心一期1.8万平方米综合楼和仓储中心完成主体;引进了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联强国际运筹中心。
  2、加快特色街、星级酒店建设,商贸餐饮业得到新提升。投资2.86亿元、6万平方米的三利五星级酒店已完成主体;投资600万元,完成城阳一品街整体升级改造和休闲活动场所建设,新引进特色店13家,目前已有营业商铺59家,人气、商气逐渐集聚。
  3、加快特色会所建设,生态旅游业顺利启动。投资900万元的上崖湿地庭院会所已完成基础;投资800万元的东毛林地休闲会所一期2000平方米主体完工,着手编制周边7000亩林地、湿地旅游景观整体规划,林地、湿地生态游初现雏形。
  (三)深入实施“一村一策”富民强村工程,社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过层层论证,确定实施“一村一策”项目42项,使村村有新项目,完成投资8200万元,增加社区财力1900万元。07年以来共投资3.6亿元、实施“一村一策”项目144项,社区财力总量由06年的1900万元提高到7100万元,27个社区财力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有21个超过100万元,其中5个过500万元,切实增强了社区为民办事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全面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城镇面貌进一步改善
  1、不断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重点区域环境提升。投资600万元新铺设污水管线3公里,总长度达到62公里,所有污水实现并网处理;投资200万元实施亮化改造,亮化道路达到30公里,重点道路实现全段亮化;投资28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完成了岙东路、204国道、金岭1#路、团结路大修工程,新建和修补道路31.8万平方米;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重点区域、路域绿化景观改造,投资1000万元对金岭1#路进行高标准绿化铺装,建成贯穿园区、连接高新区的景观大道,提升了园区承接高新区辐射和大项目落户的能力。
  2、不断推进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纵深化、精细化。在前两年投资5100万元基本完成“五化”建设的基础上,又投资1950万元实施精细化和重点社区整治,完成硬化12万余平方米、绿化5万余平方米、新装路灯250盏,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更加完善。27个社区全部创建为市级卫生模范村,其中省级卫生村17个。
  (五)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新提高
  全年投资1.2亿元实施民生工程28项。投资500万元建成中心幼儿园并投入使用,投资1400万元的南万小学扩建并校工程开工建设,投资200万元的塑胶操场已完成基础;投资5500万元完成6个社区解困房工程,解决了660户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完成6个社区文化中心改扩建,一类文化中心总数达到14个;完成危房修缮36户,所有困难户、低保户、优抚对象危房修缮完毕;投资500万元建成水上公园体育休闲广场,增补社区健身器材311套,所有社区普及健身活动场所。
  (六)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平安建设、作风建设,基层基础更加坚实
  1、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社区班子建设,建制度、促规范,保民生、促和谐,突出加强民情走访、解难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筑牢了社区班子基础;不断加强廉政勤政建设,转变机关作风和干部作风,形成了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和上下齐心、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换届及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扎实开展主题宣讲教育和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加强山墙文化建设,新建文化山墙1.5万平方米,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丰富了群众生活、提高了居民素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区级以上文明单位达到24个。
  3、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5起,处结信访积案6起;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000多处、处结企业欠薪案件130余起,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6%。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棘洪滩试点推开。
棘洪滩街道 -
  城市建设 2001年,聘请山东省规划设计院完成《棘洪滩街道区域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城阳区锦绣小区规划》。
  2004年,有初中2处,小学16处,在校中、小学生4420人,幼儿园16处,入园幼儿830人,共有教职员431人。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所、棘洪滩医院坐落域内。全街道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4%。2003年,被命名为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
棘洪滩街道 -
  2011年,城阳区组织编制了《大沽河流域城阳段湿地休闲产业带概念规划》,依据规划的功能定位,拟将沿河(含桃源河)流域的25个社区统筹整合为7个居住片区,呈组团式集中发展。
  其中涉及棘洪滩的社区有十个,将整合为两大社区,具体为:
  一: 小胡埠、大胡埠、张家庄、魏家庄、沈家庄、黄家庄将整合为
  二: 东毛家、西毛家、段家、中华埠将整合为棘洪滩
棘洪滩街道 -
摩天岭  
传说。棘洪滩()因摩天岭的故事而驰名四方。所谓“摩天岭”,原是一座高20米左右的岭埠。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欲东游山海时,曾问询高官刘墉有关崂山风光。刘墉忠君爱民,怕皇帝出游搅扰地方百姓,便把摩天岭脚下的洪江河、棘洪滩说成是白浪滔天、虎狼出没的凶险之地,使乾隆打消了游览崂山的念头。有关摩天岭的传说由民间口耳相传,经过作家整理在《城阳间故事》《刘思志民间故事》《崂山民间故事》发表后,更充满了神奇色彩。柳腔戏曲发源地  棘洪滩(金红滩)街道是被誉为“胶东一枝花”的著名地方戏柳腔的发源地之一。清咸丰七年(1857年),棘洪滩开始有人清唱柳腔。清末民初,东的于守汉、李维同、李、李丙福、于瑞宝等发起组织柳腔戏班,演出剧目为古装戏。1915年,村民刘作尧发起组织柳腔戏班,由王敦珍、刘吉富、余孟(艺名小忌讳)任戏班师傅,演员7人,演出剧目多为《四京》《八记》中的折子戏和其他传统剧目。20世纪60年代,棘洪滩境内村村都有业余柳腔剧团,农闲时节排演剧目,春节前后演出。上演的剧目,既有传统戏,又有现代剧。在柳腔戏演员中,最著名的是东毛家庄村的毛秀美。毛秀美1950年代初拜柳腔名伶、人称“戏母子”的即墨县南泉镇挪城村的刘森学艺,三年后登台。1956年进入即墨县民益柳腔剧团,成为台柱子,扮演青衣、花、大生、小生等角色。其演出剧目和唱腔,曾多次录制成音像制品,在省、市电台、电视台播放。
棘洪滩街道 -
海西末货  名产“海西末货”。棘洪滩(金红滩)的海产品丰富,最为珍贵驰名的是海西末货。“末货”是指浮游在河口入海处水面上的一种微小的虾。“末货”一词至今未在全国通用,各类辞书中查不到它,但《》中有“末货”记载。它是胶州湾北部的特产,因其太微小,被认为是“海货的末末”而得名。末货经过精心烹饪,味道鲜美,是餐桌上的美食佳肴。素有“海西末货,越小的越贵”之说。相传在清朝时,海霸占据海域,靠海上捕捞为生的海西渔人失去了生机。走投无路的渔民们,想通过村中驻京师的和尚疏通官府惩治海霸。几个精明强壮的渔人偷偷到海口捕捞末货,装入家中瓷
  罐,连日风餐露宿赶往京城,找到和尚。和尚第二天即宴请朝廷官员,开宴后将末货端上,官员们吃后赞不绝口,问为何物。和尚边道出菜名,边落泪叹气,道出原委。第二天早朝,官员向皇上奏 本,要求铲除海霸,还海西百姓公道。皇上恩准,遂颁布诏书,铲除海霸,使海西渔民能自由自在捕捞生产。韩洼海水豆腐  “韩洼海水豆腐”。棘洪滩(金红滩)的海水豆腐,风味独特。早在清末民初,河南头村人利用清澈甘冽的洪江河水和本地大豆为原料,用海水点浆生产豆腐,细腻白嫩,爽滑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全村有30多户,雇工200多人,在青岛专营豆腐生意。后来,河对岸的韩洼人也掌握了此项手艺。20世纪30年代,韩洼人也流往青岛做豆腐生意,业户达28家,从业人员270人。1950年代初,
  青岛市各豆制品厂的生产骨干,多为韩洼、河南头人。后来,河南头和韩洼村合并为韩洼生产大,故而人们把当地生产的豆腐统称为“韩洼豆腐”。如今,“韩洼豆腐”已是人们喜爱和熟知的品牌。渔盐之利  历代“渔盐之利”。棘洪滩(金红滩)地处胶州湾北岸,自古以来,借地利之便,享有“渔盐之利”。域内制盐,最早入典《禹贡》。自明朝始,盐民淋卤,置锅支灶,燃薪煎制,傍海煮盐,资本萌生,盐业最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南万村民万永方率族人开辟盐田,以晒代煎,开胶州湾盐业改煎为晒之先河。所产之盐除销往国内,还远销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大投入,实施旧滩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促进了域内盐业发展。至2005年,有盐田2万余公顷,年产原盐8.35万吨,成为青岛市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生活用海盐的产地,其主导产品“海玉牌”原盐粒大、色白、纯度高,被评为省、部级优质产品。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33:24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石力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